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个哲学家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1000字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1000字《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1000字导读:读书笔记《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1000字:《孩子是个哲学家》是一本写给天下父母亲的书。
孩子长大了,父母变老了。
这仅仅只是一种流于表面的物理事实。
而在孩子与父母彼此交织的生命和生活中,更深刻的变化发生在我们的心灵之中。
那么,身为父母,除了日复一日的操劳和一长串的账单,孩子们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馈赠?作为家长的我们,在此书中获得什么思考,引起哪些共鸣,来看一看吧!家长的思考:“滑长滑梯是个考验意志的行为。
我决定去做,去参与,尽管最简单的办法是逃避。
在这3秒钟的下降过程中,我明白了逃避和当旁观者是多么容易。
我明白了在为人父母的生活中,我可以激活那宝贵的能力---意志,它可以增强我内在的力量。
”成人的世界里,总是习惯于冲动性的去制定或承诺各种计划,却又由于自身微弱的意志力而屈服于种种外界因素,惰于执行所列计划。
这就导致了大多数人被生活的步伐所困,生活变得被动,且无趣,失去一个生命力所应有的活力。
父母的生活态度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内心世界,而孩子的存在又不定时的在激发着他们父母身上所生长的积极性。
父母对孩子的爱和责任,读后感.恰恰在某一时刻使其意识到拥有强大的意志力是一件多么有趣和有成就感的事。
尤其是孩子的活力和对生活的无限热情,隐隐的在影响着父母的生活态度,这种奇妙的力量促使着父母焕发出藏在体内的意志力。
孩子亦是父母所应尊敬和学习的生命体,更是父母人生中某一程度上的引导者。
——潘怡冰妈妈在关于耐心的章节,有这么一段话,我觉得说得蛮有道理:“我知道我必须学会尊重孩子的节奏。
但是有一个问题,为了尊重他们的节奏,有时我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节奏。
我们每个人都有节奏,可能是混乱的,也可能是协调的,但都像指纹一样独特。
当被迫放弃自己的节奏时,我们的反应都会带有怨气,这发生在我们与孩子的相处中,也发生在我们自己的成长中。
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
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天真无邪,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也是天生的哲学家。
儿童们天生就对周围的事物感到好奇和惊奇,喜欢发问,希望探究事物的本质。
这些发问往往都是非常深刻的,能够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世界。
我的孩子也是一个天生的哲学家。
他常常问我一些问题,用他纯真的眼睛和热情的话语与我沟通。
比如,有一次他问我:“为什么人类都要生老病死呢?为什么不可以永远健康和活着呢?”这个问题让我沉思了很久,也让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天赋哲学能力。
儿童们不仅能够提出深刻的问题,还能够提供有趣且富有创意的答案。
他们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常常会创造出奇妙而神奇的事情。
比如,我的孩子有一次问我:“为什么车子只能在马路上行驶呢?为什么不能在天空中飞行呢?”我听了他的话,突然想到了超能力,我告诉他:“也许,如果你有超能力,你就能让车子在天上飞行呢。
” 孩子听了我的话之后,兴奋得嘴角都快要翘到脑门上了。
儿童们天赋哲学能力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大多数孩子都喜欢探索未知的领域,他们对世界很好奇,想要知道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大多数孩子热爱自然,他们喜欢观察花草树木和小动物,感受自然气息和生命的力量。
儿童们的天赋哲学能力和好奇心并不是天外飞来的,而是早期教育的结果。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哲学思维能力,我们需要向他们提出有趣而深入的问题,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让孩子们更多地接触自然,让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总之,儿童们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的好奇心和天真无邪为我们提供了深思熟虑的问题和新颖逼真的想象力。
我们应该珍惜孩子的哲学思维能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鼓励他们尝试探索未知的领域。
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在繁忙的生活中,偶然间读到了《孩子是个哲学家》这本书,它就像一阵清风,轻轻拂去了我心头的尘埃,让我重新审视了与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
书中没有高深莫测的理论,也没有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有的只是一位父亲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的真实感悟。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和孩子相处的那些日子。
记得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去公园游玩。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天空湛蓝如洗,微风轻拂着脸庞,带来阵阵花草的清香。
孩子兴奋地在草地上奔跑着,欢笑声回荡在整个公园。
我们来到了湖边,看到了一群鸭子在水中嬉戏。
孩子立刻被吸引住了,他站在湖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鸭子,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妈妈,你看鸭子游得多快呀!”我笑着回应他:“是呀,宝贝,鸭子们在开心地玩耍呢。
”他突然转过头来问我:“妈妈,鸭子为什么会游泳呀?”这个问题一下子把我问住了,我努力地在脑海中搜索着答案,试图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给他解释。
“宝贝,因为鸭子的羽毛可以防水,而且它们的脚有蹼,就像小船的桨一样,能帮助它们在水里游动。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继续专注地看着鸭子。
过了一会儿,他又有了新的发现:“妈妈,你看那只鸭子的羽毛是绿色的,真漂亮!”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一只鸭子的羽毛在阳光下闪烁着绿色的光芒。
“宝贝观察得真仔细,那只鸭子可能是比较特别的品种呢。
”孩子听了我的话,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接着,我们沿着湖边散步。
孩子一会儿去追蝴蝶,一会儿去捡地上的落叶,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当他看到一朵盛开的小花时,小心翼翼地蹲下来,轻轻地抚摸着花瓣,说:“妈妈,这朵花好漂亮,像个小太阳。
”我被他的比喻逗乐了,“宝贝说得对,这朵花就像小太阳一样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在公园里的这一天,孩子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他的思维就像脱缰的野马,不受任何束缚。
他会因为一片飘落的树叶而感到惊奇,会因为一只小蚂蚁的爬行而驻足观察很久。
而我,在回答他问题的过程中,也仿佛重新找回了那份对世界的好奇和热爱。
老师读书随笔 读《孩子是个哲学家》有感
老师读书随笔读《孩子是个哲学家》有感读了《孩子是个哲学家》这本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推动着父母的成长。
孩子慢慢长大,父母却慢慢老去,孩子的心智不断增长,父母的思考也在不断增加。
孩子教会父母如何在不断地思考与摸索中扮演好父母的角色。
《孩子是个哲学家》是一本写给天下父母亲的书。
身为两个孩子的父亲,皮耶罗•费鲁奇对育儿生活焦头烂额的体验与普通的父母别无二致。
然而不同的是,作为一个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他敏锐的双眼发现了繁琐育儿日常背后身为父母而发生的深刻心灵转变。
;;;孩子长大了,父母变老了。
这仅仅只是一种流于表面的物理事实。
而在孩子与父母彼此交织的生命和生活中,更深刻的变化发生在父母的心灵之中。
那么,身为父母,除了日复一日的操劳和一长串的账单,孩子们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馈赠?在书中,作者写道:“我看着他,终于明白了:这确实是一次新的跳跃。
第一百次跳跃和第一次跳跃同样重要,应该得到相同的关注。
埃米利奥竭尽全力去完成这次新的跳跃,他在这次跳跃后面加上了一个转身,像一种芭蕾舞动作。
对他来说,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创造..........我怎么能有一丝的心不在焉呢?这是不可饶恕的疏忽!”面对孩子,身为人父的作者开始对自己习以为常的事情进行深入思考,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全面的检讨,豁然发现,孩子的世界和心灵看似简单,却很容易被成年人忽视甚至打击。
只有对孩子的兴趣和心理进行全面的关注和呵护,孩子的成长才会真正充满源自父母的陪伴与爱。
在孩子不断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不经意间就会看到自己带给孩子的影响,从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更加客观的审视与思考。
“当孩子们模仿成人时,他们是好笑的,但是当我们进一步观察便会发现,他们并非那么好笑。
我们会意识到我们正在看着自己。
”这是书中令我感受颇深的一段话。
我不仅仅想到了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至深,我还意识到,作为老师的我们也在这样影响着我们的学生。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在忙碌的生活中,偶然读到了《孩子是个哲学家》这本书,它就像一阵清风,轻轻拂去了我心头的尘埃,让我重新审视起身边那些小小的身影——孩子。
书中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复杂的逻辑,却用最朴实的文字,讲述了孩子世界里那些简单而又深刻的智慧。
读完之后,我不禁想起了自己与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
有一次,我带着儿子去公园玩耍。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公园里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儿子兴奋地跑在前面,我则在后面慢悠悠地跟着,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与美好。
儿子跑到了一片草地旁,突然停了下来。
他蹲下身子,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
我好奇地凑过去,发现原来是一群蚂蚁在忙碌地搬运着食物。
儿子转过头来,一脸认真地对我说:“妈妈,你看这些小蚂蚁,它们好努力啊!”我随口应道:“是啊,它们在为冬天储存食物呢。
”儿子却摇了摇头,说:“不是的,妈妈,它们是在互相帮助。
你看,这只蚂蚁搬不动了,其他蚂蚁就会过来帮忙。
”我被儿子的话惊到了,我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去看待过蚂蚁的行为。
在孩子的眼中,这些小小的蚂蚁不是在机械地完成任务,而是在彼此合作,互相帮助。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的思维是多么的狭隘。
儿子继续观察着蚂蚁,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专注。
“妈妈,你说小蚂蚁知道累吗?”他突然问道。
我愣了一下,然后说:“也许它们知道,但是为了生存,它们不能停下来。
”儿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那它们真勇敢,我也要像小蚂蚁一样勇敢。
”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我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在孩子的世界里,勇敢就是这么简单,就是像小蚂蚁一样,为了目标不断前进,不惧困难。
我们在公园待了很久,儿子一直沉浸在对蚂蚁的观察中。
他会因为一只小蚂蚁找到了食物而欢呼雀跃,也会因为一只小蚂蚁迷路而忧心忡忡。
在他的眼中,这些小蚂蚁仿佛就是他的朋友,他关心着它们的一举一动。
回家的路上,儿子一路上都在跟我讲述着他对蚂蚁的新发现。
他说:“妈妈,我发现小蚂蚁走路的时候会留下一种气味,这样其他蚂蚁就能找到它们了。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孩子是个哲学家》这本书是作者朱迪思·古雷尔所著,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探讨了许多哲学问题,让我对世界和生活有了全新的认识。
首先,书中讲述了孩子对世界的独特看法。
孩子们天真无邪,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
他们会问很多为什么,会思考一些我们成年人往往忽略的问题。
比如,为什么天是蓝色的?为什么花会开?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
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对世界的独特理解。
其次,书中还探讨了孩子对道德和价值观的认识。
孩子们往往能够凭借自己的直觉和良知来判断事情的是非。
他们会问一些关于公平、正义和善良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哲学思考的重要内容。
通过孩子们的视角,我意识到了道德和价值观的重要性,也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行为和选择。
另外,书中还涉及了孩子对存在和意义的思考。
孩子们常常会问一些关于生死、存在和意义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看似超出了他们的年龄,但却引发了我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通过孩子们的眼睛,我重新审视了生活的意义和目标,也更加珍惜了眼前的每一天。
最后,书中还讲述了孩子对自我和他人的认识。
孩子们往往能够直观地感知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和需求,他们的纯真和善良让人感动。
通过孩子们的眼睛,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珍惜了与他人的相处。
总的来说,《孩子是个哲学家》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和世界,也让我更加珍惜与孩子们的相处。
通过孩子们的眼睛,我重新发现了生活的美好和意义,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哲学思考的重要性。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儿童哲学读物,更是一部让人深思的哲学著作。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本书,通过孩子们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和世界,也重新发现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2000字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2000字《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2000字读皮耶罗·费鲁奇的《孩子是个哲学家》一书,可以说是一场对生命的发觉之旅,你会跟随的思路回忆,觉察和反思在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毕竟是我们在引领孩子,还是孩子在引领我们?那些曾经让我们忽视甚至令我们烦躁、抓狂的亲子经受,却恰恰是我们从孩子身上能学到的“生活艺术”。
本书的主导思想和精华内容已经在文末的《译后记》中做了一个特别具体的总结和概括,在此我就不再赘述,只将个人的一些粗浅感悟做一简洁阐述:一、关注孩子的内心想法和深层次缘由,而非威逼利诱“关注”篇,最打动我的是当埃米利奥抗拒洗头时,表现出的关注和急躁,“劝告、吼叫、解释、威逼、预言”这唯恐是我们大多数父母面对孩子“不听话”时使用的手段,而能看到孩子的恐惊心情,消退孩子的担忧,顺当地解决问题。
让生活变得简洁的方法就是直达事物的核心。
二、家庭系统里面除了夫妻系统、孩子系统还包括氛围系统在“一切在于你”篇,写到“孩子能够清楚直接地感受到我们内心最深处的隐秘心情,并能比我们更深、更敏感地把这些心情表现出来。
”一对夫妻即便不当着孩子的面争吵,但那种争吵后不和谐的气氛会覆盖在家庭的空气当中,孩子会感知到父母的不和谐,从而让他心神不宁。
三、孩子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的美与丑,善与恶“真相”篇,通过与埃米利奥“你活该”的互动告知我们,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通过孩子的行为照见我们身上存在的模式,以及成长经受和曾经的伤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的行为处事、“三观”等评价体系,不经意间已经影响并内化成了孩子的行为模式。
记得有一天,伴侣送来两瓶辣酱,在我不当心打碎其中一瓶的那一刻,儿子的态度淋漓尽致的呈现了我平常对待他的一面。
四、什么是爱?爱就是等待和急躁的陪伴每个孩子在幼儿阶段都会对世界表现出极大的奇怪和探究,会问你许多”稀奇奇怪“的问题,可是,又有多少父母能专心捕获孩子每一个奇怪的问题并予正确对待?不仅能在混乱糟糕的状况下仍旧能对孩子保持一份急躁,满意他的奇怪并观赏他的这份奇怪,而且将埃米利奥的问题分门别类地做了归纳,”才智篇“同样告知我们,什么是爱?爱就是等待和急躁的陪伴。
读《孩子是个哲学家》有感
读《孩子是个哲学家》有感《孩子是个哲学家》这是一本有关于孩子学习哲学的启蒙书。
主要是讲述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孩子们是最纯真、最真实的哲学家,在探究世界的同时也是在探寻自我。
读了这本书,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独特性,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和孩子。
这是一本写给天下父母亲的书,这本书介绍了身为两个孩子的父亲皮耶罗·费鲁奇对育儿生活的体验,与我们普通父母没有区别。
然而不同的是,他作为一个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能发现了育儿的一些日常,从孩子对世界的专注之中,学会了活在当下,学会全身心地付出。
因此,我想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愿意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的、愿意走进孩子纯真世界的家长们!书中并没有写先进的育儿方法,也没有给父母们讲述所谓的哲学道理,而是客观、理性、哲学性的教会了我们看待孩子的很多行为,更深入了解他们,也能了解到自己。
作者描述了与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和每一个看似平凡的日子。
与我们的感受一样,他也常常陷入疲劳以及痛苦之中,但更多的是学习感悟、自我蜕变的一个过程。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他自己的规律和节奏,外界干涉太多,会将他的成长节奏打乱,孩子就会很难适应,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鼓励孩子独一无二的发展,认识世界,培养和发掘孩子的潜能,让他们拥有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让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身心发展、尊重孩子的哲学生活和精神世界,用孩子的哲学观看待他们的世界,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
我们要好好保护孩子,善待孩子的萌芽,多倾听孩子心声,多向孩子学习,从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
当妈妈之后,有时脾气也会有上来的时候、无知无畏的时候,也会大声吼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孩子会觉得好无辜、好无助,原来自己也会有这种可怕暴力的一面,想想那时候,自己简直就像一个疯子,会崩溃的哭泣、会歇斯底的吼叫。
还好我身边有一位好的朋友拯救了我,让我认识到自己错误后可以,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家庭,开始接受外界的新鲜事物,让我重新认识到母亲这个角色。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在翻开《孩子是个哲学家》这本书之前,我从未想过孩子能与哲学家这一身份有什么关联。
然而,当我沉浸在书中的文字,跟随着作者的笔触去重新审视孩子的世界时,我才发现,原来我们一直低估了孩子,他们的纯真、直接和对世界的独特感知,真的就像一位位深藏不露的哲学家。
书中提到了孩子的许多特质,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们那种毫无保留的好奇心和对真实的执着追求。
这让我想起了我家小侄子的一件事。
那是一个周末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形成一片片明亮的光斑。
小侄子大概四五岁的样子,正是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的年纪。
那天,他在客厅里摆弄着他的玩具车,突然,一只小瓢虫飞了进来。
那只瓢虫小小的,壳上有着鲜艳的红色斑点。
小侄子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他放下手中的玩具车,眼睛紧紧地盯着那只瓢虫。
“姑姑,这是什么呀?”他抬起头,一脸天真地问我。
“这是一只瓢虫呀。
”我回答道。
“瓢虫为什么会有斑点呢?”他紧接着又问。
我想了想,说:“可能是为了好看吧。
”小侄子皱了皱眉头,显然对我的回答不太满意,“才不是呢,肯定不是为了好看。
”然后他就自己蹲在那里,一直盯着瓢虫看,嘴里还念念有词。
过了一会儿,他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地跳了起来,“姑姑,我知道啦!瓢虫的斑点是为了保护自己,就像士兵的盔甲一样!”我被他的话惊到了,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居然能有这样的思考。
接下来的时间里,小侄子对瓢虫的兴趣愈发浓厚。
他开始到处找关于瓢虫的书,让我给他读,想要了解更多瓢虫的知识。
看着他那认真的模样,我不禁感叹,孩子的好奇心真是无穷无尽的。
在这个过程中,小侄子还不断地提出各种问题,“瓢虫吃什么呀?”“它怎么飞的?”“为什么冬天看不到瓢虫?”有些问题我能回答上来,有些我还真被他给问住了。
但他并不在意我的回答是否完美,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探索之中。
这件事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孩子的思维是那样的自由和活跃,他们不会被固有的观念所束缚,总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世界。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
《孩子是个哲学家》是一本由美国作家约翰·塞尔撰写的畅销书籍。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作者在与自己的孩子相处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是多么的纯粹和深刻。
通过与孩子们的对话和观察,作者深入探讨了孩子们对于生命、自然、时间、空间、道德等问题的独特见解,以及这些见解对于成年人的启发和启示。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于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对话和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孩子们的天真、直率、善良和深刻的思考方式。
作者以孩子们的视角来审视世界,通过他们的眼睛看到了世界的美好和纯真。
孩子们对于生命和自然的独特见解,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对于世界的独特感悟和对于生命的热爱。
在孩子们看来,一切事物都是那么的新奇和美好,他们对于生活充满了热情和好奇心。
这种天真和纯真让我深感震撼,也让我对于自己的生活和世界有了新的认识。
除此之外,作者还通过孩子们的思考和观察,探讨了一系列深刻的哲学问题。
孩子们对于时间、空间、道德等问题的独特见解,让我深受启发。
他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感知,是那么的纯粹和深刻。
在他们看来,时间是那么的宝贵,每一刻都是那么的珍贵。
他们用他们天真的眼睛看待世界,用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让我对于时间和空间有了全新的认识。
此外,孩子们对于道德问题的看法也让我深受触动。
他们的善良和纯真,让我对于道德和人性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阅读《孩子是个哲学家》,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纯真和善良,也对于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给予他们关爱和教育,也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他们的天真和纯真,是我们成年人所缺乏的,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思考。
希望我们能够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多一些耐心和理解,多一些关爱和教育,也能够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1《孩子是个哲学家》内容简介写道:这是一本写给天下父母亲的书。
它能教会父母从孩子身上学会“生活的艺术”。
而对于我来说,教育孩子不仅是我的生活,还是我的工作,教育占据了我大部分的时间和生命。
因此,了解孩子对于我来说,不仅是生活的需要,也是工作的需要。
而这本书不仅让我走近孩子的世界,也让我再次思索如何与我的同学相处,引导他们进步。
书中说,我们要“从孩子的新奇心和天马行空般的问题中,学会制造性的思维。
”在课堂上,同学有时候会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
这时候,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自己心里难免会怪这个同学“瞎捣乱”或者觉得他没有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会听课,等等。
看了这本书我才想到,或许那些看似无关的问题背后有同学自己的规律联系。
假如我们能多问一个“为什么”,给同学足够的进度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许我们会发觉他们思索的魅力,这或许才是更好的课堂,是更好的教育。
引导同学独立思索,形成自己的看法或观点,这不正是教育的目的之一吗?“从孩子不厌其烦的重复游戏和探究中,学会缓慢、耐烦和等待。
”“不厌其烦的重复”是老师的工作形式之一。
由于一些同学身上总有一些“重复的问题”。
同学不是计算机,一把问题输进去,就会搜寻出正确答案。
同学的学习过程需要重复,通过重复去探究学习自身的规律。
所以,做一名老师,我们需要耐烦,我们需要花时间等孩子犯错,等他们自己纠错,等他们自己思索、总结。
面对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需要要遵守的规则,需要要优异的成果,需要要……肩负的压力让老师不再淡定,希望教育效果能“一日千里”,然而“拔苗助长”不仅“欲速不达”还有可能动摇同学学习的“根本”。
看完这本书,它让我重新端详和定位自己的角色,它提示我怎样做好一位妈妈,也其实教我如何做一名真正的好老师。
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提升自己。
阅读是最便捷的学习途径。
感谢自己翻开这本书,跟孩子的心灵更近了一步,相信这对我的教育大有裨益。
孩子是个哲学家摘抄及感悟
孩子是个哲学家摘抄及感悟孩子是个哲学家,他们天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思考。
以下是一些关于孩子的摘录以及我的感悟。
1. "孩子的心灵是一本白纸,每一次经历都会在上面留下痕迹。
”- 亚当·斯密这段话告诉我们,孩子的思维是纯洁的,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会随着成长和经历的增多而不断发展。
我们需要给予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学习,以塑造他们的思维和人格。
2. "孩子是天使,带着一颗探索未知的心。
” - 丹尼尔·克罗尔孩子天生有一种求知欲和探索欲望,他们对于新奇事物和未知世界充满兴趣。
我们作为成人,应该鼓励他们保持这种好奇心,并给予他们适当的引导和帮助,让他们能够发现和掌握更多的知识。
3. "孩子的思维是正直的,他们会不偏不倚地看待问题。
” - 约翰·洛克孩子的思维是天真和正直的,他们不会被偏见和成见所影响。
他们会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并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
我们应该尊重并倾听他们的思考和意见,不要轻易地给予批评或否定。
4. "孩子的思维是自由的,他们不受束缚地思考。
” - 亚里士多德孩子的思维是自由的,他们不受任何限制和束缚地思考。
他们能够毫无顾虑地提出问题和疑问,并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想法。
我们应该鼓励他们保持这种思维的自由性,不要限制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这些摘录,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的思维是纯真、正直、自由和探索的。
作为成人,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保持这种思维方式,并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孩子的思维方式,保持一颗年轻的心灵,不断追求知识和真理。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偶然读到了《孩子是个哲学家》这本书,它就像一道清澈的溪流,缓缓流过我浮躁的心灵,让我对孩子、对生活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
书中没有复杂的理论,没有高深的术语,有的只是作者在与自己孩子相处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以及从中所领悟到的深刻哲理。
作者以细腻而真实的笔触,描绘了孩子们纯真无邪的世界,让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孩子的身影,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孩子相处的方式。
孩子教会了我们重新看待世界。
在成人的世界里,我们往往被功利、欲望和琐事所蒙蔽,对周围的事物失去了好奇心和新鲜感。
而孩子则不同,他们用一双纯净的眼睛观察着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一片飘落的树叶、一只爬行的小虫子、一朵绽放的花朵,都能让他们兴奋不已。
他们会问出各种看似天真却又饱含深意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这些问题让我们意识到,世界还有许多未知的美好等待我们去发现。
孩子让我们学会了活在当下。
他们不会为过去的事情懊悔,也不会为未来的事情担忧,总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当下的每一刻。
当他们玩耍时,他们是那么的专注和快乐,仿佛整个世界都不存在,只有手中的玩具和心中的喜悦。
相比之下,我们成年人常常在回忆过去的遗憾和担忧未来的不确定性中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光。
从孩子身上,我们明白了要珍惜当下,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瞬间的美好。
孩子还教会了我们什么是无条件的爱。
他们对父母的爱毫无保留,不会因为我们的缺点和错误而减少半分。
当我们疲惫地回到家,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就能让我们忘却所有的烦恼;当我们犯错时,孩子总是轻易地原谅我们。
他们的爱如此纯粹,让我们深感惭愧,也让我们努力去成为更好的父母,给予他们同样无条件的爱。
同时,孩子的诚实也让我深受触动。
他们不会掩饰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这种真实和坦率,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本真的一面。
而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却渐渐学会了伪装和掩饰,失去了这种宝贵的品质。
读《孩子是个哲学家》有感
读《孩子是个哲学家》有感《孩子是个哲学家》是意大利哲学家皮耶罗费鲁奇所著的书籍,他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孩子的内心世界,认为孩子们是最纯真、最真实的哲学家,在探究世界的同时也在探寻自我。
读完这本书,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独特性,也让我重新审视了幼儿园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在费鲁奇的探究中,他发现孩子们具有天赋思考哲学的本领,而且在没有“成人思想”之前,孩子们可以非常深入的思考一些哲学问题,比如时间、真相、美等,这些问题也是哲学的核心。
而随着成长,孩子们的思想会逐渐受到大人的影响,变得更加实用和常规,并失去天真的思考方式。
费鲁奇提到,孩子的思想纯真而自由,而大人虽然知识更先进,但往往执着于知识和规则,所以无法像孩子一样探寻事物的原理与本质。
这让我深思:教育是要让孩子们成为知识的容器,还是让他们自由探索并开发自身的内在潜力。
确实,在学习和教育中,我们往往强调知识和技能的灌输,而忽略了孩子们天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们更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通过探究、想象、思考和创造探索世界。
回到幼儿教育,在幼儿园的诸多活动中,我们总可以看到孩子们的探究和创造热情,但是,真正的探索是需要一种哲学思维的,学会如何思考才会学会探索事物。
对于孩子们来说,生活过程中的许多细节问题和现象,都会激发他们的探究欲和好奇心,如果引导得当学习哲学思考,则会有助于其人生早期思维能力的培养。
那么如何引导孩子们学习“哲学思考”呢?本书作者给出了几个例子,让我们得到了很好的启示。
一、孩子们突破现实局限,自创故事。
在这个案例中,一位老师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创造故事。
孩子们把沙发想象成了宇宙飞船、糖果以及其他物品,展示了“几乎无限的幻想空间、同时,孩子们的故事中也展现了他们的情感和创造力,而这些情感和创造力则是孩子们将来获取成功和幸福的关键。
二、容纳孩子们特有的思维方式。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思考问题时也会有各自的方式。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在最初看到这本《孩子是个哲学家》的标题时,我以为这是一本有关于孩子学习哲学的启蒙书。
当我拿到书以后,才发现,这是一本指导家长“重新发现孩子,重新发现自己”的育儿书籍。
而我也在读了很长时间之后发现,改变和成长真的是一辈子的课程。
;;封面上有句话“以童心为镜,省察成人世界的缺失”。
孩子是最干净、最透明的,他们的心晶莹剔透,折射出世间最美好的光芒。
孩子是大人的缩影,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生活中我们积攒下来的小毛病和小缺点,在孩子身上都显现出来。
而我们的不接受,会让孩子迷茫,甚至会不理解,为什么爸爸妈妈可以做的事情,我却不可以呢?这些问题就会横亘在我们和孩子之间,也成为生活中矛盾的导火索。
而作者告诉我们:我们首先需要做到,愿意以孩子为师。
;;书中有一部分讲到了“空间—没有但是的爱,在我们家成了一句格言”,这一部分让我感受非常深刻。
我开始反思,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在对儿子表达自己的爱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么做的呢?一边对儿子说着“我爱你”,一边又对儿子提着他不喜欢的要求。
无疑,生活中我也是这么做的。
那追根究底,我为什么会这么做?我发现有时就是为了让孩子一时的听话,我会跟儿子讲条件,然后用吸引他的东西,换取他短暂的配合。
这些条件孩子不喜欢,但为了自己的喜爱,他牺牲了这种不喜欢,努力活成我想要的样子。
慢慢的,长此以往下去,会怎样?以前我根本没有想过这个结果,而在看书之后,我深深顿悟,孩子每次都如此,那还是原来的他吗?;;想到现在很多家长给孩子报名特长班,每个周末赶场似得让孩子学习各种不同的特长。
孩子乐意吗?喜欢吗?问家长时,家长都会说:我这是为他好,还不是为了他......可是再问孩子呢:我才不想学,是我妈逼我的。
孩子不喜欢,就很难有成绩,父母就会发火,慢慢的父子、母女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而这些矛盾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每位父母都会想象自己的孩子多么的优秀,多么的出人一等,无形中,我们就给孩子巨大的压力,希望他能按照我们说的去做、去学习、去发展,而这种希望越大,我们自己就会焦虑、不安,不自觉的拿着孩子同他人比较。
《孩子是个哲学家》第四章读后感
《孩子是个哲学家》第四章读后感《孩子是个哲学家》是一本针对儿童哲学教育的优秀读物。
阅读它,我感受到了孩子天生的哲学思维和独特性格的重要性。
随着逐渐深入探索,书中第四章更是令我深有体会,体现出了孩子思考问题的独特方式和哲学性质。
在这一章中,作者讲述的是孩子思考的一个特质——思考的敏锐性。
孩子们经常对事物产生好奇心,并且不断地问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事实上,他们比成年人更容易发现棘手问题、发现对问题的合适解答,并往往更坚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作者举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例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孩子思考的方式与哲学性质。
比如,一个小女孩问她妈妈“当我闭上眼睛时,我的脸到哪里去了?”这个问题既值得探讨,也能让读者深入思考。
这个问题笼统而具体,充满着调侃与笑话,当我们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得不探究眼睛与脸之间紧密的关联,以及“看不见”与“不存在”之间的本质区别。
正是这些深度和玩味性,使得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个儿童式的诙谐笑话,而是一个阐述知觉和存在问题的启发性思考。
这个小女孩不仅表达了自己好奇的姿态,同时也启发了我们去质询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情,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的本质。
再比如,一次哲学集会中,孩子们在探讨身份认同这个议题时,一个小男孩问了一句:“不同的‘我’是指哪一个?”这个问题就涉及到认识自我与认知他人中的困惑。
在成年人看来,自我认同好像是非常简单的问题,但经常会因为外在压力、内在矛盾、两难选择等事项产生挑战。
孩子们对于自我认知的界限也各不相同,他们靠这种灵活性和好奇心去开拓自己的视野,省思自己认识的盲区与限制。
靠近其他关于语言学、死亡、道德等话题的讨论,本章进一步探讨了孩子的思考方式,以及儿童哲学教育的优越性。
通过教育的框架,我们可以更好地学习,并增强我们对生活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与成人相比存在区别,更加直观、具有特色,并且富有哲学性。
而这种哲学性也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探索的。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在繁忙的生活中,偶然间读到了《孩子是个哲学家》这本书,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记忆深处那些关于孩子的珍贵宝藏。
书中提到孩子有着无比纯真和直接的感知力,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往往能让我们这些被世俗琐事困扰的成年人恍然大悟。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小侄子豆豆。
豆豆今年五岁,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精力无限的年纪。
有一次,全家一起去公园野餐。
阳光温暖地洒在草地上,微风轻轻拂过,带来阵阵花香。
大人们忙着摆放食物,聊天说笑,而豆豆却被一只小小的蝴蝶吸引了注意力。
那只蝴蝶扇动着彩色的翅膀,在花丛间翩翩起舞。
豆豆就那么静静地站着,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它,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了那只蝴蝶。
我走过去,蹲在他身边,问他:“豆豆,你在看什么呀?”他转过头,一脸认真地对我说:“姑姑,你看这只蝴蝶多漂亮啊,它一定是花仙子派来的使者。
”我被他的话逗笑了,说:“那花仙子为什么要派它来呀?”豆豆皱着小眉头想了想,然后说:“可能是花仙子想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要开开心心的。
”那一刻,我被豆豆的话深深触动了。
在我们成年人眼中,蝴蝶不过是一种普通的昆虫,我们可能会欣赏它的美丽,但很少会赋予它如此浪漫而美好的意义。
而豆豆却用他那充满想象力的心灵,为这只蝴蝶编织了一个神奇的故事。
还有一次,家里的电视坏了,大家都有些烦躁,抱怨着不能看电视很无聊。
豆豆却从他的玩具箱里拿出了一些积木,说:“我们来搭一个大城堡吧!”大人们都没什么兴致,但豆豆却一个人自顾自地开始搭建。
他小小的手努力地摆弄着那些积木,嘴里还念念有词:“这是城堡的大门,要有很大很大,才能让骑士们进出。
这是公主的房间,要很漂亮很漂亮……”看着他专注的样子,我们也被感染了,纷纷加入了他的“城堡建造工程”。
最后,当我们一起完成了那个歪歪扭扭但充满创意的城堡时,豆豆脸上绽放出了无比灿烂的笑容,他说:“看,我们一起做了这么棒的城堡,比看电视好玩多啦!”通过这些小事,我真切地感受到孩子的世界是多么的纯粹和美好。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
《孩子是个哲学家》这本书让我对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察世界的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
以下是我的读后感:
首先,这本书深入探讨了孩子们天真无邪的思考方式。
孩子们没有被传统的观念和社会规范所束缚,他们用纯真的眼光看待世界,提出许多富有哲理的问题。
通过与孩子们的对话,作者揭示了他们对生活和存在的深入思考,这种思考方式令人惊叹。
其次,书中强调了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敏感度。
他们能够从简单的事物中发现美和奇迹,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复杂的思想。
他们的观察力和敏感度使他们能够看到我们常常忽略的细微之处,引发我们对生活的反思。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孩子们对真理和存在的质疑。
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质疑精神推动着他们去追求真理和意义。
他们的思考过程不受束缚,勇于提出问题,这种质疑的精神启示了成人对于生活和知识的再思考。
最后,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成人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从孩子们身上学习。
他们天生具有哲学家的品质,我们可以从
他们身上汲取智慧,重新审视世界和人生的意义。
总的来说,读完《孩子是个哲学家》让我对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察世界的方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孩子们天真、纯真的思考方式,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看待世界,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
通过与他们的对话,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方式,并从他们身上汲取智慧。
这本书让我深思,重新认识孩子们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独特感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
本书的作者是皮耶罗•费鲁奇(Piero Ferrucci),意大利著名精神治疗师、哲学家。
费鲁奇从事心理治疗师职业三十余年,成就卓著,被誉为“当代欧洲精神心理学的引导者之一”。
他的理论从独特的角度把握了幼儿教育乃至所有教育的本质:教育的质量与结果,取决于教育者的素质。
《孩子是个哲学家》这本书介绍了身为两个孩子的父亲,皮耶罗•费鲁奇对育儿生活的体验,发生的种种焦头烂额的事和普通的家庭别无二致。
然而不同的是,作为一个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他敏锐的双眼发现了育儿日常背后的启示。
本书正文共14章,从不同侧面陈述了父母能从孩子身上所学到的“生活的艺术”:
从孩子对世界的专注之中,学会活在当下,学会全身心地付出;从孩子执着于自己的方式之中,学会不带期望地与他人相处,不侵占他人的空间;从孩子的天真无邪和创造性之中,学会摆脱过去和经验的牢笼;……
书上有这么一段:
有次我们在火车站候车室候车。
三岁的艾米利奥对我和他妈妈说:“爱!爱!”然后让我跟薇薇安明白,他要看到我们抱在一起。
虽然这让人十分尴尬,但在闷得发慌的旅客面前我们还是照做了。
可是对艾米利奥来说我们太含蓄、太敷衍了,他要的是我们更热情的拥抱。
还要爱,他说,还要爱。
我们只得矜持地遵照吩咐,还是不行。
艾米
利奥一直坚持。
最后直到他满意了,满意地一屁股坐在我们两个中间,当“爱的三明治”。
这不是一本谈哲学的通俗读物,也不是一本如何培养天才儿童的书,而是写两个孩子和他们父亲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像上述这样好玩、风趣的段落贯穿始终,这位父亲有时狼狈,有时急躁,有时焦头烂额、灰头土脸。
这位父亲在面对孩子时,大多数是这个模样,但被被自己的孩子感动,为自己开启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丰富世界,从中看到了生命的本质。
皮耶罗•费鲁奇是意大利著名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他以幽默诙谐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儿童日常生活的另一面,透过皮耶罗•费鲁奇看待孩子的视角,我们会受到启发,找到与孩子相处的快乐途径和正确方法。
从陪伴、保护孩子的过程中,体味爱的无私和回馈。
“孩子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
”人们常常如是感叹,然而像作者如此深刻的剖析和觉察却并不多见。
《孩子是个哲学家》正是这一观念的绝佳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