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管理工作
在人类历史中,各种传染病一度成为阻碍人类发展和进步的主要原因,使得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曾经的鼠疫、霍乱以及流感等疫情的暴发流行,几度让人类的生存成为难题,为此,加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成为了维护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工作。如今,在生物技术和医疗研究的发展下,人们对传染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成功实现了对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控制,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频繁的人口流动,传染病也随之周游列国。携带病菌的病人从一个国家到达另一个国家,所需要的时间往往比传染病的潜伏期还要短。加之目前我们的食品越来越多选用加工食品,这些食品可能来自其它国家。在种植、采摘、加工、包装、运输、储存和销售等各个环节如果出现污染,都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疯牛病和口蹄疫是非常著名的例子。所以旧的传染病还没有消除,新发传染病(非典、H7N9、手足口等)已威胁着人类,新问题接踵而来,再次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威胁,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如何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成为了关键。
1 新时期传染病流行特点:
自20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条件也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人们不再仅仅是重视“吃”,而是“吃什么”、“怎么吃”,各种千奇百怪的吃法和生物被摆上了餐桌,加之,人们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改变等因素,使得传染病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巨大威胁,尽管在免疫制剂和抗生素的试用下,传染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得到了控制,很多重大传染病已基本得到了控制。就近几年来,传染病调查情况来看,全球传染病的发病率逐渐回升,甚至还有不断攀升的趋势,各种传染病爆发和流行事件频频发生,给社会带来恐慌的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
一些传染病又再次死灰复燃,例如:结核病、流感等都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威胁;此外,频频出现的新病种,也给传染病防控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导致流感以及结核等病原体变异,对抗菌药物产生了抗药性,例如:20世纪70年代以来,结核病再次肆虐;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全球进入到了结核病的紧急状态中”;截至目前为止,有数据显示,全球超过1/3的人群感染结核分歧杆菌;2010年,根据我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5岁以上结核病患者的发病率为66/10万,与2000年相比下降了60.1%,但结核病形势仍然非常严重,形势不容乐观。由于病原体基因变异,这使得病原体毒力、抗原性等都同时出现了较大变化,进而引发传染病大流行,例如:2009年甲型H1N1在全球范围内流行。
天气以及环境变化也使得不少病原体不断出现。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改变的同时,也导致了天气受到了严重影响,气候变化越来越大,温室效应日渐加剧,致使昆虫超常繁殖,导致革登热和疟疾的频发。加之,人们为了生活不断开垦荒地、乱砍乱伐,使得出血热不断扩散,同时,一些致病性和传染性较强的新病原体也随之出现,仅过去的四十年时间里,新出现的传染病就达到了40多种,其中一部分疾病甚至造成了人类恐慌和灾难,例如: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另一方面,一部分老传染病流行因素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这个多性伴侣、色情服务盛行的年代,以及人员流动范围和流动速度较大的情况下,人类的各种行为都是助长传染病快速传播的主要因素。
2 传染病的防控对策
2.1 预防为主,全社会参与
我们应将“预防为主”作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中心方针,在防治工作开展的过
程中,主要通过以下几项措施来加强防治工作的推进,其中主要包含了:①积极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对水资源进行保护,保障居民用水安全,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及时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粪便进行强化管理;强化食品卫生管理和监督等;②加强人群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方法,可有效提升人群免疫力;目前,主要通过疫苗接种,基本上消灭了天花以及脊髓灰质炎等病原体;③加强健康宣传教育:通过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等多种媒介,加强传染病知识和防治工作宣传力度;通过社区和街道居委会等形式组织地方群众参与到专业讲座等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中,使人们对传染病的防治意识得到有效提升,进而自觉加强健康行为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从根源上切断传播途径,实现对易感人群的保护;健康教育是目前国际公认的一种高效益、低投入的传染病预防策略。
2.2 加强传染病监测
在传染病防控中传染病监测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需要对传染病的发病、病原体特性以及性别、死亡等进行监测,同时还应当加强对人群免疫水平、动物生态流行病学、人口学资料以及媒介昆虫等各个方面的监测,形成一个全面覆盖全国各个地区各个方面的监测网络,准确把握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和流行因素,为防疫措施的评价和制定提供科学指导。
目前,我国在传染病监测中主要采取哨点以及常规报告两种形式进行研究,主要监测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计38种[2]。
2.3 建立传染病预警制度
现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成了传染病预警制度的建立,能够及时有效地掌握流行的危险因素以及传染病的发生情况,同时,还可预测和预警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并及时将相关控制措施传播到各个站点和地区;当然,我们还需不断完善传染病
疫情通报、上报以及公布等相关制度,使传染病预警制度更加完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各直辖市、自治区、省人民政府,应当结合传染病预警、发生情况以及流行趋势,及时将相关情况进行公布,而县级以上地方则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落实传染病预防措施和执行预案,及时汇报各项落实情况和实施进度,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2.4 建立完善的传染病防治机制
构建起公共卫生体系,并在其基础上对其不断完善,其中应当包含卫生监督体系、疾病防控体系以及信息情报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决策机制等,根据2004年我国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版)来看,其中对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责任进行了明确,并指出所有相关机构部门必须承担起传染病实施防控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章明确规定医务人员为传染病报告的法定责任人,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每位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传染病的防控。
国家有对传染病的防控投入大量的资金。很多传染病实行免费治疗。如:艾滋病、我院提供的:
1、乙肝孕妇所生新生儿在出生24内可免费注射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由国家免费提供)
2、肺结核免费检查,治疗和管理等政策。为肺结核病患者提供两次免费的X线肺部检查和四次的免费痰检。对确诊的结核病人免费发放6个月疗程的抗结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