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
太极拳基本功法
![太极拳基本功法](https://img.taocdn.com/s3/m/c873df2dfab069dc502201f1.png)
太极拳基本功法太极拳的主要方法有:拥、捋、挤、按、采、捌、肘、靠、分、云、推、搂等手法,栽、搬、拦、撇、打等拳法,蹬、分、拍、摆莲等腿法,进步、退步、侧行步等步法,无极、开合、升降、虚步等桩法,这些方法构成太极拳训练的基本功。
练习太极拳基本功,能使太极拳技术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提高动作规格的规范化,为进一步学习太极套路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基本技术一手型1.拳:五指卷屈,自然握拢,不要过紧,用力自然、舒展。
2.掌:五指自然伸直微分,虎口撑圆,掌心内凹。
3.勾:五指第一指节自然捏拢,屈腕。
二手法1.掤:屈臂成弧形,横于体前肘关节下垂,掌心向内,高于肩平,力达前臂外侧。
2.捋:两臂稍屈,掌心斜相对,两掌由前向后划弧摆至腹前。
3.挤:一臂屈于胸前,另一手贴近屈臂手腕内侧,手心向前,两臂同时向前推出,两臂撑圆,高不过肩,力达前臂。
4.按:两臂由屈而伸,两手由后向前弧形推按,沉腕舒指,掌心向前,高不过肩,力达两掌。
5.打拳:拳从腰间内旋向前打出,力达拳面。
拳眼向上为立拳,拳心向下为平拳。
6.栽拳:拳从上向前下打出,拳面斜向下,力达拳面。
7.贯拳:拳从侧下方向斜上方弧形横打,臂微屈,拳心斜向下,力达拳面。
8.撇拳:拳从上向前翻臂打出,拳心斜向上,高与头平,力达拳背。
9.分掌:两手由合抱向前后或左右分开,两臂微屈。
10.搂手:一掌由腹前经膝向外横搂,掌心向下。
11.推掌:掌从肩上或胸前向前推出,肘部放松微屈,掌心向前,指尖向上。
12.穿掌:掌沿另一手臂或大腿内侧伸出,指尖朝前。
13.云手:两掌在体前,依次由里向外向上交叉划立圈,低不过裆,高不过头。
14.架掌:屈臂上举,掌架于额前上方,掌心斜向外。
15.撑掌:两掌上下或左右分撑,对称用力。
16.压掌:拇指向内,掌心向下,横掌按压。
17.托掌:掌心向上,由下向上托举。
18.挑掌:由指尖向前过渡到指尖向上,侧立掌由下向上挑起,高与眉齐。
三步型1.弓步:两脚前后分开,前腿屈膝,大腿斜向地面,脚尖向前,膝与脚尖,上下相对,后腿自然伸直,脚尖斜向前,全脚着地。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34e3c8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5.png)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太极拳是一种古老的武术形式,被广泛认为是一种能够促进身心健康的锻炼方式。
太极拳的基本功是学习太极拳的第一步,它包括身体的姿势、动作和呼吸等方面的训练。
下面是一些太极拳基本功的训练方法。
1.姿势训练:太极拳的姿势是基本功的核心。
正确的姿势可以使身体保持平衡,减少受伤的风险,并促进身体能量的流动。
下面是一些建立正确姿势的训练方法:-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保持身体的自然状态,注意脚掌、膝盖、骨盆和脊椎的位置。
-慢速移动:保持姿势,在平稳的地面上慢慢地移动。
通过保持平衡,让身体适应不同的移动方式。
-动态保持:练习不同的太极拳姿势,如"单鞭"、"白鹤亮翅"等,保持每个姿势10-30秒钟,以加强肌肉和平衡。
2.动作训练:太极拳的动作是太极拳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动作的流畅和协调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并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下面是一些建立流畅动作的训练方法:-单独动作练习: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太极拳的每个动作是很重要的。
通过反复练习每个动作,逐渐提高动作的技巧和协调性。
-整体动作练习:将一系列动作组合起来,形成太极拳的套路。
练习整套动作可以提高身体的连贯性和呼吸的协调性。
3.呼吸训练:太极拳的呼吸方法对于保持身心健康和增强能量流动非常重要。
通过调整呼吸,可以增强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的排毒功能。
以下是一些呼吸训练的方法:-深呼吸:练习慢而深的呼吸,缓慢地吸气和呼气,感受气息在身体中的流动。
-腹式呼吸:通过将呼吸引导到腹部,让腹部在吸气时膨胀,呼气时收缩。
这种呼吸方法可以放松身体,稳定情绪。
4.内力训练:太极拳的内力是太极拳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内力的训练,可以增强身体的能量和力量,并提高身体的耐力。
-冥想:通过冥想来静心,集中精神。
冥想可以帮助练习者深入感受身体的能量和调整身体的能量流动。
-慢速练习:慢速进行太极拳的练习,可以提高力量的控制和集中力的训练。
太极拳24式简化教学
![太极拳24式简化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d830832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1.png)
太极拳24式简化教学太极拳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武术,以其缓慢、连贯、柔和的动作而闻名。
太极拳共有108式,其中24式是一套简化的入门级动作,适合初学者学习。
本文将为您介绍太极拳24式的简化教学。
第一式:起势。
站直,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头顶轻轻提起,将注意力集中,准备开始练习。
第二式:左右分步。
将左脚向左边迈出一步,同时双手分别向两侧推开,身体保持平衡。
第三式:左揽雀尾。
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左腿上,右手慢慢向后伸出,左手搭在右手腕上,仿佛揽住一只小鸟的尾巴。
第四式:右揽雀尾。
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右腿上,左手向后伸出,右手搭在左手腕上,保持平衡。
第五式:单鞭。
将身体重心向右转,右手向前推出,左手向后提起,身体如同拉开一支弓。
第六式:云手。
双手交替向外旋转,身体保持平衡,呼吸顺畅,仿佛在空中绘制一道云彩。
第七式:高探马。
右手向上提起,左手向下压低,身体保持下蹲姿势,如同探望一匹高大的马。
第八式:右蹬脚。
右脚向前踏出,同时右手向前推出,左手向后拉回,身体形成一个稳定的姿势。
第九式:双峰贯耳。
双手分别向两侧伸出,身体微微侧倾,仿佛双峰贯穿双耳。
第十式:转身搬拦捶。
将身体重心向左转,同时右手向前推出,左手向后拉回,身体如同搬拦一样。
第十一式:如封似闭。
双手交替向前推出,身体如同一扇门一样缓缓关闭。
第十二式:十字手。
双手交叉在胸前,身体微微弯曲,仿佛形成一个十字。
第十三式:抱虎归山。
双手向上抬起,身体向上伸展,仿佛抱着一只虎,沿山路回家。
第十四式:揽雀尾。
身体向左转,右手向后伸出,左手搭在右手腕上,保持平衡。
第十五式:单鞭。
身体向左转,右手向前推出,左手向后提起,如同拉开一支弓。
第十六式:云手。
双手交替向外旋转,身体保持平衡,呼吸顺畅,仿佛在空中绘制一道云彩。
第十七式:高探马。
右手向上提起,左手向下压低,身体保持下蹲姿势,如同探望一匹高大的马。
第十八式:左蹬脚。
左脚向前踏出,同时左手向前推出,右手向后拉回,身体形成一个稳定的姿势。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06f656869dc5022abea0068.png)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1、重视拳架的锻炼拳架是太极拳功夫的基础,是太极拳的本。
所以强调拳先打低架,也就是拳走低架,裆走下弧。
因为拳架里有丰富的内涵。
它包括人体整体素质训练的多种要素,如力量、耐力、灵敏、速度、松柔、丹功、意念力、智力、胆量、精神、技巧等多方面的训练。
这些方面的训练内涵是其他锻炼项目如推手、器械所不能替代的。
所以说,在学习拳架的同时,我们还需要锻炼自身的综合素质。
练架子是长功力的过程,是练“知己”功夫的过程,是推手中不能施展,而在拳架中淋漓尽致地施展,器械锻炼中,各种拿法以及各种手法难以得到锻炼,所以,每天安照要求尽可能地多打几遍拳。
2、单式训练实质上是发劲锻炼。
如果练拳着眼于护身、交手,必须进行单式练习。
主要是从拳架中拆出一些认为最实用,最善于施用的招法。
这样会很苦、很累,但功力会提高很快。
3、练推手双方切磋,练推手其实就是听劲、喂劲、化劲、发劲诸手法的练习,切磋各种太极劲力彼此相生相克的关系,从而锻炼知彼的功夫。
在太极推手中,“知己知彼”是取胜的关键所在。
提高触觉灵敏度,努力扩大自身引化来力的空间,尽可能将来力引向“强弩之末”的境地。
练推手要从吃亏入手,着重提高化解来力的功夫,在这个基础上,再练习发劲。
4、器械训练主要是锻炼臂力、腕力、腿力、腰力以增强自身功力,它是拳架功力的补充。
5、内功的训练即:意、气、力的训练意首先是意念,每个式子,每个动作都加上意念,全神贯注,每个动作运行之中都想前面有各种阻力,叫做有敌情观念,也叫有功防意识。
也是我师傅常讲的一人玩二人。
气在打太极拳的过程中,要全面发挥人体的呼吸功能,在进行肺呼吸的同时,要重视丹田呼吸即:腹式呼吸,以便有利于调节和发挥人体潜在的多种功能。
力丹田力其实就是腰力,丹田的旋转滚动,带动四肢,带动整体运动。
丹田运动时人体的调整有特殊的功效。
这三个方面的锻炼,是太极拳内功锻炼的三个重要部分。
关键部位,贯穿于上面各种外功,内功的锻炼之中,万不可轻视。
太极拳基本功法练习
![太极拳基本功法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44b7690e336c1eb91b375d15.png)
太极拳基本功法练习太极拳基本功法练习1、旋膝。
分为并脚和分脚两种。
目的是活动膝关节。
①眼平视,不要看地。
②双手要配合膝盖旋转划圈。
③双脚十趾抓地,不要喝风漏气。
④动作要配合呼吸,膝盖旋转一圈呼吸一次。
2、拍背。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随着曲膝松胯圆裆,身体下坐,双臂交叉拍打背部。
目的是松肩松背。
①左臂在上拍背时,头向左转,右臂在上拍背时,头向右转。
②配合呼吸,身体下坐时呼气,上走吸气。
3、弓蹬步甩臂。
双脚弓蹬步站立,通过重心的转换,腰部的转动,双臂一前一后轮流拍打前肩后背。
目的是松肩松背。
①单臂在前,掌拍肩;在后,拳打背。
②要把双臂甩开。
③立身中正,胯走下弧线、后弧线(锅底形)。
4、活桩。
双脚马步站立,松肩沉肘,双臂向前伸平环抱合住,接着曲膝松胯下蹲,双臂打开,身体沉升开合领双臂开合,循环练习。
其目的是练气,练腿力。
动作要配合呼吸,身体下沉时呼气(可用口呼),要细、长、深、匀。
上走吸气,相对短促,要气贴脊背。
5、定步掤捋。
弓蹬步站立,双臂相合在身体左(右)侧,转腰蹬腿移重心,来回掤捋。
①动作要以身领手,双手要合住劲。
②双臂成弧形,松肩沉肘。
③双臂在身体一侧时,配合转腰,双手先走一个向左(右)后的按劲,接着再掤捋。
双臂动作无拐点。
④双手由左后方向右前上方掤捋,由右后方向左前上方掤捋,圈要划大转圆,双手配合转腰转立体圆。
⑤肘部除了沉之外更要注意松,放松、舒展开,不要缩。
⑥向一侧转腰时,另一侧的胯根要控制住,要拧着劲,“缠丝胳膊拧劲腿”,要做到八面支撑,不要练成四大松。
太极拳的基本技法
![太极拳的基本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ee74391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8.png)
太极拳的基本技法太极拳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武术,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动作风格而闻名于世。
太极拳主要包括基本技法、套路和推手三个方面,而基本技法是太极拳的基础,也是其他方面的基础。
下面将详细介绍太极拳的基本技法。
一、站桩站桩是太极拳的第一个基本功,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功法。
它可以帮助修炼者调整身体状态、提高身体感知能力和调节呼吸等。
站桩主要包括单腿站桩和双腿站桩两种形式。
1. 单腿站桩单腿站桩需要修炼者将一个脚抬起,使全身重心集中在另一个脚上,并保持稳定不动。
这个过程需要修炼者注意呼吸、保持平衡、放松肌肉等。
2. 双腿站桩双腿站桩需要修炼者将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并保持双足平行。
这个过程需要修炼者注意呼吸、保持平衡、放松肌肉等。
二、行步行步是太极拳的另一个重要的基本功,它可以帮助修炼者提高身体协调能力、灵活性和反应速度等。
行步主要包括单步和双步两种形式。
1. 单步单步是太极拳中常用的一种行走方式,也是太极拳套路中常用的基本步法。
单步需要修炼者将一只脚向前迈出一小步,并保持身体平衡。
这个过程需要修炼者注意呼吸、保持平衡、放松肌肉等。
2. 双步双步是太极拳中另一种常用的行走方式,也是太极拳套路中常用的基本步法。
双步需要修炼者将两只脚交替向前迈出一小步,并保持身体平衡。
这个过程需要修炼者注意呼吸、保持平衡、放松肌肉等。
三、手法手法是太极拳中最为重要的技法之一,也是太极拳套路中最为基础和常用的技法之一。
手法主要包括推手、搏击和抱球三种形式。
1. 推手推手是太极拳中最为重要的手法之一,它可以帮助修炼者提高身体感知能力、反应速度和协调性等。
推手需要修炼者与对手进行接触,并通过推、拉、扭等动作来控制对方。
2. 搏击搏击是太极拳中另一种常用的手法,它主要用于实战中。
搏击需要修炼者通过拳、腿等动作来攻击对方,同时也需要注意防守和回避。
3. 抱球抱球是太极拳中一种比较特殊的手法,它主要用于练习内功和调节呼吸。
抱球需要修炼者将两臂环抱在胸前,同时呼吸调整气息。
太极拳的基本功练习方法
![太极拳的基本功练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159d4b93968011ca30091f1.png)
太极拳的基本功练习方法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中国传统拳术。
太极拳受到广大中老年人的喜爱,那么太极拳的基本功都有那些呢?下面是为你的太极拳基本功练习,别忘了收藏哦!一、肩臂功1、耸肩沉肩:①垂手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上耸提;③双肩同时向下松坠,如此上耸下沉多次轮换交替(也可按拍子去做);④恢复原状。
要求:身体自然直立,肩关节放松,上耸下沉轻松自然,节奏明快、均匀。
2、开肩合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前裹合;③恢复原状;④双肩同时向后展开;⑤恢复原状。
以上5个动作连贯反复进行(也可按拍子做)。
要求:头容正直,双肩只在同一水平面上前后活动,不可上耸。
3、前后转肩:前转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前回环转动。
要求:双肩放松,转动快而均匀。
后转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后回环转动。
要求:同前转肩。
左右交叉前后转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一先一后向前转动;③向前转动二个八拍之后,双肩再一先一后地向后转动。
要求:同前、后转肩。
4、掤臂挤圆:①弓步站立,双手在体前相交(如右弓步,则右手在外,掌心对里;左腕附于右腕里侧,左手心向外。
如左弓步,则左手在外,掌心向里,右腕附于左腕上,右手心向外)。
②以意识引带双手向前作挤势,后腿微用力蹬,腰略发劲,双臂以掤圆之势向前挤迫。
③放松,重心略向后移,但仍为弓步;双臂放松稍向后收回,但双腕仍相贴近。
如此按②③反复运动。
要求:不要用拙力,双臂前挤与弓步蹬腿、塌腰协调,挤迫与放松收回要柔韧而富有弹性,双肩松沉,不可抬肘。
二、腰功1、俯腰(高血压、眩晕等患者不宜做):前俯:①并步站立,双手10指交组,直臂上举,手心朝上;②上身俯腰前屈,双手贴地;③直体挺腰双手上举。
按以上①②③,反复运动;④还原。
要求:双腿挺膝伸直站稳;上体尽量挺胸塌腰;前俯时要抬头,头顶不可下垂。
侧俯:①并步直体站立,双手5指交叉(10指交组)、直臂上举,手心朝上;②上身左(右)转腰约450,双脚不动;③上身向左(右)侧俯腰前屈,双手贴向地面;④上身回至动作①再向另一侧俯腰弯曲。
太极拳基本功教学知识介绍
![太极拳基本功教学知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9a74fb0770bf78a652954cb.png)
太极拳基本功教学知识介绍太极拳秘境,是基本功与气功并存的,有些人认为太极拳不需要根基,这是对太极拳的错误了解,练好太极拳基本功,才能熟能生巧,巧能生变化。
以下是搜索的太极拳基本功教学知识介绍,一起来看看。
第一、练好基本功(1)采气:1、捧气通身;2、拉气进身;3、合气沉丹田;4、提气上丹田(2)站桩、转丹田、静坐(3)基本缠丝功法:1、正面缠丝;2、穿掌缠丝;3、侧面缠丝;4、横开步;5、前进步;6、倒步;7、独立步;8、小缠丝。
第二、套路练好了基本功就好比盖大楼打好了地基,地基以上的部分就按照地基的框架去建造就是了。
当吃透了套路中的劲路,真正体现出轻灵圆活时,就可以加大套路练习的遍数,练习器械、抖大杆和推手乃至散手。
第三、基本缠丝功是练好太极拳的根基基本缠丝功指的是太极拳的单式练习,是太极拳的基本功之一。
太极拳的基本功包括:采气、站桩和一整套基本缠丝功法。
陈氏太极拳的传统练法是一个单式,一个单式地练,这个单式练不好就不能练下一个单式,最后才练套路。
今天正宗的陈式太极拳还是以站桩和一个单式的训练为基础的,只要这个单式里面的问题解决好了,套路中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当今社会上练太极拳的人很少有人练习单式,或只是把单式作为发劲动作来练习,很少有人练习基本功,只练套路;甚至有不少人不知道太极拳还有基本功。
然而世界的上任何事物都是由初级到高级逐级发展的,没有任何事物和任何人可以逾越的,基础的东西就是最根本的东西,无论任何事物、任何武术拳种都不能例外。
太极拳的懂劲过程细致入微,拳架和推手练习都少不了,但首先是练好基本功。
必须吃透“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以及顺逆缠丝劲的运动规律;脚要有蹬地的感觉、身上要有节节贯串,螺旋走弧线的感觉,内劲催动的感觉,由下而上,由上而下传递,一丝一毫都不能含糊。
俗话说:“腰裆膝,发动机。
”你能感觉到吗?就是采气、站桩,看似简单,要想站好也不容易。
基本功与套路的关系就好比制造一辆高级轿车,高级轿车的特点是速度快、噪音低、乘坐舒适。
太极十大基本功分解教学
![太极十大基本功分解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1f7fd358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3.png)
太极十大基本功分解教学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动作和哲学理念吸引了全球的关注和喜爱。
而太极拳的基本功是掌握太极拳技巧和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以“太极十大基本功”为主题,对这些基本功进行分解教学。
一、站桩:站立时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身体放松,意念集中,保持身体的平衡。
通过站桩可以调整身体的姿势和呼吸,增强稳定性和耐力。
二、起势:起势是太极拳动作的开始,也是太极拳功夫的基础。
起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脚尖着地,膝盖微微弯曲,双手轻轻放在身体两侧。
三、托球:托球是太极拳的基本动作之一,通过练习托球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
双手握拳,手掌向上,手腕放松,手臂自然下垂,肩部放松,整个身体呈放松状态。
四、分腿:分腿是太极拳中一种重要的基本功,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和提高身体的灵活性。
双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脚尖向外微微旋转。
五、转身:转身是太极拳动作的关键之一,通过练习转身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转身时,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脚步稳固,腰部旋转,手臂伸直。
六、上步:上步是太极拳中一种重要的基本功,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和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上步时,要保持身体的平衡,脚尖着地,膝盖微微弯曲,脚跟着地。
七、下蹲:下蹲是太极拳中一种重要的基本功,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和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下蹲时,要保持身体的平衡,脚尖着地,膝盖微微弯曲,臀部坐下。
八、扫腿:扫腿是太极拳中一种重要的基本功,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和提高身体的灵活性。
扫腿时,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脚尖着地,膝盖微微弯曲,腰部扭转。
九、进步:进步是太极拳中一种重要的基本功,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和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进步时,要保持身体的平衡,脚尖着地,膝盖微微弯曲,脚跟着地。
十、收势:收势是太极拳动作的结束,也是太极拳功夫的基础。
收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脚尖着地,双手轻轻放在身体两侧,身体呈放松状态。
通过对太极十大基本功的分解教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太极拳的动作和技巧,并逐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太极拳基本技法
![太极拳基本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f33b305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e.png)
太极拳基本技法太极拳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运动,要练好太极拳必须掌握它的“技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基本技法。
欢迎阅读!太极拳基本技法太极拳基本技法(一)虚灵顶劲:虚灵顶劲即“顶头悬”。
练拳时讲究头部的头正、顶平、项直、颏收,要求头顶的百会穴处要向上轻轻顶起,同时又须保持头顶的平正。
要使头正、顶平,就必须使颈项竖直、下颏里收。
顶劲不可过分用力,要有自然虚灵之意。
做到虚灵顶劲,精神才提得起来,动作才能沉稳。
扎实。
太极拳基本技法(二)气沉丹田:气沉丹田,是身法端正,宽胸实腹,“意注丹田”,意识引导呼吸,将气徐徐送到腹部脐下。
太极拳在运动时,一般都是采用腹式呼吸,同时“意注丹田”,这样能达到太极拳“身动、心静、气敛、神舒”的境地。
用腹式呼吸来加深气息的深长,应自然、匀细、徐徐吞吐,要与动作自然配合,不能用强制的方法。
要求整套动作都要与一呼一吸结合得非常密切,应根据动作的开合、屈伸、,起落旦进退、虚实等变化,自然地去配合。
一般地说,呼吸一总是与胸廓的张缩、肩肿的活动自然结合着。
在一个动作里,往往就伴随着一呼一吸,而不是一个动作固定为一吸或是一呼。
这种与动作自然配合的方法运用得当,可以使动作更加协调、圆活、轻灵、沉稳。
太极拳基本技法(三)含胸拔背:含胸是胸廓略向内涵虚,使胸部有舒宽的感觉。
这样有利于做好腹式呼吸,能在肩锁关节放松、两肩微含、两肋微敛的姿势下,通过动作使胸腔上下径放长,横隔有下降舒展的机会。
它既能使重心下降,又使肺脏、横膈活动加强。
拔背与含胸是相互联系的,要含胸就势必拔背。
拔背是在胸略向内涵虚时背部肌肉向下松沉,两肩中间颈下第三脊骨鼓起上提并略向后上方拉起,不能单纯地往后拉。
这样背部肌肉就会有一定的张、弹力,皮肤有绷紧的感觉。
含胸拔背,胸背肌肉须松沉,不能故意做作。
太极拳基本技法(四)松腰敛臀:太极拳要求合胸、沉气,因此在含胸时就必须松腰。
松腰不仅帮助沉气和下肢的稳固,更主要的是它对动作的进退旋转、用躯干带动四肢的活动及动作的完整性,起着主导作用。
太极拳基本功的练习方法
![太极拳基本功的练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f85af92b307e87100f6967e.png)
太极拳基本功的练习方法一、肩臂功。
1、耸肩沉肩:①垂手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上耸提;③双肩同时向下松坠,如此上耸下沉多次轮换交替也可按拍子去做;④恢复原状。
要求:身体自然直立,肩关节放松,上耸下沉轻松自然,节奏明快、均匀。
2、开肩合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前裹合;③恢复原状;④双肩同时向后展开;⑤恢复原状。
以上5个动作连贯反复进行也可按拍子做。
要求:头容正直,双肩只在同一水平面上前后活动,不可上耸。
3、前后转肩:前转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前回环转动。
要求:双肩放松,转动快而均匀。
后转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后回环转动。
要求:同前转肩。
左右交叉前后转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一先一后向前转动;③向前转动二个八拍之后,双肩再一先一后地向后转动。
要求:同前、后转肩。
4、掤臂挤圆:①弓步站立,双手在体前相交如右弓步,则右手在外,掌心对里;左腕附于右腕里侧,左手心向外。
如左弓步,则左手在外,掌心向里,右腕附于左腕上,右手心向外。
②以意识引带双手向前作挤势,后腿微用力蹬,腰略发劲,双臂以掤圆之势向前挤迫。
③放松,重心略向后移,但仍为弓步;双臂放松稍向后收回,但双腕仍相贴近。
如此按②③反复运动。
要求:不要用拙力,双臂前挤与弓步蹬腿、塌腰协调,挤迫与放松收回要柔韧而富有弹性,双肩松沉,不可抬肘。
二、腰功。
1、俯腰高血压、眩晕等患者不宜做:前俯:①并步站立,双手10指交组,直臂上举,手心朝上;②上身俯腰前屈,双手贴地;③直体挺腰双手上举。
按以上①②③,反复运动;④还原。
要求:双腿挺膝伸直站稳;上体尽量挺胸塌腰;前俯时要抬头,头顶不可下垂。
侧俯:①并步直体站立,双手5指交叉10指交组、直臂上举,手心朝上;②上身左右转腰约450,双脚不动;③上身向左右侧俯腰前屈,双手贴向地面;④上身回至动作①再向另一侧俯腰弯曲。
以上4个动作反复做。
⑤立正还原。
要求:同前俯。
2、转腰:①双脚开立,双手叉腰;②以腰为轴,从左向前向右再向后或反向环绕,即做“腰部回旋”式动作。
太极基本功图解
![太极基本功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64dcf36f844769eae009ed76.png)
太极拳基本功图解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一)太极热身功1.磨掌扶身(金蝉脱壳)做法: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掌相搓至温热后,分别沿鼻两侧向上推摩至头顶,然后向下摸颈部、胸部、腹部,到腹时,两掌沿腰带处,分别向两侧环行摸推至两肾俞,再屈膝下蹲顺大腿后侧摸搓至踝关节处,两掌分别握搓踝关节,转至脚腕前面,再沿小腿、大腿、腹部前面,上行至脸部起始部位,循环练习十数次。
(图1-9)要求:两掌运行要慢,用力由轻渐重,同时配合呼吸。
身体随两掌运行路线依次放松。
目的:通过循经按穴地推摸身体,使经络畅通,体表预热,收到舒经活血、热身的功效。
2.推腹搓腿(大鹏压嗉)做法:两掌腹前交叉,揉腹一圈后,左掌推搓左腿内侧,右掌推搓左腿外侧缓慢地边推搓边屈膝下蹲,推至踝关节两侧,再原路返回,腹前交叉揉一圈后换推搓右腿,方法相同,左右对称。
练习十数次。
(图10-13)要求:两掌紧贴大腿的两侧,下蹲时要有意屈膝压踝。
目的:疏通两腿两侧经络,重点活动膝、踝关节,增加承载重压能力;推腹时使内部脏器得以锻炼。
3.扶膝起背(金蛇出洞)做法:两脚开立成马步,两手扶膝,抬头俯身,使背脊内凹,然后,意想命门、大椎等穴,依次缓慢起身,反复练习十数次。
(图14-17)要求:背脊下凹与升起时,要按穴位依次活动。
目的:增强背脊的活动能力,刺激穴位,畅通经络,为体会“内气”升降打好基础。
4.摇头拔背(乌龙摆尾)做法:两手扶膝。
头向右,右肩向左腿方向内旋,拔伸右侧背部肌肉,身体左转,然后左右交换做,左右对称。
反复练习。
(图18-19)要求:动作柔和缓慢,拧转尽量幅度大些。
目的:使肩关节及背部腰肌在旋拧中得以活动,起到增加灵活性及热身的作用。
5.转髋绕膝(大蟒缠身)做法:两手按膝,以膝关节为绕点,通过转髋绕膝,左右绕“8”字,带动下肢各关节运动。
十数次。
(图20-21)要求:绕“8”字时,开胯圆裆,绕转灵活。
目的:提高髋、膝、踝的灵活性,增加关节周围肌腱、韧带弹性。
学习太极拳的6个基本功
![学习太极拳的6个基本功](https://img.taocdn.com/s3/m/506e85b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3.png)
学习太极拳的6个基本功武术行家们说:“未习武,先扎马。
”还常说:“未习拳,先打桩。
”可见练习桩功的重要某。
桩功是太极运动的重要基本功。
常练桩功,一可增强下肢力量,使重心稳固;二可使内劲饱满,提高功力。
根深才能叶茂,根基扎实,日后才能枝繁叶茂。
三是利于巩固正确的动力定型。
桩功基础打得牢,才能为日后提高太极拳水平奠定可靠的根基。
太极拳基本桩功大体可分三类:一、定桩(也称静桩)(1)太极桩—站平行步,即两脚开立同肩宽,两腿屈膝半蹲,重心落于两腿之间;两臂在胸前捧圆,指尖相对,约距10厘米。
目视两手之间。
要求:立身中正,头正悬顶,下颏微收,沉肩垂肘,松腰敛臀,膝脚相对。
呼吸自然,意守丹田,心静,体松。
初练时,可先站3分钟,休息2分钟后再站,共做3组,即3分钟某3组。
以后可增至5分钟等,以腿部感到某胀为宜。
(2)开合桩—该桩乃静中小动,站平行步(同“太极桩”),两腿自然伸直,从太极桩动作开始,两手五指指尖相对,徐徐向外拉开,使两臂与胸部连成大弧形,如抱大球状,目视前方。
然后,两腿缓缓屈膝半蹲,重心均落两腿之间,同时两掌向内相合,与头同宽,掌心相对,指尖朝前,目视两掌中间。
要求:开吸合呼,起吸落呼。
呼吸要深、长、匀、细,动作要柔和、饱满,开时似两手中指指尖系细橡皮筋向外柔缓地拉开,很好地体现“运劲如抽丝”;合时好比挤压打足气的大气球一般。
(3)升降桩—该桩亦是静中小动。
站平行步(同“太极桩”),两腿自然伸直。
“升”时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同宽,自然伸直,肘微下垂,手心向下,指尖向前。
“降”时两腿缓缓屈膝半蹲,两掌同时下按至与腹部同高,两掌与两膝、两脚均相对。
目随手而动。
要求:呼吸为升吸降呼,上下肢配合为举臂伸腿,按掌屈膝。
一升一降为1组,动作升降要有水涨船高、水落船降的感觉,或升起时好像把一根下端踩脚下,上端系于手腕的细橡皮筋拉长扯起似的;降时则似欲将漂浮水面的一块木板按入水中那般。
初练时,可先练3一5组,日久递增。
太极六式基本功法拳谱及讲解
![太极六式基本功法拳谱及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e4f2495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11.png)
太极六式基本功法拳谱及讲解一、起势调息1. 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身体放松,呼吸自然。
2. 双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内,手指放松。
3. 调息三次,深呼吸,呼气时将身体中的浊气排出,吸气时将新鲜空气吸入。
二、太极拳手型1. 掌:五指并拢,掌心内含,形如荷叶。
2. 拳:四指并拢,拇指紧扣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上。
3. 勾手:五指并拢,屈腕勾起,形如鹰爪。
三、太极拳步型1. 弓步:前腿弓成直线,后腿自然下蹲,脚跟与脚尖对齐。
2. 虚步:后腿屈膝虚点地,前腿微屈,脚尖虚点地。
3. 独立步:一腿屈膝提起,另一腿独立支撑。
四、太极拳六式动作要领1. 揽雀尾:双手成勾手或掌,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身体随之前移,双手逆时针画弧至胸前。
然后双手向下画弧至腰间,再向外推出。
同时身体随之前移,右脚向左脚并拢。
2. 倒挂金钟:双手成拳,向上提起至腰间,然后向两侧分开至肩宽。
同时身体随之前移,左脚向前迈出一步。
接着双手向下画弧至腰间,再向外推出。
同时右脚向前迈出一步。
3. 懒扎衣:双手成掌,向上抬起至胸前。
然后双手向外画弧至腰间。
接着双手向上抬起至头顶上方。
同时身体随之前移,左脚向前迈出一步。
然后双手向下画弧至腰间。
最后双手向两侧分开至肩宽。
4. 六封四闭:双手成掌或勾手,向下画弧至腰间。
然后双手向上抬起至头顶上方。
接着双手向外画弧至腰间。
然后双手向下画弧至腹前。
最后双手向两侧分开至肩宽。
同时右脚向前迈出一步。
5. 单鞭:双手成勾手或掌,向上抬起至胸前。
然后双手向外画弧至腰间。
接着双手向上抬起至头顶上方。
同时身体随之前移,左脚向前迈出一步。
然后双手向下画弧至腰间。
最后双手向两侧分开至肩宽。
同时右脚向前迈出一步。
6. 金鸡独立:右腿屈膝提起,左腿独立支撑。
同时双手成拳或掌向上抬起至胸前。
然后双手向外画弧至腰间。
接着双手向上抬起至头顶上方。
同时身体随之前移重心转移到左腿上。
右脚向前迈出一步落地成弓步。
同时双手向下画弧至腰间再向外推出成弓步状。
太极拳六大基本功法
![太极拳六大基本功法](https://img.taocdn.com/s3/m/d0fa3af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e.png)
太极拳六大基本功法太极拳的八大功法,太极拳的基本功,受太极拳习练者和深研者所重视。
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称谓为太极八法。
从太极八法中又演示出八八六十四手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太极拳六大基本功法。
欢迎阅读!太极拳八大基本功法一:掤掤劲义何解如水负行舟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全体弹簧力开合一定间任有千斤重飘浮亦不难所有太极拳练家和深研者,都谙熟太极八法的排头功法,“掤”功。
圈内习惯在每种功法的后边加一个“劲”字。
如掤,称谓“掤劲”,除捋、挤、按、采、挒、肘、靠等八种劲以外,还有断、截、冷、疾、打、得、落、空、引、进、接、沾、黏、依、连、随、滚、错、折、磨、弹、正、侧、刀、锯、拍、掸、拽、擎、踏、重、离等等。
“劲”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为“力量、力气、用劲、手劲等等。
在传统太极拳的各种打手的后面加一个“劲”字,如“掤劲”、“捋劲”、“挤劲”等等,只能解释为凡练拳者都知道的术语,不能表示或代表什么。
这个劲字不能表示是太极拳内功。
为什么?“劲”字就是本力、拙力,人类以本人劲力显示强健,力量显示在竞技体育中是举重比赛。
“劲”在任何环境中都是表示力量。
我多年研习传统太极拳,认为“劲”是拳技艺的一种术语。
有人认为“劲”字代表太极拳功夫的一种劲。
资深太极拳家认为太极拳用意,不能使肢体的各个部位出现劲力。
我们听一听前辈先贤是怎样议论劲力的。
武式太极拳先贤李亦畲大师在《五字诀》“一曰心静”中阐明,也是大家熟知的用意,不用力的名言,他写道:“要刻刻留心,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
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
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
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
”先贤讲的拳理是拳之大道。
太极拳体用,意行者得道,力行者失道,十年八载或更长的时间也难成正果。
掤劲,太极拳习练者最早接触的“劲”便是掤,师说,掤是往上过头打在对方脚后跟的劲为掤。
简单解,特别在揉手运用中,自下而上的打法称为掤。
初学者尚不知,也不懂太极拳为意行拳,出手用力,最初接受和练习是实实在在的用力往上掤。
健身太极拳24式入门知识
![健身太极拳24式入门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df6ba1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7c.png)
健身太极拳24式入门知识健身太极拳是一种以身体的平衡和协调为主要目标的运动形式,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力量、耐力、平衡和协调能力。
以下是健身太极拳24式入门知识:1. 摆手式:此招以柔和的手臂摆动动作为主要特征,通过手臂的摆动来锻炼肩部和腕部力量。
2. 左右野马分鬃:此招以身体左右旋转为主要特征,能够训练腰部和臀部的柔韧性和力量。
3. 画圈式:此招主要针对臂部和手部,通过手臂的画圆动作来锻炼力量和柔韧性。
4. 单鞭式:此招主要针对腰部和下肢,通过扭转腰部和弯曲膝盖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
5. 高探马式:此招主要针对腿部和臀部,通过提脚和弯曲腿部来锻炼腿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
6. 左右搂膝拗步:此招主要针对腿部肌肉和身体平衡性,通过交换脚步和上下时的动作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
7. 左右云手:此招主要是上下肢的协调性和柔韧性的训练,通过手臂的摆动和转身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8. 单鞭扭身捶:此招主要是强化腰部和手臂的力量和柔韧性,通过扭转身体和左臂的向上挥打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力量。
9. 白鹤亮翅:此招主要是强化腿部的力量和柔韧性,通过提脚和平衡身体的动作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
10. 左右搂膝盖:此招主要是强化腿部和脚掌的力量和柔韧性,通过交换脚步和弯曲膝盖的动作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
11. 独立式:此招主要是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和柔韧性,通过将一个腿抬起来保持身体的平衡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12. 左右踢腿:此招主要是强化腿部力量和柔韧性,通过踢腿和保持身体稳定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腿部肌肉力量。
13. 手挥琵琶:此招主要是强化手臂力量和柔韧性,通过手臂的往返挥动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
14. 倒卷肱:此招主要是强化手臂和肩膀的力量和柔韧性,通过手臂回收和向前伸展的动作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肱二头肌的力量。
15. 掩手肱:此招主要是强化手臂肱三头肌的力量和柔韧性,通过手臂的向后伸展和向前打出的动作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手臂肌肉的力量。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ed24de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9.png)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
太极拳的基本功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姿势训练:太极拳注重身体的统一协调,正确的姿势是非常重要的。
在练习太极拳时,要保持身体挺直,头顶抬起,胸微收,腹部收紧,尾椎下沉,意念集中于丹田。
2. 呼吸训练:太极拳注重以自然深长的呼吸来调节体内的气血流动。
在练习太极拳时,要通过深呼吸慢吐气,使呼吸变得平缓有节奏,与动作的运动配合。
3. 动作训练: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熟悉和掌握。
可以按照太极拳套路的顺序,逐渐练习各个动作,并逐步连接起来。
4. 力量训练:太极拳的力量不是以肌肉力量为主,而是以内劲和气劲的运用为特点。
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练习方法,如太极拳推手练习、球体练习等来提升内劲和气劲的发挥。
5. 意念训练:太极拳是一种内外修炼的武术,注重意识和意念的运用。
练习太极拳时要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感受和体验每个动作的内在感觉。
综上所述,太极拳的基本功训练方法是一个全方位的训练过程,需要不断练习和修炼方能达到内外兼修的效果。
太极拳入门基本功攻略
![太极拳入门基本功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59219c7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2.png)
太极拳入门基本功攻略太极拳入门基本功攻略练习太极拳的话需要学习那些入门的基本功呢?以下是店铺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第一、练好基本功(1)采气:1、捧气通身;2、拉气进身;3、合气沉丹田;4、提气上丹田(2)站桩、转丹田、静坐(3)基本缠丝功法:1、正面缠丝;2、穿掌缠丝;3、侧面缠丝;4、横开步;5、前进步;6、倒步;7、独立步;8、小缠丝。
第二、套路练好了基本功就好比盖大楼打好了地基,地基以上的部分就按照地基的框架去建造就是了。
当吃透了套路中的劲路,真正体现出轻灵圆活时,就可以加大套路练习的遍数,练习器械、抖大杆和推手乃至散手。
第三、基本缠丝功是练好太极拳的根基基本缠丝功指的是太极拳的单式练习,是太极拳的基本功之一。
太极拳的基本功包括:采气、站桩和一整套基本缠丝功法。
陈氏太极拳的传统练法是一个单式,一个单式地练,这个单式练不好就不能练下一个单式,最后才练套路。
今天正宗的陈式太极拳还是以站桩和一个单式的训练为基础的',只要这个单式里面的问题解决好了,套路中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当今社会上练太极拳的人很少有人练习单式,或只是把单式作为发劲动作来练习,很少有人练习基本功,只练套路;甚至有不少人不知道太极拳还有基本功。
然而世界的上任何事物都是由初级到高级逐级发展的,没有任何事物和任何人可以逾越的,基础的东西就是最根本的东西,无论任何事物、任何武术拳种都不能例外。
太极拳的懂劲过程细致入微,拳架和推手练习都少不了,但首先是练好基本功。
必须吃透“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以及顺逆缠丝劲的运动规律;脚要有蹬地的感觉、身上要有节节贯串,螺旋走弧线的感觉,内劲催动的感觉,由下而上,由上而下传递,一丝一毫都不能含糊。
俗话说:“腰裆膝,发动机。
”你能感觉到吗?就是采气、站桩,看似简单,要想站好也不容易。
基本功与套路的关系就好比制造一辆高级轿车,高级轿车的特点是速度快、噪音低、乘坐舒适。
怎么生产出来的呢?那就必须有精密、高档的零件和一流的生产线。
24_式简化太极拳基本功这样练
![24_式简化太极拳基本功这样练](https://img.taocdn.com/s3/m/4131117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2.png)
教学研究52学习太极拳,扎实的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在教学拳架的同时,笔者特别强化基本功的训练,并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把24式太极拳基本功分为身型、步型和步法三大类,现将教学心得分享如下:一、身型上肢:头虚领顶劲,下颌微收,胸微含;两肩自然松开下沉;肘下垂,腕松舒。
下肢:敛臀立腰,胯根松沉,腹部沉实,谷道内提。
弓步膝不过脚尖,不外摆、不里扣,两脚舒展,全脚掌着地,弓步后脚掌不掀地,跟步不拖地。
二、步型24式太极拳出现的主要步型是马步、弓步、虚步、仆步、独立步和并步。
马步要求敛臀立腰,松胯圆裆;弓步前后两脚间距同肩宽,前弓腿垂直地面,后支撑腿自然蹬直,后脚尖与行拳方向呈45°;虚步分两种:一是虚脚脚掌着地,如“白鹤亮翅”;二是虚脚脚跟着地,如“手挥琵琶”。
两种虚步做法要求一样,都是后腿实,前腿虚,胯根放松,提膝不提胯。
仆步要胯根放松,屈蹲腿脚尖稍外展,仆腿伸直与地面平行,脚尖内扣,全脚掌着地。
独立步则要求胯根放松,支撑腿微屈,尾闾下插,提膝腿尽量抬高,胯微扣,脚尖自然下垂,上体中正。
并步要求屈膝两脚平行向前,相距约20厘米。
三、步法24式太极拳出现的步法有前进步(如“野马分鬃”)、后退步(如“倒卷肱”)、侧行步(如“云手”及跟步)。
连续前进步做法是:两腿屈膝下蹲,右脚外摆45°,左腿轻提出脚,脚跟着地,碾(右)脚左转腰成左弓步,敛臀立腰,重心后移,摆(左)脚,重心前移,右脚提至左脚踝,出右脚,碾(左)脚右转腰成右弓步。
连续后退步做法是:左脚提收向左后方退一步,45°落脚,碾前脚掌后移重心;提脚撤步,碾脚后移重心。
后退步要求重心平稳,不能忽高忽低。
侧行步预备式屈膝半蹲,左脚脚跟外撑横开一步,固定左膝,旋左胯收右胯,右脚脚跟外撑,于左脚横开一脚处落脚,两脚尖向前,两眼平视前方。
旋右胯,出左脚(脚跟外撑),以此类推。
在做“白鹤亮翅”和“手挥琵琶”前都有一个跟步,做法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
一、关于正压腿
在压腿的几种方法里,正压腿是基础,也是习练者感到吃力的方法。
初练者常存在以下问题:低头、弯腰,急于用头碰脚,胸部和腿之间出现一个大空儿,还有的站不稳,像要后倒似的,甚至出现腿部韧带受伤。
要解决以上问题,压腿时可注意以下几点:h ![qL; bo
EL#?VX
= T9FN7}[>
1、规范动作,分步进行#] > mk]s
(1)初练时,不宜做强度很大的练习。
把腿放在与腰同高的物体上,髋部后坐,臀部要平,支撑腿与地面垂直,膝部挺直,被压腿脚尖向上并有意识地向回勾扣,上身用力向前移动,使被压腿成一直线。
脚尖回勾有利于拉长腿部韧带、肌腱、肌肉,上身前移可拉长躯干,特别是脊椎。
一条腿压几分钟后,再换另一腿。
几天之后,腿部肌肉变得柔软而富有弹性时,可进行下一步。
6 K O>=TP2
(2)被压腿及支撑腿均挺直,双手按压被压腿膝部,收髋使身体尽量向前俯压,以增强膝关节后之窝肌的伸展性。
rF + v *co
(3)双手按被压腿膝部,髋部后坐,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压,试着以腹部贴大腿,此步成后,可进行下一步练习;aJC kjW <Z
(4)双手由下抱握被压腿小腿,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压,试着以腹部贴大腿、以胸部贴膝盖。
此步成后,可进行下一步练习。
Y }[ ,g
(5)被压腿与支撑腿挺直,双手搬住脚掌,腹部贴大腿,胸部贴膝盖,试着以额头碰脚尖。
此步成后,可进行下一步练习。
h2% pj1`L
(6)双手搬住脚掌,腹部贴大腿,胸部贴膝盖,试着用嘴触脚尖。
此步完成后,进行下一步。
(7)双手搬住脚掌,依上法,用下腭碰脚尖。
此步成后,说明正压腿已成。
只有这样一步一步地练习,使躯干与腿部形成一一对应,如腹部与大腿、胸与膝、头与脚尖依次对应接触,才可避免躯干与腿之间出现的空儿。
= 0o3=1: ^
$ uZ< C!
2、由轻到重,由低到高sw?' kU-
压腿时,身体对腿部韧带、肌腱、肌肉施加压力。
初练时,用力要轻,当练习一段时间后可逐渐加重压力;如果一开始就施以重力,也许能坚持一二天,恐怕第三四天连走路也难了。
腿放的高度应由低到高。
将腿放至与腰同高,压到下颌碰到脚尖时,可把腿放在与胸同高的物体上;再练至下颌下碰到脚尖时,可把腿放在与肩同高的物体上,直至把脚放在与头高的物体上。
sW&6h+6G-N
3、先拉后压,由近及远初练压腿,因其腿部韧带、肌腱、肌肉伸展性差,猛然用力拉长,不仅徒劳无功,还会使韧带受伤。
因此初练时,应先拉长腿部韧带、肌腱、肌肉及脊椎,然后施以振压;振压也要一下一下地进行,不可急于求成。
压腿时还要注意躯干与腿部的接触是由近及远的,躯干与腿相应部位的接触顺序是:躯干:腹部—胸部—头部腿部:大腿—膝盖—脚尖,不要一开始就毫无顾忌地用头硬碰脚尖。
</sr9%OZSn
4、要意志坚强,持之以恒进行腿部柔韧性练习,的确枯燥乏味,尤其是练到一定程度,还会有腿、髋部酸痛的感觉,这是练习者出现的类似长跑运动员一样的“疲劳期”,此时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坚强的意志,有苦恒之心,不可停歇。
因腿功柔韧素质与腿功其它素质比较起来,容易发展,也容易消退。
此时应善于自我调整,适当减轻下压力度、幅度,减少压腿时间,或是进行踢腿练习,与压踢结合等。
只要坚持下去,酸痛的感觉会逐渐消失的,那时你会为自己取得的成绩而兴奋的。
,q } O_
5、压前要做好准备活动练习前,可做一些腰、胯、膝、踝关节、腿部肌肉的准备活动。
因为肌肉、韧带的伸展性与肌肉的温度有关,通过准备活动,可提高肌肉的温暖,降低肌肉内部的粘滞性,有利于腿之柔韧性练习。
本文来自: 环球搏击网[url][/url] 更多精彩等着您!猫步是太极拳的基本步法。
猫步走好了,领会了精神,再练习拳架事半功倍。
猫步的走法
1、全身松静。
这很关键,身不松则心不静,心不静就不易察觉自己。
2、全身重量移于左腿,准备出右步。
移动的过程要慢,体会身体右侧渐虚左侧渐实。
3、提右腿。
体会右侧大腿、小腿肌肉放松,膝盖有上提之意,右胯松开。
仿佛膝盖有绳向上牵引。
体会左侧实脚肌肉放松,关节放松,虽是实脚,却是不用一点力,全身重量落于左脚,调整尾闾,可感觉左脚心虚空,重量可卸掉,左脚仍可有轻灵感。
4、左腿微弯,腰胯松开舒展开,尾闾向前向上微托,将右腿送出。
5、落步。
右腿要松开,右脚几乎平行于地面,在脚将触未触地前,脚尖轻挑,脚跟轻落地,随后全脚掌踏实。
落步瞬间腹部容易紧张,一般是因为腿劲不足。
此时重心由左腿随落步而向右侧略移,以前进后退都不觉得滞重为宜。
6、重心向右腿移动。
右腿完全松开,松到象别人的腿一样(松大概就应该这样,别人的东西不能动,不能动就不牵挂,心放下了,没有牵挂了,自然就松开了。
这是俺自己的方法,欢迎借鉴),重心的移动全靠后腿推动。
尾闾微向上向前托。
移动至小腿垂直于地面或小腿与脚背成钝角。
有支撑八面之感。
7、收步。
右腿为实腿,收左腿,左腿膝盖似有绳牵。
松后胯,左腿轻盈收回。
对于初学太极拳者,走猫步为主,拳架为辅。
猫步走好了,再练拳架事半功倍。
走猫步分三阶段:
1、刚开始练习先不用注意很多,只要步子能迈大就可以。
初练,对自己的身体很模糊,尽量松着迈大步可以放松肌腱(不主张压腿,如果喜欢压腿,那在走完猫步或练完拳后压),在迈步过程中体会自己的腿部
肌肉,慢慢能听到自己腿部肌肉哪里是哪里,并练习放松。
2、几个月后,对自己的腿有了些认识后,可以迈小步来体会胯,及迈步过程中放松胯。
具体操作:
迈步半个脚长及一个脚长即可,迈出腿落步时状如稍息,完全虚无,重心在支撑腿,而后听着自己的胯和腿部肌肉的细微变化,将重心慢慢移至迈出腿。
如果劲为十分,落步时前腿为0,后腿为10,重心迁移,后腿送几分,前腿接几分。
前腿一直保持松的状态,即使前腿成弓步。
心下一沉即可将前虚变成前实,收后腿。
此时后腿如同废掉一样虚设,拖带着收回来体会后胯放松。
前腿尽量松开,即使是实腿。
多长时间走一步?一分钟左右或更长,仔细体会每块肌肉、关节的细微变化,刚开始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等对自己很熟悉了,自然时间用的就少了。
你会发现:迈小步原来比几个月来练的大步还要累上n倍。
步子小容易放松,因松而沉。
3、能体会到胯及腿上的肌肉细微变化后,可以再迈大步。
此时要保持胯的水平,脊柱的不偏不倚,及体会尾闾在迈步收步时的作用。
尾闾托丹田:就如屁股下有个随时可以落座的凳子,而你一直处在将坐未坐之时。
练拳也好、走猫步也好,只有能做到反观内听,才能很好的审视自己,不然与做操无异。
怎样能做到反观内听,我最近体会是:脸部松透,松到抬起眼皮的力气也不愿意用,状如半睡。
真格的眼问鼻、鼻问口、口问心,但这只是外像,实际上你的心思不在鼻口,而是在你自己的骨骼肌肉关节。
走猫步常见问题:
1、提步或落步时单脚支撑时容易站不稳:上身不松,重心偏高。
松开心腹,自然就站得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