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材理解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_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教学本文时,给予学生充分自主阅读的时间,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以读代讲,以悟促读”,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再由课文内容想开去,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动。

同时,要通过听、说、读、想一系列的语文学习活动,让孩子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获得语文知识、技能的训练与提升。

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骨髓、间隔、袭击、暂停、空旷”等词语。

联系上下文理解“突如其来、辗转”等词语。

2、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3、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重点:理解台湾青年及李博士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课前准备:1、课前搜集有关白血病、地震视频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质疑题目:1、(课件:出示1999年9月22日)这是一个海峡两岸骨肉同胞魂牵梦绕的日子,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心心相印的日子。

那么,在这个不寻常的日子里,究竟发生了一个怎样感人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2课(齐读课题)。

2、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由已有的生活积累引入新知,从课题产生疑问,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学习课文,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探究的欲望,引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读完课文后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自由的朗读课文。

闯关游戏:1、词语认读我最棒。

2、概括文章我能行。

(设计思路:让学生初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感悟学习方法,体现学习的自主性。

)三、感受小钱的不幸1、介绍白血病的资料,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让学生初步了解因患白血病小钱的生命垂危,激发学生的同情心。

2、走进小钱。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稿(示范稿)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稿(示范稿)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稿(示范稿)_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稿(示范稿)
一、说教材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讲述了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钱畅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虽然同学们缺少对于文中提到的白血病、地震等事件的切身体验,但是他们已经具备了借助教师的引导以及情感迁移等方法来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情感。

通过学习本文,同学们也能深切的体会海峡两岸同胞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够认读生字词,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生命桥”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体会两岸同胞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读生字词,并能够体会生命桥的深刻含义。

2.难点:感受两岸同胞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

五、说教学方法
讨论法(展开)、谈话法、情境创设法、多媒体演示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
使用投影出示1999年台湾大地震的相关资料,并提问:“遇到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办?”同学作答:空地避难、有序离开建筑物。

教师讲述:但是在地震当时有两位台湾同胞坚持呆在室内,他们为什么会这么选择,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下。

2.整体感知
1)播放范读录音,提示同学们标出文中的生字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
3)请同学们合上课本,回忆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并随机点名请同学回答,回答不完整的会请其他同学补充,并由教师进行总结。

3.深入研读。

四年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优秀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优秀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优秀说课稿【我寄语】说课是教学讨论、教学沟通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讨论形式。

我特地为老师朋友共享的四班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优秀说课稿,这篇说课稿可以快速让老师在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做到分块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盼望对大家的授课有肯定的关心!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四班级上册人间真情专题栏的一篇课文。

本文叙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峻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急,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让同学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血脉亲情。

(二)说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爱是人类恒久不变的话题,也是人类最美妙最宝贵的情感。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同学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妙的情感;二是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三)说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在中班级阅读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同学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美丽的语言,与他人沟通自己的阅读感受。

依据上述要求结合教材与同学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熟悉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谈何简单、幸运、台湾、攻击、平安无事、期盼、突如其来、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

2.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为了达成以上目标,本课分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

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的一、二两个自然段,感悟危情。

第2课时,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四年级语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稿

四年级语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稿

四年级语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重要课文,属于“人间真情”单元。

本课通过讲述大陆青年小钱因患严重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故事,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传递了“爱能创造奇迹,爱能跨越一切障碍”的主题思想。

本课在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面课文情感的延续,也为后续课文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教材内容分析:本课内容包括生字词学习、课文阅读理解、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培养等部分。

主要知识点有生字词掌握、文章结构理解、情感线索梳理等。

教学时可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情感。

二、说学情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但对深层次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部分学生可能对“白血病”、“骨髓移植”等医学术语感到陌生,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辅助理解。

此外,学生在合作学习和表达个人观点方面还需进一步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目标设定: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并书写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体会文章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学习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间真情的美好,体会“爱心无界”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学习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象征意义。

-培养学生将个人感受转化为文字表达的能力。

五、说教法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生字词教学、课文背景介绍。

-讨论法:分组讨论文中人物行为背后的动机,促进思维碰撞。

-角色扮演法:选取课文片段进行角色扮演,加深情感体验。

-多媒体辅助法:利用视频、图片等直观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包含课文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教有生活的语文——解读《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有生活的语文——解读《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学反思新课程NEW CURRICULUM教有生活的语文———解读《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张伟(保定市竞秀区教师发展中心)“教学生活化”,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他们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

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注入生活内容,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生命力的知识,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力争教“有生活的语文”。

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为例。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了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生命的故事。

一、对生命的尊重是课文的“内核”本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明确地展现了一个“爱”字。

因为爱心,台湾青年为大陆青年小钱捐献骨髓;因为爱心,李政道博士为小钱取髓、送髓;因为爱心,许许多多的人为小钱奔波着……如果对文本的解读只止于“爱”字,课堂似乎显得单薄了些,这“爱心”的背后是什么呢?这些人们为什么去爱,怎样去爱,爱得结果怎样等等,其实文章都进行了诠释,这些答案都与一种东西分不开,那就是“生命”。

生命是本文的根,没有生命就没有生活。

我想这也是作者为什么把文章的题目定为“生命桥”而不是“爱心桥”的真谛吧。

因为“生命”更贴近人们的生活。

二、“生命桥”让“生命”焕发活力若我们认可了上面的观点,那么我们教授文本时便可以围绕“生命桥”这一主线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感悟生命、思考人生。

文章的课题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文本的主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深入剖析文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生活。

教学时,可以在课之伊始,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来聊一聊生活中的“桥”。

教师从生活中引出问题:“桥对大家并不陌生。

生活中你都知道哪些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结组畅谈。

通过学生列举生活中所见之桥,引导学生认识到:课文中的这座“生命桥”有些与众不同。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感受到李博士的品质,从而对人物博大的爱心有了更深 入的体会。 3.本节课无论是词语教学还是阅读理解,教师都注重对 学生进行学方法的指导,注重培养阅读能力,注重对文 本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使学生真正做到阅读 有所得。 总之,本节课教师通过听、说、读、写等一系列的语文 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语实践中获得语文知识,培养语文 能力,习得语文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积累、运用、 发展语言的同时受到情感熏陶。这才是语文味十足的语 文课。
桥”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梳理文章结构,品词析句,感悟作者
的叙述特点和表达感情的方法,内化、积累课文中的经
典语言和表达方法。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些基本阅读能力;能够借助
文本思考一些问题,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在自学的基 学生学习能
础上,学习和别人交流自己的看法;初步用读来表达感 力分析
受。所以,本节课以读为主,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在
抓住重点语句品味语言文字。扩展练习,培养语文素养。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教学过程
1.学生自流曾经见过了怎样的桥
2.出示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并齐读。
3.揭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4.导入: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一个真实的故 事。 [策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已有的生活积累引入新 知,从课题产生疑问,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学习 课文,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探究的欲望,引发了学 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把握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 地方多读几遍。 2.屏幕出示词语。引导学生自主提示需要注意的词语。 A.出示“凋零”、“含苞”、“绽放”再读通句子“这 个 18 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 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 花绽放。”理解这三个词语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词句解析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词句解析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生命是每个人都珍视的宝贵财富,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则是一座将人与人之间联系在一起的桥梁。

这座桥代表的不仅是物理上的连接,更意味着心灵上的相通。

下面我们来解析一下这个标题中的词句含义。

跨越
“跨越”一词代表着迈步前进、超越自己的限制。

跨越海峡需要勇气与决心,需
要愿意去面对风雨、寒冷、压力等困境。

而这种迈步前进的勇气和决心,也适用于我们生活中任何困难的克服。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困难与挑战中前进,去超越自己的潜力和局限性。

海峡
“海峡”一词代表的是难以逾越的分割线,是导致跨越必须付出艰辛努力的障碍。

这里的海峡可以理解为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矛盾,包括心理上的障碍、物质上的限制等等。

通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我们可以逐渐理解并克服这些阻挠我们前进的困难,摧毁生命中的障碍,达成自己人生目标。

生命桥
“生命桥”一词代表的是建立在我们生命之间关联上的桥梁,是我们与他人之间
相互连接和影响的工具。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意味着我们需要与家人、朋友以及社会上各个角色联系在一起,与他们分享我们的成果、感受并获得帮助和支持。

而这种联系和互动,可以带来生命中的更多惊喜和挑战,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营造更为美好的世界。

总结起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一个展示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精美比喻。

这个比喻告诉我们,我们需要面对生命中的各种挑战,要有勇气和决心去跨越生命中的海峡。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与家人、朋友、社会各个层面的人们联系在一起,发掘我们自己的潜力,不断提高自己,最终获得满足和成就感。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稿课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稿课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稿课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次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思考的体验。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两岸间的感人故事。

文章通过描述一位大陆青年为了救治患有罕见病的台湾儿童,不顾个人安危,毅然捐献骨髓的事迹,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两岸同胞间的深情厚谊。

这篇文章不仅是对个体善举的赞美,也是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深刻寓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能够复述故事情节。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两岸同胞情谊的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感受人物的情感变化,学习文章中的文学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两岸关系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以及个人在其中所能扮演的角色。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和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骨髓捐献的短片,引起学生对生命救助话题的关注,为后续的课文学习做好铺垫。

2. 整体感知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主人公的行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 深入理解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讨论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4. 情感体验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加深对文章情感的体会。

四年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知识点

四年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知识点

四年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知识点在四年级的语文学习中,《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一篇令人感动且富有教育意义的课文。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篇课文的重要知识点。

一、字词积累1、生字“峡”字,注意书写时左窄右宽,“山”字旁要写得窄一些。

“桂”字,右边是“圭”,不要写成“娃”。

“移”字,注意笔顺,先写“禾”,再写“多”。

2、词语“海峡”:指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或洋的较狭窄的水道。

“移植”:将植物或人体的器官等从一个部位移到另一个部位。

“袭击”:突然打击。

“空旷”:地方广阔,没有树木、建筑物等。

“暂停”:暂时停止。

二、课文理解1、主要内容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主题思想文章赞颂了两岸同胞难以割舍的血脉亲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无私奉献。

3、段落分析第一部分(1-2 自然段):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和环境,为下文做铺垫。

第二部分(3-6 自然段):详细叙述了台湾青年为小钱捐献骨髓的经过,展现了他的无私和爱心。

第三部分(7 自然段):点明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意义,总结全文。

4、人物形象台湾青年:他不顾个人安危,一心为他人着想,展现出了高尚的品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李博士:沉着冷静,一心救人,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三、写作手法1、环境描写烘托气氛文章开头对杭州的桂花香和小钱的病情进行描写,烘托出紧张的氛围,为下文台湾青年的爱心救助做铺垫。

2、人物描写展现品质通过对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展现出他们的善良和无私。

四、重点句子理解1、“这个刚满 18 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这句话将小钱的生命比作即将凋零的花朵,形象地写出了小钱病情的危急,突出了骨髓移植的重要性。

2、“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材理解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材理解

四年级语文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材理解课文说明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

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

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仁爱;二是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读写“跨越、海峡、苍白、红润、移植、谈何容易、幸运、袭击、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

2.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建议1.课前师生搜集有关台湾、白血病、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资料,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准备。

2.在初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然后画出使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或段落,在空白处写上感受,并与同学交流读书感受。

课文的第3至6自然段是帮助学生体会海峡两岸骨肉亲情的重点段落,应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仔细研读,认真感悟。

从大地震刚过,台湾青年躺在病床上,甚至还不知道家人是否平安无事,他没有逃到空旷安全的地方等处,体会台湾青年一心只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从李博士抽取骨髓时的镇定沉着,运送骨髓、植入骨髓时的不分昼夜,体会其不顾个人安危、急他人之所急的高尚医德。

体会这部分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展开交流。

小学语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稿)

小学语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稿)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与处理《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

课文描写了同一时间的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她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相距虽远,他们的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同时考虑课文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识记本课词语:跨越、海峡、桂树、彼此、移植、台湾、袭击、余震等,随文理解。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题目“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在朗读中体会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及医护人员一心为他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浓浓的血脉亲情。

情感目标:体会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及医护人员一心为他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浓浓的血脉亲情体现生命的价值。

同时在教学中渗透布衣族查白歌节故事和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的爱民族和爱国情怀。

设定“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为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法的选择语文教学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

语文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掌握学法,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为此,我设立了“读——悟——说——写”的学法导向,层层推进教学。

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以及动口说、动手写,在读中积累了语言,说中培养了口语交际能力,又在写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同时还创造出一种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

小学语文_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学习目标1.学习8个生字,读准并理解“绽放、凋零、含苞、暂停、骨髓、间隔、血脉亲情、辗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台湾青年和李博士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3.读懂课文,通过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4.运用自读感悟、合作学习的方式,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领会作者生动、具体的描写。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台湾青年和李博士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通过读课文,运用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字里行间,领会作者通过生动而具体的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质疑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第22课,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是呀!生命桥指的是什么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走进一个真实的故事,把一个个疑问解决掉。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理清脉络,把握主要内容。

1.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预习单上的词语你都会读了吗?2.出示生字词:请大家看屏幕上的词语,找小老师来领读吧!师:刚才这位同学预习得非常好,把词全读对了,特别是“暂停”这个词(变红),来,一起来读。

讲解:骨髓:单独读的时候是三声,合起来构成词语的时候读骨髓。

间隔:间是多音字,间隔教师领读,学生学读。

3.词语都会读了,本课需要会写的字也有难度,你看看在书写中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学生讲解)“老师也想讲一讲”教师范写“袭”,学生在生字本上写一个“袭”4.字写完了,请你小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5.谁来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生叙述)“这位同学说的很具体,怎样说的更加清楚、明白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种方法,”课件出示词语,同学们,你能不能把这些词语连成一句话,把故事内容说得明白又完整?你们看,把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关键词串联起来,就能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的更加清楚明白,这就是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解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解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回忆旧课导入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使人间充满温暖。

本单元我们学习的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关于爱的动人故事,上节课学习的《搭石》向我们介绍了人们在秋凉前后,过路的老人精心摆搭石,和人们互相礼走搭石的经过,赞美了人们默默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今天我们要再来学习一个关于爱的动人故事。

板书课题:第22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齐读课题二、质疑课题聪明的同学们,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呢?1、什么是生命桥?2、生命桥指什么?3、如何跨越海峡?是啊,生命桥如何能跨越这茫茫的海峡,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些疑问走进一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

三、初读课文,检查预习现在请同学们捧起课文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请注意(课件出示)(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师:从大家专注的眼神中老师看到了同学们认真读书的劲儿,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看看谁能把这些词语读得又快又好?有谁愿意第一个来接受挑战呢?diao凋零含苞绽放(骨髓)辗转间隔空旷身躯袭击暂停同胞血脉a:请一位同学站起来读(掌声送给他们)上台来的同学读得字正腔圆:咬字清晰,大家刚才翘舌音都读得很棒。

骨髓,当一个词两个字都是第三声时,第一个字要变调为第二声b男女分读C 全班齐读现在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学生回答过程中,师相机板书一些关键词语)(大陆的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垂危,期待骨髓。

台湾青年和李博士不顾危险,捐赠骨髓)板书大陆台湾小钱青年李博士生命垂危让学生根据板书试着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品读课文,话感动(一)对这个故事是同一时间,发生在两个地点的一件事。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故事来深入体会。

首先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的1--2自然段,划出有关小钱生命垂危的句子,并谈谈你的感受。

1、这个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1)师:哦你找的是这一句,说说为什么?生说师:是呀你说的真形象,把小钱的痛苦、绝望说得淋漓尽致,能否带着这种感情读读这句(2)这个句子哪个词语写得特别生动?凋零(凋谢)我们常说18岁是个如花的年纪,为什么作者却说他像将凋零的花呢?(3)是呀,十八岁,多么美好的年龄!而小钱却只能躺在病床上,命运对他是如此的残酷,让十八岁的他得了白血病。

小学语文说课稿《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小学语文说课稿《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小学语文说课稿《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说教材《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专题栏的一篇课文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血脉亲情二、说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在中年级阅读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学生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根据上述要求结合教材与学生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三、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四、说教法学法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自读自悟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去想去说从而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五、说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引发爱1、播放1999年台湾地震视频师缓缓叙述:1999年的9月21日台湾发生了百年首见的大地震造成了2000多人的死亡9月22日早晨受灾地区到处是倒塌的房屋和受伤的人员当地气象局警告说未来两周内还将不断有里氏5级以上的余震发生台湾还处在余震的威胁中然而就在这天早晨在台湾花莲慈济医院却要开始一场特殊的手术为什么说它特殊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这次地震有关的一个的爱的故事《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生活在非地震带上的孩子们对于地震没有直接的生活体验缺乏具体直观的感受我利用1999年台湾地震时房倒屋塌人员伤亡的情境导入旨在充分利用这些语文学习的资源引导学生在大语文的背景下学习语文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进一步理解台湾青年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和李博士的高尚医德作铺垫)(二)初读课文感知爱这里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讲述这个故事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整体把握课文感知叙事文章的写作顺序这个环节我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社会经验计划相机让学生展示他们课前搜集的有关“白血病”“骨髓移植”“台湾”等方面的资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做好准备(三)自主探究寻找爱1、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或段落2、品读、感悟重点语句把品读后的感受注在书旁3、在小组内交流体会(读书有法但无定法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方法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自能选用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自己去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体会字里行间如诗如歌的爱这样做更能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四)、展读交流体会爱1、学生展读说感悟2、教师点拨引导体会并激情指导朗读随机教学:A、“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抓住转折词后面的语句指导激情朗读导语设置为:“在最危险的时刻人们大多想到的是自己最亲近的人然而这位台湾青年为了救和自己非亲非故的杭州的小钱没有顾及家人的安危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啊!让我们用心地再读读这段话吧!”B、“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抓住余震中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表现引导学生体会他们的伟大和高尚指导朗读导语设置为:“余震随时发生危险随时降临但他们两个竟能表现得如此从容镇定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同一种信念:那就是救杭州的小钱!谁能怀着对他们的敬佩之情把这段话读一读”“老师也被他们这种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也想读一读”“还有谁想读”另外在涉及到这部部分内容时我会利用文本的空白引导学生想像: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但他的内心会平静此时此刻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让学生写一写然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以加深学生对台湾青年高尚品质的认识C、“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抓住“奔波”“连夜”等词引导学生感悟李博士急他人之所急的高尚医德设置点评:桃花潭水深千尺台湾人民对我们的情又有多深啊!(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一个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对同一个文本的感受各不相同作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想法对于学生的不同感悟都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并引导他们用朗读表达自己感悟到的内容这样做才能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五)总结拓展畅谈爱1、教师小结: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的无私的给予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同学们课文学完了请你谈一谈对课题的理解(通过前面环节的充分阅读感悟教学难点自然得以突破)2、组织讨论:如果人人献出一点爱那么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怎样3、欣赏歌曲《爱的奉献》在播放歌曲的同时老师深情朗诵以下诗歌: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爱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的成长;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是啊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学生在《爱的奉献》的背景音乐中欣赏着老师的朗诵结束此课升华了情感使课堂教学得以有效延伸)。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用心研读,精心预设,有效生成----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效性的思考一、教材解读:(一)课文所在的主题单元:《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人间真情”中的第三篇课文。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我们曾学过有关友情、亲情的课文:《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等,这些课文内容主要体现在亲情和友情两方面。

本组课文是继三年级下册第五组之后又一组感受人间真情的文章,并在主题上有所拓展——爱。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使人间充满温暖。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相互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古诗两首》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体会朋友间深厚的情谊、真挚的爱;《搭石》截取了农村生活中几个非常平凡的镜头,体会到了乡亲们之间浓浓的乡情和纯朴的爱。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处于第三篇课文,从感情上有所升华,体现了大陆人民与台湾同胞之间的血脉亲情。

其次,联系本册的单元训练重点,本组是从第一组“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第五组“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到本组“由内容想开去”的一个升华,起到了循序渐进的作用。

(二)文本的特点、语言特色读了课文,我觉得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故事的真实性和结构的别具一格。

本文是1999年发生在大陆与台湾之间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文章条理清晰,选取了同一时刻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来展现故事: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

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

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文章让我们体会到两岸同胞浓浓的血脉亲情。

课文的题目恰似一道景,画面感强;恰似一句话,发人深思;恰似一份情,温暖人心。

阅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让我触摸到的是一份台湾同胞与大陆之间的深情。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稿李秀文一、说教材《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字里行间饱含着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饱含着台湾与大陆之间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能够通过这样一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人间真爱,感受到两岸亲情,在他们心中埋下善的种子,植入爱的幼苗,我想应该是语文课的骄傲,更应是语文教师的骄傲,那么这就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之所在。

然而语文课不同与政治课,也不是单纯的思想品德课,在语文课堂上要通过听、说、读、写等一系列语文的学习活动,让孩子们在语言实践的活动中获得语文知识技能的提升,经历语文学习的过程,习得语文学习的方法,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这才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谈何容易、幸运、台湾、袭击、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17个词语。

能力目标:能够读懂课文,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情感目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朗读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生命桥”的含义。

四、说教法学法:教法:抓住重点语句仔细研读,认真感悟,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劳累奔波,从中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学法:通过认真的读和想像,能够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五、说教学过程:进行本课内容的教学,我计划用两个课时来完成。

我结合今天所讲的这节课,重点谈谈第二课时的设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稿一、说教材《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这桥非普通桥,它是以生命点燃生命,以大爱坚守生命的生命桥;这桥是情,是海峡两岸同胞相互守护,血浓于水的血脉亲情。

本组教材以“人间真情”为专题,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学着关心、帮助他人”。

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二是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1)、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结合资料的方法理解词语。

(2)、读懂课文,理解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二、说教法《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以读代讲法、品析词句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交流。

三、说学法《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圈划批注、讨论交流的方法,学习文本。

四、说教程我上的是第一课时,本课时学习的目标是,掌握课文中的字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题深意。

1、创设情境用课文第一段创设情景,将学生带入课文中。

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

2、初读课文,感知爱的故事这一环节我首先出示学习目标: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语句,理解词语二读:画出课文中难理解的句子。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思考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思考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思考《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花莲的慈济医院,另一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李博士以及医护人员在余震的危险中做着抽取骨髓的手术,他们的努力是为了大陆青年能够早日得救。

在设计教案时,我紧紧地抓住了两个“静静地”以及“同一时刻”这三个关键词。

让学生明白就在同一时刻大陆和同胞为了小钱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他们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海峡的生命桥。

一、抓两个“静静地”,给学生呈现两副画面 1、走进小钱的内心要分析一个人的内心,首先要分析文字。

因此我把“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这个句子作为重点句进行解读,目的是让学生走进小钱的内心。

学生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小钱病情严重,体会到了他的无奈,体会到了他的痛苦。

接着我又让他们想想如此痛苦、无奈的小钱他需要什么。

孩子们马上找到他需要骨髓,并且也找到了适合他骨髓的人。

有了适合的骨髓后他的内心又有了什么变化。

学生们很快想到了一个词“希望”。

正因为有了希望,他的生命有了可能,此刻他的内心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孩子们很快想到这时的小钱内心是充满希望,充满期待。

2、走进青年的内心抓住“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这个关键句子。

首先让学生说说当他躺在病床上时,外部的环境是怎么样的。

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当时他所处环境的危险。

把学生带进地震这可怕的情境中去。

接着我问孩子们,假如你在这么可怕的环境下,你会想到些什么?目的是为了走进青年的内心。

他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都会担心自己的生命以及自己家人的生命安全。

但他“为什么不去看看自己的家人,仍旧这么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呢”?学生很快找到“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材理解
课文说明
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

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

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仁爱;二是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读写“跨越、海峡、苍白、红润、移植、谈何容易、幸运、袭击、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

2.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建议
1.课前师生搜集有关台湾、白血病、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资料,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准备。

2.在初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然后画出使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或段落,在空白处写上感受,并与同学交流读书感受。

课文的第3至6自然段是帮助学生体会海峡两岸骨肉亲情的重点段落,应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仔细研读,认真感悟。

从大地震刚过,台湾青年躺在病床上,甚至还不知道家人是否平安无事,他没有逃到空旷安全的地方等处,体会台湾青年一心只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从李博士抽取骨髓时的镇定沉着,运送骨髓、植
入骨髓时的不分昼夜,体会其不顾个人安危、急他人之所急的高尚医德。

体会这部分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展开交流。

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交流的情况,引导学生由课文内容想开去,探究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心情。

同时相机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这一部分,将地震危机仍旧存在的紧张与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从容镇定进行对比朗读,使学生在读中进一步提高认识,升华情感,引发共鸣。

引导学生理解下面几句话的含义:
(1)“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枯萎的花苞,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花朵绽放”。

“枯萎”,干枯萎缩,一般指草木。

这句话把年轻人的生命比作花朵,含苞待放时却要凋零,让我们痛心,也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骨髓移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2)“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

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

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躺在病床上。

同样是“躺在病床上”,但身患重病的小钱是因为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苍白”“红润”这一组反义词足以说明这一点。

而台湾青年却并非因为缺乏生气而是不得已躺在病床上。

他在持续不断的余震中,不顾自己的安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因为他知道大陆18岁的小钱正期待着他的骨髓。

(3)“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宝岛台湾与大陆虽然被海峡所隔,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座用爱心架起的生命桥一定会永远屹立在两岸同胞的心中;这种血脉亲情是生命的火种,必将愈燃愈烈,经久不息,世代相传。

3.学生读懂课文之后,可以请学生谈一谈:“生命桥”是什么意思?现在体会到的“生命桥”的含义与看到题目时的想法是否一致?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动情朗读最后一段,并联系全文理解这一段话的深刻含义。

学文之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里练习说一说,然后全
班交流、评议。

4.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叙写生动具体,故事感人,应引导学生认真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可以让学生画出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反复朗读,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原因,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评价能力和表达能力。

5.本课要求会写的6个生字,可以让学生自己练习书写,并通过写词语、写句子等形式进行巩固,教师重点指导“跨”“绽”等字的书写。

6.学习本课后,教师可以建议有兴趣的学生搜集有关骨髓移植的资料。

参考资料
白血病俗称“血癌”,是一种恶性血液病。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可以用化疗、放疗等方法遏制病变的白细胞,延长病人的生命。

但是这种方法的副作用大,复发率高,不但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对家庭、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国际上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将骨髓移植运用于白血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世纪80年代起,干细胞移植术在临床应用中获得了成功。

骨髓是还没有分化成红、白细胞的母细胞,就像还没有分杈的树干,把它植进白血病患者体内,就可以继续分化、造血。

骨髓捐献者捐出的干细胞,约占自有量的5%。

目前看来,捐献骨髓对身体没有明显伤害。

我国大陆的骨髓库起步较晚,人们对捐献骨髓的知识欠缺,意识淡薄,目前各地捐献志愿者的库存资料有限,这就为寻找配型相符的骨髓带来了很大困难。

慈济医院位于台湾花莲市,1986年正式启用。

1993年,成立了台湾地区首座骨髓捐赠中心——慈济骨髓捐赠中心,后发展成为慈济骨髓干细胞医学中心。

现登记在册的志愿供髓人数已达20余万,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骨髓捐赠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华人骨髓资料库。

截至目前,慈济医院已向大陆供髓约180例,每一例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文中提到的“李博士”是著名血液病专家李政道教授,他是著名的骨髓移植配型专家,1935年出生于台湾,1972年在美国获博士学位。

李博士在美国骨髓移植配型中心工作时,发现大量患白血病的华人由于没有合适的骨髓配型,无法得到医治而死亡,便于1992年回到台湾,开始致力于建立华人骨髓资料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