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花类生药鉴别
(完整版)花类中药鉴定

花序-已开放的(旋复花)
12
花的一部分-雄蕊(莲须)
13
花的一部分-花柱(玉米须)
14
花的一部分-柱头(西红花)
15
花的一部分-花粉粒(蒲黄)
16
辛夷Magnoliae Flos
来源: 木兰科植物望春花
Magnolia biondii Pamp.、 武 当 玉 兰 Magnolia sprengeri Pamp. 或 玉 兰 Magnolia denudata Desr. 的干燥花蕾。
38
解析:周先生的说法不对。因为自2005 年版《中国药典》后,将金银花的来源修 订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及带初开的花, 而华南忍冬、红腺忍冬等植物的花蕾及初 开的花已作为“山银花”药材,周先生已 退休多年,知识老化,按照周先生说法, 将山银花作为金银花药用,公司生产的药 物必按假药处理。
39
40
35
36
金银花 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
来源: 忍冬科植物忍冬 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 或带初开的花。
37
实例解析
实例:从生物医药公司退休多年后的周先 生回公司办事,听说公司因生产需要准备 大量引种金银花,他积极建议本地生长的 “华南忍冬”、“红腺忍冬”可以推广种 植,这样可以节约大量资金!你认为周先 生说法是否可以采用?
4.气清香,味淡、微苦。
45
显微鉴定要点:
1.花粉粒黄色,球形或 三角形,外壁表面有 细密短刺及圆形细颗 粒状雕纹,具3个萌 发孔。
46
47
2.腺毛有两种,一种头部呈倒 圆锥形,顶端平坦,由 10~33个细胞组成,排成 2~4层,柄部2~5个细胞, 与头部相接处偶有2细胞并 列;另一种头部近圆形或 扁圆形,由4~20个细胞组 成;腺毛头部细胞含黄棕 色分泌物。
花类中药的鉴定

7.一、来源鉴别
茄科植物 白花曼陀罗Datura metel L. 的干燥花
主产江苏、浙江、福建等地。
二、性状鉴别
多皱缩成条状,完整者长9~15cm。
花萼呈筒状,长为花冠的2/5,灰绿色
或灰黄色,先端5裂,基部具纵脉纹5 条,表面微有茸毛;花冠呈喇叭状,
淡黄色或黄棕色,先端5浅裂,裂片有
四、理化鉴别
2.检查
①水分不得过12.0%(甲苯法)。
②总灰分不得过1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 ③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按铅、镉、砷、汞、铜测定法测 定,本品含重金属铅不得过百万分之五,镉不得过千万 分之三,砷不得过百万分之二,汞不得过千万分之二,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4.一、来源
蔷薇科植物
玫瑰Rosa rugosa Thunb.的干燥花蕾。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以山东、江苏、浙江及广东为多。
二、性状鉴别
略呈半球形或不规则团状,直径0.7~
1.5cm。 残留花梗上被细柔毛,花托半球形,与
花萼基部合生;萼片5,披针形,黄绿色
二、性状
1.
为头状花序,皱缩成团。
总花梗长3~4cm,有时与花序脱离,黄绿色, 有纵纹,被稀疏毛茸。
花全体密被毛茸,细长而弯曲,长0.7~lcm,
淡黄色至黄褐色,无花梗或几无花梗。 花萼筒状,先端有5小齿;花冠筒长约为萼筒
的2倍,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雄蕊多数,
花丝细长,黄棕色至黄褐色,下部合生,上 部分离,伸出花冠简外。
四、理化鉴别
2.检查
杂质不得过4%,水分(以甲苯法测定)不得过12.0%。
3. 浸出物 按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判断:本品含丁香酚 (C10H12O2)不得少于11.0%。
花类中药鉴定

25
性状鉴定要点:
一、 槐花
1.皱缩而卷曲。
2.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 先端5浅裂;花瓣5,黄色或 黄白色,旗瓣1片较大,近 圆形,先端微凹,向外反卷, 其余4片长圆形。
26
3.雄蕊10,其中9枚基部连合,花丝细 长;雌蕊圆柱形,弯曲。
4.气微,味微苦。
27
二、 槐米
1.呈卵形或椭圆形,似米
5
二、花序类型
头状花序 ◆1.花序轴极度缩短、膨大成扁形 。 ◆2.花无梗 ,由外及内依次开放。
菊花
完整的花Βιβλιοθήκη • 开放的花 • 未开放的花蕾
花序
• 未开放的 • 已开放的
花的一 部分
• • • •
雄蕊 花柱 柱头 花粉粒
8
完整的花-已开放的(红花)
9
完整的花-未开放的花蕾(金银花)
10
花序-未开放的(款冬花)
丁香 Caryophylli Flos
来源: 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 的干燥花蕾。
31
性状鉴定要点:
1.花蕾略呈钉状或研棒状。 2.花冠圆球形,花瓣4,覆瓦 状抱合,棕褐色至褐黄色, 花瓣内为雄蕊和花柱,搓
碎后可见众多黄色细粒状
的花药。
32
3.萼筒圆柱状,略扁, 有的稍弯曲,红棕色 或棕褐色,上部有4
产地: 主产于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多为 栽培。河南新密市(原密县)产者称“密 银花”;山东平邑产者称“济银花”;河 北巨鹿产者称“冀银花”。
采制:
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
43
性状鉴定要点: 1. 呈 棒 状 , 上 粗 下 细 ,
略弯曲。
2. 表 面 黄 白 色 或 绿 白 色(久贮色渐深), 密被短柔毛。
花类中药的鉴定

PPT文档演模板
花类中药的鉴定
中药鉴定技术学习课件
槐花的鉴定
Sophorae Flos
PPT文档演模板
花类中药的鉴定
•一、来源鉴别
豆科植物 槐Sophora japonica L. 的干燥花及花蕾 前者习称“槐花” 后者习称“槐米”。 主产辽宁、河北、河南、山东等地。
PPT文档演模板
花类中药的鉴定
二、性状鉴别
v 1.槐花 ①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先端5浅 裂;花瓣5,黄色或黄白色,旗瓣1片较大,近圆形,先端微凹,向外反卷, 其余4片长圆形;雄蕊10,其中9枚基部连合,花丝细长;雌蕊圆柱形,弯曲。 ②气微,味微苦。
v 2.槐米 ①呈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6mm,直径约2mm。②花萼下部有数条 纵纹;萼上方为黄白色未开放的花瓣,呈扁圆形,疏生白色短柔毛;花梗细 小。③体轻,手捻即碎。④气微,味微苦涩。
二、性状鉴别
v 常3~7朵簇生于短花轴上,基部有小 苞片1~2枚,多脱落为单朵花蕾。
v 花蕾呈棒槌状,多弯曲,长1~1.7cm, 直径约1.5mm;花被筒表面淡紫色或 灰绿色,密被短柔毛,先端4裂,裂 片淡紫色或黄棕色;雄蕊8枚,不具 花丝;雌蕊1枚,花柱极短。
v 质柔韧。 v 气微,味甘、微辛。
PPT文档演模板
花类中药的鉴定
二、性状鉴别
2. 合欢米 v 呈棒槌状,长2~6mm,膨大部分直径约2mm,淡黄
色至黄褐色,全体被毛茸,花梗极短或无。 v 花萼筒状,先端有5小齿;花冠未开放;雄蕊多数,
细长并弯曲,基部连合,包于花冠内。 v 气微香,味淡。
PPT文档演模板
花类中药的鉴定
•三、主要成分
v 花瓣5片,椭圆状倒卵形或披针状椭 圆形,长3~8cm,宽1.5~3.5 cm; 外表面浅棕黄色或浅棕褐色,密被短 星状毛,内表面紫棕色,有疏毛。
郑大网络教育《生药学》各章在线测试及答案【精选】

《生药学》第01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我国及世界上的第一部药典是AA、新修本草B、本草经集注C、证类本草D、本草纲目2、现知我国最早的药物著作是cA、本草纲目CB、唐本草C、神农本草经D、证类本草3、本草经集注的作者是bA、苏敬B、陶弘景C、李时珍D、赵学敏4、本草纲目的载药数达到了cA、838种B、365种C、1892种D、1415种5、生药的范围不包括cA、草药B、提制化学药物的原料药C、中药饮片D、蒙药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下面哪些属于生药的范围abcdeA、甘草B、牛黄C、炉甘石D、草乌E、藏青果2、下面关于道地药材的描述正确的有abdeA、山药属于“四大怀药”B、麦冬属于“浙八味”之一C、岷当归是四川省道地药材D、宣木瓜是安徽省道地药材E、砂仁、藿香是广东省的道地药材3、下面关于《神农本草经》描述正确的有A、成书于西汉末年。
B、作者为陶弘景C、载药数达到了365种,分上、中、下三品D、上品多无毒,中品有毒、无毒兼有,下品多有毒。
E、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4、下面关于《唐本草》描述正确的是abcdeA、又称为《新修本草》,成书于唐显庆四年。
B、作者苏敬、李勣等C、首开图文对照先例D、首次收载进口药如豆蔻、丁香等E、为我国及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5、下面关于《本草纲目》说法正确的有abcdeA、作者李时珍,成书于明代。
B、载药数达1892种,成为当时的历史之最。
C、其所创建的分类法还影响至今。
D、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并被达尔文称为是“百科全书”。
E、是对明代以前本草学的总结。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四大怀药"包括金银花、山药、牛膝、地黄。
错误2、中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大部分。
正确3、我国古代记载医学知识的书籍多称为"本草"。
错误4、《本草纲目》成书于清代,作者李时珍,载药数为1892种。
错误5、《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唐慎微所著,又称为《证类本草》,成书于宋代,集前代本草学研究之大成。
生药学各章详细习题并答案

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药”: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
2.“中药”:中医用以治病的药物,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3.“草药”:局部地区民间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
4.“道地药材”: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
二、单项选择题:1.我国十六世纪以前对药学贡献最大的著作( )A.《本草图经》B.《本草纲目拾遗》C.《本草纲目》D.《证类本草》2.《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其中收载药物( )A.730种B.1082种C.1892种D.12092种第一章生药的分类与记载第一节生药的分类简答题:生药学多采用按天然属性及药用部分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其优点为何?答:按天然属性及要用部分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外形和内部构造,掌握各类生药的外形和显微特征及其鉴定方法。
第二节生药的记载填空题:1.基源项包括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称、学名和药用部分。
2.生药的拉丁名通常由动植物学名和药用部分两部分组成。
第二章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合成第一节生物的出生代谢产物与次生代谢产物一、名词解释:1.初生代谢:合成必需的生命物质的代谢过程。
2.次生代谢:利用初生代谢产物又产生对生物体本身常常无明显作用的化合物的过程。
二、填空题:1.初生代谢产物包括糖类氨基酸蛋白质脂肪酸酯类核酸2.次生代谢产物包括生物碱萜类挥发油酚类醌类内酯类苷类第二节生药的化学成分单项选择题:1.挥发油常用的显色试剂是( )A.醋酐浓硫酸B.α-萘酚浓硫酸C.香草醛浓硫酸D.异羟肟酸铁2.用水合氯醛试液透化装片后,可观察( )A.淀粉粒B.糊粉粒C.脂肪油D.草酸钙结晶第三章生药的鉴定第一节生药鉴定的意义简答题:1.何为生药的鉴定?答:生药的鉴定是综合利用传统的和现代的检测手段,依据国家药典、有关政策法规及有关专著、资料等对生药进行真实性、纯度及品质优良度的评价,最终达到确保生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药鉴定学PPT课件:花类中药的鉴定

四、附注
合欢皮:为合欢的干燥树皮。呈卷曲筒状或半筒状;外表面灰棕色至灰 褐色,稍有纵皱纹,有的成浅裂纹,密生明显的椭圆形横向皮孔,棕色 或棕红色,偶有突起的横棱或较大的圆形枝痕;内表面淡黄棕色或黄白 色,有细密纵纹;质硬而脆,断面呈纤维性片状,淡黄棕色或黄白色; 气微香,味淡、微涩、稍刺舌,而后喉头有不适感。
中药鉴定学学习课件
丁香的鉴定
Caryophylli Flos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制作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一、来源鉴别
桃金娘科植物 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的干燥花蕾。 主产坦桑尼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 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等地有栽培。
二、性状鉴别
❖ 花蕾呈棒槌状,多弯曲,长1~1.7cm, 直径约1.5mm;花被筒表面淡紫色或 灰绿色,密被短柔毛,先端4裂,裂 片淡紫色或黄棕色;雄蕊8枚,不具 花丝;雌蕊1枚,花柱极短。
❖ 质柔韧。 ❖ 气微,味甘、微辛。
三、主要成分
主要成分---
❖ 含芫花素、羟基芫花素、芫花酯甲、芫花酯 乙、苯甲酸等。
中药鉴定学学习课件
花类中药的鉴定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
第二节 种子类中药
松花粉 鸡冠花 辛夷 玫瑰花
木棉花 合欢花 槐花 芫花
目录
丁香 洋金花 金银花 旋覆花
菊花 款冬花 红花 谷精草
蒲黄 西红花
中药鉴定学学习课件
松花粉的鉴定
Pini Pollen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
一、来源鉴别
松科植物
一、来源鉴别
蔷薇科植物
玫瑰Rosa rugosa Thunb.的干燥花蕾。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以山东、江苏、浙江及广东为多。
花类中药的鉴定

一、来源鉴别
木兰科植物 望春花Magnolia biondii Pamp. 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 武当玉兰Magnolia sprengeri Pamp. 的干燥花蕾。
主产河南、湖北、安徽、浙江等地。
二、性状鉴别
1. 望春花 ①呈长卵形,似毛笔头,长1.2~2.5cm, 直径0.8~1.5cm。②基部常具木质短梗,长约 0.5cm,梗上有类白色点状皮孔;苞片2~3层,每 层2片,两层苞片间有小鳞芽,苞片外表面密被灰 白色或灰绿色毛茸,内表面棕色,无毛;花被片9, 3轮,每轮3片,类棕色;外轮花被片3,条形,约 为内两轮长的1/4,呈萼片状,内两轮花被6,每 轮3,轮状排列;除去花被,内有多数棕黄色或黄 绿色的雄蕊和雌蕊,呈螺旋状排列。③体轻,质 脆。④气芳香,味辛凉而稍苦。
二、性状鉴别
2. 合欢米 ❖ 呈棒槌状,长2~6mm,膨大部分直径约2mm,淡黄
色至黄褐色,全体被毛茸,花梗极短或无。 ❖ 花萼筒状,先端有5小齿;花冠未开放;雄蕊多数,
细长并弯曲,基部连合,包于花冠内。 ❖ 气微香,味淡。
三、主要成分
主要成分---
❖ 含皂甙、鞣质、二十四烷酸、槲皮甙等。 ❖ 按HPLC法测定,本品含槲皮苷(C27H30O15)不
三、显微鉴别
粉末:黄绿色。①花粉粒:呈圆球形或钝三角形,直径14~ 19μm,外壁光滑,具3个萌发孔。②花萼外表皮细胞:5~6边 形,疏被非腺毛。③非腺毛:多单列,1~3细胞,长86~ 660μm。④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4~8个。⑤草酸钙方晶: 较多。
四、理化鉴别
主要成分---
❖ 含芦丁、槐花米甲素、槐花米乙素、槐花米丙素、 桦皮醇、槐二醇等。
第10章 花类生药鉴别

母丁香含少量挥发油。
有温中,散寒的功效。
17
红花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红花的 干燥管状花。 [采制]夏季花冠由黄变红时,
择晴天早晨露水未干时采摘, 采收时留下子房,使能继续生 长结果实(中药白平子),阴 干或晒干。
[产地]主产于新疆、河南、河 北、云南。
18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叶长椭圆形,叶互生, 无柄,基部抱茎,齿端有尖刺。上 部叶较小,成苞片状围绕头状花序。 头状花序顶生,全部为管状花,初 开时黄色,后转橙红色。瘦果。
24
药 理 作 用
1.对心血管的作用:煎剂可增加实验动物心肌血流量,耐缺 氧,对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并有升高血压,抗凝 血作用。 2.兴奋子宫平滑肌,对已孕子宫更为明显。 3.增强免疫作用。 4.镇痛作用:红花黄色素具有较强而持久的镇痛作用。 5.神经系统作用:对缺氧、缺血的四小鼠神经元损伤具有保 护作用。
60-100元/克
26
[植物形态]
鳞茎扁球形,叶片线形;花顶生, 花被片6,倒卵圆形,淡紫色;雄蕊3, 黄色;花柱细长,黄色顶端3深裂, 柱头3,伸出花被筒外后下垂,深红 色,柱头顶部略膨大成漏斗;蒴果。
花被 雄蕊 柱头
27
[性状]
番红花药材(示三柱头)
•柱头线形,暗红色。 •三分枝,长约3cm。 •上部较宽而略扁平。 •顶端边缘显不整齐齿状。 •下端残留小段黄色花柱
❀子房壁的表皮层:常有毛茸或突起;有的含草酸钙细
柱晶(如旋覆花)。
5、花梗和花托:
横切面构造与茎相似,注意表皮、皮层、内皮层、维管 束及髓部是否明显。
8
第二节 常用花类生药
• 丁香 红花 西红花 金银花 • 槐花 洋金花 款冬花 菊花
生药学:第十章 裸子植物类生药

R=Ac R=H
baccatin III 10-deacetylbaccatin III
【药理作用】
紫杉醇在生物体内能够与微管 蛋白结合,促进微管蛋白聚合 装配成微管二聚体,从而抑制 细胞中微管的正常生理解聚, 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 分裂停止在G2期及M期,阻止 癌细胞的快速繁殖而抑制肿瘤 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机制与长 春新碱和秋水仙碱相反。
第十章 裸子植物类生药
要求:
1.掌握重点生药银杏叶、红豆杉、麻黄的基源(原 植物及药用部位)、性状及显微特征、有效成分、 含量测定方法及其主要药理作用和功效
2.熟悉裸子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类型 3.了解银杏叶、红豆杉等重要药物的现代研究概况
裸子植物概述
形态特征:裸子植物是一类介于蕨类植物与被 子植物之间的维管植物。该类植物多为乔木或 灌木,多为常绿性。花被常缺,雌雄同株或异 株,小孢子叶(雄蕊)聚生成雄球花,大孢子 叶(雌蕊)聚生成雌球花,每个大孢子叶上或 边缘有裸露的胚珠。胚珠裸露于心皮上,这是 与被子植物的重要区别点;而整个胚珠发育成 种子,这又是与蕨类植物的主要区别特征。
叶扇形,叶脉二叉分枝
萌枝及幼树之叶 先端二裂
银 杏 Ginkgo biloba L.
雌雄异株,球花生于短枝顶部叶腋;雄球花 柔荑花序状,游动精子具纤毛
雌球花具长梗,梗端分两叉 ,珠座盘状,各具1枚直立 胚珠
通常仅1 枚胚珠发育成 种子,核果状,子叶2 枚。
银 杏 Ginkgo biloba L.
【临床应用】
对卵巢癌的治疗:紫杉醇的第一适应症是作为晚 期转移性卵巢癌的二线治疗药; 对难治的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对食道癌和头颈部癌也有一定的疗效。
过敏反应:多数为1型变态反应,表现为支气管痉挛性 呼吸困难,荨麻疹和低血压。
生药鉴别技术花类中药药用部位为完整的花花序或花的某一部分

花类中药药用部位为完整的花、花序或花的某一部分,这类中药称花类中药。
完整的花有的是已开放的,如洋金花、红花;有的是尚未开放的花蕾,如丁香、金银花。
药用花序亦有的是采收未开放的,如款冬花;有的要采收已开放的,如菊花、旋覆花。
而夏枯草实际上采收的是带花的果穗。
药用仅为花的某一部分,如西红花系柱头,莲须系雄蕊,玉米须系花柱,松花粉、蒲黄等则为花粉粒等。
花类中药的鉴定一、性状鉴定二、显微鉴定花类中药的显微鉴别除花梗和膨大花托制作横切片外,一般多作表面制片和粉末观察。
(一)苞片和萼片与叶片构造相类似,通常叶肉组织分化不明显,故鉴定时以观察表面观为主。
(二)花瓣花瓣构造变异较大,上表皮细胞常呈乳头状或毛茸状突起,无气孔;下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常呈波状弯曲,有时有毛茸及少数气孔存在。
相当于叶肉的部分,由数层排列疏松的大型薄壁细胞组成,有时可见分泌组织及其贮藏物质,如丁香有油室,红花有管状分泌细胞,内贮红棕色物质。
(三)雄蕊雄蕊包括花丝和花药两部分。
花粉粒的形状、大小、外表纹理,萌发孔的类型、数目等常因植物品种不同而异,在花类中药有重要鉴定意义。
如金银花、洋金花、红花的花粉粒形状为圆球形,丁香的花粉粒形状类三角形等。
表面有的光滑如西红花、槐米;有的有刺状突起如红花、金银花;或有放射状纹理如洋金花,网状纹理如蒲黄等。
(四)雌蕊包括子房、花柱和柱头。
柱头表皮细胞常呈乳头状突起,如红花;或者分化成毛茸状,如西红花;也有不作毛茸状突起,如洋金花。
(五)花梗和花托有些花类中药常带有部分花梗和花托。
横切面构造与茎相似,注意表皮、皮层、内皮层、维管束及髓部是否明显,有无厚壁组织、分泌组织存在,有无结晶、淀粉粒等细胞内含物。
花类常用中药辛夷【来源】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
【化学成分】望春花①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α-及β-蒎烯、1,8-桉叶素、樟脑等。
②木脂素类成分,如木兰脂素等。
③生物碱。
玉兰①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α-及β-蒎烯、香烩烯、1,8-桉叶素等。
中药鉴定学:花类中药的鉴定

由子房、花柱和柱头组成,子房有的表皮细胞分化成多细胞束状毛。花柱表皮细胞少数分化成毛状物。柱头表皮细胞常呈 *状突起。 花梗和花托
有些花类中药常带有部分花梗和花托。横切面构造与茎相似,注意表皮、皮层、内皮层、维管束及髓部是否明显,有无厚 壁组织、分泌组织存在,有无草酸钙结晶、淀粉粒等。
花 序
除单花的观察外,需注意花序的类别、总苞片或苞片等。
显微鉴别
制 片
除花梗和膨大的花托制作横切片外,一般只作表面制片和粉末观察。
苞片和萼片
与叶片构造相类似,通常叶肉组织分化不明显。故鉴定时以观察表面观为主。注意上、下表皮细胞的形态,有无气孔及毛 茸等分布,气孔和毛茸的类型、形状及分布情况等在鉴定上具有较重要的意义。此外,尚需注意有无分泌组织、草酸钙结晶以 及它们的类型和分布等。
横切面构造与茎相似注意表皮皮层内皮层维管束及髓部是否明显有无厚壁组织分泌组织存在有无草酸钙结晶淀粉粒等
性状鉴别
形 状
花类中药由于药用部位和种类不同,差异较大,常见的有圆锥形、棒状、团簇状、丝状、粉末状等。颜 色来自较新鲜时稍有改变,色暗。
气 味
较新鲜时淡。
花 朵
鉴定时,要注意观察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的数目及其着生位置、形状、颜色、被毛与否、气味等。
花 瓣 花瓣构造变异较大,上表皮细胞常呈*状或毛茸状突起,无气孔;下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常呈波状弯曲,有时有毛茸及少数 气孔存在。相当于叶肉的部分,由数层排列疏松的大型薄壁细胞组成,有时可见分泌组织及贮藏物质。维管束细小,仅见少数 螺纹导管。
雄 蕊
雄蕊包括花丝和花药二部分。 ① 花丝构造简单,有时被毛茸。 ② 花药主为花粉囊,是产生花粉的场所,花粉囊内壁细胞的壁常不均匀地增厚。 ③ 花粉粒 成熟的有两层壁,内层壁薄,外层壁厚,外壁上有各种形态如刺状突起,放射状雕纹,状纹理等;花粉的外壁 上还有萌发孔或萌发沟。花粉粒的大小和形状,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为12µm~100µm。形状有类圆形、三角形、椭圆形、 四分体等。花粉粒的形状、大小以及外壁上的萌发孔和雕纹的形态,常是科、属甚至种的特征,对鉴定花类中药有重要意义。
十四种常用花类生药的花粉粒的显微鉴别

十四种常用花类生药的花粉粒的显微鉴别摘要:目的:利用花粉粒的特征来鉴别不同品种的花类生药材。
方法:采用永久玻片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显微分析图像技术观察花类生药的花粉粒的大小、形状、萌发孔、色泽。
结果:花粉粒的鉴别专属性强,对于花类含花粉粒的生药易检出,也是一种简单、准确、快速的检出方法。
结论:花粉粒因花类生药种类的不同,其大小、形状、萌发孔、色泽也有显着差异。
花粉在中成药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不易受酸、碱的破坏,还抗生物分解,因此稳定且专属性强【1】,是花类中药显微鉴别的标志性特征之一。
不同科、种、属的花类生药的花粉粒形状、大小、萌发孔情况、色泽差异显着。
以往研究报道多以墨线图对生药的显微特征进行描述,为克服描绘墨线图时引入的人为误差,本实验特将现代数码成像技术和传统的显微鉴定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用光学显微镜及显微分析图像技术对十四种花类生药进花粉粒鉴别,并采用真实而直观的彩色数码照片来反映花类生药花粉粒的显微鉴别特征。
1 实验材料1.1 实验仪器光学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药勺。
1.2 实验试剂无水乙醇、二甲苯、甘油、中性树脂。
1.3 实验材料丁香、金银花、洋金花、红花、槐花、菊花、西红花、蒲黄、松花粉、野菊花、凌霄、款冬花、密蒙花、芫花,均购于同仁堂药店,经鉴定为正品。
2 实验方法2.1 粉末的制备先将购得的丁香、金银花、洋金花、红花、槐花、菊花、西红花、蒲黄、松花粉、野菊花、凌霄、款冬花、密蒙花、芫花、蒲公英依次分别放置打粉机,打粉1~2 min,打多次,至粉末细至1cm以下,得到的粉末装于玻璃瓶,分别贴好标签。
2.2 永久玻片的制作分别将丁香、金银花、洋金花、红花、槐花、菊花、西红花、辛夷、蒲黄、松花粉、野菊花、凌霄、款冬花、密蒙花、芫花粉末一小勺药匙置于滤纸,滴加2滴无水乙醇,浸没粉末,等待至微干。
再滴加2滴二甲苯溶液,浸没粉末,等待至干。
将经上述操作的粉末移至载玻片,滴加3滴中性树脂,要求完全浸润粉末,用大头针将粉末与中性树脂搅拌并推平。
最新10第十章--花类生药ppt课件

学习目标
知识要求: 掌握花类药材的来源、主要性状鉴别特征,重点
药材的显微、理化鉴别特征。 熟悉花类药材的化学成分、主产地 了解花类药材采收加工、功效应用
学习目标
能力要求: 熟练掌握常用花类药材的识别技能和性状鉴定技
能,掌握重点药材显微、理化鉴定技能,准确鉴 别常用根及根茎类药材真伪。 学会常用花类药材的性状、显微、理化鉴定操作 技术,能借助工具书籍鉴定未学习过的花类药材。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1%~5%,油中主含桉叶素、丁香 酚等,另还含木脂素类等成分。
【功效应用】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 炎、鼻流浊涕。
课堂互动 1.观察辛夷药材,找出主要性状鉴别特征。 2.讨论:
(1)为何称为辛夷、望春花? (2)望春花 、玉兰、武当玉兰如何在苞片、花梗上区别?
槐花 Sophorae Flos
槐花粉末 1.气孔 2.非腺毛
3.花粉粒
槐花酮类成分芸香苷(又名芦丁)、槐 米甲素和槲皮素,另含甾类成分槐米乙素、槐米丙素等。
【理化鉴定】 1.薄层色 2.浸出物 【功效应用】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血
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概述
花类生药
花类药材是以植物完整的花、花序或花的某一部 分入药。如开放的花(槐花、红花)、花蕾(辛 夷、槐米)、花序(菊花、款冬花),或雄蕊 (莲须)、花柱(玉米须)、柱头(西红花)、 花粉(蒲黄)等。
花类生药
在花类药材的性状鉴定时,首先要辨明入药部位,是一朵 花、花序,还是花的某一部位。
丁香 Caryophylli Flos
丁香不仅香气浓郁,在古代 它还被用来治“口气” (口臭),因此,又名“ 古代口香糖”。现代为中 医临床上常用的温里药, 民间常用做香料。
实验十 花类中药鉴定

1.花粉粒:圆球形,淡黄色外壁有细刺,萌发孔3个。 2.腺毛:一种头部呈橄榄球状,由10~33个细胞组成,腺柄 (1 ~ )2~6个细胞;另一种头部类圆形或略扁圆形,较小, 由4~20数个细胞组成,腺柄2~4个细胞。 ,
理化鉴别
红花:花浸水中,水被染成金黄色。 西红花:取本品浸水中,可见橙黄色 物质成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水被染成 黄色,无沉淀。
实验十 花类中药鉴定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花类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 2.掌握丁香、金银花的显微鉴别特征。 3.掌握红花和西红花理化鉴别。
二、实验内容
1.写出红花、西红花、丁香、辛夷、 洋金花主要性状鉴别特征。 2. 丁香、金银花的粉末显微鉴别。 3. 红花和西红花的理化鉴别。
1.丁香性状鉴别
略呈研棒状,长1~2cm, 花冠圆球形,直径约3 ~ 5mm。 下端萼部类圆柱形而略扁,向 下渐狭。呈红棕色或暗棕色, 表面有颗粒状突起,用指甲刻 划时有油渗出。萼先端四裂, 裂片三角形,肥厚;花瓣四片, 膜质,复瓦状抱合成球形,花 瓣内有多数向内弯曲的雄蕊。 质坚而重,入水则萼管垂直下 沉(与已去油的丁香区别〕。 香气浓郁,味辣,后有微麻舌 感。
3.草酸钙簇晶 4.花粉粒
腺毛有二种,一种 头部呈橄榄球状,由 10~33个细胞组成,腺 柄(1 ~ )2~6个细胞, 另一种头部类圆形或略 扁圆形,较小,由4~20 数个细胞组成,腺柄2~ 4个细胞。单细胞非腺毛 有二种:一种长而弯曲, 壁薄,有微细疣状突起; 另一种较短,壁较厚, 具壁疣,有的具单或双 螺纹。另有少量多细胞 非腺毛。花粉粒圆球形, 淡黄色外壁有细刺,萌 发孔3个。柱头顶端表皮 细胞呈绒毛状。
暗棕色至红棕色, 香气浓郁。大型油室众 多。纤维易见,单个梭 形,两端钝圆,壁厚, 微木化。花粉粒众多, 极面观略呈三角形,直 径15~20μm,无色或 淡黄色,萌发孔三个; 赤道面观略呈双凸镜形。 草酸钙簇晶较小,众多。 表皮细胞多角形,气孔 不定式。
七种常用花类生药花粉粒的显微鉴别

花类生药虽然占植物类生药的比例不大,但是依旧有着十分重要的药用价值,如金银花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内毒素和抗炎的作用;洋金花具有定喘、祛风、麻醉止痛之功效,在临床上常被用为外科麻醉;西红花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的功能主治……但是市场上的不法商贩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总是以假乱真,欺骗消费者,危害大众身体健康乃至出现生命危险,因此,花类生药的鉴别也尤为重要。
花类生药的显微粉末鉴定具有专属性、简易性,能在较短时间准确地鉴别花类生药的真伪。
而花类生药绝大部分都含有花粉粒,而且花粉在中成药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不易受酸、碱的破坏,还抗生物分解,因此稳定且专属性强[1]。
花粉粒是花类中药显微鉴别的标志性特征之一。
不同科、种、属的花类生药的花粉粒形状、大小、萌发孔情况、色泽差异显著[2]。
以往研究报道多以墨线图[3]对生药的显微特征进行描述,为克服描绘墨线图时引入的人为误差,本研究拟将现代数码成像技术和传统的显微鉴定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用光学显微镜及显微分析图像技术对七种花类生药进花粉粒鉴别,并采用真实而直观的彩色数码照片来反映花类生药花粉粒的显微鉴别特征。
一、实验材料1.实验仪器:光学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
2.实验试剂:水合氯醛。
3.实验材料:金银花、洋金花、红花,均来自实验室;丁香、西红花、蒲黄、松花粉,均购于同仁堂药店,经鉴定为正品。
二、实验方法1.粉末的制备。
先将获得的丁香、金银花、洋金花、红花、西红花、蒲黄、松花粉依次分别放置打粉机,打粉1~2分钟,打多次,至粉末细至1cm 以下,得到的粉末装于玻璃瓶,分别贴好标签。
2.临时玻片的制作。
分别将丁香、金银花、洋金花、红花、西红花、蒲黄、松花粉用牙签挑取少许粉末放置玻片中央稍偏一侧的位置,滴加2~3滴水合氯醛,再小心加盖玻片,然后置于酒精灯上微热至样品透明微湿,最后贴好标签,将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并保存相关图片[4]。
三、实验结果镜检丁香、金银花、洋金花、红花、西红花、蒲黄、松花粉的花粉粒特征,其专属性特征见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附注
母丁香为丁香的干燥果 实,又名鸡舌香、雌丁香, 系在果实近成熟时采摘。
呈棕色至深棕色,长椭 圆形或纺缍形,顶端有4片 宿存的萼片,基部常具短果 柄,表面有细皱纹,果皮与 种皮易分离。
小、萌发孔类型或数目、外壁构造及雕纹等。
6
花粉粒表面 有的光滑(西红花、槐米), 有的有刺状突起 (菊花、旋覆花、红花、金银花), 或有辐射状纹理(洋金花), 网状纹理(蒲黄)等。
西红花花粉
洋金花花粉
红花花粉
金银花花粉
7
4、雌蕊群:由子房、花柱和柱头组成。
❀柱头:表皮细胞常呈乳头状突起(如红花),或分化 成绒毛状(如西红花),但也有不突起的(如洋金花)。 ❀子房壁的表皮层:常有毛茸或突起;有的含草酸钙细 柱晶(如旋覆花)。
5
3、雄蕊群 雄蕊分花丝和花药两部分。
(1)花丝 构造比较简单,表皮细胞大多呈纵向延长的长 方形,有时有表皮毛茸。
(2)花药 花粉囊内壁细胞和花粉粒在生药鉴定上有重要 意义。
花粉囊内壁细胞:常不均匀增厚,呈网状、螺旋状、 环状或点状增厚,且多木化,数量不多,可作为鉴别 依据指示花的存在。
花粉粒:为花类生药的重要特征,注意其形状、大
头状花 序
19
[性状]
•外形:不带子房的管状花,长1~2cm,黄红色或红色。 •花冠筒细长,先端5裂,裂片呈狭条形;
20
[性状]
•雄蕊5,花药聚合呈筒状,黄白色;
•柱头(雌蕊)长圆柱形,顶端微分叉,
露出于花药筒外;
•质轻,柔润; 气微香,味微苦。
花浸水中,水被染成金黄色。
21
红花Flos Carthami
5、花梗和花托:
横切面构造与茎相似,注意表皮、皮层、内皮层、维管 束及髓部是否明显。
8
第二节 常用花类生药
• 丁香 红花 西红花 金银花 • 槐花 洋金花 款冬花 菊花
9
丁香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 丁香的干燥花蕾。
【产地】主产于坦桑尼亚、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 地。我国南海省、广东省 有引种栽培。
13
显微特征(粉末) ★
油室多破碎,分泌细胞界限不清, 含黄色油状物,完整者椭圆形。 花粉粒众多,极面观略呈三角形, 具3副合沟,赤道面观双凸镜形。 草酸钙簇晶众多,存在于较小的薄 壁细胞中。 纤维梭形,顶端钝圆,壁较厚。 表皮细胞呈多角形,有不定式气孔, 副卫细胞6~7个。
丁香粉末图 1.油室 2.纤维 3.花粉粒 4.草酸钙簇晶 5.气孔
②以花序入药者除单朵花的观察外,需注意
花序类别、小花的形状及数目、总苞片数目、
形状等。菊科植物花序还需观察花序托的形 状,有无被毛等。
如果花序或花很小, 需先将干燥药材放入
③以花的某一部分入药者要分别述其药用部 水中浸泡后,解剖观
分的特征。如西红花(柱头),玉米须(柱头及 察,并借助于放大镜、
花柱),莲须(雄蕊),红花(不带子房的管状花)。 解剖镜观察清楚。
母丁香含少量挥发油。 有温中,散寒的功效。
17
红花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红花的 干燥管状花。
[采制]夏季花冠由黄变红时, 择晴天早晨露水未干时采摘, 采收时留下子房,使能继续生 长结果实(中药白平子),阴 干或晒干。 [产地]主产于新疆、河南、河 北、云南。
18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叶长椭圆形,叶互生, 无柄,基部抱茎,齿端有尖刺。上 部叶较小,成苞片状围绕头状花序。 头状花序顶生,全部为管状花,初 开时黄色,后转橙红色。瘦果。
第十一章
花类生药
1
花类中药包括完整的花、花序或花的某一部分。
花类中药
完整的花
已开放(红花) 未开放(辛夷、丁香、槐米、金银花)
花的一部分
雄蕊(莲须) 花柱(玉米须) 柱头(西红花) 、旋复花) 未开放(款冬花)
2
一一、、性性状状鉴鉴别别
①以花朵入药者要注意观察花托、萼片、花 瓣、雄蕊和雌蕊的数目及其着生位置、形状、 颜色、气味等。
下部花萼筒扁圆柱形,略显纵棱, 红棕色或暗棕色,表面有颗粒状突 起,刻划可显油痕。萼片4枚,三角 形,肥厚十字状分开。
香气浓郁,有麻舌感。
入水萼管垂直向下(未去油)。
12
显微特征(萼筒中部横切面)
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 气孔少见。 皮层外侧有多数卵圆形油室 2~3列排成环状;内侧为一轮 双韧型维管束,其周围伴生少数 纤维;维管束环的内方为通气组 织; 中心轴柱薄壁组织外有15~ 25个小型维管束排列成不整齐 的环状。 薄壁组织中含草酸钙簇晶。
14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丁香 油),油中主要成分为丁香酚, β-丁香烯、乙酰丁香酚等。
【功效应用】温中降逆,补肾 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 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注意:不宜与郁金同用。
15 第八章 花类药材
•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 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 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 五灵脂。
4
二、显微鉴定
除膨大的花托、花梗做横切片外,一般只做表面制片、粉末 制片。 1、花萼:构造与叶相似。注意表皮的气孔及毛茸;叶肉组织多 呈海绵组织状。需注意有无分泌组织、草酸钙结晶以及它们的 类型和分布等,如洋金花中有草酸钙砂晶。 2、花冠:构造与叶相似,但变异较大。
上表皮细胞常呈乳头状或绒毛状突起,无气孔; 下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呈波状弯曲,有时有毛茸和少数气孔。 相当于叶肉的部位常为数层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有细小 维管束,有时可见分泌组织,如丁香的花冠有油室、红花有 管状分泌细胞。
正品
加料伪品
花浸水中,水被染成金黄色。 22
[显微特征] 红花粉末 橙黄色
•①
花粉粒
1.长管状分泌细胞常位于导管旁,纵向单列连接,含黄棕 色至红棕色分泌物。 2.花粉粒深黄色,类球形、橄榄形,外壁有短刺或疣状雕 纹,3个萌发孔。 3.花柱碎片深黄色,表皮细胞呈圆锥形,先端尖。 4.花冠裂片顶端表皮细胞外壁突起呈乳头样绒毛状。 5.草酸钙方晶呈方形或长方柱形,存在于薄壁细胞中。 23
【采收加工】 8-9月花蕾 由绿转红时采摘,除去花 柄,晒干。
丁香香气浓郁,在古代它还被用来治“口 气”(口臭),因此,又名“古代口香糖”。 现代为中医临床上常用的温里药,民间常用 做香料。
11 第八章 花类药材
【性状鉴定注意点】
呈研棒状,长1~2cm。表面深棕 色。
上部花冠球形,花瓣4片,膜质, 淡棕色,覆瓦状排列。雄蕊多数向 内弯曲于花蕾中,搓碎后可见众多 黄白色细粒状花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