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中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史研究
添加标题
国际交流与合作:加 强与国际学校社会工 作界的交流与合作,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推动中国学校社会工
作的发展。
汇 报 人 :
单 击 此 处 添 加 副 标 题
汇 报 人 :
壹
贰
叁
肆
伍
陆
社会转型背景下的需求驱动
教育改革与学校社会工作的兴起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政府政策支持与推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影响
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分支领域之一,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社会服务。
学校社会工作以全体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家庭关系、学业发展 等方面。
物质保障。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提出要“大力推进 学校社会工作”。
2012年《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布,明确提出加强学校社会工作专业 人才队伍建设。
2013年《关于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发布,进一步 明确了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2015年《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发布,为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 了更为具体的指导。
2000年代:学校 社会工作逐渐受 到重视,政府出 台相关政策支持 学校社会工作的 发展。
2010年代:学校 社会工作进入快速 发展阶段,越来越 多的学校开始引进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开展多样化的社会 工作服务。
添加 标题
2010年代:中国学校社会工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不仅在高校得到普及,也在中小学得到广泛应用,为青少 年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服务。
添加 标题
主要成果:学校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为青少年提供了心理疏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等方面的帮助和服务, 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同时,学校社会工作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模式和方法,提高了工作效果和 质量。
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路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起步阶段(1949年至1980年代初):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工作教育处于起步阶段。
当时的社会工作教育主要以社会工作培训为主,以政府和党组织为主导,教育内容主要是基本的社会服务技能和理论知识。
2. 发展阶段(1980年代至199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工作教育开始发展起来。
1986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第一个本科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在西南政法学院成立。
此后,社会工作专业开始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并逐渐扩大了培养规模和范围。
3. 建立阶段(2000年至2009年):2000年,中国社会工作学会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建立阶段的开始。
社会工作专业得到了更多的学术支持和研究,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有所改进和提高。
4. 发展成熟阶段(2010年至今):近年来,社会工作教育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支持,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
社会工作专业不断发展,培养规模逐渐扩大,并且有关社会工作的研究和学术交流也日益活跃。
总的来说,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路径是从起步阶段到发展阶段,再到建立阶段和发展成熟阶段的逐渐完善和提
高的过程。
这些阶段的转变是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对社会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相适应的。
学校社会工作
2007年10月26日,深圳市委市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工工作发展的意见》以 及7个相关文件,培育社工人才成为深圳人才强市的举措。“一校一社工”制度将建立,由政府购买服务。社工薪 酬不低于同等条件专业技术人员薪酬水平,最低3330元/月。
2013年3月1日,福州市首个驻校社工(学校社会工作)项目“菁英地带”正式启动,该项目发起人是广州资 深社工督导张洁。其回归家乡进行公益创业,经过一年时间调研走访流动困境儿童需求后采用驻校社工的模式开 展专业学校社会工作。 该驻校社工项目发起人张洁自筹经费推广实施一年半后得到共青团福州市委及福建省正 荣公益基金会的联合资助,开启福州市首个政府与民间基金会配比出资的合作模式。驻校社工试点的创新性与可 视化服务成效取得非常好的社会影响力,广受好评。
2009年9月1日,由30名社工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组成的“社工驻校服务基地”1日在北京挂牌成立,这是北京 市首个进驻中小学校园的社工服务常态化组织。“感谢月坛街道的大力支持,正是他们尽力为我们这个社会组织 与地区学校牵线搭桥,才促成了这项合作。”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社工专业应届毕业生郭昊在1日的挂牌仪式上说。 据了解,2009年7月,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社会工作系毕业生自主创业,申请成立了北京市西城区悦群社会工作事 务所,落户月坛街道。据月坛街道工委书记李红兵介绍,这是西城区第一家由民政部门核准成立的民办非企业性 质的社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完善公共服务,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郭昊说, “社工驻校服务基地”是悦群社会工作事务所与当地政府部门和学校共同开展的第一个服务项目,这个社工服务 基地也取名“悦群”,进驻位于月坛街道的三里河第三小学。
心理压力大拿公物发泄绿翠中学初一(8)班的几名学生说,每个班级都有部分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他们 拒绝向同学、老师打开心门,一旦面临巨大心理压力,往往通过破坏公物来发泄。“像门、课桌、椅子、消防栓, 常被拿来当‘出气筒’”,一名女学生说。学生和老师都认为,“驻校社工”可在这方面做更多工作。董沛兴目 前正在中大社工专业读研一,负责赤岗街试点。她说,针对青少年开展的“驻校社工”安排在赤岗、绿翠中学, 这在全市尚属首次,主要是帮学生解决各种心理困惑和成长烦恼。据她介绍,赤岗中学已专门设置信箱,在上也 设有电子邮箱,学生们可将心中烦恼、秘密写下,投入箱内,并留下方式。社工将根据这些信息约学生谈心,提 供一定帮助。
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概要
2019/1/6
27
• 2014年3月28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有我在伴— —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启动仪 式在滕州华晨育才学校举行。该活动是积极响应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弘扬社工精神,服务困境人 群”的国际社工日主题倡导系列活动之一。 • 项目启动后,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师生和济南山青 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将提供全面的社会工作服务。 项目将秉持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以能力建 设为主旨,全面提升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主要照 料人和项目点教师的能力,促进留守儿童更好地 适应当前环境,顺利融入社会,健康、快乐成长。
• 香港是从1971年开始推行学校社 会工作,到2000年,实行了“一 校一社工”制度。而驻校社工在 大陆的发展,尚且属于刚刚起步 的阶段,国家政策开始决定建立 社工队伍是从2006年才开始的, 2006年到现在还不到10年,也就 是说实际上只有6、7年的时间, 所以发展时间相对来说还比较短。 • 国内最早的驻校社工是在广州, 慢慢的北京、上海和四川、深圳 等地区开始尝试将专业社工引入 学校。
2019/1/6 12
B、学校改变模型: • 关注点: 学校环境(特别是学校规范) • 目标: 改善功能失调的学校规范 • 目标系统: 学校整体 • 问题来源: 功能失调的学校规范
2019/1/6 13
• 工作者的任务与活动: 确认哪些学校的规范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 直接与学生接触,特别是运用小组工作 个别地或以小组的形式向老师和学校管理者进行 咨询 • 工作者的角色: 倡导、商谈、咨询和调解 • 理论基础: 社会科学理论,特别是有关非正常人的理论;组 织理论
2019/1/6
21
7、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 • • • • 学校社会工作注重学生小组特别是残疾儿童小组; 与学校其他工作人员的合作; 实务工作注重社会生态学视角; 提倡对实务进行评估。
温故创新:我国高校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研究
温故创新:我国高校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研究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后,新一代年轻人逐渐成长为大学生的主体。
随之而来的是,逐渐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大学生问题。
面对如此局面,传统学校社会工作思路已经难以满足现实需要,新的、充满人文关怀的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和干预势在必行。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等院校的策略有:在校内增设专职学校社会工作者;重视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将学校社会工作与家庭社会工作结合起来,为学生的顺利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模式;心理咨询一、温故:学校社会工作发展史回顾社会工作(social work)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于西方社会。
自其诞生以来,社会工作已经逐渐成长为一门专业甚至是职业,其理论体系也不断壮大,发展出一系列的分支,以应对不同领域的社会问题。
学校社会工作(school social work)也是社会工作的分支体系之一。
学校社会工作这一术语是个外来词汇,由英语“school social work”翻译而来,学校社会工作亦称为教育社会工作(education social work),泛指教育体系内的社会工作理论及实务(social work practice in education and school setting)。
学校社会工作乃为社会工作这一范畴中的一种专业服务。
就社会工作而言,其大致内容包括卫生、教育、福利、司法、家庭及其他社会团体等社会工作,于教育领域中,尤其在学校里实施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就是学校社会工作。
至于何为“学校社会工作”?并无统一定义。
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笔者认为:学校社会工作乃是社会工作的一个实务领域,其是将社会工作的一般理论、专业价值、方法技巧等在学校中的具体运用,其主要目的在于学校改进“教”与“学”的环境,使学生能够恢复和增强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生活能力的一项专业服务活动。
学校社会工作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二者区别在于广义的学校社会工作是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狭义的学校社会工作则是以学习或者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为服务对象。
大学我国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sundae_meng
二、美国学者阿瑟.邓罕姆提出的七大原则 三、美国社会工作者罗斯总结的13项工作原则 四、联合国1955年出版的《通过社区发展获得 社会进步》书中提出的10项原则 五、各国学者共同提到的基本原则
1.
2. 3.
以人为本 以社区发展为目标 重视社区居民的参与和自治
/sundae_meng
按照理想达到的目的和实现的手段,价值观可分 为终极性价值观和工具性价值观。 终极性价值观:评价社会工作目标或意义的观念。 工具性价值观:包括对社会工作者自身行为准则的 评判。 例如,将“廉正”和“能力”视为社会工作者的核 心(终 极)价值是重要的价值补充。 “廉正”指社会工作者 始终 意识到专业的使命、价值、伦理原则和伦理标准,按照 其规定性诚实地、负责任地进行实践,并促进其所属组 织的实践符合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能力”则强调社 会 /sundae_meng 工作者始终致力于增进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争取
/sundae_meng
二、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
一、以集体取向的人的价值和尊严
人的价值和尊严以及个人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的 权利是社会工作包括社区工作的核心价值。社区社会
工作以“社区”为介入单位和对象,它所关注的始终 是社 区共同体和人的环境,通过社区组织来实现人的价值
sundaemeng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根源及其基础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根源及其基础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根植于西方资产阶级文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根植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而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来源于古化而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来源于古希腊古罗马和希伯来文明以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希腊古罗马和希伯来文明以基督教的博爱思想为主导崇尚理性宣扬博爱平等追求民主与为主导崇尚理性宣扬博爱平等追求民主与科学
2第二讲-国内外学校社工发展历史
一、学校社会工作在美国的发展
1、访问教师时期(1906~1930) 背景: 19世纪末,美国社会变迁剧烈,大批移民涌入城市,带来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其中,移民子女教育问题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 人物: 毕文:宗教教育,1906。32+80学生案例 道森(George Dawson),儿童心理学家1908 哈布鲁克(Sara Halbrook),社工,1909~1921 地域:哈佛德、纽约、波士顿, 发展主体:从民间机构到政府组织,从外界机构到学校体系
3、香港学校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与形式 个案辅导:涉及到工作员与学生本人会谈、家访及约见家长、与老师及其他学校人员联络、召开个案研讨会及转介等工作。个案来源主要是教师转介和学生主动求助为多。 小组工作:针对有类似问题或需要的学生,运用小组方法进行介入,小组的类别主要有治疗小组、发展小组、学习技巧小组及社交小组等。 综合性活动:针对学生、教师及家长开展的,以教育性和预防性稳主的包括展览、聚会、研讨会、演讲、旅行、竞赛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参与的人数较多,服务面广。 咨询服务:学校社会工作者提供给家长、学生和校方人员的,与社会工作范围有关的专业意见和资料的服务。
三、北欧学校社会工作
完整的社会福利政策 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 文明全人的教育理念 社会工作与学校是合作关系 “学校照顾者”、“学校社会秘书”、“教育心理服务社会工作师”、“学校社会工作师” 学校社工师必须是合格的社会工作者
四、德国学校社会工作
传统社会教育学与社会工作结合,“社会教育工作” 1970社会教育者引进中等学校,提供照顾、咨商、建言、发展社会技巧、人际关系、个人成长 1980社会教育工作加进了社会工作的意涵,关注弱势群体 1990通过“儿童及青年福利法”,提出对其进行特殊的帮助 1998作为“教育桥梁方案”加进了生涯辅导内容
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PPT文档31页
学校社会工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发展历程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ppt课件
1912年,美
前,社会工作中
国人布济时, 北京社会实进
会
1925年,燕 京大学社会 学与社会服 务学系
断,
1984年后,开始 恢复和创重建
ppt课件
1913年, 美国人葛 学溥
1944年,社会 工作专业刊物 《社会工作通 讯月刊》创办
这是近代最早以“社会工作”命名的刊 物,社会工作在中国有了自己的标志, 社会工作在中国得到了合法化的地位。
段赈济员; 4. 中央委员会是全市济贫工作的最高管理机构,
管理全市的济贫所、医院及院外救济事项,也定期开会。
7爱尔伯福制
(1852年,德国另一个 小市仿效汉堡制并加以 改良)
小结:
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与德国的汉堡制、爱尔伯福制开 创了现代社会政府承担社会救助规划行政工作之先河,它 们的一些基本理念和做法为后来许多国家所采纳,也直接 影响pp了t课件后来的社会工作制度与方法。
ppt课件
ppt课件
二、社会工作如何形成为 一种专业的?
11
ppt课件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专业方法的形成
12 社会工作专业兴起, 教育先行
1898年,纽约 慈善学院
1898年,荷兰 阿姆斯特丹社 会工作学院
1904年, 纽约社会 工作学院
成立
1910年,美 国哥伦比亚 大学、芝加 哥大学开设 社会工作课
程
1912年,波 士顿社会工 作学院首开 医疗社会工
农民无家可归、背井离乡
03
15C70S-18C末,社会问题凸显: 失地农民失去生活保障; 进城做工条件恶劣、疾病蔓延、道 德沦丧; 社会动荡不安。
1601年,英国 伊丽莎白《济
贫法》
1778年德国的 汉堡制与爱尔
香港地区发展学校社会工作的历史与经验
香港地区发展学校社会工作的历史与经验香港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首先由社会服务机构开始推行。
1971年,世界信义宗社会服务处、香港明爱、圣雅各福群会、基督教儿童基金会等机构,开始在中小学推行学校社会工作。
1974年,香港政府在部分学校开展另一个试验计划,由社会福利署辖下的家庭服务中心将个案工作服务延伸至学校。
政府在1977年进行评估,肯定了学校社会工作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
同年制定“青少年个人辅导社会工作程序计划”,对学校社会工作给予政策与经费上的承担,至此学校社会工作得到了正式的确立。
1982年,全港中学都获得了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
香港政府于1979年发表的《香港社会福利白皮书——进入八十年代的社会福利》和1991年发表的《跨越九十年代香港社会福利白皮书》都充分肯定了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持续需要,并制定提供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政策,表明应有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为所有中学提供服务。
香港政府在1991发表的白皮书中承诺,在1995至1996年度要达到为每2000个学生提供1名学校社工服务的目标,且已提前一年达到。
到了2000年,全港已完全实行了一校一社工的政策。
香港学校社会工作的经验一、香港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目标及理念香港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目标,是找出那些在学业、社交及情绪发展上有问题的学生,并协助他们解决个人问题和充分利用学习机会,为成年做好准备。
1[1]根据香港社会福利署的理念,学校社会工作是一项预防性、发展性和补救性的服务。
二、香港学校社会工作的人员比例香港政府在于制定学校社会工作人员数的过程中,如下表所示,每位学校社工的服务对象数量逐年减少,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时至今日,香港政府已全面推行一校一社工的制度,可以说这是政府、社工界、教育界共同努力的结果。
1[1]至于香港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目标可参见香港明爱、世界信义宗社会服务处、基督教社会服务处、男女基督教青年会(YMCA、YWCA)等组织学校社会工作组的宣传资料。
第一章 学校社会工作概述
学校社会工作教材:学校社会工作,许莉娅主编,2009年1月第一次印刷,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目的要求: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应用课程之一,也是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之一,对于将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方法和技术应用到现实社会中,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对学校社会工作有一个概括式的了解,并进一步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价值观念、基本技巧和方法;具有对学校当中社会问题进行分析、理解、解决和处理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去具体和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主要有多媒体教学、研讨式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法。
课堂讨论:就社会热点话题,联系本专业知识进行讨论;观看专业视频后,提交观后感(联系专业知识)主要参考书(名称、编著者、出版时间、出版社):1.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王思斌.学校社会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3.范明林、张洁.学校社会工作.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4. 林胜义.学校社会工作.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4.第一章学校社会工作概述主要内容:第一节学校社会工作的概念第二节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目标及功能第三节学校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基本要求: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定义和特征、基本性质;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类型、对象和实施作用的基本领域;理解学校社会工作与青少年辅导的关系。
重点:学校社会工作的含义和对象难点:学校社会工作与青少年辅导的关系。
第一节学校社会工作基本概念一、学校社会工作的概念界定和基本对象学校:正规与非正规的教育机构,小学,中学,大学等。
学校对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影响:1.学校要求社工提供的社工服务必须符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2.学校要求社工提供的社工服务不能干扰正常的教学环节和教学秩序。
3.学校要求社工提供的社工服务必须确保专业性与科学性。
美国学校社会工作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学校社会工作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学校社会工作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受到重视。
特别是在美国,学校社会工作已经发展成为一项专业化的社会服务,对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美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我们将概述美国学校社会工作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我们将分析美国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内容和方法,以及其在促进学生个人发展、家庭沟通、社区合作等方面的积极效果。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将探讨美国学校社会工作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以期为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美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美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当时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增多,学校开始意识到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来协助处理学生的各种问题。
起初,学校社会工作的角色主要局限于提供咨询和心理辅导服务。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职责范围逐渐扩大,涵盖了预防、干预、治疗等多个方面。
在20世纪中期,美国学校社会工作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这一时期,社会工作者开始更加积极地参与学校教育和社会化过程,与教师和家长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同时,随着相关法规政策的不断完善,学校社会工作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成为了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进入21世纪,美国学校社会工作进一步向专业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许多高校开设了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系统的教育和培训。
随着技术的发展,学校社会工作也开始运用数字化手段,如在线咨询、社交媒体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回顾美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其从最初的单一职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化、专业化的领域。
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社会对学校社会工作重要性的认可,也展示了学校社会工作在应对社会问题、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
对于我国来说,借鉴美国学校社会工作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社会工作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三、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发展
(一)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
1898年,美国纽约慈善学院成立,对当时受薪 的“慈善访问员”进行专业训练。同一时期,荷兰 成立了阿姆斯特丹社会工作学院,开设两年制的社 会工作课程。1904年纽约社会工作学院宣告成立。 到1910年,美国一些大学如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 大学都已开设了有关社会工作的课程;1912年波士 顿社会工作学院还首先开设了医疗社会工作课程。 当时开设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都是私立院校,通常 以两年制的硕士研究班专业训练为主。
德国俾斯麦政府于1883年创立强制 劳工保险制度,并从1883年的疾病保险 发展到1884年的职业灾害保险以及1889 年的残疾与老年保险。该制度采取危险 分担的保险原则,集合工人、企业主及 政府的财力,给劳动者以保障。此后, 德国又在这一制度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 列新的社会保障措施。
挪威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D、社会保障制度(1883年)
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所产生的社会 问题日益严重,那些局部的、地方的、 补救性的措施已渐渐不能有效地解决问 题。为了稳定社会秩序,西方国家政府 举办了系统的社会福利事业,并在此基 础上创立了全国性的社会保障制度。社 会保障制度为现代社会工作奠定了组织 制度基础。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贝佛里奇报告书
1942年发表的贝佛里奇报告书是一个划 时代的社会改革文献,对英国乃至西方社会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极大的贡献。 该报告所有可能丧 失谋生能力的情况,如疾病、失业、意外伤 害、老年、守寡、产妇等,都应包括在一个 单独的保险中;三是采取均等费率,即不管 纳费者的收人是多少,一律缴同等费率;四 是采取均等给付,使每个人有相等的权利。
为不养成贫民的依赖心理,赈济款必 须依照法律所规定的最低标准。 同时,赈济员还须办理段内有关预防 贫穷的工作,如介绍职业、训练与管理游 民等。 全市每14段为一区,每区设监察员1 人,负责领导区内各段赈济员的工作并向 中央委员会汇报。 中央委员会是全市的总的赈济机关, 全面负责管理院内院外的各救济事项,每 星期开会一次。
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社会工作是一种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和提高社会福祉的专业服务。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社会改革运动。
随着社会问题的不断增加和变化,社会工作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将探讨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和未来趋势。
一、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1.早期的慈善和救济工作社会工作在早期主要以慈善和救济为主,目的是为了帮助那些处于贫困和困境中的人们。
这一阶段的社会工作主要由宗教机构和慈善机构组织和提供。
2.社会改革运动的兴起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兴起了一系列社会改革运动,如儿童劳动法运动、妇女权益运动和社会福利运动。
这些运动促使社会对社会问题的重视和解决方式的变革。
3.现代社会工作的形成现代社会工作的形成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社会工作专业化运动。
这一运动主要推动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体系化,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更科学和系统的方法和理论。
二、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1.多元化的工作领域随着社会问题的复杂化和多样化,社会工作的工作领域也变得更加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社会福利和康复领域外,社会工作还涉及到教育、医疗、环境、老龄化等各个方面。
2.专业化和技术化的要求现代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社会工作者具备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技术的进步也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手段,如咨询技术、信息系统等,这些都需要社会工作者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
3.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社会问题往往不局限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对于解决社会问题至关重要。
社会工作领域也越来越注重国际间的经验交流,通过合作项目和研究来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和创新。
4.科学化和证据主义的推动科学化和证据主义的发展趋势也在影响着社会工作的实践和发展。
社会工作需要更多基于实证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有效干预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工作效果和社会福祉。
5.倡导社会公正和人权社会工作始终关注着社会公正和人权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将继续强调这一点。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领域,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下面将从三个阶段来介绍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是起步阶段。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农村社会秩序的混乱、城市贫困人口的增加以及失业、犯罪等问题的出现。
这些问题促使中国开始关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需求,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新兴职业开始进入中国。
在这一阶段,社会工作主要由政府和社会团体开展,以提供基本的社会救助和服务为主。
第二阶段是发展阶段。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关键时期。
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和社会转型的加速,社会问题进一步凸显,社会工作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政府开始加大对社会工作的投入,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也开始设立社会工作专业,并培养相关人才。
社会工作的领域也逐渐扩大,不仅包括社区工作、儿童福利、老年服务等传统领域,还涉及到心理咨询、社会工作者培训等新兴领域。
第三阶段是专业化阶段。
进入21世纪,社会工作在中国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给社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社会工作逐渐从政府和社会团体的单一主体发展为一个多元化的体系,包括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多个参与主体。
同时,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也得到了提升,社会工作师资队伍逐渐壮大。
此外,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也不断创新,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特色,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工作模式和方法。
总的来说,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专业化阶段。
随着社会问题的增加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提升,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
未来,随着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变化,社会工作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社会稳定和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 工作者的任务与活动: ➢ 亲自参与社区活动; ➢ 鼓励社区说出自己的问题并提出意见; ➢ 帮助学校和社区互相理解; ➢ 鼓励社区参与学校的一些相关计划 • 工作者的主要作用: ➢ 调解、倡导和外展 • 理论基础: ➢ 社区——学校概念,沟通理论
2020/4/10
16
D、社会互动模型:
• 关注点: ➢ 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互惠互动;在互动中鉴别问题。 • 目标: ➢ 发展互相系统;扫清阻碍互惠互动的障碍。 • 目标系统: ➢ 互动领域 • 问题来源: ➢ 学生和各种系统在社会互动中出现问题,从而不
第二讲 学校社会工作的 发展历程
2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1、学校社会工作的建立: • 1.1、时间:1906-1907学年:分别单独出现在纽
约、波士顿和哈特福德三个城市。 • 1.2、特征:独立于学校系统,是这三个城市中的
私人机构和市民组织提供服务。 • 1.3、功能定位:给生活水平相比较低的人群提供
• 这一时期公立学校在各个方面都遇到了危机。 • 学校社会工作者开始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处理公
立学校存在的问题。 • 学校社会工作者通常的工作像一个小组成员,与
学校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合作。
2020/4/10
8
6、20世纪70年代的扩张:
• 学校社会工作急剧扩张的时期:
➢ 学校社会工作者的数量不断增长
➢ 更多地关注和注重家庭、社区、与学校其他相关 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合作以及残障学生。
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协调,使对儿童的教育更
有效果。
➢ 哈特福德:心理门诊的主任最早在该领域启动了 走访教师的项目,教师帮助心理医生确认儿童的
以往历史,使之成为门诊治疗计划和方法的有益
补充。
1913年,纽约的罗彻斯特教育委员会第一个推广
并资助了“走访教师项目”。(学校社会工作者
的前身) 2020/4/10
➢ 鼓励学校社会工作者发挥领导作用。
➢ 实务模型的出现: ✓ 模型是指一系列连贯的指示,通常可以说明工作
者应该做什么或者在特定环境下工作者通常应该 怎么做。
✓ 开展工作的最基本的思路
2020/4/10
9
案例
• 小明是一名初二年级的学生,因经常上课睡觉、旷课去学 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厅上网打游戏被要求来见学校社工。 小明告诉社工,上课时他根本听不懂老师讲什么,感到无 聊,父母都从事低薪、时长的工作,没多少时间管他的学 习,对他的学业也没有高期望。小明的学校是位于旧城区 的一个普通中学,环境比较拥挤、杂乱,校园外面就有一 条老式商业街。社工从小明那了解到,像他这样的学生数 量还不少。
14
C、社区学校模型:
• 关注点:
➢ 因为贫困和存在缺陷而会误解和猜疑学校的社区
• 目标:
➢ 发展社区的理解和支持;
➢ 开发学校性计划,帮助贫困学生走出缺知识少食物的境地
• 目标系统:
➢ 社区、学校及其系统
• 问题来源:
➢ 贫困和其他社会环境;
➢ 学校工作人员不能完全了解文化的差异性和贫困的影响
2020/4/10
服务。
2020/4/10
2
➢ 纽约:Hartley之家和Greenich之家的安置工作者 认为必须与安置儿童的教师彼此沟通,并且派两
名工作人员走访学校及其家庭,通过近距离接触
学校和社区组织以增进了解和交流。
➢ 波士顿:妇女受教育协会安排人员去学校走访教 师(visiting teachers),其目的是更多地增加
2020/4/10
6
4、1940-1960年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强调:
• 到了1940年,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实际上已经 不再是家庭——学校联络员和负责调查旷课的职 员了,而转变为一种更为专业性的角色。
• 个体儿童的人性需要成为了主要的关注对象。 • 团体治疗的兴起。
2020/4/10
7
5、20世纪60年代目标和方法的改变:
3
1.4、角色定位:
沟通者角色:V.T.认识到他们所扮演的角色更多 地是协调社会条件和社会运动,并寻求在不同程 度上影响儿童所在学校政策的改变,他们更应该 成为学校和家庭沟通的桥梁。
2020/4/10
4
2、20世纪20年代的扩张
• 人数增加 • 纽约联邦基金为美国走访教师委员会提供经济支
持,在全美范围内进行学校社会工作的试点和尝 试,30名学校社会工作者被分派到30个不同的社 区,包括农村和城市。 • 每个地方社区也为这些走访教师提供工资。 • 美国走访教师联合会成立,主要工作是为其成员 建立一套专业的标准和制度。
功能;
• 工作者的主要作用:
➢ 建立具有支持性的合作和咨询系统 • 理论基础:
➢ 心理分析、社会心理学、自我心理学和个案工作 的理论和方法
2020/4/10
12
B、学校改变模型:
• 关注点: ➢ 学校环境(特别是学校规范) • 目标: ➢ 改善功能失调的学校规范 • 目标系统: ➢ 学校整体 • 问题来源: ➢ 功能失调的学校规范
2020/4/10
10
Alderson 四种学校社会工作实务模型
A、传统临床模型:
• 关注点: ➢ 有社会和情感问题的个体学生 • 目标: ➢ 使上面所提到的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发挥自己的功
能 • 目标系统: ➢ 学生及其父母
2020/4/10
11
• 工作者的任务与活动:
➢ 主要针对学生和家长的个案工作; ➢ 小组工作,家庭可以成为一个小组; ➢ 联合发挥学生、家长包括教师在内的教育人员的
2020/4/10
5
3、20世纪30年代目标的转换:
• 受大经济大萧条的影响,原有的工作大都变成提 供食品、避难所和衣物。
• 学校社会工作者放弃了他们早期为了改变学校不 利状况的工作,在联系家庭、学校、社区的基础 上,他们寻求能够发挥更为专业的一种作用—— 为问题学生提供精神支持。
• 学校社会工作者渴望改进他们的形象,成为一个 拥有更为专业化的技巧和更少负面效果的角色。
2020/4/10
13
• 工作者的任务与活动:
➢ 确认哪些学校的规范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 ➢ 直接与学生接触,特别是运用小组工作 ➢ 个别地或以小组的形式向老师和学校管理者进行
咨询
• 工作者的角色:
➢ 倡导、商谈、咨询和调解 • 理论基础: ➢ 社会科学理论,特别是有关非正常人的理论;组
织理论
202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