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力度保护和利用好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建议
厦门市鼓浪屿文化遗产核心要素保护管理办法解读

厦门市鼓浪屿文化遗产核心要素保护管理办法解读厦门市鼓浪屿是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个重要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为了保护和传承鼓浪屿的文化遗产,制定了《厦门市鼓浪屿文化遗产核心要素保护管理办法》。
以下是对该办法主要内容的解读。
1. 保护的核心要素:《办法》明确规定了鼓浪屿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包括建筑环境、历史街巷、民居建筑、空间格局、建筑色彩、建筑材料等。
这些要素是鼓浪屿丰富的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保护它们对于维护鼓浪屿独特的历史风貌至关重要。
2. 划定保护范围:《办法》对鼓浪屿的保护范围进行了划定,明确了保护核心区、非核心区和传统村落的界限。
核心区是鼓浪屿的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区域,非核心区主要是鼓浪屿的历史文化较为丰富的区域。
传统村落则是鼓浪屿另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
3. 保护措施:《办法》提出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包括:加强文物保护意识,规范修缮和维护工作,完善管理机制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鼓浪屿的文化遗产。
4. 国际交流与合作:《办法》鼓励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外国专家学者参与鼓浪屿的保护工作,推动其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影响力。
5. 惩罚措施:为了确保该办法的有效执行,《办法》规定了对违反保护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的措施。
对于故意破坏文化遗产的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总之,《厦门市鼓浪屿文化遗产核心要素保护管理办法》为保护和传承鼓浪屿的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通过制定该办法,可以更好地保护鼓浪屿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使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厦门市鼓浪屿是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个重要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在鼓浪屿的广泛的历史文化遗产中,有一些核心要素具有着特殊的地位,而《厦门市鼓浪屿文化遗产核心要素保护管理办法》就是为了对这些核心要素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管理而制定的。
首先,核心要素的保护十分重要。
建筑环境、历史街巷、民居建筑、空间格局、建筑色彩、建筑材料等一系列核心要素是鼓浪屿丰富的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
鼓浪屿整治提升总体方案

鼓浪屿整治提升总体方案鼓浪屿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在近年来的发展中,鼓浪屿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人流过于拥挤、环境卫生问题等。
为此,鼓浪屿地方政府和旅游业相关部门对鼓浪屿进行了整治和提升,提出了鼓浪屿整治提升总体方案。
一、总体介绍鼓浪屿整治提升总体方案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基础提升、品质提升、形象提升。
其中,基础提升层次是整个提升计划的基础,品质提升是提高旅游品质和旅游体验的重要部分,形象提升则是提升鼓浪屿在游客心中的形象和知名度。
基础提升1. 基础设施提升在基础设施方面,计划对鼓浪屿的道路、桥梁、公共设施等进行整修和升级。
特别是对于一些长期存在的老旧房屋进行整改和装修,包括水电、卫生等方面的改造,以保障游客的安全和便利性。
2. 环保卫生提升为了保护鼓浪屿的环境,方案中增设了垃圾分类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流程优化、安全可靠、集成高效。
并加强清理人员的管理,确保垃圾清运工作的持续性、规范性和效率。
品质提升1. 旅游服务提升提高服务质量是鼓浪屿品质提升的关键,方案中将对鼓浪屿的旅游服务行业开展普及教育工作,提高旅游从业者的服务能力和素质。
同时,成立鼓浪屿特色服务站,为游客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和更多的旅游信息。
2. 旅游产品提升提升旅游产品也是鼓浪屿品质提升的重要部分。
方案中将鼓励发展旅游新产品,如旅游体验、主题旅游等,丰富游客的选择,为游客提供更多元化的旅游体验。
形象提升1. 品牌塑造提升为了提升鼓浪屿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方案中将依托全球旅游市场,将鼓浪屿作为“海上花园、海上文化”的代表品牌,营造出具有文化、历史谧美丽风情的品牌形象。
2. 宣传推广提升在宣传推广方面,方案中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开展宣传,包括媒体宣传、展览推广、网络宣传、旅游节庆等,打造鼓浪屿的旅游营销招牌,提高鼓浪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以上就是鼓浪屿整治提升总体方案的三个层次的建设,方案中意在推动鼓浪屿更快速、更有效地完成整治和提升。
在未来的发展中,鼓浪屿将继续发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文化等优势,为游客提供更高品质的旅游体验。
鼓浪屿整治提升总体方案

01
02
03
04
时间安排
项目计划从2023年1月开始, 历时1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2023年1月至6月,进行前期 规划和准备工作,包括制定整 治方案、设计、预算编制等。
第二阶段
2023年7月至12月,进行主 体整治工作,包括建筑修缮、 环境整治、历史文化挖掘等。
第三阶段
2024年1月至6月,进行后期 收尾工作,包括工程验收、资
旅游容量
在增加旅游设施时,需要考虑鼓浪屿的承载能力 ,避免因过度开发导致岛上环境恶化。
旅游秩序管理
需要加强对旅游秩序的管理,防止因游客流量过 大导致的拥挤和安全隐患。
05
项目评估与反馈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评估与监控
评估内容
01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鼓浪屿整治提升的各项任务进行评估,
包括工作计划、资源分配、施工进度、质量保障等方面。
分工
规划师负责整体规划设计;建筑师负责建筑修缮设计;工程师负责工程实施和 质量控制;项目经理负责全面管理和协调;技术人员负责具体施工和操作;安 保人员负责安全保障和应急处理。
04
项目风险管理
建筑保护修缮的风险管理
文物类建筑修缮
针对鼓浪屿上的文物类建筑,需要严格遵循文物保护法, 确保修缮过程中不改变文物的原始状态和历史风貌,同时 避免对文物造成二次伤害。
总结词
旅游设施建设应与鼓浪屿的自然和文化环境相协调,注重提高旅游体验和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旅游业 的可持续发展。
详细描述
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景点,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景观;推广绿色旅游理念,引导游客文明旅游、 节约资源;加强旅游设施的节能减排和环保管理,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等。
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实施策略——管理与立法

The i plme a i n o t a e y a d e h q f h sorc bui ng e e v to n Gu ng u m e nt to f sr t g n t c ni ue o it i l di spr s r a n i i La y
Absr c T eesy sat i u rn ttso itr ulig rsrain i a gu,Xime .I a aye h u cin n o_ t a t: h sa trsw t c re t au f so cb i n sp eevt nGuL n y h s h i d o a n t n lsstefn t sa db t o
t n c s o u e t r s r ai n me h n s l e k c r n ee t c a i e f p v o m.At h a me i p i t u h mp e n ai n o rt g n c n q e o itrcb i i g es me t t on so t e i lme tt s ae y a d t h i u h so i u l n s t i t o f t e f d p e e a in i e ms o n g me ta d lgsa in u i g t e r lv n x e e c fh so c b i i g r s r ain h me a d a r a . r s r t n t r ma a e n n e ilt sn h ee a te p r n e o i r u l n s p e e t o n b o d v o f o i ti d v o
加大力度保护和利用好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建议

加大力度保护和利用好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建议建议正文:一、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意义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是指1949年以前在鼓浪屿建造的,具有历史意义、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造型别致、选材考究、装饰精巧的具有传统风格的建筑。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使鼓浪屿建筑呈现出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独特形态,因而鼓浪屿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美誉。
建筑艺术是鼓浪屿国家风景名胜区和厦门城市独特的历史人文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对其保护是对城市历史保护的重要体现。
二、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已开展的工作2000年厦门市出台《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立法实施保护工作。
2001年形成《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规划》。
规划推荐历史风貌建筑207幢,其中重要历史风貌建筑82幢,一般保护历史风貌建筑125幢,另外还有101幢风貌较好的调查建筑。
经厦门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历史风貌建筑40幢,为51幢历史风貌建筑标志挂牌。
完成308幢风貌建筑测绘并建立风貌建筑基础档案。
到目前为止,按照“修旧如旧”原则,修缮风貌建筑70幢(其中重要历史风貌建筑25幢、一般保护历史风貌建筑24幢、风貌较好建筑21幢;公房8幢、私房48幢、公私房2幢、单位自管房12幢),修缮建筑门楼62座,围墙68处计2100多平方米。
此外,在鹿礁路集中开辟“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鹿礁片)游览区”,形成风貌建筑专题游览线。
在合理利用方面,有25处历史风貌建筑实行用途转换,开辟为家庭旅馆或其它旅游服务场所。
三、存在的问题到目前为止保护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而言保护工作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历史风貌建筑比例较小。
鼓浪屿共有历史风貌较好建筑308幢,仅有40幢建筑(占12.9%)经厦门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70幢风貌建筑(占22.7%)实施修缮工作。
因为历史风貌建筑质量普遍较差,经鉴定为危房的有29幢(其中重点保护8幢,一般保护13幢,调查建筑8幢)。
鼓浪屿整治提升总体方案

鼓浪屿整治提升总体方案鼓浪屿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是一座美丽的海岛,素有“海上花园”之称。
作为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保护城市、全国重点文化旅游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鼓浪屿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成为了闽南文化和近代中国史的见证者和代表,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弘扬鼓浪屿的历史文化遗产,提升鼓浪屿旅游形象,需要进行整治和提升,本文将提出相关方案。
一、保护历史文化遗产1.修缮历史建筑鼓浪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保存有众多的历史建筑,如中山路、海滨路两侧的建筑群、嵩屿书院、黄氏宅第等。
这些建筑反映了鼓浪屿近代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方面,是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历史建筑,需要进行修缮和整治。
首先要制订完善的修缮方案,采用传统材料和工艺进行修缮,并加强防护和维护工作,杜绝过度开发破坏历史建筑的现象。
其次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和利用,将一些历史建筑改造成博物馆、文化中心等,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文化体验和学习机会。
2.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鼓浪屿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海岛,保护这些遗产对于传承历史文化,推广闽南传统文化,提升鼓浪屿文化旅游品质意义重大。
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对鼓浪屿文化遗产进行加强保护,制订科学的传承计划和规划,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规,建立专项保护基金,增加保护力度。
二、提升旅游业发展1.创新旅游产品鼓浪屿作为中国重要历史文化城市之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兼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针对现今旅游市场需求,需打造多种特色旅游产品,如文化探寻游、特色美食游、自然风光游等。
此外,可以更多与当地文化相关,如灯笼节、福建土楼等传统文化活动联动,制定更全面、亲民的旅游产品,保证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2.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鼓浪屿作为文化名城,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需要加强公共交通建设,增加S2线开行,拓宽交通网络覆盖范围,使游客更加便捷的到达鼓浪屿;提高现有旅游设施档次水平,如建设停车场,方便游客行车,建设更多餐饮住宿等服务住宿场所,提高住宿条件。
鼓浪屿历史性城镇景观保护研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基础知识与积累(本大题有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恬静(tián jìng)惊愕(jīng è)沉默(chén mò)B. 翱翔(áo xiáng)炽热(chì rè)暴戾(bào lì)C. 气氛(qì fēn)雕刻(diāo kè)岁月(suì yuè)D. 汹涌(xiōng yǒng)领悟(lǐng wù)稳健(wěn jiàn)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表达准确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实践能力。
B. 她的微笑像春天的阳光,温暖着每个人的心。
C. 在这次比赛中,他跑得比任何人都快,赢得了第一名。
D. 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意义,推荐给大家阅读。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漫步(màn bù)沉默(chén mò)走廊(zǒu láng)B. 领悟(lǐng wù)恬静(tián jìng)紧张(jǐn zhāng)C. 沉淀(chén diàn)舒适(shū shì)领略(lǐng lüè)D. 融化(róng huà)湖泊(hú pō)紧迫(jǐn pò)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学校决定开展一次“绿色校园,从我做起”的环保宣传活动。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会弹钢琴、游泳。
C. 由于天气突变,导致我们的活动被迫取消。
D. 为了让我们了解家乡的变化,学校组织了一次参观活动。
厦门鼓浪屿城市更新成功经验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3. 提升城市配套设施
案例分析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政府加大了 对城市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力度。投入了 大量资金进行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 建设,提高了岛上的通行能力和居民生活质 量。此外,政府还积极引导和支持民间投资 者在岛上开设各类商业设施,提供更多的旅 游服务和便利
案例分析
首先,政府高度重视鼓浪屿的文化和历史价 值,并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进行保护。这为 鼓浪屿的城市更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政府注重提升城市配套设施, 改善了居民和游客的出行条件,增 加了岛上的商业设施,提供了更好 的旅游服务
综上所述,厦门鼓浪屿成功的城市更新经验 可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特别是在保护历史 建筑、发展文化旅游、提升城市配套设施和 保护自然环境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 义
案例分析
2.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鼓浪屿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建筑为其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优势。当地政 府鼓励投资者和企业参与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来,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文 化旅游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政府还积极与文化旅游相关的机构和企业进行 合作,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提升鼓浪屿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THANKS
4. 保护自然环境
为了保护鼓浪屿的自然环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于岛上的自然景观进行保护,限 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政府还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开展了垃圾分类、水质监 测等工作,提高了岛上的环境质量
3
成功经验总 结
成功经验总结
厦门鼓浪屿城市更新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 下几点
其次,政府积极引导和支持文化 旅游产业的发展,注重利用岛上 的文化和历史资源吸引游客。这 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 提升了鼓浪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最后,政府注重环境保护,保护了鼓浪屿 独特的自然环境,提高了岛上的环境质量
厦门经济特区历史风貌保护条例

厦门经济特区历史风貌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依据)为了加强对历史风貌的保护,促进城乡建设与地方历史文化的协调发展,遵循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厦门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概念界定)本条例所称的历史风貌,是指反映历史文化传承与地域特色的历史风貌建筑和历史风貌区。
第三条(保护原则)历史风貌的保护应当按照科学规划、分类管理、整体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保护历史风貌的原真性、完整性与可持续性,保持居民生活的延续性。
第四条(管理体制)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历史风貌保护工作的领导,制定保护规划,完善保护制度。
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内的历史风貌保护工作,确定历史风貌保护部门具体承担历史风貌的日常管理。
市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历史风貌的名录制定、规划管理和档案管理等工作。
发展改革、建设、文化、财政、国土房产、市政园林、环保、旅游、市场监督、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历史风貌保护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五条(经费保障)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历史风貌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年度财政预算。
第六条(专家委员会)市人民政府设立历史风貌保护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负责历史风貌的认定、调整、撤销和保护规划的评审以及其他历史风貌保护相关事项的专业论证工作,为市、区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专委会由历史文物、文化艺术、建筑规划、国土房产、园林旅游、民族宗教以及法律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组织形式和工作规程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七条(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公众以捐赠、资助、提供技术服务或者提出建议等方式参与历史风貌的保护。
第八条(保护义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历史风貌的义务,有权对破坏历史风貌的行为予以制止和举报。
第二章保护名录第九条(名录制度)本市历史风貌建筑和历史风貌区实行名录管理。
历史风貌名录包括历史风貌名单及其保护范围。
第十条(历史风貌建筑认定条件)除文物保护单位以外,1970年以前建造,符合下列标准之一的建筑可以认定为历史风貌建筑:(一)建筑样式、结构、材料、施工工艺或者工程技术反映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艺术特色或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二)反映地方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具有特定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三)在近现代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或者纪念意义的;(四)在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等;(五)与重要历史事件或者人物相关联的;(六)其他经专委会论证认定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
鼓浪屿景区开发建议书

鼓浪屿景区开发建议书鼓浪屿是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的一个小岛,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
这个小岛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鼓浪屿景区的开发和管理面临着一些挑战。
因此,本文将提出一些建议,以帮助鼓浪屿景区更好地发展和建设。
首先,鼓浪屿景区需要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
作为一个自然风光优美的岛屿,鼓浪屿的自然环境是其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然而,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也日益严重。
因此,景区管理部门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岛上的空气、水质和植被得到有效保护。
此外,应该限制游客数量,避免过度开发,保持鼓浪屿的原始风貌。
其次,鼓浪屿景区需要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鼓浪屿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代化的冲击,一些文化遗产面临着丧失和破坏的风险。
因此,景区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同时开展相关的文化传承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鼓浪屿的历史和文化。
另外,鼓浪屿景区还需要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目前鼓浪屿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因此,景区管理部门应加大投入,改善岛上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
最后,鼓浪屿景区还需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和交流。
鼓浪屿位于厦门市的一个小岛,与厦门市本岛相隔一水之隔。
因此,鼓浪屿景区应该加强与厦门市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鼓浪屿旅游业的发展,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总之,鼓浪屿景区作为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游客数量的增加,鼓浪屿景区面临着一些挑战。
因此,景区管理部门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基础设施改善和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推动鼓浪屿景区的发展和建设,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这个美丽岛屿的魅力。
王唯山: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社区保护与发展

王唯山: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社区保护与发展2023年10月20日,202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年会在重庆高校进行。
在会议主题报告中,厦门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级高级规划师王唯山就“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社区爱护与进展”进行了报告,从鼓浪屿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爱护与进展的基本理念、社区生活爱护与文化传承、文化遗产型社区的挑战四个方面进行解读。
王唯山厦门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级高级规划师首先,王唯山简要介绍了鼓浪屿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所含有的重要历史文化价值。
鼓浪屿在202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文化价值不言而喻,详细体现为鼓浪屿地区在鸦片战斗之后,形成了多元文化交融进展的历史国际社区。
现留存有931座风格多样的历史建筑及园林、自然有机的历史道路网络以及内涵丰富的自然景观,体现了现代人居理念与当地传统文化的融合,形成具有鲜亮地域建筑特色的“厦门装饰风格”。
此外,鼓浪屿是中国在全球化进展的早期阶段实现现代化的见证,具有显著的文化多样性特征和现代生活品质。
鼓浪屿见证了世界多元文化和价值追求之间相互了解和共同进展的历史,为中国和其他地区不同文化的融合进展供应了参考。
图1 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进展历程其次,王唯山对鼓浪屿的爱护与进展理念进行介绍。
鼓浪屿进展过程经受了“本土遗风”期(1840年前)、“国际社区”期(1841-1940年)、“城景相依”期(1941-1980年)、“风景旅游”期(1980-2000年)、“人文回归”期(2000-2023年)、“文化遗产”期(2023年至今)六个阶段。
目前,在文化爱护的前提下,鼓浪屿已成为“文化社区+文化景区”的开发模式典范,即在适度进展旅游业的同时仍保有居住社区的特质。
在鼓浪屿进展过程中,曾面临人文衰败、景区冲突突出、商业开发过度等问题,面对交通不便、配套不足、生活成本等挑战,鼓浪屿规划者与管理者提出构建真实社区生活体验的思想,不仅只有旅游进展,更要为社区居民制造宜居的生活馆,供应更好的生活体验。
浅谈“后申遗时代”鼓浪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基于社区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统,数据就是符合文物普查数据规范的,需要上报时按照规范的格式将藏品数据导出XML和影像文件,拷到大容量存储设备,离线上交普查办。
2016年底我馆完成了130余万件藏品信息的上报工作。
(三)建立总账国家博物馆作为拥有百万级藏品的大馆,应考虑如何以本次文物普查为契机,直面历史遗留问题,对全馆藏品编号进行梳理,统一规则,逐步梳理并建立国家博物馆总账,形成科学规范的藏品管理体系,提升藏品管理水平,同时加强学术研究,锻炼科研队伍。
(四)建立藏品分类体系博物馆藏品种类繁多,对于藏品分类方法,行业内也有过很多讨论和研究,但难以形成适用于各类博物馆科学规范的分类标准。
要编制切实可行,有良好应用价值的分类方法非常有难度。
对于单个博物馆来说,编制符合馆藏特色的分类方法有助于实现对藏品高效的管理和利用[2]。
我馆古代藏品和近现代藏品由于历史原因,业务流程和管理方式有所不同,藏品分类也各成体系。
如何以文物普查为契机,对馆藏藏品分类进行专题研究,建立我馆统一规范的藏品分类体系,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藏品管理水平。
———————————————[1]安莉《谈博物馆近现代文物收藏原则和标准》,《中国博物馆》,2006年第2期,38~41[2]江英2013.NO.10,207~208页。
(作者工作单位:□宋叶浅谈“后申遗时代”鼓浪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摘要:2017年7月鼓浪屿以“国际历史社区”申遗成功,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然而申遗不是最终目的,“后申遗时代”如何保护与传承,如何将其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才是今后鼓浪屿发展的重中之重。
本文从必要性、可行性两大方面论证推行社区博物馆建设对“后申遗时代”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意义,分析与探讨鼓浪屿社区博物馆建设的成效和不足,提出建设社区博物馆要以公众参与为核心,才能够最有效的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的双赢。
关键词:鼓浪屿社区博物馆公众参与2017年7月8日17时10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以符合世界遗产第2条和第4条标准,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规划

结
世纪初国际流行古典希腊、古罗
构
马复兴折衷主义; 建筑设计的中
特 征
式、西式、本土式、混合式手法
折衷; 西洋殖民建筑本土化和本
土建筑西洋化的互为折衷, 即外
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互为融合。
212 历史风貌建筑认定标准 鼓浪 屿历 史风貌 建筑 是指
1949 年 以前 在 鼓 浪屿 建 造 的,
具有历史意义、艺术特色和科学
图 2 鼓浪屿素有 / 万国博览会0 美誉
常务委员会于 2000 年 1 月通过
础上, 确 立保 护建筑 的认 定标
幢。
并公布了 5厦门市鼓浪屿历史风
准:
213 规划原则
貌建筑保护条例6 ( 以下简称
( 1) 代表某种独特建筑类型
( 1) 建筑单体和整体环境统
5条例6 ) 。5条例6 的诞生为鼓浪
或建筑风格范例的建筑;
( 2) 八线: 鹿礁线、复兴线、晃岩线、中华线、
泉州线、港后线、鸡山线、笔山线。
( 3) 点: 博爱医院、李清泉别墅、大宫后验货
楼、西林别墅、林屋、三一堂、八卦楼、原美国领
事馆等。
215 保护范围
( 1) 保护范围划定: 划定保护范围是历史风貌
建筑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保护范围的划定包含四
个原则, 一是整体空间景观环境原则, 即保护范围
研究价 值的造 型别 致、选 材考
究、装饰精巧的具有传统风格的
建筑。在分析鼓浪屿建筑特征并
结合现有建筑分布格局特点的基
55 2002 年 第 26 卷 第 7 期
城市保护与更新URBAN CONSERVATION AND RENEWAL
表现。按历史风貌建筑的分布状态, 其保护结构特
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修缮经验

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修缮经验鼓浪屿,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的西南海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被誉为“音乐之岛”、“建筑博物馆”。
这座小岛上保存着大量的历史风貌建筑,这些建筑不仅见证了鼓浪屿的沧桑历程,也展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建筑也面临着老化和损毁的问题。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鼓浪屿在修缮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修缮原则的确立在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的修缮过程中,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
这一原则的确立,为修缮工作指明了方向,确保了修缮过程中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同时,注重保持建筑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力求在修缮过程中最大程度地保留建筑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
二、修缮前的调研与评估在开始修缮工作之前,进行深入的调研和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对建筑的年代、风格、结构、材料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通过调研和评估,可以准确地掌握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为后续的修缮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
同时,这一阶段的工作还有助于发现建筑存在的隐患和问题,为制定修缮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
三、修缮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在充分调研和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修缮方案是确保修缮成功的关键。
修缮方案应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既要考虑建筑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也要兼顾实用性和安全性。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细节处理和质量把控,确保每一项修缮措施都符合预期效果。
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确保修缮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应用在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的修缮过程中,注重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应用。
传统工艺如木雕、砖雕、灰塑等,在修缮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
这些传统工艺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还能有效地保护建筑的历史风貌。
与此同时,现代技术如三维扫描、无损检测等也为修缮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通过现代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加精确地掌握建筑的结构和病害情况,为制定科学的修缮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厦门市鼓浪屿文化遗产核心要素保护管理办法

厦门市鼓浪屿文化遗产核心要素保护管理办法厦门市鼓浪屿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小岛,被誉为“海上花园”。
经历了百年的变迁,鼓浪屿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成为了一处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
为了保护鼓浪屿的文化遗产,厦门市出台了鼓浪屿文化遗产核心要素保护管理办法,旨在科学、有效地保护和管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该办法首先规定了鼓浪屿的文化遗产分类和保护等级。
根据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等方面的评估,将鼓浪屿的文化遗产分为不同的类别,并确定其保护等级。
这有助于将有限的保护资源重点投入到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文化遗产上,更加科学地保护文化遗产。
其次,办法对鼓浪屿文化遗产的保护责任进行了明确。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包括政府、文物部门、鼓浪屿文化遗产管理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等。
各方需要按照自己的责任和职责,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真正形成多方合作、齐抓共管的格局。
另外,办法还明确了鼓浪屿文化遗产的管理措施。
包括建立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制定详细的保护规划和管理方案,加强文化遗产的日常监测和维护工作,开展科学研究和修复工作,完善文化遗产的展示和教育功能等。
通过这些管理措施的落实,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鼓浪屿的文化遗产。
最后,办法还规定了鼓浪屿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和处罚措施。
明确了对于破坏、盗窃、私自拆除、非法出售文化遗产等违法行为的处罚,以及对于未经许可进行建设和改建等违反文物保护法的行为的处罚措施。
这一方面强化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约束力,另一方面也起到了警示和威慑作用,使违法行为者不敢轻易破坏文化遗产。
综上所述,厦门市鼓浪屿文化遗产核心要素保护管理办法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管理措施。
通过该办法的实施,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管理鼓浪屿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使之成为人们学习、欣赏和研究的重要资源,也为鼓浪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厦门市鼓浪屿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小岛,被誉为“海上花园”。
关于加大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力度的议案

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修订草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继承和弘扬历史建筑文化遗产,规范历史风貌建筑的管理与维护工作,遵循宪法的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的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以下简称历史风貌建筑)是指于1949年以前在鼓浪屿建造的,具有历史意义、传统风格、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的,并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建筑。
已经被认定为文物的历史风貌建筑,《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其管理、保护和利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工作应当遵循保护和利用相结合、利用服从保护的原则。
第四条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规划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
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风景区管委会)及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依法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工作。
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人,都有保护历史风貌建筑的义务,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五条市规划部门组织成立由历史文物、文化艺术、建筑规划、土地房产及法律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历史风貌建筑评审委员会,对历史风貌建筑的认定及其保护规划进行鉴定、论证。
历史风貌建筑评审委员会的组织形式与工作规程由市规划部门作出具体规定。
第六条向市人民政府捐献历史风貌建筑或在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由市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认定第七条建筑物的所有人可以向市规划部门自荐该建筑为历史风貌建筑,其他组织或个人也可以向市规划部门推荐该建筑为历史风貌建筑。
风景区管委会经调查核实,认为建筑物符合被认定为历史风貌建筑要求的,应当向市规划部门提出认定该建筑物为历史风貌建筑的申请。
该申请应同时送达建筑物的所有人、管理人和使用人。
第八条市规划部门应当组织历史风貌建筑评审委员会的有关专家对自荐、推荐或经调查认为应列入保护的建筑及其保护类别进行鉴定,出具鉴定书,并将鉴定书送达建筑物的所有人、管理人和使用人,同时予以公示。
厦门市鼓浪屿文化遗产核心要素保护管理办法

厦门市鼓浪屿文化遗产核心要素保护管理办法《厦门市鼓浪屿文化遗产核心要素爱护治理方法》(以下简称《方法》)已于近日正式出台。
这是首份针对鼓浪屿文化遗产爱护的规范性政策文件,以全面贯彻爱护为主、救护第一、合理利用、加强治理的基本方针,对鼓浪屿文化遗产核心要素加强爱护与治理。
以下是小编推举的厦门市鼓浪屿文化遗产核心要素爱护治理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厦门市鼓浪屿文化遗产核心要素爱护治理方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鼓浪屿文化遗产核心要素的爱护与治理,履行对《爱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责任和义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爱护法》、《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文化遗产爱护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鼓浪屿实际,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本方法所称鼓浪屿文化遗产核心要素(以下简称文化遗产核心要素),是指列入鼓浪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目的核心要素,是鼓浪屿遗产价值最突出的物质见证。
文化遗产核心要素依照权属事情,分为以下三类:(一)鼓浪屿文化遗产爱护机构治理的文化遗产核心要素,包括直管、代管、托管的文化遗产核心要素;(二)其他单位或私人治理的文化遗产核心要素,包括其他单位自管、私人治理的文化遗产核心要素;(三)其他列入文化遗产核心要素的场所、遗址。
第三条全面贯彻爱护为主、救护第一、合理利用、加强治理的基本方针,确保鼓浪屿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发挥文化遗产的公益性。
第四条本方法涉及文化遗产核心要素爱护治理工作所需相关经费纳入鼓浪屿文化遗产爱护机构部门预算。
第二章爱护治理与监测机构第五条鼓浪屿文化遗产爱护治理机构(以下简称鼓浪屿文保机构)在文化遗产核心要素的爱护治理工作中要紧履行下列职责:(一)宣传、贯彻和降实有关文化遗产核心要素爱护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政策;(二)加强鼓浪屿文化遗产核心要素的日常维护、修缮利用和监管工作,并定期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有关报告;(三)编制文化遗产核心要素爱护方案,研究制定鼓浪屿文化遗产核心要素爱护利用相关政策法规;(四)组织编制实施文化遗产核心要素爱护规划,对鼓浪屿文化遗产核心要素所有人、使用人、治理人或相关单位(以下简称业主方)的维护、修缮、利用方案等进行初审,协助业主方按文物爱护等级进行报批,经批准后开展相关工作;(五)监督业主方在批准范围内开展相关活动,加强文化遗产核心要素的竣工验收评估工作;(六)制定文化遗产核心要素巡查制度,建立专业的巡查队伍,开展定期巡查工作;(七)指导和监督鼓浪屿文化遗产核心要素的监测工作,协调其它涉及爱护治理的部门或机构配合完成各项监测工作;(八)鼓舞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文化遗产核心要素的爱护工作,对在文化遗产核心要素爱护中按规定要求开展工作的,可适当赋予补贴;效果突出,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或者个人赋予表彰和奖励,具体奖励程序和标准参照《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历史风貌建造爱护条例实施细则》执行。
厦门市鼓浪屿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兼评《厦门市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

厦门市鼓浪屿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兼评《厦门市鼓浪屿历
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
陈建标
【期刊名称】《南方文物》
【年(卷),期】2004(000)003
【摘要】@@ 厦门鼓浪屿建筑是中国近代史的见证.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签定中英<南京条约>,厦门成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西方列强为了在华获取更大的政治经济利益,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势力,肆意掠夺资源,抢占强租土地,企图使之成为长期侵占中国的桥头堡.他们把目光瞄准美丽的岛屿--鼓浪屿,纷至沓来,在岛上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建立"公共租界",使小渔村失去了往日的平静.
【总页数】5页(P100-103,78)
【作者】陈建标
【作者单位】厦门博物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5
【相关文献】
1.厦门市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的维修加固 [J], 李少泉;沙镇平
2.城市·环境·艺术——共同合作——城市历史保护的有效途径及其作为厦门市鼓浪屿“申遗”的策略 [J], 王唯山
3.价值视角下对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工作的再认识 [J], 吴晓雯; 韩洁
4.让风貌建筑魅力永存——厦门市人大常委会保护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侧记 [J], 郑庆勋;李裕华
5.厦门市出台两部加强鼓浪屿风貌保护的法规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文物局关于鼓浪屿近代建筑群之八卦楼园区环境整治提升项目的批复

国家文物局关于鼓浪屿近代建筑群之八卦楼园区环境
整治提升项目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
•【公布日期】2023.07.31
•【文号】文物保函〔2023〕829号
•【施行日期】2023.07.3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国家文物局关于鼓浪屿近代建筑群之八卦楼园区环境整治提
升项目的批复
文物保函〔2023〕829号福建省文物局:
《福建省文物局关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鼓浪屿近代建筑群之八卦楼园区环境整治提升项目方案的请示》(闽文物字〔2023〕83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原则同意所报方案。
一、对所报方案提出以下修改意见:
(一)优化空间布局,严格控制工程范围和工程量,减少对八卦楼现状环境的改变。
(二)结合八卦楼作为博物馆期间大门形制,优化南侧出口与管理卡口的设置,避免门柱孤立做法。
(三)降低后山长廊等后期建筑的色彩明度,避免整治效果与该区域历史环境风貌不协调。
(四)妥善保护地内现状植被和环境特征,A区台阶不宜采用排列式树球。
调整D区步道设计,不宜采用仿风琴琴键的铺装方式。
二、请你局指导相关单位根据以上意见对所报项目进行修改、完善,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履行相应审批程序后实施。
三、请你局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全程监管,组织专业机构参与指导,确保文物安全。
项目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重要文物遗存,应立即停止施工并研提保护措施。
此复。
国家文物局
2023年7月31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大力度保护和利用好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建议建议正文:一、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意义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是指1949年以前在鼓浪屿建造的,具有历史意义、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造型别致、选材考究、装饰精巧的具有传统风格的建筑。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使鼓浪屿建筑呈现出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独特形态,因而鼓浪屿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美誉。
建筑艺术是鼓浪屿国家风景名胜区和厦门城市独特的历史人文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对其保护是对城市历史保护的重要体现。
二、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已开展的工作2000年厦门市出台《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立法实施保护工作。
2001年形成《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规划》。
规划推荐历史风貌建筑207幢,其中重要历史风貌建筑82幢,一般保护历史风貌建筑125幢,另外还有101幢风貌较好的调查建筑。
经厦门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历史风貌建筑40幢,为51幢历史风貌建筑标志挂牌。
完成308幢风貌建筑测绘并建立风貌建筑基础档案。
到目前为止,按照“修旧如旧”原则,修缮风貌建筑70幢(其中重要历史风貌建筑25幢、一般保护历史风貌建筑24幢、风貌较好建筑21幢;公房8幢、私房48幢、公私房2幢、单位自管房12幢),修缮建筑门楼62座,围墙68处计2100多平方米。
此外,在鹿礁路集中开辟“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鹿礁片)游览区”,形成风貌建筑专题游览线。
在合理利用方面,有25处历史风貌建筑实行用途转换,开辟为家庭旅馆或其它旅游服务场所。
三、存在的问题到目前为止保护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而言保护工作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历史风貌建筑比例较小。
鼓浪屿共有历史风貌较好建筑308幢,仅有40幢建筑(占12.9%)经厦门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70幢风貌建筑(占22.7%)实施修缮工作。
因为历史风貌建筑质量普遍较差,经鉴定为危房的有29幢(其中重点保护8幢,一般保护13幢,调查建筑8幢)。
历史风貌建筑大部分是砖混结构,通常砖混建筑使用寿命为30-50年,目前建筑质量不容乐观,加上建筑空置无人管理,若不抓紧大范围保护工作,可能会使历史风貌建筑自然损坏不断加剧乃至消失。
2、建筑产权复杂,影响保护工作的开展。
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现有空置房42幢,存在建筑权属关系复杂,继承关系无法理顺问题。
此外,保护实施中非业主住户安置较难解决;业主、代理人与住户在修缮保护责任上互相推卸等,加上《条例》的实施规定不够细化,造成政府介入的方式受到限制,极大影响了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3、保护资金有限,缺乏保护鼓励机制。
虽然已有部分风貌建筑得到修复与再利用,但多数属政府行为,市场资金介入不足。
因使用年限以及自然气候条件等造成的危房及准危房以及无人问津的风貌建筑等的修缮与维护迫在眉睫,也都存在资金及相关政策问题。
缺乏有效的保护鼓励机制(如私人行为的修缮资金补贴等),业主主动参与保护实施的积极性不高4、保护效果有待改进。
保护实施中存在“修复性破坏”和“使用性破坏”问题,即修缮后破坏原有建筑风貌或未按“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如采用材料与原有风格不协调、建筑外观粉刷一新等;随意增建构筑物,与建筑原有风貌格格不入;商业广告不当设置造成对建筑整体风貌的破坏;过度使用造成对建筑本身破坏,如居住人数太多等。
四、建议根据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力度,具体建议如下:1、尽快建立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利用规范体系。
国家《物权法》、《城乡规划法》等法律的出台,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自身复杂的产权关系以及《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关于政府介入手段规定的缺失,都使风貌建筑保护利用实施阻力重重。
建议尽快调整《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及颁布实施细则,为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利用的实施提供确实可行的法律依据。
建立地方性法规(条例)、政府规章(实施细则)、规范性文件(程序、办法)有机结合的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完整规范体系。
调整《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及制订实施细则,建议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修正机构名称;(2)明确执行机构分工,将原定为市规划部门的部分职能划到风景区管委会,使之更具操作可行性和便利性;(3)对保护责任进行明确,对保护等级方式进行细化(从重点、一般两级变为三级保护);(4)对利用内容进行明确规定,对资金来源与分配方式进行规定,明确政府与业主的责权关系;(5)增加权属章节,明确代管、征收行为的发生条件和具体内容,使政府代管、征收行为具有法律依据;(6)增加奖励与救济章节,确定奖励与救助的对象和内容,加强政府鼓励保护的力度;(7)加大对历史风貌建筑破坏的处罚力度。
2、尽快修编《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规划》,增补建筑名单,扩大保护范围,明确利用原则、内容与方式。
根据风貌保护建筑所在区域、建筑自身特点(建筑面积、结构、历史等)进行开发利用引导。
对于功能不再适应历史发展的建筑,为使其合理地、可持续地得到利用,提出引导性保护利用方案。
从保护修缮以及开发利用的紧迫性、可行性、经济性等多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分期建设方式,并结合保护专项资金使用计划以及市场需求进行引导,并制订具体的实施计划。
目前已公布认定的历史风貌建筑为40栋,仅占207栋历史风貌建筑和101栋调查建筑中极小的一部分,建议尽快公布认定其余历史风貌建筑名单,并将调查建筑以及历史风貌建筑周边风貌协调一致的旧建筑纳入保护名单。
3、加大入户调查深度及广度,切实把握业主意愿,制订保护利用的鼓励政策。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社会的保护意识,争取业主的认同和支持。
努力培养风貌建筑市场,破解产权难题,引入社会资本,缓解政府资金投入压力,改变社会资源介入力度不足的现状。
制定多样化的保护奖励机制,充分调动业主主动保护和参与保护的积极性。
4、加大保护管理力度,解决经费与管理队伍不完善的问题。
目前保护工作的执行机构为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只有1名专职人员,无法应对繁重的保护管理工作,且运作经费存在困难。
风貌建筑保护是一项长期、复杂且具有很强科学性和技术性的工作,需要在保护修缮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才能不断提高水平取得保护成效。
建议政府从保护城市整体风貌角度出发,摈弃局部平衡的思想,成立长效、稳定的保护管理机构,增加保护投入、扩充管理人员,并引导形成风貌建筑修缮专业队伍,确保保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于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98号建议的答复函王唯山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力度保护和利用好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建议》收悉。
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一、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和利用工作开展状况鼓浪屿建筑艺术是厦门城市宝贵的物质财富,是重要的建筑文化财产。
鼓浪屿建筑是东西方建筑文化交流与碰撞形成的,是东方文化亦包括东南亚文化(东西合璧后的再交流)在鼓浪屿的反映。
在近百年的建筑活动中,鼓浪屿已经积累、沉淀、酝酿成了独具一格的建筑样式和氛围。
市政府及职能部门十分重视对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和利用工作,近年来已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1、组织对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进行调查,建立了每幢历史风貌建筑的信息档案。
档案内容包括建筑概况(建筑名称、建设年代、建筑规模及结构等)、历史沿革、建筑面貌和产权状况(业主情况、代理情况)等内容。
同时,也对每幢历史风貌建筑进行建筑测绘,为以后的管理修缮留下宝贵的查考资料。
2、出台《厦门市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将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和利用纳入法律范畴,加大保护力度。
3、出台《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规划》,对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方式提出规划设想。
规划成果包括保护利用原则、保护利用方式和模式、分期建设模式等方面内容,从技术层面引导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利用。
4、陆续开展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与开发利用的具体工作。
包括平时的日常维护工作,以及有利于提升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整体环境品质、抢救修缮历史风貌建筑(含危房)、合理开发利用空置的历史风貌建筑(部分公房)等工作。
如“四线”入地(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给、排水等管线)、道路建设与路面整治等。
二、存在问题和对策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在实际工作层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是管理机制不顺、财政经费不足、管理队伍薄弱和修缮水平低下、私房产权不明、房屋使用功能变更难等问题。
首先,由于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的发展历经百年,私房比例大且“产权不明”和“无转移登记”的占相当比例。
现有政策难于鼓励业主落实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责任,同时也限制了政府对风貌建筑及时保护的介入,由此造成的历史风貌建筑破败和保护不利的状况不在少数。
其次,政府投入资金的有限和不确定性、日常管理队伍的人员数量少等问题,也是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工作难以有效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过度使用和缺乏具有高水平的专业风貌建筑维修队伍造成了修缮水平低下甚至是破坏性修缮等现象,对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工作提出挑战。
针对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和利用工作遇到的问题,市规划局和鼓浪屿管委会会同有关部门正在寻找解决办法,并制订了相关的计划。
1、修订《厦门市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
条例修订工作已从2008年初开始,目前已完成修订初稿并上报市法制局,相关专题研究和调研工作正在开展,计划于5月下旬上报市人大。
修订工作力争破解权属问题和增加政府介入保护工作的手段设置等难题;同时增加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业主主动保护利用的积极性;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明确政府与业主的责权分工等。
2、从整体环境和公房入手,以“一线,一片,三点”的修缮改造为试点,切实推进保护利用工作。
“一线”,指泉州路沿线近700米两侧街景的整治工作;“一片”,指街心公园片,计划改造成休闲和旅游广场;“三点”,指笔山路1号及3号(会审公堂)、美国领事馆和永春路14及16号等区域,计划引入国有企业,将三个区域改造成高层次的休闲接待和公寓式酒店使用。
该改造计划已进入方案设计阶段,目前正邀请国内外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专家领衔进行规划设计方案征集。
3、与《条例》修订同步,开展《厦门市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利用实施细则》的制订工作,完善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法律规范体系。
同时,深化相关片区规划设计,使之达到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将保护要求落实到具体建筑单体。
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规划部门将在职能范围内主动配合协调各有关部门尤其是鼓浪屿管委会的工作,促进该项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