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模式之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合集下载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11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11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摘要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是一种综合性治疗方法,结合了心理学和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旨在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并促进社会适应性。

本文将探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定义、特点、相关理论和应用,以及此模式在实际中的运用。

简介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是一种结合了心理治疗和社会工作的方法,旨在综合考虑个体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通过多种技术和策略帮助个体解决问题、改善心理健康并促进社会适应性。

这种治疗模式强调个体内外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心理问题不仅受个体内部因素影响,还受到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特点•综合性: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综合了心理学和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注重个体在心理和社会层面的问题解决。

•系统性:该模式考虑个体的整体情况,将心理问题与社会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强调互动:治疗过程中,个体与治疗者、家庭、社会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强调合作和共同目标的达成。

•关注环境:该模式认为心理问题不仅受到个体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家庭、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注重改善环境对个体的影响。

相关理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涉及多种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其中包括:•系统家庭治疗理论:强调家庭系统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通过整体思考家庭问题解决个体问题。

•社会支持理论:认为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鼓励个体与社会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认知行为治疗理论:关注个体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帮助个体重构认知、改变行为,从而解决心理问题。

应用及实践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广泛存在于心理咨询、社会工作、心理治疗等领域。

治疗者通过个体面谈、家庭访视、团体活动等形式,与个体建立密切联系,深入了解个体问题的根源并提供专业支持。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还广泛应用于社会问题的干预和解决,例如帮助家庭重建、促进职场心理健康、支持老年人心理健康等。

通过该模式的应用,个体能够获得全面的支持和治疗,从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并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个案社会工作-各个疗法的治疗方法

个案社会工作-各个疗法的治疗方法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1非反映沟通动力技术①支持:在开始接触阶段尤为重要。

第一步——减轻案主的不安和焦虑情绪。

方法:专注的聆听、温情的语调、友善的笑容等向案主表明工作者的理解、接受、信任和乐意帮助的态度。

第二步——保证。

肯定案主的某些行为,作出必要的治疗效果的承诺等,但承诺前要对案主完成工作目标的能力作出恰当的估计否则会使案主认为工作者信口开河、不负责任,对工作者失去信任。

可以以实物资助的方式表示对案主的支持。

Hollis称作“爱的礼物”,即为案主做一些实际的事情,如申请救济金等。

实物资助有助于增加案主对工作者的信任。

②直接影响:是指工作者运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表示自己的态度和立场,以推动或劝阻案主的某些行为。

运用直接影响时一定要在案主真实情况的前提下,坚持案主自决的原则。

根据工作者对案主的指导性强弱有五种直接影响技术:强调:工作者用点头同意或表示重视的姿态去鼓励案主实践一些他本来已有的想法或已经准备采取的行动。

提议:工作者将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途径告诉案主,由案主自己作出选择。

忠告:工作者对案主应该采取的行动提出指导意见,表明自己的确切立场和态度。

坚持:指对于一些严重的事态,如离家出走、伤害别人等会引起不良后果的情况,工作者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要当机立断地向案主指出事情的严重性和提倡应该采取的行动。

实际干预:工作者采取各种强烈的措施直接干涉案主生活的行动。

干预要有二个条件:工作者有充分的理由沙漠干预行动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必要性;干预要能够获得充分的社区资源的支持,常见的例子是将受父母虐待的孩子从家中转移出来。

③探讨、描述和宣泄:在整个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过程中要经常使用。

在该过程中,事实和感受均是了解的范围。

探讨和描述:是指工作者用点头、微笑、沉默、不了解的神情或语气来表达他对案主描述的倾听,同时鼓励案主表达内心的感受。

工作者要避免在同一时间问两个以上的问题或含糊不清的问题。

宣泄:指工作者协助案主毫无阻碍地表达其负面情绪,常见的愤怒、憎恨、悲伤、内疚及焦虑。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个案工作模式之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谈到社会工作的发展尤其是个案社会工作的发展,无论如河都跳不过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这座桥,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对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提升和强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迄今为止,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本身的发展越来越完善,影响力越来越大,它不仅成了个案社会工作中的主导模式,而且,创造了个案社会工作的标准处理流程产也正因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推进作用。

所以,“这使个案社会工作逐渐与精神医疗工作和临床心理医师等之工作开始并驾齐驱。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产生从时间上来说,心理治疗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1928年,美国一个名叫玛丽杰?雷特的精神病理社会工作者重新检省了里士满在《社会诊断》那本里程碑式的著作中所讨论的个案,她的结论是,其中一半以上的案主都呈现出明显的精神症状,她由此断言,个案社会工作将不可避免地进人到心理学导向。

事实也的确如此,心理学的发展尤其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对心理社会治厅理论乃至个案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专业角度来看,心理社会治疗理论的真正产生年代应该定位在1930年左右。

其中,美国史密斯学院的富兰克,汉金斯首先创造并使用了“心理社会” 这个词。

193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戈登汉密尔顿则在他的《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一文中首次采用了“心理社会治疗理论”的名称,并系统阐明了心理社会治厅模式的主要理论,这意味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正式形成。

二、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一度被认为是理论内容最丰富、理论涵盂最宽厂的杜会工作治疗模式,这主要是因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广泛吸收了众多理论流派,集大成于一体。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最早接受的是心理分析等心理学流派的影响,后来,心理杜会治厅模式逐渐拓宽了视野,进一步吸纳了社会学、人类学等众多理论学科,从而成就了国身丰富多彩的理论。

具体来说,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有以下几个:1、心理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从基本理论到主要方法都对心理社会治厅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集中在弗洛伊德人格三结构、心理防御机制和早年生活经验等几个思想观点之上:关于人格结构的理论是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基本构成。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个案工作模式之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谈到社会工作的发展尤其是个案社会工作的发展,无论如河都跳不过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这座桥,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对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提升和强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迄今为止,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本身的发展越来越完善,影响力越来越大,它不仅成了个案社会工作中的主导模式,而且,创造了个案社会工作的标准处理流程产也正因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推进作用。

所以,“这使个案社会工作逐渐与精神医疗工作和临床心理医师等之工作开始并驾齐驱。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产生从时间上来说,心理治疗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1928年,美国一个名叫玛丽杰?雷特的精神病理社会工作者重新检省了里士满在《社会诊断》那本里程碑式的著作中所讨论的个案,她的结论是,其中一半以上的案主都呈现出明显的精神症状,她由此断言,个案社会工作将不可避免地进人到心理学导向。

事实也的确如此,心理学的发展尤其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对心理社会治厅理论乃至个案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专业角度来看,心理社会治疗理论的真正产生年代应该定位在1930年左右。

其中,美国史密斯学院的富兰克,汉金斯首先创造并使用了“心理社会” 这个词。

193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戈登汉密尔顿则在他的《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一文中首次采用了“心理社会治疗理论”的名称,并系统阐明了心理社会治厅模式的主要理论,这意味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正式形成。

二、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一度被认为是理论内容最丰富、理论涵盂最宽厂的杜会工作治疗模式,这主要是因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广泛吸收了众多理论流派,集大成于一体。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最早接受的是心理分析等心理学流派的影响,后来,心理杜会治厅模式逐渐拓宽了视野,进一步吸纳了社会学、人类学等众多理论学科,从而成就了国身丰富多彩的理论。

具体来说,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有以下几个:1、心理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从基本理论到主要方法都对心理社会治厅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集中在弗洛伊德人格三结构、心理防御机制和早年生活经验等几个思想观点之上:关于人格结构的理论是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基本构成。

社会个案工作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

社会个案工作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

社会个案工作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社会个案工作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受到很多人的赞扬,它的一些基本概念也被其他个案工作理论分析模式广泛采纳,事实上,目前大多数个案工作理论分析模式都是一种一般意义上的心理与社会分析模式。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分享社会个案工作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背景最早是有社会工作者玛丽·杰雷特在1928年提出的,她发现在里士满的《社会诊断》一书中所列举的至少一半以上都是精神症状方面的问题,所以她将个案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心理方面。

1930年,美国汗金斯首次使用心理社会的概念。

1937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密尔顿出版了《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一书,对心理与社会治疗的个案工作理论分析模式进行整理,不过当时他是以精神分析为主。

托尔主张,对个人地理解必须从“人在情景中”着手。

方法和技巧(一)直接治疗技巧在直接治疗技巧中又可以根据工作者与求助者的沟通状况,把直接治疗技巧分为非反映性直接治疗和反映性直接治疗。

1、非反映性直接治疗的技巧主要包括支持、直接影响和探索—描述—宣泄三种类型。

(1)支持是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常用的治疗技巧之一,其核心是通过工作者的了解、接纳、同感和信任等削减求助者的焦虑和不安。

(2)所谓直接影响是指工作者通过直接表示自己的态度和意见促进求助者不良行为的改变和心理困容的消除。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直接影响的具体方式主要有五种:强调、提议、忠告、坚持和干预。

(3)探索—描述—宣泄不仅具有研究和诊断功能,同时还具有治疗的作用。

通过求助者的描述和解释探索求助者的问题,并为求助者的情感宣泄提供机会,以便疏导求助者的情绪冲突,改变求助者的不良行为。

2、反映性直接治疗技巧主要包括:现实情况反映、心理动力反映和人格发展反映(1)现实情况反映主要涉及六个方面:1、外在反映2、内外在反映3、内在反映4、对环境刺激的反应5、自我评估6、对工作者和治疗的反应。

(2)心理动力反映工作者协助求助者认识、理解自己的心理反应倾向,分析自己内心的反应方式,这方面的工作称为心理动力反映。

常见的几种个案社会工作模式

常见的几种个案社会工作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1930年美国史密斯学院的汉金斯(Frank Hankins )首次使用“心理社会”这个概念。

193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密尔顿(Gordon Hamilton )发表“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BasicConcept in Social Casework )一文,系统阐述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有关理论。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另一位学者霍利斯(Florence Hollis )在20世纪60年代综合各种相关的理论把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加以发展,使之成为个案工作的一种重要服务模式。

(1)理论假设①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

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的体系,人在特定的环境中生活成长,人所遭遇的问题也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

所以只有结合人与环境的互动,即考察“人在情境中的状态”,才能真正理解人的行为。

认为影响人的行为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方面的因素,它们相互作用,一起推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②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

认为导致服务出现问题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成长早期未实现的欲望或诉求压抑,对服务对象当前的生活和人际交往形成压力;其次,当前的压力,迫使早期的问题显现出来;第三,对外部环境的应对能力和自我情绪控制能力的欠缺而无法有效应对外在环境的要求。

来自过去、现在以及问题处理这3个方面的压力相互影响,最终使服务对象心理出现困扰、人际交往出现冲突。

③对人际沟通的假设。

认为人际沟通是保证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是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④对人的价值的假设。

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是暂时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他们也有自我发展的潜力。

(2)治疗技巧①直接治疗技巧。

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

在直接治疗技巧中,又可以根据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沟通状况分为非反思性(non-reflective )直接治疗技巧和反思性(reflective )直接治疗技巧。

前者是指社会工作者直接向服务对象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而服务对象只处于被动接收状态的各种辅导技巧。

社会工作理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社会工作理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社会工作理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其关注的焦点不限于心理层面,更是扩展到社会层面。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核心理念源自美国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创始人里士满。

社会学家弗兰克·汉金斯直接将社会因素引入社会工作,于1930年提出了心理社会概念。

社会工作学者高登·汉密尔顿,首次提出了“人在情境中”的概念。

1、人在情境中是社会是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理论的核心概念。

心理社会模式将影响人的因素划分为个人、环境以及个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2、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看来,环境具有整体性。

3、不同于精神分析理论将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个体童年的经历。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更关注人们面对的现实状况和对现实状况的心理反应。

它更关注服务对象的可以被意识到的、对当前生活的回应方式。

它强调自我不是本能的附属物,而是个体对现实反映的结果。

4、心理社会模式认为,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可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具体现实(具体的食物、衣物、住房、生命安全、医药、就业机会和受教育机会等),另一种是社会心理现实(人际关系),如个人与父母的关系,个人与同学的关系,夫妻关系等。

5、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建立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之间信任的关系是开展有效服务的前提。

建立这种信任关系的理论假设是:1.服务对象和社会工作者都是生活的专家。

2.服务对象最了解自己的感受,想法和要求。

3.社会工作者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专业人士,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服务对象的状况做出专业的评估。

4.双方只有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将服务对象对自身的了解与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判断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有效地实现服务对象的改变。

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层面,心理社会治理模式将社会工作介入分为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

直接介入是由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开展的服务。

可以理解为直接介入是针对服务对象本身。

间接介入则是针对影响服务对象的环境因素开展的服务。

也就是间接介入是针对环境因素。

006.社会工作理论(二)

006.社会工作理论(二)

二、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一)基本概念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核心理念起源自美国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创始人里士满,其强调在个案服务中关注个人的成长历史,不仅关注服务对象的个人身心变化,更要关注个人的成长历史和处境。

(二)主要观点“人在情境中”是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理论的核心概念。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将影响人的因素划分为个人、环境以及个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但是,必须澄清的是,个人、环境和个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是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分析影响人的因素的三个焦点。

实际上,三者并非那么泾渭分明,在三者之间发生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更关注服务对象的可以被意识到的、对当前生活的回应方式。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更关注人们面对的现实状况和对现实状况的心理反应。

为了进一步理解环境与人格的关系,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又引入了社会角色的概念。

一个人生来就要面对外在环境对他的角色期待。

(三)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在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时,社会工作者要注重发掘服务对象的积极因素,特别是发掘服务对象的能力。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建立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之间信任的关系是开展有效服务的前提。

建立这种信任关系的理论假设是:服务对象和社会工作者都是生活的专家。

服务对象最了解自己的感受、想法和要求。

社会工作者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专业人士,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服务对象的状况作出专业的评估。

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层面,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将社会工作介入分为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

 以下对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理解正确的有( )A.社会工作者要注重发掘服务对象的积极因素,特别是发掘服务对象的能力B.个人、环境和个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是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分析影响人的因素的三个焦点C.其强调在个案服务中关注个人的成长历史,不关注服务对象的个人身心变化D.社会工作者是生活的专家,服务对象应当遵从社会工作者的意见E.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吸收自我心理学的观点,强调自我是本能的附属物【答案】AB【解析】C不仅关注服务对象的个人身心变化,更要关注个人的成长历史和处境。

常见的几种个案社会工作模式

常见的几种个案社会工作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1930年美国史密斯学院的汉金斯(Frank Hankins)首次使用“心理社会”这个概念。

193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密尔顿(Gordon Hamilton)发表“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Basic Concept in Social Casework)一文,系统阐述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有关理论。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另一位学者霍利斯(Florence Hollis)在20世纪60年代综合各种相关的理论把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加以发展,使之成为个案工作的一种重要服务模式。

(1)理论假设①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

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的体系,人在特定的环境中生活成长,人所遭遇的问题也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

所以只有结合人与环境的互动,即考察“人在情境中的状态”,才能真正理解人的行为。

认为影响人的行为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方面的因素,它们相互作用,一起推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②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

认为导致服务出现问题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成长早期未实现的欲望或诉求压抑,对服务对象当前的生活和人际交往形成压力;其次,当前的压力,迫使早期的问题显现出来;第三,对外部环境的应对能力和自我情绪控制能力的欠缺而无法有效应对外在环境的要求。

来自过去、现在以及问题处理这3个方面的压力相互影响,最终使服务对象心理出现困扰、人际交往出现冲突。

③对人际沟通的假设。

认为人际沟通是保证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是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④对人的价值的假设。

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是暂时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他们也有自我发展的潜力。

(2)治疗技巧①直接治疗技巧。

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

在直接治疗技巧中,又可以根据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沟通状况分为非反思性(non-reflective)直接治疗技巧和反思性(reflective)直接治疗技巧。

前者是指社会工作者直接向服务对象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而服务对象只处于被动接收状态的各种辅导技巧。

个案社会工作-各个疗法实施过程

个案社会工作-各个疗法实施过程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1、开始接触:①初次会谈。

目的是了解案主求助的动机,尽可能地找出案主面临的问题,作出是否给予帮助的决定。

询问案主的困难、期望的帮助;向案主介绍机构的设置和服务内容。

1—2次会谈就可以决定是否接案,也可能会谈多次。

②建立关系。

目的在于使案主相信工作者的能力,同意接受工作者提供的服务,即取得案主的信任。

③签定服务协议。

内容包括澄清服务的方法、性质、目标,明确案主、工作者、机构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初步的治疗计划等。

2、心理社会研究:①收集资料。

以“人在情境中”理论为依据全面收集与案主有关的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资料——案主对自己的看法、是否尝试处理过这些问题、追溯案主的童年及成长过程中的经历、价值观、自我概念等。

②了解案主各种意识和无意识状态上的满足和不满足的不同感受。

重点放在意识层面上。

③协助案主进行自我发现,了解自己在行为方面可能存在的缺陷和这些缺陷对面临问题的影响。

④将各方面的资料综合起来进行分析,确立下一步诊断的方向。

3、诊断:①社会心理诊断:是指除了对案主进行社会因素的分析外,进一步以精神分析理论来诊断案主的人格或心理问题,并对案主的受助意愿、接受服务的能力进行预估。

②目的:寻求案主如何才能获得有效的帮助。

③内容:对案主目前所呈现的问题及形成因素的分析;对案主的家庭环境与家庭因素的分析,包括对家庭心理动态因素的分析。

教养态度、夫妻关系、子女关系、子女价值观等。

案主个人生活经验与行为特质的分析,包括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等;案主受助意愿与运用能力的评估;心理社会诊断摘要剖析,对该个案服务和治疗计划的拟订。

④形式:心理动态诊断、病原诊断和分类诊断。

4、治疗:①是指结合案主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即相互之间的互动作用,运用专业技术和方法,促进案主问题的解决和个人的全面成长与发展。

②目标:降低案主的焦虑和不安;降低案主“人在情境中”系统的功能失调;增强案主的自我适应能力和“人在情境中”系统的功能;增强案主的自我实现和满足感;改善案主的环境,促进案主个人的全面成长与发展。

社工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个案

社工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个案

社工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个案心理社会治疗(Psychosocial Therapy)是一种结合了心理学和社会工作的治疗模式,旨在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并改善其社会功能。

本文将通过一个个案来展示社工如何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来帮助客户,让其重新建立信心、恢复社会功能并改善生活质量。

个案:王先生(化名)王先生是一个33岁的年轻人,他在社会上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年轻人,拥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和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交圈。

然而,最近几个月,王先生开始感到焦虑和压力,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自我怀疑和自我厌恶的情绪中。

他感到自己无法适应社交场合,与朋友和同事的关系也变得紧张。

王先生在求助社会工作者之前曾多次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但都没有取得成效。

第一次会面:社会工作者首次与王先生见面时,王先生显得非常紧张和担忧,他对自己的问题感到深深的挫败和无法释怀。

社会工作者先对王先生进行了一个初步的心理评估,确定了他的焦虑和自我负面情绪,并意识到王先生需要帮助重新建立自信和恢复社会功能。

心理社会治疗的第一步是建立信任和安全环境。

社会工作者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王先生的生活情况、家庭背景和他所面临的压力源。

王先生渐渐地开始敞开心扉,表达了他对自己问题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恐惧。

社会工作者通过倾听和理解,让王先生感到被接纳和理解,这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第二次会面:在与社会工作者的几次见面后,王先生逐渐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性,愿意通过对自己的情绪和想法进行反思和深入了解。

社会工作者引导王先生进行一些认知行为疗法,帮助他了解自己的负面思维和自我批评,并学会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来改善负面情绪。

社会工作者还在课程中加入了一些社交技巧的训练,帮助王先生重新建立社交信心。

第三次会面: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王先生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他开始主动参与到社交活动中,并逐渐找回了自己的自信。

他也发现自己在工作和社交方面的表现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社会工作者和王先生一起总结了他的治疗过程,并提出了一些在治疗结束后继续维持良好状态的建议。

社会工作心理治疗模式的技巧(一)

社会工作心理治疗模式的技巧(一)

社会工作心理治疗模式的技巧社会工作心理治疗是一种综合性的干预模式,旨在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提升心理健康。

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需要掌握一系列技巧,以有效地进行心理治疗。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技巧:建立信任关系建立信任关系是心理治疗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社会工作者需要展现出真诚、尊重和同理心,以赢得客户的信任。

在交流中,注意倾听,理解客户的感受和需求,建立起一种积极的互动关系。

积极倾听积极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基础。

社会工作者需要倾听客户的言辞和情感,理解其内心的真实感受。

通过积极倾听,社会工作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客户的需求,为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干预。

情绪管理在社会工作心理治疗中,客户常常面临各种情绪困扰。

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能够理解和应对客户的情绪,帮助其缓解情绪压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引导技巧帮助客户探索内心深处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在引导过程中,需要注重方法的灵活运用,根据客户的个体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认知重构认知重构是心理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认知重构,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客户认识到其存在的不合理认知,从而改变其对问题的看法,解决心理困扰。

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善于启发客户思考,引导其进行认知重构。

情景重演情景重演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技巧。

通过情景重演,客户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中重温曾经的困境,重新评估和处理过去的情绪和行为。

社会工作者需要在情景重演中扮演好角色,为客户提供安全的支持和引导。

激励与肯定在心理治疗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及时给予客户正面的激励和肯定。

客户往往在心理困境中缺乏自信和勇气,需要得到他人的支持和肯定。

通过激励与肯定,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客户重建自信,积极面对问题。

情绪引导可以帮助客户理解和表达情绪,找到情绪释放的途径。

在实践中,需要注意情绪引导的方式和节奏,避免客户情绪过度激动或沉浸其中。

总结与反馈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及时总结和反馈客户的情况。

通过总结与反馈,可以帮助客户理清思路,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进步,为下一步的干预提供指导。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介入老年个案社会工作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介入老年个案社会工作

谢谢观看
关键词:老年人、个案、社会工 作、心理治疗、模式
关键词:老年人、个案、社会工作、心理治疗、模式
一、老年人: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在人生经历、智慧和经验方面 具有很高的价值。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往往会面临身体、心理和社会 适应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老年个案社会工作旨在为老年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 和帮助,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老年人、个案、社会工作、心理治疗、模式
3、治疗:根据诊断结果,社会工作者要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采取心理治 疗、心理咨询、心理教育等多种手段,帮助老年人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其适应能 力。同时,社会工作者还要积极协调其他相关机构和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 的支持和治疗。
关键词:老年人、个案、社会工作、心理治疗、模式
4、康复:在干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持续老年人的康复情况,及时调整干 预措施,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社会工作者还要积极为老年人提供康复 支持和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关键词:老年人、个案、社会工作、心理治疗、模式
在实际案例中,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介入为老年个案社会工作带来了显著成 效。例如,在对一位患有抑郁症的老年人进行心理治疗后,他的情绪状态得到了 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该模式的介入还帮助许多老年人解决了孤独、 焦虑等常见心理问题,提高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老年人、个案、社会工作、心理治疗、模式
五、模式:模式是指一种科学的方法论,用于描述现象、问题和解决方案的 结构和过程。在老年个案社会工作中,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是一种系统的、全面的 干预方法,旨在解决老年人的心理社会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人、个案、社会工作、心理治疗、模式
在老年个案社会工作中,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介入具有重要意义。该模式强 调对老年人的问题予以全面,不仅其身体和心理问题,还其社会适应和发展方面 的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介入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始终围绕一个核心: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之间的关联,包括内部的心理、外部的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三个方面。

无论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还是问题的诊断和治疗,心理社会治疗模式都从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着手,了解两者之间失去平衡的原因,并且找到建立新平衡的方法。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将个人与环境之间的这种关系概括为“人在情境中”,要求社会工作者既需要深入个人的内心,了解他(她)的感受、想法和需求,还需要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对他(她)施加的影响,分析个人适应环境的具体过程。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这三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假设,服务对象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概括为3个方面:不良的现实生活环境、不成熟或者有缺陷的自我和超我功能,以及过分严厉的自我防卫机制和超我功能。

不良的现实生活环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的问题:过大的现实生活压力或者缺乏个人社会功能发挥的机会,常见的有经济贫困、就业机会缺乏、工作条件恶劣、居住环境拥挤、邻里关系紧张、教育机会不公平、种族和文化冲突以及亲人的去世等。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更容易出现问题。

不成熟的自我和超我功能是指由于自我和超我功能没有充分发展,服务对象像个没长大的孩子,害怕独立,不愿承担责任,总是要求过度保护,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不是过分依赖就是过分敌对,无法建立一种平等、关爱的成人关系;而有缺陷的自我和超我功能则是指由于自我和超我功能之间发展得不平衡,使得服务对象常常表现为过分的焦虑、难以控制自己的冲动和行为以及较弱的现实感和理性判断能力等。

无论是不成熟还是有缺陷的自我和超我功能,都意味着服务对象在内心没有建立起必要的“对”与“错”的价值标准以及缺乏对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控制和调整能力。

社会工作师的三大方法

社会工作师的三大方法

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一、个案工作方法1.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个案工作的模式对于很多考生来说是个难点,大家可以把所谓的“模式”理解为“套路”,所以每个模式都是社会工作者在采用特定的“套路”来帮助服务对象的过程。

从考试的角度来说每个“套路”该怎么用就会成为考查的重点。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重点关注治疗技巧和特点(三个实施阶段)。

(2)认知行为治疗模式:重点关注治疗方法和技巧。

(3)理性情绪治疗模式:重点关注非理性信念的概念、治疗技巧和特点。

(4)任务中心模式:重点关注治疗技巧和特点。

(5)危机介入模式:重点关注危机的定义、发展阶段、危机介入的原则和特点。

(6)人本治疗模式:重点关注人本治疗模式的内容和特点。

(7)家庭治疗模式:结构家庭治疗重点关注病态家庭结构的四种类型和治疗技巧;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关注内容和特点。

2.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各阶段都有考查的可能,但总体分值不高,2分左右。

3.个案工作常用技巧重点关注个案会谈的12个技巧,每年必考,必须准确区分容易混淆的概念,比如“澄清”和“同理”、“对焦”和“对质”。

4.个案管理每年都会考,最少1个单选题,个案管理的6个原则相对出题较多。

二、小组工作方法1.小组工作的类型能够正确区分四种不同类型的小组,掌握各类型小组的特点。

2.小组工作模式能准确区分四种不同的小组工作模式,重点关注各个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实施原则,比如社会目标模式,大家可以理解为“实现社会方面的目标”的模式,而不是针对组员本身的问题,多用于社区层面。

3.小组工作的过程重点关注小组后四个阶段的主要特点、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及角色。

这里笔者常说的一句话“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就容易出考题”,小组的转折阶段就是个典型例子。

4.小组工作的技巧主持小组讨论和小组评估两部分每年都考,沟通互动技巧、小组介入技巧、小组活动设计技巧出题也不少。

三、社区工作方法1.社区工作的特点和目标主要是能够区分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

社会工作者个案工作主要模式 比较

社会工作者个案工作主要模式 比较
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反映感受、角色扮演、冒险、识别);辩论技巧(辩论、理性功课、放弃自我评价、示范、替代性选择、去灾难化、想象)
有效的沟通行动需具备两个要素(有系统、有反应),达到五种功能(探究、组织、意识水平的提升、鼓励、方向引导)。
特点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
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
技巧
人本治疗模式认为有效的辅导方式不是运用具体的辅导技巧消除服务对象的困扰,而是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让服务对象接近自己的真实需要,变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在能力的人。
重演、集中焦点、感觉震撼、划清界限、打破平衡、互动方式、协助建立合理的观察视角、显现似是而非的想法、强调优点。
特点
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其理论假设涉及对人性的基本看法以及自我概念、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等重要的基本概念。
(在家庭治疗模式中运用最广、影响最大) 以家庭作为基本的治疗单位,假设家庭的动力和组织方式与个人的问题密切相关,通过家庭动力和组织方式的改变来解决个人和家庭的问题。其基本概念涉及家庭系统、家庭结构、病态家庭结构(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和倒三角)、家庭生命周期(形成期、发展期、收缩期、解组期)。
个案工作式
7、家庭治疗模式
内容
危机: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分为两类:成长危机、情境危机。
危机发展分四个阶段:危机发生、应对、解决危机、恢复期。
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及时处理、限定目标、输入希望、提供支持、恢复自尊、培养自主能力。
个案工作主要模式之比较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2、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3、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4、任务中心模式

个案社会工作当中的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个案社会工作当中的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许多案主的现实问题是由生理因素、社会因素或者社
会环境造成的。如果期望这些问题得到彻底改观,生理因
素、社会因素或者社会环境将是不可回避的根本性原因。
案主问题的发生,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大致有心理、生理、 社会三方面的因素在发生作用,并且这三方面的因素还存 在着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心理状况既作为一种自变量在 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同时又作为因变量在接受着生理状况 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生理状况和社会条件也如此。所以, 案主问题的形成是生理、心理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基 于此,逐渐形成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人在情境中”指的就是,个人虽然是由“心理”、“生 理”两方面结合而成的,但是问题的产生却是由“心理”、 “生理”和“社会”这三种因素交互作用而产生的。
“恶性互动”或者“不适应”——案主问题发生的根源
“良性互动”或者“适应性”——个案工作的目标。
三、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
(一)对人性的假设
(四)对求助者价值的假设
1、要尊重案主,接纳案主。 2、应该承认案主的需要,并以案主为中心。 3、应该承认案主自决的权利,引导案主自主成长。 4、应该鼓励和协助案主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自我。 5、应该尊重案主的差异性,多强调个性化治疗。
依据以上这些基本的理论假设,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要求 个案工作者在采用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时坚持以下七项原 则:
1、人的行为受到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 响。
2、人的行为是可以被认知的,也是可以被改变的。
3、人的早年生活经验会对现在或未来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
4、人的行为是可以被预测的。
(二)对求助者问题的假设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导致求助者的人际关系失调 和心理困扰的原因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详解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详解
(三)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霍利斯将心理与 社会治疗模式理论发扬光大,其著作《个案工作心理社会治疗法 》一书,成为该派的代表性著作。
二、理论假设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对人性的假设
对案主问题的 假设
对人际沟通的 假设
对案主价值的 假设
(一)对人性的假设
1、个体的发展受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因素共同影响,这三 方面的因素又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案主整个成长过程。
五、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优劣势
(一)优势
1.开放性: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最大的特征就是体系的开放性,广泛
吸收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诸多流派、众家学科,这 使得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在解释案主问题时显得非常丰富、深 刻和具有说服力。
2.多维性: 主要表现在对案主问题的解释范围的深广维度上,心
理社会治疗模式既避免了纯粹心理学的解释,也抛开了单纯 社会学的解释,而是将案主放到特定情境中,注重心理和社 会的多重解释,强化生理、心理和社会的行为分析三合一模 式。时至今日,社会工作的许多流派依然采用了这种三维行
由案主自己决定是否需要改善自己的外部环境。
四、治疗过程
1、研究:工作者与求助者的第一次接触就开始,一直延续到整 个辅导工作的结束。
2、诊断:工作者整理和分析求助者的有关资料,对其问题的性 质、产生的原因以及发展的过程做出评估和推理的过程。
3、治疗:工作者对求助者的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失调的各方面 因素进行修正,帮助和调整的过程,以便求助者有效适应外 部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克服各种内心困扰,充分利 用自身的潜能健康地发展。
2、不能简单的把案主的问题视为由某个或某方面因素导致的问 题,而应理解为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生结果。
3、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借用系统理论的概念,即“人在情景中 ”理念,把案主放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去认识,通过了解案主所 处的环境把握案主的问题。

社会工作心理治疗模式的技巧

社会工作心理治疗模式的技巧

社会工作心理治疗模式的技巧
社会工作心理治疗模式的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倾听与理解:社会工作者需要倾听客户的故事,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在倾听的过程中给予客户支持和关注。

发掘潜在能力:社会工作者需要帮助客户发掘自身的潜在能力和资源,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制定目标和计划:社会工作者和客户一起制定具体的目标和计划,帮助他们实现目标,提高自我效能感。

鼓励自我反思:社会工作者需要帮助客户进行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提供社会支持:社会工作者需要向客户提供社会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社交网络,增强自信和自尊。

引导自我探索:社会工作者需要帮助客户探索自己的内在世界,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模式,从而更好地掌握自我调节的能力。

提供专业建议和支持:社会工作者在必要时需要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支持,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和应对困难。

建立信任和尊重:社会工作者和客户之间需要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关系,让客户感受到自己的真诚和专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工作模式之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一、理论背景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是个案社会工作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

其最早可追溯到里士满的《社会诊断》一书。

1930年美国史密斯学院的汉金斯首次使用了“心理社会”这个概念。

193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汉密尔顿在“社会工作基本概念”一文中首次系统阐明了该学派的有关理论,标志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正式形成。

1951年,汉密尔顿又出版了《个案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一书,书中观点认为人是心理和社会共同作用下的个体,必须用整体的观点去诊断和治疗案主的问题,从而进一步阐明了该学派的理论,标志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正式形成。

20世纪60年代,霍利斯(Hollis)出版了《个案工作:心理社会治疗》一书成为该派的代表性著作。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最初受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很大,后来一些学者不断加以修正,逐步吸收了社会学的角色理论、人类学理论、沟通理论、学习理论、家庭理论、系统理论,危机理论等等,在此基础上,由此提出了该模式的一些基本假设和原则。

二、基本假设和原则
(一)基本假设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基本假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在情景中。

“心理社会”这个名词是指人是由生理、心理及社会各部分组成,而其中的互动作用更促成各部分之间不断的彼此影响。

“人在情景中”认为人不能被看作一个完全独立自存的个体,研究一个人,一定要同时了解他所
处的环境,即是他的家庭、学校、朋友、工作场所等社会组别因互动所产生的状态。

2、个人的成长经历对当前状况的影响。

个人过去所经历的事物,所持的观念,所学习得到的技巧、知识和态度都会有意无意地影响着个人当前的一切。

因此了解案主的早年经历对了解他的现状有很大的帮助。

与此同时心理社会治疗法亦强调了个人的自我调节功能,即是说不单探索问题的背景和成因,也重视案主人格的强度,由此可见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

3、个人与其环境的互动,他的家庭和社会角色的影响,对超我和自我理想的建立都有着重大意义。

沟通是不可缺少的媒介物,了解案主沟通的能力与技术有助于理解案主的问题以及做出正确的诊断。

4、每个人都被视为有价值和有待发展潜质的个体。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宗旨是协助个人达到健康的发展和充分运用个人的潜力。

5、人类的行为不仅可以被了解,而且也可以用预测的方法来加以影响和改变,从而产生系统性的影响。

(二)基本原则
1、个别化原则。

即是将案主看成独特的个人,重视案主对待困难和问题的感受与看法。

2、接纳的原则。

即是要承认案主有自由表达情感的权利,工作者应投入的聆听,既不阻止,也不责备。

3、案主自决的原则。

即是承认案主有自己选择和决定的权利。

4、非评判的原则。

工作者的角色是了解和帮助案主,而不是对案主做出是非对错的评判。

5、真诚或表里一致的原则。

即是指工作者在和案主建立的专业关系中一直保持着开放和诚实的态度。

6、保密的原则。

即是要保守案主在专业关系中所显露的秘密。

7、受控制的情绪反应的原则。

即是指工作者的情绪要受到理性和专业的控制,正确处理好“移情”,不让自己产生“反移情”。

三、理论运用之治疗过程
一般把心理社会治疗过程氛围接案——开始接触、心理社会研究、诊断与治疗四个阶段。

(一)开始接触
首先是初次会谈。

初次会谈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案主前来求助的动机,尽可能找出案主面临的问题,作出是否给予帮助的决定。

其次是建立关系。

工作者能否与案主建立关系取决于工作者能否取得案主的信任。

在治疗的早期——关系建立的阶段,工作者的态度和技巧是十分重要的。

案主与工作者最初接触时往往会受他过去的偏见和早年经验所影响。

根据心理分析学派所提供的理论观念,工作者要留意自己和案主之间所发生的“移情”和“反移情”的现象。

最后是签订服务协议。

服务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澄清服务的方法、服务的性质、明确案主、工作者、机构各自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初步的治疗计划等方面。

(二)心理社会研究
心理社会研究的第一步是资料的收集。

即全面收集与案主有关的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资料,包括了解案主对自己问题的看法、是否尝试处理过这些问题,追溯案主的童年及成长过程中的经历,价值观念及如何看待自己等。

第二步是了解案主各种意识和无意识状态上的满足和不满足的不同感受。

第三步是协助案主
进行自我发现,了解自己在行为方面可能存在的缺陷及这些缺陷对面临问题的影响。

(三)诊断
根据霍利斯(Hollis)的观点,诊断是指整理、归纳、分析有研究中所收集的资料以便对问题的性质做出一些评估和推理的过程。

她强调诊断并非只是给案主一个标签,而应该是一个科学化的过程。

她把诊断分成三种:
(1)心理动态诊断:研究形成案主性格的三大动力即超我、自我和本我之间的互动。

心理学认为上述三者保持均衡,则人格发展正常;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即会产生神经症。

而自我调节功能的强弱——即理解力、判断力、冲动控制力、防卫技能、与别人的关系是否成熟等,都会影响到个人对问题的应变能力。

个人的自我防卫机制是调节功能的一个重要表现,从中可以解读出个人自我调节功能的强度。

当一个人在心理上受到挫折或困难时,会产生焦虑,如何去应付与适应呢?心理学提出用“心里防御机制”来解决问题。

这些机制包括压抑、投射、合理化、反向、转移等策略。

(2)病原诊断。

上述的心理动态诊断是一平面的方式诊断案主的现状,而病原诊断是从案主过去的经历中研究当今问题的原因。

(3)分类式诊断。

就是把案主个人方面的功能按生理状况、情绪状态和社会功能进行分类,并分别做出临床评估。

(四)治疗
心理社会模式下的治疗是指结合案主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及相互之间的互动作用,运用专业技术和方法,促进案主问题的解决和个人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四、治疗目标
五、方法与技巧
心理社会治疗法把治疗分为直接治疗和间接治疗两种类型。

针对案主本身的叫直接治疗,针对案主周围环境的叫间接治疗。

(一)直接治疗技术
1、非反映沟通动力技术。

包括支持、直接影响和探索—描述—宣泄三种方式。

(1)支持。

支持在开始接触阶段,由显重要。

支持的第一步是减轻案主的不安和焦虑情绪。

工作者通过了解、接触、同情、信任和帮助的态度来帮助案主减轻求助时的不安和焦虑,并进而与其建立起信任的关系。

支持的第二步是保证。

即肯定案主的某些行为作出必要的治疗效果的承诺等。

但在工作者做出保证前,一定要对案主完成目标的能力做出恰当的估计。

(2)直接影响。

直接影响是指工作者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表示自己的态度和立场,以推动或劝阻案主的某些行为。

(3)探索—描述—宣泄。

探索就是引导案主叙述与其问题有关的情况。

而只有通过案主的描述以及描述中的情绪反应,工作才能了解案主方面的情况,所以描述是搜集资料的过程,同时又是工作者协助案主毫无障碍地表达其负面情绪的过程。

常见的负面情绪包括愤怒、憎恨、悲伤、内疚感、焦虑等。

2、反映沟通动力技术。

又称反映讨论。

反映沟通是应用评语、问题和解释等技术来探讨案主的处境和心态的过程。

反映讨论的目的是发展案主的洞察力。

反映讨论包括人在情景中反映讨论、心里模式动力反映讨论、人格发展讨论三种类型。

(1)人在情景中反映讨论。

主要用来协助案主了解其现状或近况,了解案主对其现状、近况的反应。

(2)心理模式动力反映。

心理模式动力反应在于了解案主内心的反映模式和倾向。

个人的早年经历往往为我们营造了一些对人对事的反应模式和倾向,这些反应模式和倾向有时是无意识的,案主本人并没有意识到。

如果工作者通过某一件实际事件,以问题方式引导案主思索他对类似事件的不同反映方式,这种技巧对案主了解自己的问题会有相当的帮助。

(3)人格发展反映。

鉴于早年经验对个人的影响如此深远,在治疗中协助案主认识和修正自己对早年经验的反应是相当有用的。

(二)间接治疗技术
间接治疗也叫环境技术。

这种方法不是直接通过与案主会谈进行治疗,而是通过作用于案主的生活环境而达到治疗案主的目的。

案主的环境中最重要的就是与他的生活发生关系的形形色色的人,其中包括重要他人与并行者。

重要他人是指案主的父母、亲戚、朋友等以感情联系为主的人,并行者是指如房东、雇主、警察、教师、邻居等与案主以工作关系为主的人,他们都是系统的一部分。

重要他人与并行者的态度、愿意伸出援手的程度、对问题的了解等,都会对整个治疗过程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