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FM摩托车发动机装配线设计
摩托车发动机构造 原理照片图解

摩托车发动机构造原理照片图解气缸、活塞:图6-2 气缸的另一视角图GY6气缸如图6-1所示。
我们从图6-1可以看到,在气缸体边上有槽(或叫正时链条通道),正时链条从此通过到达气缸头,其中还要安装链条的导板片(图6-3a)、链条张紧器(图6-3b)。
图6-1中我们可以看到气缸正前方有一个孔,它是用来安装正时链条的链条调整器总成的,链条调整器总成如图6-3所示。
当正时链条发生磨损松动及异响时,我们可以通过链条调整器来对其进行一定的调整。
图6-3a 导板片图6-3b 链条张紧器图6-3 GY6链条调整器总成我们在前面已经了解过曲轴箱,在实际的安装中,图6-1所示的气缸,应该是反过来朝下安装在曲轴箱上的。
在图6-1中,气缸中间圆形的缸套部分,就是活塞在气缸中上下运动的空间。
我们没有找到GY6活塞的专门图片,但图6-4给出了一些活塞的照片,图6-5给出了一组活塞环的照片。
图6-4 一组活塞图片图6-5 一组活塞环图片见图6-4,活塞上有环槽部,用来安装活塞环。
活塞环分气环、油环。
GY6有二道气环,一道油环。
气环是用来防止燃烧室气体进入曲轴箱,而油环是用来防止润滑机油窜入燃烧室的。
在这里给大家提一个问题,为什么活塞顶部有两个倾斜凹坑?你想一想吧,答案是:避免活塞位于气缸上止点时与进排气门相撞而设置的。
国产上述GY6配件零售价格:缸体大约是¥200多块,国产的活塞价格大约是¥40左右,活塞环¥70左右。
合资的和进口的就贵许多,甚至数倍。
BHGY6强制风扇:在上述的文章中,我们看到了躲在屁股下座垫下发动机里的某些真面目,但是也许会有超级菜鸟问,我还是看不到呀!是的,气缸头和气缸是被包围起来的,像巴基斯坦的妇女,永远戴着一层面纱,这个面纱就是:发动机风扇导风罩,如图7-1所示。
图7-2是风扇盖。
图7-3是各种冷却风扇。
图7-1 风扇导风罩图7-2 风扇盖图7-3 各种冷却风扇在上文中我们看到了气缸头、气缸的图片,为了带走燃烧产生的大量热量,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外周覆盖的巨大散热片,但是还是不行啊,热啊,于是就用塑料罩包起来,用风扇不停地吹,塑料罩的功用就是形成冷却气流流动的气道。
浅谈发动机装配精益生产线的工艺设计规划

《装备制造技术》2019年第09期0引言发动机装配线精益工艺设计规划,目的是要达到适应多品种、多变化、高效率、高质量、低投入的生产要求。
本文从精益建线原则、精益工艺布置、精益品质保证、精益成本投入、精益管理理念等方面进行阐述[1]。
1精益设计原则1.1设计依据发动机装配生产线的设计依据主要有:产品技术要求和图纸、生产纲领、投资规模和自动化程度。
1.2精益设计原则(1)安全保障是生产线设计应当遵循的首要原则。
发动机装配生产线设计一定要保证安全设计要求,能达到“STOP6”的要求,即设计理念中,要考虑杜绝可能被夹住或卷入、与重物接触、与车辆接触、可能坠落、可能触电、与高热物接触的风险。
(2)发动机装配线设计规划一定要遵循保证产品质量原则。
关键工序、高精度工序、高风险程度工序,必须摆脱人工控制,投入设备控制。
(3)在保证安全及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生产线应遵循投资最小化设计规划原则。
非关键工序、低风险工序,为减少投资成本,可做好工序风险评估和防错措施,不必都追求高精度设备的过能力控制,可采用充分有效的质量保证的手工操作及半自动化设备来替代。
只有投入成本尽可能低,投入成本才能更快速收回,也是企业提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优选投资理念。
当然,也要根据企业的定位、规模等实际情况来决定生产线的投入。
(4)生产线还需遵循柔性化高的原则,从而能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一定范围内的产能调整,且能兼容多品种生产或扩展,只有工艺调整性及扩展性强,才能实现生产线资源共享以及多机种共线,这样可减少其他设备乃至生产线的投资,最终达到减少投入成本的目标。
(5)要具备较高的可动率,体现准时化思想。
2精益工艺布置发动机装配生产线的总体工艺路线为:分装→总装→热试。
生产线精益设计的典型代表为丰田生产线,其工艺布局适应高效率、高柔性、高工艺性的生产方式,其布局方案为:线体及工艺设备采用紧凑及较短的工艺线体布局;线体按主装线、缸盖分装线、外装线、活塞连杆分装线及其他小部件分装站进行工艺布局,分装线布置在主装配线旁。
摩托车发动机线路图摩托发动机线路怎么接才能让发动机启动

摩托车发动机线路图摩托发动机线路怎么接才能让发动机启动摩托发动机线路怎么接才能让发动机启动接启动机正负线兰白和绿接上就能启动,从发动机上引出的黑红色(双色线),需要把它跟总线断开,只接发动机要能启动的,但是点火器那里的黑红。
这么麻烦?使劲推,挂五档就着火了红蓝线一碰~。
谁有模仿摩托车发动机音效电路图,请提供,谢谢 - 。
无线电维修精华丛书这上面准有,我在这上面看见过关于这方面的电路介绍到网上找找看呢。
摩托车的马达电路怎么接的?马达的输入有两条线,一条是接地(公共线,接发动机机身),这是看不到的.一条接电瓶的正极和启动继电器.先由电瓶接线头的正级接出来,再到启动继电器的输入端(不分正负),再由启动继电器的输出端接电机的正输入端(有锣母的地方).继电器自带的两根线接车把上的启动按钮.两个有锣母的接线头为输入和输出端.。
摩托车发动机线路怎么连接黑红-黑红,[url=82-1546/]黄-黄,黄-粉(此处应该是棕色吧)[url=19/],黑绿-蓝白,绿色-绿白,具体是什么车型,国产车太杂,没有规范,如有问题,可尝试,黑绿-绿白,蓝白-对绿色,其他不变。
直接找专业人员帮忙吧黄颜色的是充电的绿色和黑绿色是触发线圈的黑红色是点火线圈的具体的你把图片发过来我看看两条黄接黄和粉.黑红接黑红.黑绿接蓝白.绿色接绿白.。
买一个70摩托车发动机怎样配制线路图下面的压缩文件,有一百多种较常见车型的电路图,下载后解压就可以了。
嘉陵JH70的三件轮,是指油泵轮、导向轮和张紧轮[url=58/],张紧轮和导向灯很好装,张紧轮直接装在张紧臂销上就行了,导向轮由缸体上的螺丝销穿过拧紧即可,油泵轮的安装麻烦点,一般要拆开发动机右盖并卸下机油泵,[url=39/]然后把油泵轮装在油泵销上,由于需要较。
黑红-黑红,黄-黄,黄-粉(。
摩托车发动机线路接直流的接入点火器这种线圈应该是直流点火,给电瓶充电并且起到稳压作用,提供点火信号,绿线是搭铁线,蓝/,两条黄线是照明充电线圈接线,接入整流器、直流照明的;白线是触发线圈接线,接地即可黄颜色的是充电的绿色和黑绿色是触发线圈的黑红色是点火线圈的主要想问什么了。
摩托车装配工艺流程

4GB5787-86法兰螺栓M6*30
(方向器自带)4件
名称:装电瓶盒及电瓶
内容:
把电瓶装在电瓶盒内后再装在空滤器盒内
零部件:
1.57蓄电池12V9Ah 1件
2.57-2电瓶盒1件
名称:装边盖和换档踏板
零部件:
101-1边盖1件
201-01换档踏板1件
3GB5787-86法兰螺栓M6x402件
3.部装后的花建轴
4.后制动踏板
5.右前搁脚
6.扭力弹簧
7.GB5789-86螺栓M8X351件
8.GB5789-86螺栓M10X401件
9.GB5789-86螺栓M8X251件
10.GB6187-86螺母M14X1.25
名称:紧固小摇架悬挂螺栓A,后减震下悬挂螺栓
零部件:
1.GB6187-86螺母M10X1.25 1件
4大盘螺钉M6X16 1件(镀鉻)
名称:装座垫
零部件:
1座垫1件
2GB6177-86螺母M62件
名称:成车下线
名称:装座垫
C B 1 2 5 T
LX125-5线装工艺
建隆摩托车有限责任公司 开发部 覃永川
2000.2.12
2.GB818-86专用螺钉M6*16 2件
注意:不要紧固尾罩组合
名称:装后扶手
零部件:
1.00-52后扶手右装饰胶1件
2.00-50后扶手胶条1件
3.00-43后扶手螺栓2件
4.GB818-86螺钉M6*16
2件
名称:装右侧盖
零部件:
1右侧盖1件
2 00-34B侧盖右支撑1件
3GB818-86螺钉M5X161件
摩托车发动机装配工艺知识

5、发动机各密封面结合处不应有渗漏气、油或水现象。 各连接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
(三)外观质量: 发动机外表面不应有明显的损伤、缺陷和锈蚀,涂 层、镀层应良好。 (四)主要性能:
1、标定功率及标定转速的值由企业标准规定,其标 定转速允许有±5%偏差。 2、最大转矩及相应转速的值由企业标准规定,其相 应转速允许有±5%偏差。 3、外特性曲线上的最低比燃油消耗率应不大于标准 规定的数值。 4、起动性能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要求。
1、装配性质: 摩托车发动机制造中的装配,可分为部装和总装。零部件 的组装称部装,摩托车发动机的零配件很多,工艺装备多, 装配线长,技术要求高,固通常称为发动机总装。 不同的装配性质,有不同的装配工艺要求。 2、生产纲领和生产节拍: 生产纲领是指年产量;生产节拍是指产出每台产品的时间, 也有用班产量来表示。 定型的摩托车发动机产品,一般都是大批量生产。有时是 为试制,或试生产,故也有小批量和批量生产。 生产纲领不同,装配工艺是不同的。
5、最低空载稳定转速(怠速)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要 求。
6、多缸发动机在标定工况下,各缸功率不均匀并不大于5%。 7、发动机噪声限值按GB16169的规定。 8、发动机怠速污染物的限值按GB14621的规定。 (五)清洁度: 发动机的清洁度限值按GB5362的规定。
汽油机的清洁度是指以规定的方法,从汽油机指定的部位 采集到的杂质量;其量值的单位是毫克(mg)。
(一)完全互换法: 将组成环中若干环的公差或公称尺寸重新调整, 使所得到的封闭环能达到精度要求。这是最理想的 办法,但这样做不得不提高某个或几个零件的加工 精度,有一定的难度。 (二)分组互换法: 分组互换法只能用在尺寸链环数不多,而对封闭 环的极限范围要求很高的情况下。如果用完全互换法, 势必要过分提高零件的精度,增加了零件的加工难度, 而且也是极不经济的。摩托车发动机中的气缸内径和 活塞裙外径,活塞销和活塞销孔、活塞销和连杆小头 孔等装配工作中,常采用分组互换法。
摩托车发动机装配工艺流程

摩托车发动机装配工艺流程
1. 将曲轴箱置于安装架上;
2. 装通气软管;
3. 刮剩胶,清除灰尘,沾屑;
4. 清洁曲轴箱盖;
5. 试合空的曲轴箱盖及曲轴箱;
6. 重新分拆曲轴箱盖和曲轴箱;
7. 装换档凸轮,齿轮轴II,III;
8. 装齿轮,棘轮轴IV;
9. 检查轴II,III是否在啮合状态,换档凸轮轴向是否到位;
10. 检查轴IV和轴III的啮合;
11. 合上,下箱体;
12. 检查轴II和轴III的啮合,轴III和轴IV的啮合;
13. 箱体朝上,上螺丝11只;
14. 装油泵;
15. 箱盖朝上,装变速杆;
16. 装换档凸轮轴向定位块;
17. 装换档限位器;
18. 装启动杆回位弹簧,导套;
19. 装轴I上的主动斜齿轮;
20. 装轴II上的从动斜齿轮,离合器外鼓,垫片;
21. 装内鼓(弹簧不拆);
22. 装摩擦片;
23. 装顶杆,顶杆销子;
24. 装离合器盖,滚针;
25. 翻转180度,箱体朝上;
26. 装空档指示器;
27. 装磁化电机;
28. 装链轮(飞轮);
29. 手盘磁化电机转子,检查飞轮是否转动;
30. 装活塞;
31. 装气缸,气缸垫片;
32. 装气缸头;
33. 装化油器;
34. 装油泵盖;
35. 装电机盖;
36. 装离合器盖.。
摩托车发动机流水线装配实习报告

摩托车发动机流水线装配实习报告哎呀,这可是个大活儿!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摩托车发动机流水线装配实习的经历。
话说那天我早早地来到了工厂,心情激动得跟吃了蜜一样甜。
毕竟,这是我第一次走进这样的大型企业,亲眼见证那些神奇的机器如何把一堆堆铁块变成一台台嗖嗖飞驰的摩托车。
1.1 实习前的准备在来之前,我就听说这个实习机会非常难得,所以我可是做足了功课。
我提前了解了摩托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还在网上找了很多相关的视频资料,想让自己对这个行业有个初步的认识。
我还特地去买了一套工作服和安全帽,毕竟安全第一嘛。
1.2 实习第一天刚进工厂的时候,我被那庞大的厂房和密密麻麻的生产线吓得有点儿腿软。
幸好,我的导师是个非常和蔼可亲的老师傅,他耐心地给我讲解了整个流水线的工作原理和各个工位的职责。
原来,这个流水线分为了好几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专门的工人负责。
有的负责冲压,有的负责焊接,还有的负责装配。
而我所在的环节就是装配部分。
2.1 装配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装配之前,我们首先要对发动机进行一系列的检查,确保它符合质量标准。
这些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查、性能测试等。
只有通过了这些检查,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
2.2 装配过程装配过程可谓是惊险刺激啊!我们要把各种各样的零件一个个安装到发动机上,然后再用螺丝固定住。
这个过程需要非常细心和耐心,因为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整个发动机出现问题。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3.1 实习总结经过一个月的实习,我对摩托车发动机的生产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发现,这个行业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却蕴含着很多高科技和精湛技艺。
而且,这个行业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公路上的摩托车赛车,还是我们日常出行的助力车,都离不开这些优秀的发动机。
3.2 实习收获这次实习让我收获颇丰。
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我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了如何与同事沟通交流。
雅马哈摩托车1E52FM右曲轴箱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1 引言毕业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及全部专业课之后进行的,它是对我们在大学这四年中一次综合的检验。
本次我所做的毕业设计的题目是1E52FM右曲轴箱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上学期末,我们已经为本次设计做了开题报告,本学期所做的是本次设计的核心:编制加工工艺和为某道工序设计夹具。
按照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本次毕业设计将完成不少于1.5万字的设计计算说明书、一套气动夹具的装配总图和不少于5张的零件图等。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方法。
它是根据加工对象的具体情况和实际的生产条件,采用合理的加工方法和过程,按规定的形式制定的。
夹具是机床与工件之间的连接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获得正确位置。
机床夹具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件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所以机床夹具设计是装备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加工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
1E52FM是摩托车内燃机的型号,这种内燃机为单缸二冲程发动机,汽缸直径为52mm,冷却方式为风冷,以汽油为燃料。
发动机除二冲程外还有四冲程的。
它们之间主要区别是:二冲程发动机曲柄旋转一圈,发动机燃烧做功一次,即曲柄旋转一圈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而四冲程发动机曲柄旋转两圈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由于本次毕业设计主要是针对二冲程,故四冲程的不再赘述[1]。
二冲程发动机具有体积小,排放高,结构简单,制造、维修方便,价格便宜等特点。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燃油消费税迟早要实施,再加上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各地政府有关摩托车方面的政策(如禁止二冲程摩托车上路、限制摩托车排放)相继出台。
所以许多摩托车已不再使用二冲程发动机了。
可是二冲程摩托车也因其升功率大,价格便宜,在越野车、赛车等特种用途摩托车方面被广泛应用[2]。
2 零件的工艺分析 此零件是薄壁、空腔、多孔的形状复杂的零件。
主要加工面是正反面及若干孔和螺纹孔(如图1.1)。
总的来说,这个零件的复杂的程度很高,现分析如下:图1.12.1 加工表面C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表面C ,尺寸为Φ14H8(027.00+)的通孔,尺寸Φ22N7(007.0028.0--)的孔及其倒角和锪平,尺寸Φ14R7(025.0050.0--)的孔及其倒角,尺寸为Φ52R7(03.006.0--)的孔及其倒角,尺寸为Φ12H7(018.00)的孔,还有腔体内11个M6-6H 的螺纹孔,2个尺寸为Φ8.5的通孔及由Φ12H7(018.00)和M6-H6组成的组合孔。
浅谈摩托车线束的设计及在整车上的布置(1)

Tec hni c aI L ec t ur e
线 W
采 m g
}
浅谈摩托车线束的设计及在整车上的布置( 1 )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o t h e Mo t o r c y c 1 e Wi r i n g Ha r n e s s De s i g n
冲 增 加 抗 氧 差 化性 以 避 荷 和 免被氧化 能
,
克服 低 击 强 ,提高 变形 温 抗 紫外 力 改 染 色性 能 印刷 性
,
温 度 负 增 加 抗 氧 化 度 性 线 以 避 免 被 氧化 进 和
,
3 . 2 . 2 端子材质 ( 铜件) 接 插 件 用 的铜 主要 是 黄 铜 和青 铜 ( 黄 铜 的 硬 度 比青 铜 的硬 度 稍低 ) ,其 中黄 铜 占的 比 例较
不 易
容 易
容易
缓慢燃烧
容易
缓慢燃烧
冲 击 强 度 密度 低 , 耐 热 性 耐 磨 突 出缺点 较 大 , 差 , 容 易 翘 性 、 加 耐酸 曲 , 需 热 处 工 流 动 阻燃 差 理 , 成 型 周 性 差 期长
,
耐 候性差
抗 蠕 变 性 负荷变形 , 差 低温 易脆裂 , 抗 蠕 变 性 能 抗 氧 化 性 差 收缩 太大 ,热 差,抗 氧化性差 扭 曲温度较低
3 ),具有 电喷 系统 的 摩托 车还 有燃 油喷 射控 制 回路 。
05 7
技术 讲 座
Te c hni c al L ec t ur e
3 . 2 接插件原材料 ( 材质)性能分析
3 . 2 . 1 护套材质 ( 塑 料件 )
汽车发动机装配线规划设计

汽车发动机装配线规划设计一、引言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发动机的性能对整车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汽车发动机的装配线规划设计是汽车生产中极为重要的工作之一。
一个合理的装配线规划设计能够提高装配效率,降低装配成本,保证装配质量,从而对整个汽车生产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汽车发动机装配线规划设计的目标1.提高装配效率通过合理的装配线规划,将各个装配环节进行合理的组织和配置,确保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装配效率,减少装配时间,提高生产产能。
2.降低装配成本通过科学的装配线规划,合理配置生产设备和人员,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3.保证装配质量通过分析各个装配环节的技术要求,合理配置检测装置和检测人员,确保发动机装配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4.确保安全生产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生产安全因素,确保装配线作业环境符合相关安全标准,最大程度保障生产人员的安全。
5.提高装配线的灵活性根据不同型号发动机的具体要求,合理设计装配线的布局和流程,提高装配线的灵活性,适应多种发动机产品的生产需求。
三、汽车发动机装配线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1. 合理布局根据装配流程和空间条件,合理设计装配线的布局,使得装配流程合理、顺畅、灵活。
2. 流程优化对于每个装配环节,进行流程分析,优化装配流程,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3. 装配设备的合理配置根据装配流程和操作要求,合理选择和配置装配设备,确保设备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4. 质量控制根据装配要求,设计和配置合适的检测装置和工艺控制点,确保装配质量。
6. 环保节能在装配线规划设计中,积极考虑节能环保因素,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装配设备和工艺流程,减少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五、汽车发动机装配线规划设计的实施步骤1. 制定规划设计方案根据装配要求和空间条件,制定发动机装配线规划设计方案,包括空间布局、流程分析、装配设备配置、检测装置和质量控制点的确定、安全生产措施的设计、环保节能方案的制定等内容。
FM摩托车发动机装配线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1 页共31 页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2 页共31 页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3 页共31 页目录1 引言 (1)1.1 本课题研究意义 (5)1.2 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5)1.3 本文的具体工作及各部总体设计思路 (7)2 摩托车发动机装配线的线体设计 (9)2.1 线体的总体形状设计 (9)2.2 线体的具体形状设计 (10)3 摩托车发动机装配线的随行夹具设计 (12)3.1 随行夹具的总体结构设计 (12)3.2 随行夹具的具体设计 (12)4 摩托车发动机装配的拆装工艺过程的编制 (17)4.1 活塞的装配 (17)4.2 气缸的装配 (17)4.3 离合器外毂和花键轴垫圈的装配 (17)4.4 变速器的装配 (18)4.5 右曲轴箱罩盖的装配 (18)4.6 飞轮的装配 (18)4.7 左曲轴箱罩盖的装配 (18)4.8 变速器的装配 (19)4.9 起动机部件的装配 (20)4.10 曲轴箱的装配 (21)4.11 外围件的装配 (21)4.12 气缸盖部件的装配 (22)4.13 凸轮链条的安装 (22)4.14 凸轮轴的装配 (23)4.15 凸轮轴座的装配 (23)4.16 气缸头的安装 (24)4.17 离合器挺杆的装配 (25)4.18 右曲轴箱盖的拆卸 (25)4.19 油泵和离合器的拆卸 (26)4.20 传动装置拆卸 (26)4.21 曲轴箱的拆卸 (27)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4 页共31 页4.22 燃油箱的分解拆卸 (27)结束语 (29)致谢 (30)参考文献 (31)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5 页共31 页1 引言1.1 本课题研究意义发动机流水线装配需借助装配线进行,由于装配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发动机装配线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摩托车发动机装配工艺知识

(七)检验规则: 检验分出厂检验、定期检验和定型检验。
1、出厂检验:发动机应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 签发产品合格证才能出厂。
2、定期检验:批量生产时进行抽样定期检验。 3、定型检验: (八)标志、包装、运输与储存: 标志、包装、运输与储存均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应在发动机的易见部位铸出商标或厂标,出厂编号应打印 在曲轴箱易见且易于拓印部位,打印字高不小于0.2mm,在 出厂编号的两端应打印起止标记。
(三)调整法: 1、固定调整法: 这种方法选用尺寸链中容易改变尺寸的零件(如垫片、套 筒等)作为组成环中的调整环,来调节封闭环的数值。在维 修时,或由于封闭环超差而使产品不合格时,可以用调整法 补救。有的产品中还专门设有调整垫片,以控制封闭环的尺 寸。 2、可动调整法: 这种方法是在产品中专门设置了可调整封闭环的机 构,可定期检查调节。发动机中气门间隙调整机构就是 一个典型。 (四)修配法: 这种办法主要用在小批量生产或维修时的装配中。根据零 件实际测量的结果,采用机加工或钳工的方法,改变尺寸链 中某个增环或减环的尺寸,调整封闭环的数值。
②移动式装配: 移动式装配可分为自由移动式装配和强制 移动式装配。 A、自由移动式装配:是指装配线上装配用的 随行夹具,没有强制的机构定时移动的装配组 织形式。这在中、小批量生产中,比较实用。 B、强制移动式装配:它有两种形式: Ⅰ、连续移动式装配:是指装配随行夹具是在 连续移动的。 Ⅱ、间歇移动式装配:是指装配随行夹具是定 时间歇移动的。
(一)完全互换法: 将组成环中若干环的公差或公称尺寸重新调整, 使所得到的封闭环能达到精度要求。这是最理想的 办法,但这样做不得不提高某个或几个零件的加工 精度,有一定的难度。 (二)分组互换法: 分组互换法只能用在尺寸链环数不多,而对封闭 环的极限范围要求很高的情况下。如果用完全互换法, 势必要过分提高零件的精度,增加了零件的加工难度, 而且也是极不经济的。摩托车发动机中的气缸内径和 活塞裙外径,活塞销和活塞销孔、活塞销和连杆小头 孔等装配工作中,常采用分组互换法。
136FM摩托车发动机装配线设计说明书另外有完整图纸

1 引言1.1 本课题研究意义发动机流水线装配需借助装配线进行,由于装配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发动机装配线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发动机装配线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了摩托车质量和产量。
随着摩托车行业的发展,发动机装配线正由较为刚性装配线向柔性装配线方向发展,柔性装配线的特点是装配节拍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调整,可以实现多品种混流生产并适应生产纲领的变化。
多年来,国内许多企业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加工生产线和装配线或技术,通过借鉴、消化、吸收和改造,使我们的工艺装备、加工能力和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发动机是摩托车领域技术最密集的关键部件,在摩托车发动机装配过程中,由于被装配零件的多样性、工艺的繁琐性,采用摩托车发动机装配线就显得尤为重要。
摩托车发动机装配线是一个发动机顺序装配的流水线工艺过程,每个工位之间是流水线生产,因此每个环节的控制都必须具备较高可靠性和一定的速度,才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1]为了使复杂的发动机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就必须要在生产过程中注重每一个环节。
而要确保每个环节都既达到高度精细,又满足工业生产必需的高效率,就必然要借助最先进的生产制造技术才能实现。
[2]随着国内摩托车生产厂家质量意识的不断提高,摩托车发动机装配技术、设备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3]这几年,我们的许多企业花了很大的力气,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加工生产线、装配线和各式各样的设备,使我们的工艺装备、加工能力和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但从总的方面来看,我们的装配线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4]目前,国内还有部分生产厂生产条件较差,从原本混乱的零部件市场上购买零部件拼装发动机,经常出现紧固件松动、密封部位渗油、摩擦损失偏大、振动噪声偏大、零部件损坏等现象。
其中因装配问题占不少。
[5]1.2 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摩托车行业的发展,发动机装配线正由刚性装配线向柔性装配线方向发展,柔性装配线的特点是装配节拍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调整,可以实现多品种混流生产并适应生产纲领的变化。
摩托车发动机装配线在制品控制建模与仿真

摩托车发动机装配线在制品控制建模与仿真周康渠;王炳杰;刘纪岸;姚长鑫;张瑞娟【摘要】针对某摩托车企业新建发动机装配线在制品控制初始方案的不合理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并运用Witness仿真软件建立在制品控制的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从装配线生产效率和物料缺货率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了一种最优解决方案,改进了在制品控制的规则.该方案不仅提高了装配线生产物流系统的效率,还降低了生产物流的成本.【期刊名称】《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年(卷),期】2010(016)011【总页数】5页(P2449-2453)【关键词】在制品控制;生产物流;发动机;装配线;Witness 仿真;摩托车【作者】周康渠;王炳杰;刘纪岸;姚长鑫;张瑞娟【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重庆汽车学院,重庆,400050;重庆理工大学,重庆汽车学院,重庆,400050;重庆理工大学,重庆汽车学院,重庆,400050;重庆理工大学,重庆汽车学院,重庆,400050;重庆理工大学,重庆汽车学院,重庆,4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311;F2730 引言机械制造企业的核心问题是生产,生产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在制品管理[1]。
随着顾客对产品需求多样化和及时送货要求的提高,在满足顾客要求的同时,降低整个价值链上的在制品库存并将其维持在理想水平显得日益重要[2]。
在制品对资金的占用量过高,造成制造企业利润流失;同时准确的在制品信息又是生产能力平衡计算以及进行生产调度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制品管理成为现在制造企业管理的重点[3]。
发动机装配线是摩托车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物料繁多、装配时间不确定等特点。
发动机装配线的在制品线边供应量直接影响发动机装配的流动性和物流成本,从而影响厂商的利润。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某摩托车企业的新建发动机装配线在制品控制的策略改进。
1 在制品暂存区控制策略企业从原材料、外购件等投入生产起到经检验合格办完入库手续之前,在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存在的毛坯、零部件通称为在制品。
摩托车发动机装配工艺知识课件

失衡的发动机容易导致振动、噪音、部件磨损等问题, 影响摩托车的舒适性和使用寿命。
发动机平衡的调整方法与步骤
将发动机固定在平 衡机上,选择合适 的支撑点和固定方式。
根据测量结果,调 整各个部件的质量 分布和位置,使其 达到平衡状态。
选择合适的工具和 仪器,如百分表、 扭力扳手、平衡机等。
使用百分表测量发 动机各个运动部件 的偏移量和振动量。
模块化与定制化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 的需求,发动机装配工艺 将越来越模块化和定制化。
绿色制造与环保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发 动机装配工艺将越来越注 重绿色制造和环保,减少 对环境的污染。
THANKS
感
气缸盖的装配
气缸盖是发动机的上部组件,主 要作用是封闭气缸并保护活塞。
气缸盖通常由气门、气门弹簧、 气缸垫等组成,这些部件需要精 确加工以确保与其他零部件的配
合精度。
气缸盖的装配过程中,需要确保 气缸垫的质量和密封性能,以防
止漏气和水的进入。
配气机构的装配
配气机构是发动机的进排气系统,它的作用是控制气门的开启和关闭。
降低发动机装配成本的方法与措施
优化生产线布局
合理规划生产线布局,减少物料搬运距离,降低生产成本。
引入精益生产理念
通过消除浪费、减少不良品率等手段,降低生产成本。
采用高效工装与工具
采用高效工装与工具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发动机装配工艺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02
03
自动化与智能化
随着技术的发展,发动机 装配工艺将越来越自动化 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
配气机构通常由凸轮轴、气门挺杆、摇臂等组成,这些部件需要精确加 工以确保与其他零部件的配合精度。
华伟WJB150FMG发动机自动变档机构的设计

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离 初 级主
攻缎 主
2 主离合器 的设计过程
华伟WY I0 MG发动机 自 B 5F 动变速机构的设计 经过 了总体 方 案设计 、相关联 零部 件 的联接方 案设 计以及 自 动变档机构的零部件设计等过程。以下着 重介绍主离合器的设计过程。 第一步:确定离合器的总体结构形式 采用湿
Z n i y n ( h n qn u we Id s i ( ru ) o,t e g a o g C o g igH a in ut a G o p C . d) Jn rl L
华伟WJ 10MG B 5F 发动机是华伟工业 团) 有限 责任公司根据市场需要 c主开发设计 的一款新型摩托 a
车发动机 , 是国内唯一一款 自动变速发动机 . 国内 也是 唯一一款拥有 自主知识产权 的发动机 发动机 已经 该 申报 了国家实用 新型专 利( 专利号 :L92 l9)该 Z 94 l2。 发动机 的主要 优点是 : a采用 四冲程结 构 , 排放好 , 油 耗 少 , 障率 低 ; . 故 b 采用 自动变档机 构 , 省去 变档操 作. 比较简便 , g适用 于踏 板车 和残 疾人用 的三轮 特 Ⅱ
动变 档方 式 —— 自动离 合 器式 其 工作 原理 如 图 1 所示
曲 轴 主轴
径为:曲轴一初级离合器一初级主动齿轮一初级从 动齿轮一 单 向器一 主轴 。因初级 主动 齿轮 和初级从 动 齿轮 啮合 的减速 比大 . 主轴 以较低 转速输 出动力 。 此时因主离合器仍未接合 , 动力不从次级主动齿轮 传递。这是第一级传动。 发动机转速继续升高 , 主离台器开始接台 , 这时 动力 从 次级主动 齿 轮传递 给次级 从动 齿轮 和与外罩 接 合 的主离合 器 ,把 动力传 递给 主轴 。因次级主 动 齿轮和次级从动齿轮啮合的减速 比小 ,主轴的转速 比通过第一级传动时的转速高,所以主轴的转速高 于初级从 动齿 轮 的转速 ,这时 单向器 和初 级从动 齿 轮脱开 , 第一级传动脱开。动力的输出途径为: 次级 主动齿轮 一 次级从 动齿 轮一 主离合 器一 主轴 。主轴 以较 高的转速 输 出动 力。这是 第二级 传 动 这样 发 动机 就完成 了输 出速 比的 自动变换
150FMH_大阳110发动机装配指导书

13
摇臂
2
门进行研磨后重新装配。
14
摇臂轴
2
3 装上火花塞,用火花塞套筒旋紧。扭力要求:18-20N·m。
4 将凸轮轴组件轴承外圈涂一点机油,用专用压具将凸轮轴压进气缸头,有 3 件螺纹孔的
装订号
04
那边朝气门室孔左侧(即外边)。
火花塞套筒
油刷、油盒及 机油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15
O 形圈
2
16
14
GB/T 894.1
轴用弹性挡圈
1
4 将两件Φ10×14 定位销装进左曲轴箱体相应孔位,装上曲轴箱体纸垫。
5 确认曲轴箱无杂物、准确后,装上右曲轴箱体组件。
装订号
03
6 用 1 件 M6×50 六角法兰面螺栓把通气管夹装在曲轴箱体上,用 1 件 M6×65 六角法兰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标准化(日期) 会签(日期) 批准(日期)
圈,垫圈、M8 螺母。
装订号
06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标准化(日期) 会签(日期) 批准(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XXXXX 摩托车有限公司
装配作业指导书
车间 动力 工序号 10 工序名称
简图: 装配前
装配后
曲轴装配
产品型号 产品名称
卡簧钳
轴弹簧座(起动轴弹簧座凸台与右曲轴箱体起动轴弹簧座限位地方接触),用一带孔撬棒 带孔撬棒
文件编号
150FMH 发动机
023-2004
部件号 部件名称
共 20 页 第1 页
通用车型
主要组成件
序号
代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引言1.1 本课题研究依据和意义在摩托车产品中,发动机是摩托车领域技术最密集的关键部件,发动机的制造显 得尤为重要,而在摩托车发动机装配过程中,由于被装配零件的多样性、工艺的繁琐 性,采用摩托车发动机装配线就显得尤为重要。
装配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产品 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发动机流水线装配的工艺过程需借助装配线进行,因此,发动机 装配线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动机装配线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了摩托车 质量和产量。
本课题就是以摩托车发动机装配线为研究对象,以本校的现有资源条件 对发动机装配线进行设计。
本课题题的研究目标,最终是要设计一项可以用于本校实 验室教学同时又适用于实际生产的摩托车发动机装配线。
因此,本课题具有很大的现 实意义。
摩托车发动机装配线是一个发动机顺序装配的流水线工艺过程,每个工位之间是 流水线生产,因此每个环节的控制都必须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一定的速度,才能保证 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1]为了使复杂的发动机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就必须要在装配过程中注重每一个环 节,而确保每个环节都既达到高度精细,又满足工业生产必需的高效率,就必然要借 助最先进的生产制造技术才能实现。
[2] 随着摩托车行业的发展,国内摩托车生产厂家 质量意识的不断提高,摩托车发动机装配技术、设备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3]1.2 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我国发动机装配线其设计开发能力已接近国外先进水平,在装配线开发方面 已缩短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8] 但就全国范围而言,总体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还 参差不齐,一些企业装配线的开发还处在引进、仿制及小规模改进阶段,没有形成自 己独立完善的开发系统,主要是缺乏高水平的设计开发人才,缺乏验证手段,加之开 发资金投入不足,这种弱的开发能力是我们不能进入世界摩托车发动机强国的障碍之 一。
为了促进我国摩托车行业的发展,在人员素质的提高、科研手段的完善、资料的 积累、信息系统的建立等方面还需做大量的工作。
[9]近年我国许多企业花了很大的力气,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加工生产线、装配线和 各式各样的设备,使我们的工艺装备、加工能力和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但从总的 方面来看,我们的装配线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4] 目前,国内还有部分生产厂生产条件较差,从原本混乱的零部件市场上购买零部件拼装发动机,经常出现 紧固件松动、密封部位渗油、摩擦损失偏大、振动噪声偏大、零部件损坏等现象。
其 中甚至地摊装配,因此,因装配问题占不少。
[5]随着摩托车行业的发展,发动机装配线正由刚性装配线向柔性装配线方向发展, 柔性装配线的特点是装配节拍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调整,可以实现多品种混流生 产并适应生产纲领的变化。
又由于在装配作业时装配对象和装配工人保持相对静止状 态,对采用专门的装配设备保证装配的高质量提供了方便的条件,便于实现装配的自 动化。
国内发动机装配线目前也趋于采用柔性装配线。
[6]柔性自动化生产技术以工艺设计为先导,以数控技术为核心,是自动化地完成企 业多品种、小批量的加工、制造、装配、检验等过程的先进生产技术。
这样它不仅能 加快生产速度,而且能有效的减少劳动力的投入,它涉及计算机、网络、控制、信息、 监测、生产系统仿真、质量控制与生产管理等技术。
国外厂家生产的装配线由于价格 昂贵,国内一般厂家难以承受。
在装配线制造技术上来看,我国少数设备生产厂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已 能自行设计和制造用于非同步装配线,并用于生产中。
但与引进的设备相比还有一定 的差距,主要问题和技术难点是可靠性差,辊子和滚杠耐磨强度低,影响设备的使用 寿命。
不少这种设备还是引进的,如果采用国产设备将使生产线的成本大大降低,在 我国有广泛的推广前景,因此在这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制,尚需我们全行业的共同 努力。
[10]1.3 本文的具体工作本文的具体工作是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上的设计要求针对实验室教学的场地限 制,在查看已有文献及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整套摩托车发动机的装配 线。
使之既符合本校实际教学需要,又适用于企业生产的摩托车发动机装配线。
首先到学校实验室及摩托车生产企业的发动机装配车间进行考察,预计本课题的 可行性,为装配线的整体设计做好准备。
以实验室场地为基础,确定线体的整体尺寸, 初步完成装配线的线体设计。
对摩托车发动机进行实际拆装,了解发动机的构造,合 理安排发动机的装配工序。
根据发动机的尺寸、要求等,设计随行夹具。
设计过程中 结合实际,做必要的修改按任务书要求。
总体设计考虑是这样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选择两半圆加两直线线体(类似长椭 圆形) ,当然可考虑增加分装线设计;由于考虑到并非用于大批量生产,以及设计的经济性,发动机装配传输为手动传动,但也可在某一机构上加入一些自动化机构;两 直线段应满足全部 20 个装配工位同时装配;随行夹具可水平旋转并定位,同时,固 定发动机箱体的横架可绕水平轴翻转一定角度并定位;编写部分装配工艺过程卡、部 分工序卡。
线体的设计要考虑到随行夹具能在线体上任意传送,所以,最好线体是一条直线 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碰撞,但是考虑到我们实验室场地的局限性,采用直线线 体是不可行的,经过综合的考虑,本设计采用类似于跑道的线体设计,前后两条直线 线体中间用半圆过渡,这样在最大程度上合理的利用实验室的场地,也满足 20 个装 配工位同时装配,看上去也很简洁大方;其次,学校经费有限,要设计一条经济又耐 用的装配线线体。
所以,在设计中尽量可以把装配线上的各个零部件都可以方便的拆 卸,出了什么问题,也可以及时替换。
因此,在这个设计中,基本上符合了装配线上 的各个零部件都可以方便拆卸的要求。
其次就是怎样才能让随行夹具在线体上自由的传送和减少碰撞和摩擦。
可以起初 的构思是用钢珠铺在线体上,结果发现这样会使随行夹具在定位时比较的困难,而且 即使已经很好的定位,随行夹具在运动时也很不方便,然后还想到把钢珠直接安装在 拖板下面,这样既可以很好的定位,也可以很容易控制随行夹具的传送,但是这还是 有些不足,不足的地方是随行夹具的钢珠和拖板之间运动摩擦较大,很难运动。
结果 我没有采纳这两个方案,虽然这两个方案都被否决了,但是还是给了我不少的启发, 通过这两个方案联想到了小车,这样就有了最终方案,就是在拖板下面装一根轴,两 边加上滚轮,这样克服了所有的问题。
这里滚轮外圈采用尼龙66这种材料。
尼龙66具 有很高的机械强度,磨擦系数低,自润滑性,软化点高,耐热,耐磨损,吸震性和消 音性,耐油,耐弱酸,耐碱和一般溶剂,电绝缘性好,有自熄性,无毒,无臭,耐候 性好,染色性差,这样就可方便随行夹具的运动。
让尼龙与槽钢接触,可以降低摩擦 损耗,提高使用寿命。
然后就是怎样保证随行夹具的左右旋转,看到餐桌上可以旋转的圆台面,让我顿 时心里想到可以把它的原理用在我的设计上,在拖板上安装一个转盘,这样又带来一 个问题,用什么能让转盘转动呢?通过深入的思考决定在转盘和螺栓中间安装一个套 筒,这样既可以保证转盘和拖板的连接,又可以保证转盘的转动。
但是由于力的原因 在旋转时转盘和拖板之间会产生很大的摩擦和倾斜,这样需要在转盘下的一定位置垫 上推理轴承,但成本高,可直接用钢珠代替,通过钢珠消除转盘和拖板之间的滑动摩擦。
使转盘能旋转自如。
旋转方面完成后就要考虑旋转定位问题,我采用的定位方式 是用弹簧插销定位,考虑到不需要太多角度的定位,所以采用此方案,不仅简便,而 且便于拆卸。
即会让夹具转动方便,也能让夹具在装配时很好的定位, 然后考虑怎样才能让发动机前后翻转呢?第一个想到的是秋千,可以前后不停的 翻转,要想让发动机能在夹具上前后翻转还必须用托架来支撑,与其采用两个托架不 如就用一个托架一次性解决, 通过这个构想, 并且考虑到外表的美观和材料的经济性, 决定采用U型托架,这样不仅能在装配时很好的支撑发动机,而且可靠性能大大的提 高。
U型架和转盘的连接采用4 个M6螺钉,这样能很好的连接U型架和转盘。
最后要研究安装板的前后翻转,而且安装板必须能承受发动机的基本重量,所以 安装板的厚度不能太小,通过连接转轴把安装板和U形托架连接起来。
在设计连接轴 的时候,为防止安装板可能出现的晃动,我在安装板的两端各安装了 2 个 M6 的螺钉 来固定住,两边同时连接转轴。
这样装配线的总体设计基本可以满足要求。
2 摩托车发动机装配线的线体设计2.1 线体的总体形状设计目前国内普遍采用柔性输送线输送工件,并在线上配置自动化装配设备以提高效 率。
[11] 柔性输送线主要有:摩擦辊道和启停式动力辊道两种,输送速度一般为 3-15m/min。
而本设计用于我校的实验教学,并非大批量生产,所以本设计以手动为 主,以自动半自动为辅。
这样可以大大缩小学校的开支。
摩擦辊道为连续运行方式,行进速度恒定。
输送线上设置停止器,定位准确可靠。
线上可配置装配拖板输送工件, 拖板可在工位间实现积放, 一个工位可积放多个拖板。
也可采用特别处理的辊面实现无拖板输送。
[12] 但是,本案由于场地有限,不可能铺设 大面积的摩擦辊道,而且成本也太高,不符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所以,不采用此方案 辊道传动方式为伞齿轮或链传动。
采用减速电机驱动,运行稳定可靠,噪声小, 基本不需日常维护。
辊道纵梁可采用铝合金材料或钢板制成,并敷设盖板及外罩板, 专机工位设置护网,整线外表美观。
但是,这样就加大了成本,在有限的成本下,此 方案行不通。
通过进一步的思考和实验,确定采用跑道式的线体轨道,即两直线型轨道,中间 用半圆进行过渡,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摩擦,而且还可以保证全部 20 个装配工位同时装配。
2.2 线体的具体设计2.2.1 线体的轨道设计轨道采用槽钢,这样可以节省钢的用量,节约成本。
这种设计虽然简单,但是实 际操作时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
例如:随行夹具在运动过程中,当随行夹具的拖板在 轨道上传送的时候,会出现撞击摩擦轨道的现象。
这也是要设法予以关注的。
为了减 少碰撞、摩擦,只能在改进拖板组件上下功夫。
2.2.2 线体的安装设计线体轨道设计后,要考虑线体的安装固定问题。
在线体的传送轨道的下方,选用槽钢支撑,距离地面0.8米左右。
一开始的想法 是把支撑用的槽钢与作轨道的槽钢焊上,但这样如果槽钢有一块地方损坏就要全部换 掉,所以为了方便以后拆装线体,将支撑用的槽钢与作轨道的槽钢之间焊上铁板,用 M6的螺栓与线体固定,这样的连接便于拆卸。
作支撑用的槽钢用膨胀螺栓来与地面固 定,使线体所有的连接都是可拆卸的,有利于线体的搬运。
由于发动机在装配过程中 有一定的力,通过查阅资料,每根槽钢的承载力约为163.69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