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练习

合集下载

八年级送友人练习题

八年级送友人练习题

八年级送友人练习题在八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李白的《送友人》是一首经典的送别诗。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相关练习题的训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以及诗人的表达技巧。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一系列《送友人》练习题。

一、诗歌原文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二、练习题1、解释下列词语(1)孤蓬:_____(2)兹:_____(3)班马:_____2、诗歌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3、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孤蓬”这一意象有何含义?4、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中“萧萧班马鸣”有什么作用?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7、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三、参考答案1、(1)孤蓬: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

(2)兹:此。

(3)班马:离群的马。

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

2、首联描绘了一幅青山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清澈的河水环绕着东城潺潺流过的景象。

作用:交代了送别的地点和环境,烘托出了离别的氛围,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

3、“孤蓬”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形象地写出了友人漂泊不定、孤独无依的处境,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担忧和牵挂。

4、颈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浮云”比喻游子行踪不定,用“落日”比喻故人的留恋不舍之情。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5、“萧萧班马鸣”以马的萧萧长鸣烘托出了离别的不舍和凄凉,余音袅袅,不绝于耳,使离情别绪更显深沉。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对友人漂泊生涯的关怀和牵挂,以及对友人前程的祝福。

7、艺术特色:(1)情景交融。

诗中的青山、白水、浮云、落日等自然景象,与诗人的送别之情相互交融,营造出了一种既优美又伤感的意境。

(2)比喻巧妙。

用“孤蓬”比喻友人的漂泊不定,用“浮云”“落日”分别比喻游子意和故人情,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送友人》练习及答案

《送友人》练习及答案

《送友人》练习及答案《送友人》练习及答案《送友人》练习答案一、填空题1.诗中的“郭”意思是指外城2.“白水”的意思是明净的水3.“为别”意思是送别4.“孤蓬”是指此诗中比喻远行的朋友。

5.“萧萧”的意思是马的嘶叫声。

6.“班马”的原意是离群的马。

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

在此诗中是指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

7.“浮云”在此指飘动的云.8.“故人”是指此指诗人自己9.本诗的作者是唐(朝代)李白(人名)。

10.“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它的表达作用是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对朋友漂泊天涯的深切关怀和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二、选择题1.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CA.“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中“横”字写出了青山的静,“绕”字写出了白水的动。

B.“孤蓬万里征”中诗人用随风飘转的蓬草比喻远行的友人。

C.“挥手自兹去”写的是既然离别已成定局,那就用潇洒一挥手来对待吧。

D.“萧萧班马鸣”一句是借马的鸣声来寄托诗人和友人的离别之情。

(C选项中的“那就用潇洒一挥手来对待吧”有错误,应该是“依然不舍得离别。

”)2.对这首诗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DA.“送”字统领了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情感。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中的“孤蓬”比喻诗人眼中离别的友人。

C.“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既点出告别的地点,又饱含着绵绵的离情。

D.这首诗将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块,其感情基调是哀伤情调。

(D选项“其感情基调是哀伤情调”改成“其感情基调是浓浓的依恋不舍之情”。

)3.对这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整首诗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及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点明了诗的主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限伤感之情。

C.“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D.“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关切之情。

古诗词李白《送友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词李白《送友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起笔不凡,写景色彩明丽,动静结合,描写了一幅寥廓秀丽的送别图景。

B.颔联以“蓬草”为喻,说友人就要像蓬草一样随风飞转,领兵去征战万里。

C.尾联描写“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以景结情,可谓鬼斧神工。

D.本诗虽为送别诗,但节奏明快,感情真挚而又豁达乐观,并没有缠绵悱侧的哀伤情调。

16.诗的颈联描写“浮云”“落日”"两个意象,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是进亦忧,退亦忧”两句,“进亦忧”指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行船恢宏阔大的景象。

(3)韩愈在《师说》中写到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
15. B【解析】“征”并非“领兵征战”,此处有“远行”之意。

16.“浮云”“落日”两个意象在此分别比喻友人的行踪和诗人自己。

前者写友人离开后行踪不定、任意东西;后者写友人离开后诗人像落日一样依恋不舍。

诗句运用这两个意象真实地表现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无比关切和依恋之情。

17.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择师而教之则耻师焉。

《送友人》李白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送友人》李白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送友人》李白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送友人》李白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背景】本诗是玄宗天宝末(约754)李白在安徽宣城送别友人时所作。

宣城,南齐大诗人谢朓居住、任太守之地,景色优美,李白对此素来情有独钟。

【主题思想】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与离情别绪之意。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诗中交代送别地点及环境的句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2、诗中借马的萧萧长鸣,表现友人不忍离去的诗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诗中比喻友人离家远游,行踪难定的诗句: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4、诗中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二、选择题:1、对《送友人》这首诗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D )A。

“送”字统领了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情感。

B。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中的“孤蓬”比喻诗人眼中离别的友人。

C。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既点出告别的地点,又饱含着绵绵的离情。

课后检测】读懂诗人读懂诗之李白《送友人》

课后检测】读懂诗人读懂诗之李白《送友人》

“读懂诗人读懂诗”---《送友人》检测题1.下列对本诗中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白水绕东城;白水:清澈的水。

B. 此地一为别;一:语气助词,加强语气。

C. 挥手自兹去;兹:拟声词。

D. 萧萧班马鸣;班马:离群的马。

2.下列对《送友人》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送”字统领了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情感。

B.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既点出告别的地点,又饱含着绵绵的离情。

C.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中的“孤蓬”比喻诗人眼中离别的友人。

D.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

直抒胸臆,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感人肺腑。

3.对这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及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点明了诗的主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限伤感之情。

C. “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D.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关切之情。

4.下列诗句的主题与本首诗明显不同的是( )A.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B.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D.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送友人》一诗中以浮云孤飞,喻游子之心;以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的句子是,。

6.本诗首联运用对仗,其中“青山”对,“北郭”对,诗人以工整的形式描写了离别的场景,充满了诗情画意。

7.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李白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⑸。

【注】这首诗是李白送刘十六归隐时所作。

(1)诗人借“白云”描绘了刘十六怎样的形象?(2)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

《送友人》李白选择、简答及解析

《送友人》李白选择、简答及解析

《送友人》李白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题型:【选择题】【简答题】【原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主题思想】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与离情别绪之意。

【习题】一、选择题:1、对《送友人》这首诗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D )A。

“送”字统领了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情感。

B。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中的“孤蓬”比喻诗人眼中离别的友人。

C。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既点出告别的地点,又饱含着绵绵的离情。

D。

这首诗将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块,其感情基调是哀伤情调。

分析:D选项“其感情基调是哀伤情调”改成“其感情基调是浓浓的依恋不舍之情”。

2、对《送友人》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及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B。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点明了诗的主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限伤感之情。

C。

“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D。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关切之情。

分析:B选项“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限伤感之情。

”改成“抒发了诗人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和依恋不舍之情”。

)3、下列对《送友人》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送”字统领了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情感。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的“孤蓬”比喻诗人眼中离别的友人。

C.“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既点出了告别的地点,又饱含着绵绵的离情。

D.诗歌将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块,其感情基调是哀伤的。

《送友人》李白精品习题

《送友人》李白精品习题

《送友人》精品习题及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诗中交代送别地点及环境的句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2、诗中借马的萧萧长鸣,表现友人不忍离去的诗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诗中比喻友人离家远游,行踪难定的诗句: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4、诗中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二、选择题:1、对《送友人》这首诗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D )A。

“送”字统领了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情感。

B。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中的“孤蓬”比喻诗人眼中离别的友人。

C。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既点出告别的地点,又饱含着绵绵的离情。

D。

这首诗将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块,其感情基调是哀伤情调。

分析:D选项“其感情基调是哀伤情调”改成“其感情基调是浓浓的依恋不舍之情”。

2、对《送友人》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及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B。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点明了诗的主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限伤感之情。

C。

“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D。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关切之情。

分析:B选项“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限伤感之情。

”改成“抒发了诗人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和依恋不舍之情”。

)3、下列对《送友人》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送”字统领了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情感。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的“孤蓬”比喻诗人眼中离别的友人。

C.“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既点出了告别的地点,又饱含着绵绵的离情。

D.诗歌将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块,其感情基调是哀伤的。

【解析】D全诗的感情基调是哀而不伤的。

4、下列对《送友人》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A.诗歌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及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送友人》试题及答案

《送友人》试题及答案

《送友人》试题及答案一、解释字词(每题3分,共15分)1. “孤蓬”在诗中指的是什么?它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2. “浮云”在诗中是如何比喻游子的心意的?请结合诗句解释。

3. “落日”在诗中象征着什么?它与故人的情感有何联系?4. “萧萧”一词在诗中用来形容什么?它传达了怎样的氛围?5. “班马”在古代文学中常常用来指代什么?在诗中它起到了什么作用?二、句子翻译与解析(每题5分,共25分)1. 请将“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分析这两句诗在诗中的作用。

2. 请将“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孤蓬万里征”的意义。

3. 请将“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分析这两句诗如何通过对比手法表达情感。

4. 请将“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探讨“萧萧班马鸣”这一描写对整首诗情感氛围的增强作用。

三、默写填空(每题2分,共10分)请根据诗句的上下文,填写缺失的字词:1. 青山______北郭,白水______东城。

2. 此地______别,孤蓬______征。

3. 浮云______意,落日______情。

4. 挥手______去,萧萧______鸣。

四、内容理解与概括(10分)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并分析诗中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比喻手法和情感抒发来表现这一主题。

五、描写手法分析(15分)1. 诗中使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请举例说明。

2. 诗人是如何通过描写手法来增强诗中的离别情感的?3. 请分析诗中的“浮云”和“落日”两个意象是如何相互映衬,共同构建起诗的情感基调的。

六、句子赏析(15分)选择一句你认为最具表现力的诗句,进行以下分析:1. 诗句原文及翻译。

2. 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 诗句在整首诗中的地位和作用。

4. 诗句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七、人物环境情感分析(20分)1. 请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诗人和友人。

2. 描述诗中的环境特点,并探讨这些环境描写对诗的情感氛围有何影响。

李白《送友人》历年中考题(附答案)

李白《送友人》历年中考题(附答案)

李白《送友人》历年中考题(附答案)9. (2010·云南省普洱、西双版纳市,9,3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从内容上来看,这是一首诗。

(1分)(2)自选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2分)【答案】(1)送别(2)答案提示:从修辞,词语,思想感情,表达方式等方面分析。

(言之有理即可)41. (2010·湖北省恩施自治州,23-26,8分)审美体验(8分,每小题2分)(一)古诗欣赏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23.请将首联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24. 请简要分析尾联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答案】(一)古诗欣赏23.(2分)远远望去,青翠的山峦静静地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好一幅动静相生、寥廓秀丽的图景!说明:意近即可。

24.(2分)离别时挥手告别的动作表现了依依惜别的心情;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了离情别绪。

说明:意近即可。

59. (2010·云南省普洱、西双版纳市,9,3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从内容上来看,这是一首诗。

(1分)(2)自选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2分)【答案】(1)送别(2)答案提示:从修辞,词语,思想感情,表达方式等方面分析。

(言之有理即可)。

李白《送友人》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题)

李白《送友人》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题)

李白《送友人》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1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题)
(二)诗词鉴赏(共12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共6分,每小题3分)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下列对诗歌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景色,透着轻快明丽的气息。

这里有山的青绿,有水的流转,一静一动,相映成趣。

山的静默,水的远去,也暗示了离别的情景。

B.颔联诗意转为议论,感叹今此一别,友人即万里游荡,无所归依,诗人对友人的担忧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C.尾联当离别真的来临时,也只能潇洒地挥一挥手,任凭这离群的马嘶鸣。

马犹如此,人何以堪?全诗至此悠然而止,意蕴深远,令人回味不尽。

D.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自然美和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

(2)本诗的颈联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是经典名句,请你比较这两联诗在情感上的异同。

(3分)
答案:
12.(1)B
(2)相同点:都表达了在离别时对友人的深厚情谊;(1分)
不同点:李诗主要表达“我”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对即将远行友人的担忧;(1分)王诗主要劝勉朋友不要因离别而伤感,要心胸豁达,坦然待之。

(1分)。

《送友人》练习答案

《送友人》练习答案

VS
详细描述
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唐 诗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唐代文学 之所以繁荣,是因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达 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唐诗在形式上讲究平仄和韵律,注重意 境的创造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答案:李白
题目:《送友人》中“此地一为别,________”的下一 句是________。
解析:在《送友人》中,“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之后,诗人李白接着写道“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选择题答案及解析
题目
下列关于《送友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01
解析
《送友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 而不是杜甫的作品,所以选项B是不
《送友人》练习答案

CONTENCT

• 练习题目 • 答案解析 • 题目总结 • 相关知识点链接
01
练习题目
填空题
题目1
《送友人》的作者是_________。
题目2
《送友人》中“此地一为别,_________”的下一句是_________。
选择题
1
题目1:《送友人》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 不舍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
A.此地一为别,孤蓬万 里征
简答题
题目1
请简述《送友人》中作者通过哪些意 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情感。
题目2
请分析《送友人》中“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一句的意境和情感。
02
答案解析
填空题答案及解析
题目:《送友人》的作者是________。
解析:《送友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李白是唐代 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答案: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

古诗文阅读李白《送友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李白《送友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李白《送友人》阅读练习及
答案
[古诗文阅读]李白《送友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这首诗是如何借助“孤蓬”“浮云”“班马”这些物象来表现“游子意”的?请简要分析。

(6分)(2)这首诗寄寓了怎样的“故人情”?(4分)
答案:
9.(1)飞蓬离根后随风而去,不知何处落脚,写出游子旅途漫漫,前途未定;浮云飘忽不定,写出游子行
踪不定;班马为离群之马,分手之际,萧萧长鸣,写出
游子离别友人的孤独和惆怅。

(6分,每点2分)(2)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对友人漫长孤独旅程和未来命运深切关怀。

(4分,每点2分)。

《送友人》李白精品习题及解析

《送友人》李白精品习题及解析

《送友人》精品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主题思想】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与离情别绪之意。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诗中交代送别地点及环境的句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2、诗中借马的萧萧长鸣,表现友人不忍离去的诗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诗中比喻友人离家远游,行踪难定的诗句: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4、诗中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二、选择题:1、对《送友人》这首诗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D )A。

“送”字统领了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情感。

B。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中的“孤蓬”比喻诗人眼中离别的友人。

C。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既点出告别的地点,又饱含着绵绵的离情。

D。

这首诗将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块,其感情基调是哀伤情调。

分析:D选项“其感情基调是哀伤情调”改成“其感情基调是浓浓的依恋不舍之情”。

2、对《送友人》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及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B。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点明了诗的主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限伤感之情。

C。

“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D。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关切之情。

分析:B选项“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限伤感之情。

”改成“抒发了诗人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和依恋不舍之情”。

送友人 练习题

送友人 练习题

送友人练习题友人离别是一件令人感慨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都希望能够通过一份特别的礼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几个送给友人的练习题,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练习题一:人生感悟题目描述:请写下您对友人的人生寄语以及对友情的感悟。

正文:友人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存在,与他们的相处不仅仅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幸运。

我们在一起度过了许多快乐时光,留下了无数美好的回忆。

在这个特别的送别时刻,我想借着这份礼物,给你带去一些人生的寄语和我对友情的感悟。

人生百态,风雨同舟。

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友人永远是我们坚实的后盾。

我希望你无论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能找到真正可以信任和依靠的朋友。

无论时光如何荏苒,友情能够像一缕阳光,温暖我们内心最软弱的角落。

友情是一种无私的情感,它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和维护。

我们要学会倾听朋友的心声,与其分享快乐和悲伤,携手度过人生的起伏。

友情需要我们相互包容和谅解,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和情绪,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为了友谊付出真心和努力。

友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既需要智慧,也需要沟通和理解。

我们应该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换位思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彼此。

当我们发生争执和误会时,不要让骄傲和固执阻碍了友谊的发展。

与友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多一些包容和宽容,这样我们的友情将会更加紧密和长久。

最后,我希望你无论身在何处,都能记得我们之间的友谊是永恒的。

即使时间和距离分隔开了我们的身体,但心灵的纽带将永远相连。

当你回首往事时,我希望你能够感受到我们一起成长和分享的喜悦。

友人之间的情谊,无论多么久远,都将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

练习题二:回忆与展望题目描述:请回忆一段与友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并展望未来的友情发展。

正文: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们与友人的相识和相知已经有些年头了。

回想起我们一起走过的那段美好时光,满满的回忆涌上心头。

那时的我们年轻而无忧,时常在一起分享快乐和梦想。

在学校的日子里,我们共同经历了无数的考试和熬夜,肩并肩地为了共同的目标奋斗着。

《送友人》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

《送友人》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

《送友人》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班级:姓名:资料内容:【原文】【课下注释】【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精品习题及答案】【原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背景】本诗是玄宗天宝末(约754)李白在安徽宣城送别友人时所作。

宣城,南齐大诗人谢朓居住、任太守之地,景色优美,李白对此素来情有独钟。

【主题思想】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与离情别绪之意。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诗中交代送别地点及环境的句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2、诗中借马的萧萧长鸣,表现友人不忍离去的诗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诗中比喻友人离家远游,行踪难定的诗句: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4、诗中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浮云游子意,二、选择题:1、对《送友人》这首诗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D )A。

“送”字统领了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情感。

B。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中的“孤蓬”比喻诗人眼中离别的友人。

C。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送友人古诗词赏析练习题

送友人古诗词赏析练习题

送友人古诗词赏析练习题一、填空题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作者是______。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的______。

3. 《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的下一句是______。

4. 《赠汪伦》中“不及汪伦送我情”的上一句是______。

5.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的下一句是______。

二、选择题A. 《送元二使安西》B.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D. 《赠汪伦》A.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B.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D.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A. 《送元二使安西》B.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D. 《赠汪伦》三、简答题1. 请简要分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表达的情感。

2. 请简要阐述《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意义。

3. 请举例说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如何运用景物描写来表达离别之情。

四、鉴赏题1. 阅读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分析这首诗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2. 阅读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谈谈你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的理解。

五、对比分析题1. 比较《送元二使安西》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首诗中的送别情感,谈谈它们各自的特点。

2. 对比《赠汪伦》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首诗中的景物描写,分析它们在表达离别情感时的异同。

六、诗句理解题1. 解释《送元二使安西》中“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意义。

2. 分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所描绘的景象。

3. 说出你对《赠汪伦》中“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这两句诗的理解。

七、诗句默写题1. 默写《送元二使安西》全文。

2. 默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文。

3. 默写《赠汪伦》全文。

《送友人》李白精品习题及解析【部编版八下】

《送友人》李白精品习题及解析【部编版八下】

《送友人》精品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主题思想】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与离情别绪之意。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诗中交代送别地点及环境的句子:2、诗中借马的萧萧长鸣,表现友人不忍离去的诗句:3、诗中比喻友人离家远游,行踪难定的诗句:4、诗中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二、选择题:1、对《送友人》这首诗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A。

“送”字统领了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情感。

B。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中的“孤蓬”比喻诗人眼中离别的友人。

C。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既点出告别的地点,又饱含着绵绵的离情。

D。

这首诗将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块,其感情基调是哀伤情调。

2、对《送友人》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及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点明了诗的主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限伤感之情。

C.“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D.“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关切之情。

3、下列对《送友人》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送”字统领了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情感。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的“孤蓬”比喻诗人眼中离别的友人。

C.“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既点出了告别的地点,又饱含着绵绵的离情。

D.诗歌将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块,其感情基调是哀伤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友人》练习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一、解释词语
孤蓬()班马()
二、填空
1、本诗作者是朝的。

2、这首诗通过描写清丽如画的环境,渲染了的气氛,表达出对友人的之意。

三、选择题
1、对《送友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交代送别的地点、环境。

B、三四句以“孤蓬”比喻远行的朋友路途孤单。

C、五六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友人的依恋之情。

D、最后两句是写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马儿迫不及待地想离去,朋友只得分手。

2、以下错误的选项是()
A "绕东城"点明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 B"孤蓬"写出友人孤单无依的形象
C"落日"表现了诗人依依不舍的心情 D全诗声色俱佳,带有浓浓的哀伤情调
3.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中“横”字写出了青山的静,“绕”字写出了白水的动。

B. “孤蓬万里征”中诗人用随风飘转的蓬草比喻远行的友人。

C. “挥手自兹去”写的是既然离别已成定局,那就用潇洒一挥手来对待吧。

D. “萧萧班马鸣”一句是借马的鸣声来寄托诗人和友人的离别之情。

4、对这首诗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送”字统领了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情感。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中的“孤蓬”比喻诗人眼中离别的友人。

C.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既点出告别的地点,又饱含着绵绵的离情。

D.这首诗将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块,其感情基调是哀伤情调。

5、对这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及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点明了诗的主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限伤感之情。

C. “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D.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关切之情。

6、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一、二句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

B三、四句表达了对朋友漂泊天涯的深切关怀。

C五、六句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的依恋之情。

D七八句说明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不如及时分手。

7、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绕东城”点明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

B“孤蓬”写出了友人孤单无依的形象。

C“落日”表达了诗人依依不舍的心情。

D全诗声色俱佳,带有浓浓的哀伤之情。

李白《送友人》阅读训练附答案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阅读训练】:(说明:以下阅读题为综合各处习题整理而成,囊括了本诗相关知识点,特此说明。


(1)首联写景有特色,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2)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首联写送别之景,其中“横”与“绕”写得极妙,试分析。

(4)如何用颔联写送别之事。

(5)颈联情景交融,试分析。

(6)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7)尾句“班马鸣”的作用?
(8)这首诗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9)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中的“浮云”、“落日”的意象写出了
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10)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作赏析。

(3分)
(11)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12)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3) 说说“青山横北郭,山水绕东城”中“青”、“白”、横“、“绕”四字
的表达效果。

(14) 怎样理解“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孤蓬”这一意象?
(15)“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青山”“白水”从色彩角度写景;动静结合,“横”写出了山的静态,“绕”写出了水流的动态
(2)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地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描绘了
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点出送别地点,烘托了作者的送别之情。

(3)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城北,洁白的河水从城东缓缓绕过。

“横”
字写青山的静,“绕”字写白水的动,用词准确而传神。

(4)其中“别”照应诗题中的“送”,“孤蓬”是比喻手法,照应诗题中的“友人”。

“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5)“浮云”“落日”之景与“游子”之“意”、“故人”之“情”交融,拓
展意境。

(6)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
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7)犹作离别之声,衬托了离情别绪。

(8)李白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

(意思对即可)(9)“浮云”象征友人行踪不定,“落日”则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2分)
(10)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很好地渲染了伤离别之情。

(3分)(11)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12)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13)“青”“白”相间,色彩明丽。

“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绘白水的动态,这些词形象的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

(14)“孤蓬”比喻“远行的友人,形象的写出了此地一别后友人就要像篷草那样万里漂泊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15)诗人巧妙的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