我国外贸出口结构变化与比较优势实证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要本文采用联合国世界贸易数据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宏观表现、市场结构、

产品结构和显性比较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与其它一些主要国家的出口进行比较,对我国未来外贸出口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关键词外贸出口比较优势预测

我国外贸出口

结构变化与比较优势实证分析

北京大学

岳昌君

经贸论坛

一、我国外贸出口的变化趋势

(一)我国外贸出口的宏观表现

1980年至1997年,我国外贸出口取得了巨大成就。出

口额从193.0亿美元增加到1865.3亿美元。其中,从1980年到1990年的11年里扩大了3倍;从1991年到1997年的7年里又扩大了3倍。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占世界贸易总出口的份额由1980年的0.9%上升到1998年的3.4%。世界排名由1980年的第26位上升至1998年的第9位。我国已成为世界出口市场中的大国,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二)我国外贸出口的市场结构变化

我国外贸出口的迅速增长伴随着出口结构的显著变化。表1给出了我国外贸出口从1980年和1997年我国外贸出口的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情况。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南北贸易0逐渐加强。发达国家占我国出口市场的份额由1980年的46%上升到1997年的53%。美国是我国出口市场动态变化最大的国家,出口值由1980年的12亿美元上升到1997年的348亿美元,增长了28倍。香港地区仍是祖国大陆最大的贸易伙伴,其份额略有上升,从1980年的22.8%上升到1997年24.1%。同时,/亚洲7国和地区01本文指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台湾省和泰国2在我国出口市场中的份额由9.6%上升到12.6%,上升幅度超过30%。其它149个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出口市场中的份额急剧下降,由1980年的20.4%下降到1997年的10.4%。而1997年在我国出口市场中排在前3位的香港、美国和日本的总份额高达60.5%。与1980年相比,我国的出口市场趋于集中,由原来的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转

变为现在的以发达国家为主。(三)我国外贸出口的产品结构变化

本文采用国际贸易标准代码1SIT C 2对产品进行分类。在1位数的SIT C 分类中,0)4大类为初级产品,其余为制成品。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外贸出口的产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制成品出口的份额由1980年的54%上升至1997年的87%;出口值由1980的104.3亿美元上升至1997年的1621.9亿美元,增长了14.6倍。而同期粮食出口增长3.1倍,燃料出口增长0.8倍,农业原料出口增长1.3倍。

赫斯曼1H irschman 2指数常被用来表示出口商品的发散程度。其

中X i 是S ITC 第i 类产品组的出口额;X t 是同期总出口额。H x 的值越小表示出口商品的发散程度越

经贸论坛

高。按1位数的SIT C分类计算,赫斯曼指数从1980年到1997年总体趋于上升,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制成品的出口份额越来越大而造成的。但按2-4位数的SIT C细分,我们发现我国的出口商品是分散化的,特别是制成品分散化程度较大,说明我国的商品种类有所增加。

石油1SIT C3332在我国外贸出口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其出口额由1980年的25.7亿美元增加至1997年的29.4亿美元,增长幅度很小。在3位数的SIT C分类商品出口排位中,从1980年至1990年石油一直排在第1位;90年代后,其排位逐渐下降,1997年为第14位。石油的出口份额由1980年的11.37%下降到1997年的1.58%。

按3位数的S IT C分类,我国出口排在前20位的商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1980年,初级产品占9种;而1997年,初级产品只有石

油1S ITC33321种。在其它19种

制成品中,属于劳动密集型1SIT C

6,82的产品有13种;属于资本密

集型1S IT C72的产品有6种。说

明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有所改善,

由原来的以资源和劳动密集型的

产品为主转移到以劳动和资本密

集型的产品为主。

二、从显性比较优势

看我国外贸出口的变化

(一)我国外贸出口的显性比

较优势指数

本文将采用巴雷萨(Balassa,

1965)提出的显性比较优势

(RCA)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RCA ij=[X ij/X tj]/[X i W/X tW],其中X ij

表示国家j出口商品i的出口值,

X t j表示国家j的总出口值;X iW、

X tW分别表示世界出口商品i的出

口值和总出口值。

表2给出了我国从1980年到

1997年期间6个年份中按1位数

SIT C分类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以及1997年香港地区、日本和/亚

洲7国和地区0的显性比较优势指

数。这些总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表

明我国杂项制品(S ITC8)的出口具

有最大的比较优势,其次是按材料

分类的制成品(SIT C6),这两类商

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

集型的机械和运输制成品(S IT C7)

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最低。说明我国的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技术水平落后。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指数增长速度最快,说明我国在发展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按3位数SIT C分类计算我国出口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排在前50位的商品中,属于资源密集型(SITC0-4)的初级产品有14种;属于劳动密集型(SIT C6,8)的产品有29(58%)种;属于资本密集型(SITC5,7)的产品有7种。除了传

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之外,我国还出口一定数量的自然资源密集型的产品。

(二)我国显性比较优势的成熟性

一个国家的工业化与制成品中具有显性比较优势的产品所占的比例密切相关。当一个国家处于工业化初期时,制成品出口的能力窄小,通常只有几种产品具有显性比较优势,大多数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小于或等于1。但是,当工业化程度加深,制成品出口总量增长,同时出口集中程度降低时,原来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较低的产品现在的指数上升,而原来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很大的产品现在的指数下降。所以,我们可以用图形中显

性比较优势指数1前20种产品2曲

线的形状和位置来分析一个国家

显性比较优势的成熟性。比较1980

年和1997年我国显性比较优势曲

线1见图12,可以看出1997年的曲

线在1980年曲线的下方,说明我

国的显性比较优势变得成熟,出口

结构的集中程度降低。

三、从与其它国家的

比较看我国的外贸出口

(一)与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

比较

将我国与亚洲其它主要国家

和地区的显性比较优势进行比较

可以看出一些重要的相似性和差

异性。从表2可以看出:一方面,我

国与香港地区和印度尼西亚的显

性比较优势最相似。这两个国家和

地区的杂项制品1SIT C82和按材料

分类的制成品1SIT C62的显性比较

优势指数也都大于1;另一方面,与

我国互补性较强的国家为日本、马

来西亚和新加坡。这些国家机械和

运输制成品1SIT C72的显性比较优

势指数都大于1;同时,第6和8类

产品的指数都小于1。按3位数

SITC计算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则在

我国出口排在前50位的产品中,有

11种产品只有我国具有比较优势,

而其它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则没

有。类似地,在我国不具有比较优势

而其它9个亚洲国家和地区比较优

势最显著的50种产品中,26%为劳

动密集型产品。我国在这些产品中

有竞争的潜力。

(二)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

比较

我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重

要的制成品出口国。1997年我国制

成品出口总额为1622亿美元,排

在香港地区之后,在发展中国家和

地区中位于第2位。排在第3至第

12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台湾省、

韩国、新加坡、墨西哥、印度尼西

亚、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巴西和

菲律宾。1980年我国制成品在发展

中国家和地区中所占的比例为

4.6%,1997年上升为11.6%。

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粮食

出口中,我国也成为第2大出口

国。1997年我国出口了132亿美元

的粮食。所占份额由1980年的

4.3%上升到1997年的9%。位于

第1位的巴西是以咖啡和可可原

料出口为主。在我国的粮食出口

中,蔬菜、鱼和肉类食品1SIT C

054,037,034,011,0562所占的份

额超过40%。

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出口份

额来看,各国间的差距正在拉大。

排在前12位的国家和地区出口增

长速度较快。在制成品出口中前12

位的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由1980

年的44.1%上升到1997年的

73.2%;而且这12个国家的份额

都在增加。这说明我国与发展中

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下转第8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