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知识漫画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制品多含“隐形杀手”塑化剂

化学系教授支招远离塑化剂

“塑化剂比较易溶于油,如果用它来装带油的

食品,它将直接进入到食品中,另外,在温度稍高

的情况下,它也发生溶解,容易迁移到食品中,所

以现在的一次性餐盒等对人体带来很多危害。”近

日,应用化学专业工学博士、湖南理工学院化学化

工学院院长、教授阎建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为

市民支招远离塑化剂。

担忧:塑化剂无处不在

“塑料制品都使用塑化剂,一个是节省原料塑

料,因为塑化剂比塑料便宜,另外也使塑料易于生

产出一定的形状。”阎建辉教授解释说,塑化剂是

一种高分子材料助剂,最常见的品种是DEHP,是

一种有毒的化工用塑料软化剂。它常作为沙发、橡

胶管、化妆品及玩具的原料,属于工业添加剂。为

了增加柔软性,各种塑料制品、塑料容器、保鲜膜中一般会加入这种物质。塑化剂的毒性,远超过三聚氰胺。长期食用含塑化剂食品、饮料,可能会造成小孩性别错乱,包括生殖器变短小、性征不明显。

不过,阎建辉教授称,少量摄入塑化剂对人体无明显毒害作用,进入体内可排出。我们身体有自然代谢的功能,塑化剂如果进入人体,大部分的DEHP及其代谢物会在24到48小时内由尿液或粪便排出。消费者可通过多食用饮用水以及果蔬方式,尽快排出有毒物质,所以不必太恐慌。若是担心儿童摄入塑化剂,可以让小孩多吃富含维他命的蔬果、白开水及汤汁等,都可以加速塑化剂的排出。疑惑:不含添加剂就是安全食品?

食品添加剂的滥用,使得更多的市民选择那些标注了“本产品不含防腐剂”、“本产品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的食品,认为不含添加剂就是安全食品。“有些食品外包装上标有‘不含有任何添加剂或防腐剂’的字眼,纯属误导。”阎建辉教授解释,除了真正的天然野生食物,所有经过人类加工的食品都含有添加成分。在当前国内外食品生产技术和工艺的环境下,食品 (尤其是包装食品)生产过程离不开添加剂,不加添加剂几乎是不可能的。目前人们日常所吃食物中97%都含有添加剂,阎教授说,“食品添加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商家超标滥用,特别是将不是食品添加剂物质作为食品添加剂。”

支招:环保生活可远离塑化剂

“如果市民真的害怕塑化剂,那就远离塑料制品,从改变日常的生活习惯做起。”阎建辉教授强调“但没有绝对的‘远离’”。

他建议,比如避免用塑料袋装热食物;避免用微波炉加热食品;居家生活减少使用塑胶制品等,应当尽可能避免使用塑料材质,改以高质量的不锈钢、玻璃、陶瓷器为主。避免食物与塑料容器长时间接触。保存食品经常会使用到的保鲜膜,宜选择完全不添加塑化剂的PE、PVDC材质,并避免高温加热。“这些都是尽量避开塑化剂的好方法,也和近年来我们主张的环保生活不谋而合。”

还能吃什么呢!吃之前先写遗书!

食面埋伏!!!

蔬菜有豇豆(海南豇豆曝有高毒农残)、菠菜(小日本核辐射污染)、莴笋叶(也是小日本核辐射污染)、油麦菜(还是小日本核辐射污染)、豆芽(最近不少地方发现“毒豆芽”,据说至少含4种违法添加剂,尿素超标到27倍,那是相当的有毒)、黄瓜(采摘上市前被涂用“避孕药”装嫩成“黄花姑娘”,吃了会绝育)及红薯粉(墨汁粉条“粉墨登场”)等。调味品有姜(生姜靓妹经过硫黄美容,会伤及人的神经系统)、豆瓣(违规添加了“胭脂红”和“日落黄”,涂脂抹粉,中看不能吃)、花椒(“罗明丹”染色毒花椒,小样儿的不能“泡”,一泡见红)和食用油(恶心的地沟油十处打锣九处有它)等。荤菜及海鲜类有牛肉(万能牛肉膏可让猪肉、鸡肉摇身一变成“牛肉”!莫非就是传说中的挂羊头卖狗肉吧)、猪肉(化妆猪和健美猪“闪亮登场”,就是不知道是否能得到急于美容、减肥的女士们的垂涎)、腊肉(好吃口难开,那可是敌百虫加着色剂熏制的)、血旺(福尔马林浸泡制成的,有毒)、火腿(瘦肉精高调复出)和小龙虾(传说“小龙女”钻进人体后会溶解人肉,让人腰酸背疼,甚至排“酱油尿”呢)等。酒水有葡萄酒(假葡萄酒低价潜入北京,防不胜防啊)和茅台(假茅台纵横江湖充老大)等。主食及水果包括大米(致癌陈化粮,新米都不好卖,长期储存后变质的谁还敢吃)、面粉(掺石灰增白,小脸儿够白的了,真是的)、馒头(染色)、面包(回炉再生)、脐橙(苏丹红染色)、西瓜(高科技西瓜“炸弹”袭击中国)等。

黑名单上有的原材料从蔬菜、调味品到肉菜再到主食、果盘无一幸免。

“染色馒头”折射监管部门存在“毒素”

人民网4月12日报

道:上海华联等超市被指

多年销售“染色馒头”。

根据记者暗访,馒头的生

产过程中出现了将旧馒头

贴上最新生产的日期、过

期馒头回炉加工为“新馒

头”、乱使用甜蜜素、山

梨酸钾和防腐剂等现象。

此外,生产过程中的卫生

状况也不乐观…大约二十

年前,笔者曾经专门探访过

这样一个馒头加工点,立马就发现了其中的“奥妙”,昨日剩下的前日剩下的所有剩下的馒头全部重新浸泡回炉成为“新鲜馒头”。也就是说,央视《消费主张》所暴露的问题,早在数十年前既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了,那么,为什么数十年前所发生的问题,至今也没有解决呢?甚至在今天仍然被当作“新闻”呢?

一条有效的解决之道是“举报”。然而这样的举报作为工商卫生等管理部门每天会接到多少次?即便一年当中接到举报只有三五次吧,也应当早在数十年前即已经解决。而事实上我们至今仍然在吃“染色馒头”“回炉馒头”。中国人有个名词叫做“尸位素餐”,各位国人,你们现在知道这几个字儿怎么写了吧?另一条解决之道是“避吃”。笔者买过无数家馒头店里的馒头,能够长远口感无问题真正不添加增白剂染色剂不浸泡回炉的馒头几乎没有,那么,我们果真能永远“避吃”吗?年轻时工作忙,没有时间自己在家做馒头,只好将就去买馒头吃,那就一定会落入这个染色浸泡回炉恶性循环怪圈。而年龄大了之后,又没有能力一个一个去揉蒸馒头,仍然会跌入这个恶性循环怪圈。到头来一辈子只有一小段时间可以自己制作馒头,这还是那些“勤快的”退休人员的“特权”,而那些习惯了吃现成的人士,几乎一生都要受种种添加剂之害,岂不悲哉?

最有效的一条解决之道——市场监管。其实这条渠道最有效最管用也最长效。不是官员文件当中口口声声说什么“长效机制”吗?馒头诚信之“长效机制”在哪里?该报道当中说工商等来检查一概请到办公室拿“正品”搪塞,不知道这些工商人员市场监管人员卫生监督部门人员是真糊涂呢还是吃了回扣装糊涂?而真正的生产商老板其实往往同时使用两套甚至三四套方式来应付官方检查。能糊弄则糊弄,能买通则买通,能行贿则行贿,万般能耐一定要耍尽方罢。那么,官方检查人员也是一样,检查往往就是来“要钱”的机会,只要对方拿出一定的份额来意思意思,恐怕这样的检查就会“放过”一马。无论如何,公权只是一种工具、玩物、索吃索喝的“本钱”,而根本就不是一种维护公共利益的公器。如此监管,等于睁一眼闭一眼的放纵。

染色馒头为何制作者打死也不吃?因为他们亲手下了不宜于人体健康的“毒素”,而工商等监管部门明知有猫腻而不痛下狠手制止,是否也证明了某些监管机构也存在大量“毒素”呢?

用墨汁造粉条造假者为何如此胆大?

以普通玉米淀粉为原料,加入融化的石蜡,以及由墨汁、柠檬黄、果绿等勾兑而成的黑色液体,做出来的就是色泽口感俱佳的“纯红薯粉”。最近,广东中山市质监局接市民举报捣毁了一大型“墨汁石蜡红薯粉”生产工厂,涉案工厂老板罗某父子已被警方抓获。据罗某交代,其“技术”学自东莞,东莞有几十家如此加工红薯粉的窝点。

没想到“纯红薯粉”竟是这样

造出来的,更没想到拔出病萝卜带

出黑泥,“墨汁石蜡红薯粉”的发

明者原来另有其人,更多的“毒

粉”可能已经流向了市民的餐桌,

吃进了消费者的肚子。被查获的这

家黑工厂,自今年2月份开始,已

经生产了约50吨“红薯粉”,那些

制假更早,规模更大,数量更多,

至今没有被发现的非法窝点产量有

多大,销量有多少,让人不敢想象。

更令人惊讶的是,中山市这家被捣

毁的造假工厂竟然证照齐全,如果不是市

民举报,披着合法外衣的黑窝点不会这么早暴露,更多的“墨汁石蜡红薯粉”将源源不断流向市场,骗消费者的钱,毒消费者的身,伤消费者的心。

这就让人纳闷了:像这样的造假窝点,当初是如何通过有关部门层层审批,取得一系列合法证照的?这么长时间,就没有一个部门上门看一看,取样检一检?每次都要等消费者举报,执法部门才又是严查,又是整顿的,早干嘛去了?也无怪有网友无奈之下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话虽偏激,却是现实的写照。审核不严,监管不力,才让造假者的胆子越来越大,让老百姓吃什么都提心吊胆。

当造假的风险远远低于造假的诱惑时,食品安全这片天如何能见晴朗。就拿广东中山市这家造假窝点来说,生产一吨“墨汁石蜡红薯粉”成本3000元出头,卖价约5000元,而按正规方法生产仅成本就要四五千元。造假成本低,价格自然有竞争力,利润大又不愁销路,财源能不滚滚而来?几个月的时间就获利20多万元,如果不是被市民举报,这家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一应俱全的造假企业,很可能一步步做大做强,获得个名牌产品,满意单位什么的也不是没有可能。

黑食品连连被曝光,监管部门不能总是习惯当事后诸葛亮,到了主动出击的时刻了。严格食品生产准入制度,定期到所辖生产单位,销售商家转一转,看一看,发挥“望、闻、问、切”的本领,为食品安全把好脉,把好关。只有造假的风险高过造假的诱惑时,食品安全这片天才能重见晴朗。

“瘦肉精”肉做火腿肠凸显社会责任稀缺

记者在河南省孟州市、沁阳市、

温县和获嘉县等生猪产区调查了十

几家养猪场,发现生猪养殖环节违

禁使用“瘦肉精”几乎成了一个公开

的秘密。令人觉得十分可笑的是,

就在这家用瘦肉精猪肉做火腿肠的

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的大门口,

书写着醒目的八个大字——“诚信

立企、德行天下”。而在其连锁店和

加盟店里,有关宣传双汇冷鲜肉“十

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的字样在店

里随处可见。真是十足的“当婊子又

立牌坊”,严重玷污和亵渎了企业道

德。

什么是“瘦肉精”,它是一类动物用药,包括盐酸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和硫酸特布他林等,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把“瘦肉精”添加到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但国内外的相关科学研究表明,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特别是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长期食用则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会诱发恶性肿瘤。近几年,各地“瘦肉精”猪肉致人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时有发生。

为维护消费者饮食安全,我国政府明令禁止并严厉打击使用“瘦肉精”。早在2002年,农业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发布公告,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7种“瘦肉精”。200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规定新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对使用“瘦肉精”养殖生猪,以及宰杀、销售此类猪肉的,将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责任。“网上整天报道这个,在哪里查住了,判了一年多,拘留几个月。”对于法律的制裁,养猪户心知肚明,济源双汇公司不会不清楚的。

然而,匪夷所思的是,“瘦肉精”猪肉还是流入了双汇这样以质量把关严格著称的知名肉制品企业。按道理说,加“瘦肉精”喂出来的猪,就算是在养殖环节没有被发现,还有贩运、屠宰和销售环节,应该受到查处。可是,“瘦肉精”猪肉却总是过五关斩六将,顺利进入双汇公司,奥妙何在?

一句话,利益驱使,内外勾结。对于养猪户来说,“俺也吃肉的,俺也不想加”。问题是,“不加也不中,都叫加了,你不加咱的猪卖不了。”原来,他们偷偷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主要是为了满足一些买猪人的要求。这是因为,尽管一头猪加“瘦肉精”的成本才几元钱,但看上去卖相好、容易出手,能比每头普通猪多卖几十元钱,养一百头猪就可以多卖几千元,怎能不叫一些养猪户会铤而走险?而在猪贩曹复兴看来:“我给你说往双汇拉猪,双汇名义上不要‘加精’的猪,可是他专要‘加精’的猪。”为啥?“出来的肉好出手啊”。

显而易见,“瘦肉精”喂的猪能够顺利进入双汇公司,并不在于这种猪停喂“瘦肉精”一周后就检测不出来了,而是由于双汇公司负责生猪采购业务的主管宋洪亮亲自接收。正像猪贩曹复兴所说的,对于加“瘦肉精”喂出来的“加精”猪,济源双汇公司一般都是暗中收购。得了,奥妙就在这个“暗”字上。至于“暗”中的利益分割默契,则是需要彻底追究的。

其实,在消费领域出现的不和谐因素中,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是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而经营者的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感缺失,则是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像双汇公司那样昧着良赚黑心钱,而无视企业社会责任与道德操守。因此,着力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尤其是在那些与消费者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企业行业里,强化道德自律,倡导诚实经营和讲究信誉,切实践行“道德工业”理念,增进企业社会公德和责任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文化,积极构建新型“道德工业”,才是实现“消费和谐”之基,进而从源头上构建消费和谐。

氢化油"毒药"的禁止为何慢一万拍?

最新的世界糖尿病普查数

据显示,在中国成年人中糖

尿病患者高达九千多万,中

国已经超过印度,成为糖尿

病第一大国。自从100年前,

氢化油作为一种工业代用

品进入人类食谱中之后,既

改善了食品的口感,也悄然

间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

威胁,以至于有的科学家把

氢化油的危害,和上世纪曾

被大量使用的杀虫剂滴滴涕

相比,把氢化油称作又一个

滴滴涕。

滴滴涕当然是烈性毒

药,而氢化油也被称作滴滴

涕,则是与毒药同列。喝滴滴

涕的结果是立马死亡,食用氢化油的结果是慢性死亡,其过程虽然相对来说有缓急之分,但氢化油因为有其隐蔽性和慢性,则“毒死”的人的数量有天壤之别。也就是说,滴滴涕不可能令大量人员死亡,但氢化油则可以导致大量人员的死亡。那么,说氢化油是人类的“杀手”则并不为过。

作为六七十年代过来的人们以及老人们应当有这样的记忆:中国人改革开放之后吃饱了,吃好了,但起初并没有几个肥胖的小孩子,作为他们的子女们仍然如同以往的中国人一样胖瘦适中。但当一部分富裕起来的人家有了几个钱并不断给孩子提供洋快餐之后,这些孩子的胖瘦起了变化,大量的小胖子出现了,并且一直延续到现在。当这些当年的小胖子成为青年人之后,仍然是小胖墩变成了大胖墩,当年怎么胖,现在还怎么胖。多亏了女孩子们兴减肥,否则我们还会出现更多的“女胖墩”。一事有一利亦有一弊,由女孩子少了大量胖墩而看“排骨”瘦身减肥风,的确如此。

那么,面对如此严重的肥胖病,该有人想到洋快餐之弊病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直至今天才做出了这样一档节目,提到了氢化油的危害是多么多么的严重,说到外国人早早就进行了限制,那么,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世界,为什么单单中国人比别人要慢十万八千拍呢?

一个小麦粉中的怪物叫作增白剂,中华五千年当中,没听说过三皇五帝靠吃增白剂过日子,如今却又是媒体又是专家又是国家食品监督部门出来哼哼是不是要禁止,难道五千年甚至五万年的做馒头的经验不好使,偏偏要你们专家食品监督官员出来作证才能禁止?在有关面粉增白剂的报道中也提到外国欧盟美国等早已经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剂,然后中国仍然还没有行动起来,不仅祖宗的经验不好使,连外国人已经证实的危害也不好使,国人的迟滞懒散麻木官僚可见一斑。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称“今年年初,把反式脂肪酸的评估列入了工作计划”。但是,由于现在还没有收集到有足够有代表性的中国人每人每天吃多少反式脂肪酸的数据,所以现在这种工作还没有开展。但是会开展的。没开展,会开展,但这个“将来”不知道是猴年马月?2003年丹麦率先规定:从当年6月1日起,丹麦市场上任何含反式脂肪酸超过2%的油脂都被禁止;荷兰、法国、瑞典、加拿大、巴西、美国已经在一定范围之内全面封杀,而国人却连数据都没有收集,甚至连注意都没有注意,怪不得某些国家食品安全部门完全可以赠之以尸位素餐的名号了呢?要你们这些慢十万拍的懒汉僚客有何用?

行业道德伦理难成食品安全的灵丹妙药

近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印发《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

(2011-2015年)》(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将行业道德伦理纳入食品安全

培训内容,明确要求对于生产经营单位

负责人和主要从业人员每人每年要参

加集中培训,进一步强化食品生产经营

者的诚信守法经营意识。(据2011年5

月9日《北京青年报》)首先,我们必

须明确这样一个基本的道理:每年对生

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主要从业人员进

行行业道德伦理教育能够解决食品问

题,但它不能解决食品安全领域的所有

问题,更不会立竿见影地解决问题,确

立诚信守法意识是一个综合性的日积

月累的慢功夫、常功夫。所以,我们不

能指望将行业道德伦理纳入食品安全

培训内容,就能够让广大从业人员人人

都诚信守法经营,这是根本就办不到

的。

道德控制是一定的社会组织借助于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惯所生的力量,使人们遵从道德规范,达到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稳定目的的一种社会管理活动。由于道德控制具有控制主体组织性、控制手段自觉性、道德规范认同性等社会心理特性,这就表明它是一种“软控制”,是否有效与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密切相关。目前食品安全领域乱象丛生,令人防不胜防,固然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人们的社会心理随能力脆弱相关。而每每发生食品安全事件,人们都能够从中轻易发现监管不力的影子。相关管理部门为什么视人民的生命安全而不顾,放任不管?普遍性的答案则是:官商勾结,利益相通。非法生产企业、非法经营者之所以能够长期稳定经营,财源滚滚,还是依仗其头顶上硕大的“官保护伞”罩着。解决这个问题,单凭行业道德伦理到位,效果会很有限,甚至是很苍白无力的。

道德控制本身并不能完全消除社会上不道德行为。这是因为,道德控制要诉诸人的情感、意志,道德控制的手段完全要依赖于受控者的自觉心态,是建立在自觉自愿基础之上的。对于那些厚颜无耻目无法纪的人不起任何作用,道德只对想讲道德、守道德的人起作用。对财迷心窍、目无法纪的“黑心”业主而言,道德控制没有约束力。在“制造假冒伪劣是英雄,诚信守法经营当狗熊”的情境里,强化人们的社会随心理能力,引导大家厘清是与非的界限,形成崇尚文明道德的风气,科技、道德和法纪的手段,一个都不能少。要使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主要从业人员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科学知识和行业道德伦理等方面的集中培训成为一项固定的制度,尤其是要把道德控制与法治控制结合起来,坚决触动不道德者的既得利益,让他们彻底倾家荡产,“赔了夫人又折兵”,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巨大痛苦,从根本上远离不道德行为。

牛肉膏添加剂是食品奇迹还是生化武器?

我们现在使用的工业化食品,很大

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虚拟食品”。我

们吃到的食物,都可能添加了各种东

西。这种添加在种子或幼苗就已经开

始,在种植或饲养的过程中继续,到加

工成食品时达到高峰。从添加基因片断

到添加虚拟食物颜色、口感、味道、气

息的药品,食品中到处有着“科技”的

身影,而人体是一切“科技”的目标装

置。

“牛肉膏”就是一种刚刚得以报

道的味觉虚拟药品,据称属于“增香型

食品添加剂”,根据规定,它要按照食

品生产量决定使用量,属于“自我限量

型香精香料”。这就是说,我们不能笼

而统之地说“使用牛肉膏的食品不安

全”,过量使用才是不安全。

大量的食品添加剂,大概都是如此。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而制造,不过量就安全。然而,“改善”还是“改劣”,真是难以言之。例如,牛肉膏可以使任何动物肉变成牛肉味道,口感体验上属于“改善”,而人体系统增加食物消化过程中的解毒负担,则是“改劣”。在食品超市里,任何一种罐装食品,都有多种保鲜、防腐添加剂,合格产品中,使用剂量符合安全标准。而在任何一个熟食点、餐馆,添加了哪些化学药品及其剂量,根本不会被标明。那些未被标明的添加剂,我们除了身体是否产生即时的不良反应,无从检验。那些被标明了的添加剂,大概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但可能存在隐瞒,例如,没有任何一家奶厂曾标明有三聚氰胺。

即使我们相信“按照标准就安全”,实际上可能只是考虑了一种添加剂的单纯毒理作用,而我们可能每天都处在多种添加剂的联合作用之中,某种添加剂的累积影响和不同添加剂的协同作用,未必在安全标准的制定中被考虑到。

“牛肉膏”作为一种添加剂是否经过了批准,这是一个问题。经过批准的“牛肉膏”能够被使用于哪些食品的加工过程,这是另一个问题。经过批准的“牛肉膏”使用于合法的加工流程是否被合乎限量使用,这是又一个问题。经过这种完全合格的过程生产的食品是否被作为牛肉出售,是否标注“本品使用了牛肉膏”,这是又一个问题。前面几个问题都涉及食品卫生安全,是否标注添加剂和是否将非牛肉作为牛肉销售,则涉及消费知情权。现在的问题,不是要标记哪样添加剂安全(虽然这也重要),而是在添加剂盛行的时代,考虑人体浸泡在这种环境下所产生的生命安全焦虑。安全还是不安全,我们宁可考虑不安全多一些,而且事实也正是如此。目前的食品安全状况,本身就容易引来人们普遍的怀疑,何况化学药物

哪怕再安全,使用再严格,它的加入还是增加了生命环境的不确定因素,这就难怪人们对食品安全产生高度敏感。

问题食品召回应专业化处理

检总局就新修订的《食品召回管理规定》征求意见,意见规定,对被召回的食品,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的,也不能重新用于食品生产和销售。企业发现其生产的食品属于不安全食品的,无须评估听证,就应当立即停止生产。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

为人们最关注的社会焦点

问题之一。在众多的食品

安全问题中,问题食品再

发生的安全问题,格外引

人瞩目,也分外让人愤怒。

过期食品更换标签或包装

后再卖、过期熟食油炸去

味后当新鲜品卖,已经不

再是新闻。问题食品害人,

中国奶业就是一个最生动

的例子。今年4月22日,

陕西榆林市251名学生因

饮用由蒙牛集团统一配送

的学生奶后出现发烧、肚痛、腹泻等症状被送医;4月27日,三聚氰胺含量超标的冰糕在重庆市场大卖,重庆警方顺藤摸瓜,查获从内蒙古辗转来渝的“问题奶粉”2.6万多公斤。

问题食品处理不专业、不彻底,成为食品安全的不定时炸弹。追其原因,还在于我国的食品召回制度本身。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生产者是食品召回的义务主体。食品生产者召回的问题食品,多采取封存的方法处理。封存之后,在利益的驱逐下,不少问题食品又通过各种途径,重新回到了流通环节。依靠食品生产者的召回来解决问题食品问题,必须依赖于高度的伦理自觉。但是,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证明,将希望仅仅寄托在食品生产者的伦理自觉上,我们就一定会继续成为受害者。

问题食品,是废也是宝,如果简单销毁,则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果仍由食品生产者来处理,安全又始终是一个隐患。在此,我们应做的是专业化处理。在日本,问题食品必须交给专门的“废弃物处理商”来处理。废弃物处理商将问题食品简单处理之后,再送到“堆肥处理工厂”加工,堆肥又卖给肥料公司,肥料公司再加入鸡粪等有机肥料以后,将堆肥变成有机肥料,然后分发或者卖给农户。在德国,须由德国联邦食品回收协会的下属专门企业回收,回收之后再利用这些食物发酵后产生的沼气来发电发热,发电后剩下的生物燃油,再出售给能源公司。据统计,仅问题食品的再利用,德国每年就节省至少200亿欧元。问题食品的处理,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为防止问题食品再次祸害群众,也为了将问题食品变废为宝,我们也应该建立起专业化的问题食品召回处理制度。

食品安全监管被指“马后炮”

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又接踵而来。食品安全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然而恶性事件却频频出现。食品安全屏障为何屡屡被突破?监管到底缺失在哪儿?

■安全监管防线失守

来自权威部门的最新

数据显示,2010年,有关

部门共检查各类食用农产

品、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经

营单位3552万户次,查处

各环节违法违规行为13万

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8

人,取缔和停产违规企业单

位10万余家。食品安全的

整顿力度不可谓不大,但为

何食品安全事件依然频

现?

随着上海盛禄食品公

司非法使用色素生产“染

色”馒头的曝光,相关部门迅速进行了查处。然而,疑问却并未随着调查结果公布而消除。一个馒头从生产到销售再到最终上到百姓餐桌,需要过企业内控、质监、工商等诸多关口,但遗憾的是,除了经营者“黑心”外,安全监管防线“集体失守”。

记者梳理发现,从近期曝光的“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瘦肉精”猪肉、“牛肉膏”事件,到以前披露的“三聚氰胺”奶粉、“大头娃娃”奶粉、“假葡萄酒”事件,其中暴露出的“马后炮”监管,并不少见。

■“执法为民”还是“执法为利”

从已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看,一些监管部门“在办公室看样品”成为“监管习惯”。虽然近几年财政支持力度加大,但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任务繁重,经费需求还有很大缺口。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现行体制下,一些地方监管部门的办公经费和人员工资,要依靠上级返还的收费罚款来“解决”,这多少造成了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执法为利”。

山东某县质监局一位食品审查员曾多次向记者反映基层监管问题:“现在的财政供养机制不是很顺,收费罚款省局、市局都扣一部分,剩下大约80%是‘自己’的,所有人的工资福利就从收费、罚款中出,这样的监管能没漏洞吗?”

此外,来自一些地方政府的压力,也削弱了监管力度。一位地方质监部门负责人向记者抱怨说,政府头等大事是发展经济,监管部门如果只是管管小企业、打打苍蝇还无所谓,要是对于地方“有重要贡献”的食品企业、行业“铁面无私”,领导就会找你“谈话”。

■严防“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和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高度关注的今天,食品安全监管一旦不及时,极易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所以强化监管是重要的突破口。”舆情问题专家、天津社科院研究员陈月生等专家

认为,应从问责“查处比曝光慢半拍”现象入手,铁腕查处失职渎职、以权谋私、执法腐败、部门牟利等行为

公众误解食品添加剂对其过度恐慌接二连三的安全事件引发了各方的高度关注,人们闻添加剂而色变,好像添加剂变成了洪水猛兽,添加剂已经逐渐成为牟利、违法、伤

害、甚至是问题食品的代名词。

然而,添加剂真的那么可怕吗?

添加剂完全是安全题的罪魁祸

首吗?

“不,添加剂正在被…妖魔

化?。”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

商大学副校长孙宝国对解释说,

首先,应该为添加剂正名。“这

些导致毒祸的添加物并非是添

加剂,人们把违法添加物与添加

剂的概念混淆了,添加剂成了安

全问题的替罪羊。”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

卫生组织(WHO)联合法规委员会对添加剂定义为:添加剂是以改善的外观、风味和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目前,我国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其中香料、香精类的最多,达到1800多种。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增味剂、防腐剂、香料等。

“为了调和味道、保鲜、贮存等目的,中含有适量添加剂是正常的,或者有的生产不含有任何添加剂,这些都是产品生产的正常需要。在正确使用添加剂的条件下,产品中有无添加剂并没有孰优孰劣的差别。企业不应该把产品不含某些添加剂作为卖点。但是,现在有很多产品的包装会特别指出不含某种添加剂或者不含任何添加剂,这是不合理的。”孙宝国指出,卫生部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规范工作,按照添加剂的分类进行管理。同时,消费者也应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能笼统地认为添加剂越少的产品就越健康。添加剂不仅能够改善的“品相”和口感,还有利于加工,能更适应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最重要的是,添加剂方便保存,能够防止变质。“比如,以前的零打酱油放置时间久了会长毛,很不卫生,但加入防腐剂以后这一问题就不存在了。”对于有特殊需要的人群来说,添加剂甚至是“救星”。“糖尿病人不能吃糖,就需要无营养甜味剂或低热能甜味剂,这些添加剂实现了无糖供应。”孙宝国说。其实,添加剂的使用原理与药物一样,关键在于衡量剂量与效应的对应关系。孙宝国表示,添加剂的使用需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必要性。加工如果可以不用添加剂就不能加。例如,卫生部于今年3月1日正式发布公告,撤销面粉增白剂。第二,安全性。除了科学实验之外,至少有两个发达国家使用后证明安全可靠的添加剂,我国才会给予批准(少数例外,如桂皮等)。第三,合法性。企业只有使用国家批准的添加剂才是合法的行为。

根据农业部最近3年对我国主要大中城市进行的质量检测报告结果,最近3年我国瘦肉精检测合格率均在90%以上,今年第一季度为99.4%,比2001年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国际市场上,在中国、美国和欧洲的出口中,中国产品抽检率最高,达到15%,即使这样,中国的合格率仍然是最高的。“但是,目前中国公众对安全的信任度是极低的,老百姓对各种安全问题的承受力已经达到了极限,几乎每次事件都会引起轩然大波。以往发生的安全事件都是违法分子为了追求利润,在中故意添加有害物质所致。这些事件造成很多老百姓对于中的添加物极为敏感,对添加剂也产生了很大的抵触心理。”孙宝国说。

事实上,近年来被曝光的安全事件,基本都与添加剂没有关系,问题中添加的是非法添加物,二者有

质的区别。孙宝国指出,人们把违法添加物与添加剂的概念混淆了,添加剂成了安全问题的替罪羊。他举例说,牛奶中的三聚氰胺、瘦肉精等都不是添加剂,金华火腿事件的敌敌畏显然不是添加剂,阜阳劣质奶粉事件是由于奶粉中没有蛋白质,食用儿童由于长期缺乏营养而导致大头病。

食品安全敏感,媒体切忌以讹传讹

时下食品安全问题毫无疑问是热点焦点之一,随便哪个媒体报道出相关新闻都能赚足眼球。正因为如此敏感,媒体更要严加自律,更该对自己的报道格外负责,分外仔细,小心求证,不能道听途说,不能有闻必录,更不该为了追求所谓的“报道效果”而故意制造噱头,忽略客观准确。

食品安全问题目前正热,相关事故此起彼伏,这种新闻此时被爆出,当然备受关注。相关信息在网络上疯传,嗅觉敏感的网站编辑更是不假思索地使用“黄瓜涂抹避孕药,小贩帮你断子绝孙”“老黄瓜装嫩不再刷绿漆,改刷避孕药”等耸人听闻的字眼作为相关新闻的标题。而一些网民也把这些报道或断章取义,或改头换面,在博客、论坛上狂转,标题也是唯恐不刺激、不吓人。一时间,不少人谈黄瓜色变,表示恶心想吐、后悔吃了黄瓜“想抠都抠不出来”的大有人在。

当然,也有比较负责任的媒体,采访了蔬菜专家。专家表示,“顶花带刺”的黄瓜确实不自然,但若说是因为涂抹了避孕药,却有点牵强附会了,因为一种是植物激素,一种是动物激素,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领域。瓜农或菜贩使用的只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类似于植物自身分泌的激素,即使超量使用,也主要是对蔬菜口味、或者营养等方面有影响,虽然不主张用,但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对人体有害。

再回过头仔细阅读各地关于“黄瓜涂抹避孕药”的“新闻”,才发现“避孕药”一说,多数记者并没有向权威专家、部门求证过,只来自于菜贩或瓜农。而由于农业科学知识有限,菜贩或瓜农说不清自己用的“保鲜剂”到底是什么,“避孕药”只是他们信口诌出来的一种比喻而已。而目前各地的报道,都没有一例真的找到黄瓜涂避孕药证据的,都是“听”菜贩或瓜农“说的”。看来,黄瓜真的是被冤枉了。

其实,“顶花带刺”的黄瓜被诬陷说被涂抹了避孕药,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去年夏天、今年2月,都曾有过类似新闻被爆出,之所以没引起如今这般的重视,也许只是因为并没有赶上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的风口浪尖而已。而被避孕药连累过的,又岂止黄瓜。丝瓜也曾遇到过类似麻烦。除了黄瓜、丝瓜这些植物,黄鳝、泥鳅、虾、甲鱼、螃蟹等动物,也曾有媒体误报过被喂了不同种类的避孕药催肥催大。后经实验证明,上述动物要么一服避孕药就死,要么价值还不及避孕药高,根本不可能会有养殖者做那种费力不讨好的事。

即使所有误传误报的新闻都已辟谣,但难免还会有公众没有看到辟谣,即使看到辟谣,也不一定信。所以,一旦谣言产生,不知道要花多少倍的力量才能消除谣言的坏影响。而谣言的破坏性已无须赘述。

时下食品安全问题毫无疑问是

热点焦点之一,随便哪个媒体报

道出相关新闻都能赚足眼球。正

因为如此敏感,媒体更要严加自

律,更该对自己的报道格外负责,

分外仔细,小心求证,不能道听

途说,不能有闻必录,更不该为

了追求所谓的“报道效果”而故

意制造噱头,回避客观准确。

譬如,为了突出所谓“避孕

药黄瓜”产生的影响,某媒体报

道了一些珠海居民自己开荒种菜

吃的“新闻”,并原封不动地引

用一名老人的话,“市场上卖的头

顶鲜花的青瓜(注:即黄瓜)都是用

避孕药、雌激素涂抹的瓜,人吃了就会出现不孕不育甚至绝育等可怕的后果。”您看看,“黄瓜用避孕药”显然是老人听来的,“人吃了就会出现不孕不育甚至绝育”显然也是老人毫无根据的推断,但媒体不加判断地“有闻必录”(是否真是老人说的都令人怀疑),给人的感觉好像“黄瓜用避孕药”和“人吃了就会出现不孕不育甚至绝育”这两件事都是板上钉钉的了。这不,有转帖直接用“黄瓜涂了避孕药,吃了会绝育!!!”这样的标题,根据就是上述老人信口的一句话。恐慌,就是这样以讹传讹弄出来了。

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也应时刻关注舆情,面对已经引起一定影响甚至恐慌的公共事件,应及时出面,该采取解决措施的及时采取解决措施,该请专家辟谣的要尽快辟谣,切不可让谣言发酵疯传。同时,要加强源头监管,致力防患于未然。这样才有助于去伪存真,重建权威,根治各种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