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腹泻的诊断与治疗
成人腹泻的诊断和治疗
3.机制 渗透性腹泻: 各种原因→肠腔内渗透压升高
→体液水分进入肠腔 特点:禁食后腹泻减轻或停止
分泌性腹泻: 刺激→肠粘膜水电解质分泌过 多或吸收受抑→分泌吸收失衡 特点:量大,水样(无血),PH 为中性或碱性,禁食48h后腹 泻仍持续
渗出性腹泻:炎症、溃疡→肠黏膜完整性破 坏→体液渗出 特点:粪便含有渗出液或血液 成分
动力异常性腹泻:肠蠕动过快→内容物消化、 吸收影响 特点:便急、粪便不成型 或水样,不带渗出物和血 液,伴肠鸣音亢进或腹痛多
种机制并存,共同作用下发生
(三)诊断思路 病程长短、病史、大便特点、病理生理改变、
内镜、活检等
1.是急性还是慢性腹泻 (1)急性腹泻: ·肠道感染、Crohn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 急性缺血性肠病
作用机制 收敛、吸附、保护粘膜 减少肠蠕动 抑制肠道过度分泌 中医药(清热燥湿)
3.转诊原则 *腹泻原因不明者,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 明确诊断
*良恶性肿瘤需手术治疗者 *严重肠道感染,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甚至休 克者
谢谢
腹部压痛、腹块、 水电解质紊乱、
肠鸣音亢进、关 酸碱平衡、腹部 节痛、皮肤粘膜 压痛 损害、眼损害
(五)治疗 病因及对症治疗 未明确病因前,慎重使用止泻药及止痛药
1.病因治疗 抗感染 感染性腹泻 志贺菌属、沙门菌、弯曲杆菌、 大肠杆菌:复方新诺明、喳诺酮类 艰难梭菌:甲硝喽、万古霉素 肠结核:抗结核治疗 阿米巴疾:甲硝挫
任何年龄
女:男 2-5:1 无差异
无差异
食物、心理
精神刺激、过度 疲劳、饮食、继 发感染
不洁饮食
清晨起床后或早 慢性腹泻、血性
餐后发生,腹泻、 腹泻,体温正常
便秘交替
腹泻病的诊断与治疗
迁慢性腹泻: 884 529 256 99 88.8%
总计:
16173 10604 4332 1237 92.4%
*未明确病因诊断
思密达对儿童腹泻总体疗效
包括:急性菌痢
有效率:92.4%
病毒性肠炎 迁、慢性腹泻
n=16173例
思密达对小儿细菌性痢疾疗效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思密达对成人腹泻的疗效
统计方法:
病因明确
急性
菌痢 病毒性腹泻
1.诊断分类
未明病因诊断,统称急性腹泻病
迁延性、慢性腹泻
2.治疗分组
A :思密达治疗组 B1:思密达联合抗生素治疗组 B2:思密达联合中药治疗组 C :抗生素对照组
注:各组均根据临床表现,配以对症治疗
思密达对成人腹泻的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
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症状, 系指排便次数多于平时,粪便稀薄,含 水量增加,有时脂肪增多,带有不消化 物,或含有脓血。
腹泻的分类
腹泻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超过2个月属慢性
腹泻
腹泻的病原
一类为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约占85%以上,主要由 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有传染性,对健康危害 最大。引起感染腹泻的病原有多种:据调查 在农村依 次为: 致泻大肠杆菌; 轮状病毒; 痢疾杆菌; 空肠弯曲菌;在城市依次为: 轮状病毒; 致泻大 肠杆菌; 痢疾杆菌; 沙门氏菌.
性状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急性 腹泻
有效:服药48-72小时,大便次数才减少至≤2次/日, 性状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无效:服药72小时,腹泻次数仍>2次/日,或性状
无明显好转,甚至病情加重。 4日显效:服药4日内,便次减少,性状明显好转
腹泻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腹泻的护理诊断及措施背景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或呈水样,并伴有腹痛、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
腹泻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感染、食物不适应、过敏反应、药物副作用等。
对于腹泻患者,及时进行护理诊断及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护理诊断神经源性腹泻定义:由于神经源性改变引起的腹泻,如胃肠道运动过快或过慢。
目标1.控制腹泻症状2.缓解腹痛不适感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护理措施•监测患者大便次数和性状,评估病情变化。
•观察患者腹痛程度,了解病情发展。
•建议患者按时进食,忌食刺激性食物。
•给予患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补充,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定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引导患者采取应急措施,如使用便秘药、止泻药等,控制症状。
•教育患者合理饮食,避免过度进食和暴饮暴食,促进胃肠健康。
感染性腹泻定义: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腹泻。
目标1.控制感染扩散2.缓解症状3.保护患者和他人免受感染护理措施•细菌感染:遵循手卫生原则,进行严格的消毒操作,可使用消毒剂和抗菌洗手液。
•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相同的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的呕吐物和粪便等。
•寄生虫感染:培养患者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食用生或未熟食物,注意饮食卫生。
药物性腹泻定义:由于服用药物引起的腹泻,如抗生素、抗癌药物等。
目标1.控制腹泻症状2.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护理措施•慎重选择药物:选择不易导致腹泻的药物,注意遵医嘱使用药物。
•给予适当抗菌药物:在使用引起细菌失调的药物时,同时给予预防性的抗菌药物,减少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
•提供良好的饮食:给予患者易消化、温和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食物。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定期观察患者的大便次数和性状,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饮食不当引起的腹泻定义:由于长期饮食不均衡或吃不新鲜食物引起的腹泻。
目标1.恢复肠道功能2.改善饮食习惯护理措施•提供适宜的饮食方案: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腹泻程度,制定适宜的饮食菜单,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避免加重腹泻症状。
腹泻的诊断与护理
腹泻的诊断方法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用药情况等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皮肤颜色、腹部情况等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等检查 影像学检查:进行X光、B超、CT等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腹泻的鉴别诊断
病因:感染、食 物中毒、药物反 应等
症状:腹痛、腹 泻、恶心、呕吐 等
预防腹泻的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饮食 习惯,避免食用 不洁或过期食品
保持良好的卫生 习惯,勤洗手,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作息 习惯,避免熬夜 和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避免紧张 和焦虑
预防腹泻的饮食调整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蔬 菜、水果、全谷类等
减少油腻、辛辣、刺激性 食物的摄入
适量饮水,保持肠道湿润
检查:血常规、 粪便常规、电解 质等
治疗:对症治疗、 抗感染治疗、补 液等
腹泻的护理
2
腹泻的一般护理
保持充足的水分:腹泻可能导致脱水,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调整饮食: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富含纤维的食物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
腹泻的预防
3
预防腹泻的方法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 手,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 食用不洁或过期食品
避免接触腹泻患者,减少感 染机会
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减 少疾病发生
预防腹泻的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不洁或过期食品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避免接触腹泻患者,减少感染机会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
电解质失 衡,如低 钾、低钠 等
其他症状, 如发热、 乏力、食 欲不振等
腹泻病诊断标准
腹泻病诊断标准
一、诊断依据
腹泻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诊断依据主要包括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资料。
1.临床表现:腹泻病的主要症状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形状改变、腹痛、恶心、呕吐等。
严重时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2.实验室检查:通过粪便常规检查、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测等方法,可以确定病因,协助诊断。
3.流行病学资料:了解患者的饮食、生活环境、接触史等信息,有助于判断病因和流行病学特征。
二、诊断原则
诊断腹泻病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确定病因: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腹泻病的病因,如感染、过敏、炎症等。
2.评估病情: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情况。
3.制定治疗方案:根据病因和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等。
4.动态观察:在治疗过程中,应动态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诊断条件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符合以下条件者可诊断为腹泻
病:
1.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形状改变,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排除其他引起腹泻的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
3.有明确的病因,如感染、过敏、炎症等。
4.符合相应的流行病学特征。
腹泻病因排查与治疗方案
腹泻病因排查与治疗方案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大便量增加,大便稀烂或水样,并伴有腹部不适等症状。
腹泻是常见的病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健康。
本文将从病因排查和治疗方案两个方面探讨腹泻的问题。
一、腹泻的病因排查在治疗腹泻之前,先要明确腹泻的病因。
根据病程的长短,腹泻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腹泻。
急性腹泻常由感染性病原体引起,常见的有肠道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而慢性腹泻则可能涉及到多个病因,如炎症性肠病、肠道功能紊乱、食物不耐受等。
1.1 急性腹泻病因排查对于急性腹泻,病因排查的关键是确定病原体。
医生通常会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来确定病原体。
病史询问部分包括患者的病程描述、就餐史、旅行史以及是否接触感染者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确定是否存在食物中毒、传染病等与感染相关的因素。
体格检查主要包括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体温、腹部是否有压痛等。
这些观察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病因。
实验室检查则是最常用的确定病原体的方法。
通过对大便样本进行常规检查、培养和毒素检测,可以确定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和数量。
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病毒核酸检测、细菌培养和寄生虫检测等。
1.2 慢性腹泻病因排查慢性腹泻的病因排查相对复杂,可能涉及到多个疾病因素。
在排查病因时,医生通常会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医生会根据腹泻的特点来判断是否存在吸收不良的可能性。
吸收不良包括对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吸收不良,可能与肠道炎症、免疫因素和遗传因素等相关。
其次,医生会考虑是否存在肠道功能紊乱。
肠道功能紊乱包括肠道过敏反应、肠道菌群失衡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肠道蠕动不规律、水分吸收异常等。
最后,医生还会关注是否存在食物不耐受的情况。
食物不耐受是指人体对某些食物无法正常消化或吸收,常见的有乳糖不耐受、麸质不耐受等。
病因排查的目的是为了明确腹泻的原因,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腹泻治疗方案。
二、腹泻的治疗方案腹泻的治疗方案因病因而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是非常关键的。
感染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
感染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感染性腹泻是指由各种致病微生物引起的一种病症,常伴随腹泻、腹痛、腹胀等症状。
这些微生物可能来自食物、水源、环境污染等。
尤其在气温升高和饮食不合理的情况下,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会增加。
因此,对于此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一、诊断1. 症状表现感染性腹泻的典型症状是腹泻、腹痛和腹胀,有时伴有发热和恶心等症状。
患者可能有水样便、黏液便或血便等。
腹泻持续时间一般为3-7天,但有些病例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
2. 病原学检查若症状明显,且诊断不明确时,应进行病原学检查。
传统的病原学检查方法包括: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测、细胞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其中,多数病原体的培养需要比较长时间,且对细菌培养技术要求较高。
目前,PCR技术已经成为了最为广泛使用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二、治疗1. 改善营养腹泻带来的失水和电解质失衡会导致脱水、血压下降等严重后果。
因此,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是治疗感染性腹泻的关键之一。
同时,合理摄取营养,保证机体对病原体的免疫力,有助于加速康复。
2. 细菌抗生素当感染性腹泻明显且症状较为严重时(如水样便、发热、腹痛等),可考虑使用细菌抗生素。
但需要根据病因确定具体的抗生素,并避免过量使用或不合理使用,防止肠道环境的破坏和细菌耐药性的出现。
3. 草药治疗传统中医学认为,腹泻、痢疾、消化不良等症状是由于肠胃功能失调导致。
因此,在治疗感染性腹泻方面,草药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常用的草药有黄连、黄柏、苦参、半夏、白术等。
总而言之,感染性腹泻虽然常见,但临床上仍需注意诊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在治疗感染性腹泻时,要针对病原体进行合理的治疗,同时也注重纠正营养不良,促进康复。
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卫生、保持个人卫生习惯及饮食,防止感染性腹泻的发生。
急性腹泻诊断与治疗
急性腹泻:诊断与治疗指南要点∙急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是传染性胃肠炎,然而对于许多病例却病因不明∙英国发现的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的各种菌株,其次为弯曲杆菌属o沙门氏菌属和艰难梭菌不太常见,贾第鞭毛虫和志贺氏菌是英国最不常见的主要传染病菌,但是它们在其他国家比较常见∙病毒性胃肠炎和细菌性胃肠炎的发病率一样高o小圆形结构病毒(诺如病毒)或"冬季呕吐病"以及轮状病毒是最常见的病毒性病因∙急性腹泻通常迅速痊愈o可能有必要进行体液补充和支持治疗,但是很少需要抗生素治疗临床提示∙大多数急性腹泻发作会在数天内痊愈∙症状持续五天以上或者腹泻伴发一系列病症则提示应进行大便培养,以辨别应上报的传染病∙伴发呕吐时,传染性腹泻可引发严重脱水和昏厥∙您需要让昏厥、心动过速(心率 >100 次/分钟)、低血压(收缩压 <100 mm Hg)、和/或明显少尿患者住院进行静脉补液治疗o您需要对此类患者进行大便和血液培养检查,因为沙门氏菌导致的败血症患者需要静脉输注抗生素治疗定义急性腹泻定义为急性起病的稀便或水样便,通常伴有排便紧急感或排便频率增多。
可使用 Bristol 大便分型 (Bristol Stool Form) 评分来准确合理地描述大便硬度,6 分和 7 分代表异常的稀便。
1流行病学急性腹泻的年度总发病率为每 100 人中有 19.4 例。
调查中最常见的单一生物体为空肠弯曲杆菌,但是就群体而言,大肠杆菌菌株最常见。
按出现频率排序,接下来依次为耶尔森氏菌属、轮状病毒和小圆形结构病毒。
出现频率最高的结果为"未见微生物" —这种结果对应的大多数情况可能是病毒引起的。
2考虑到全国病例报告的高度选择性,较严重的传染病的实际发生率可能高于报告中描述的发病率。
临床特征对于初始病状较严重的患者,传染性腹泻恢复较慢。
空肠弯曲杆菌肠炎空肠弯曲杆菌肠炎通常为急性发病。
患者出现腹部绞痛并排出水样稀便,有明显急便感。
腹泻常见的腹泻症状和应对策略
腹泻常见的腹泻症状和应对策略腹泻是指人体排便过于频繁,粪便量明显增加,通常伴随着腹痛、恶心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腹泻多由肠道感染引起,如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所致。
本文将介绍腹泻常见的症状和应对策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常见问题。
一、腹泻症状腹泻症状可以根据疾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常见的症状包括:1. 排便次数增多:腹泻患者的排便次数明显增加,一天排便超过3次即可被判定为腹泻。
2. 粪便水样化:腹泻患者的粪便常常呈现稀水状,一般无固态成分。
3. 腹痛与腹胀:腹泻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和腹胀的不适感,严重时甚至伴有绞痛。
4. 恶心与呕吐:腹泻患者常常伴有恶心和呕吐的症状,这是身体剔除有害物质的一种反应。
5. 其他不适感:有些腹泻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二、腹泻的应对策略对于腹泻症状,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应对策略来缓解不适和加速康复。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应对策略:1.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腹泻会导致严重的脱水,因此补充充足的水分和电解质十分重要。
您可以喝水、盐水、果汁或者运动饮料,以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2. 注意饮食调理:饮食调理在腹泻的恢复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建议避免食用高脂肪、高纤维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酒精等。
可选择易消化、清淡、少刺激性的食物,如米粥、面食、蒸蔬菜等。
3. 维持个人卫生:腹泻通常由肠道感染引起,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非常重要。
勤洗手、煮熟食物、避免食用生冷食品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减少腹泻的发生。
4. 使用止泻药物:如果腹泻症状较为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可以考虑使用一些处方药物来控制腹泻。
但请务必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并遵循剂量和频率的要求。
5. 注意休息和减压:腹泻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负担,因此需要适当休息和减压。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充足的休息可以帮助加快康复过程。
总结:腹泻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对于腹泻症状,我们可以通过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调整饮食、保持个人卫生、使用药物以及注意休息等应对策略来缓解不适和促进康复。
腹泻病的诊治
治疗
例:重度脱水:总失水量为 100-120ml/kg(累计损失量) 1)扩容:20ml/kg,用等张液 体,0.9%氯化钠或者2:1等张含钠 液,每10ml5%碳酸氢钠加35ml葡 萄糖液配制成1.4%的碳酸氢钠,2 份氯化钠,1份碳酸氢钠,30钟-1 小时内快速滴注;注:氯化钠与 碳酸氢钠比值必须是2:1;
(2)重型:多由肠道感染引起,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加重 转化而来,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 乱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或体温不升、精神烦躁或者萎靡、 嗜睡、面色苍白、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休克。 胃肠道症状包括食欲降低,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咖啡色液体 ;腹泻频繁,大便每日十余次至数十次,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 便,少数患者也可有血便。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重型腹泻常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低钾血症,还常常合并低钙血症、低镁血症,由于脱水血液浓缩, 当脱水及酸中毒纠正后出现低钙血症(手足搐搦),用钙治疗无效 时应考虑低镁血症。
治疗
2)剩余的(80-100ml/kg)8-12小时内补完,根据化验检查决定 补液张力、酸碱度、电解质等,无法判断时按等渗性脱水补充1/2张 液体; 3)继续损失量,根据患儿大便次数及量、有无发热、呕吐等判断 30-40ml/kg,1/3张 ; 4)24小时脱水纠正后患儿如果不吃不喝,每天生理需要量补充 70-80ml/kg,1/3-1/4张 ; 5)补钾:有尿后开始,每100ml液体内可加入1-3ml氯化钾,根 据化验检查补钾(正常钾离子值-化验钾离子)x体重x0.7,也可根 据低低钾表现,如:腹胀、乏力、心率异常等判断;
临床表现
迁延性(病程2周-2个月 )和慢性(病程大于2个月)腹泻:病因 复杂,感染、食物过敏、酶缺陷、免疫缺陷、药物因素、先天性畸 形等均可引起,急性腹泻未彻底治疗或者治疗不当、迁延不愈最为 常见。营养不良的患儿患病率高,主要原因有1)胃黏膜萎缩,胃酸 浓度减低,杀菌屏障作用减低;2)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变薄,酶活 性低,消化吸收不良;3)重症营养不良患儿小肠上段细菌增多,对 胆酸降解增多,游离胆酸浓度增高,损害小肠细胞,同时阻碍微粒 体形成;4)胃动力改变;5)长期滥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6)重 度营养不良患儿免疫功能缺陷,这些导致腹泻迁延不愈,同时加重 营养不良,形成恶性循环,诊断需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 检查,正确选用辅助检查,便常规、肠道菌群分析、细菌培养、小 肠粘膜活检、消化道造影、CT、结肠镜等。
腹泻的诊断与治疗
益生菌
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缓解腹泻症状。
补液治疗
口服补液盐
适用于轻度脱水患者,可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静脉补液
对于中、重度脱水患者,需通过静脉输液方式快速补充体液 和电解质。
饮食调整建议
01
02
03
04
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如稀饭、粥、面条等,易于消 化吸收。
治疗腹泻的原则包括去除病因、缓解症状 、预防并发症。具体措施包括补液治疗、 抗感染治疗、止泻治疗、营养支持等。
新型诊疗技术展望
肠道微生态调节技术
随着对肠道微生态研究的深入,未来 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来治疗腹 泻,如使用益生菌、粪菌移植等技术 。
新型药物研发
针对腹泻发病机制的研究,未来可能 研发出更加安全有效的新型药物,如 针对肠道炎症的抗炎药物、针对肠道 动力异常的调节药物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腹泻的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和粪质改变,可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 、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腹泻的病因 和诊断。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粪便常规、粪便培养、血常规、血生化等。对 于疑难病例,可进行内镜检查或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寄生虫性腹泻
由阿米巴原虫、贾第鞭毛虫等寄生虫引起,症状 包括腹痛、腹泻等。
非感染性腹泻
1 2
功能性腹泻
由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症状包括腹痛、腹胀、腹 泻等。
药物性腹泻
由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癌药等引起,症状包括 水样便、腹痛等。
3
食物过敏性腹泻
腹泻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腹泻的症状和治疗方法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和困扰。
本文旨在介绍腹泻的症状和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
一、腹泻的症状腹泻的主要症状是频繁的大便,其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恶心和呕吐:腹泻往往会伴随恶心和呕吐,这是身体排除有害物质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2.腹痛和胀气:腹泻时,肠道蠕动增加,导致腹部疼痛和胀气感。
3.水样稀便:腹泻的大便通常是稀糊状的,甚至出现水样便。
4.脱水和乏力:腹泻过程中,身体会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导致脱水和乏力。
二、腹泻的治疗方法腹泻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治疗:1.休息和水分补充:腹泻时,身体需要休息,避免过度运动。
同时,要补充充足的水分,以防止脱水。
可以饮用开水、淡盐水、椰子水等补充体液和电解质。
2.饮食调整:腹泻时,饮食要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例如粥、面条、煮蛋等。
避免摄入油腻、辛辣、咖啡和酒精等刺激性食物。
3.药物治疗:如果腹泻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可以考虑口服一些止泻药物,如复方黄连素片、蒙脱石散等。
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寻求医疗帮助:如果腹泻症状加重或持续时间超过一周,或者伴随高热、血便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
三、腹泻的预防除了治疗腹泻,预防腹泻同样重要。
以下是一些预防腹泻的方法:1.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饭前便后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肠道传染病导致的腹泻。
2.饮食卫生:尽量选择干净卫生的食材,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加强对水果和蔬菜的清洗。
3.避免食用变质食品:避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物,特别是海鲜和肉类等容易变质的食品。
4.适度运动:适度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预防便秘和腹泻。
总结: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频繁的大便、恶心呕吐、腹痛胀气、水样稀便以及脱水乏力。
治疗腹泻的方法主要包括休息补水、饮食调整、药物治疗以及寻求医疗帮助。
此外,预防腹泻同样重要,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的保持,避免食用变质食品以及适度运动都是预防腹泻的有效措施。
腹泻的信号及治疗
腹泻的信号及治疗
(1)腹泻的症状
正常人一般每日排便一次,个别人每日排便2~3次或每2~3日一次,粪便的性状正常,每日排出粪便的平均重量为150~200克,含水分为60%~75%。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克,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
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
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
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2)腹泻的原因
①急性腹泻一般是由食物中毒和肠道感染引起的。
肠道感染又分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旅行者腹泻、药物引起的腹泻等。
②引起慢性腹泻的疾病有很多,一般可由肠道感染性疾病引起,肠道非感染性炎症和一些肿瘤如大肠癌等也可引起慢性腹泻,另外,小肠吸收不良,运动性腹泻,肠蠕动紊乱等也会引起慢性腹泻。
除此以外,服用一些药物也会引起药源性腹泻,如泻药、抗生素、降压药及一些肝性脑病用药如乳果糖、乳山梨醇等都可能引发慢性腹泻。
(3)腹泻的治疗
①病因治疗: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必须抗感染治疗,以针对病原体的抗菌治疗最为理想。
如复方新诺明、氟哌酸、环丙氟哌酸、氟嗪酸对菌痢、沙门菌或产毒性大肠杆菌、螺杆菌感染有效,甲硝唑对溶组织
阿米巴、梨形鞭毛虫感染有效,因此,这数种药物常用于急*染性腹泻,包括预防和治疗所谓的旅行者腹泻。
②对症治疗:选择药物时,应避免成瘾性药物,必要时也只能短暂使用。
病因治疗是主要的,凡病因不明者,尽管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已有好转,绝不可放松或取消应有的检查步骤,对尚未排除恶性疾病的病例尤其如此。
慢性腹泻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慢性腹泻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慢性腹泻(chronicdiarrhea)是指排便次数增多,每日3次以上且粪质稀薄或带脓血,排便量增加,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2个月以上的症候群。
消化系统和全身性疾病均可引起。
【诊断提示】1.病因(1)肿瘤:常见的有结肠癌,其次为胰腺癌、胃泌素瘤,肠息肉也可出现黏液样腹泻和便血。
(2)细菌性感染:慢性菌痢、肠结核等均可引起慢性腹泻。
(3)寄生虫病:如钩虫病、姜片虫病、梨形鞭毛虫病、慢性阿米巴病和慢性血吸虫病等。
(4)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
(5)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克隆病)、非特异性溃疡型结肠炎。
(6)菌群失调: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史,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等病史。
(7)慢性肝胆疾病及慢性胰腺疾病:由于胆酸和胰酶(胰脂肪酶)分泌减少,使脂类乳化与脂肪分解发生障碍引起腹泻。
(8)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因饮食不当、受凉或情绪改变等因素均可引起腹泻,伴有腹痛,大便呈烂便,可有黏液,常与便秘交替发生。
患者多有神经衰弱症状,需经各种检查除外器质性病变。
(9)胃肠道外的病因:甲亢、糖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毒症及某些药物等均可引起慢性腹泻,但各有其临床特点。
2.伴随症状(1)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可见于结肠癌、肠结核、肠易激综合征等结肠病变。
(2)伴发热,多见于肠结核、炎症性肠病、小肠恶性淋巴瘤等。
(3)伴消瘦者,提示恶性肿瘤、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胰腺疾病、肝胆疾病等。
(4)伴有腹部肿块,应根据其部位和特征进行分析。
如肿块位于左下腹,除外粪块,应考虑结肠癌。
位于右下腹,需考虑右侧结肠癌、增生性肠结核,妇女应考虑卵巢肿瘤。
3.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粪便检查应取新鲜标本且需反复检查。
大便镜检有红白细胞、吞噬细胞、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虫卵等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大便培养有致病菌,可以确定病因。
(2)X线、内镜检查及活检,有助于明确病变性质及病变部位。
(3)血常规和生化检查:可了解有无贫血、白细胞增多和糖尿病、尿毒症等,以及了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