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的诊断与治疗
儿童腹泻病的诊断治疗
儿童腹泻病的诊断治疗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通常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
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1.大便次数较平日增多和/或大便性状改变(含不消化食物残渣稀便、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
2.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及其他中毒症状(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高热或体温不升、抽搐、昏迷、休克等)。
3.脱水程度的分度4.脱水性质的判断(见下表)5.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判断腹泻时因肠道丢失和摄入不足可发生低钾、低钙、低镁和代谢性酸中毒,重度脱水均合并酸中毒应根据症状、体征、血生化和血气分析判断。
二、病程分类病程<2周为急性腹泻病;2周~2月为迁延性腹泻病;>2月为慢性腹泻病。
三、病情分类轻型:大便次数在5~10次/日,无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重型:大便次数在10次/日以上,有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
四、辅助检查1.血常规细菌感染白细胞增多。
2.大便常规及培养因致病原而异,细菌性腹泻病可获阳性结果。
3.病毒检查病毒性腹泻病用免疫酶联反应(ELISA)或PCR检测或电镜检查大便,可检查出大便轮状病毒或其他病毒。
4.血液生化检查血电解质(钠、钾、氯、钙、镁)、血气分析等。
五、鉴别诊断应与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梗阻、肠套叠等相鉴别。
治疗原则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急性腹泻病的治疗一、一般治疗除重度脱水和严重呕吐外,一般不禁食,有严重呕吐者可暂禁食4~6h(不禁水)。
母乳喂养儿,继续喂养,人工喂养儿,可适当稀释奶液,已添加辅食儿,适当维持或减少品种和数量,应保证饮食卫生、新鲜、易消化、有营养。
推荐补充量及疗程:6个月以内锌元素10mg/d(葡萄糖酸锌口服液20ml/d),6个月以上锌元素20mg/d(葡萄糖酸锌口服液40ml/d),10~14d;疑似乳糖不耐受:进食母乳后即出现水样泻;合并脱水、酸中毒;大便pH<5.5,还原糖试验阳性++以上。
成人腹泻的诊断和治疗
3.机制 渗透性腹泻: 各种原因→肠腔内渗透压升高
→体液水分进入肠腔 特点:禁食后腹泻减轻或停止
分泌性腹泻: 刺激→肠粘膜水电解质分泌过 多或吸收受抑→分泌吸收失衡 特点:量大,水样(无血),PH 为中性或碱性,禁食48h后腹 泻仍持续
渗出性腹泻:炎症、溃疡→肠黏膜完整性破 坏→体液渗出 特点:粪便含有渗出液或血液 成分
动力异常性腹泻:肠蠕动过快→内容物消化、 吸收影响 特点:便急、粪便不成型 或水样,不带渗出物和血 液,伴肠鸣音亢进或腹痛多
种机制并存,共同作用下发生
(三)诊断思路 病程长短、病史、大便特点、病理生理改变、
内镜、活检等
1.是急性还是慢性腹泻 (1)急性腹泻: ·肠道感染、Crohn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 急性缺血性肠病
作用机制 收敛、吸附、保护粘膜 减少肠蠕动 抑制肠道过度分泌 中医药(清热燥湿)
3.转诊原则 *腹泻原因不明者,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 明确诊断
*良恶性肿瘤需手术治疗者 *严重肠道感染,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甚至休 克者
谢谢
腹部压痛、腹块、 水电解质紊乱、
肠鸣音亢进、关 酸碱平衡、腹部 节痛、皮肤粘膜 压痛 损害、眼损害
(五)治疗 病因及对症治疗 未明确病因前,慎重使用止泻药及止痛药
1.病因治疗 抗感染 感染性腹泻 志贺菌属、沙门菌、弯曲杆菌、 大肠杆菌:复方新诺明、喳诺酮类 艰难梭菌:甲硝喽、万古霉素 肠结核:抗结核治疗 阿米巴疾:甲硝挫
任何年龄
女:男 2-5:1 无差异
无差异
食物、心理
精神刺激、过度 疲劳、饮食、继 发感染
不洁饮食
清晨起床后或早 慢性腹泻、血性
餐后发生,腹泻、 腹泻,体温正常
便秘交替
腹泻病的诊断与治疗
迁慢性腹泻: 884 529 256 99 88.8%
总计:
16173 10604 4332 1237 92.4%
*未明确病因诊断
思密达对儿童腹泻总体疗效
包括:急性菌痢
有效率:92.4%
病毒性肠炎 迁、慢性腹泻
n=16173例
思密达对小儿细菌性痢疾疗效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思密达对成人腹泻的疗效
统计方法:
病因明确
急性
菌痢 病毒性腹泻
1.诊断分类
未明病因诊断,统称急性腹泻病
迁延性、慢性腹泻
2.治疗分组
A :思密达治疗组 B1:思密达联合抗生素治疗组 B2:思密达联合中药治疗组 C :抗生素对照组
注:各组均根据临床表现,配以对症治疗
思密达对成人腹泻的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
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症状, 系指排便次数多于平时,粪便稀薄,含 水量增加,有时脂肪增多,带有不消化 物,或含有脓血。
腹泻的分类
腹泻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超过2个月属慢性
腹泻
腹泻的病原
一类为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约占85%以上,主要由 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有传染性,对健康危害 最大。引起感染腹泻的病原有多种:据调查 在农村依 次为: 致泻大肠杆菌; 轮状病毒; 痢疾杆菌; 空肠弯曲菌;在城市依次为: 轮状病毒; 致泻大 肠杆菌; 痢疾杆菌; 沙门氏菌.
性状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急性 腹泻
有效:服药48-72小时,大便次数才减少至≤2次/日, 性状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无效:服药72小时,腹泻次数仍>2次/日,或性状
无明显好转,甚至病情加重。 4日显效:服药4日内,便次减少,性状明显好转
腹泻病诊疗规范
腹泻病诊疗规范腹泻病是一种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及大便性状改变为主的综合征,婴幼儿常见病因分类:①感染性腹泻,如痢疾、霍乱及其他感染性腹泻(肠炎);②非感染性腹泻:饮食性,症状性、过敏性及其他。
【诊断】(一)大便性状1.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
2.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3. 实验室检查:粪便常规可正常或异常;血常规白细胞可正常或增高。
(二)病程分类1.急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以内。
2.迁延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至2个月。
3.慢性腹泻病病程在2个月以上。
(三)病情分类1.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
2.中型有些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
3.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高热或体温不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等)。
(四)临床诊断1.根据腹泻病程、大便性状、大便的肉眼和镜检所见、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及流行情况等作出诊断。
2.急性水样便腹泻多为轮状病毒或产毒素性细菌感染。
小儿尤其是2岁以内婴幼儿,发生在秋冬季节,以轮状病毒肠炎可能性大;发生在夏季以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肠炎可能性大。
3.水样便或米汤样便,腹泻不止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要考虑霍乱。
4.病人粪便为粘液或脓血便,要考虑为细菌性痢疾;如血多脓少,呈果酱样,多为阿米巴痢疾。
此外,应考虑侵袭性细菌感染,如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空肠弯曲菌肠炎或沙门菌肠炎等。
(五)脱水的评估(见表1-3)。
表1-3 评估病人脱水状态1.望诊:一般状况良好*烦躁、易激惹*嗜睡或昏迷、软弱眼窝正常凹陷明显凹陷眼泪有少或无口舌湿润干燥非常干燥口喝饮水正常无口渴*口渴、想喝水*只能少量饮水或不能饮水2.触诊:皮肤弹性捏起后回缩快捏起后回缩慢(小于2秒)捏起后回缩很慢(大于2秒)3.诊断无脱水生征有些脱水:患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上述体征,其中至少包括1个*所示的症状或体征。
丢失水分占体重的5%~10% 重度脱水:患者有两个以上上述体征,其中至少包括1个*所示的症状或体征。
慢性腹泻的诊断和护理
建立支持系统:与家人、 朋友、医生保持良好的沟 通,建立支持系统,有助
于康复。
心理治疗:如有需要,可 寻求心理治疗,如认知行 为疗法、心理辅导等,以 帮助调整心态,促进康复。
定期复查与随访
复查时间:根据病情和医生建 议确定
复查内容:包括症状、体征、 实验室检查等
随访目的:了解病情变化,调 整治疗方案
感染性因素:细菌、病毒、 寄生虫等感染
其他因素:环境变化、精神 压力、生活方式等
XX
PART THREE
慢性腹泻的护理
饮食调整
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 水果、全谷类
适量摄入蛋白质,如瘦肉、鸡 蛋、豆制品
保持水分平衡,适量饮水,避 免脱水
药物治疗
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 抗腹泻药物:如洛哌丁胺等,用于缓解腹泻症状 益生菌:如乳酸菌等,用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中药:如黄连、黄芩等,用于清热解毒、健脾和胃
XX
PART FOUR
慢性腹泻的预防
注意饮食卫生
保持食物新鲜,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物
保持餐具清洁,定期消毒
清洗蔬菜水果,去除农药残留
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如生鱼片、生鸡蛋等
烹饪食物要彻底煮熟,避免生食
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增强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充足的 睡眠、合理的饮
食等
慢性腹泻的诊 断和护理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02 慢性腹泻的诊断 03 慢性腹泻的护理 04 慢性腹泻的预防 05 慢性腹泻的康复
XX
PART ONE
添加章节标题
腹泻诊断标准
腹泻诊断标准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以大量黏液性粪便、出现多次排便为特征,其病因千差万别,治疗方式多样,诊断标准杂乱无章。
本文旨在从诊断标准的角度出发,介绍腹泻的诊断标准,提出建议,为腹泻的治疗提供参考。
一、腹泻的定义腹泻是指大量(成团)黏液性粪便,和至少三次以上排便的情况。
根据腹泻的持续时间,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急性腹泻持续时间在一周内;慢性腹泻持续时间在一周以上。
二、腹泻的诊断标准1、临床症状诊断腹泻的临床症状包括:大量黏液性粪便、腹痛、腹部肿胀、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引起的脱水症状等。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确定诊断。
2、检查(检验)项目腹泻的检查(检验)项目包括:血常规、腹部超声、腹腔镜检查、放射线检查、肠镜检查等。
根据检查结果,可以诊断出腹泻的类型及病因,为治疗腹泻提供依据。
3、治疗诊断治疗是诊断腹泻的最终目的,根据检查项目和临床症状,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减轻病情并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三、腹泻诊断总结腹泻的诊断标准不仅要兼顾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还要综合治疗目的考虑。
有些疾病如传染性腹泻,因其出现的症状很相似,需要进行更多的检查,以确定其真正的诊断;而慢性腹泻则更复杂,除了上述的检查项目外,还包括血液检查、胆囊放射、抗生素治疗等,因此应根据腹泻的病因和类型制定个性化的诊断标准,以求得更明确的诊断。
四、腹泻治疗建议1、服用正确药物对于腹泻,除了根据诊断结果采取治疗措施外,服用正确的药物也是非常重要的。
应根据腹泻类型,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正确药物,以更有效地治疗腹泻。
2、保持健康饮食患有腹泻的人应该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汤、稀饭、玉米等,以减轻腹泻症状,促进腹泻的痊愈。
3、加强体育锻炼适度运动可以加强肠道蠕动,以及消化吸收的功能,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减轻症状,促进治疗效果,是腹泻治疗中一项重要的建议。
总之,腹泻的诊断标准应该兼顾临床症状、检查结果、治疗效果三个方面,并综合考虑,以便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如此才能有效地治疗腹泻。
小儿腹泻的诊断与治疗
南阳市中医院 南阳市中西医结合儿童医院
张炜
门诊63869998 一病区63869993,二病区63869905 三病区63869904
E-mail: zhwei90@
便次增多
腹泻的定义
轻: 中: 重:
质地改变
水分 粘液、脓血
大便次数与病理的关系
大便次数
轮状病毒肠炎----【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有丰富的乳糖酶,此酶是轮状病毒受体 而使之进入上皮细胞,发生轮状病毒感染。
小肠黏膜的绒毛上皮细胞(尤其十二指肠和空肠)。 病毒在上皮细胞浆内复制→包涵体→细胞变形→绒毛变短,
胞内出现空泡→继之坏死→排毒。 肠段蔗糖和乳糖吸收↓→肠腔糖类滞留→渗透压↑→体液渗入
、吉兰巴雷综合症、瑞氏综合征。。。 肠套叠
轮状病毒肠炎----【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呕吐、蛋花汤便、迅速出现的脱水+季节+ 年龄 ----考虑本病可能。粪便镜检白细胞很少。血 常规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常在正常范围。粪便检测到 轮状病毒特异性抗原。
2.鉴别诊断 (1)其他病毒性腹泻病:依靠相关病毒特异性抗原
便中存活数日~数周,耐寒冷,在-70°C可长期保存 ,不耐热,55°C30分钟即灭活。耐酸又耐碱, pH3~9范围内保持结构完整,不能被胃酸破坏。75% 乙醇、酚、甲醛及含氯消毒剂有灭活作用。
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肠炎----【流行病学】
是儿童腹泻病最常见的病原体,全球5岁以下儿童患有轮状 病毒腹泻和相关疾病每年约1.3亿,其中受诊患者超过2500 万,约200万儿童为此住院,死亡数超过60万。
克样水电解质紊乱 治疗:四环素、强力霉素、喹喏酮、SMZ
感染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
感染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感染性腹泻是指由各种致病微生物引起的一种病症,常伴随腹泻、腹痛、腹胀等症状。
这些微生物可能来自食物、水源、环境污染等。
尤其在气温升高和饮食不合理的情况下,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会增加。
因此,对于此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一、诊断1. 症状表现感染性腹泻的典型症状是腹泻、腹痛和腹胀,有时伴有发热和恶心等症状。
患者可能有水样便、黏液便或血便等。
腹泻持续时间一般为3-7天,但有些病例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
2. 病原学检查若症状明显,且诊断不明确时,应进行病原学检查。
传统的病原学检查方法包括: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测、细胞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其中,多数病原体的培养需要比较长时间,且对细菌培养技术要求较高。
目前,PCR技术已经成为了最为广泛使用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二、治疗1. 改善营养腹泻带来的失水和电解质失衡会导致脱水、血压下降等严重后果。
因此,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是治疗感染性腹泻的关键之一。
同时,合理摄取营养,保证机体对病原体的免疫力,有助于加速康复。
2. 细菌抗生素当感染性腹泻明显且症状较为严重时(如水样便、发热、腹痛等),可考虑使用细菌抗生素。
但需要根据病因确定具体的抗生素,并避免过量使用或不合理使用,防止肠道环境的破坏和细菌耐药性的出现。
3. 草药治疗传统中医学认为,腹泻、痢疾、消化不良等症状是由于肠胃功能失调导致。
因此,在治疗感染性腹泻方面,草药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常用的草药有黄连、黄柏、苦参、半夏、白术等。
总而言之,感染性腹泻虽然常见,但临床上仍需注意诊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在治疗感染性腹泻时,要针对病原体进行合理的治疗,同时也注重纠正营养不良,促进康复。
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卫生、保持个人卫生习惯及饮食,防止感染性腹泻的发生。
腹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01
02
03
04
每日排便次数增多,通 常每日超过3次。
大便形状改变:稀便、 水样便、粘液便等。
伴有腹痛、恶心、呕吐 等症状。
病程持续时间较长,通 常超过4周。
诊断流程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 的症状、病程、用药情况 等。
选择合适的实验室和影像 学检查方法。
进行体格检查:检查腹部 有无压痛、反跳痛等异常 体征。
腹泻的常见原因
感染
食物不耐受
药物副作用
其他疾病
细菌、病毒等感染是腹 泻的常见原因,如轮状
病毒、腺病毒等。
某些人可能对某些食物 过敏或不耐受,如乳糖 不耐受、麸质不耐受等。
某些药物可能导致腹泻 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某些疾病可能导致腹泻, 如炎症性肠病、肠易激
综合征等。
腹泻的症状与体征
症状
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
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
急性腹泻
发病急,病程短,多由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水样便、腹 痛、恶心等。治疗需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针对病原体进行治 疗。
慢性腹泻
病程长,反复发作,病因复杂。常见症状包括稀便、腹胀、 体重下降等。治疗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调整饮食、药物 治疗等。
其他病因导致的腹泻
肠道炎症性疾病
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症状包括腹痛、腹泻、血便等。治疗需使用抗炎 药物、免疫抑制剂等。
体征
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
02 腹泻的诊断
诊断方法
01
02
03
04
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病史 进行初步诊断。
实验室检查
通过粪便常规、培养、免疫学 检测等方法确定病因。
《腹泻的诊断与治疗》课件
疾病发病率高,对社会经济造成很大负担。
3 控制措施
全面排查原因,制定有效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
家庭护理和康复
家庭护理
如排便前候靠立位、尽量保持 卫生等。
康复措施
如增强自身免疫力、进行合理 运动等。
疗效评估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随时调整 治疗方案及康复进度。
饮食调理
1 忌口类
如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3 饮食禁忌
酗酒、饮浓茶等均需适当控制。
2 宜食类
如易消化、清淡、高营养的食品。
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
如粘膜保护剂、止泻药、抗生 素等。
中药治疗
针对具体症状,使用不同药方 治疗。
用药注意事项
根据病情和用药时间调整用药 量,注意处方副作用。
慢性腹泻的治疗
药物治疗
寄生虫
包括以滴虫、蠕虫为代表的寄生虫。
检查和检测
1
粪便常规检查
粪便颜色、质地、性状等。
传染病特异性检查
2
如病毒检查、菌群检查等。
3
血液检测
肝肾功能、电解质等。
影像学检查
4
如腹部CT、MRI、超声等。
临床分型和治疗原则
临床分型
急性腹泻、慢性腹泻、难治性腹泻等。
治疗原则
• 清除病原体 • 控制症状 • 改变肠道环境
《腹泻的诊断与治疗》 PPT课件
解读腹泻的病因与危害,分享不同治疗方法,让您掌握更多腹泻相关知识。
什么是腹泻?
腹泻是人体一种常见病症,指每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量增加,水分占比增 多,粪便质地较软或稀水状。
腹泻的病因和分类
病因
食物中毒、病毒感染、肠道菌 群紊乱、肠道感染等。
腹泻诊疗指南
腹泻诊断与治疗指南I 常用知识I.1 腹泻的病因分类L1.1 感染性细菌性:霍乱、细菌性痢疾、大肠杆菌性肠炎;病毒性:轮状病毒性肠炎;真菌性:肠道念珠菌病;原虫感染:阿米巴痢疾、隐孢子虫感染(HIV);蠕虫感染:血吸虫病、旋毛虫病。
L1.2 非感染性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热带性口炎性腹泻、成人乳糜泻;继发性小肠吸收不良:胰消化酶缺乏、双糖酶缺乏、胆汁缺乏;非感染性炎症:放射性肠炎、炎症性肠病、缺血性肠炎;功能性腹泻:IBS、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胃大部切除术后;药源性;肠道肿瘤:大肠癌、 VIP 瘤、APUD 瘤、小肠淋巴瘤等。
L.2 腹泻发病学分类及特点L.2.1 渗透性腹泻肠腔内有大量高渗食物或药物引起,特点为禁食后腹泻停止,粪便中含有大量未完全消化或分解的食物成分, pH 偏酸性,肠腔内渗透压高。
L2.2分泌性腹泻肠吸收受抑/胃肠道分泌大量水和电解质,特点为大量水样泻,粪中无脓血或脂肪,禁食后仍有腹泻,粪渗透压接近血浆。
L.2.3 渗出性腹泻炎症或溃疡引起脓血、粘液渗出到肠腔而引起,可分为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粪便量少,左半结肠病变多有粘液、脓血便。
L.2.4 胃肠运动功能异常性腹泻粪便多稀烂但不带渗出物,伴肠鸣音亢进,腹痛可有可无。
为排除性诊断。
L3 腹泻的定位诊断L3.1 小肠性腹泻腹痛位于脐周;粪便量多、稀薄,或可含脂肪,粘液少,恶臭;腹泻次数较少;无里急后重;体重减轻常见。
L3.2 大肠性腹泻腹痛位于结肠解剖部位;粪便量少,可含粘液脓血;腹泻次数较多;里急后重常见;除恶性肿瘤外,体重减轻少见。
I.4 急性腹泻的病情分类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中型:轻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重型:重度脱水或明显中毒症状(烦躁、精神萎糜、嗜唾、面色苍白、高热或体温不升、外周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等)。
L5 临床诊断用词临床上将未明确诊断的腹泻统称腹泻病(diarrheal disease)。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超过3次/d, 粪质稀薄(含水量超过85%),排粪量超过200g(200mL), 可以有粘液或粘液脓血样便。
如何诊断慢性腹泻
添加 标题
影响: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失衡、营养不良等健康问题
添加 标题
诊断:需要医生进行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伴有腹痛、体重下降等症状
腹痛:慢性腹泻患者常伴有腹痛,疼痛程度不一,持续时间较长
体重下降:由于长期腹泻,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等症状 粪便性状改变:慢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性状可能发生改变,如出现水样便、 黏液便等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肠道炎症性疾病
● 克罗恩病 ● 溃疡性结肠炎 ● 肠结核 ● 肠道寄生虫病 ● 肠道真菌感染 ● 肠道细菌感染 ● 肠道病毒感染 ● 肠道药物反应 ● 肠道放射反应 ● 肠道缺血 ● 肠道恶性肿瘤 ● 肠道免疫性疾病 ● 肠道神经功能障碍 ● 肠道内分泌疾病 ● 肠道运动功能障碍 ● 肠道解剖结构异常 ● 肠道生理功能异常
检查是否有食物中毒、药物反 应等急性病因
检查是否有肠道感染、肠道炎 症等慢性病因
检查是否有肠道肿瘤、肠道梗 阻等结构性病因
检查是否有糖尿病、甲状腺功 能亢进等全身性疾病
慢性腹泻的治疗原则
第五章
对因治疗
明确病因: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手段,确定慢性腹泻的病因。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根据病因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菌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治疗、抗寄生虫药物治 疗等。
0 1
饮食调整:调 整饮食结构, 避免刺激性食 物,增加富含 纤维的食物
0 2
药物治疗:使 用抗腹泻药物, 如洛哌丁胺、 蒙脱石散等
0 3
心理治疗:对 于焦虑、抑郁 等心理因素导 致的腹泻,需 要进行心理治 疗和疏导
0 4
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目标: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小儿腹泻疾病诊疗指南
小儿腹泻疾病诊疗指南小儿腹泻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儿童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免疫系统功能较弱,容易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引起腹泻。
本文将介绍小儿腹泻的诊疗指南,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问题。
一、腹泻的定义和病因腹泻是指儿童每天大便次数增加,通常超过3次,并伴有稀便或水样便,且持续时间超过3天。
腹泻的病因非常多样化,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类。
常见的感染性腹泻病原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而非感染性腹泻则可以由过敏、消化不良、肠道功能异常等因素引起。
二、腹泻的临床表现1.大便次数增多:通常超过3次/日;2.大便异常:常为稀便或水样便,有时伴有脓血;3.腹部不适:常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4.全身症状:可能出现发热、食欲不振、嗜睡等;5.其他症状:如呕吐、脱水、体重下降等。
三、腹泻的诊断1.详细病史询问:对发病时间、症状表现、饮食情况、生活环境等进行了解;2.客观检查: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检查,腹部触诊、听诊等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首先进行常规血常规、尿常规等基本检查,如有必要,可进一步进行粪便常规、粪便培养、病毒抗原检测等。
四、腹泻的治疗腹泻的治疗主要分为对症治疗和病因治疗两个方面。
对症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补充液体:腹泻会导致严重的体液丢失,因此,要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
可以给儿童口服葡萄糖盐水、果汁水、补液盐、口服补盐液等。
对于重度脱水的患儿,应及时就医住院治疗。
2.适当饮食调整:在腹泻期间,要避免食用油腻、刺激性食物,可适当增加米汤、稀饭、面条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3.增加益生菌摄入:益生菌可以增强肠道正常菌群,调节肠道功能,有助于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减少腹泻症状。
病因治疗则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1.病毒性腹泻: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抑制病毒,一般通过对症治疗,促进机体康复。
2.细菌感染性腹泻: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腹泻课件
特点:脓血便、每日大便量少,粪便PH偏碱
(四) 吸收不良性腹泻
# 小肠对脂肪、糖类、蛋白质吸收不良、引
起腹泻 主要是对脂肪的吸收不良。 # 肠内分解和消化功能障碍
(1)
慢性胰腺疾病
各种消化酶分泌 腹泻
影响脂肪蛋白质分解 吸收
(2)
原因
入肠道
胆道梗阻 胆汁淤积
影响
胆汁进
脂肪泻
脂肪的乳化和吸收
#
(1)
肠粘膜异常
某些遗传病 引起 某种特定酶的缺陷 糖,蛋白质、分解、吸收 腹泻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症) Whipple 病 肠壁和肠道淋巴结 细胞被吞噬细胞侵润 脂肪代谢 障碍 水样泻、脂肪泻 右心功能不全 肝硬化门脉高压 肠粘膜淤血、水肿 影响肠粘膜的 吸收 引起腹泻
(2)
(3)
(五)胃肠运动异常性腹泻
(二)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的病期在2个月以上,病因比急性的更复杂,因此 诊断和治疗有时很困难,是本章讨论的重点。 1. 肠道感染性疾病 ① 慢性阿米巴痢疾;②慢性细菌性疾病;③肠结核;④梨形鞭毛虫病、血吸虫 病;⑤肠道念珠菌病。 2.肠道非感染性炎症 ①炎症性肠病(克隆病和 溃疡性结肠炎);②放射性肠炎;③缺血性结肠炎;④憩室炎;⑤尿毒症性 肠炎。 3.肿瘤 ①大肠癌;②结肠腺瘤病(息肉);③小肠恶性淋巴瘤; ④胺前体摄取脱羧细胞瘤(APU-Doma);胃泌素瘤、类癌、肠血管活性肠 肽瘤(VIPoma)等。 4.小肠吸收不良 (1)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 (2)继发性小肠吸收不良。 1)消化不良:①胰消化酶缺乏,如慢性胰腺 炎、胰腺癌、胰瘘等;②双糖酶缺乏,如乳糖不耐受症等;③胆汁排出受阻 和结合胆盐不足,如肝外胆道梗阻,肝内胆汁瘀积,小肠细菌过长(盲袢综 合征)等。 2)小肠吸收面减少:①小肠切除过多(短肠综合征);②近 段小肠-结肠吻合或瘘道等。 3)小肠浸润性疾病:Whipple病、α-重链 病、系统性硬化症等。 5.运动性腹泻肠蠕动紊乱(多数为加速)引起, 如肠易激综合征、胃大部切除术后,迷走神经切断后、部分性肠梗阻、甲状 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6.药源性腹泻 ①泻药如酚酞、 番泻叶等;②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新霉素等;③降压药如利血 平、胍乙啶等;④肝性脑病用药如乳果糖、乳山梨醇等。 肠易激综合症引起的慢性腹泻和便秘
慢性腹泻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慢性腹泻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慢性腹泻(chronicdiarrhea)是指排便次数增多,每日3次以上且粪质稀薄或带脓血,排便量增加,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2个月以上的症候群。
消化系统和全身性疾病均可引起。
【诊断提示】1.病因(1)肿瘤:常见的有结肠癌,其次为胰腺癌、胃泌素瘤,肠息肉也可出现黏液样腹泻和便血。
(2)细菌性感染:慢性菌痢、肠结核等均可引起慢性腹泻。
(3)寄生虫病:如钩虫病、姜片虫病、梨形鞭毛虫病、慢性阿米巴病和慢性血吸虫病等。
(4)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
(5)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克隆病)、非特异性溃疡型结肠炎。
(6)菌群失调: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史,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等病史。
(7)慢性肝胆疾病及慢性胰腺疾病:由于胆酸和胰酶(胰脂肪酶)分泌减少,使脂类乳化与脂肪分解发生障碍引起腹泻。
(8)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因饮食不当、受凉或情绪改变等因素均可引起腹泻,伴有腹痛,大便呈烂便,可有黏液,常与便秘交替发生。
患者多有神经衰弱症状,需经各种检查除外器质性病变。
(9)胃肠道外的病因:甲亢、糖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毒症及某些药物等均可引起慢性腹泻,但各有其临床特点。
2.伴随症状(1)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可见于结肠癌、肠结核、肠易激综合征等结肠病变。
(2)伴发热,多见于肠结核、炎症性肠病、小肠恶性淋巴瘤等。
(3)伴消瘦者,提示恶性肿瘤、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胰腺疾病、肝胆疾病等。
(4)伴有腹部肿块,应根据其部位和特征进行分析。
如肿块位于左下腹,除外粪块,应考虑结肠癌。
位于右下腹,需考虑右侧结肠癌、增生性肠结核,妇女应考虑卵巢肿瘤。
3.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粪便检查应取新鲜标本且需反复检查。
大便镜检有红白细胞、吞噬细胞、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虫卵等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大便培养有致病菌,可以确定病因。
(2)X线、内镜检查及活检,有助于明确病变性质及病变部位。
(3)血常规和生化检查:可了解有无贫血、白细胞增多和糖尿病、尿毒症等,以及了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
腹泻
↘ 结合胆盐↑(结肠) 细菌分解 双羟胆酸↑ → 腹泻
( 4)吸收不良
2.肠粘膜面积减少: 小肠手术切除----短肠综合症 → 吸收不全 → 腹泻
3.细菌过度生长: 细菌分解结合胆盐,影响微胶粒形成 → 脂肪泻
( 5)肠系膜淋巴管梗阻
◆ 腹腔淋巴瘤; ◆ 淋巴肉瘤; ◆ 何杰金病; ◆ Wipple病;
以上均可导致肠系膜淋巴系统梗阻。
——脂肪在肠内消化,由小肠粘膜吸收,进入肠系膜淋巴管, 最后到血液中,当肠系膜淋巴系统梗阻,小肠淋巴液回流障碍, 可致脂肪泻。
Wipple病(肠源性脂肪代谢障碍症)
病因: Wipple菌感染。 病变部位:十二指肠,空肠上端。 病理:在肠粘膜及淋巴管内有大量PAS染色阳性的巨噬细胞浸润,
胃泌素瘤(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发病机理: ↗上消化道顽固性溃疡;
胃泌素瘤不断分泌胃泌素→胃酸↑ → 刺激肠管蠕动→腹泻; ↘ 抑制脂肪酶活性及胆盐的作用→脂肪泻。
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上消化道顽固性溃疡,常规手术往往不能治愈;如发生在十二指肠远段或 空肠上段的溃疡应高度怀疑ZES; 2、腹泻,多为水样便,有时为脂肪泻; 3、血清胃泌素增高:正常为50—200pg/ml(空腹),ZES患者可达1000pg/ml以上; 4、胃酸分泌过多:约3/4病人12h夜分泌量>1000ml, 胃酸浓度> 100mmol/L , 85% 患者BAO > 15mmol/L。
↑ 乳糖细菌分解 → 乳酸、短链有机酸增多; 乳糖细菌酵解 → 氢、CO2产生增多 → 腹胀、排气增多。
诊断:
1、服牛奶或乳糖后可致腹鸣、腹胀痛、腹泻(重者水样泻)、酸臭味; 2、乳糖耐量试验: 不正常;
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
等渗性脱水选用2:3:1液, 低渗性脱水选用4:3:2液
先补2/3量,婴幼儿5 h,较大儿童2.5 h;
治疗:重度脱水
在补液过程中,每1-2小时评估1次患者脱水情 况,如无改善,则加快补液速度;
婴儿在补液后6 h,儿童在补液后3 h重新评估 脱水情况,选择适当补液的方案继续治疗;
人工喂养儿选择ORS或食物基础的补液如 汤汁、米汤水和酸乳饮品或清洁饮用水。
治疗:脱水的预防
建议在每次稀便后补充一定量的液体直 到腹泻停止。
<6个月者50ml; 6个月-2岁者,100 ml; 2-10岁者,150 ml; 10岁以上的患儿能喝多少给多少
治疗:轻度到中度脱水
口服ORS; 用量(ml)=体重(kg) ×(50一75); 4 h内服完; 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并辅导母亲给患儿
一旦患儿可以口服(通常婴儿在静脉补液后3-4 h,儿童在静脉补液后1-2 h,即给予ORS)。
治疗:
补累积损失阶段
扩容
补累积损失
定量 20ml/kg (总量的一半) – 扩容量
定性 2:1含钠液 根据脱水性质:
或
等渗: 1/2张 3:2:1
1.4%小苏打 低渗: 2/3张 4:3:2
高渗: 1/3张 1:2
定速 30分-60分
6:2:1 前7 - 7.5小时
8 – 10ml/kg.h
维持补液阶段
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 总量的一半
1/3张或1/4张
后16小时均匀补 5ml/kg.h
治疗:继续喂养
母乳喂养患儿继续母乳喂养; 小于6个月的人工喂养患儿可继续喂配方乳; 大于6个月的可继续食用已经习惯的日常食物,如粥、
腹泻的诊断与护理
腹泻的诊断方法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用药情况等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皮肤颜色、腹部情况等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等检查 影像学检查:进行X光、B超、CT等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腹泻的鉴别诊断
病因:感染、食 物中毒、药物反 应等
症状:腹痛、腹 泻、恶心、呕吐 等
预防腹泻的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饮食 习惯,避免食用 不洁或过期食品
保持良好的卫生 习惯,勤洗手,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作息 习惯,避免熬夜 和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避免紧张 和焦虑
预防腹泻的饮食调整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蔬 菜、水果、全谷类等
减少油腻、辛辣、刺激性 食物的摄入
适量饮水,保持肠道湿润
检查:血常规、 粪便常规、电解 质等
治疗:对症治疗、 抗感染治疗、补 液等
腹泻的护理
2
腹泻的一般护理
保持充足的水分:腹泻可能导致脱水,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调整饮食: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富含纤维的食物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
腹泻的预防
3
预防腹泻的方法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 手,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 食用不洁或过期食品
避免接触腹泻患者,减少感 染机会
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减 少疾病发生
预防腹泻的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不洁或过期食品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避免接触腹泻患者,减少感染机会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
电解质失 衡,如低 钾、低钠 等
其他症状, 如发热、 乏力、食 欲不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腹泻的诊断与治疗
时间:2011年11月23日
主讲人:刘卫军
腹泻常见的主要原因是肠道感染与细菌性食物中毒,非感染性腹泻无论起症状和危害均次之。
在进行急性腹泻的诊断时,首先应重视流行病学资料,而症状和体征要仔细甄别,血常规及便常规有助于早期诊断,粪便中分离出病原体是感染急性腹泻的确诊依据。
1、感染性腹泻
(1) 、病毒性肠炎其特点为季节性强,高度传染性,临床症状轻,病程自限。
其中,人轮状病毒(RV)感染较为常见。
在高发季节如果患者出现发热、腹泻、黄色水样便,且同时伴有腹痛,除外其他腹泻,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确诊有赖于免疫电镜发现RV。
其他病毒如诺沃克病毒、肠腺病毒及脊髓灰质炎病毒等也可引起水样腹泻,鉴别诊断主要取决于病原学检查。
治疗以对症及支持治疗为主,轻度脱水予口服补液(ORS),中重度脱水伴电解质紊乱者宜静脉补液。
(2)、细菌性痢疾是近年成人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疾病。
好发于夏秋季,患者常有不洁饮食或与菌痢患者接触史。
患者急性发热、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腹泻初起为水样便,每日十余次,后为粘液脓血便,腹痛以左下腹为主,外周血象呈现血液浓缩表现,自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粪便镜检见满视野散在的红细胞,以及大量成堆的白细胞(≥每高倍视野15个),粪便培养见痢疾杆菌生长可确诊。
急性菌痢抗菌治疗常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也可选用三代头孢菌素、庆大霉素或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等抗生素。
毒血症症状重者给予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脱水者可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
(3)、霍乱好发于夏秋季,多数有进食海鲜及海产品史,或接触霍乱患者史。
起病急,先泻后吐,多为无痛性腹泻,黄色水样便或米泔水样便,后喷射状呕吐,初为水样,后期可为米泔水样,并由此引起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循环衰竭。
外周血象呈现血液浓缩表现,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粪便涂片显微镜下见鱼群样排列的革兰染色阴性弧菌,动力试验阳性,制动试验可区分01群及哦0139群感染,以上2项粪便检查可作为霍乱流行期间的快速诊断方法。
粪便培养霍乱弧菌生长,或血清凝集效价呈4倍以上生长可
确诊。
对霍乱患者应严格隔离,及时补液,可使用多西环素、喹诺酮类或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等抗生素。
轻者可口服补液,常使用ORS,重者可静脉补液,通常选用541液。
(4)、急性坏死性出血性肠炎与C型产荚膜芽孢杆菌感染有关,以肠出血为特点。
发病前有不洁饮食史,散发性。
急性起病,突然腹痛,腹泻,便血及呕吐,伴中等度发热,可出现肠麻痹和休克。
当考虑本病的可能时,如外周血象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并有核左移,常出现中毒颗粒,血小板减少,重症更加明显,腹部X线平片见空肠胀气和液平面,气腹,则可确诊。
抗菌治疗可使用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或三代头孢菌素,中毒症状重者可酌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当内科治疗无效时,可行外科手术治疗。
(5)、其他常见肠道菌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沙门菌及副溶血弧菌等也是引起腹泻的重要致病菌。
2、非感染性腹泻
(1)、细菌性食物中毒好发于夏秋季,常因饮食不洁引起。
临床特点为集体发病,潜伏期短(一般不超过72 h),有共同进食可疑食物史,未食者不发病。
主要表现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特征,据此可初步诊断。
细菌性食物中毒通常不用抗菌药物,可以经对症疗法治愈。
症状较重并考虑有感染者,可适当选用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等抗生素。
(2)、变态反应性胃肠病多在进食虾、蟹、海鱼、乳类及蛋类等后出现呕吐、腹痛与腹泻,常伴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偏头痛;血中嗜酸粒细胞增多,粪常规阴性。
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引起过敏的食物,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过敏治疗。
(3)、发酵性消化不良粪便呈水样或糊样,多泡沫,每日数次至数十次,伴腹胀与排气增多。
镜检可发现大量未消化的淀粉颗粒,用卢式碘液可染成深蓝、蓝色、棕红等不同颜色,及大量嗜碘性细菌(酪酸梭状芽胞菌、链状球菌)。
治疗应少进食糖类等碳水化合物,多饮水,可服用多酶片等助消化药物。
(4)、其他:肠易激综合征、局限性肠炎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及直肠癌、药物性肠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