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结肠癌治愈率可达95
早期胃肠癌 九成可治愈

早期胃肠癌九成可治愈作者:黄蓉芳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5年第02期胃癌诊治有“三高”和“三低”我国胃肠肿瘤尤其是大肠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呈年轻化趋势。
中国胃癌人数约占世界胃癌人数的一半。
在我国高发肿瘤中,胃癌居第二。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徐瑞华指出,我国大肠癌患者比国外患者年轻10~15岁,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左右,男性患者约是女性的两倍。
近年来,我国胃癌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胃癌的诊治存在着“三高”和“三低”现象,分别是发病率高、复发转移率高、死亡率高和早诊率低、根治切除率低、5年生存率低。
人到中年要“保胃”,最好的防癌办法是及时做胃镜和肠镜筛查,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早期胃肠癌患者,九成可治愈,中晚期治疗效果不佳。
胃癌多是“吃”出来的不良习惯有:饮食不规律,不吃早餐;用餐速度快,暴饮暴食;吃剩饭剩菜,喜食烫食;吃霉变食物,吸烟喝酒。
胃癌的危险因素有很多。
徐瑞华指出,胃癌可以说是“吃出来的肿瘤”。
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会增加患癌风险。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使胃癌发生风险增加2倍。
如果已经查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且胃部有不适,应该尽快治疗。
食用水果蔬菜及葱蒜类蔬菜,可减少胃癌发生。
手术是唯一的根治手段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副教授王风华认为,手术是唯一能根治胃癌的手段,但肿瘤治疗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复发风险随时存在。
因为单个癌细胞可能在术前就已播散,而且肿瘤细胞可经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播散。
因此,病人随访非常重要。
如果病人做了根治手术,头两年建议3~6个月复查一次,接下来的三年,半年复查一次。
5年后每年复查一次。
40岁进行第一次结直肠癌筛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结直肠科副主任医师卢震海介绍,肠癌主要有如下五大表现:肠刺激症状和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肠梗阻,腹部肿块,贫血、消瘦、发热、无力等全身中毒症状。
直肠癌指检、直肠镜、乙状结肠癌检查可及时发现多数大肠癌。
近6成患者把大肠癌当痔疮治 发病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关

昨日,港大深圳医院举行“全国肿瘤防治周”主题沙龙讲座。
■深圳特区报见习记者吕二函文/图近年来,深圳大肠癌发病率不断攀升,已跃居每年新发癌症第二位。
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到来之际,记者走访多家医院肿瘤科发现,大肠癌新发病例中,有近6成的患者错把它当“痔疮”治疗,延误了最佳治疗期。
然而,与肺癌、肝癌等相比,大肠癌形成前大多会先出现大肠息肉这一明显的特征,并且演变过程相对缓慢,从肠息肉发展成肠癌大约需要7至10年,在此期间,如果市民加强警惕,主动筛查,是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早期大肠癌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大肠癌发病隐蔽,病情发展较慢,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
它与痔疮的共同点都是便血,因此,误诊率较高。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二科主任医师田耕说。
正确区分痔疮和大肠癌,不仅要观察大便规律是否有变化,还要观察大便前后的出血量。
田耕认为,大肠癌患者的大便次数会增加或不规律,而痔疮一般不会有大便次数增加;其次,看出血量和出血情况。
大肠癌出血,血和大便往往混在一起,出血较多,多为脓血,而痔疮一般是大便前后出血,出血量少,多为鲜血;最后,还要看是否有伴随症状。
大肠癌发展到一定程度会有腹痛,出现贫血、消瘦甚至肠梗阻症状,而痔疮不会有这些症状。
大肠癌的生存率,与其发现及接受治疗的早晚有直接的关系。
据悉,大肠癌治疗通常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一般来说,早期大肠癌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90%至95%。
中期大肠癌手术后5年生存率为40%至70%。
而有远处转移的晚期大肠癌手术后5年生存率则低于20%,但积极接受术后辅助性化疗及放疗,5年生存率可达60%。
早期肠癌患者可由内镜检查发现并确诊是不是大肠癌,其实一查便知!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大肠癌常规检查方法包括大便隐血、CT结肠成像术、肠镜检查。
那么问题来了,三种检查手段有何区别,哪一种检查手段是大肠癌检测的“金标准”?“肠镜检查对于肠内病变诊断而言,是最有效、最安全、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结肠癌早期能治好吗

结肠癌早期能治好吗结肠癌早期能否治好与其选择的治疗方式有关,目前对于治疗结肠癌的方法是以手术为主、并辅以化疗,免疫治疗、中药以及其它支持治疗的综合治疗。
假如治疗方法选择恰当,注意药物的用法用量及疗程的问题,相信结肠癌早期是能治好。
1、结肠癌的手术治疗。
结肠癌的治疗首先强调手术切除,并注重联合术前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以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手术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2、结肠癌的放疗。
虽然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手段,然而单纯手术后的局部复发率较高,大多数局部复发发生在盆腔内,因此肿瘤侵入直肠周围软组织是手术无法彻底切除的。
因此盆腔放疗是清除这些癌细胞沉积的可供选用的有效方法。
然而结肠癌病人对术前及术后放疗均无显效。
放射治疗仅适用于结肠癌病人的术中放疗。
3、结肠癌的中医药治疗。
中药能调节机体免疫力,使手术后病人的免疫系统功能得到恢复、增强,与化疗有协同增效与减毒作用,特别对化疗造成的消化道反应、造血机能抑制等有保护作用,故不仅在国内,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也日益受到重视。
对结肠癌手术后病人,中医一般采用益气健脾、清热解毒治法,根据辩证结果,还可结合通络散结法,具体用药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病期、不同证型、不同体质等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4、结肠癌的生物治疗。
结肠癌病人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为了防止癌细胞没有完全切除会接受连续化疗,继而防止癌细胞的二次复发和转移。
总之,结肠癌早期在手术治疗后,主要从三个方面一个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其他保健方式进行调整,少烟少酒,避免食品添加剂和受污染的食品和饮用水。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早期患者会在一个个疗程的治疗后逐渐的缓解症状,达到治好的目的。
患上结肠癌,不同分期,治疗方式有不同

患上结肠癌,不同分期,治疗方式有不同我们知道不同的病情和病因,即便患者症状相同,治疗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而对于结肠癌患者来说,在不同的分期,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就是不同的。
很多人对此了解甚少,今天我们为大家就结肠癌的分期及治疗方式作相关科普。
在医学上结肠癌被分为几个不同阶段,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都不相同,尤其是发生在结肠癌早期的患者,治疗的方法明显要比晚期的治疗简单,那么我们下面就来了解,患上结肠癌后,不同分期的治疗方式:一、首先我们来看不同分期的结肠癌不同症状:结肠肿瘤的分期国际上一般沿用改良的Dukes分期法A期:此阶段的肿瘤发生仅局限于肠壁内;B期:这个阶段的肿瘤已经穿透肠壁侵入浆膜或(及)浆膜外,但是并没有发生淋巴结转移;C期:发生到这个阶段后就会有局部的淋巴结转移,但转移仅限于肿瘤及肠旁淋巴结者也被称为C1期,后转移至系膜。
D期:这个阶段已经比较严重,已经发生了远处转移或腹腔转移,或已经侵及了邻近脏器无法切除了。
结肠癌的分期治疗方式:0期开始划分,分期越早,病灶体积越小,转移范围越小,预后也较好:1、0期0期阶段癌细胞没有穿透结肠内膜,患者可手术切除。
大部分可以通过结肠镜直接切除病灶,如果病灶体积太大,不宜直接切除,可通过结肠切除术将部分结肠切除做治疗。
2、Ⅰ期病灶已经侵入了结肠壁层。
Ⅰ期的病灶可在结肠镜检查时,直接做切除,如果切除边缘无残余癌细胞,就不需要其他治疗。
如果病灶体积较大,或结肠镜没有清理干净,就需要二次手术,结肠切除部分,再清除临近淋巴结。
手术后生存率可达80-95%。
3、Ⅱ期病灶穿过结肠壁侵袭附近组织,还没有扩散到淋巴结。
此时的患者需要手术切除病灶,并且做有效的清理。
患者术后生存率达到55-80%。
4、Ⅲ期已经扩散到淋巴结,身体的远处还没有转移。
这个时期的患者除进行手术切除病灶、附近淋巴结等,还需要辅助化疗。
治疗后患者的生存率可达40%[2]。
5、Ⅳ期此阶段的病灶侵袭到器官和组织。
肿瘤标志物的选择及临床应用

疾病名称
死亡率 (1/10万)
肺癌
30.83
肝癌
26.26
胃癌
24.71
食管癌
15.21
结直肠癌
7.25
白血病
3.84
脑瘤
3.13
女性乳腺癌
2.90
胰腺癌
2.62
1990-1992
1973-1975
疾病名称
死亡率 (1/10万)
疾病名称
死亡率 (1/10万)
胃癌
25.16 胃癌
19.54
肝癌
20.37 食管癌
1973-1975
疾病名称
死亡率 (1/10万)
疾病名称
死亡率 (1/10万)
胃癌
32.84 胃癌
25.12
肝癌
29.01 食管癌
23.34
肺癌
24.03 肝癌
17.60
食管癌
22.14 肺癌
9.28
5 结直肠癌
8.19 结直肠癌
5.76 结直肠癌
4.85
6 白血病
4.27 白血病
3.96 白血病
3.00
4.79
6
女性乳腺 癌
5.90
子宫颈癌
3.89 结直肠癌
4.33
7 白血病
3.41 女性乳腺癌
3.53 女性乳腺癌
3.37
8 宫颈癌
2.86 白血病
3.30 白血病
2.42
9 脑瘤
2.74 鼻咽癌
1.10 鼻咽癌
1.67
10 子宫癌
2.71
恶性肿瘤 总计
98.97
恶性肿瘤总 计
80.04
恶性肿瘤总 计
癌症的早期发现治愈率可达到65%以上

性体重减轻。
次,看有人发现了没有。可是还是被发现了,刚出花房的
二、常见的防癌体检项目: 1.三大常规(血,尿,大便常规):常可以发 现癌症的蛛丝马迹。血常规往往是血液系统恶性 肿瘤的第一表现。 2.肝肾功能: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必查。 统计发现我国 85%的肝癌患者有乙肝或丙肝病史,
肝功能异常。 3.肿瘤标志物:常用的有甲胎蛋白(AFP), 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 CA125、CA169、CA153 等;对恶性肿瘤有间接提示作用,但不具有特异 性和必然性。 4.胸片:反映肺部情况,最好正侧位都拍。
从这些'死亡数据'中获得教训,及时调整自己的 生活方式。"欧阳学农主任医师指出,癌症患病 率的正常值是十万分之五左右,因为 40%的癌症 可以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来进行科学预防,而癌 症的早期发现治愈率可达到 65%以上。 80%的癌症是由生活和环境因素引起的。专
次,看有人发现了没有。可是还是被发现了,刚出花房的
便带血,继而出现贫血、乏力、腹部摸到肿块, 应考虑大肠癌的可能。 8.头痛、呕吐头痛等多发生在早晨或晚上, 呕吐与进食无关,往往随头痛的加剧而出现,这
些是脑瘤的常见症状。
9.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如恶性淋巴瘤、白血
病等,常有发热现象。恶性淋巴瘤表现为无痛性 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同时伴发热、消瘦、贫血等 症状。 10.身体任何部位近期出现肿物,且逐渐增 大;黑痣迅速增大或破溃出血;不明原因的进行
次,看有人发现了没有。可是还是被发现了,刚出花房的
长期吸烟者或长期待在密闭或粉尘颗粒较多的 环境中,或有家族史的人必查。高危人群者,亦 可行胸部 CT 检查。 5.彩超:腹部 B 超可以反映腹部各脏器的状 况。对长期大量饮酒者、慢性乙肝患者、肝硬化
早期结肠癌术后能活多久,还能治吗

早期结肠癌术后能活多久,还能治吗?这是许多人关注的问题。
早期结肠癌是指肿瘤直径小于2厘米,未扩散到其他部位的结肠癌。
如果早期结肠癌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术后的生存期会更长。
早期结肠癌术后的生存期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病变部位、病变大小、病变数量、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以及治疗方法等。
如果早期结肠癌被确诊为早期,并且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术后的生存期通常较长。
早期结肠癌的治疗可以采用手术、化疗、放疗等多种治疗方法。
手术是早期结肠癌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切除肿瘤来防止癌细胞扩散。
化疗和放疗也可以用于早期结肠癌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杀死癌细胞。
除了治疗方法外,患者的年龄也是影响早期结肠癌术后生存期的重要因素。
老年人通常免疫系统较弱,更容易受到癌细胞的攻击,因此他们的生存期通常较短。
然而,如果患者的年龄较轻,并且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其术后生存期可能会更长。
袁希福老中医认为癌症的病机非常复杂,但主要病机可以概括为“虚、瘀、毒”,如果不从根本上彻底调理紊乱的内环境,就不可能长期稳定,更不可能提高治愈率。
因此,他认为在治疗中仅着眼于局部是不够的,要想达到治疗目的,必须全面调理、重点用药,最终达到自然状态下的阴阳平衡。
袁希福老中医有四十余年的中医治癌经验,更从多年的从医经验重,总结出“三联平衡”理论,提出抓住癌症关键病机——“虚”、“瘀”、“毒”并统筹兼顾,采取扶元气、消痰瘀、攻癌毒三大对策,辨证施治,重点用药,调节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功能,使紊乱的内环境重新归于平衡,疾病亦趋康复。
早期结肠癌术后的生存期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病变部位、病变大小、病变数量、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以及治疗方法等。
如果早期结肠癌被确诊为早期,并且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其术后生存期可能会更长。
浅谈结肠癌手术前后的观察与护理

浅谈结肠癌手术前后的观察与护理作者:单英丽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01期【关键词】结肠癌;护理结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应尽量争取进行结肠癌的根治性手术切除,辅以抗癌化疗、免疫治疗和放射治疗[1]。
近2年来,本科对结肠癌患者进行了根治手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做好结肠癌患者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对提高疾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缩短治疗周期,降低复发率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简述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8例,男45例,女23例。
年龄25~84岁,59岁以下30例,60岁以上38例。
1.2 病变部位升结肠癌24例,横结肠癌9例,降结肠癌15例,乙状结肠癌17例,全结肠息肉恶变3例。
合并低位肠梗阻l2例,横结肠急性穿孔、全腹膜炎1例,伴发糖尿病3例,冠心病4例,肺部感染2例,高血压、胃溃疡、贫血、前列腺肥大、脑出血各1例。
1.3 手术方式右半结肠切除22例,横结肠切除9例,左半结肠切除10例,乙状结肠切除15例,全结肠次全切除3例,因肿瘤侵犯周围不能切除,只作肿瘤部位近、远端肠段吻合9例。
因肿瘤侵犯同时作胃大部分切除、十二指肠部分切除、膀胱部分切除各1例;因严重肠梗阻,作根治性肿瘤切除,切端结肠双造口Ⅱ期再吻合4例;吻合口近端结肠造口4例;先作梗阻近端结肠造口,Ⅱ期再作肿瘤根治性切除2例。
2 术前护理2.1 心理护理结肠癌患者多为年老体弱,且多伴有多种疾病,部分还有肠梗阻。
患者对能否耐受手术及治疗效果顾虑较大,需要暂时结肠造瘘的患者也不容易接受。
同情和关心患者,鼓励患者说出心中的感受和想法,耐心地进行心理开导,告诉患者只要配合医生治疗,无转移的早期结肠癌5年以上的生存率达95%以上,并介绍相同疾病的康复者给患者相互认识,消除恐惧感,使之乐于接受并配合手术,对需人工肛门者向患者婉言讲明该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成功率实例,树立信心。
2.2 增加营养术前尽量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饮食,以增强机体对手术的耐受性。
结肠癌的健康宣教

适量运动
通过结肠镜检查等手段,早期发现结肠癌前病变和早期结肠癌。
定期进行体检
如出现大便带血、腹痛、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注意身体信号
如发现肠道息肉等病变,应及时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及时治疗肠道疾病
定期体检
03
CHAPTER
新药研发
参与临床试验是患者获取最新治疗方法的途径之一。患者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了解并参与相关的临床试验,以获得最新的治疗机会。
临床试验
பைடு நூலகம்
新药研发
早期筛查技术的发展
早期筛查
早期筛查是预防结肠癌的关键。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早期筛查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例如,结肠镜检查和粪便潜血试验等方法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提高。
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注意肛门卫生。
注意个人卫生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或复发迹象。
定期复查
生活护理
05
CHAPTER
结肠癌的误区与澄清
总结词
结肠癌并非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有患病风险。
详细描述
结肠癌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虽然老年人患病的几率相对较高,但年轻人也不能忽视。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遗传因素、慢性肠道炎症等都可能增加年轻人患结肠癌的风险。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分享感受,获得情感支持。
教授患者自我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等,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心理康复
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营养均衡
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肥肉等,以降低脂肪摄入对结肠癌的影响。
早期大肠癌内镜诊2016

结直肠黏膜腺管开口Pit Pattern 分型及临床意义
类型:ⅤN型Pit 特点:无结构(缺乏
Pit结构) 意义:高度可疑黏膜
下层癌及进展 期癌
窄带内镜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 NBI)
NBI是一种利用窄带光波进行成像的新 技术,强调血管与粘膜表面的细微结构
NBI工作原理
染色后普通内镜不易观察到的病变变得明显
染色前
染色后
染色后病变表面结构与边界更加清晰
结直肠黏膜腺管开口分型
● 染色内镜与放大内镜联合对结直肠粘 膜表面微细结构进行分型即Pit Pattern分型, 也称工藤分型。
● Pit Pattern分型可分为5型,不仅可 以用于病变性质的诊断,还可以大体 判断肿瘤浸润的深度。
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诊断
刘德良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消化内科
早期结直肠癌相关定义
● 早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 CRC) 浸润深度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的任意大小 的结直肠上皮性肿瘤,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m sm
pm
ss
se
黏膜层 黏膜肌层 黏膜下层
固有肌层 浆膜层
● Ⅱc、非颗粒型及结节混和型LST粘膜下浸润风险相 对更高(>36%)。
● Ⅱc型病变越大,粘膜下浸润风险越高,超过1cm病 变的粘膜下浸润风险>70%结节混和型LST中, ≥10mm的结节易发生粘膜下浸润。
● 非颗粒型LST中有约30%表现为多灶性粘膜下浸润 ● Is+Ⅱc型病变都是黏膜下层高度浸润者。
泡影响观察的发生率
二、规范的精细操作
1. 推荐采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法
尚无充足的证据支持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可 提高早期大肠癌的检 出率,但单人操作法 是有效使用放大结肠 镜的重要条件。
上工治未病防癌于未然阅读答案

上工治未病防癌于未然阅读答案1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癌症发病及死亡率日渐增加,尤其是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的肺癌、乳腺癌、结肠癌更是急速增长。
那么,如何开展癌症防控,才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呢?众所周知,癌症的发病有一漫长的过程,从疾变到原位癌以致发展到有转移能力的浸润性癌,直至致死,约有20年的时间。
这一漫长过程为我们提供了充裕的时间来预防和早发现它。
所谓,“上工治未病”,我们应防癌于未然,才能阻断癌症的发生、发展,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2健康人群是最大的群体,因此,在群体中推行科学的生活方式,预防癌症的发生是重点,针对上述三大发病率急速上升的癌症,人人都应自觉追求健康生活方式,比如均衡营养,合理膳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等等。
同时,要杜绝不良生活行为。
例如,青少年不吸第一支烟,吸烟者积极戒烟,避免二手烟;不长期熬夜;不酗酒,不长期过量食用烧烤食品、强刺激食品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健康促进是防控疾病事半功倍的最基本措施,不仅有利于癌症预防,也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预防;但就降低癌症死亡率而言,却颇难在短期内见效。
试以美国为例,在20世纪70年代,他们开始大力开展控烟活动,但直到90年代,肺癌发病率才继死亡率之后开始逐渐下降。
其他常见的结肠癌及乳腺癌也均随着筛查工作的持久开展,先是死亡率出现下降,若干年通常是10年以后,发病率才开始下降。
西方国家自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后,随着这些癌症死亡率的下降,发病率也出现下降之势。
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3研究证实,肺癌、乳腺癌、结肠癌,这三大常见癌症均可以通过筛查被早期检出而加以治愈。
采用乳腺钼靶x线摄片筛查乳腺癌在西方国家已开展了近30年,虽在此期间存在诸多非议,但在2021年国际乳腺癌会议上,专家们还是一致肯定了其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事实,故宜继续开展。
当然,对筛检采用的方法或选择对象,专家认为需不断加以改进及提高。
结肠癌的筛检方法也比较成熟,不但可凭借结肠镜检出早期结肠癌加以治愈,还可将有潜在癌变危险的肠道息肉予以切除,预防结肠癌的发生。
结肠癌的治愈率是多少

结肠癌的治愈率是多少结肠癌的治愈率是多少?很多人闻结肠癌色变。
因此,就会有人问问,结肠癌治愈率高吗?对于这个问题,下就由笔者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结肠癌的治愈率与患者的身体情况有关系,患者的身体机能好,免疫强,能够抵抗癌肿的发展,能够耐受各种药物的治疗。
所以,提高患者的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了患者对于肿瘤的抵抗力的结肠癌的患者,特别是中晚期的结肠癌的患者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全身素质好、抵抗能力强的结肠癌患者,能治好的机会比较大,反之免疫功能差,难以抵御癌肿发展的,结肠癌能否治好就较难判断。
此外,最重要的在于结肠癌临床分期。
对于早期患者而言,结肠癌能治好主要取决是否及时进行手术切除。
通常根治性切除后5年的生存率可达60%以上,术后通常辅以放化疗和中医治疗。
而中晚期结肠癌预后相对较差,能否治好要看采取的综合治疗是否得当。
临床上治疗中晚期结肠癌的方法主要有放疗、化疗、中医治疗。
同时尽量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于消化的少渣饮食,服用人参皂苷Rh2(护命素)等中药以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减少病人痛苦,增加手术成功率。
(一)手术治疗根治性手术手术固然能切除癌肿,但还有残癌,或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血管中癌栓存在等,复发转移几率非常高,手术方式根据癌肿在直肠的位置而定。
(二)化学治疗结肠癌约半数病人在术后出现转移和复发,除部分早期病人外,晚期和手术切除后的病人均需接受化疗,化疗在结肠癌综合治疗中是除外科治疗后又一重要治疗措施,化疗会抑制骨髓造血系统,主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
(三)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在结肠癌治疗中的地位已日益受到重视,有与手术,中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和单纯放射治疗两种。
结肠癌的治愈率是多少?通过笔者的介绍,相信大家都有所认识了。
大家都知道,早期比晚期的治愈率高,发现得越早也许治愈率就会越可观。
因此,大家要有检查身体的习惯,如果检查出,要及早去治疗。
原文链接:/jca/2015/0721/226550.html。
早期肿瘤的治愈率是多少

早期肿瘤的治愈率是多少文章目录*一、早期肿瘤的治愈率是多少*二、肿瘤化疗到底该不该做*三、肿瘤的早期症状早期肿瘤的治愈率是多少1、早期肿瘤的治愈率是多少中国出了大量政策提倡全民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抗癌;另外就是早诊早治,为此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在农村和城市开展了大量公益活动和项目。
国家拿出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高危人群进行检测筛查,在高危人群中早早发现癌症患者,并且对其进行早期治疗。
一个初步统计显示,早期癌症的治愈率基本在90%以上。
2、中药治疗早期肿瘤的作用一是传统医药对化疗副作用的缓解,有很大疗效;另一个是对肿瘤患者的症状缓解,比如失眠头痛胃肠道反应,这部分传统医药有很大优势;第三方面,最好的医生是治未病,就是预防;还有一点是新的抗癌药发现,从民族医药中找到一些新的抗癌医药。
再有一点,传统医学包括中医药,讲究医学跟生活结合,例如说音乐疗法、食疗、体育疗法,很多疗法可以融到医学疗法中。
3、早期肿瘤的检查3.1、超声波诊断超声波诊断是利用短的声波(超声波)穿透软的组织部分,当这种声波碰到身体时,如果柔软的组织中有硬块的话,便会反射回来。
乳房检查时,对乳腺的柔软块发出超声波,会透过柔软的块状物从身体的另一侧出去,碰到癌肿等硬细胞群时,便会反射回来。
3.2、细胞学诊断细胞学诊断一般是配合内窥镜检查一并进行,因为诊断时,是在肉眼可见范围,以特殊器具插入,取出部分细胞作为诊断用,因此内窥镜检查不可缺少。
最常见的也是很简单的是对子宫癌的细胞诊断,这种癌肉眼看得到,使用仪器从有问题的部位采取细胞,对子宫癌的早期发现率已提高很多。
3.3、血液生化诊断血液化学诊断癌的方法一般只有男性前列腺癌检查才使用,血液中的酸性磷酸酵素异常增加,就可诊断为癌,这是一种精密度可信度教高的方法。
肿瘤化疗到底该不该做先来看看化疗在临床上的三种主要情况及具体应用:1、辅助化疗目的:杀灭手术无法清除的微小病灶,减少复发,提高生存率。
为什么说结肠癌是幸运癌?

为什么说结肠癌是幸运癌?⼩崔医⽣告诉你,对于你所说的“结肠癌是幸运癌”的说法,我⼤部分是认可的,但是结肠癌也有其不幸运的⼀⾯。
下⾯我就给⼤家讲⼀讲,结肠癌的幸运与不幸运,影响结肠癌患者发⽣与预后的因素,以及预防结肠癌的要点临床⼯作中,我接诊过许多结肠癌的患者。
很多⼈在发现结肠癌后都进⾏了⼿术治疗,术后恢复⼀般⽐较好,对⾝体的影响也⼩。
但是有些患者在术后的⼏年内可能出现肝脏的转移或复发,这就是不幸运的。
⾸先谈⼀谈结肠癌的“幸运”结肠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结肠癌的死亡率相对较低,因此它结肠癌是“幸运的癌”。
结肠癌是个幸运的癌还在于患者发病后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症状,如便⾎的发⽣。
⼤家对于便⾎的出现还是⽐较看重的,⼀般都会选择及早去医院就诊。
这样的话。
就有利于患者及早发现结肠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增加患者⽣存期的主要措施。
结肠癌的预后在这些消化道的恶性肿瘤中还是相对⽐较好的。
我所接触的结肠癌患者⽣存期超过五年以上的不在少数,⽽且这些患者的⾝体情况都很好,并没有出现肝癌所导致的明显乏⼒结肠癌是不幸中的幸运。
结肠癌是⼀个幸运癌还在于其治疗的顺应性相对较好。
举个例⼦来说,当结肠癌还处于早期的时候,仅需要切除局部的结肠即可,在腹腔镜下就可以完成,对患者的创伤较⼩,就算病情已结肠癌患者⼀般不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疼痛,这也是其幸运的⼀⾯。
这是因为肠道内的肿瘤⼀般仅会出现腹部的隐痛以及胀痛,很少会出现明显的剧烈性疼痛。
此外,患者⼀般在出现明显结肠癌有其幸运的⼀⾯,但也有其不幸运的影响结肠癌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有哪些?⾸先就是年龄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让⼤家意想不到的是,年龄较⼩的结肠癌患者预后⼀般较差。
尤其是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下的年轻⼈,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先就是年轻患者出现临床表现相对不明显,⽽当确诊时就已经是晚期了,很难进⾏⼿术的根治,以⾄于其⽣存期相对较差。
能活五年以上的患者只在20%左右。
早期结肠癌治愈率可达

早期结肠癌治愈率可达95%访谈全文InterView结肠癌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第二好大夫在线:汤教授您好,在讲解治疗之前请汤教授讲解一下什么是结肠癌。
汤坚强医生:结肠癌老百姓又称大肠癌,是指大肠粘膜在环境或遗传作用下发生大肠黏膜的恶性转化。
现在大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逐渐呈增高的趋势,大概每年新增的大肠癌病例有40万,年增长率5%,尤其在一些大城市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地方,比如北京、上海,大肠癌已超过了胃癌成为消化道肿瘤发病率第一位,在整个恶性肿瘤里排名第二,仅次于肺癌。
在讲大肠癌之前,大家先了解一下肠道结构。
如上图所示,中间的部分是小肠,外头一圈像一个门字形的结构是大肠,小肠末端的回肠通过回盲瓣开始连接大肠,大肠的结构包括阑尾、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最后通过齿状线连接肛门。
好大夫在线:是不是结肠癌在所有的大肠部位都会发生呢?汤坚强医生:是。
如果这个肿瘤长在盲肠的部位,就叫做盲肠癌;如果肿瘤长在升结肠部位就叫升结肠癌;长在横结肠部位就叫横结肠癌;依此类推还有降结肠癌、乙状结肠癌。
结肠癌怎么治:肿瘤分期说了算好大夫在线:我们知道肿瘤在医学上是有分期的,那么结肠癌是怎么分期的呢?汤坚强医生:现在的肿瘤分期多参照国际的分期标准,结肠癌的分期主要分为四期。
分类的依据是肿瘤的侵润程度,有没有淋巴结转移或者远处转移。
结肠分四层结构,从里到外分别是黏膜、黏膜下层、肌层、浆膜。
如果肿瘤长在肠管里,侵犯了黏膜、黏膜下层或者肌层,但没有穿透整个肠壁,就叫一期结肠癌。
如果肿瘤侵犯了肠壁的全层或者突破了浆膜,但是没有发生淋巴结转移这就是二期。
三期指的是无论肿瘤侵犯到哪个深度,只要发生了淋巴结转移这就是肿瘤的三期。
四期就是老百姓了解的晚期,即肿瘤发生了肝转移、肺转移或骨转移等,也就是说肿瘤已经扩散了,发生了远处转移,这就叫四期。
好大夫在线:是不是不同分期的肿瘤治疗方式也不一样?汤坚强医生:没错。
确定肿瘤的治疗方式前需要给患者进行术前的分期,“术前分期”就是医生常说的“临床分期”,做完手术以后还有一个“病理学分期”(病理分期是肿瘤分期的“金标准”)。
发现一号:预检部分癌症治愈率可以达到90%以上

发现一号:早预防部分癌症治愈率可
以达到90%以上
早期发现使癌症治愈成为可能
众所周知,早期发现,是治疗肿瘤的关键。
但是由于癌症的早期发现十分困难,其致死率很高,多数癌症发现时已是中晚期。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8550人,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
人体所患的恶性肿瘤中,约有75%以上发生在身体易于查出或发现的部位。
有效的早诊意识和措施、肿瘤高危人群的筛查、精确诊断设备的应用等,都有助于肿瘤的早发现。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认为:目前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的癌症可以通过积
极治疗而延长患者生命;1/3的癌症是可以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而痊愈的。
其实,如果能做到“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规范化治疗,部分癌症治愈率可以达到90%以上。
发现一号为患者带来福音
那么,如何才能在癌症的早期甚至萌芽期发现癌症、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呢?
中奇生科·发现一号尿液检测试剂,在癌症的肿瘤细胞启动期、肿瘤早期、肿瘤中期(良性期不再监测范围之内),通过尿液准确检测出来,方法简便,准确率高,为人们积极治疗赢得了时间。
发现一号是癌症二级预防和总是用的癌症早期发试剂,可用于绝大多数人群的癌症早期筛查的自查。
3毫升尿液,3分钟时间,即可快速筛查体内的健康问题。
别恐慌,这几类癌症可治愈

龙源期刊网 别恐慌,这几类癌症可治愈作者:来源:《祝您健康·文摘版》2017年第08期癌症离我们并不遥远,但是我们也没必要终日惶恐,积极防癌的同时也该知道,以目前的医疗技术,很多癌症是可以治愈的。
早期乳腺癌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一般治愈率可达90%以上,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社会对于乳腺癌认识的深入,更多的乳腺癌在早期就能被发现,其整体治愈率也可达到70%~80%。
大肠癌的治疗则体现的是综合治疗的结果。
单纯依赖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术后复发率20%~40%,而在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后,直肠癌的复发率降到了10%以下。
大肠癌早期和中期的治愈率分别是80%以上和60%~70%。
早期发现的宫颈癌,基本可以达到百分之百的治愈率。
宫颈癌疫苗是第一个人类研发成功的癌症疫苗,这无疑是对人类对战胜癌症的史诗中重要的一笔。
虽未证实宫颈糜烂、宫颈息肉与宫颈癌之间有因果关系,但对于患有慢性宫颈炎症的女性来说,积极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成年女性应该在注射宫颈癌疫苗的同时,每年进行一次HPV子宫颈涂片检查。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急性白血病中的一种,由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往往在疾病早期就伴有较广泛的出血倾向,所以它是急性白血病中较为危险的。
但随着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等药物的出现,该疾病患者生存率已超过90%,成为人类历史治愈急性白血病的伟大突破。
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药物的问世,恶性淋巴癌这个难以攻克的绝症,患者5年生存率超过了50%,而早期霍奇金淋巴瘤的治愈率更是高达80%以上。
当发现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腋窝或腹股沟的淋巴结肿大,并伴有咳嗽、呼吸急促、体重减轻、发烧、过量出汗等症状时,应给与足够的重视,做到早期检查。
尤其家族成员中有相关疾病患者的,更应提高警惕。
此外,我国发病率较低,比如绒癌、甲状腺癌、间质瘤、皮肤癌等,如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5年以上无病生存率可达80%以上。
(蔡政/文,据《健康报》)。
早发现早手术,结直肠癌预后好

49快乐养生 2020.09早发现早手术,结直肠癌预后好⊙阆中市人民医院 蒲 松新,肿瘤综合治疗的理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这主要体现在腹腔镜手术的发展、特异性化疗药物的应用、直肠癌手术观念的转变等方面。
大多数患者均可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少部分病情较晚患者可先行新辅助化疗后再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可分为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和肠镜下切除。
研究表明,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在术后生存率与复发率方面与开腹手术相当,但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镇痛药物用量和加速肠道功能恢复。
不过要注意,相比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后的切缘阳性率和肠系膜不完全切除的概率均更高。
而结肠癌的预后与手术的成功与否有很大关系,实现肿瘤完整切除并且切缘阴性是非常重要的。
要强调的一点是,不是说“切干净”了肿瘤就治好了(不复发、不转移),预后如何,能不能治好由其生物学特性(肠癌就比胃癌的性质好很多)、分化程度(癌细胞恶性程度高不高)、发展程度(发现早晚)、随访(复查)及综合治疗(放化疗等)的情况等因素综合决定。
但是根治性的手术是改善预后(活多久)、判断预后的前提。
手术是结直肠癌患者爬过治疗的第一座山峰,术后进一步综合治疗也非常关键,包括术后的生活、饮食及随访等。
患者术后应该注意:1.造瘘患者需要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干燥、清洁,预防造瘘口感染。
如发现造口狭窄、排便困难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2.保证充分的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及重体力劳动,术后3个月要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如咳嗽、打喷嚏时应注意保护伤口、造口,避免发生切口疝及造口脱垂等。
每日可酌情进行日常家务劳动、短距离徒步。
3.培养规律的生活方式,按时作息,合理膳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和不良刺激,可以适当投入到工作和社会活动中。
4.术后按时复查。
术后复查如CEA升高,应行电子肠镜、胸腹盆腔CT,若无异常,可考虑PET-CT或每3个月复查CT;2年内每3~6个月行血液学复查1次(血常规、肝肾功、肿瘤标志物等),然后每6个月1次,达5年;每年1次胸、腹及盆腔CT,持续3~5年;术后1年内复查电子肠镜,首次复查后2年内再次复查,以后每3年1次。
生活养生-结肠肿瘤早期发现可防可治

文章导读结肠肿瘤是目前大肠癌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诱因和饮食习惯有很大原因,还和遗传有关,男性多于女性,抽烟喝酒应酬多经常熬夜的人多于生活规律的人群,也有一部分和慢性的炎症刺激有关,因此一旦出现肠炎等一定要积极彻底治疗,防止出现癌变的可能。
全球每年新发大肠癌病人高达93万,在我国每年新发病例高达13-16万人,在消化道肿瘤中大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在我国目前大肠癌患病率已经高达46.8/10万;大肠癌已经成为中国三大癌症之一,其发病率正以4.2% 的速度螺旋递增,远超2%的国际水平;我国大肠癌发病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发病年龄以40-60岁之间居多,平均发病年龄为48.3岁,比西方人足足早了10-15年,在我国青年患者比欧美更为多见,30岁以下的大肠癌患者并不少见。
结肠肿瘤的严重性肠癌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包括:性功能、排泄功能下降,心理障碍增加、社交活动减少;大肠癌如此多见,但是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大肠癌患者确诊后5年生存率很低;在我国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于大肠癌。
结肠肿瘤早期发现可防可治大肠癌并非不可防治,实际上大肠癌是最易自我筛查的病症,如能早期发现也是最能治愈的病症。
大肠癌生长很慢,潜伏期较长,93%的大肠癌来源于腺瘤(一种癌前病变),从腺瘤发展到癌需5~7年;美国研究表明,每年进行便隐血检测,可使大肠癌死亡率降低33%。
虽然大肠癌可防可治,但是在我国实际上超过80%患者确诊时已发展到中晚期,早期诊断率仅10-15%;国内调查显示,早期大肠癌术后存活率达90-95% 以上,而晚期则只有5%。
肠癌症状早期肠癌的临床特征主要为便血和排便习惯改变,在癌肿局限于直肠粘膜时便血作为唯一的早期症状占85%,可惜往往未被病人所重视。
当时作肛指检查,多可触及肿块,中、晚期肠癌患者除一般常见的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贫血等全身症状外,尚有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便意频繁、里急后重等癌肿局部刺激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结肠癌治愈率可达95%
访谈全文
InterView
结肠癌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第二
好大夫在线:汤教授您好,在讲解治疗之前请汤教授讲解一下什么是结肠癌。
汤坚强医生:结肠癌老百姓又称大肠癌,是指大肠粘膜在环境或遗传作用下发生大肠黏膜的恶性转化。
现在大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逐渐呈增高的趋势,大概每年新增的大肠癌病例有40万,年增长率5%,尤其在一些大城市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地方,比如北京、上海,大肠癌已超过了胃癌成为消化道肿瘤发病率第一位,在整个恶性肿瘤里排名第二,仅次于肺癌。
在讲大肠癌之前,大家先了解一下肠道结构。
如上图所示,中间的部分是小肠,外头一圈像一个门字形的结构是大肠,小肠末端的回肠通过回盲瓣开始连接大肠,大肠的结构包括阑尾、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最后通过齿状线连接肛门。
好大夫在线:是不是结肠癌在所有的大肠部位都会发生呢?
汤坚强医生:是。
如果这个肿瘤长在盲肠的部位,就叫做盲肠癌;如果肿瘤长在升结肠部位就叫升结肠癌;长在横结肠部位就叫横结肠癌;依此类推还有降结肠癌、乙状结肠癌。
结肠癌怎么治:肿瘤分期说了算
好大夫在线:我们知道肿瘤在医学上是有分期的,那么结肠癌是怎么分期的呢?
汤坚强医生:现在的肿瘤分期多参照国际的分期标准,结肠癌的分期主要分为四期。
分类的依据是肿瘤的侵润程度,有没有淋巴结转移或者远处转移。
结肠分四层结构,从里到外分别是黏膜、黏膜下层、肌层、浆膜。
如果肿瘤长在肠管里,侵犯了黏膜、黏膜下层或者肌层,但没有穿透整个肠壁,就叫一期结肠癌。
如果肿瘤侵犯了肠壁的全层或者突破了浆膜,但是没有发生淋巴结转移这就是二期。
三期指的是无论肿瘤侵犯到哪个深度,只要发生了淋巴结转移这就是肿瘤的三期。
四期就是老百姓了解的晚期,即肿瘤发生了肝转移、肺转移或骨转移等,也就是说肿瘤已经扩散了,发生了远处转移,这就叫四期。
好大夫在线:是不是不同分期的肿瘤治疗方式也不一样?
汤坚强医生:没错。
确定肿瘤的治疗方式前需要给患者进行术前的分期,“术前分期”就是医生常说的“临床分期”,做完手术以后还有一个“病理学分期”(病理分期是肿瘤分期的“金标准”)。
对于肿瘤患者术前分期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术前分期决定了不同的治疗方式。
以一期为例,一期大肠癌侵犯黏膜、黏膜下层还有部分肌层,如果这个肿瘤只长在黏膜层或者侵犯了一部分黏膜下层,但是肿瘤
的恶性程度还是比较低的时候,这样的患者通常是比较幸运的,可以通过结肠镜的方法直接把肿瘤消灭掉。
如果肿瘤侵犯了黏膜下层但是这个肿瘤分化不好,比如低分化、黏液腺癌分化,我们还是主张做根治性的切除,建议开刀或者腹腔镜手术。
对于二期或者三期的患者,他的治疗应该是: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据术后病理情况确定是不是需要进一步化疗或者放疗。
对于四期患者,肿瘤有远处转移,但是如果这个转移是单发或局限的几个转移,有可能通过手术的方式把肿瘤全部切除,那么我们同样应该选择手术为主,把原发灶肿瘤和转移灶肿瘤一块儿切除,术后再给患者做综合治疗,包括化疗及其它治疗,这种患者仍然有根治的可能。
但是如果肿瘤已经发生了转移,而且转移灶切除不掉,肿瘤分期非常晚,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全身治疗为主。
但是有一种情况,结肠癌晚期有肠梗阻或者消化道出血症状,也就是说原发灶的肿瘤出现并发症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做姑息的切除来缓解和控制患者的症状。
好大夫在线:患者有一个传统观念,觉得肿瘤是比较恶性的疾病,很多患者得了肿瘤之后会问大夫一句话,大夫我还能活多久。
对于不同的分期肿瘤患者预后是怎么样的?
汤坚强医生:相对于其它肿瘤来说结肠癌的预后是比较好的,它的预后跟术前分期和术后分期有直接的关系。
2008年《外科学第7版》里面提到一期、二期、三期结肠癌的五年生存率(医学中我们用五年生存率,即一百个人里面能存活
五年以上的人数,来反映肿瘤的预后)分别是80%、65%、30%,而这样的五年生存率只是针对整个人群的,包括了肿瘤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县级医院等的数据,是一个平均水平。
在国内一些大的专科医院或者大的综合医院里面,随着化疗水平还有综合治疗水平的提高,现在五年生存率在逐渐增加。
最近很多文章报道,对于一期的肿瘤(早期肿瘤)可以到90%甚至是95%的五年生存率,对于二期可以到80%到85%,对三期肿瘤甚至可以达到60%。
即使出现了肝转移或者其它转移的四期患者,以现在的治疗手段仍有5%—10%的患者活过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