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及启示
城市建筑遗产的国际保护经验与启示

城市建筑遗产的国际保护经验与启示城市建筑遗产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不仅代表着历史的延续,还见证了城市的演变与文化的传承。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各国都制定了丰富的保护政策和经验。
本文将探讨一些国际保护经验,并从中得出启示,以促进我国城市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
首先,世界各国在城市建筑遗产保护方面普遍采取的措施是将其列为国家级保护单位。
这种做法可以确保其得到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同时也可以提高其在国际上的认可度。
在列入国家级保护单位之后,政府会投入大量资源进行修复和维护工作。
这是因为城市建筑遗产的保护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而政府的参与可以有效缓解资金压力。
同时,政府还会组织相关机构和专家进行研究和监督,以确保修复工作的质量。
其次,国际上一种常见的城市建筑遗产保护方式是将其开发为旅游景点。
通过将城市建筑遗产开发为旅游景点,不仅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增加收入,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当然,为了避免对城市建筑遗产的破坏,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引入严格的管理规定和限制。
例如,限制游客数量、遵守参观时间和路线等。
此外,还可以在景点附近设置相关设施,如文化街区、博物馆等,来弥补游客对城市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学习需求。
此外,各国都重视城市建筑遗产的维修和保养工作。
城市建筑遗产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出现各种各样的损坏和老化现象,如果不及时进行维修,就会逐渐失去其历史价值。
因此,各国都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来负责城市建筑遗产的保养和维修工作。
这些机构通常由专业人员组成,他们会制定详细的保养计划,并定期对城市建筑遗产进行检查和修复。
保养的同时,还会对建筑的材料和施工工艺进行研究,以加深对城市建筑遗产的理解和认识。
最后,国际合作也是推动城市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
在保护工作中,各国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经验,共同推动城市建筑遗产的保护事业。
例如,可以开展国际城市建筑遗产保护研讨会,邀请各国专家和学者分享经验和研究成果。
同时,可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展调查和保护项目。
巴黎旧城风貌保护及对北京的启示

加
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北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
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倍加重视文化的传承,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巴黎是全球文化艺术之都,也是世界上旧城风貌保护较好的城市,基本上保留并延续了19世纪中期的建筑风貌和街巷肌理,到处彰显着巴黎古城的人文魅力。
考察巴黎的历史风貌保护和文
化资源利用,其一些保护与发展的经验非常值得北京借鉴。
三大举措促进旧城风貌保护
一是建立严格的法律法规保护旧城风貌。
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关于旧城保护相关法律的国家。
早在1840年,法国就颁布了《历史性建筑法案》,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关于历史建筑保护的法规。
目前,法国关于旧城保护的法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倍加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赵燕霞博士
巴黎是全球文化艺术之都,也是世界上旧城风貌保护较好的城市
SDAURP规划示意图38
投资北京INVEST BEIJING
在加强对历史建筑保护的同时,巴黎也非常重视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了文化功能、
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协调
引社会资本进入。
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的启示

建筑文化论文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的启示摘要意大利历史地段与文物建筑保护的知道思想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为古建筑及其环境保护提供参考关键词建筑历史文物保护保存历史地段文物建筑以前仅仅是从感性的角度出发觉得我们应该去保护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丰富的建筑遗产,至于为什么要去保护,如何保护,以及保护的意义和价值却没有认真考虑过,建筑文化课上,这个问题被老师作为一个专题对我们进行了引导,自然有了更多的思考与新的认识。
一、为什么要去保护历史建筑?新陈代谢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一幢建筑物、一组建筑群、大至一个城市,总是要随社会经济发展、时代的要求、生活的变化、技术的发展,有它发生、发展和衰微的过程,永远是处在“动态”之中。
不过这个过程的发展有时迟缓,有时急促。
从西方城市建设发展来看,工业革命后生产发展,入口集中,随之,城市变大,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
意大利首都罗马是欧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古建筑之多与密集的程度,欧洲其他城市难于伦比。
城市里的颓垣片石皆显示着自古罗马千多年以来岁月斑痕。
每年大量的旅游者,从世界各地云集罗马,他们抱着各种兴趣对古城进行学习、研究、凭吊。
总之,对于旧城建筑保护的意义是逐渐加深认识的,它是国家与民族文化的象征,它是地区的引以自豪的标记,它是重要的实物教材。
现在有不少西方人越来越认识到,技术越发达,物质文明越昌盛,对精神文明、对旧文化的保存越不能忽视。
新的建筑艺术创造是可贵的,但它替代不了古建筑文化遗产,新与旧并存,相互映辉,更可显示文化的延续性。
此外,保存和利用旧城比大拆大改在经济上也是有利的。
至于保护好历史文物,吸引旅游者,增加城市收入,那已是人所共知的事了。
二、如何去保护历史建筑?文明古国意大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罗马的文化同古希腊文化并称为欧洲文化的源泉而意大利的南部就是古代的希腊,在许多城市中仍有无数相当完整的希腊庙、遗迹和广场。
罗马帝国曾将版图扩张到欧洲租亚、非大陆,既传播了罗马文化也吸收民族的文化。
在你所在的国家,人们对“比较老”的建筑风格有何看法?

在你所在的国家,人们对“比较老”的建筑风格有何看法?一、保护历史遗产的意义保护历史遗产是一项重要的文化责任,它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国家的历史文化,还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根源和文化发展的历程。
比较老的建筑风格代表了一段特定历史时期的建筑艺术和构思,它们凝聚着时代的精神和智慧。
因此,人们对比较老的建筑风格持有一种珍视和尊重的态度。
二、欣赏独特的建筑风格比较老的建筑风格具有独特的魅力,其建筑风格和细节设计往往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这些建筑作品常常融合了不同文化的元素,体现了历史时期的审美观念和建筑技艺。
人们欣赏这些建筑风格,是因为它们的设计精湛、艺术性强,能够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和思考的空间。
三、激发历史记忆与情感共鸣比较老的建筑风格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它们见证了一国或一个地区的发展进程和历史变迁。
这些建筑物见证了人们生活的点滴,记录了历史的故事。
人们与这些建筑风格产生情感共鸣,因为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是陪伴人们共同成长的伙伴。
站在历史的长河面前,人们愿意通过保护和欣赏比较老的建筑风格,感受历史的庄严以及人与文明之间的纽带。
四、传承与创新的平衡对于一些比较老的建筑风格来说,它们的保护和传承需要不断的平衡与创新。
在保护建筑风格的同时,也需要注入新的元素和创新理念,让其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观念。
这种平衡可以通过保护建筑外貌的同时,内部结构进行改造和功能调整,让这些建筑真正融入到现代化的城市环境中。
这种创新与保护的平衡能够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让比较老的建筑风格在今天焕发新的生命力。
在你所在的国家,人们对“比较老”的建筑风格持有一种珍视和尊重的态度。
他们欣赏这些建筑风格的独特魅力,通过保护和传承,继承历史记忆,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比起简单的拆除重建,保留历史建筑风格不仅是一种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担当。
通过合理的平衡和创新,我们可以在现代社会中让这些比较老的建筑风格继续发扬光大,让历史故事在我们的城市中继续留下永不褪色的印记。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研究回顾与启示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研究回顾与启示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历史街区作为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利用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议题。
国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成果,对我国的历史街区保护利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国外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的发展历程国外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的理念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中叶。
当时,一些欧洲国家开始意识到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的价值,并采取了一些初步的保护措施。
例如,法国在 1840 年设立了“历史建筑管理局”,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进行登记和保护。
20 世纪初,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历史街区面临着大规模拆除和改造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者和社会组织开始呼吁对历史街区进行整体性保护。
1933 年,《雅典宪章》提出了“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的保护概念,强调了保护历史环境的重要性。
20 世纪60 年代,历史街区保护利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以英国、法国、意大利等为代表的欧洲国家纷纷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了历史街区的保护范围和保护要求。
同时,一些国家开始探索历史街区的适应性再利用,通过功能更新和改造,使历史街区重新融入现代城市生活。
二、国外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的主要理论与方法1、整体性保护理论整体性保护强调对历史街区的空间格局、建筑风貌、文化内涵等进行全面保护,不仅保护单个的历史建筑,还注重保护历史街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以及历史街区所承载的社会文化价值。
2、动态保护理论动态保护认为历史街区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和演变的。
因此,在保护的过程中,要允许一定程度的合理变化和更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3、社区参与理论社区参与强调当地居民在历史街区保护利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居民积极参与保护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增强保护的可持续性和社区的认同感。
在保护方法方面,国外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1、立法保护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历史街区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
21世纪以来西方建筑遗产保护案例

21世纪以来西方建筑遗产保护案例
21世纪以来,西方在建筑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进展。
以下是一
些值得关注的案例:
1. 里沃利城堡(意大利):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堡在21世纪初经历了大规模的修复和改造。
在保护原有结构和历史元素的同时,建筑师为其注入了新的功能和形式。
如今,它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还是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的场所。
2. 基尔肯尼的中世纪博物馆(爱尔兰):这座位于基尔肯尼的圣玛丽教堂被成功改造成了一个中世纪博物馆。
设计团队巧妙地利用考古学的方法来定义建筑解决方案,保留了部分中世纪木质屋顶,并将新结构与原有的地基相结合,创造了一系列内部空间。
3. 西藏松赞林卡酒店(中国):这家酒店位于西藏海拔4200米的高原上,被誉为世界上最独特的遗产酒店之一。
在保护自然和藏族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建筑采用了模块化预制设计,完美地融入了周围的自然环境。
酒店为游客提供了20间客房,每间客房都有独特的景观,为客人提供了独特的住宿体验。
此外,该项目的构造设计和施工特别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案例均体现了对历史建筑的尊重与保护,同时也融入了现代元素与功能,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这些案例为我国的建筑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
宝贵的启示,即不仅要考虑如何保存建筑本体的价值与历史信息,还要寻找与建筑空间及形式相匹配的新用途。
国外历史建筑保护 案例

国外历史建筑保护案例国外历史建筑保护案例:1. 罗马斗兽场(意大利罗马):罗马斗兽场,也被称为科洛塞翁体育场,是古罗马时期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为了保护这一历史遗迹,意大利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工作,包括清理和修复石块、修复地基和拱门等。
2. 埃菲尔铁塔(法国巴黎):作为法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埃菲尔铁塔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为了保护这座历史建筑,法国政府进行了定期的维护和修复工作,包括涂漆、防锈处理和加固结构等。
3. 大本钟(英国伦敦):大本钟,也被称为伦敦钟楼,是英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为了保护这座历史建筑,英国政府进行了全面的修复工作,包括修复钟表机械、清洁钟面和修复钟楼结构等。
4. 埃及金字塔(埃及吉萨):埃及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杰作,为了保护这些历史遗迹,埃及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修复石块、加固结构和限制游客进入等。
5. 布兰登堡门(德国柏林):布兰登堡门是柏林的地标性建筑之一,为了保护这座历史建筑,德国政府进行了修复和保养工作,包括修复雕塑、清洁立面和加固基础等。
6. 大教堂(意大利佛罗伦萨):佛罗伦萨大教堂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杰作,为了保护这座历史建筑,意大利政府进行了维护和修复工作,包括修复壁画、清洁立面和修复拱顶等。
7. 埃尔米塔日宫(俄罗斯圣彼得堡):埃尔米塔日宫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为了保护这座历史建筑,俄罗斯政府进行了修复和保养工作,包括修复壁画、修复木制结构和加固地基等。
8. 斯图加特宫殿广场(德国斯图加特):斯图加特宫殿广场是德国斯图加特的重要景点,为了保护这一历史遗迹,德国政府进行了修复和保养工作,包括修复雕塑、修复立面和加固结构等。
9. 布拉格城堡(捷克布拉格):布拉格城堡是欧洲最大的古堡之一,为了保护这座历史建筑,捷克政府进行了修复和保养工作,包括修复壁画、修复石块和加固城墙等。
10. 雅典卫城(希腊雅典):雅典卫城是古希腊的象征之一,为了保护这座历史建筑,希腊政府进行了修复和保养工作,包括修复柱子、清洁雕塑和加固结构等。
历史建筑保护案例分析报告

历史建筑保护案例分析报告一、引言历史建筑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遗产,代表了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保护历史建筑是保护文化瑰宝,传承历史记忆的重要举措。
本报告将通过分析一个历史建筑保护案例,探讨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
二、案例背景该案例选取的是法国巴黎圣母院的保护工作。
巴黎圣母院建于12世纪,是法国最重要的中世纪天主教教堂之一,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
然而,在2024年4月,巴黎圣母院发生了大火,导致教堂的屋顶和尖塔部分完全被毁。
这一事件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并成为了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关键案例之一三、保护工作1.快速应对:巴黎圣母院大火发生后,政府和专业团队立即组织救援工作。
他们通过将附近建筑物疏散,控制火势蔓延,并尽力保护教堂的珍贵文物。
2.全球关注:巴黎圣母院大火引起了全球关注,世界各地的专家和机构纷纷提供帮助和支持。
这种全球合作为教堂的重建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资源。
3.文物保护:在巴黎圣母院大火中,教堂内的许多文物被转移和保护。
这需要专业的文物保护团队和技术,以确保文物在火灾中不受损。
4.修复工作: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工作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首先,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完整性评估和修复,以确保其基本安全。
其次,需要恢复教堂的外观和内部装饰,以使其恢复到火灾之前的原貌。
五、保护工作的挑战1.资金问题: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然而,政府拨款有限,私人捐款也有限。
如何筹集足够的资金来支持保护工作是一个重要挑战。
2.技术挑战: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
然而,专业人才在这个领域中的数量有限。
如何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以满足保护工作的需求是一个挑战。
3.公众参与: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不仅仅是专家的工作,也需要公众的支持和参与。
然而,公众的参与度有限,大多数人对保护工作缺乏了解。
如何提高公众对历史建筑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是一个挑战。
六、结论巴黎圣母院的保护工作是历史建筑保护的一个重要案例。
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与实践评述及启示

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与实践评述及启示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与实践评述及启示导言历史街区是城市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人们了解城市历史、传统文化的窗口。
然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历史街区往往受到破坏和改造,许多历史建筑被拆除或被忽视。
为了保护历史街区,许多国内外城市制定了保护规划与实践方案。
本文将通过评述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与实践,总结其中的启示。
一、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与实践1. 成功案例:北京胡同保护作为中国首都的北京一直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然而,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胡同被拆除或被改造,使得北京胡同文化与历史遭受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北京的胡同,政府出台了胡同保护政策,同时采取了合理的保护更新措施。
这一政策的成功在于保护传统建筑风貌的同时,还兼顾了居民的生活需求。
2. 面临的问题:复旦大学历史建筑问题尽管一些国内城市在历史街区保护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当前仍存在一些问题。
以复旦大学为例,该校拥有一批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但受到了产权问题和拆迁风险的困扰。
这一问题提示我们,在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与实践中,应兼顾保护与利用的平衡,并加强法律保障。
二、国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与实践1. 成功案例:法国巴黎蒙马特区巴黎蒙马特区是法国具有代表性的历史街区之一,其明显的文化特征和独特的建筑风格使其成为旅游者的热门景点。
为了保护这一区域的独特魅力,巴黎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拆除过度新建的建筑、修复古老建筑以及加强历史街区管理等。
这些举措成功地保护了蒙马特区的历史和文化。
2. 面临的问题:意大利威尼斯历史街区威尼斯作为意大利的著名历史城市,其历史街区规划与实践面临着一些困难。
由于威尼斯的地理位置特殊,其建筑面临水上侵蚀等问题,加之旅游业的发展,导致历史街区存在过度商业化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这一情况提醒我们,历史街区保护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和经济因素。
三、启示与建议1. 加强法律保护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与实践应加强法律保护,明确产权界限,保护历史建筑免受拆迁威胁。
论文欧洲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创新-图文

论文欧洲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创新-图文欧洲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创新摘要欧洲人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一直以来都是都是十分重视的,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以前低密度、低技术的老建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了,一些历史城市、街区、建筑都面临改造的时候,各国政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历史建筑保护的法案条例不断颁布。
同时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材料的更新,建筑保护的形式也在不断地创新。
其中不乏一些大胆的举动,而其结果褒贬不一,但是可以看出,整个欧洲对于历史建筑保护的热衷。
在本文中主要阐述了欧洲国家建筑保护的发展历程,以及各个国家保护的侧重及方式,最后重点列举了四种历史建筑保护模式及相关案例。
关键词:欧洲历史建筑保护模式正文1.欧洲建筑保护发展对于现代意义上的欧洲古建筑保护始于1931年的《雅典宪章》,首次提出了古代建筑的保护与修复指导原则。
1964年,《威尼斯宪章》进一步阐述了古建筑的保存原则和技术要求,其理念与指导思想也与时俱进,成为影响深远的纲领性文件,它是关于保护文物建筑的第一个国际宪章。
提出文物古迹保护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与方法。
扩大了文物古迹的概念,从建筑单体扩大到建筑周围环境、城市和古村落。
《威尼斯宪章》也界定了古建筑遗迹的定义,保护修复的原则,以及古建筑日常使用保护的方法,和成果发表方面的细则。
之后的《阿姆斯特丹条约》又补充了古建筑的开发利用方面的细则,而1975年《建筑遗产的欧洲宪章,1982年作为《威尼斯宪章》的附件的《佛罗伦萨宪章》的出台,进一步规范了古建筑保护工作。
在其高瞻远瞩的理念指导下,欧洲的古建筑保护方法愈加严谨科学,效用显著,成果斐然。
2.欧洲各国的保护方法与侧重欧洲国家的“性格”迥异,也导致其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方法和侧重也不径相同。
希腊成立了古迹保护审核会,政府文化遗产管理部门对历史建筑保护拥有职能优先和特权干预。
严谨的英国人则通过不断立法来保护古建筑,早在1882年,政府就颁布了《古迹保护法》,1890年又颁布了《古迹保护法修正案》,1913年颁布《古建筑加同和改善法》和《古建筑加固和改善法修正案》,又有将近10000个私人所有的古迹被编人名单。
历史建筑风格的保护与修复

历史建筑风格的保护与修复历史建筑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历史建筑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破坏和退化。
因此,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成为了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文将探讨历史建筑风格的保护与修复的重要性、现状和解决方案。
一、历史建筑风格保护与修复的重要性历史建筑风格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代表了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艺术和科技水平。
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不仅可以维护文化遗产的价值,还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凝聚力。
通过修复历史建筑,我们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历史,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历史建筑风格保护与修复的现状尽管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许多历史建筑由于年久失修而面临严重的破坏和退化。
其次,资金短缺也是影响历史建筑保护和修复的一个重要因素。
许多地方政府和私人组织由于资金不足而无法对历史建筑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修复。
此外,缺乏专业人才也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由于历史建筑修复需要具备多学科知识,如建筑学、文物保护、历史学等,而目前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足,导致修复工作难以得到有效实施。
三、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历史建筑保护的投入,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历史建筑的修复和保护工作。
同时,可以设立专项基金,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
2.培养专业人才:高校应加强相关专业建设,培养更多具备多学科知识背景的人才。
同时,可以开展职业培训,提高现有修复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3.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在修复历史建筑之前,应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建筑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根据建筑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确保修复工作符合规范和标准。
4.加强公众宣传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向公众普及历史建筑保护和修复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国外保护古城案例汇总

国外是如何保护古城的?国际上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有一个发展认识的过程,从开始保护建筑艺术珍品,如宫殿、教堂、官邸等发展到保护历史上普通人生活的一般建筑,如住宅、作坊等。
以后又从这些单个的文物建筑发展到保护周围的历史环境,发展到保护成片的历史街区。
历史街区保护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过一段恢复,经济复苏,农村人口拥入城市,开始了大规模的住宅建设,当时普遍的做法是拆掉老城区,拓宽马路,盖起新楼房。
但是不久人们发现,这样做的结果是建筑改善了,环境恶化了。
推土机随地改变着城镇的面貌,若干文物建筑可能被保存,但历史环境被破坏,城镇历史联系被割断,特色在消失。
人们意识到,除了保护文物建筑之外,还应保存一些成片的历史街区,保有历史记忆,保存城镇历史的连续性。
在历史街区内,单看这里的每一栋建筑,其价值可能尚不足以作为文物加以保护,但它们加在一起形成的整体面貌却能反映出城镇历史风貌的特点,从而使价值得到了升华。
最早立法保护的是法国,1962年颁布了《马尔罗法》,该法规定将有价值的历史街区划定为“历史保护区”,制定保护和利用的规划,纳入城市规划的严格管理。
保护区内的建筑物不得任意拆除,维修、改建要经过“国家建筑师”的指导,符合要求的修整可以得到国家的资助,并享受若干减免税的优惠。
现在全法国有国家级的保护区92处,地方各级保护区几百处。
由于这里保护的对象是一片有生命的,正在使用的街区,所以它的保护政策和保护文物有很大区别。
以里昂的保护区为例,1964年被定为国家级的“历史保护区”,区内有250栋文物建筑,还有16世纪到19世纪各时期的许多古老街巷。
政府的工作主要是整修住房和改善交通。
对二十世纪初建造的工人住宅,要求原样整修,保存其外表,但内部加建厨房、卫生间,改善条件使居民可以继续居住。
对老城区的交通,必须有个明确的观点,即道路建设和交通需求永远是矛盾的,而且前者永远赶不上后者。
所以他们的规划思想不是拓宽城内道路,引车入城,而是在外围修环路、截流外来交通,只有居住在老城的人才可以开车入城,当然还要辅以改善公共交通,改善交通管理等措施。
国外古建筑的保护利用

国外古建筑的保护利用1、意大利博洛尼亚:活着的古迹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它的改造方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它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把人和房子一起保护” (也称“整体性保护”)。
所谓的“整体性保护”就是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上既要保护有价值的古建筑,还要保护生活在那里的居民原有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
这使得不仅保持建筑的原始面貌,而且里面的生活方式也没有在改造中消失。
留下的不只是古建筑的躯壳,而是使古建筑“活着”,充满着生命的迹象。
博洛尼亚古城历史中心保护规划,宣示了实践“老建筑物和居住其中的人同时保护”的新途径。
不仅对文物的一种尊重,更是对社会的关注。
在环境改善之后,90%的居民保留下来,低收入者住房的租金不应该超过其家庭收入的12%-18%。
博洛尼亚保护规划所秉承的理念是:城市发展必须要由当局充分有效地保护和引导,在公共资源和社区居民之间必须寻求平衡,公共参与和民主管理的加强。
多方面的考虑使得意大利博洛尼亚不仅保留了大量古老建筑,更为难得还保留下了宛如隔世的神韵气息。
(意大利博洛尼亚的古建筑走廊)2、英国伦敦:古老与现代的融合之路英国伦敦,数百年来形成的“杂乱”街道并没有给现代生活带来过多负面影响,反而为伦敦这座城市增加了更多历史性、真实性。
伦敦街头多为四、五层的传统砖石建筑,许多建筑的外观十分老旧,但室内大多经过了改造,市中心质量较好的老建筑被成片保留了下来,其间穿插着富有伦敦特色的红色电话亭。
远离市中心的许多老建筑仅保留古典式外墙,室内则经过了改造,钢网玻璃屋顶,外部加建玻璃拱廊。
这些由砖石建成的带有柱式、檐口的古典式立面与钢架玻璃顶、玻璃拱廊的组合毫不生硬,即古老又现代。
如大英博物馆,便是通过保留原有古典式建筑主体,在中间的庭院加盖钢架玻璃顶,玻璃顶的重量由老建筑的内侧墙体及圆形图书中心的外侧墙体承担。
新苏格兰博物馆则以精湛的细节改造,人性化地保留建筑基本抽象线条,实现新建筑的形体、细部、色彩、质感等各方面都与老建筑相神似。
国外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及启示

国外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及启示作者:谷俊青来源:《中国房地产》2010年第09期一、国外对历史风貌建筑的定义西方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认识有相当的研究和积累。
19世纪6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老建筑被认为是值得保护的建筑遗产,“风貌建筑”的内涵和外延得以迅速扩展,被广泛用来指应受保护的建筑遗产。
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指出:“历史文物建筑的概念,不仅包含个别的建筑作品,而且包含能够见证某种文明、某种有意义的发展或某种历史事件的城市或乡村环境,这不仅适用于伟大的艺术品,也适用于由于时光流逝而获得文化意义的在过去比较不重要的作品。
”随着认识的深入,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遗产公约》中对建筑遗产的定义是:“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刻和碑画,具有考古意义的素材或遗构、铭文、洞窟及其他有特征的组合体”。
在1977年的《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实施指南》中,对风貌建筑的价值分类描述为情感价值、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
在上世纪下半叶的遗产保护实践中,对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方式的深入探讨,促成了对遗产价值的更深层认识。
1982年英国国际古迹及遗址理事会主席伯纳德·费尔顿指出:“它具有建筑、美学、历史、记录、考古学、经济、社会,甚至是政治和精神或象征性的价值。
”这是比以往更为宽广的价值构成认识,并提到了经济价值的因素。
近年以David Throsby为代表,提出了遗产价值的以下分类,并统称之为内在价值。
美学价值。
指遗产本身及其周围环境所拥有和展示的某种重要的美学质量,它是一种客观存在。
精神价值。
指遗产提供给一个特定的地区和使用者以一种文化方面的自豪感,并能以此加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社会价值。
指遗产能够帮助强化社区的群体价值,使得社区能成为一个适宜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历史价值。
指能帮助证实遗产独特性,并能提供与过去的联系,提示其源流的信息等。
象征价值。
指遗产传达的内在意义和信息,帮助理解其独特性,维护其特色等同时遗产具有教育功能,藉此加强认识的基础,加深人们对整个社会的了解程度。
欧洲各国如何保护古建筑

欧洲各国如何保护古建筑古老建筑承载了人类的历史与文明。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如何在保护与开放中让古建筑焕发新活力?法国保护面广,国家财政负担不轻1913年,法国《历史古迹法》得以通过实施。
这是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律,迄今有效,奠定了法国古建保护的法律基础。
1943年法国出台了有关历史古迹周边环境的法律,规定以历史古迹为中心,500米为半径的保护范围,将保护对象从古迹本身扩大到周边建筑。
面对城市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大规模开发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后果,法国1962年开始将文化遗产的概念扩大到老城区,把有价值的地段划定为历史保护区,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严格管理。
对区内建筑不得任意拆除,维修改建等必须经过“国家建筑师”的咨询、评估和同意,符合规划要求的修缮,国家给予资助,并享受税赋减免优惠。
1983年有关分权的法律确认了国家对文化遗产负有全面责任,但同时规定相关地方当局根据各自的权限必须履行相应责任。
目前,法国大约有4万处历史古迹受到保护。
其中约一半为私有财产,它们也可以享受国家资助。
如果是被列为建筑保护单位的建筑,其修缮费的50%由国家提供;如果是在建筑遗产清查单上注册备案的建筑,其修缮费的15%由国家提供。
法国每年平均用于历史古迹修缮的预算达3.05亿欧元。
西班牙探索古建筑保护在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欧洲历史最为悠久的文化大国之一,西班牙在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数量排行榜上高居第三,其中历史建筑是重要组成部分。
为保护这些历史建筑,西班牙在立法、行政、公民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都进行了努力,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保护体系。
除此之外,西班牙政府还另辟蹊径,探索古建筑保护在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开发出了皇家驿站的发展模式。
从1928年成立第一家酒店以来,皇家驿站酒店的数量目前已经达到了94家,几乎遍布西班牙所有省份。
此外,从成立到现在,皇家驿站作为国有资产的基本属性从未改变,即使是目前负责酒店经营的皇家驿站旅游集团,也是百分之百国有控股。
建筑历史保护的国际经验有哪些

建筑历史保护的国际经验有哪些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承载着丰富的文化、社会和艺术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何保护这些珍贵的建筑遗产成为了全球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各个国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欧洲国家在建筑历史保护方面有着悠久的传统和成熟的体系。
以法国为例,巴黎这座充满浪漫与历史韵味的城市,对古建筑的保护堪称典范。
法国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了建筑历史保护的范围和标准。
对于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建筑,如巴黎圣母院、卢浮宫等,政府不仅严格限制对其进行任何形式的改动,还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修缮。
同时,法国还注重对历史街区的整体保护,保留了原有的街道格局、建筑风貌和社会生活氛围,使得人们在漫步其中时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沉淀。
意大利也是建筑历史保护的先驱之一。
意大利的许多城市,如罗马、佛罗伦萨等,都保存着大量的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
意大利政府建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负责对建筑遗产进行详细的调查、登记和评估。
对于受损的建筑,采用传统的工艺和材料进行修复,以最大程度地恢复其原有的风貌。
此外,意大利还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民众对建筑历史保护的意识,让保护文化遗产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英国在建筑历史保护方面同样有着出色的表现。
英国政府制定了严格的规划政策,将建筑保护纳入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
对于历史建筑的改造和利用,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以确保其不会对建筑的历史价值造成损害。
同时,英国还鼓励私人参与建筑保护,通过提供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私人资本投入到建筑保护项目中。
在亚洲,日本在建筑历史保护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日本注重对传统建筑技艺的传承和创新。
对于传统的木构建筑,如京都的寺庙和神社,通过培养专业的工匠,运用传统的建造技术进行维护和修复。
同时,日本还将现代科技应用于建筑保护中,如使用无损检测技术对建筑结构进行评估,采用新型的防护材料对建筑进行保护。
除了上述国家,德国、西班牙、美国等国家也都在建筑历史保护方面有着各自独特的经验。
巴黎旧城风貌保护及对北京的启示

巴黎旧城风貌保护及对北京的启示巴黎是世界著名的浪漫之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遗产。
其中,巴黎的旧城风貌尤为引人注目,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历史建筑成为城市管理者和居民共同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巴黎旧城风貌保护的经验出发,探讨对北京的启示,为北京市在古城保护和城市更新中提供借鉴参考。
首先,巴黎的旧城风貌保护得以成功,离不开法国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
法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历史建筑和风貌的法律法规,建立了完善的文物保护体系,对历史建筑进行认真保护和修缮。
同时,法国政府也鼓励民众参与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通过税收激励和文化教育等方式,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同和热爱,形成了社会各界共同呵护历史建筑的良好氛围。
在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同样拥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浓厚的文化底蕴。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许多老城区和古建筑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受到了城市化进程的冲击,文物破坏和拆迁等问题较为突出。
因此,可以从巴黎的旧城风貌保护中获得一些启示,为北京古城的保护和改造提供借鉴经验。
首先,北京可以借鉴巴黎政府的做法,建立完善的文物保护法规和体系,加强对历史建筑的认定和保护。
同时,也应该注重规划和城市更新的统一性,将古建筑纳入城市更新的整体规划,通过合理布局和设计,兼顾历史遗产的传承和现代城市的发展需求,实现古今交融、和谐共生。
其次,北京可以借鉴巴黎的社会参与机制,鼓励民众参与到古城保护和活化利用中来。
可以通过设立文化基金、征集民意和意见等方式,引导市民以及各界力量参与到古城保护和修缮工作中来,增强大众对古城文化的认同和传承,形成共同保护历史建筑的氛围。
此外,北京可以借鉴巴黎在历史建筑保护和城市更新中的经验,注重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本身的同时,也要注重景观和环境的改善,打造宜居宜游的古城空间。
可以通过改善交通、新增文化设施和商业配套等方式,提升古城的文化品位和旅游吸引力,实现古城保护和综合利用的双赢效果。
总而言之,巴黎旧城风貌保护的成功经验为北京在古城保护和城市更新中指明了方向。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与再开发的借鉴意义(大全5篇)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与再开发的借鉴意义(大全5篇)第一篇:国外历史街区保护与再开发的借鉴意义国外历史街区保护与再开发的借鉴意义摘要: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再开发早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城市发展与更新的重大课题,相对于国外对其较为成熟的一些保护性开发模式,我国的大量历史街区处于较为馗尬的生存现状之中。
文章希望能够通过分类介绍及综合分析国外历史街区一些较为成功的保护与开发实例,对我国的类似问题的解决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再开发;模式1概述城市历史街区的地域性人文特色,包括建筑、文化标识、商业形态以及体现其独特文化氛围的社会与文化活动等,已经成为城市吸引、发展旅游业及商业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国的很多历史街区由于保护资金缺乏,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认识不足,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
在国外,不少城市早已认识到历史街区的重要意义,纷纷将其作为一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再开发,挖掘其多方面的价值,并将之作为推动老城复兴的重要手段。
例如,遍及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已被伦敦、悉尼、温哥华以及横滨等城市开发为重要的旅游点(图1),而我国城市中的民族特色和氛围却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日益面临着被破坏的危险,所以及时总结国外城市对其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的经验显然是非常必要的。
2国外实例国外城市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开发所采取的政策与措施基本上可以归结到环境、经济及社会这三个层面。
环境层面:着力于对建筑物的修复,整体物质环境的改善以及与其他旅游景点的沟通连接等;经济层面:注重对其经济活力的培育,讲究营造有特色的活动,吸引游客,营造商业氛围;社会层面:通过促进社区参与,借旅游的发展帮助解决街区衰退带来的种种内部问题,达到重建社区的目的。
三个层面的措施有机联系在一起,相互促进,同时启动三方效应,在此基础上加上成功的开发和宣传,促进形象更新和知名度提升,从而对整个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另外针对于不同形态特征和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街区,政府和街区居住者以及使用者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保护与再开发模式。
法国对古建筑保护案例

法国对古建筑保护案例
咱来说说法国的古建筑保护案例哈。
就拿巴黎圣母院来说吧。
这巴黎圣母院那可是法国的标志性古建筑啊。
法国人对它可上心了。
在日常维护方面,就跟照顾一个超级宝贝似的。
经常有专业的工匠在那检查石头有没有松动啦,彩色玻璃有没有破损啦。
这些工匠就像一群超级细心的护士,围着这个古老的“病人”转。
而且在修复材料的选择上,那也是讲究得很。
尽量找跟原来材质相近的东西,就好比给它做个完美的“器官移植”,你不能随便找个东西就往上凑是不?
再说说卢浮宫。
卢浮宫本身是一个王宫改建的,建筑本身就有很多精美的雕刻啊、装饰啥的。
法国人在卢浮宫的保护上,一方面是控制参观人数,就像给这个大美人儿设置了一个流量限制,不能一下子来太多人把她给挤坏了。
而且在卢浮宫周围的环境规划上,也很用心。
周围的建筑风格都是跟卢浮宫比较协调的,不会出现一个超现代的高楼大厦紧挨着卢浮宫这种格格不入的情况,这就好比给卢浮宫搭配了一身合适的“衣服”,让它在整个环境里看起来还是那么的优雅高贵。
还有法国的那些小镇上的古建筑,比如说科尔马小镇。
当地居民那对自己镇上的古建筑保护意识可强了。
他们会把房子的外墙按照传统的方式重新粉刷,那些五颜六色的房子就像一个个小彩虹。
政府也会出台一些规定,比如说你要改造房子的话,必须按照传统的建筑风格来,不能搞成那种不伦不类的现代风。
这就像是给小镇的建筑们都上了一个传统风格的“紧箍咒”,但这个“紧箍咒”是为了让它们更美,更能保持原汁原味的法国风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 , 城镇 中具 有 历史 意 义 的大小 地 区 , 括 城 即“ 包
天 津 历 史 风 貌 建筑 — — 玉皇 阁
镇 的 古 老 中 心 区 或 其 他 保 存 着 历 史 风 貌 的 地
区 ”“ 们 不仅 可 以作 为历 史 的见证 ,而且 体 现 ,他
二 战后 的经 济恢 复 到 了重新 振 兴阶段 , 们 开始 人
价 值 的 建筑 物 、 刻和 碑 画 , 有 考 古 意义 的素 碑 具 材 或 遗 构 、 文 、 窟 及 其他 有 特 征 的组 合 体 ” 铭 洞 。 在 17 9 7年 的 《 界 文化 遗 产 公 约 实施 指 南》 世 中, 对 风 貌建筑 的价值 分类 描述 为情 感价 值 、 化价 文 值 和 使用价值 。
家 也相 继提 出对 具 有历 史价值 的建 筑 予 以保 护 。 保 护历 史地 段 的做法 始于 2 纪 6 代 , 0世 0年 经过
历史风 貌建筑
老村 庄 、 村落 以及相 似 的古迹 群 ” 老 的广泛 内容 ,
并 拓展 了“ 保护 ” 内涵 , 的 即鉴 定 、 防护 、 保存 、 修
美学价 值 。 指遗产 本身 及其 周 围环 境所拥 有
和展 示 的某种 重 要 的美 学质 量 , 它是 一种 客观 存
在。
精神价 值 。 指遗 产提供 给一 个特 定的地 区和 使用 者 以一种 文化 方面 的 自豪感 , 能 以此加 强 并 与外 部世 界的联 系 。
“ 历史 文物 建筑 的概 念, 不仅 包含 个 别 的建 筑 作
再 次 审视 历 史 遗产 保 护 方 法 、 略 , 护 的 概念 策 保 逐渐 深 化 , 从单 体建 筑扩 大 到周 围环 境 以及 历 史
地 段甚 至整 个城 市或 村落 。法 国在 16 9 2年颁 布 了《 马尔 罗法 令》 确 立 了保 护历 史 地 段 的概 念 , ,
的过程 中, 应把 优 秀设 计质 量 的 当代 建筑 物包 括 在 内 ” 同时指 出“ , 不仅 要保 护和 维 护好 城 市 的历
史遗 址 和 古迹 , 且还 要继 承 一般 的 文化传 统 ” 而 , 保护 的 范 围进 一 步扩大 。18 9 7年 l , 国际古 0月 “ 迹遗 址 理事 会 ” 又通 过 了 《 华盛 顿宪 章》 对 《 尼 , 威 斯宪 章》 中保 护“ 史地 段 ” 历 的概 念 作 了重 要 的修
在上世纪下半叶的遗产保护实践中, 对遗产 的保 护与 再利 用方 式 的深入 探讨 , 成 了对遗 产 促 价值 的 更深 层认 识 。18 英 国国 际古迹 及 遗 92年
址 理 事 会 主 席 伯 纳 德 ・ 尔 顿 指 出 : 它 具 有 建 费 “ 筑、 学、 史、 录、 美 历 记 考古 学 、 经济 、 社会 , 至是 甚 政 治和精 神 或象 征性 的价 值 。 ” 是 比 以往 更 为 这 宽广 的价 值 构 成认 识 , 并 提 到 了经 济 价值 的 因
象征 价值 。指 遗产传 达 的 内在 意义和 信 息, 帮助 理解 其独 特性 , 护其特 色 等 同时遗 产具 有 维
教育 功 能 , 此 加 强 认识 的基础 , 深 人们 对 整 藉 加 个社 会 的 了解程 度 。 二、 国外历 史风 貌建筑 的保护 国际 上 , 对 建筑 文 化 遗产 的保 护 中, 风 在 有 貌特 色 的历 史 地段 占有 很 大 的 比例 和 重要 的地
缮、 生, 再 维持 历史 或传 统 地 区及环 境 , 使他 们 并
重 新获 得 活力 。而 且 , 史文 化遗 产 保护 的 内容 历
由文 物 建筑 向历 史 地段 、 区甚至 整个 城 镇不 断 街
拓展 , 护 与城 市规划 开 始走 向结合 。 97年 l 保 17 2
月, 建筑 师 及城 市 规划 师 国 际会 议 在秘 鲁通 过 的 妈 丘 比丘 宪章》 出“ 虑再 生和 更 新历 史地 区 提式 确定下 来 的
做 法最 早起 源 于 英 国 。1 8 8 3年 由下 院通 过 了英 国第一 爪‘ ‘ 古迹 保 护 议案 ” 。随 后 , 2 纪 2 在 0世 0
年 代左 右 , 国、 大利 、 法 意 西班 牙 、 国、 美 日本 等 国
品, 且 包 含 能够 见 证 某 种文 明 、 而 某种 有 意 义 的
发 展或 某种 历 史事件 的城市 或 乡村环 境, 不 仅 这 适 用 于伟大 的艺术 品, 适用 于 由于 时光 流逝 而 也
获得文 化意义 的在 过去 比较 不重 要 的作 品 。 ”
社 会价值 。 指遗产 能够 帮助 强化社 区 的群 体 价值 , 得社 区能 成为 一个 适宜 生活 和工 作 的地 使
国 历史风貌建筑的 外 保护及启 示
谷俊青 天 津财经 大学
一
、
国外 对历 史风 貌建筑 的定 义
素 。近年 以 Dv dT rsy为代表 , 出了遗 产 a i h ob 提
价值 的 以下分类 , 并统称 之 为 内在 价值 。
西方 对 文 化 遗 产 的价 值 认 识有 相 当 的研 究 和积累。1 纪 6 9世 0年 代 以后 , 越来 越 多 的老 建 筑 被认 为 是值 得保 护 的建筑 遗产 , 风 貌建 筑 ” “ 的 内涵 和外延 得 以迅 速扩 展, 被广泛 用 来指 应 受保 护 的建 筑 遗 产 。 16 9 4年 的 《 尼 斯 宪 章 》 出 : 威 指
方。
随 着 认 识 的深 入 ,9 2年 联 合 国 教 科 文 组 17
织 通 过 的 《 界遗 产 公 约》 世 中对 建 筑遗 产 的定 义
历 史价值 。指 能帮 助证 实遗 产独 特性 , 能 并 提供 与过 去的联 系, 示其源 流 的信息等 。 提
是 :从历 史 、 术 或科 学角度 看 具有 突 出的普 遍 “ 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