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常识》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文艺常识》课件

《文艺常识》课件
2 艺术形式与艺术风格
了解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如写实主义、印象派、抽象艺术等。
3 艺术名作品欣赏
赏析经典艺术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梵高的《星夜》。
第三章:音乐常识
1
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史
追溯音乐的起源,了解不同音乐流派的发展与演变。
2
音乐的分类和特点
探索不同音乐类型,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的特点。
3
中国和世界着名音乐家及作品介绍
介绍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杰出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如贝多芬和李斯特。
第四章:影视常识
电影的历史和发展
探索电影的起源和发展,从黑 白无声电影到现代3D科幻大片。
不同类型电影的特点 和代表作品
了解喜剧、动作、爱情等不同 电影类型的特点和经典代表作 品。
电影的创作和制作过 程
揭示电影的创作背后的过程, 包括剧本撰写、拍摄和后期和类型
介绍美术的定义和各种类型,如油画、水彩画和素描等。
2 美术作品的分类和风格
探索不同美术作品的分类,如肖像画、风景画和抽象艺术。
3 世界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介绍
介绍世界上著名的艺术家,如梵高、达芬奇和莫奈等。
结束语
总结文艺常识的重要性,鼓励参加文艺活动,增强文艺鉴赏能力。
《文艺常识》PPT课件
# 文艺常识PPT课件 本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文学、艺术、音乐、影视和美术等文艺常识。通过图 文并茂的介绍,掌握文艺领域的核心知识,增强您的文艺鉴赏能力。
第一章:文学常识
• 什么是文学? • 文学的分类和特点 • 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介绍
第二章:艺术常识
1 艺术的定义和分类
深入研究艺术的本质和各种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建筑等。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适用专业:授课单位:学时:编写执笔人:学分:修定日期: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课程性质与作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公共选修课。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简明扼要的介绍和评价,帮助学生了解并吸取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崇尚和平等民族精神,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

本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和依托,和校园文化活动相呼应,并与其他人文类选修课共同构成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1.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学生生源基础和特点,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进行优化整合,提炼设计出三大个模块9个专题,采用专题形式进行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小组讨论或社会考察。

2、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基本特征和主体品格有初步的、比较全面和正确的了解。

②、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装、礼仪、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和科技等发展历程有初步的了解。

③、基本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进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流派和他们的贡献。

④、能比较准确地叙述最能揭示传统文化特征的最基本的命题、概念。

2.2能力目标:①、分析了解民族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认识中国的国情。

②、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中国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能够正确理解华夏传统文化与其他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利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3态度(情感)目标:①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②增强对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精神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其爱国主义精神;③用健康的传统文化观念诠释人生,对待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艺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剧场、戏院、音乐厅、美术馆,而是更为广泛地进入电视、电脑、网络等大众媒体,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可分割的部分。

越来越多的人文学者、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尝试从艺术中吸取灵感,将艺术的思维方式渗透到自己的工作和研究中。

艺术的感受、想像、创造等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

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日益走向综合,不仅音乐和美术开始交叉融合,戏剧、舞蹈、影视等也进入艺术课堂。

新的课程将更加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资源,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学习,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提高整体素质,并使艺术学习更有趣、更容易,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

一、课程的性质和价值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具有重要价值。

艺术课程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对学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养和科学认识等产生直接与间接的影响。

艺术课程不是各门艺术学科知识技能数量的相加,而是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艺术能力;艺术课程也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跨域转换的多种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概括起来,艺术课程具有如下性质和价值。

(一)课程性质●人文性艺术课程是一种人文性课程,它不再把艺术视为单纯的消遣娱乐或单纯的技艺,而是把它视为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像力与创造力的结晶,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

艺术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凝聚着浓厚的人文精神,闪烁着人类的智慧。

艺术课程用艺术的感人形式、丰富内容和深刻的人文内涵,打动学生的心灵,接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情感和文化追求。

●综合性艺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

它不仅仅是某一门艺术学科的知识、创作技能、文化背景、风格流派等内容的综合,还是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多种艺术学科的综合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上探求综合性改革的新型课程。

2022艺术新课标解读精选全文完整版

2022艺术新课标解读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022艺术新课标解读课程标准是国家事权,是教学大法,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考试评价、管理督导等一切学校活动的基本依据。

老师们需进一步强化学科综合意识、素养育人意识、任务驱动意识、实践活动意识、学业评价意识,进一步加深对新课标的认知及对新理念的认同,提升新课标的转化能力,为下一步的教学实践储备充分的理论积累。

一、坚持立德树人,明确教育任务《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在前言的培养目标中指出:义务教育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养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

”二、坚持以美育人,明确设计理念《艺术课程标准》指出:在艺术教育中,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引领学生在健康向上的审美实践中感知、体验与理解艺术,逐步提高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倾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人文素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1. 弘扬传统文化学习领会中华民族艺术精髓,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任何国家的教育都离不开本国和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教育的本质就是传承文化、创新知识、促进人的发展。

我们通过教育传承文化,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资源,把优秀的、符合时代的、有生命力的文化传给下一代,同时还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创造具有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义务教育艺术教育课程标准(2023年版)》修订解读

《义务教育艺术教育课程标准(2023年版)》修订解读

《义务教育艺术教育课程标准(2023年版)》修订解读1. 修订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艺术的认知和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进一步推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的发展,提高艺术教育质量,教育部对《义务教育艺术教育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

本次修订旨在更好地指导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的实施,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修订内容2.1 课程理念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课程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1. 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艺术活动,发现和培养自己的艺术潜能。

2. 注重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艺术兴趣和特长,提供个性化的艺术教育服务。

3. 融入生活:将艺术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受艺术、创造艺术。

4. 强调实践:注重艺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技能和创作能力。

5. 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2.2 课程目标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具体包括:1. 总体目标: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艺术活动中获得愉悦和成长。

2. 学段目标: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设定相应的艺术教育目标,确保学生在各个阶段取得相应的进步。

2.3 课程内容2.4 教学方法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提倡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同时,鼓励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2.5 评价体系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建立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艺术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技能水平和创作能力;终结性评价主要评估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评价方法包括自评、互评、师评等,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全面性。

3. 实施建议为了更好地落实《义务教育艺术教育课程标准(2023年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艺术教育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编导培训文艺常识教案

编导培训文艺常识教案

编导培训文艺常识教案教案标题:编导培训文艺常识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文艺常识的重要性和作用;2. 掌握编导培训中需要涉及的文艺常识内容;3. 培养学员对文艺常识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介绍文艺常识的定义和范围;2. 文艺常识的分类和特点;3. 文艺常识在编导工作中的应用;4. 文艺常识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介绍文艺常识在编导工作中的重要性和作用;2. 提出问题,让学员思考自己对文艺常识的了解和认识。

二、讲解文艺常识的定义和范围(15分钟)1. 通过讲解和示例,给学员一个清晰的概念,明确文艺常识的定义;2. 介绍文艺常识的范围,包括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等各个领域。

三、介绍文艺常识的分类和特点(15分钟)1. 分类介绍文艺常识,如文学常识、音乐常识、舞蹈常识等;2. 强调每个分类的特点和重要性,以及编导工作中的应用。

四、探讨文艺常识在编导工作中的应用(20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员分享自己在编导工作中遇到的文艺常识问题和解决方法;2. 教师引导,总结归纳学员的经验和观点,提供指导和建议。

五、介绍文艺常识的学习方法和途径(15分钟)1. 介绍多种学习方法,如阅读、观摩、实践等;2. 推荐一些学习资源和途径,如书籍、网站、培训机构等。

六、总结和展望(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2. 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员对文艺常识的深入学习和应用。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观察学员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2. 小组讨论记录:评估学员对文艺常识应用的理解和能力。

教学延伸:1. 组织学员参观文艺演出,提供实践机会;2. 建立学员学习小组,共同研究和讨论文艺常识。

教学资源:1. 文艺常识相关书籍和资料;2. 文艺演出场所和机构合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文艺常识的定义、范围和分类,引导学员思考文艺常识在编导工作中的应用。

通过讨论和分享,学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文艺常识。

资料馆文艺常识

资料馆文艺常识

资料馆文艺常识
文艺常识是关于文学艺术的常识,包括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历史发展等。

以下是一些文艺常识的资料:
1.文学: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通过不同的形式,如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等,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类情感的一种艺术。

不同地域和时期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会对文学作品产生深远的影响。

2.戏剧: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戏剧的种类繁多,包括悲剧、喜剧、正剧等。

3.音乐:音乐是一种以声音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包括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等要素。

音乐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器乐又可以分为管弦乐、打击乐等不同类型。

4.舞蹈:舞蹈是一种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达情感和故事的表演艺术。

不同地区和民族的舞蹈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如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等。

5.美术:美术是一种以视觉形象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不同类型。

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受到艺术家、历史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此外,文艺常识还包括电影、电视等方面的知识,如电影史、电影类型、电影导演、电影演员等。

了解这些基础知识有助于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各类文艺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和文化素养。

普通高中文化常识教案模板

普通高中文化常识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普通高中一年级教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知识。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归纳文化常识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1. 我国古代文化常识的基本内容。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归纳文化常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文化常识。

2. 如何激发学生对文化常识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我国古代文化常识的重要性。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新课导入1. 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化常识,如古代文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学习文化常识对我们的生活有这么重要的作用?三、新课讲授1. 历史常识:介绍我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包括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

2. 文学常识:介绍古代文学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等,如先秦文学、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3. 艺术常识:介绍古代艺术的主要形式,如书法、绘画、雕塑、建筑等,以及代表作品和艺术家。

4. 哲学常识:介绍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以及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

四、课堂练习1. 教师提问:你能说出一些我国古代的文学、历史、艺术、哲学等方面的代表人物吗?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学习文化常识,我们有哪些收获?二、新课导入1.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让学生列举出自己在学习文化常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三、新课讲授1. 结合学生的困难,讲解一些难点知识,如古代历史年代、文学流派、艺术形式等。

2. 教师举例说明如何运用文化常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练习1. 教师提问:你能结合所学文化常识,分析一部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吗?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编导文艺常识教学大纲

编导文艺常识教学大纲

编导文艺常识教学大纲编导文艺常识教学大纲一、引言在当今社会,文艺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精神追求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编导作为文艺创作的重要环节,对于保持文艺作品的艺术水准和传递艺术价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编导文艺常识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编导文艺常识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二、编导文艺常识的内涵编导文艺常识是指编导人员在进行文艺创作和演出过程中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它包括了对于不同艺术形式的认知、对于剧本、音乐、舞蹈等创作元素的理解,以及对于舞台美术、灯光、音效等舞台技术的掌握。

同时,编导文艺常识还包括了对于文艺史、文化传统以及当代艺术动态的了解,以便在创作和演出中能够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和触动观众的情感。

三、编导文艺常识教学的内容1. 艺术形式的学习编导人员需要熟悉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创作规律,包括戏剧、音乐、舞蹈、电影等。

他们需要了解各种艺术形式的历史渊源、发展趋势以及当代创作的特点,以便能够在创作中有所借鉴和创新。

2. 创作元素的理解编导人员需要掌握剧本、音乐、舞蹈等创作元素的基本原理和表现手法。

他们需要学会分析剧本结构、角色性格以及情感变化,以便能够准确地传达剧作的意图和情感。

同时,他们还需要了解音乐和舞蹈的基本原理和表现形式,以便能够在创作中与音乐家和舞蹈家进行有效的合作。

3. 舞台技术的掌握编导人员需要了解舞台美术、灯光、音效等舞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他们需要学会运用舞台美术元素来塑造舞台形象和氛围,运用灯光和音效来增强舞台效果和情感表达。

同时,他们还需要掌握舞台布景、道具、服装等方面的知识,以便能够在创作和演出中进行有效的舞台设计和搭建。

4. 文艺常识的了解编导人员需要对文艺史、文化传统以及当代艺术动态有所了解。

他们需要学会分析和评价不同时期和地域的文艺作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审美观念。

同时,他们还需要关注当代艺术的发展动态,以便能够在创作和演出中与时俱进,引领观众的审美趣味。

文艺常识大纲

文艺常识大纲

文艺百科教学大纲:一、文学基础常识。

影视艺术专业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文学因素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作为广播影视艺术作品创作人员,要运用文学创作的原理,指导创意、制作以及方案的设计。

学习广播影视艺术专业主要掌握下列文学常识:1、了解中外文学史常识,包括各种文学体载的发展演变的历史,主要文学创作理论和流派;具有初步运用文学语言的能力。

(1)文学体裁知识,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各种文学体裁的定义、特性、属性、构成、分类等要素。

(2)文学史知识,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发展的大体过程及其流派、作家、作品等。

例如,中国古代文学史散文创作经历了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汉朝《史记》和赋,唐朝“古文运动”和唐宋八大家,明朝“唐宋派”,“公安派”“竞陵派”,清朝“桐城派”等的发展;诗词创作经历了先秦《诗经》和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建安七子”和陶渊明、唐宋近体诗如“初唐四杰”、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和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诗派、宋词豪放派和婉约派等的发展;小说创作经历了先秦神话、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和谴责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本《三言》《两拍》、明清四大古典小说和谴责小说等的发展;戏曲创作则以元朝为其黄金时代,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

再如外国文学有古希腊文学中的“荷马史诗”、“三大悲剧诗人”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伊索寓言》;中世纪欧洲文学中的但丁;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薄伽丘和达芬奇、西班牙的塞万提斯、英国的莎士比亚;17世纪有法国古典主义喜剧作家莫里哀;18世纪启蒙主义作家有英国的笛福、斯威夫莱、德国的歌德、席勒;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有英国的拜伦和雪莱、德国的的海涅、法国的雨果;19世纪批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莫泊桑、罗曼·罗兰,英国的狄更斯、肖伯纳,挪威的易卜生,丹麦的安徒生,美国的惠特曼、马克·吐温,俄国的普希金、果戈理、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等。

《艺术导论》课程标准

《艺术导论》课程标准

《艺术导论》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艺术类限定性公选课,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对艺术理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艺术理论基本知识,并把艺术理论知识运用到艺术作品鉴赏当中,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和文化品位,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了解艺术理论的基本知识。

2、掌握艺术鉴赏的一般方法。

3、认识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4、较恰当地把对艺术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结合起来。

5、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

二、课程主要内容上篇艺术理论知识第一章艺术的起源与本质第一节艺术的起源第二节艺术的本质第二章艺术的特征与功能第一节艺术的特征第二节艺术的功能第三章艺术的风格与流派第一节艺术的风格第二节艺术的流派第四章艺术创作与艺术作品第一节艺术创作第二节艺术作品第五章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第一节艺术鉴赏第二节艺术批评下篇艺术门类介绍第六章文学艺术第一节小说第二节散文第三节诗歌第七章视觉艺术第一节书法第二节绘画第三节雕塑第四节摄影第八章影视艺术第一节电影艺术第二节电视艺术第九章表演艺术第一节音乐第二节舞蹈第三节戏剧第四节戏曲第十章实用艺术第一节建筑艺术第二节园林艺术第三节工艺美术参考文献三、考核重点考核内容:艺术的本质和特征、艺术的风格与流派、艺术创作、艺术的分类、艺术作品、艺术鉴赏等考核目标:考察学生运用艺术原理分析、鉴赏艺术作品的能力。

四、成绩评定办法课程类别:通识教育选修课考核方式:考查(结课作业100%)考核项目分值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0—59分)学习态度10% 学习认真,积极配合老师工作,表现突出学习认真,配合老师工作,表现良好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习,表现良好有时不认真学习,但跟得上学习进度,表现一般学习不够认真,跟不上学习进度,表现较差基本知识和技能30%熟练掌握和应用基础知识和技能较好的掌握和应用基础知识和技能能了解基础知识和掌握技能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不全面不能或较差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创新能力10%思维活跃,创新能力突出思维活跃,创意能力良好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较好创新能力一般创新意识差,不具备创新能力完成情况50% 独立完成作业,表现出较强的应用能力,符合课程要求独立完成作业,有一定的应用能力,符合课程要求独立完成作业,认真,符合课程要求能在老师的督促下完成作业,符合课程要求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不符合课程要求总评成绩100%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0—59分)五、学时分配总学时32 学时,讲课22学时,实验10学时。

《常识》课程标准

《常识》课程标准

《常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常识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1.前言1.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它从职业教育的培训目标出发,重在培养学生的对各类常识的认知,以适应将来工作、生活的时间需要,是一门可以提高中职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实用能力训练课程。

1.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根据中职学校各相应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本课程教学设计思路主要是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向,以案例教学、任务驱动、课内模拟、课外实践为主要的教学环节,将理论提示、情景模拟、技能训练相融合。

本课程将内容分为13个板块,每个板块都是根据中职学生及文秘专业专门设定的。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68时课。

2.课程教育目标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本课程拟达到以下目标:2.1知识目标●对各类常识有一定的认知;●掌握文秘专业必备常识。

●了解工作、生活中遇到各类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2.2技能目标●能自主学习各类基础常识及文秘必备专业常识等,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通过学习对知识及时进行归纳、总结;●能具备一定的处理事务能力。

2.3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具有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和主动、热情、耐心的服务意识。

3、课程内容和要求4.实施建议4.1教材编写(1)应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3)教材应根据文秘专业学生在文秘工作方面的知识需求,设置全面、合理、够用的课程内容,课程应加大参观实践的环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以便增强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

(4)教材应以学生对知识需求为本,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原则,文字宜简明扼要,原理通俗易懂,易于理解,增强实践应用环节,力求模拟工作现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各个章节均要有强化训练环节,利于学生巩固知识点。

(5)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要有可操作性,既要结合专业,又要富有新意,增强学生的参与和操作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文艺常识》课程标准

《文艺常识》课程标准

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文艺常识》课程标准课程代码4220061适用专业艺术设计类专业适用学制五年制获取证书无编制峻颖岳鹏恺审核正宏制定日期2013.09一、课程定位(1)课程定位与性质。

《文艺常识》属于艺术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的定位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普及艺术知识为目的。

通过系统的讲授文艺常识性的容,使学生对于古今中外的文化艺术有一个基本而又较全面的了解,研究中外艺术风格和流派,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增强审美情趣和感受,突出艺术学科的特点,冶情操,提高修养。

结合实际,注重整体、全面、深入的研究,力求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得到应用。

为进一步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严谨务实,诚实守信,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质。

课程的性质为专业基础课,属于平台课程。

(2)课程类型。

《文艺常识》课程的总学时为45学时,其中理论环节为36学时,占总学时80%,实践环节学时为9学时,占总学的20%,该课程属于理论课程。

(3)课程的前导及后续课程。

《文艺常识》的前导课程为《素描A》、《素描B》、《色彩A》、和《色彩B》,与其关系密切的后续课程为《图形图像软件基础B》,该课程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

二、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的总体描述。

学生学习该课程的预期结果有三类工作岗位方向:核心工作岗位:完稿制作、平面设计助理;相关工作岗位:客户业务代表、广告营销策划、文案策划;职业晋升岗位:平面设计师、美术指导、设计总监。

为这三类岗位培养从创意策划到执行完稿的平面设计与制作技能型人才。

(2)课程目标的具体描述。

知识目标:1.能够较全面的了解美术、艺术设计、戏剧、戏曲、音乐、舞蹈、电影与广播电视等八大文艺门类的基本理论知识;2.能够了解中外艺术名家名作,掌握欣赏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1.能够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2.能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3. 能够自主学习,具备一定的文艺素养及审美的能力。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学与文化常识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学与文化常识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学与文化常识
课标研读、理解和应用
1、课程目标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设置,其“核心 素养内涵”的第一条就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 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通过语文学习, 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 化生活,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 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
②独立阅读古今中外诗歌集、中长篇小说、散文集等文学 名著,如《朝花夕拾》《骆驼祥子》《艾青诗选》《西游记》 《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③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丰富、拓展名著阅读。
4、对标中考
根据以上对课标的研读,我又查看了近几年中考文学常识的 命题内容(比如:2022年中考第6题涉及到了《乐府诗集》、中 国“和”文化、《水浒传》、《海底两万里》。2021年中考第6 题涉及《西游记》、春秋时期“齐鲁”的地理方位、《红星照耀 中国》、剧本常识),我认为中考文学常识的命题和教材内容高 度一致,它包含了作者、作品等狭义的文学常识,中国的传统文 化和每册课本后面的“名著导读”部分。
一、重要文体常识
1.诗—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的丰富情感,集 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起源于 先秦,兴盛于唐朝。主要特点:集中性、精练性、音乐性。
古体诗: 等。
近体诗: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主要包括绝句(每首四句)和 律诗(每首八句)。绝句分为五绝和七绝(按每句字数分),律诗 分为五律和七律。律诗的四联分别叫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其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如《过零丁洋》等。
2、课程内容
从《语文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设置上看,“主题与载体 形式”的第一项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创造性转化 和创新性发展要求,确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主题,注重弘 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 思想理念;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中 华人文精神;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 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培训公司文艺常识教学计划

培训公司文艺常识教学计划

培训公司文艺常识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文艺常识教学,学员将能够:1. 理解文艺常识的概念和内涵,了解文艺的分类和特点;2. 掌握文艺常识的基本知识和常见艺术形式;3. 了解不同时期、地域的文学、音乐、绘画等文艺作品及其相关历史背景;4. 提高审美素养,增强对文艺作品的鉴赏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文艺常识教学计划包括以下内容:1. 文艺常识概述- 文艺的定义和分类- 文艺与生活的关系- 文艺作品的基本特点2. 文学常识- 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与代表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赏析- 世界文学经典作品赏析3. 音乐常识- 音乐的分类与特点- 不同时期音乐的特色与代表作品- 中国和世界音乐史中的重要人物与作品4. 绘画常识- 绘画的基本类型与表现形式- 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绘画艺术特色- 中国与世界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5. 舞蹈、戏剧与影视常识- 舞蹈、戏剧与影视艺术的概念与分类-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舞蹈、戏剧与影视作品- 影视艺术的发展与特点三、教学方法1. 授课与讲解采用多媒体展示、PPT讲解等形式,结合图片、音频、视频等材料,深入浅出地向学员们介绍文艺常识相关知识。

2. 视听欣赏对部分文艺作品进行视听欣赏,通过让学员们自身体验不同形式的文艺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互动讨论安排学员们就学习内容展开互动讨论,促进学员们对文艺作品的理解, 深化对文艺常识的认识。

4. 实践演练安排一些与文艺形式相关的实践演练活动,如书画、音乐创作、舞蹈表演等,让学员们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文艺常识。

四、教学过程第一阶段:文艺常识概述1.1 文艺的定义和分类- 介绍文艺的基本概念,包括文学、音乐、绘画、舞蹈、戏剧、影视等的分类。

- 讲解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2 文艺与生活的关系- 探讨文艺作品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以及文艺对个体情感的表达与滋养的功能。

1.3 文艺作品的基本特点- 分析文艺作品的审美特点与心理情感传达。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课程标准(修订稿)》述评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课程标准(修订稿)》述评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课程标准(修订稿)》述评周小青【摘 要】【摘 要】《湖南地方文化常识课程标准(修订稿)》是湖南地方文化常识课程开设的必要条件,是教材编写与考试命题的依据。

本文从结构、课程理念与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结果及指标描述、地方性和综合性五个方面对《标准》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为其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提出细致、有效的建议。

【期刊名称】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年(卷),期】2009(000)006【总页数】4【关键词】【关键词】文化常识课程;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作为教学的最基本依据,新课改背景下的课程标准在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突出了“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地位。

它不仅力图使教师明确本门课程的基本理念、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以及学生在每一项内容上应达到的最低标准,还为教学提供了较具弹性的空间,使教师能够根据学校、学生及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自觉地开发课程资源。

“吸纳各方力量参与,提倡学术争论”是研制新课标的工作原则,目的是使课程标准更完善、更科学。

本文试对《湖南地方文化常识课程标准(修订稿)》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期对课程标准的制定提供有效建议。

一、《湖南地方文化常识课程标准(修订稿)》提出的背景新课改提出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增强新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

[1]所谓地方课程,是指由地方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方案、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而设置的,自主开发、实施管理的在国家规定的课时范围内开发的特色课程,其基本理念是面向本土,来自本土,服务本土。

[2]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7~8年级选修的综合性地方课程,于2008年第二学期在湖南省各中学开设,它旨在呈现湖南的政治、经济、思想教育等文化发展概况,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让学生对湖南文化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让学生在获得有关人文、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其自主学习与发展的能力。

速记文艺常识教案大班下册

速记文艺常识教案大班下册

速记文艺常识教案大班下册教案标题:速记文艺常识教案(大班下册)教学目标:1. 培养大班学生对文艺常识的兴趣和认知能力。

2. 通过速记技巧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速记练习。

教学重点:1. 学习文艺常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2. 掌握速记技巧,提高观察力和记忆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速记技巧的教学材料和示范。

2. 准备文艺常识的图片、视频或故事书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幅文艺作品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激发学生对文艺常识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学习的文艺常识知识,如不同艺术形式、音乐、绘画等。

二、新知讲解(10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书籍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有趣的文艺常识,如著名艺术家、经典艺术作品等。

2. 教师结合速记技巧,向学生解释速记的定义和作用,并示范一些基本的速记技巧,如画图、简化符号等。

三、速记练习(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张图片或视频进行速记练习。

2.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的细节,使用速记技巧将所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3. 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和比较速记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并进行修改。

四、展示与分享(10分钟)1.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速记作品,并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观察和记忆过程。

2. 全班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分享不同小组的速记技巧和经验。

五、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速记游戏,如观看一段视频后,学生通过速记将所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并与同桌进行比较。

2.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速记技巧,如记录课堂笔记、观看电影时速记情节等。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速记技巧和文艺常识的重要性。

2. 学生表达对本节课的收获和困惑,并提出问题。

教学延伸:1. 学生可在家中继续练习速记技巧,如观察家中的艺术品、书籍等进行速记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文艺常识》
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4220061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类专业
适用学制五年制
获取证书无
编制张峻李颖岳鹏陈恺审核刘正宏
制定日期
一、课程定位
(1)课程定位与性质。

《文艺常识》属于艺术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的定位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普及艺术知识为目的。

通过系统的讲授文艺常识性的内容,使学生对于古今中外的文化艺术有一个基本而又较全面的了解,研究中外艺术风格和流派,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增强审美情趣和感受,突出艺术学科的特点,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结合实际,注重整体、全面、深入的研究,力求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得到应用。

为进一步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严谨务实,诚实守信,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质。

课程的性质为专业基础课,属于平台课程。

(2)课程类型。

《文艺常识》课程的总学时为45学时,其中理论环节为36学时,占总学时80%,实践环节学时为9学时,占总学的20%,该课程属于理论课程。

(3)课程的前导及后续课程。

《文艺常识》的前导课程为《素描A》、《素描B》、《色彩A》、和《色彩B》,与其关系密切的后续课程为《图形图像软件基础B》,该课程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

二、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的总体描述。

学生学习该课程的预期结果有三类工作岗位方向:核心工作岗位:完稿制作、平面设计助理;相关工作岗位:客户业务代表、广告营销策划、文案策划;职业晋升岗位:平面设计师、美术指导、设计总监。

为这三类岗位培养从创意策划到执行完稿的平面设计与制作技能型人才。

(2)课程目标的具体描述。

知识目标:
1.能够较全面的了解美术、艺术设计、戏剧、戏曲、音乐、舞蹈、电影与广播电视等八大文艺门类的基本理论知识;
2.能够了解中外艺术名家名作,掌握欣赏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
1.能够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
2.能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
3. 能够自主学习,具备一定的文艺素养及审美的能力。

素质目标:
1.具备基本人文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人文艺术综合素质;
2.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能汲取和应用中外文化艺术精华,陶冶思想情操。

三、教学起点
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相当于初、高中生的文字与语言表达能力和一定的沟通能力。

学生学习要求积极、主动、勤奋努力,并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端正的学习态度。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1)课程教学载体
主要教学载体为国内外具有典型性的教学案例:选择国内外优秀的画册、图片、光盘、视频等作为教学支撑,结合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等综合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幻灯片演示稿,图片、动画、视频等,使学生对所讲授的知识有一个立体多维度的了解,突出艺术学科的特点,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美学鉴赏能力,提高学习兴趣,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2)课程教学内容概要
学习内容
概要学习内容学习标准学习建议
对学生的
评价建议
教学
建议
课时数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坚持“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依据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基本原则。

教学以讲解理论知识和实践观摩联系相结合。

充分掌握文艺规律和法则,提高文艺素养及审美能力。

1.教学以设立专题讲解和一定量的名家作品观摩引导为主,师生互动;
2.课后安排图书馆或网络查阅、记录;
3.课后适当安排参观美术馆与相关博物馆亲身体验;
4.采取引导学生课后动手实践收集整理相关风格作品或临摹相关风格作品。

(2)教学手段。

以多媒体教学形式为主,理论讲授与观摩教学光盘,图片相结合,边看边分析,并提问,启发,开拓学生思维,以此为辅助教育方法,使学生从思想认识上真正掌握最实际的内容。

另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学生可以通过百度、雅虎等搜索工具寻找与课程内容相关联的知识信息,扩充知识面,增强对该课程的兴趣。

六、实践条件
(1)校内实践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讲授采用多媒体手段,大量展示大师经典作品和优秀作业,以提供课程内容所需的相关资讯。

因此,需要多媒体设备,并要求投影仪应达到一定的精度,以保证所播放图像的最佳效果。

(2)校外实践条件。

带领学生参观中外优秀的美术展览和设计展览,开阔眼界,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因此需要学校配备能容纳一定学生数量的专车,学校有这部分的经费可以提供作为保证,学生的安全工作需要配备后勤安全人员作为保证。

七、评价方法
本课程分为两个学习项目部分,采取教师评分、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三个层次进行共同综合评价的方式。

评价采取形成性考核和过程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拓展考核空间。

具体如下:
课程评价所占权重分配表
学习项目评价表
过程评价内容:
(1)出勤:以学校相关制度为准
(2)课堂参与,主动提问,并积极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
(3)口头表述:对老师提出问题的解答;
(4)搜集资料的能力;
(5)作业完成质量及数量。

行成性评价内容:
(1)作业创意过程记录本
(2)作品展示效果;
(3)作品汇报会效果。

八、课程资源(名称、主要参考书目、实现功能等)
(1)选用教材、学材、参考书目
《文艺常识》王树良张玉花著重庆大学出版社
《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著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美术鉴赏》戴荭康海英著校本教材
《知道点中国文化》徐亮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艺术发展史》贡布里希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艺术学概论》杨琪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教学媒体的使用情况。

《文艺常识》教学课件
网络、图书馆、美术馆等。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