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排版特点初探

合集下载

中国青年报改版介绍

中国青年报改版介绍





败笔

当然,由于合作双方企业文化、操作思路的迥然不同及内部融合上 的不充分,致使中青报近一年半来的改版中出现了不少失误和败笔, 很是遗憾,至少在以下三方面表现明显。 头版弃长取短。头版是报纸的脸面,其重要性尽人皆知。并且中 青报本来的头版是很有个性和可看性的,这也是其有别于其他国家级 大报的一个特色,但现在已经泯然众人矣,很难看出其与其他党报头 版的区别了,这是不进反退,舍已之长取众之短。 削弱了二版。二版,也就是在国内很有影响的“青年话题”版, 这是中青报的另一个招牌,以其敢于直言、视角独到在国内同类版面 中领先,很受读者的欢迎。但改版以来,最初是时不时地受广告冲击 缩减版面,最后发展到由每周5期缩为每周3期,现在各报的时评都在 讲求时效性,如果对头一天发生的事情的评论第二天不能发,到第三 天时往往别的媒体都已经发完了,版面的影响力自然受到影响。
各栏目创新特色及更替代新

拥有53年历史的《中国青年报》,从早期的 评论员文章、副刊言论,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的思想杂文,再到1984年创办的新闻批评性 栏目“求实篇”,一直在探索新闻与言论的结 合。从“求实篇”到“冰点时评”,从“法眼” 到各新闻版面的专栏时评,人们可以看到媒体 思考能力不断以及媒体自身创造力与公信力不 断打造的努力。


——2004年中国青年报联姻北大青鸟,真刀真枪改版扩版
第三次
第三次——2004年中国青年报联姻北大青鸟,真刀真 枪改版扩版



背景:2004年以来都市报逐步成为城市报纸的主流媒体。在这个过程中, 大众传媒被人们所认知。但随着都市类报纸的发展,都市报竞争日趋激烈 并且呈现出僧多粥少的局面。以北京报业市场为例,北京的都市类报纸目 前至少有《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新京报》等 9份,并且分别打出自己的特色定位。根据报业发展规律来看,这种状况不可 能持久。显然,《中国青年报》也在不断创新和探寻出路,与北大青鸟的 合作可谓是另一次突破 内容:从2004年3月16日,到2005年8月31日,《中国青年报》吸引北 大青鸟有限责任公司的投资,进行全新改版。改版后的报纸以清秀、简约 的现代版式风格呈现给广大读者,整个版面新风扑面,引起人们的关注。此 次改版,可谓大刀阔斧,在版式,内容和广告,特刊中都有所体现。 影响:此次改版可以说不是很成功,企业化商业化的管理模式和两个合作 企业文化的冲突和差异性使刚开始的意气风发到后来的黯然神伤。但报纸 的版面在这次改版中有所突破,简洁、单纯的现代主义风格成为主流,报 纸版式逐渐走向简约,符合市场化合现代化需求,最为一个主流媒体,也 追随着“瘦报”和“简约报”这一主流媒体的潮流。

《中国青年报》调查性报道的特点浅析

《中国青年报》调查性报道的特点浅析

盾、 地域差异 、 贫富分化 、 生态恶化等等一
视觉 冲击 , 好的标 题能起到画龙 点睛的
大 ” 为警 员买官寻保护 》 《 、 为多 收版面
些问题 日益 凸显 ,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 ,
1 2 22 第3 2 o年 期 l
{ 喈辟 i r 闱
尤其是 多种严 重 的不 平衡现象 充斥在 我 们大多数人的生活 中。 二 , 特别报道” 第 “
为研究对象 , 内容选题 、 从 报道 风格和 版
如 《 部分期刊敛财 的背后是供求失衡 》 、
《 部失去 监督就会 无法 无天 》 《 京 干 、北 中小学职务犯罪有共 性 》《 三大执业考试
报 道性质 ,即报道所 展现 出的倾 向
面临公信力 大考 》 等等都言简意赅 , 既说 性 。 8 在 6例样本 中 , 报道性质为负面的有
随着传媒业 的发展进入 了全 媒体 时 作用 。 于调 查性报道 来说 , 对 标题 就更 显
代, 报纸在生存 与发展中遇到了强劲 的对 重要 ,因为调查 性报道 的篇幅通 常 比较
手, 报纸不仅要 跟报 纸竞争 , 还要跟电视 、 长, 内容较为复杂 , 思想也 更为深刻 , 以 所 对主标题 、 副标题甚至文章 中的小标题都
提 出问题 的 “ 反诘”型新 闻标题所 占
媒 体虽然在 时效性 和信 息量上要 落后 于
电子媒体 , 无法与 广播 、 电视 和互 联 网比
比例也是很 多的 , 通过提 问题的方式拟定
新 闻标 题不仅是 一篇完 整报道 的重 要组成部分 , 也对新 闻信息 的传递起到至 关重要的作用。 将客观 的新 闻事实融入到
版所刊登的稿件基本为调查性报道 , 由于 调查性 报道更 多的承 担着舆论 监督 的功 能 , 以就不可避免地 出现了负面报道 多 所

浅谈《中国青年报》的言论特色

浅谈《中国青年报》的言论特色

浅谈《中国青年报》的言论特色高强【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的持续推进.人们的思想意识与欣赏水平越来越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思想模式很难再获得人们的认同,面对社会中出现的诸多难以解释的现象和问题.人们不仅需要倾听到权威人士以及专家学者的观点,更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的观点.【期刊名称】《新闻传播》【年(卷),期】2010(000)008【总页数】1页(P93-93)【关键词】《中国青年报》;言论;社会转型;欣赏水平;思想意识;改革开放;思想模式;专家学者【作者】高强【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12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的持续推进,人们的思想意识与欣赏水平越来越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思想模式很难再获得人们的认同,面对社会中出现的诸多难以解释的现象和问题,人们不仅需要倾听到权威人士以及专家学者的观点,更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的观点,这就造就了中国报纸言论的又一次繁荣和发展。

在这一变革的思潮中,《中国青年报》作为一份具有鲜明党性和青年特色的报纸,始终站在主流报纸的前列,奏响时代的声音,坚定不移地宣传党的方针、任务、路线,并规范了青年人的行动和认知,而《中国青年报》鲜明的言论特色不仅显示了这份报纸的水平,也张扬了报纸的个性,锁定了这份报纸广大的青年读者群。

因此,《中国青年报》的言论特色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欣赏价值。

一、《中国青年报》言论的主要特点(一)思想性形式是内容的载体,好的内容需要通过恰当的形式表现出来,一份报纸的特点往往主要表现在言论的内容上,言论内容是报纸言论特点最本质的表现。

《中国青年报》在内容上的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它始终把青年教育作为其基本内容,把思想性放在第一位,无论是消息、通讯、言论、评论,还是副刊、专刊、专栏,都比较鲜明地体现了言论思想化这个特点。

可以说,思想性是《中国青年报》言论的灵魂,是其主要的优势和根本特色。

报纸版面设计

报纸版面设计

报纸版面设计报纸版面设计第一章1.版面定义版面是报纸上各种信息按一定编排规则组成的平面体,是各类稿件整体的表现形式,是报社面向读者的窗口。

2.版面术语印张——是计算出版物篇幅的单位,全张平板纸横裁为二,每一份称为“对开”。

对开纸再一分为二,就是“四开”。

报型——指报纸的外形,包括报纸的平面面积和长宽比例。

我国传统报型主要是两种:四开报和对开报。

现在出现异型报纸。

版序——版面的先后次序。

有不同的排法。

版组——是一份报纸中由若干内容相关的版面组成的相对独立的一部分。

版心——除去周围留的空白,一块版面上真正容纳文字与图片的区域。

报纸的版面容量主要指版心的容量。

基本栏——在版心中,采用一定的分栏制形成的等距的栏。

变栏——编辑在排版时,有时需要对基本栏加以变化,称为变栏。

有两类:一类是长栏(并栏),即将基本栏成倍地合并,。

另一类是破栏,即将基本栏打破,重新等分。

通栏——是将版心上的基本栏全部打通,从左到右连排文字或刊登巨幅图片。

报头——是报纸第一版刊登报名和其他内容的区域,一般位于版面最上方,常规内容包括报名、出版单位、刊号、总期数和出版日期等。

报眼——又称报耳,是横排报纸第一版报头一侧的版面区域。

如果报头通栏,报眼不存在。

报线——是版面上分隔版心与周围空白的线条。

眉线——版面顶端分隔版心与上部空白的报线。

报眉——报纸眉线上方所印的文字,一般刊登该版名称、版序、出版日期、版面内容标识等。

中缝——一张报纸相邻两块版之间的空隙,也称报缝。

头条——横排报纸版面左上方的位置被认为是版面中最重要的区域,用以刊登最重要的稿件,称头条。

双头条——指在报眼位置或版面右下方刊登一条与头条同样重要的稿件,形成“双头条”。

其特点是两个头条的标题同样突出,图片、围框使用等造成的强势均等,都是最大。

倒头条——双头条的一种,即在版面右下方与头条同等规格处理的重要稿件。

小头条(假头条、头条前)——是处于版面重要位置,但实际并非头条的稿件。

青年报纸编排设计理念

青年报纸编排设计理念

青年报纸编排设计理念青年报纸编排设计理念青年报纸作为面向青年读者群体的媒体平台,其编排设计应该符合青年读者的审美与阅读习惯,同时在形式上要新颖、创意,内容上要有趣、有深度。

以下是本人对青年报纸编排设计的理念:一、色彩运用方面青年报纸要以鲜明、活泼的色彩为主调。

可以选用青春明亮的红、橙、黄等色彩,结合冷暖色的搭配,使版面更加鲜活。

同时,在版面设计上,要注意色彩的适度运用,不要过于复杂,以免给读者带来视觉疲劳。

二、版面布局方面青年报纸的版面设计宜简洁大方,突出重点。

可以采用三栏或四栏式的版面布局,使版面整洁有序,并方便读者阅读。

同时,在划分版块时,要将新闻导读、专栏、评论等内容分开,让读者一目了然。

此外,还可以适当增加图片、插图等元素,丰富版面层次感。

三、字体运用方面青年报纸的字体要尽量选择清晰、易读的字体,不宜过于花俏。

可以选用简洁的中文宋体或微软雅黑字体,不仅方便读者阅读,同时也能让版面更加整洁。

在字号上,要注意分级,突出标题与正文的层次感,同时适当调整字体的大小,增加版面的变化性。

四、排版风格方面青年报纸的排版风格应该新颖、创意,突出年轻与活力。

可以尝试各种版式的排版,如拼图式、瀑布流式、画报式等,以吸引读者的眼球。

同时,要注重版面的整齐性和对齐感,避免文字与图片的混乱碰撞,让读者能够轻松快速地获取信息。

五、内容策划方面青年报纸的内容要围绕青年群体的兴趣与需求展开,做到内容丰富多样。

可以设置一些青春时尚、职业发展、学习生活等栏目,满足青年读者在不同领域的知识需求。

同时,还可以增加一些互动性强的活动,如问答、游戏等,增加读者的参与感。

总之,青年报纸的编排设计应该以年轻、活泼、有趣为理念,从色彩运用、版面布局、字体运用、排版风格以及内容策划等方面入手,充分满足青年读者的阅读需求,让他们更加愿意阅读青年报纸,并获得丰富的知识和精神享受。

现代报纸版式特点小结

现代报纸版式特点小结

现代报纸版式特点⼩结2019-07-25上世纪六七⼗年代,由于报纸版⾯少,为了尽可能多地发稿,编辑基本就是按⼀定的分栏把稿件铺上去,版⾯排得密不透风;版式上强调题⽂横竖排,内⽂互相咬合穿插,刊头题花混杂不堪。

⽽现代报纸版式则以视线流畅为出发点,加强了⽂字与图⽚的排列设计,并将美学中的视觉传达规律引⼊到了版⾯设计中。

⽂字和标题⼀律横排,坚决摒弃竖排1.标题⼀律横排,且以单⾏为主标题能概括新闻内容、美化版⾯、提⽰阅读。

现代报纸版⾯上的标题简洁、统⼀、⼤⽓,其美学功能和阅读功能都在⽇益增强。

读图时代,多⾏题⽆疑会影响⼈们的阅读速度,现代报纸版式⼀改传统的纵横交错⽹状结构,形式上⼀律⾛横题,且以单⾏为主,坚决摒弃竖题,⼤⼤迎合了⼈们的速读习惯。

如《⼴州⽇报》的标题就经常单⾏通栏,报道往后转,既突出了新闻的重要性,也保证了头版的信息量。

标题在⽂字效果⽅⾯的特点是:字体少变化,字⾯⼲净利落,字体、字号基本统⼀,基本不⽤⽹底,读起来舒服流畅。

2.⽂字⼀律横排报纸版⾯的⽂字竖排时代,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报纸版式未改版之前,如《南⽅⽇报》1949年10⽉23⽇创刊时的版⾯(见图1),它的⽂字⼀律竖排,显然是受到了清末报纸的影响。

⽂字排得密不透风、让⼈顿感压抑。

上世纪90年代之后,报纸版式开始注重视觉传播,⽂字排列趋于横排。

如《南⽅⽇报》厚题薄⽂,题、⽂⼀律横排,充分体现了“简明快捷”的视觉传达原则。

(见图2)头版设计封⾯化现代报纸为抢夺受众视线,激发⼈们的阅读欲、购买欲,特别讲究头版出彩。

头版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1.⼤标题、⼤图⽚厚题薄⽂,做⼤标题,⽤⼤图⽚,营造版⾯上的强势,以求在三步五秒内就抓住读者眼球。

《⼴州⽇报》报道美国在阿富汗反恐战争中的头版⽤加⼤的图⽚和⿊⾊的底纹及⽩⾊的字体,给⼈强烈的视觉冲击。

(见图3)《南⽅都市报》的通栏⼤标题,则更“雷⼈”。

(见图4)2. 导读集纳化厚报时代,导读的地位⼀举上升。

浅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

浅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

浅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中国青年报》是国内教育新闻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媒体,作为具有强烈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国家级主流报纸,《中国青年报》始终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鼓与呼,为推动教育的持续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力,《中国青年报》以“每一个历史时刻,我们都在现场;每一次社会变革,我们都在前沿”的精神来报道教育。

读者群覆盖社会各界人士,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读者是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工作者。

本文从选题、新闻来源、写作、版面、新闻视角等方面来分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

一、选题1、热点。

《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事件大多具有可预见性,突发事件较少,在时效性上不占优势,关注教育界的热点、焦点。

2、补充。

《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善于挖掘出新题材和题意以扩充先前的选题,致力于再发现和新发现,属于后发制人。

3、质疑。

《中国青年报》通过对教育新闻现象、教育事件和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对其科学性、可行性、合法性、合理性、适宜性等提出质疑,指出其存在的负面效应和不确定性。

2005年7月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领导得病怎能让下属吃药》,对东光县教育局的做法进行质疑,产生了很大影响,被多家新闻媒体转载。

4、解难。

教育领域总有很多难题,学校有学校的难题、考试有考试的难题、教育工作有教育工作的难题。

原来的难题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难题。

这些难题盘根错节,且复杂多元,人们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中国青年报》很多教育新闻力作都是关于破解教育领域上的难题。

二、新闻来源1. 来自上级精神和指示。

工作会议、教育部门组织的活动、重要节日如教师节儿童节、领导人的重要活动以及中央或地方教育部门某段时期的工作重点都是《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线索的重要来源。

2. 记者主动发现新闻线索。

这是《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获得新闻线索的最常见的方式。

《中国青年报》的一名女记者,一天骑车上班经过一所小学时,她看见两个老太太用弹簧秤为孩子们称书包,根据这个事件,她采写了一篇报道,反映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国青年报》调查性报道的特点浅析

《中国青年报》调查性报道的特点浅析

《中国青年报》调查性报道的特点浅析作者:伍柯来源:《新闻世界》2012年第03期【摘要】在新闻界,调查性报道是一种备受瞩目,以揭示真相为宗旨的新闻报道方式,随着媒体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媒体对调查性报道也投入了更多的关注。

本文选取《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版面为对象,重点分析调查性报道的一些特性。

【关键词】《中国青年报》调查性报道特征随着传媒业的发展进入了全媒体时代,报纸在生存与发展中遇到了强劲的对手,报纸不仅要跟报纸竞争,还要跟电视、网络竞争,媒体之间竞争的加剧是调查性报道在报纸中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纸质媒体虽然在时效性和信息量上要落后于电子媒体,无法与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比拼速度与信息量,但是报纸在报道的深度上又略高一筹,这成为报纸的最大优势。

《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版就是在媒体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创办的。

今天,以调查性报道为代表的深度报道,已经成为《中国青年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本文选取《中国青年报》深度报道栏目“特别报道”版面,从2011年1月1日起至2011年12月31日一年共119期报道为研究对象,从内容选题、报道风格和版面设置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特别报道”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给其他纸质媒体调查性报道的发展以借鉴和启示。

一、新闻标题的特点新闻标题是对新闻事实的概括,是新闻内容的精华。

一篇新闻报道能否吸引受众,标题至关重要,因为它是对受众的第一视觉冲击,好的标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对于调查性报道来说,标题就更显重要,因为调查性报道的篇幅通常比较长,内容较为复杂,思想也更为深刻,所以对主标题、副标题甚至文章中的小标题都有很高的要求。

1、言简意赅、观点明确新闻标题不仅是一篇完整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新闻信息的传递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将客观的新闻事实融入到标题中来就是对语言的一个提炼概括的过程,概括后的标题语言要比一般的书面语和口语更加典型和富于表现力。

“特别报道”的调查性报道大多具有这个特点:如《部分期刊敛财的背后是供求失衡》、《干部失去监督就会无法无天》、《北京中小学职务犯罪有共性》《三大执业考试面临公信力大考》等等都言简意赅,既说明了报道的主旨,又使人一目了然。

中国青年报改版介绍

中国青年报改版介绍

特色栏目之《求实篇》



言论求实 “求实篇”是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创办的, 早期内容侧重于思想战线上的拨乱反正;随着改革深化,尤 其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开始更多地关注社会生活中 的新问题,如党风和社会风气,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法制、 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更加密切,社会批评风格 更加鲜明。1995年被评为首届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 1999年被评为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 经过10多年探索,“求实篇”本身也面临着改革与创新, 力求走出传统杂文、言论的模式和套路。该栏目一直坚持 “着边际,关痛痒”的编辑方针,“着边际”,就是说到实 处,触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问题,“关痛痒”,就是说到痛 处,抨击时弊,批评社会不良现象,鞭辟入里。
小组成员:徐金佳 王佳莹 姚红宇 杨梦恒
中国青年报改版介绍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办报理念 “让年轻者成熟,让成熟者年轻。”

Hale Waihona Puke 《中国青年报》创刊于1951年4月27日,是当 代中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多年来, 《中国青年报》以推动社会进步、促进青年发 展为神圣职责,在读者中享有崇高的声誉。 《中国青年报》触角遍布全国各地,共设有 35个记者站,并在美、日、俄、法等国家和 地区设有常驻记者。《中国青年报》名编辑、 名记者、名栏目荟萃,成为核心优势所在。
重点细节


《中国青年报》于1993年成立了旨在“准确了解读者需求” 的社会调查中心,开始尝试“精确新闻”的报道模式。该社 会调查中心成立时的一则宣言写道:通过“开展广泛的读者 调查、舆论调查、青年调查、市场调查,进行科学的而不是 随意的、深刻的而不是肤浅的、真正有说服力的而不是牵强 穿凿的、客观的而不是赞美诗式的调研和分析。” 报纸规模由原来的对开4版增至对开8版

论当下报刊编排的重要性——以《中国青年报》为例

论当下报刊编排的重要性——以《中国青年报》为例
学 探讨
论 当下 报 刊 编 排 的 重 要 性
— —
以 《中国青年 报 》为例
王 晓 鸥
(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 ,山东 济 南
2 5 0 0 1 4 )
摘 要: 纸 媒 价 值 的 彰 显 基 本 路 径 需要 由 “ 编排 ”作桥 梁, 可 以说 报 刊 编 排 的 好 坏 会 影 响 受 众 对 报 纸 的 关 注 度 和 内容的理解 , 进 而影 响受众黏 性 , 决定报刊 的长远发展 。 关键 词 : 《中国青年报 》; 报刊 编排 ; 纸媒价值 中图分 类 号 :G2 l 6 . 2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 编 号 :1 6 7 4 — 8 8 8 3( 2 0 1 7)0 7 — 0 0 8 4 — 0 1

茂, 方便读 者理解 。报纸采用 彩色与黑 白交错 印刷 , 以缓解 读 者 阅读疲 劳 。另 外 , 除每 版顶端 左右 上角 可扫二 维码 阅读 相 应 内容外 , 有些报道旁另设有 针对 性 , 如二维码提示 “ 扫一扫 , 看视 频” , 或 “ 青云志 ”微 信公众号 , 可参 与话 题讨论 等 , 表现 出全 媒体 特质 。 2 . 简 洁 大方 , 布 局合 理 。《中国青 年报 》为对 开l 2 版, 以 静 态版式 为主 , 即 “ 版式基本一 致、 不 忌重复 、 日复一 日、 强化 ‘ 脸谱 ’ , 在 易读 的同时获 得读者 的认 同率 ” 。 标题 与文 本 内 容 除字形 、 字号外 , 颜色有时也有 区分 , 黑蓝为主 。版 面采用规 整 的模 块化 , 五、 六栏 居 多 , 单 图 多居 中 , 多 图注重 平衡 , 线 条 简洁 大方 , 留白均匀 , 既利 于读者 阅读 , 也 便 于突发新 闻出现

论色彩在青少年报纸版式设计中的应用--以《中国少年报》为例

论色彩在青少年报纸版式设计中的应用--以《中国少年报》为例

M丨传媒与艺术C 论色彩在青少年报纸版式设计中的应用——以《中国少年报》为例刘甜宇(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摘 要】 在报纸的版式设计中,色彩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以《中国少年报》为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色彩在《中国少年报》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指出,《中国少年报》根据少年儿童的需求,在色彩设计上独树一帜,将各个色彩的配合以及平衡做到极致,并将主色调随着季节的变化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我们应该以《中国少年报》为楷模,使少年儿童报纸发展得越来越好。

【关键词】 色彩;报纸版式设计;应用;《中国少年报》《中国少年报》是一种少年儿童报纸,是对少年儿童教育的一种重要的素材来源。

对于大部分少年儿童来说,他们更喜欢玩耍,更喜欢看电视,他们对阅读可能没有太大兴趣。

然而,《中国少年报》的色彩设计比较独特,其可以让少年儿童在短期内爱上阅读,这就是色彩在版式设计当中的魅力。

当然,要想吸引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丰富的内容是第一位,视觉效果是第二位,色彩设计在版式设计当中的应用决定了视觉效果的好坏。

所谓版式设计,就是以主题为中心,将图形、色彩以及文字等元素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

由于色彩具有很强的渲染力,所以是版式设计的重要部分。

版式设计中的色彩并不是随便分布的,其以人的理念为基础,以人的兴趣为前提,结合多种元素,将主题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下面我们就《中国少年报》的色彩应用作一具体分析。

一、纯色、复色的使用颜色是少儿报纸版式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与图形文字一样重要,颜色搭配巧妙能够激发少儿的阅读兴趣。

色彩也是构筑我们情感的因素,它可以引导人的心理价值、心理状态,我们的情绪也在潜移默化的受到色彩的影响。

所以在给少年儿童设计色彩时要充分了解儿童心理对色彩的感知。

当前,报纸印刷采用四色印刷CMYK模式,分别是蓝色、红色、黄色和黑色,通过这四种颜色的随机组合,可以产生很多种不同的色彩。

这些色彩有别具一格的视觉效果,可以让读者眼前一亮,从而喜欢阅读。

中国青年报排版特点初探

中国青年报排版特点初探

中国传媒大学2011~2012 学年第 1 学期庄子与中国文化课程题目《中国青年报》排版特点初探学生吴少芳学号200901233006班级09传播所属学院电视与新闻任课教师王灿发成绩《中国青年报》排版特点初探为了比较《中国青年报》各个版面的版式特点,我首先选取了2012年2月1日至2月29日的《中国青年报》作为一个集合进行比较分析。

在大致浏览了这29期报纸以后我将比较的对象范围又缩小到3个具体板块上:“要闻”、“青年话题”和“综合新闻”,因为这三个板块是该报纸中最稳定的3大板。

最后我一共收集到74个版面,包含29个“要闻”版、29个“综合新闻”版和16个“青年话题”版。

以下便是对这74个版面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的部分结论。

“要闻”——整个版面是所有焦点的有机集合为了让重要新闻尽可能地吸引读者眼球同时又与其他重要新闻有序地组成一个版面,在排版时的位置关系和主次关系需要被良好呈现。

具体而言“要闻”的排版有以下几个特点:1.标题上见心思:手法多样、抓人眼球。

单看题与文的相对位置,有在水平方向上完全盖住正文的盖文标题〔图1〕、有标题下方和右方排列文稿的左上方标题〔图2〕,还有右方和下方排文稿的串文左竖标题〔图3〕、标题左方和下方排文稿的串文右竖标题〔图4〕、像石碑一样立在文稿上端的文顶竖标题〔图5〕。

此外,标题的字体、字号、粗细都不同,每个要闻版的标题都可以从大到小、从粗到细大致排成一个序列〔图6〕。

能在第一版出现的新闻无小事,通过标题间大小、位置的微妙调整和排列,能够确保读者不错过最重要的新闻信息,同时又冲淡心理上造成的主次关系,因为站在报刊编辑的立场说,在头版的新闻几乎是同样重要的。

2.图配文占据视觉中心〔图7〕。

要闻版乃头版的位置,占据其视觉中心的新闻图片要1 23 4 5 6么有着强烈的新闻时效性,要么有其重要意义或深刻的新闻内涵。

因此图片作为主题,搭配以些许文字向读者更全面地解读图片内涵。

在此图片的地位略高于文字的存在,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吸引力;但是脱离了新闻型文稿的图片又不能称其为一条新闻,因此图文结合才能正确地传达编辑部的信息。

从《中国青年报》《扬子晚报》看媒体图片新比较

从《中国青年报》《扬子晚报》看媒体图片新比较

从《中国青年报》《扬子晚报》看媒体图片新比较摘要:对于主流媒体,并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定义。

习惯上,我们将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党报党刊以及电台、电视台视为主流,而将市场化生存的报刊以及新兴的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纳入非主流媒体之列。

本文以《中国青年报》和《扬子晚报》为例,对于其图片使用情况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主流;非主流;媒体;图片;比较中图分类号:G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2-0064-02对于主流媒体,并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定义。

通常我们将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党报党刊以及电台、电视台视为主流,而将市场化生存的报刊以及新兴的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纳入非主流媒体之列。

本文选择《中国青年报》和《扬子晚报》为例,对于其图片使用情况进行比较研究。

一、相同点图像是全世界共同的语言,一方面消除了文字信息对人文化知识的要求,另一方面消除了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人们的理解差异。

正所谓一图胜千言,那些自然生动、真切感人的画面一下子就拉近了报纸与读者的距离,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心灵的震撼,这是文字所无法企及的。

正是由于新闻图片具有直观、生动的特征,报纸媒体越来越重视利用新闻图片来传播信息,新闻图片在报纸媒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要形象生动的来表现这个世界我们就需要用形象生动的表现形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直观形象思维的发展,图像成为我们表现这个世界的主要方式。

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我们都被图像包围着,大街上的广告牌、宣传画、书刊中的插图、电视节目中五彩绚烂的影像。

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图像的世界中,图像消费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消费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很多时候人们买一样商品并不是由于它的实用价值,仅仅是因为它好看。

1842年德国人比乌和K.F.史特尔茨纳拍摄的《汉堡大火废墟》是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开启了用图片传播新闻信息的先河。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为了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应对广播电视及互联网的挑战,报纸也开始大量使用新闻图片。

析《中国青年报》国际新闻版标题特色

析《中国青年报》国际新闻版标题特色

析《中国青年报》国际新闻版标题特色
曹茹
【期刊名称】《采.写.编》
【年(卷),期】1998(000)001
【摘要】《中国青年报》的国际新闻版(每期第4版)是深受读者欢迎的版面,而其
独具特色的标题确实为其增色不少。

(一)贵放言而有度我国国际新闻报道一向遵循”谨慎发言”的不成文法则,对国际事务,尤其是涉及别国政治、军事、外交之事,尽量少作评论,以免有干涉别国内政之嫌,标题更是谨小慎微。

《中国青年报》则比
较大胆,它们的评论性标题占了很大的份额,评论风格既有棱角,又把握分寸,机智巧妙。

请看下列标题:
【总页数】2页(P44-43)
【作者】曹茹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新闻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3
【相关文献】
1.如何把国际新闻版办出自己的特色 [J], 陆永初;李洁龙
2.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简析《钟祥日报》一组农业产业化报道的标题特
色 [J], 安从喜
3.办出国际新闻版的新特色 [J], 刘新宏
4.把“窗口”扮得更靓——谈《陕西日报》国际新闻版特色 [J], 杨武;保军
5.突出重点报道体现地方特色──《乌鲁木齐晚报》国际新闻版编辑体会 [J], 刘有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青网在内容选择和排版布局方面的优点

中青网在内容选择和排版布局方面的优点

中青网在内容选择和排版布局方面的优点
中青网是一个面向广大青少年读者的新闻门户网站,其在内容选择和排版布局方面有以下优点:
1. 严格遵守中国法律法规,确保网站内容安全、合法,不出现不良信息。

2. 以受众年龄层面为导向,内容更加贴近青少年生活、学习和娱乐。

在新闻、教育、文化、娱乐等多个方面覆盖面广,丰富多彩。

3. 网站首页设计简洁明了,醒目突出,内容分类清晰分明,阅读操作方便,用户友好。

4. 网站内容更新快速,及时推送国内外重要新闻和热点事件,不断吸引新用户。

5. 专门为青少年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让读者能够参与讨论、发表看法,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感。

总而言之,中青网在内容选择和排版布局方面的优点体现了其以“青少年为本”的理念,为读者提供更全面、更丰富、更安全的信息和服务。

中国青年报的PPT资料

中国青年报的PPT资料

中国青年报的简介1:性质中国青年报是中国共青团中央机关报,是当代中国政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份全国性综合性日报。

1951年4月27日,经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批准,《中国青年报》在北京创刊。

毛泽东同志亲自为中国青年报题写报名。

1966年8月20日因"文化大革命"停刊。

1978年10月7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国青年报》复刊,为周三刊,对开4版;1989年起出日版;1993年起增至对开8版。

现为每期12个版。

中国青年报作为中宣部直管的中央级大报,以“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为己任,服务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2、传播特色中国青年报以肩负中华民族未来的青年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始终涌动改革创新的冲动,始终热情地为新生事物鼓与呼,一贯重视并善于发掘富有时代精神的典型人物,追踪时代精英紧扣时代脉搏并给予可信、可亲、可敬的报道,以感染、召唤、影响青年,因此《中国青年报》具有鲜明青年特色和时代精神。

3、职责:以独特视角、客观翔实报道,及时反映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积极倡导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以推动改革开放,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为己任,4、受众《中国青年报》是以全国各族青年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和干部为主要读者受众。

下面是青年报读者分析:《中国青年报》读者是高学历读者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到本报读者的58.2%,而居民总体中高学历者只占27.3%。

《中国青年报》明显凝聚了一批高素质的读者。

《中国青年报》读者以青年为主。

20-49岁的青年读者占到《中国青年报》所有读者的72.93%,其中20-29岁的读者所占比例最高,达28.9%。

而居民总体中,20-49岁者只占到67.99%。

这一年龄段的读者正处于事业发展的成长期成熟期,他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量和敏感度更高,同时他们也是时尚和科技尖端产品的目标消费群,消费潜力较高。

管理者、学生、专业人士、技能人员、公务员、是《中国青年报》的核心读者《中国青年报》读者拥有良好职业,该报读者中,企事业/公司管理人员最多,占23.4%;该比例明显高于居民总体中管理人员的比例;此外,本报读者中技能人员、教师/医护/律师等专业人士和公务员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居民总体,显示出本报对这些良好职业人士具有非常的吸引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青年报》排版特点初探
为了比较《中国青年报》各个版面的版式特点,我首先选取了2012年2月1日至2月29日的《中国青年报》作为一个集合进行比较分析。

在大致浏览了这29期报纸以后我将比较的对象范围又缩小到3个具体板块上:“要闻”、“青年话题”和“综合新闻”,因为这三个板块是该报纸中最稳定的3大板。

最后我一共收集到74个版面,包含29个“要闻”版、29个“综合新闻”版和16个“青年话题”版。

以下便是对这74个版面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的部分结论。

“要闻”——整个版面是所有焦点的有机集合
为了让重要新闻尽可能地吸引读者眼球同时又与其他重要新闻有序地组成一个版面,在排版时的位置关系和主次关系需要被良好呈现。

具体而言“要闻”的排版有以下几个特点:
1.标题上见心思:手法多样、抓人眼球。

单看题与文的相对位置,有在水平方向上完全盖住正文的盖文标题(图1)、有标题下方和右方排列文稿的左上方标题(图2),还有右方和下方排文稿的串文左竖标题(图3)、标题左方和下方排文稿的串文右竖标题(图4)、像石碑一样立在文稿上端的文顶竖标题(图5)。

此外,标题的字体、字号、粗细都不同,每个要闻版的标题都可以从大到小、从粗到细大致排成一个序列(图6)。

能在第一版出现的新闻无小事,通过标题间大小、位置的微妙调整和排列,能够确保读者不错过最重要的新闻信息,同时又冲淡心理上造成的主次关系,因为站在报刊编辑的立场说,在头版的新闻几乎是同样重要的。

1 2
3 4 5 6
2.图配文占据视觉中心(图7)。

要闻版乃头版的位置,占据其视觉中心的新闻图片要么有着强烈的新闻时效性,要么有其重要意义或深刻的新闻内涵。

因此图片作为主题,搭配以些许文字向读者更全面地解读图片内涵。

在此图片的地位略高于文字的存在,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吸引力;但是脱离了新闻型文稿的图片又不能称其为一条新闻,因此图文结合才能正确地传达编辑部的信息。

图7
3.本报评论员评论稿件,标题颜色、正文字体均特殊呈现加以区别(图8)。

哪怕是在第一版也严格分清本报评论和新闻报道的界限,根据稿件的重要程度,中青评论文、本报评论员稿件可能出现在要闻版的任何一个位置,但是必定以天蓝色加粗黑体字标题、不同于新闻报道正文的字体编排呈现。

特殊的处理本身就可以像读者传达“该稿仅本报观点”的信息,使整个版面更加严谨有序。

图8
青年话题——恰到好处的主次和图文关系处理是关键。

这个版面似乎力求一语中的效果,排版简约但不简单,一些细节凸显了版面的特点与优势。

1.头条标题最具强势(图9)。

不同于要闻版的标题,彼此间争相活跃、各具强势,“青年话题”板块的头条标题字体、字号、空间占位上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进一步考虑便能体会到,这是出于“议程设置”的需要。

每天一个针对新锐青年群体的热点话题,以发挥唤醒、导向的作用。

在选择性注意的基础上,人们每天只要从这个板块中记住一个新闻标题就足够了。

图9
2.时评稿件用方框加以区别。

中国青年报所有的版面在线条的使用上都显得比较谨慎,除非必要一般不用线条,一旦出现多是为了让读者更易于分辨排版结构。

此外还有一种功能就是强调稿件的内容。

在“青年话题”板块中通常都会给“冰点时评”稿件加上灰色实线方框,从而起到强调的作用,并且加了方框的时评稿件在整个版面中显得严肃而庄重,给目标受众带来的阅读体验也会随之提升。

3.一幅漫画增添视觉冲击。

这个版块没有新闻摄影作品。

取而代之的是每期一幅针砭时弊的原创漫画配以文字解说来营造视觉中心(图9)。

人们都说现在是“读图时代”,一个没有任何图片的版面将会使读者缺少通读的勇气。

笔者认为中青报在这一板块中巧妙地用更为抽象的漫画来代替新闻图片是极为明智的。

因为太具体太有现场感的新闻图片反而会削弱文稿在思维上的犀利性。

这样的图文组合恰恰能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符合版面的要求。

综合新闻——综合不是简单的堆集,而是整合操作又不使信息失真。

综合新闻版块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内容多、信息量大、地域性强。

此时在信息的整合上就体现了编辑的心思所在。

整合过程中的具体手法集中表现在标题间和稿件间的平行关系上。

在上述的“要闻”和“青年话题”板块中,同一版面、不同标题间的相互作用很弱,很难发现;除此之外每个稿件或在图文相对位置上、或在稿件位置上、或在标题强势的大小上各占据不同的优势,形成一定的主次关系。

但是在“综合新闻”板块中,稿件的标题相互间有强烈的呼应关系,有的甚至表现为标题格式一致、对仗工整。

如图10中所示的标题“北京重点做好流动党员的十八大代表推荐提名工作”“辽宁努力实现十八大代表人选推荐提名工作全覆盖”与“四川‘全额定向’推荐十八大生产和工作第一线代表人选”三个标题间就呈现此特点,包括右边栏内的一组省市新闻简讯也有同样的表现。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看见这两组标题统领下的稿件在稿件编排的相对位置上也是上下平行的关系,
除此之外,综合性还体现在以下两个排版技巧上:
1.版面结构安守本分,更好地服务于“综合”性。

在“综合新闻”中最常见的就是稳妥的左右结构镶嵌三分法的排版。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体现的正是面面俱到的逻辑思维,很好地满足了版面的内容和定位的双重要求。

版面整体看起来整洁大方,颇有几分酒店菜单的气质,读者可根据自己的关注点快速锁定各地市的最新动态,因此于读者而言也是方便又体贴的阅读体验。

2.可容纳多个视觉中心。

此处的“视觉中心”大致可以等同于版面中的新闻图片。

不过
与“要闻”不同的是,该版面的新闻图片本身不一定具有足够的视觉冲击力,只是在图文相互映衬的作用下使得所对应新闻更加丰富生动;而另一方面,与“青年话题”不同的是,该版面的图片并非以抽象主义的漫画出现,而是具有现场感的新闻图片,通过这些图片为稿件“接地气”,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拉近了与读者间的距离。

稿件之间可以被整合,但新闻图片恰恰相反,它们不仅不能被整合而且最好各具魅力吸引眼球。

“综合新闻”又力求将全国各地的新变化尽收眼底,所以版面中经常有多个新闻图片形成多个视觉中心。

这些图片在大小上差距不算太大,处理手法类似“要闻”中对标题间强势关系的处理。

从以上的结论中大致可以看出,排版中标题的位置、标题间的相互关系、文稿的位置、文稿间的相互作用和图文之间的关系是版面的几个关键因素。

它们在不同的报刊中必定风格迥异,而在《中国青年报》的这三个特定的板块中体现出的特色又是因版面、因内容、因定位而各有异同。

“要闻”版张力明显、“青年话题”版重点突出、“综合新闻”版逻辑性强。

它们各自的特点首先决定了排版的特点,排版的细节设计又反过来加强了各自的风格特色。

但它们只是笔者自己的理解,相信在不同的情境中会有不同的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