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节 细菌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赛课用)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赛课用)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细菌的基本概念、分类、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细菌的繁殖方式;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难点:理解细菌的繁殖速度及其在环境中的分布;掌握细菌在疾病防治、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细菌无处不在,从而激发学生对细菌学习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
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细菌的基本概念、分类、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
2.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细菌的繁殖方式,探讨细菌数量迅速增长的原因。
三、合作探究
1.学生分组讨论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分析细菌在环境保护、疾病防治等方面的作用。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细菌相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细菌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了解细菌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4.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观察、思考、提问的好习惯。
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赛课用)
一、导入新课
1.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病毒的相关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对细菌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观察生活中的细菌现象,撰写观察报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教材后的习题,重点复习细菌的分类、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以及细菌的繁殖方式和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2.观察生活中的细菌现象,如发酵食品的制作、洗手的重要性等,撰写一篇关于细菌在生活中的作用的观察报告。要求不少于500字,内容真实、具体,能反映出学生对细菌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最新初中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节_细菌公开课教案

最新初中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节_细菌公开课教案

第二节细菌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方面⑴知道细菌发现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是谁?⑵通过观察并能区分不同细菌种类的形态、特征和大小。

⑶能够说出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并知道不同细菌其营养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方面⑴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通过多媒体演示和教师讲解,给学生提供比较直观、形象的认识,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其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⑴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研究观念,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发现不仅仅需要知识的积累,还有毅力、自信心的考验。

⑵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⑶通过细菌分裂的相关知识的学习,明白讲究个人卫生的道理,并养成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

2、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

三、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达到自主建构的目的。

四、课前准备教师:收集有关细菌发现过程、细菌形态、结构和生殖等有关的图片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放大镜学生:课前对本节内容进行预习。

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环节和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一.导入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提出相关问题:我们为什么样吃饭前总是要洗手呢?由此引入课题。

学生回答讲卫生,洗掉手中的细菌等等。

学生积极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实验用手中放大镜观察手中有没有细菌学生认真做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脑能力同时让学生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三、细菌的发现1、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58—59页,然后根据探究实验的步骤,剖析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变质肉汤中的细菌是由原有的细菌产1、阅读教材第58—59页。

2、通过教师引导及自己思考、讨论,了解到细菌并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使学生初步了解细菌的发现,让学生认同科学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密切相关的,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科学的态度。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细菌》教学设计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细菌》教学设计

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2、说出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1.运用实验设计、观察、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等技能,分析巴斯德的实验。

2.通过观察与思考:比较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尝试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发现细菌过程中理性的怀疑和科学的研究对科学技术的进步起到重要作用。

2、通过本节的学习,形成重要概念:细菌细胞中没有成形细胞核,是原核生物,它们靠分裂进行生殖。

二、教学重点1、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

2、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

三、教学难点“观察与思考”活动:比较细菌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四、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的“想一想,议一议”提供了引起人患破伤风的破伤风杆菌的实例,可让学生通过实例的分析对破伤风杆菌的形态、生活特点有初步的了解,同时结合上一节中提到的知识“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

有的还需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必须在无氧条件下生存”。

本实例中的破伤风杆菌就对必须在无氧条件下生存的细菌的实例呈现。

教材编写的目的是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2、从细菌的发现史,可让学生了解巴斯德和巴斯德实验。

学生可运用实验设计、观察、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等技能,分析巴斯德的实验,也为下阶段“食物保存”“食物腐败”等知识的学习提供实验依据。

3、在介绍细菌的结构时,教材的编写突出了直观性,一是文字的直观,一是图片的直观。

如“观察与思考”引导学生从回忆“动植物细胞结构”入手,在观察时思考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这样使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启动学生的思维,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细菌的结构特点,进而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4、此外,教材在阐述细菌的结构、细菌的生殖时注重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加深对重要概念的理解。

五、教学策略:1、课前分配学习任务:列文虎克是怎样发现细菌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收集、分析、整理资料,并利用课前一分钟进行演讲。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细菌 学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细菌 学案

第二节细菌学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概述细菌的主要特征
二、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3、通过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发现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1)、细菌的形态特点和细菌的结构特征以及营养方式
2)、细菌的生殖方式
难点:1)、巴斯德实验的理解
2)、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的比较: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泛的原因。

三、预习检测
1、17世纪荷兰人制成了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让世人知道了细菌的存在。

2、19世纪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采用了瓶来做实验,向世人证实了细菌不是,
而是的细菌造成了肉汤的腐败。

他还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后人称他为“”。

3、细菌细胞内不含,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生活,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

四、学思园地
1、细菌的形态是怎样的?
2、细菌的结构有哪些?
3、动、植物细胞结构和细菌的结构比较
比较项目细菌细胞动物细胞植物细胞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特有结构荚膜、鞭毛大液泡、叶
绿体
4、细菌的荚膜、鞭毛各有什么作用?
5、从细菌的结构上看,细菌体内没有叶绿体,你能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吗?
6、细菌的生殖方式是什么?
7、芽孢是怎样形成的?芽孢的形成对细菌有什么意义?
五、课堂检测同步训练六、反思总结。

4.2《细菌》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人教版上册

4.2《细菌》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人教版上册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出示一瓶酸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酸奶是如何制作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教师总结:酸奶是通过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的,而乳酸菌正是一种细菌。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关于细菌的知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讲授新知,500字
1.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5.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细菌的形态、结构、生活特点及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难点:细菌的繁殖方式、生长条件和防治方法。
(二)教学设想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章节内容,突破重难点,教学设想如下:
6.总结反馈,巩固提高
(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教学评价,关注个体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8.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介绍有关细菌的前沿研究,如细菌发电、细菌治疗等,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实例,如发酵食品、细菌感染等,引出细菌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
2.知识传授,直观教学
(1)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细菌的形态、结构,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认识。
(2)通过动画演示,讲解细菌的繁殖方式,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一难点。
3.实践操作,强化技能
(1)组织学生进行显微镜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菌的形态。
4.作业完成后,请及时上交菌在环境保护、疾病防治等方面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教案设计

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教案设计

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教案设计•相关推荐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教案设计一、说教材:分四个方面(一)首先是教材地位分析本节内容是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的第二节,本章教材的引入是从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开始的,是在学生学习了植物和动物以及生态系统的组成之后进行的教学,为后面真菌的学习作了铺垫,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其次是教材内容虽然学生对某些细菌引起的疾病等有一定的了解,但对细菌的繁殖、结构特点、营养方式的知识,缺乏认识,难以理解。

因此,教学内容是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呈现的,从学生最熟悉的环境启发他们进入微观的环境中去。

教材在本节以科学探究的过程为脉络安排内容,讲述细菌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侧重引导学生自己通过与动植物细胞进行比较,来归纳出细菌的主要特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获得基础知识,发展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同时,学习本节课是为后面讨论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起了铺垫的作用。

(三)再是课程标准: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生物科学的核心素养,而生物科学的核心素养是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这是生物科学的最终目标,《细菌》是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十大一级主题下的第八个一级主题生物多样性的内容,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处理、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领悟各类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并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在二级主题《生物的`多样性》中,课程标准是这样要求的: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最后是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以上内容,把课程目标转化为课时目标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2)关注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能力目标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尝试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和巴斯德实验,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第二节细菌教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二节细菌教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2节细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2. 说出细菌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及运动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2)细菌的营养方式。

2、教学难点细菌的营养方式。

三、教学步骤1、新课导入导语:在侵华战争中,日本侵略者制造了很多惨无人道的杀戮事件,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黑太阳731”部队的“细菌战”。

他们抓取了大量的中国人做活体实验,在中国犯下了滔天大罪。

那么,细菌究竟是怎样的?它有哪些结构?课件展示“想一想,议一议”。

提问:为什么伤口较深时才会感染破伤风杆菌,皮肤划破却不会呢?教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细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2、新课讲授(一)细菌的发现教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细菌个体是十分微小的,这么小的生物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呢?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用自己制作的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菌。

但是一直到19世纪中叶,一些著名的科学家还认为细菌是自然发生的;后来,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进行了著名的鹅颈瓶实验。

课件展示鹅颈瓶实验。

提问:你能通过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吗?细菌来自于哪里?学生:细菌来自于空气中而不是自然发生的。

教师:是的,巴斯德用事实驳倒了“自然发生说”。

同时,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和酵母菌,并提出了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被后人称作微生物学之父。

提问:从巴斯德的实验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细菌的形态和结构教师: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小到什么程度呢?让我们来观察几幅图片:放大3000倍的细菌,放大70000倍的细菌,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

看完图片资料,你有什么感觉?学生:细菌太小了。

教师:是,细菌的确太小了,虽然它很小,但是却有很多的形态。

根据外部形态的不同,细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请同学们自学教材P72内容,说一说细菌可以大致分为哪三类?并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完成下面一道思考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2.第二节 细菌 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2.第二节  细菌 导学案

第二节细菌年级:八年级课型:新授课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描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2.说出细菌鱼人类的关系。

3.认同发现细菌的过程中理性的怀疑和技术的进步起到的作用。

学习重点:细菌的形态和结构学习难点:“观察与思考”活动:比较细菌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细菌有哪些形态结构特征?2.细菌是这样进行生殖的?二、预习检测:1.世界上最先发现细菌的人是国家的。

2.被称作“微生物学之父”的人是国家的。

他通过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向世人证明了引起鹅颈瓶中肉汤变质细菌是由来自的细菌在瓶中大量生长繁殖造成的。

实验结果,向世人证实3、按照细菌的形态可分为形、形和形细菌。

4、细菌的基本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和。

有的细菌外面还有可以运动的,有的细菌外面还有起到根号保护作用的。

5. 细菌通常的生殖方式。

6.有的细菌在生长繁殖的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

踏实细菌的休眠体,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行课案【合作探究】1.破伤风易感染较深的伤口,皮肤滑坡不易感染,为什么?2.细菌有哪些基本结构?有哪些特殊结构?3.细菌结构与植物细胞相比有哪些区别和联系?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是自养还是异养?依据是什么?4.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是:(1)生殖方式是,简单、成功率高;(2)环境干燥(缺水)、低温时(温度不适宜)或食物匮乏(缺有机物)时,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能形成;(3)细菌或芽孢个体都,质量(重量)都,可以随风飘散,传播能力强;(4)条件适宜时,细菌繁殖速度。

5.同学感冒后,为什么不能对着别人咳嗽或打喷嚏?检测案一、课堂检测1、下列关于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菌能够引发人的疾病,细菌是对人类有害的一种生物B.细菌没有成行的细胞核,就是没有细胞核C.细菌在自然界中帆布广泛,无处不有,不出不在D.细菌可以通过产生芽孢繁殖后代。

2、手术器械和罐头食品的消毒,都要以能够杀死什么为标准?()A 球菌B 杆菌C 螺旋菌D 芽孢3、对细菌芽孢的描述,正确的是()A芽孢的含水量高,抗热性弱B 细菌以形成芽孢的形式进行繁殖C 芽孢从结构上看实质还是细菌D 芽孢是由细菌细胞壁裹上厚壁而成4、细菌的发现得益于()A 科学家的勤奋观察B 观察者的细C 显微镜的出D 细菌分布十分广泛5、右图为细菌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细菌与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最主要不同是___ _。

八年级生物上册 5.4.2 细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5.4.2 细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细菌》一.课标要求:1.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知道微生物通常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类群。

二.教材内容分析:《细菌》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

本章教材的引入是从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分布开始的,然后分别介绍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及繁殖方式,教学内容是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呈现。

《细菌》一节是在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基础上对细菌进行更为详细的介绍,是第一节相关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在第三节《真菌》的学习中,又以细菌的相关知识作对比,因此,本节课在本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和巴斯德实验,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认同饭前便后洗手的必要性。

2.通过观察、比较细菌的形态结构,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3.理解细菌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

难点: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泛的原因。

四.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从生活实例出发,提出一系列问题如在你吃饭前,妈妈总是先让你洗手去,为什么呢?你的课桌上、书上、钢笔上有细菌吗?通过这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细菌并不陌生,其实自己时时刻刻在与细菌打交道,进而又提出问题:那么你了解细菌吗?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新课教学任务一:细菌的发现1.课件展示自学任务,学生阅读课本71页“细菌的发现”。

2.多媒体展现巴斯德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分析细菌来自哪里。

任务二:细菌的形态和结构1.用课件显示电子显微镜下三种不同形态细菌的图片,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归类总结出细菌的形态特点,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细菌的形态不同,那结构也不相同吗?”,2.学生阅读课本73页“观察与思考”中的细菌结构模式图,掌握细菌的结构。

(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3.课件上呈现细菌结构模式图,让学生一一指认对应的结构名称。

4.课件出示动植物细胞结构图,与细菌结构图对比,学生找出异同点,并设计表格进行归纳。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2.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3.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XX实验,认同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二、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细菌是生物界中一类重要的生物,了解细菌有利于更好地认识生物世界。

教材通过细菌发现的过程,阐明了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这一观点。

通过介绍巴XX实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

细菌的个体很小,观察它的形态需要在高倍显微镜和电镜下才能观察到,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让学生了解了细菌结构。

与动植物细胞相比较,细菌突出的特征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此外,细菌没有叶绿体,这就决定了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细菌靠分裂生殖,细菌的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等特点,使其几乎无处不在。

2.教学重点细菌的形态;细菌的结构特征及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

3.教学难点巴XX实验的理解;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的原因。

4.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准备准备细菌的形态、结构等图片资料,CAI课件,显微镜,细菌永久涂片。

四、教学策略1.教学策略和方法建议本节课的导入可以这样设计:首先从显微镜的作用入手,进而引出显微镜的发明对认识微小生物具有重要意义;然后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产实践,使学生对这“熟悉但不了解”的细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最后播放一段与细菌有关的录像或引用各种媒体上对细菌的报道等,引入新课。

在学习显微镜的发明和巴斯德实验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在观察细菌的形态时,教师可有目的的介绍一些与学生身体健康有关细菌,如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

在进行观察与思考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描述出细菌的基本结构特征。

同时要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对细菌营养方式的推测。

对于细菌的分裂生殖及芽孢的形成,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材无法将动的过程展示出来,学生可能会感到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或用课件画面展示等形式,使之形象化。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生物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本节课是通过巴斯德的实验,让学生参与探究细菌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想;通过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节是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在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中,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检验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已初步掌握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并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学会区别两种菌落的方法,从感观上对细菌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通过探究实验了解了细菌的分布和生存条件,而本节则从微观的角度引导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生理特点、分布特点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要求学生学会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生殖等),认同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为后面学习细菌真菌对自然界的作用和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奠定了基础,同时为日常生活中细菌性传染病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三、学情分析刚进入八年级的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植物和动物的细胞结构的内容,这为接下来学习细菌的结构做了相关的知识上的铺垫。

但由于细菌形态非常微小,对于学生来说学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必须采取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简单易行的学具、图片、录像、动画等,提高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知道细菌发现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是谁?⑵通过观察并能区分不同细菌种类的形态、特征和大小。

⑶能够说出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并知道不同细菌其营养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通过多媒体演示和教师讲解,给学生提供比较直观、形象的认识,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其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细菌 学教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细菌 学教案

第二节细菌学教案滦南县柏各庄初级中学执笔:任丽丽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2)通过细菌与动物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细菌与动物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科学发展的情感。

(2)认同饭前便后要洗手的必要性二、学习重点: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三、学习难点: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四、预习导航:1、细菌的发现:17世纪后叶,荷兰人发现了细菌;19世纪中叶,法国科学家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2、细菌的形态:细菌是细胞生物,个体微小,有、和三种形态3、细菌的结构: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没有成形的,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和。

4、细菌的生殖:细菌是靠进行生殖的,在生长发育的后期,个体,增厚,形成对环境有较强抵抗能力的,叫。

六、效果评价:1.某海关在进口食品中,检疫出一种病原微生物,这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种生物最有可能属于:〔〕A.病毒B.细菌C.真菌D.霉菌2.细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 )。

A.分裂生殖 B.孢子生殖 C.出芽生殖 D.卵式生殖3. 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绝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少数细菌对人类有益B.细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C.细菌对人类都是有益的D.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少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4.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在适宜的环境下,分裂一次只需( )A.2~3分钟 B.2—3小时 C.20~30分钟 D.2—3天5.下列关于芽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芽孢可以度过不良环境 B.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C.芽孢可以萌发出一个细菌 D.芽孢是细菌用来繁殖的结构6.罐头食品在很长时间内不会腐败变质的原因是( )。

A.密封很严,细菌没有机会侵入B.密封很严,细菌无法呼吸而死亡C.封盖前高温灭菌,封盖后罐内没有细菌D.高温、高压影响了罐内细菌的繁殖5.判断下7、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人教版生物八上第二节《 细菌》学案一

人教版生物八上第二节《 细菌》学案一

人教版生物八上第二节《细菌》学案一第二节细菌(1课时)教师寄语:科学上伟大的发现,都需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细菌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2、能力目标:通过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细菌发现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重难点:重点是“细菌的形态和结构”,难点是细菌的生殖。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夏天吃剩的肉汤过一段时间会变质,我们知道是因为里面有了细菌,那么,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呢?最初,微小的细菌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请同学们课下查阅资料,阅读列文·虎克发现细菌的故事。

)二、合作探究认真阅读课本整节内容,不要放过任何细节噢,10分钟后,完成下列问题:1、细菌的发现:(1)第一个看到细菌的人是谁?被称作“微生物学之父”的又是谁?(2)巴斯德通过著名的“曲颈瓶实验”向世人证明了什么?2、细菌的形态、结构:(1)细菌有哪几种形态?它们是群居生活的吗?(2)细菌有哪些基本结构?有哪些特殊结构?(3)细菌结构与植物细胞相比有哪些区别?(4)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及作用是什么?3、细菌的生殖:(1)细菌的生殖方式是什么方式?(2)细菌无处不在的原因是什么?三、拓展创新1、植物的营养方式是什么?试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与植物有什么区别?2、细菌的芽孢是生殖细胞吗?为什么?四、归航拾贝(清点今天的收获!)五、达标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细菌能够引发人的疾病,细菌是对人类有害的一种生物B 细菌的遗传物质存在于它的细胞核中C 在适宜的条件下,细菌会快速分裂大量繁殖D 细菌含有叶绿体,营自养生活2、没有真正细胞核而又有其他细胞结构的生物是()A 噬菌体B 乳酸菌C 酵母菌 D草履虫3、外科手术器械和罐头食品的消毒,都要以能够杀死什么为标准?()A 球菌B 杆菌C 螺旋菌D 芽孢4、对细菌芽孢的描述,正确的是()A 芽孢是细菌细胞内形成的休眠体B 细菌以形成芽孢的形式进行繁殖C 芽孢的含水量高,抗热性弱D 芽孢是由细菌细胞壁裹上厚壁而成5、细菌的发现得益于()A 科学家的勤奋观察B 观察者的细心C 显微镜的出现D 细菌分布十分广泛6、细菌的发现者是()A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B 荷兰人列文·虎克C 人李时珍D 英国人珍妮·左多(二)非选择题1、下图为细菌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细菌与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生物八上 细菌 教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生物八上 细菌 教案

《细菌》的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

2.通过将细菌的结构和动植物细胞相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进而进行推测的科学能力。

3.了解细菌被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实验的历史性突破,分析巴斯德实验的操作步骤,启发学生思考,锻炼他们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日寇侵华时曾对中国的平民百姓实施细菌战的历史事件学习中,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从小就要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了解细菌被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展离不开实验技术的进步,更要依靠科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

3.在讨论活动中,学会交流与表达,学会与人合作。

4.通过对细菌繁殖方式的学习研究,认识到细菌繁殖速度很快,生活习惯不卫生很容易被细菌感染,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细菌的形态;细菌的结构特征及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

教学难点巴斯德实验的理解;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的原因。

教学方法以观察—讨论法为主,辅之以启发法和讲述法。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图片、视频、制作课件。

教学设计 (1课时)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题引入 展示日寇侵华时曾对中国平民百姓实施细菌战的历史事件,引入本节知识的学习。

从历史事件的了解中,激发学习细菌相关知识的兴趣。

细菌的发现讲述列文虎克发现细菌的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帮助学生分析巴斯德实验的历史突破,从而引入本节课题。

听故事,了解列文虎克和巴斯德对微生物学的贡献,体会科学家严谨求实的作风以及技术进步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细菌的形态结构 大小:个体十分微小。

只 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 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

形态:杆状、螺旋状、球状。

结构:单细胞个体;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 集中的区域;有的细菌有荚膜、有的有鞭毛。

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教案人教版

细菌时间年月日第周第课时第二节细菌课型题新授课课 1、描述出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教学目标、能说出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2 细菌的结构特点和营养方式;教学重点细菌的结构特点和营养方式,教学难点学设计教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情景导入的相关P71阅读课文:请你阅读书本你熟悉这种情形吗?你能解释(展示腐烂水果的图片)观察:内容,从中你可以获取哪些重要信息?其原因吗?世纪后叶1、细菌的发现:17同学们都很熟悉的字眼,但你对它了讨论交流:细菌,一个列文虎克解吗?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谈谈对细菌的一些认识。

、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2 二、学习新知(提出巴氏消毒法)(一)细菌是如何发现的呢?、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1细菌的发现密切相关,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它是利用什么你知道临沂的品牌牛奶吗?益膳房牛奶,的。

样的消毒方法吗?引出巴氏消毒法,并作简单介绍。

平时只斯德的故、2巴事告诉我们,通过阅读,你对于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新的认识?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勇于实践,就从生物学的角度,细菌有什么样的形态结构呢?能发现自然界的奥秘。

(二)细菌的形态和结构1、观察:展示细菌的形态图,了解细菌的三种形态。

3/ 1杆菌、球菌、螺旋菌但基本结构相同,细菌的结构怎样呢?细菌的形态不同,、观察:展示细菌结构图片。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与动2 植物细胞进行比较。

总结细菌的结构的特点结合同步学习比较细菌细胞和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异同点(三):细菌的生殖细菌的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开始生长繁师:细菌如果找到了适宜的生活环境后,就要殖,那细菌是怎样繁殖的呢?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细菌是靠分裂繁殖产生后代的,所以繁殖速度很快。

当形成芽细胞壁增厚,个体缩小,然了,这些情况必须是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所孢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以我们不能给他们提供生存的条件。

但是不是只要遇到不在,所以细菌的分布非常广泛。

适合的生存环境细菌就会死呢?当细菌面临不利于它生长的环境时,它们又会怎么样呢?(四):技能训练分钟繁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100假设你手上有个细菌,30×100=51200(个)点半吃完早饭后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从早上7洗我们平9 2时就要养成经常洗手、点回家吃饭时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12到中午特别澡、换洗衣服等卫生习惯,提问:如果长期用粘满大量细菌的手拿东西吃会怎样?在是饭前洗手,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哪些个人卫生习惯?三、课堂小结四、课堂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题、2同步学习3/ 23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节细菌学案() 人教新课
标版
1、细菌的发现:17世纪后叶,荷兰人
发现了细菌;19世纪中叶,法国科学家
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由原来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2、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细菌是
细胞生物,个体微小,有


三种。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

、只有DNA,没有
的细胞核,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
、。

细菌细胞内没有
,只能利用
生活。

3、细菌的生殖:细菌是靠
进行生殖的。

在生长发育过程的后期,个体
增厚,形成对环境有较强抵抗能力的
,叫。

学习过程设计:(一)细菌的发现:
1、细菌的发现: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第一次利用自制的单式显微镜观察了多种极微小的生物。

他把发现的小生物绘制成图,寄给英国皇家学会,发表在学会的会刊上。

从此世人了细菌的存在。

2、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有微生物之父之称。

他做了许多实验
了细菌的存在。

其中最著名的是
实验。

在巴斯德严格的实验面前,细菌的
说不攻自破。

巴斯德还发现了

(真菌的一种),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法以及防止
的方法。

(二)细菌形态和结构:
1、细菌的形态:(1)大小:细菌个体。

要看清细菌,要用
显微镜或
才能观察到。

(2)形状:
、。

2、细菌的结构:基本结构:


和没有成形的。

特殊结构:鞭毛(可以帮助细菌

荚膜(对细菌起着一定的
作用)
3、细菌的营养方式:大多数细菌细胞内没有
,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这种营养方式是。

腐生细菌:(生态系统的
者)依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从中吸取有机物。

寄生细菌:寄生在活的动植物体内,从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

(三)细菌的生殖
1、分裂生殖
2、计算细菌的数目的方法:新的数目=原来的数目2n。

(n 代表的是分裂的次数,不是时间)
3、芽孢:不是生殖细胞,与生殖无关。

它是细菌的
,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
能力。

1个细菌――形成1个芽孢――萌发成1个细菌。

检测:
1、巴斯德的实验让人们知道了细菌是从哪里来的,他成功的关键在于()
A、设备完善的实验室为他创造了良好的实验条件
B、选用上好的肉做实验材料
C、实验前肉汤被充分加热杀死了其中的细菌
D、鹅颈瓶的设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
2、细菌细胞和动植物细胞相比,结构上的不同点是()
A、有DNA集中的区域
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有细胞壁
D、没有叶绿体
3、甲烷菌的生殖方式()
A、断裂生殖
B、芽孢生殖
C、种子生殖
D、分裂生殖
4、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若细菌每30分钟分裂一次,那么一个细菌经过一天分裂可得到的细菌数量是()
A、48个
B、248个
C、482个
D、348个
5、关于芽孢的叙述,错误的是()
A、芽孢可以度过不良环境
B、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C、芽孢是细菌的生殖细胞
D、芽孢可以萌发出一个细菌
6、右图是一个典型的细菌结构模式图,填出各结构的名称。

①是
②是
③是
④是
⑤是
⑥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