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操作流程输血科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年临床输血规范管理ppt课件
2024/2/29
输血相关文件应至少保存10年 ,以备后续查阅和统计分析。
对于涉及医疗纠纷的输血事件 ,相关文件应长期保存,并作 为法律依据进行处理。
18
05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Chapter
2024/2/29
19
输血技术规范概述
2024/2/29
输血的定义和目的
输血是指将血液或血液成分通过静脉途径输入患者体内, 以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提高免疫力等 。其目的是治疗疾病、挽救生命。
信息化管理
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输血全 过程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和安全性。例如,建立电子病历 系统,实现患者信息快速准确核 对;应用条形码技术,确保血液 制品正确无误地输入患者体内。
2024/2/29
22
06
临床输血伦理与法律问题
Chapter
2024/2/29
23
临床输血的伦理原则
在输血过程中,应确保患者的安 全,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如输血 反应、感染等。
对于急需输血的患者,医生可直接联 系输血科进行紧急配血和输血,但需 在事后补办相关手续。
输血审批
输血申请单需经过上级医生或输血科 医生的审批,确保输血必要性和合理 性。
2024/2/29
8
输血前检查与评估
01
02
03
患者身份核对
在输血前,护士需核对患 者姓名、性别、年龄、住 院号等基本信息,确保输 血对象准确无误。
处理输血不良反应
在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时,医护人员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同时,应及 时向医院相关部门报告,并进行详细记录和调查分析,以便总结经验教训并改进临床输血 的规范和管理制度。
加强培训和宣传
输血相关文件应至少保存10年 ,以备后续查阅和统计分析。
对于涉及医疗纠纷的输血事件 ,相关文件应长期保存,并作 为法律依据进行处理。
18
05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Chapter
2024/2/29
19
输血技术规范概述
2024/2/29
输血的定义和目的
输血是指将血液或血液成分通过静脉途径输入患者体内, 以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提高免疫力等 。其目的是治疗疾病、挽救生命。
信息化管理
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输血全 过程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和安全性。例如,建立电子病历 系统,实现患者信息快速准确核 对;应用条形码技术,确保血液 制品正确无误地输入患者体内。
2024/2/29
22
06
临床输血伦理与法律问题
Chapter
2024/2/29
23
临床输血的伦理原则
在输血过程中,应确保患者的安 全,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如输血 反应、感染等。
对于急需输血的患者,医生可直接联 系输血科进行紧急配血和输血,但需 在事后补办相关手续。
输血审批
输血申请单需经过上级医生或输血科 医生的审批,确保输血必要性和合理 性。
2024/2/29
8
输血前检查与评估
01
02
03
患者身份核对
在输血前,护士需核对患 者姓名、性别、年龄、住 院号等基本信息,确保输 血对象准确无误。
处理输血不良反应
在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时,医护人员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同时,应及 时向医院相关部门报告,并进行详细记录和调查分析,以便总结经验教训并改进临床输血 的规范和管理制度。
加强培训和宣传
临床输血-PPT课件
一、输血要遵循的原则
• • • • • 能不输则不输 能少输则不多输 如有输血指征 尽可能开展成分输血 不输或少数全血
二、临床使用全血的适应症、禁忌症
• 临床使用全血的情况并不多见须严格掌 握其指征 (一)适应症: 1、急性失血:急性大量失血伴有低血容量 或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当失血量超过 自身血容量30%时,输注全血可补充失去 的红细胞,并有一定的扩容作用。
(五)红细胞输注的注意事项
输注前需将血袋反复 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 添加剂充分混匀。必要 时在输注过程中也要不 时轻轻摇动血袋使红细 胞悬起,以避免越输越 慢的现象。若已出现管 里堵塞,可将少量生理 盐水注入血袋中稀释血 液并混匀。
四、血小板制品的临床应用
(一)适应证: 是否进行血小板输注取决于病人临床 情况,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血小板计数以 及血小板的功能. 在参考血小板计数的基础上,患者的出 血表现和引起出血的原因是重要参考依 据.
7、治疗性血浆置换
(二)输注血浆的剂量
一般认为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剂量为 10~15ml/kg时,大多数凝血因子被提高 到正常水平的25%就能有效止血。 最后,提倡大家节约用血,据专家统 计我国用血量达800吨,北京、上海是用 血量最大的城市,分别为80吨和75吨, 估计其中不必要输血达50%,希望大家严 格把握输血指征。
非等渗溶液与红细胞混合加压输血输血操作不严输大量acd保存血迟迟发反应免疫反应常见原因溶血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后紫癜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或血浆蛋白同种异体免疫对红细胞抗原的回忆性抗体igg类如抗jka抗jkb等植入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产生血小板抗体抗原抗体反应对同种异体血型抗原的识别并应答非免疫反应常见原因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输血相关性疾病多次输血100次以上相应的微生物传播七常见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断治疗一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诊断
输血ppt课件
输血史询问
了解患者是否有输血史、 输血反应史及特殊血型等 情况。
输血指征评估与决策
输血指征评估
根据患者病情、实验室检 查结果及临床输血指南, 综合评估患者是否需要输 血及输血的紧迫性。
输血决策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理 的输血方案,包括输血的 种类、剂量、时间等。
风险评估
评估输血可能带来的风险 ,如输血反应、感染等, 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性肺损伤、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等,需要加强对并发症的预防和处
理。
03
血液资源紧张问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血液资源的需求不断增
加,而血液供应却相对紧张,需要加强对血液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和展望
输血技术不断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先进的输血技术,如人造血液、基因编辑等, 这些新技术将有望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输血反应类型及预防措施
发热反应
多由于血液中含有致热原引起,表现为畏寒、发热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严格筛选献血者、使用去白细胞血液制品 等。
溶血反应
由于血型不合或血液保存不当等原因引起,表现为寒战、 高热、腰背酸痛等症状。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核对血型、采 用同型输血等。
过敏反应
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等,重者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 。预防措施包括询问过敏史、使用抗过敏药物等。
异常情况处理及应急措施
异常情况处理
在输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异常情况 ,如发热、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等。一 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报 告医生进行处理。同时要保留剩余的血 液和输血器材以备检测和分析原因。
VS
应急措施
在出现严重输血反应时,应立即采取应急 措施,如给予抗过敏药物、抗休克治疗等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 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 全。
规范输血流程ppt课件
医师签名:
输血疗效评价
_年_月_日_时_分 患者今日复查血常规:RBC:___×10^12/L; HB:____g/L;PLT:____×10^9/L;
APTT_____s;PT____s;患者_______(临床症状)。认为本次输血有效/无效(无效原因 分析________________)
医师签名:
规范输血流程
随着外科手术和创伤救治 医学的快速发展,血源紧张已 经是一个世界范围的难题,我 国的临床血液需求量由十年前 800吨增至2010年的4000吨左 右,今后预计还将以上一年基
数的20%增加。
据媒体和业内人士称:“我国临床 不合理用血达50%以上”。我国血液供 应量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量,血液制品 已成为稀缺资源 ,各地频传“血荒”现 象就是当前临床用血形势十分严峻的真 实反映。而异体输血引起的疾病十分严 峻的真实反映。而异体输血引起的疾病 传播又使得人们对输异体想血液制品产 生了很大的忧虑。因此,如何安全用血、
• 2.血小板:血液出库后必须马上输注,以病人能够承受的最 快速度输注。
• 3.新鲜冰冻血浆:血浆融化后必须马上输注,每袋血浆一般 在30分钟内输注完毕。
• 4.冷沉淀:融化后必须马上输注,以病人能够承受的最快速 度输注。
输血速度
输血速度应先慢后快,刚开始输血的10- 15分钟,一般不超过2ml/min,再根据病情和 年龄调整输注速度。一般情况下成人输血 速度为5-10ml/min,年老或心脏病病人1- 2ml/min,婴幼儿及有肺功能障碍者输血速度 宜慢0.5-1ml/min,记性大出血失血性休克时 需快速输血,可达50-100ml/min。
目的:交叉配血用的标本必须代表的是病人当前 的免疫状态,从而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输血疗效评价
_年_月_日_时_分 患者今日复查血常规:RBC:___×10^12/L; HB:____g/L;PLT:____×10^9/L;
APTT_____s;PT____s;患者_______(临床症状)。认为本次输血有效/无效(无效原因 分析________________)
医师签名:
规范输血流程
随着外科手术和创伤救治 医学的快速发展,血源紧张已 经是一个世界范围的难题,我 国的临床血液需求量由十年前 800吨增至2010年的4000吨左 右,今后预计还将以上一年基
数的20%增加。
据媒体和业内人士称:“我国临床 不合理用血达50%以上”。我国血液供 应量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量,血液制品 已成为稀缺资源 ,各地频传“血荒”现 象就是当前临床用血形势十分严峻的真 实反映。而异体输血引起的疾病十分严 峻的真实反映。而异体输血引起的疾病 传播又使得人们对输异体想血液制品产 生了很大的忧虑。因此,如何安全用血、
• 2.血小板:血液出库后必须马上输注,以病人能够承受的最 快速度输注。
• 3.新鲜冰冻血浆:血浆融化后必须马上输注,每袋血浆一般 在30分钟内输注完毕。
• 4.冷沉淀:融化后必须马上输注,以病人能够承受的最快速 度输注。
输血速度
输血速度应先慢后快,刚开始输血的10- 15分钟,一般不超过2ml/min,再根据病情和 年龄调整输注速度。一般情况下成人输血 速度为5-10ml/min,年老或心脏病病人1- 2ml/min,婴幼儿及有肺功能障碍者输血速度 宜慢0.5-1ml/min,记性大出血失血性休克时 需快速输血,可达50-100ml/min。
目的:交叉配血用的标本必须代表的是病人当前 的免疫状态,从而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临床输血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5
洗手,到病人床边
输血时核对 患者、床边卡、腕带、配血报告
单、病历、血袋、输液单
接血袋 确认通畅、消毒
调节滴数,<20滴/min
严格执行双人核对,同时携带病 历、配血报告单、输血用具和血 制品;必须推治疗车
严格执行双人核对
确认病人静脉通路完好 2次消毒血袋的出口周围,将其覆盖 段的塑料管旋下,将输血前输液袋上 的输血器针头拔出,插入血袋入口, 血袋挂于输液器架上
严格执行双人核对
三、输血
建立静脉通路、使用输血 前用药
输血前核对 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
严格按密闭式周围静脉输 液法建立静脉通路;将输血 医嘱转抄到输液单上并核对
核对方式: 一人持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另一 人持血袋;逐项执行,一人先诵读, 另一人复诵,核对一遍后,交叉再核 对一遍.核对内容:受血者姓名、床 号、住院号、血型(包括Rh血型) 、血液成分、用血量、编号、交叉 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的有效期、质 量;
观察患者局部和全身反应,如皮疹、 寒战、发热等; 记录输血起始和结束时间、速度、输 注量、输注是否通畅、患者的主诉等; 将配血报告单粘贴在病历中
8
四、输血注意事项
1、取回的血液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血前将血液轻轻摇 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 脉注射生理盐水。 2、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 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液输完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 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3、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 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的当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 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洗手,到病人床边
输血时核对 患者、床边卡、腕带、配血报告
单、病历、血袋、输液单
接血袋 确认通畅、消毒
调节滴数,<20滴/min
严格执行双人核对,同时携带病 历、配血报告单、输血用具和血 制品;必须推治疗车
严格执行双人核对
确认病人静脉通路完好 2次消毒血袋的出口周围,将其覆盖 段的塑料管旋下,将输血前输液袋上 的输血器针头拔出,插入血袋入口, 血袋挂于输液器架上
严格执行双人核对
三、输血
建立静脉通路、使用输血 前用药
输血前核对 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
严格按密闭式周围静脉输 液法建立静脉通路;将输血 医嘱转抄到输液单上并核对
核对方式: 一人持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另一 人持血袋;逐项执行,一人先诵读, 另一人复诵,核对一遍后,交叉再核 对一遍.核对内容:受血者姓名、床 号、住院号、血型(包括Rh血型) 、血液成分、用血量、编号、交叉 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的有效期、质 量;
观察患者局部和全身反应,如皮疹、 寒战、发热等; 记录输血起始和结束时间、速度、输 注量、输注是否通畅、患者的主诉等; 将配血报告单粘贴在病历中
8
四、输血注意事项
1、取回的血液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血前将血液轻轻摇 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 脉注射生理盐水。 2、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 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液输完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 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3、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 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的当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 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输血相关制度及流程总结PPT培训课件
2、将以上检测结果填写在输血申请单上,急 诊用血需在抽取交叉配血标本之前或同时抽取 血感常规及血常规标本送检,并于临床输血申 请单上注明:“已抽血感送检,结果未回”, 因抢救用血用交叉配血标本做血型鉴定。 3、常规首次备(用)血,必须先查病人血型, 再开输血申请单,输血科按规定拒收未填写血 型结果的常规输血申请,特别提醒护理站,首 次输血前血型检测标本不能与交叉配血。贫血而血容量正常的患者,原
则上应输注浓缩红细胞;低蛋白血症者可补充血浆或清蛋白液。
输血适应症
(三)重症感染
全身严重感染或脓毒血症、恶性肿瘤化疗后所致严重
骨髓抑制继发难治性感染者,可通过输血提供抗体和补体
,以增加抗感染能力。
(四)凝血功能障碍
根据引起病人凝血功能障碍的原发疾病,输注相关的
根据有无血容量不足的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同时参考血红蛋白和血
细胞比容(HCT)的变化选择治疗方案。一般首选输注晶体液、胶体
液或少量血浆增量剂,不输全血或血浆。当失血量超过总血容量20%
(1000m1)时,应及时输注适量全血。
(二)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常因慢性失血、红细胞破坏增加或清蛋白合成不足引起。手术前
(三)、新鲜冰冻血浆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或抗凝 血酶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外科PT或 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时,患者急性 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红细胞悬液后(出 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病史或 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 时输用.一般需输入l0~l5ml/kg体重新鲜冰冻 血浆.
(2)手术患者在血小板>50×109/L时,一般不会发 生出血增多.血小板功能低下(如继发于术前阿司 匹林治疗)对出血的影响比血小板计数更重要.手 术类型和范围,出血速率,控制出血的能力,出血所
临床输血工作流程课件
输血相关感染:停 止输血,给予抗感 染药物治疗
输血相关并发症: 根据具体情况,给 予相应处理
输血后随访与记录
随访时间:输血后24小 时内
随访内容:患者症状、体 征、生命体征等
记录方式:书面记录或电 子记录
记录内容:输血时间、输 血量、输血反应等
随访目的:了解输血效果, 及时发现和处理输血反应
记录保存:按照医院规定 保存,便于查询和追溯交源自配血01 02 03 04
01
目的:确定献血者和受血者之间的 血型是否匹配
02
方法:使用血型检测试剂进行检测
03
结果:如果血型匹配,可以进行输血; 如果不匹配,需要寻找其他献血者
04
注意事项:交叉配血需要严格按照 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输血安全。
输血操作流程
输血器材准备
1. 输血器:包括输血袋、输血针、 输血管等
2. 输血袋:包括一次性输血袋、可 重复使用输血袋等
3. 输血针:包括一次性输血针、可 重复使用输血针等
4. 输血管:包括一次性输血管、可 重复使用输血管等
5. 其他器材:包括止血带、消毒棉 签、手套等
输血操作步骤
1
准备输血器材:包括 输血器、输血袋、输 血针等
2
核对患者信息:包括 姓名、年龄、血型、 住院号等
谢谢
能等
评估输血风 险:评估患 者输血风险, 制定输血方
案
输血申请
01 申请条件:患者需要输
血治疗,且符合输血指 征
03 审核:输血科或血库审
核输血申请单,确认是 否符合输血指征和输血 要求
02 申请流程:医生填写输
血申请单,包括患者基 本信息、输血指征、输 血种类和数量等
04 输血准备:输血科或血
静脉输血PPT课件
2019/12/11
2
• 6、输血科(血库)每月统计输血(不良)反应发 生率,年终统计分析全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 率,逐月逐年上报医院医务部门,并向供血机构 反馈。
• 7、临床用全血或红细胞24小时用量超过10U履行 报批手续,需科室主任审核签名,经输血科(血 库)医师会诊或输血科(血库)负责人同意,报 医务处(科)批准。输全血和大量用血申请单由输 血科(血库)保存。
• 采血人在输血申请单上记录采集时间并签名 • 及时将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一起送至输血科 • 与输血科做好标本的交接与记录
2019/12/11
8
二、取血:
• 持取血通知单至输血科取血
• 与发血者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有 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及血液外观等,准确 无误后双方签字
• 输血完毕,将输血记录单及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 病历中
• 每袋血均有输血记录,输血记录书写规范、信息 完整
2019/12/11
11
输血流程图
处理定血型、输血医嘱及记帐等
办公护士
核对输血申请单及患者详细资料、标注采血管、采集血样, 并签全名和时间
责任护士
送血标本、输血申请单到输血科登记、核对
输血科登记、接收、核对标本及申请单
• 血液制品从输血科取出后30min内输注,科 室无自行储血
2019/12/11
9
三、血液输注:
•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 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 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
•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及交叉配血报告单 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病案号、病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 血器输血,并双方签名
临床输血护理PPT课件
22输血不良反应流程图临床发生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严重反应按输血反应应急处理与抢救供血者血袋复采患者血液样本送血库血库复核病人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记录输血反应时间并做好记录复核患者与供血者血型再次进行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筛选血型错误或交叉配血错误血型无误交叉配血结果相付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通知临床重新配血上报医务部上报护理部反馈临床科室做其他生化免疫检验23不同血制品输入顺序血小板冷沉淀血浆红细胞24
面上出现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过期或其他需查证的情况
12
转运中出现的问题
1、患者家属自行来取血。 2、患者不在科室。 3、电梯慢。 4、陪护中心人员忙。 5、特殊血液制品时间被延长。 6、物流传输(血、单)。
13
三、血液制品的输注
1、输血前核对:
14
血制品取回后,取血员与主班护士核对后, 再与另一护士核对患者资料及确认血袋相关信息 :包括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 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供血者血袋号、 血型、血液类别、血量、有效期、血液有无溶血 变质、血袋有无渗漏,确认无误后尽快到患者床 边准备输血。
(4)血液制品编号
(5)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6)核对护士及输血护士签字
输血中出现的问题:
22
(1)自行储血。
(2)静脉穿刺的血管不好,输注慢、停
(3)核对者、执行者未及时签名
(4)血制品有疑问,与输血科联系少
(5)输血反应:发热、过敏、重大反应
(6)护士少的情况下输注(尽量避免)
(7)空血袋送回不及时或不送回8Biblioteka 风险:血样错,配血错,输血错
(1)采血样错误,张冠李戴 (2)医生填错血型的用血申请单 (3)急诊时,血型、交叉配血同时采集 (4)急诊科单独执行
面上出现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过期或其他需查证的情况
12
转运中出现的问题
1、患者家属自行来取血。 2、患者不在科室。 3、电梯慢。 4、陪护中心人员忙。 5、特殊血液制品时间被延长。 6、物流传输(血、单)。
13
三、血液制品的输注
1、输血前核对:
14
血制品取回后,取血员与主班护士核对后, 再与另一护士核对患者资料及确认血袋相关信息 :包括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 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供血者血袋号、 血型、血液类别、血量、有效期、血液有无溶血 变质、血袋有无渗漏,确认无误后尽快到患者床 边准备输血。
(4)血液制品编号
(5)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6)核对护士及输血护士签字
输血中出现的问题:
22
(1)自行储血。
(2)静脉穿刺的血管不好,输注慢、停
(3)核对者、执行者未及时签名
(4)血制品有疑问,与输血科联系少
(5)输血反应:发热、过敏、重大反应
(6)护士少的情况下输注(尽量避免)
(7)空血袋送回不及时或不送回8Biblioteka 风险:血样错,配血错,输血错
(1)采血样错误,张冠李戴 (2)医生填错血型的用血申请单 (3)急诊时,血型、交叉配血同时采集 (4)急诊科单独执行
临床输血工作流程图ppt
临床输血责任重大 需要谨慎小心 只要输血就存在不安全隐患 大家共同努力将风险降到最低
谢谢大家!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床医师知晓,并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
5. 取血
要求: 接到通知后及时安排 临床医务人员取血 携《取血单》 仔细核对相关性息 双方签字 已发出血液制品不得重新入库
6. 输血
要求: 至少经过两人以上核对 按照输用要求执行 初始前15分钟密切观察 若遇发生不良反应时,必须立即停止,并
填写《不良反应回报单》交血库
临床输血工作流程
图解
1.医生申请
2.申请单及合 血标本送血库
3.联系血源, 取血
4.入库, 出库
8. 血袋回收
7.输血Βιβλιοθήκη 6. 取血、核对 5. 配血、发血
9.血袋销毁
10. 退费:
11.血液报废
1.申请
医生根据患者需求,选择正确的血液制品和 输用量,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
要求: 字迹清楚 信息准确 项目齐全 签字完备 输用时间明确
2. 送检
申请单及合血标本送血库 要求: 合血样本和申请单同时送达 合血样本张贴条形码,应包含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病区、住院号、申请者、采 样者、采样时间等信息 用紫盖真空管采集抗凝全血
3.联系血源、取血
输血科(血库)负责联系血源 要求: 电话或网络预约血源(只能与成都市血液中心
联系) 告知血型、血制品种类、血量、输用时间等,
并作好记录 若遇特殊情况,应与临床医师联系 若为急诊用血,必须使用专用红色取血介绍信 若需《献血证》请予以配合。接收《献血证》
后做好登记
4. 血液入库、出库
入库登记,交叉配血,配血报告, 发血 要求: 仔细核对患者信息 保证报告准确,签字完备 及时通知临床科室 若为稀有血型应按照预案要求事先通知临
临床输血相关知识PPT课件
1.取血人员 医护人员或受过培训的指定 人员用取血箱到输血科取血.
2.发血核对 由取血人员与输血科人员共同 核对以下项目:受血者科别、床号、 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 交叉配血记录;供血者血袋号、供血 者血型、血液类别、血量、有效期、 血液有无溶血及血块、血袋有无渗漏;
3.核对无误后发血者与取血者双方签字。
误方可输入,核对人、执行人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双签名, 输 血中注意观察患者情况。
10
四、护士输血前核对
1.床边输血核对内容 :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 到床边进行核对
11
2.输血前再次核对医嘱 、输液卡 确 认患者姓名、住院号、床号、血型、 申请单及血袋标签。
3.患者核对、血型确认。 4.对昏迷患者必须进行输血申请单、
19
冷沉淀的输注和护理
1.冷沉淀融化后,应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 输注,一般应在30min内输注完毕。
2.未能及时输注的冷沉淀不宜在室温放置过久, 不宜放于4℃冰箱,也不宜再冰冻保存。
20
输注顺序
多种血制品输注时顺序
血小板
冷沉淀
新鲜血浆
新鲜血
如果输血液量较多时不能按要求时间内输注完可联系输
血科酌情分批取出。
6、患者家属如有疑问是,应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 器及余血进行封存。
17
血小板的输注和护理
1.20-24℃震荡保存,严禁置4℃冰箱,严禁静 置,以免血小板聚集、破坏。
2.血小板从输血科取回,必须立即输注,输注 时间越快越好(以患者可以耐受为准),一般80100滴/分。
18
血浆的输注和护理
1. 保存条件为-20℃以下,融化后应尽快取回。 2. 输注前必须检查血浆外观,正常应为淡黄色 半透明液体,如颜色异常或有絮状物则不能输注。 3.新鲜冰冻血浆应尽快输注,以避免血浆蛋白变 性和不稳定的凝血因子丧失活力 4.输注速度一般为5-10ml/min,新鲜冰冻血浆一 经融化不可再冰冻保存,如因故融化后未能及时 输注,可在4 ℃冰箱暂时保存,但不能超过24h。
2.发血核对 由取血人员与输血科人员共同 核对以下项目:受血者科别、床号、 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 交叉配血记录;供血者血袋号、供血 者血型、血液类别、血量、有效期、 血液有无溶血及血块、血袋有无渗漏;
3.核对无误后发血者与取血者双方签字。
误方可输入,核对人、执行人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双签名, 输 血中注意观察患者情况。
10
四、护士输血前核对
1.床边输血核对内容 :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 到床边进行核对
11
2.输血前再次核对医嘱 、输液卡 确 认患者姓名、住院号、床号、血型、 申请单及血袋标签。
3.患者核对、血型确认。 4.对昏迷患者必须进行输血申请单、
19
冷沉淀的输注和护理
1.冷沉淀融化后,应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 输注,一般应在30min内输注完毕。
2.未能及时输注的冷沉淀不宜在室温放置过久, 不宜放于4℃冰箱,也不宜再冰冻保存。
20
输注顺序
多种血制品输注时顺序
血小板
冷沉淀
新鲜血浆
新鲜血
如果输血液量较多时不能按要求时间内输注完可联系输
血科酌情分批取出。
6、患者家属如有疑问是,应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 器及余血进行封存。
17
血小板的输注和护理
1.20-24℃震荡保存,严禁置4℃冰箱,严禁静 置,以免血小板聚集、破坏。
2.血小板从输血科取回,必须立即输注,输注 时间越快越好(以患者可以耐受为准),一般80100滴/分。
18
血浆的输注和护理
1. 保存条件为-20℃以下,融化后应尽快取回。 2. 输注前必须检查血浆外观,正常应为淡黄色 半透明液体,如颜色异常或有絮状物则不能输注。 3.新鲜冰冻血浆应尽快输注,以避免血浆蛋白变 性和不稳定的凝血因子丧失活力 4.输注速度一般为5-10ml/min,新鲜冰冻血浆一 经融化不可再冰冻保存,如因故融化后未能及时 输注,可在4 ℃冰箱暂时保存,但不能超过24h。
临床输血管理PPT课件
34
输血环节质量控制
6.复核是由他人对检测者的检测结果进行的 签名核实工作,是质量评价最简单且行之有效 的手段。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完成,并进行再 次核对无误后,检测者与复核者签名。
7.质量标准要求 (1)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液标本必须是输血
前3天之内的; (2)核对血样与申请单信息一致无误; (3)按操作规程及要求配血; (4)复核人员认真核对无误后,签字记录。
Rh血型 2.复检献血员ABO血型(反定型) 3.抗体筛查(患者) 4.交叉配血试验(盐水相和特殊介质相)
23
临床输血前检验项目
五、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测 1.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表面抗体(Anti-HBs)、e抗原 (HBeAg)、e抗体(Anti–Hbe)和核心 抗体(Anti-cAb) 2.丙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HCV) 3.艾滋病病毒抗体(Anti-HIV1/2) 4.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
3.如果你在短时间内发出了另外一份针对同一 患者的用血申请单,使用与第一份申请单和血样 上相同的标识编号,以便输血科(血库)工作人 员知道他们处理的是同一名患者。
4.如果有多名工作人员处理紧急情况,其中应 该有一名负责血液申请并和血库进行联系。如果 同时有多名受伤者,这一点尤为重要。
5.告诉输血科(血库),每个患者需要在多短 时间内得到血液。说明血液需要的紧急程度。
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
❖ 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组成 ❖ 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 ❖ 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1
临床输血过程与流程
操作步骤: 1.评估:是否需要用血及输血时间。 2.告知:拟实施的输血治疗的利与弊、输血风
险,同意并签字,记录于病历中。 3.记录:输血的指征及需要的血液制品和数量。 4.填写:输血申请单及输血前受血者传染病指标
输血环节质量控制
6.复核是由他人对检测者的检测结果进行的 签名核实工作,是质量评价最简单且行之有效 的手段。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完成,并进行再 次核对无误后,检测者与复核者签名。
7.质量标准要求 (1)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液标本必须是输血
前3天之内的; (2)核对血样与申请单信息一致无误; (3)按操作规程及要求配血; (4)复核人员认真核对无误后,签字记录。
Rh血型 2.复检献血员ABO血型(反定型) 3.抗体筛查(患者) 4.交叉配血试验(盐水相和特殊介质相)
23
临床输血前检验项目
五、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测 1.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表面抗体(Anti-HBs)、e抗原 (HBeAg)、e抗体(Anti–Hbe)和核心 抗体(Anti-cAb) 2.丙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HCV) 3.艾滋病病毒抗体(Anti-HIV1/2) 4.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
3.如果你在短时间内发出了另外一份针对同一 患者的用血申请单,使用与第一份申请单和血样 上相同的标识编号,以便输血科(血库)工作人 员知道他们处理的是同一名患者。
4.如果有多名工作人员处理紧急情况,其中应 该有一名负责血液申请并和血库进行联系。如果 同时有多名受伤者,这一点尤为重要。
5.告诉输血科(血库),每个患者需要在多短 时间内得到血液。说明血液需要的紧急程度。
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
❖ 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组成 ❖ 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 ❖ 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1
临床输血过程与流程
操作步骤: 1.评估:是否需要用血及输血时间。 2.告知:拟实施的输血治疗的利与弊、输血风
险,同意并签字,记录于病历中。 3.记录:输血的指征及需要的血液制品和数量。 4.填写:输血申请单及输血前受血者传染病指标
临床输血流程 ppt课件
病人血样采集与送检流程
6、由医护人员或经培训专门人员将病人血 样与《临床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 (血库)。
病人血样采集与送检流程
目的:保证标本的标识的唯一性
病人血样采集与送检流程
病人血样采集与送检流程
病人血样采集与送检流程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流程
1、由医护人员或经培训专门人员持病人血样与《临床输 血申请单》与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双方逐项核对 正确无误后,并双方全名签字。对不符合要求的血样 应一律退回。 2、病人交叉配血试验的血样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对下列之一者交叉配血试验的血样必须是输血前24小 时之内的: a、有输血史 b、有妊娠史 c、抗体筛选与鉴定阳性 d、大量输血的病人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流程
交叉配合试验保证病人血液制品输注为相 容性输注,包括: 1、交叉配合试验应包括主次侧:病人血清与供 血者红细胞之间反应为主侧,病人红细胞与供 血者血清之间反应为次侧。 2、交叉配血试验必须在盐水相试验基础上,加 做检查IgG血型抗体非盐水相试验(如间接抗 人球蛋白法、酶法、聚凝胺法、玻璃珠法和凝 胶法等)。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流程
3、输血科(血库)在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 试验前必须逐项核对《临床输血申请单》 内容、病人和供血者血样。 4、输血科(血库)所用检测试剂应具有国 家认可试剂证明(国家暂无认可的检测 试剂除外)。试管法所用血型鉴定试剂 购入日与使用前必须进行特异性、亲合 力与效价的检测。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流程
输血申请流程
献血和输血的伦理规范 是国际输血协会(ISBT)的道德委员会起 草的,旨在限定输血医学领域必须遵循的伦理 规范和原则。(2000年7月) 2、必须让病人了解输血存在的已知危险 和好处,以及/或者替代性治疗。病人有权接受 或拒绝输血。任何事先的指导都必须得到尊重。 3、在病人无法事先给予知情同意的情况 下实施输血治疗必须以符合病人的最大利益为 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要记录患者为什么要输血(主诉、病因、 生命体征、失血量、血液检查指标等), 输血成份、输血量、什么时间输血。
18
输血前病程记录
2、记录时间:最好在输血申请前完成记 录,至少在输血前完成记录。
3、记录标志:
输血前病程记录 这个病誌条目必须用
红颜色笔写,在病历中为显眼的记录标志 (所有输血病程记录条目均须红笔写)。
例如:
主任(治)医师查房记录+ 输血前病程记录
术前讨论+ 输血前病程记录
19
二、签《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 一)、 输血前谈话 通过输血前分析评估,患者有输血指
证,决定输血治疗,主治医师须向患者或 其家属说明输血治疗的必要性、输血治疗 方式选择、输血治疗次数选择及输血治疗 的不良反应或后果和感染经输血传播疾病 等意外情况的可能性。
卫生部规定,输血前必须做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检测,但输异体血仍存在一定风险,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经血传播疾病。虽 然我院使用的血液,均已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进行检测,但由于当前科技水平的有限,输血仍有某些不能预测或不能防止的输血反应和输血传 染病。输血时可能发生的主要情况如下:
临床输血操作流程
输血科
1
2
输血有风险 用血须谨慎!
3
临床输血操作流程
• 一、临床输血 • 二、临床输血流程 • 三、临床输血操作 • 四、临床输血操作流程
4
临床输血
• 输血检查 • 输血治疗 • 血输血治疗
输异体血 输血液制品
回输自体血液
6
临床输血流程
1、过敏反应 2、发热反应 3、感染肝炎(乙肝、丙肝等) 4、感染艾滋、梅毒
5、感染疟疾 6、巨细胞病毒或EB病毒感染 7、输血引起的其他疾病
8、发生其他难以预料的,危及患者生命等意外情况。
二、自体输血治疗包括自体血液回收、自体血液储存和麻醉后手术前等容性稀释式自体输血。
1、自体输血是指临床上采用患者自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以满足本人手术或紧急情况时需要的一种输血疗法。用自体的血液抢救自己的生命。
输血前
输血中
输血后
7
临床输血操作
• 分析评估、输血申请与病程记录
• 交叉配血
• 床旁输血操作
• 术前自体血储存、术中自体血回收
8
临床输血操作流程
• 一、输血前评估与病程记录 • 二、签《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 三、输血申请与审批 • 四、输血标本的采集与送交 • 五、输血申请的受理 • 六、交叉配血 • 七、血液发放与取血核对 • 八、床旁输血与输血过程记录 • 九、输血不良反应处理与记录 • 十、输血治疗效果评价与病程记录
20
二、签《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 二)、知情同意输血签字 通过输血前谈话,在征得患者或其家
属或委托代理人知情后同意输血,请患者 或家属或委托代理人在《输血治疗知情同 意书》上签名,医师随后签名并署上日期 和时间(到分钟)。
• 三)、无家属的、无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 由主治医师申请,上级医师核准,临
床科室主任审核签字,报医务部或总值班 或主管院长同意、签字备案,并入病历。
21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 临床输血及血液制品治疗知情同意书
患者姓名: 临床诊断: 输血目的: 输血前检查: HBsAg: 性, 抗-HBc: 性,
性别: 年龄: 输血史: 有 、无,
输血成分: Hb: g/L, Hct:
抗-HBs: 抗-HCV:
• 胸痛
• 体位性低血压
• 心动过速且输液无效
• 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
13
一、输血前评估与病程记录
• 二)、输血目的 1、补充红细胞提升血红蛋白,提高血液
携氧能力 2、补充凝血因子,预防出血或止血 3、补充术中失血(术前备血) 4、换血或血液成分置换
14
一、输血前评估与病程记录
• 三)、输血成分与输血量
2、自体输血存在一定风险,虽然我院均已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进行严格操作,但仍有某些不能预测或不能防止的情况发生。自体输血可能发生的主 要情况如下:
①采血过程中可能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应。
4、用血量 视病情而定,缺多少 补多少,不能过度输血。
16
一、输血前评估与病程记录
• 四)输血医嘱
• 1、输血前病原学检查
• 2、血型鉴定
• 3、交叉配血
• 4、输血申请
•
紧急输血
•
备血(包括术前备血)
•
血液(浆)置换
• 自体输血(自体血储存、回收、等容性稀释1)7
一、输血前评估与病程记录
• 五)、输血前病程记录 1、记录内容: 输血前讨论、分析评价输血适应证,就
9
一、输血前评估与病程记录
• 一)、输血指证 1 患者生命体征 2 失血量估计 3 实验室血液检查指标 限制性输血 非限制性输血
10
输血指征
限制性输血
• 非手术患者Hb≤70g/L • 手术患者Hb<80g/L • 年轻而原来健康的患者Hb <60g/L • 重度创伤患者液体复苏后Hb <70g/L • 出血性休克患者Hb <70g/L • 机械通气患者Hb <70g/L • 有稳定心脏病的重症患者Hb <70g/L
11
输血指征
• 限制性输血
• 非手术肿瘤患者Hb <80g/L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Hb <80g/L
• 病情稳定的患儿Hb <70g/L
• 严重烧伤患者维持Hb100g/L
• 重度海洋性贫血维持Hb(95~105)g/L
• 原来健康的年轻患者,即使失血量达
40%,只用晶体液复苏也能成功
12
何时使用非限制性输血?
科别:
床号:
孕: 产:
病案号:
%, 性, 性,
血小板: ×109/L, HBeAg: 性, 抗-HIV: 性,
ALT: IU /L, 抗-HBe: 性, 梅 毒: 性,
临床输血及血液制品治疗包括异体输血、输注血液制品和自体输血。
一、异体输血及血液制品治疗包括输全血、成分血及白蛋白、丙种球蛋白、抗乙肝病毒高效价免疫球蛋白等,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临床抢 救急危重患者生命行之有效的手段。
1、血液缺什么就补什么
2、常用血液成份:
①浓缩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 (LPRC)
②血浆:新鲜冰冻血浆 (FFP)
普通冰冻血浆(FP)
③冷沉淀凝血因子(Cryo)
④血小板:机器单采血小板( PC-2)
⑤全血
手工分离血小板( PC-1)
15
输血成分与输血量
3、血液制品:白蛋白、 球蛋白 、抗血清、细胞因子、凝血因子等
18
输血前病程记录
2、记录时间:最好在输血申请前完成记 录,至少在输血前完成记录。
3、记录标志:
输血前病程记录 这个病誌条目必须用
红颜色笔写,在病历中为显眼的记录标志 (所有输血病程记录条目均须红笔写)。
例如:
主任(治)医师查房记录+ 输血前病程记录
术前讨论+ 输血前病程记录
19
二、签《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 一)、 输血前谈话 通过输血前分析评估,患者有输血指
证,决定输血治疗,主治医师须向患者或 其家属说明输血治疗的必要性、输血治疗 方式选择、输血治疗次数选择及输血治疗 的不良反应或后果和感染经输血传播疾病 等意外情况的可能性。
卫生部规定,输血前必须做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检测,但输异体血仍存在一定风险,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经血传播疾病。虽 然我院使用的血液,均已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进行检测,但由于当前科技水平的有限,输血仍有某些不能预测或不能防止的输血反应和输血传 染病。输血时可能发生的主要情况如下:
临床输血操作流程
输血科
1
2
输血有风险 用血须谨慎!
3
临床输血操作流程
• 一、临床输血 • 二、临床输血流程 • 三、临床输血操作 • 四、临床输血操作流程
4
临床输血
• 输血检查 • 输血治疗 • 血输血治疗
输异体血 输血液制品
回输自体血液
6
临床输血流程
1、过敏反应 2、发热反应 3、感染肝炎(乙肝、丙肝等) 4、感染艾滋、梅毒
5、感染疟疾 6、巨细胞病毒或EB病毒感染 7、输血引起的其他疾病
8、发生其他难以预料的,危及患者生命等意外情况。
二、自体输血治疗包括自体血液回收、自体血液储存和麻醉后手术前等容性稀释式自体输血。
1、自体输血是指临床上采用患者自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以满足本人手术或紧急情况时需要的一种输血疗法。用自体的血液抢救自己的生命。
输血前
输血中
输血后
7
临床输血操作
• 分析评估、输血申请与病程记录
• 交叉配血
• 床旁输血操作
• 术前自体血储存、术中自体血回收
8
临床输血操作流程
• 一、输血前评估与病程记录 • 二、签《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 三、输血申请与审批 • 四、输血标本的采集与送交 • 五、输血申请的受理 • 六、交叉配血 • 七、血液发放与取血核对 • 八、床旁输血与输血过程记录 • 九、输血不良反应处理与记录 • 十、输血治疗效果评价与病程记录
20
二、签《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 二)、知情同意输血签字 通过输血前谈话,在征得患者或其家
属或委托代理人知情后同意输血,请患者 或家属或委托代理人在《输血治疗知情同 意书》上签名,医师随后签名并署上日期 和时间(到分钟)。
• 三)、无家属的、无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 由主治医师申请,上级医师核准,临
床科室主任审核签字,报医务部或总值班 或主管院长同意、签字备案,并入病历。
21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 临床输血及血液制品治疗知情同意书
患者姓名: 临床诊断: 输血目的: 输血前检查: HBsAg: 性, 抗-HBc: 性,
性别: 年龄: 输血史: 有 、无,
输血成分: Hb: g/L, Hct:
抗-HBs: 抗-HCV:
• 胸痛
• 体位性低血压
• 心动过速且输液无效
• 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
13
一、输血前评估与病程记录
• 二)、输血目的 1、补充红细胞提升血红蛋白,提高血液
携氧能力 2、补充凝血因子,预防出血或止血 3、补充术中失血(术前备血) 4、换血或血液成分置换
14
一、输血前评估与病程记录
• 三)、输血成分与输血量
2、自体输血存在一定风险,虽然我院均已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进行严格操作,但仍有某些不能预测或不能防止的情况发生。自体输血可能发生的主 要情况如下:
①采血过程中可能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应。
4、用血量 视病情而定,缺多少 补多少,不能过度输血。
16
一、输血前评估与病程记录
• 四)输血医嘱
• 1、输血前病原学检查
• 2、血型鉴定
• 3、交叉配血
• 4、输血申请
•
紧急输血
•
备血(包括术前备血)
•
血液(浆)置换
• 自体输血(自体血储存、回收、等容性稀释1)7
一、输血前评估与病程记录
• 五)、输血前病程记录 1、记录内容: 输血前讨论、分析评价输血适应证,就
9
一、输血前评估与病程记录
• 一)、输血指证 1 患者生命体征 2 失血量估计 3 实验室血液检查指标 限制性输血 非限制性输血
10
输血指征
限制性输血
• 非手术患者Hb≤70g/L • 手术患者Hb<80g/L • 年轻而原来健康的患者Hb <60g/L • 重度创伤患者液体复苏后Hb <70g/L • 出血性休克患者Hb <70g/L • 机械通气患者Hb <70g/L • 有稳定心脏病的重症患者Hb <70g/L
11
输血指征
• 限制性输血
• 非手术肿瘤患者Hb <80g/L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Hb <80g/L
• 病情稳定的患儿Hb <70g/L
• 严重烧伤患者维持Hb100g/L
• 重度海洋性贫血维持Hb(95~105)g/L
• 原来健康的年轻患者,即使失血量达
40%,只用晶体液复苏也能成功
12
何时使用非限制性输血?
科别:
床号:
孕: 产:
病案号:
%, 性, 性,
血小板: ×109/L, HBeAg: 性, 抗-HIV: 性,
ALT: IU /L, 抗-HBe: 性, 梅 毒: 性,
临床输血及血液制品治疗包括异体输血、输注血液制品和自体输血。
一、异体输血及血液制品治疗包括输全血、成分血及白蛋白、丙种球蛋白、抗乙肝病毒高效价免疫球蛋白等,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临床抢 救急危重患者生命行之有效的手段。
1、血液缺什么就补什么
2、常用血液成份:
①浓缩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 (LPRC)
②血浆:新鲜冰冻血浆 (FFP)
普通冰冻血浆(FP)
③冷沉淀凝血因子(Cryo)
④血小板:机器单采血小板( PC-2)
⑤全血
手工分离血小板( PC-1)
15
输血成分与输血量
3、血液制品:白蛋白、 球蛋白 、抗血清、细胞因子、凝血因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