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惠王》同步学案2012___龚德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见梁惠王》同步学案
一、课文疏通:
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
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译文: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
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译文: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
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译文: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
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
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
二.文言知识积累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叟.(sǒu)庶.(shù)人万乘.(shèng)弑.(shì)其君不夺不餍.(yàn)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重点字词
①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亦:句首助词,无义)
②上下交征利
...(互相求取利益)
③弑.其君(子杀父,臣杀君,曰弑)
④苟为后.义而先.利(后、先:以……为后;以……为先;名词的意动用法)
⑤然则
..乡之所谓知者(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⑥不夺不餍.(餍:满足)
3.解释下列成语和格言
上下交征利: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
不远千里:不以千里为远。
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4.翻译下面的句子(“何以”介词宾语提前句)
①何以利吾国?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
②何以利吾家?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
③何以利吾身?怎样使我自己有利?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问题
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梁惠王对前来拜见的孟子很不礼貌,用“叟”来称呼,就象今人说:“老头子。
”
B.由于梁惠王对孟子的无礼,孟子认为梁惠王真是一个利欲熏心的昏君,简直无可救药。
C.孟子顺着梁惠王的功利思想,从反面推论,指出交互征利的严重后果,严正警告梁惠王。
D.在《孟子》开宗明义的第一章里,孟子就提出仁政的思想,他主张君王必须施行仁义,仁义才是治国的至德要道。
B(“简直无可救药”有误。
)
2.针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在正面否定之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请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孟子针对梁惠王提出的利,提出了先义或利的看法。
孟子认为居上位者如果倡导仁义,鄙弃功利,臣民自然能风行草偃,崇善仁义,并且爱亲敬长,勤勉为国,那么国君就可以得到长久的利益了。
3、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梁惠王说:“孟老,您不远千里到这里来,将对我国有什么利益?”
②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从来没有讲仁义的人会遗弃自己的父母,也从来没有讲仁义的人会怠慢他的君主。
4.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尽量简要地作答,不要超过10个字。
答:“仁义”比“利”好。
5.孟子对梁惠王的要求是什么?
答,仁义而已
6.在这段文字中,孟子反对什么?试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答:①上下交征利;②后义而先利。
(用自己的话回答)孟子认为君主、大夫直至老百姓都讲仁义,少讲私利,社会就会安定,君主的统治就会稳固。
(二) 《孟子》序说(四书集注朱熹)
《史记列传》曰:“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
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
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当是之时,秦用商鞅,楚魏用吴起,齐用孙子、田忌。
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
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
韩子曰:“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
又曰:“孟氏醇乎醇者也。
荀与扬,大醇而小疵。
”
又曰:“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门弟子不能遍观而尽识也,故学焉而皆得其性之所近。
其后离散,分处诸侯之国,又各以其所能授弟子,源远而末益分。
惟孟轲师子思,而子思之学出于曾子。
自孔子没,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
故求观圣人之道者,必自孟子始。
”
又曰:“扬子云曰:‘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告诉解说)而辟(排除、驳斥)之,廓(阐述发挥)如也。
’夫杨墨行,正道废。
孟子虽贤圣,不得位。
空言无施,虽切何补。
然赖其言,而今之学者尚知宗孔氏,崇仁义,贵王贱霸而已。
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
所谓存十一于千百,安在其能廓如也?然向无孟氏,则皆服左衽而言侏离矣。
故愈尝推尊孟氏,以为功不在禹下者,为此也。
”或问于程子曰:“孟子还可谓圣人否?”程子曰:“未敢便道他是圣人,然学已到至(或圣)处。
”
程子又曰:“孟子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
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
仲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许多养气出来。
只此二字,其功甚多。
”
又曰:“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
”
又曰:“孟子性善、养气之论,皆前圣所未发。
”
又曰:“学者全要识时。
若不识时,不足以言学。
颜子陋巷自乐,以有孔子在焉。
若孟子之时,世既无人,安可不以道自任。
”
又曰:“孟子有些英气。
纔有英气,便有圭角,英气甚害事。
如颜子便浑厚不同,颜子去圣人只毫发间。
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
”或曰:“英气见于甚处?”曰:“但以孔子之言比之,便可见。
且如冰与水精非不光。
比之玉,自是有温润含蓄气象,无许多光耀也。
”
杨氏曰:“孟子一书,只是要正人心,教人存心养性,收其放心。
至论仁、义、礼、智,则以恻隐、善恶、辞让、是非之心为之端。
论邪说之害,则曰:‘生于其心,害于其政。
’论事君,则曰:‘格君心之非’,‘一正君而国定’。
千变万化,只说从心上来。
人能正心,则事无足为者矣。
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心得其正,然后知性之善。
故孟子遇人便道性善。
欧阳永叔却言‘圣人之教人,性非所先’,可谓误矣。
人性上不可添一物,尧舜所以为万世法,亦是率性而已。
所谓率性,循天理是也。
外边用计用数,假饶立得功业,只是人欲之私。
与圣贤作处,天地悬隔。
”
左衽: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不同于中原一带人民的右衽。
后也用左衽为外族统治的代称。
侏离:这里指少数民族的语言。
1.下列各语句中加点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A.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果:成功
B.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务:致力,专力从事
C.然赖.其言赖:依靠,凭借
D.若孟子之时,世既无人,安可不以道自任.任:担当,担任
A果:实现,完成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D)
A.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颜子陋巷自乐,以有孔子在焉.
B.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圣人之.教人,性非所先
C.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D.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A.焉:代词,相当于“之”;代词“那里”。
B.之:代词,这;取消句子独立性。
C.以:介词,拿,用;介词,因为。
D.见:表示被动,被。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B)A.道既通,游事(于)齐宣王,宣王不能用。
B.(孟门弟子)其后离散,分处诸侯之国
C.孔子之道大而能博,(而)门弟子不能遍观而尽识也
D.然向无孟氏,则(今人)皆服左衽而言侏离矣
B.(孔门弟子)其后离散,分处诸侯之国
4.下面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韩愈推崇孟子原因的一组是(C)
①轲之死不得其传焉②孟子性善、养气之论,皆前圣所未发
③自孔子没,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④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如也
⑤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⑥然向无孟氏,则皆服左衽而言侏离矣。
A.①③⑤B.②④⑤C.③④⑥D.②③⑥
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在攻伐盛行的时代,孟子宣扬古代贤君的德政显得不合时宜,他的主张也就得不到各国君主的赏识,更无法得以实践。
B.在韩愈看来,孟子对先贤学说及圣人之道的解说、阐述得其精要,他自己的学说也达到了精粹至极,毫无瑕疵的境界。
C.孟子对孔子的学说不但有所继承,而且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孔子的仁义学说,并提出了独到的“性善”“养气”理论。
D.《孟子》一书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教人存心养性,收其放心”,目的是“正心”“诚意”,最终达到“性善”。
B“他自己的学说也达到了精粹至极,毫无瑕疵的境界”无中生有。
(三) 我善养我浩然之气(节选)李泽厚
孟子继承了孔子,以审美快乐为最高人生理想,明确地将“事亲”(仁)“从兄”(义)的伦常秩序作为这种快乐地的基础。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
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孟子•离娄上》)这是把血缘基础、心理原则着两个孔门仁学要素与人的快乐和生命连接起来,以构成人生的某种根本。
而且: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尽心上》)
这也仍是孔子“饭疏食饮水”的“乐”、“有朋自远方来”的“乐”的延续,即人生的“乐”仍然在普通的日常人际中,在父母、兄弟、朋友、师生的关系交往中,在我——你中。
从而,在艺术上,“独乐乐”,便不如“与人乐乐,“少乐乐”便不如“与众乐乐”。
孟子紧紧遵循着孔子,但气概是更为壮阔伟
大了。
因为作为核心的个体人格是更为突出了,主体的人是更加高大了,“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在任何事物之前无需退缩,在天地面前无所羞惭和恐惧,从而就不必低首于任何力量,不必膜拜于任何神灵。
这样的主体人格观念难道还不刚强伟大么?而这也就是“大”、“圣”、“神”。
这,也就是中国的阳刚之美。
由于它是作为伦理的道德主体人格的呈现和光耀,从而任何以外的图景或物质形式展示出来的恐惧悲惨,例如那种种鲜血淋漓的受苦受难,那尸横遍地的丑恶图景,那恐怖威吓的自然力量……便不能作为这种刚强伟大的主体道德力量的对手。
这里要突出的恰恰是正面的道德力量的无可匹敌,是“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的勇敢、主动、刚强。
如果说,Kant的崇高是以巨大的丑的外在形式来呈现道德理性的胜利,那么孟子这里则是以道德理性的直接正面呈现为特征。
从而,崇高在这里不但不再是古代集体劳动的物质成果,而且也不是自然物质的硕大外在形式,它直接成为道德力量在个体生命中的显示。
这道德力量能直接与宇宙相交通,与天地相合一,从而也不再需要任何神力天威,不需要借助于巨大物质形态或狞厉的神秘象征。
个体人格的道德力量自身作为内在理性的凝聚,可以显现为一种感性的生命力量。
这就是孟子讲“气”最重要的特征。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孟子•公孙丑上》)最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物质性的“气”(生命感性)是由精神性的“义”(道德理性)的集结凝聚而产生。
道德的凝聚变而为生命是孔门仁学的人性自觉的另一种重大开拓。
所以,“浩然之气”不单只是一个理性的道德范畴,而且还同时具有感性的品德。
这才是关键所在,从而,感性与超感性、自然生命与道德主体在这里是重叠交融的。
道德主体的理性即凝聚在自然的生理中,而成为“至大至刚”、“无比坚强的感性力量和物质生命”。
这就把由“美”而“大”而“圣”、“神”的个体人格的可能性过程更加深化了。
它们作为到的主体,不只是外观,不只是感受,也不只是品德,而且还是一种感性生成和感性力量。
“浩然之气”身兼感性和超感性、生命与道德的双重性质。
道德的理性即在此感性存在的“气”中,这正是孔、孟“内圣”不同宗教神学之所在,是儒家哲学、伦理学、美学的基本特征。
1.下面的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CD)
A.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以审美快乐为最高人生理想的理论,将孔门的仁学要素与人的快乐和生命结合起来。
B.孟子“与人乐乐”“与众乐乐”的主张,反映了作为审美活动的主体其人格更加突出。
C.作者引用“富国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仰不愧于天,俯不祚于人”,其目的是证明中国人历来注重个人的人格修养。
D.中国的阳刚之美总是与各种巨大的丑的物质、悲惨恐惧的图景或恐怖威吓的自然力量互为对手的。
E.儒家哲学、伦理学、美学的基本特征是道德的理性凝聚在感性的生命中。
C突出主体人格的刚强伟大;D不能成为对手。
2.中国的阳刚之美的特点是:
中国的阳刚之美的特点是:呈现出在任何事物之前,无需退缩,不必低首于任何力量,不膜拜于任何神灵的道德主体,无可匹敌的刚强、勇敢、主动、伟大的人格。
3.根据文章对“气”的分析,解释“浩然之气”的意思:
浩然之气:至大至刚、无比坚强感性的力量和物质生命感性的生命力量
4.举出一组体现中国人具有“浩然之气”的例子,构成一个排比段。
(可仿写“文王拘演周易”“舜发于畎亩之中”)
举出一组体现中国人具有“浩然之气”的例子,构成一个排比段。
(可仿写“文王拘演周易”“舜发于畎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