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职变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中常见表官职变动的实词
一、表授予官职的:
1、荐、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文选•陈情表》
2、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
如: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晋书•谢安传》
前后九辟公府《后汉书•钟皓传》
3、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岁余,征拜侍御史。
《后汉书•王涣列传》
4、拜:授予官职
5、除:任命,授予官职。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文选•陈情表》
6、授:给予官职国以功授官予爵。
《商君书•靳令》
7、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如:起樗里子于国。
《战国策》
8、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文选•陈情表》
二、表调动官职的
升迁的:
1、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左迁指降职、贬官。
如:“孝文帝悦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史记•贾谊传》
吾极知其左迁。
《汉书•周昌传》
调动官职的:
1、转、调徙:调动官职
如:文宝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
《隋史•徐文宝传》
“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徙齐王信为楚廷王。
《史记•淮阴侯列传》
2、补:补充缺职如:迁补太守卒史,举贤良为大司农丞。
降职、罢免的
1、贬:降职;如:贬连州刺史。
《旧唐书•刘禹锡传》
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2、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
3、出:离开京城外调,一般指贬官(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如:韦仁约弹右仆射褚遂良出为同州刺史。
“出”有时也指平调。
4、罢、免:罢黜,免去官职。
“非其才者罢之”《晋书•魏舒传》
5、黜、废:废弃不用。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
《论语•微子》
三、表兼职,代理官职的词语。
1、兼:同时掌管,兼任。
如:未几,移镇青州,就加兼中书令。
《旧五代史•甘荷余传》
2、领:兼任,代理,暂时担任。
如:迁中书郎,领东观祭酒。
《南史•虞愿传》
3、权:暂代官职如: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
《宋史•李纲传》
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易《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4、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备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
《泷冈阡表》
5、假:暂时代理。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汉书•苏武传》
晁错,颍川人也。
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
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
错上言兵事,文帝嘉之。
后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中。
由是迁中大夫。
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
孝文虽不尽听,然奇其材。
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爰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
法令多所更定。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晁错颍川人,凭文学才能担任太常掌故,,皇帝看重他,于是任命他做太子家令。
那时候匈奴强大,屡次骚扰边境,皇上派兵抵御。
晁错上书就战事发表意见,汉文帝很赏识他。
后来命令有关负责官员举荐贤良文学士,晁错在人选之中。
由此他升任中大夫。
晁错又进言议论应该削弱诸侯的事情,以及法令可以更改修定的地方,一共上书三十篇。
汉文帝虽然没有完全听从他的意见,但是认为他是个奇材。
当时,太子认为晁错的计策好,爰盎等大功臣大多不喜欢晁错。
汉景帝即位,让晁错任内史。
许多法令都(按照晁错的意见)更改修定。
晁错升任御史大夫(以后),呈请(查究)诸侯的罪过,削减他们支系亲属的封地。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
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
丐郡,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
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
徽宗即位,起任黄庭坚为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舒州知州,又以吏部员外郎召用,他都推辞不就,请求为郡官,得任太平州知州,上任九天就被罢免,主管玉龙观。
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秉承他的意向,呈上黄庭坚写的《荆南承天院记》,指斥他对灾祸庆幸,黄庭坚再一次被除名,送到宣州管制。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
家贫。
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
建元元年,是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
使匈奴,还报,不合上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病免归。
元光五年,菑川国复推上公孙弘,拜为博士。
丞相公孙弘是齐地菑川国薛县的人,表字叫季。
他家里穷,直到四十多岁时,才学习《春秋》及各家解释《春秋》的著作。
武帝建元元年,这时,公孙弘已经六十岁,以贤良的身份被征召入京,当了博士。
他奉命出使匈奴,回来后向武帝报告情况,不合皇上的心意,皇上发怒,认为公孙弘无能,公孙弘就借有病为名,免官归家。
武帝元光五年,菑川国又推荐公孙弘,封他为博士。
虞延少为亭长,时王莽贵人魏氏宾客放从,延率吏卒突入其家捕之,以此见怨,故位不升。
王莽末,天下大乱,延常婴甲胄,拥卫亲族,扌干御钞盗,赖其全者甚众。
建武初,除细阳令。
后去官还乡里,太守富宗闻延名,召署功曹。
帝既异之,乃诏衍令自称南阳功曹诣阙。
既到,拜郎中,迁玄武司马。
衍在职不服父丧,帝闻之,乃叹曰:“…知人则哲,惟帝难之‟。
信哉斯言!”衍惭而退,由是以延为明。
虞延年轻时做亭长,此时王莽的贵人(女官名)魏氏的门客放纵,虞延带领官吏冲入他的家逮捕了他,虞延因此事被怨恨,所以官位不能升迁。
王莽末年,天下大乱,虞延常常披铠甲戴头盔,护卫亲族,抵御掠夺的强盗,依赖他保全生命财产的人很多。
东汉建武初年,他被任命为细阳县令。
后离职回乡,太守富宗听到虞延的名声,征召安排他任功曹(官名)。
皇帝已经认为邓衍与众不同,于是下令让他自称南阳功曹到皇宫。
他到了以后,被任命为郎中,升为玄武门司马。
邓衍在官职上不为父亲服丧,皇帝听到此事,于是叹息道:“…了解人就是明智,只有皇帝难做到。
‟这话确实啊!”邓衍很惭愧,辞去了官职。
因此(时人)认
为虞延有知人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