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缺氧模型的复制
动物缺氧模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复制不同病因导致的动物缺氧模型,了解乏氧性、血液性、组织中毒性缺氧的分类。
2. 观察缺氧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以及血液颜色变化。
3. 了解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通过复制不同类型的缺氧模型,观察缺氧对动物机体的影响,从而深入了解缺氧的病理生理机制。
缺氧是指动物组织、细胞因氧供应不足或氧利用障碍而发生的代谢障碍。
根据缺氧的原因和发生机制,缺氧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乏氧性缺氧:指因吸入气氧分压过低或血液携带氧的能力下降而引起的缺氧。
2. 血液性缺氧:指因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性质改变而引起的缺氧。
3. 组织中毒性缺氧:指因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下降而引起的缺氧。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成年小白鼠10只,体重20-25克。
2. 实验仪器:缺氧装置、呼吸记录仪、血氧饱和度仪、显微镜、注射器、剪刀、镊子等。
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亚硝酸钠溶液、美兰溶液、氯丙嗪溶液、钠石灰等。
四、实验方法1. 乏氧性缺氧模型复制:(1)将1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
(2)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
(3)实验组小鼠置于缺氧装置中,对照组小鼠置于正常环境中。
(4)观察并记录两组小鼠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液颜色等指标。
2. 血液性缺氧模型复制:(1)将5只小白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只。
(2)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溶液0.1ml/10g体重,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3)观察并记录两组小鼠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液颜色等指标。
3. 组织中毒性缺氧模型复制:(1)将5只小白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只。
(2)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氯丙嗪溶液0.1ml/10g体重,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3)将实验组小鼠置于冰浴中,对照组小鼠置于正常环境中。
(4)观察并记录两组小鼠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液颜色等指标。
五、实验结果1. 乏氧性缺氧组小鼠出现明显的呼吸加快、血氧饱和度下降、血液颜色变紫等症状。
缺氧模型复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缺氧是机体因氧供应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而导致的生理和生化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缺氧在多种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为了研究缺氧对机体的影响,本实验旨在复制缺氧模型,观察缺氧对小鼠生理指标、生化指标和组织形态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复制不同类型的缺氧模型,包括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和组织中毒性缺氧。
2. 观察缺氧对小鼠生理指标、生化指标和组织形态的影响。
3. 分析不同缺氧类型对小鼠的影响差异。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昆明种小白鼠,体重(20±2)g,雌雄各半。
2. 试剂与仪器:生理盐水、5%亚硝酸钠溶液、10%葡萄糖溶液、0.1%氰化钾溶液、NaOH溶液、乙醇、甲醛、冰醋酸、中性树胶、显微镜、电子天平、移液器、离心机、水浴箱、高压蒸汽灭菌器等。
四、实验方法1. 缺氧模型复制(1)乏氧性缺氧:将小白鼠放入容积为1000ml的广口瓶中,加入NaOH溶液至瓶底,密封瓶口,使瓶内氧气被NaOH吸收,形成乏氧环境。
(2)血液性缺氧:将小白鼠放入含有5%亚硝酸钠溶液的广口瓶中,密封瓶口,使亚硝酸钠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降低血液携氧能力。
(3)组织中毒性缺氧:将小白鼠放入含有0.1%氰化钾溶液的广口瓶中,密封瓶口,使氰化钾抑制细胞内呼吸酶活性,导致组织细胞缺氧。
2. 观察指标(1)生理指标:记录小白鼠的呼吸频率、心率、体温等生理指标。
(2)生化指标:采集小白鼠血液,检测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含量、乳酸脱氢酶活性等生化指标。
(3)组织形态:取小白鼠肝脏、心脏、肾脏等组织,进行组织切片,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变化。
3. 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缺氧类型对小鼠生理指标、生化指标和组织形态的影响差异。
五、实验结果1. 乏氧性缺氧组:小白鼠呼吸频率明显降低,心率减慢,体温下降;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含量、乳酸脱氢酶活性均明显降低;组织切片观察发现,细胞出现肿胀、变性等病理变化。
复制缺氧动物实验报告
#### 实验目的1. 复制不同类型的缺氧动物模型,以了解缺氧的分类和机制。
2. 观察缺氧对动物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以及血液颜色变化。
3. 分析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 实验原理缺氧是指组织细胞因氧供应不足或利用障碍而发生的代谢障碍。
根据缺氧的原因和机制,缺氧可分为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和组织中毒性缺氧。
本实验旨在通过复制不同类型的缺氧动物模型,观察动物在缺氧条件下的生理反应,以期为临床治疗缺氧相关疾病提供参考。
#### 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体重20克左右的健康小白鼠8只。
2. 实验仪器:100、500ml广口瓶、测耗氧装置、1、2、10ml注射器、50g/L(5g/dl)亚硝酸钠溶液、10g/L(1g/dl)美兰溶液、2.5g/L(0.25g/dl)氯丙嗪溶液(新鲜配制)、生理盐水、CO气体(甲酸加浓硫酸制取)、冰浴、钠石灰、弹簧夹、剪刀、镊子。
3. 实验试剂:CO气体、亚硝酸钠溶液、美兰溶液、氯丙嗪溶液、生理盐水。
#### 实验方法1. 低张性缺氧实验1. 将小白鼠分为两组,每组4只。
2. 第一组(实验组):向腹腔内注入0.25%氯丙嗪0.1ml/10g,然后将动物放入冰浴盆中冰浴直至老鼠进入人工冬眠状态。
3. 第二组(对照组):向腹腔内注入生理盐水0.1ml/10g。
4. 将两组动物分别放入装有5g钠石灰的广口瓶内,塞紧瓶塞,连通测耗氧装置。
5. 开始计时,观察并记录动物呼吸频率、心率、血液颜色变化等指标,每3分钟重复观察一次,直至动物死亡。
2. 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实验1. 将小白鼠分为两组,每组4只。
2. 第一组(实验组):向腹腔内注射5%亚硝酸钠0.5ml,随后立即腹腔注射1%美兰0.1ml。
3. 第二组(对照组):向腹腔内注入生理盐水0.5ml。
4. 将两组动物分别放入装有5g钠石灰的广口瓶内,塞紧瓶塞,连通测耗氧装置。
5. 开始计时,观察并记录动物呼吸频率、心率、血液颜色变化等指标,每3分钟重复观察一次,直至动物死亡。
实验课理论-缺氧模型的复制及其影响因素医学PPT课件
思考题
什么是缺氧?分几种类型?分类依据是什么? 乏氧性缺氧和CO性缺氧动物死亡后脏器、血液颜
色有何不同?为什么? 亚硝酸盐中毒后,美兰抢救小鼠和对照小鼠有什么
缺氧的类型
缺氧的原因不同
乏氧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
组织中毒性 缺氧
一.乏氧性缺氧
乏氧性缺氧是 血液从肺摄取的 氧减少,以致 PaO2 降低,组织 供氧不足,又称 低张性低氧血症。
乏氧性缺氧原因
吸入气氧分压低(大气性缺氧) 外呼吸功能障碍(溺水、外伤)
二.血液性缺氧
指由于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和性质改变, 引起血氧容量降低.
肠源性紫绀
治疗:还原剂,美兰。
三.循环性缺氧
由于血流速度减慢或血流量减少,单 位时间内供给组织的氧量减少而引起的缺 氧,又称低血流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原因
缺血性缺氧
(1)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
1)休克
2)心力衰竭
(2)局部性血液循环障碍
1)血栓形成 2)动脉狭窄
淤血性缺氧
(1)右心衰竭 (2)静脉栓塞或静脉炎
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出而导致组织 缺氧。
血液性缺氧原因
1、Hb 数量↓
贫血性缺氧 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减少
2、Hb质量改变
CO中毒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亚硝酸盐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碳氧血红蛋白血症
CO与Hb的亲和力是O2的210倍, CO
O2
形成HbCO, 失去携氧的能力。
缺氧模型的复制及其影响因素
1
氧化磷酸化:最主要产能方式
线粒体 细胞核
线粒体
缺氧
供氧不足 用氧障碍
能量代谢 紊乱
缺氧实验报告结论分析
一、实验背景缺氧是指机体在氧气供应不足或组织利用氧气障碍的情况下,发生的生理、生化反应异常。
为了研究缺氧对生物体的影响,本实验通过复制缺氧动物模型,观察不同类型缺氧过程中呼吸、黏膜和血液色泽的变化,并分析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状态和体温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复制乏氧性缺氧和血液性缺氧的动物模型,观察缺氧过程中呼吸、黏膜和血液色泽的变化;2. 通过测定耗氧量和小鼠的存活时间,观察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的影响;3. 了解温度和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状态对缺氧耐受的影响以及对照实验和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三、实验方法1. 复制缺氧动物模型:采用氯丙嗪、冰浴降温、CO中毒、亚硝酸盐等方法,分别复制乏氧性缺氧和血液性缺氧的动物模型;2. 观察指标:记录小鼠的呼吸频率、黏膜和血液色泽变化、存活时间等;3. 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缺氧条件下小鼠的呼吸频率、黏膜和血液色泽变化、存活时间等指标的差异。
四、实验结果1. 复制不同原因造成的不同缺氧类型小鼠,都表现出了不同的呼吸频率和存活时间的变化;2.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动物耐受缺氧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存活时间和总耗氧率有显著性差异;3. 给小鼠注射氯丙嗪、冰浴降温可显著降低总耗氧率,延长其存活时间(p<0.01);4. CO中毒、亚硝酸盐可显著缩短小鼠存活时间,降低呼吸频率;5. 美兰可以缓解亚硝酸盐对小鼠的作用,已定程度延长小鼠存活时间,延缓呼吸频率的下降。
五、结论分析1. 缺氧对生物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黏膜和血液色泽变化、存活时间缩短等。
本实验结果表明,缺氧会导致生物体出现明显的生理反应,影响其生存能力;2.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耐受具有显著影响。
在缺氧条件下,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可降低生物体的耗氧量,延长其存活时间;3. CO中毒和亚硝酸盐对缺氧耐受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CO中毒和亚硝酸盐均可导致生物体呼吸频率降低、存活时间缩短,提示在缺氧环境下,应尽量避免CO中毒和亚硝酸盐的暴露;4. 美兰对缺氧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缺氧实验报告实验分析
一、实验背景缺氧是指生物体或组织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导致生理和生化反应受到抑制,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过程。
缺氧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理状态,严重时可导致生命危险。
为了研究缺氧对生物体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动物模型,通过复制不同类型的缺氧,观察缺氧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以及血液颜色变化的影响,并探讨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二、实验目的1. 复制不同病因导致的缺氧模型,了解乏氧性、血液性、组织中毒性缺氧的分类。
2. 观察缺氧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以及血液颜色变化。
3. 了解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昆明小白鼠4只,体重20克左右。
2. 实验材料:缺氧瓶(100ml-125ml带塞广口瓶)、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广口瓶、恒温水浴箱、5ml或2ml刻度吸管、1ml注射器、酒精灯、剪刀、镊子、钠石灰、甲酸、浓硫酸、5%硝酸钠、0.1%氰化钾、生理盐水。
3. 实验步骤:(1)乏氧性缺氧:将4只小鼠分为甲、乙、丙、丁四组,每组2只。
甲、乙组小鼠放入缺氧瓶中,丙、丁组小鼠放入充满氧气的缺氧瓶中。
观察并记录死亡时间及耗氧量。
(2)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将1只小鼠放入充满一氧化碳的缺氧瓶中,观察并记录死亡时间。
(3)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将1只小鼠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溶液,观察并记录死亡时间。
(4)血液颜色变化观察:将实验结束后的小鼠血液进行颜色观察,记录血液颜色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乏氧性缺氧:甲、乙组小鼠死亡时间分别为30分钟和45分钟,耗氧量分别为0.25ml/min和0.35ml/min。
丙、丁组小鼠死亡时间分别为60分钟和75分钟,耗氧量分别为0.5ml/min和0.65ml/min。
说明乏氧性缺氧对动物的影响较大,缺氧时间越长,耗氧量越大。
2. 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实验小鼠死亡时间为15分钟,说明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对动物的影响较大。
3. 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实验小鼠死亡时间为20分钟,说明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对动物的影响较大。
病理实验性缺氧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复制病理实验性缺氧模型,了解不同类型缺氧的特征。
2. 观察缺氧对机体的影响,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
3. 探讨缺氧的病理生理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缺氧是指机体在供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以氧分压降低为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
根据缺氧的原因和机制,可分为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
本实验主要探讨低张性缺氧和血液性缺氧。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白鼠6只,体重约20g。
2. 实验仪器:缺氧瓶(100ml带塞广口瓶)、一氧化碳发生装置、恒温水浴箱、秒表、呼吸频率计数器、电子天平、注射器、剪刀、镊子等。
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亚硝酸钠溶液、5%碳酸钠溶液、10%葡萄糖溶液、10%水合氯醛溶液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实验分组:将6只小白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低张性缺氧组、血液性缺氧组。
2. 低张性缺氧组:(1)将缺氧瓶放入恒温水浴箱中,水温控制在37℃。
(2)将亚硝酸钠溶液注入缺氧瓶中,使瓶内氧气浓度降低。
(3)将小白鼠放入缺氧瓶中,记录缺氧前后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3. 血液性缺氧组:(1)将小白鼠麻醉后,进行颈静脉穿刺,抽取一定量的血液。
(2)将抽取的血液注入小白鼠体内,造成血液性缺氧。
(3)记录缺氧前后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4. 正常对照组:仅观察小白鼠的正常生理指标。
5. 数据统计与分析:对各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缺氧类型对机体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1. 低张性缺氧组:小白鼠呼吸频率明显增加,血氧饱和度降低,出现明显的发绀现象。
2. 血液性缺氧组:小白鼠呼吸频率无明显变化,血氧饱和度降低,出现明显的紫绀现象。
3. 正常对照组:小白鼠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均无明显变化。
六、实验结论1. 低张性缺氧和血液性缺氧均可导致机体出现明显的呼吸频率增加和血氧饱和度降低,表现为明显的发绀现象。
2. 低张性缺氧和血液性缺氧对机体的影响存在差异,低张性缺氧主要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加,血液性缺氧主要表现为血氧饱和度降低。
缺氧实验报告分析
一、实验背景缺氧是指生物体组织、器官或细胞因氧供应不足或氧利用障碍而导致的生理功能异常。
缺氧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理生理现象,严重时可导致生命危险。
为研究缺氧的机制及影响因素,本实验通过复制不同类型的缺氧模型,观察缺氧对动物生理功能的影响,并分析缺氧耐受性的影响因素。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选用体重相近的健康小白鼠作为实验动物。
2. 缺氧模型复制:(1)低张性缺氧:将小白鼠放入装有钠石灰的广口瓶中,使瓶内氧分压降低,模拟低张性缺氧。
(2)血液性缺氧:向小白鼠腹腔注射一定量的CO,使血红蛋白与CO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降低血液携氧能力。
(3)组织中毒性缺氧:向小白鼠腹腔注射一定量的亚硝酸钠,使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降低血液携氧能力。
3. 观察指标:(1)呼吸频率:记录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呼吸频率变化。
(2)皮肤黏膜颜色:观察小白鼠皮肤黏膜颜色的变化,判断缺氧程度。
(3)存活时间:记录小白鼠死亡时间,分析缺氧耐受性。
4. 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实验结果1. 低张性缺氧:低张性缺氧组小白鼠呼吸频率先加快后减慢,皮肤黏膜由红润变为樱桃红,存活时间较长。
2. 血液性缺氧:血液性缺氧组小白鼠呼吸频率加快,皮肤黏膜呈青紫色,存活时间较短。
3. 组织中毒性缺氧:组织中毒性缺氧组小白鼠呼吸频率加快,皮肤黏膜呈青紫色,存活时间较短。
4. 缺氧耐受性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缺氧耐受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缺氧类型、动物个体差异、外界环境温度等。
四、实验分析1. 低张性缺氧:低张性缺氧时,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导致组织缺氧。
实验结果显示,低张性缺氧组小白鼠呼吸频率先加快后减慢,皮肤黏膜由红润变为樱桃红,存活时间较长,表明低张性缺氧具有一定的代偿能力。
2. 血液性缺氧:血液性缺氧时,血红蛋白与CO结合,降低血液携氧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血液性缺氧组小白鼠呼吸频率加快,皮肤黏膜呈青紫色,存活时间较短,表明血液性缺氧对动物生理功能的影响较大。
病生实验:缺氧
缺氧前言:氧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当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时,组织的代谢、功能、甚至于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异常变化,这个病理过程就叫做缺氧。
根据缺氧的原因和血氧指标的变化,把缺氧分为了4个类型,包括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
本次实验复制的是乏氧性缺氧的模型。
实验目的1. 学会复制缺氧的动物模型。
2. 观察缺氧过程中呼吸、循环、血液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探讨这些变化的机制。
实验步骤1.称重2.固定背位交叉固定局麻分离气管3.剪毛:手术部位是颈部和一侧腹股沟,把这两个部位的毛剪干净。
4.麻醉:局麻,1%的普鲁卡因,3ml左右皮下注射,边进针边打药,注意不要把普鲁卡因打到肌肉或血管里。
颈部是沿着正中线进行麻醉,腹股沟部位沿着股动脉走行的方向进行麻醉。
5.分离气管:颈部沿着颈正中线做一个长4-6cm的皮肤切口,逐层钝性分离皮下组织,暴露出颈部肌肉,分开颈部正中肌群就可以看到气管,小心地分离气管,穿一根线备用。
6.分离血管:① 两侧的颈总动脉:翻开气管两侧的肌肉层,就可以看到颈总动脉,它被包在血管神经鞘里,颈总动脉的特点是搏动明显、粉红色、壁韧,很容易分辨。
把颈总动脉小心分离出来,尽量游离得长一些,下面穿两根线备用。
②股动脉:沿股动脉走行的方向做3-4cm长的皮肤切口,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可以看到由外而内依次是股神经、股动脉和股静脉,股动脉常常被股神经和股静脉遮住。
把股动脉同股神经、股静脉分离开,尽量游离得长一些,下面穿两根线备用。
分离颈总动脉分离分离股动脉气管插管7.气管插管:在气管软骨环上剪一个横向的切口,插入气管插管,结扎固定,为了防止插管滑脱,把结扎线在侧管上绕一下,打结,防止插管脱出。
8.肝素化:耳缘静脉注射肝素5ml/kg。
9.颈总动脉及股动脉插管:结扎远心端,动脉夹夹闭近心端,用眼科剪在靠近远心端处剪开一个"V"形斜口,插管并固定。
血管插管连接呼吸换能器P owerlab仪描记正常血压呼吸10.夹闭气管插管的侧管,直管与呼吸换能器相连,再打开颈总动脉的三通管,描记一段正常的血压和呼吸。
实验动物模型的制备
病理生理学实习指导一、缺氧模型的实验性复制㈠目的与原理通过给动物低氧环境,影响 Hb 的带氧能力及使组织不能利用氧等方法,复制不同类型 缺氧模型,经呼吸、机能状态、皮肤粘膜颜色等指标,显示了其不同症状与特征, 制模型的方法及原理又有大概的了解, 有利于深入和研究各缺氧症的发生、律。
低张性缺氧 一氧化碳中毒 氰化钾中毒1低氧性缺氧⑴将小白鼠至于250ml 广口瓶(内装钠石灰吸收二氧化碳)中观察上述指标。
⑵:将瓶塞紧,同时记录时间,每 5min 重复观察上述指标一次(如有变化则随时记录)直到动物死亡为止。
2•—氧化碳中毒性缺氧⑴如图8-3-1装好一氧化碳发生装置。
⑵)将小白鼠一只放入瓶中,观察上述指标。
⑶取甲酸3ml 放入试管内,加入浓硫酸2ml ,塞紧。
如气泡产生较少,可用酒精灯加热, 加速一氧化碳的产生(但不可过热以至液体连续沸腾, 因一氧化碳产生过快,动物迅速死亡, 血液颜色改变不明显)。
⑷在整个过程中,注意观察上述指标。
(注):一氧化碳产生原理:H 2SO 4HCOOHCOT +H 2O△3•氰化钾中毒性缺氧⑴称小白鼠体重,观察上述指标,预先准备1%亚硝酸钠及10%硫代硫酸钠各10ml Kg -1, 以备急救用。
同时对复 发展和转归的规㈡实验对象 小白鼠。
㈢器材与药品缺氧瓶(装有管道瓶塞的和2ml 刻度吸管,粗天平(附砝码)钠石灰(氢氧化钠、氧化钙) 10%硫代硫酸钠溶液。
㈣步骤与观察250ml 广口瓶),酒精灯,一氧化碳发生器, ,剪刀,普通镊。
,甲酸,浓硫酸,0.125%氰化钾溶液, 1ml 注射器,5ml 1%亚硝酸钠溶液,表 8-3-1 观察指标呼吸(频率、幅度)机能状态 (活动度)皮肤粘膜颜色图8-3-1 一氧化碳发生装置⑵腹腔注射0.125%氰化钾9ml Kg-1,立即观察上述指标。
⑶待小白鼠出现共济失调或竖尾时,将准备好的急救药注入腹腔。
⑷重复步骤⑵,不予抢救。
⑸⑸将三种缺氧实验动物尸体打开腹腔,比较血液或肝脏颜色。
试验一缺氧模型的复制[整理版]
实验一缺氧模型的复制[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小鼠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模型的复制方法。
2.熟悉亚硝酸盐、CO中毒的临床抢救原理。
[实验教学内容] 4学时1.讲授复制缺氧模型的方法(低氧、CO中毒、亚硝酸盐中毒)。
2.观察对比低氧、CO中毒和亚硝酸盐中毒三种缺氧皮肤粘膜的颜色变化3.应用美兰抢救亚硝酸盐中毒小鼠。
[注意要点]1.复制低张性缺氧时,广口瓶内要加生石灰。
2.复制CO中毒性缺氧模型时,应注意硫酸与甲酸的强腐蚀性。
3.操作时避免被动物咬伤。
实验二实验性肺水肿[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用大剂量快速输液法复制实验性肺水肿的家兔模型;2.熟悉水肿理论知识,解释家兔肺水肿时症状、体征的发生机制;3.讨论本水肿发生的可能机制及肾上腺素的应用意义。
[实验教学内容] 4学时1.颈外静脉插管后,由静脉大剂量快速输液复制肺水肿模型;2.在液体输入后,由耳缘静脉注射肾上腺素观察输液前、后家兔的表现。
3.当证明肺水肿出现时,处死动物,打开胸腔,把肺取出,计算肺系数,[注意要点]1.实验兔与对照兔的输液速度应基本一致,输液不要太快。
2.解剖取出肺时,勿损伤表面和挤压肺组织,以防止水肿液流出,影响肺系数值。
实验三高钾血症[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家兔高钾血症模型的复制方法。
2.观察高钾血症时家兔心电图变化的特征。
3.了解血钾升高后,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
[实验教学内容] 4学时1.动物全麻后固定,连接心电导联。
2.自家兔耳缘静脉内,滴入0.5%氯化钾,逐渐加快速度。
3.出现室颤时停止推注,并立即用5%氯化钙静脉缓注抢救,同时观察心电图恢复状态。
4.再次快速静脉推注5%氯化钾,观察记录心电、血压和心率变化,直至心电图出现室颤或成一直线时为止,立即开胸观察心脏停跳状态。
[注意要点]1.密切观察动物心电及状态,以利于抢救。
2.避免钾的用量过多、过快。
实验四失血性休克[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的方法。
病生实验缺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缺氧的概念和分类;2. 掌握缺氧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3. 观察缺氧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4. 分析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缺氧是指机体组织细胞因氧气供应不足而导致的生理功能紊乱。
根据缺氧的原因和机制,缺氧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低张性缺氧:指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导致组织细胞缺氧;2. 血液性缺氧:指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或功能异常,导致氧运输能力下降;3. 组织性缺氧:指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下降。
本实验通过复制缺氧动物模型,观察缺氧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分析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白鼠若干;2. 实验仪器:缺氧瓶、恒温水浴箱、氧气分析仪、电子天平等;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亚硝酸钠、氰化钾、钠石灰等。
四、实验方法1. 缺氧动物模型的复制:(1)低张性缺氧:将小白鼠放入缺氧瓶中,瓶内加入适量生理盐水,然后通入氮气,使瓶内氧气浓度降低至约10%。
(2)血液性缺氧:将小白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腹腔注射亚硝酸钠溶液,观察两组动物生理功能的变化。
(3)组织性缺氧:将小白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腹腔注射氰化钾溶液,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动物生理功能的变化。
2. 观察指标:(1)一般状况:观察动物的活动、呼吸、皮毛等变化;(2)呼吸功能:测定动物的呼吸频率、潮气量等指标;(3)血液指标:测定动物的血红蛋白含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4)神经系统功能: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等指标。
五、实验结果1. 低张性缺氧组动物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活动减少、皮毛松散等症状,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明显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氧饱和度降低;2. 血液性缺氧组动物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活动减少、皮毛松散等症状,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明显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氧饱和度降低;3. 组织性缺氧组动物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活动减少、皮毛松散等症状,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明显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氧饱和度降低。
缺氧模型机能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缺氧模型的复制方法;2. 观察缺氧对机体的影响,了解缺氧的分类及病理生理变化;3. 掌握缺氧实验的观察指标及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缺氧是指机体组织细胞因氧气供应不足或利用障碍而导致的生理和代谢异常。
根据缺氧的原因和机制,缺氧可分为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和组织中毒性缺氧。
本实验通过复制不同类型的缺氧模型,观察缺氧对机体的影响,了解缺氧的分类及病理生理变化。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白鼠(体重20-25g);2. 实验仪器:缺氧瓶、一氧化碳发生装置、恒温水浴箱、刻度吸管、注射器、酒精灯、剪刀、镊子、钠石灰、甲酸、浓硫酸、生理盐水等;3. 实验试剂:5%硝酸钠、0.1%氰化钾、生理盐水等。
四、实验方法1. 乏氧性缺氧实验:(1)将小白鼠放入缺氧瓶中,密封瓶口;(2)观察小白鼠的呼吸、活动状态及存活时间。
2. 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实验:(1)将小白鼠放入一氧化碳发生装置中,密封瓶口;(2)观察小白鼠的呼吸、活动状态及存活时间。
3. 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实验:(1)将小白鼠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溶液;(2)观察小白鼠的呼吸、活动状态及存活时间。
五、实验结果1. 乏氧性缺氧实验:(1)小白鼠在缺氧瓶中表现为呼吸急促、活动减少,存活时间约为30分钟;(2)缺氧瓶内气体颜色由无色变为淡蓝色。
2. 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实验:(1)小白鼠在缺氧瓶中表现为呼吸急促、活动减少,存活时间约为15分钟;(2)缺氧瓶内气体颜色由无色变为淡红色。
3. 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实验:(1)小白鼠腹腔注射亚硝酸钠后,表现为呼吸急促、活动减少,存活时间约为10分钟;(2)亚硝酸钠中毒组小鼠血液颜色变淡,皮肤黏膜呈青紫色。
六、实验分析1. 乏氧性缺氧实验表明,小白鼠在缺氧环境下,呼吸频率加快,活动减少,最终因缺氧死亡。
此实验结果证实了乏氧性缺氧的存在。
2. 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实验表明,小白鼠在吸入一氧化碳后,呼吸频率加快,活动减少,最终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实验课--缺氧
相互比较。 • 注意观察动物的表现,不要忘记录动物的存活时间。 • 美蓝剂量要适当,防止美兰沾到身体、衣物及地面。
11
思考题
1. 不同机能状态下的小鼠对缺氧的耐受性有何不同, 为什么?
缺氧 (Hypoxia)
• 低张性缺氧 • 血液性缺氧 • 循环性缺氧 • 组织性缺氧
外呼吸 气体运输 内呼吸
实验目的
➢ 复制缺氧模型(低张性和血液性) ➢ 观察不同类型缺氧的特点及影响缺
氧的因素 ➢观察机体状态、环境温度对动物缺氧
耐受性的影响。了解成年、新生小鼠 对缺氧耐受性的差异,并分析机制。
2. 美蓝解救亚硝酸盐中毒所致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 机制是什么?
3. 成鼠、幼鼠哪个存活时间长?为什么?
表1 缺氧模型的复制
组别 体重
低张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 生理盐水组 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美兰
缺氧前
缺氧后
生存时间
R(次/10秒)皮肤口 唇来自色5’,10’,15’ ……
脏器、血 液颜色
表2 不同年龄、机能状态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
谢谢
组别 体重
尼可刹米 乌拉坦 正常成年 新生小鼠
缺氧前 生存时缺间氧后
R(次/10秒)
皮肤口 唇颜色
5’,10’,15’ ……
脏器、血 液颜色
表3 温度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
组别 体重
室温 0-4℃ 40-42℃
缺氧前
R(次/10秒)
皮肤口 唇颜色
缺氧后
生存时间
5’,10’,15’ ……
脏器、血 液颜色
缺氧模型复制的原理
缺氧模型复制的原理
缺氧模型复制的原理主要有:
1. 降低氧浓度- 在密闭容器内减少氧气比例,增加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比例,降低氧浓度。
2. 加压降低氧分压- 在高压环境下,即使氧浓度不变,但氧分压降低,也可以导致相对缺氧。
3. 血流灌注不足- 通过结扎血管或压迫血管的方式,使某些组织或脏器的血流量减少,引起局部缺氧。
4. 血氧合成障碍- 使用化学方法抑制红细胞生成或血红蛋白合成,降低输氧能力。
5. 细胞呼吸抑制- 使用化学抑制剂阻断线粒体固醇通路,抑制氧化磷酸化,降低细胞利用氧气的能力。
6. 诱导红细胞溶血- 通过化学或物理方式破坏红细胞,使血液释放大量二氧化碳,“盗取”氧气。
7. 加速组织新陈代谢- 通过兴奋剂提高新陈代谢,耗氧快于补充,造成“功能性”
缺氧。
8. 选择易感模型- 选用对缺氧敏感的动物模型,较易复制缺氧状态。
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成功建立缺氧的实验模型。
小鼠缺氧实验报告机制
一、实验背景缺氧是指机体组织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导致细胞代谢和功能受到影响的一种病理状态。
为了研究缺氧对小鼠生理和生化过程的影响,本实验通过人为制造缺氧环境,观察小鼠在不同缺氧条件下的生理反应和生化指标变化,从而分析缺氧的机制。
二、实验目的1. 复制不同类型的缺氧模型,如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和组织中毒性缺氧。
2. 观察缺氧对小鼠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3. 分析缺氧对小鼠血液颜色、耗氧量等生化指标的影响。
4. 探讨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三、实验方法1. 缺氧模型的复制:- 乏氧性缺氧:将小鼠放入密闭容器中,逐渐降低容器内的氧气浓度。
- 血液性缺氧:通过腹腔注射亚硝酸钠或氰化钾等物质,降低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的含量。
- 组织中毒性缺氧:通过注射一氧化碳等物质,阻断组织细胞对氧气的利用。
2. 观察指标:- 呼吸频率和深度-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如翻正反射、肌肉紧张度等)- 血液颜色变化- 耗氧量3. 数据分析:- 通过记录小鼠在不同缺氧条件下的生理和生化指标变化,分析缺氧的机制。
四、实验结果1. 呼吸系统:- 乏氧性缺氧和血液性缺氧条件下,小鼠呼吸频率和深度明显增加,以增加氧气摄入和二氧化碳排出。
- 组织中毒性缺氧条件下,小鼠呼吸频率和深度无明显变化。
2. 中枢神经系统:- 乏氧性缺氧和血液性缺氧条件下,小鼠出现翻正反射减弱、肌肉紧张度降低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 组织中毒性缺氧条件下,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无明显变化。
3. 血液颜色:- 乏氧性缺氧和血液性缺氧条件下,小鼠血液颜色变暗,呈紫红色,提示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 组织中毒性缺氧条件下,小鼠血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4. 耗氧量:- 乏氧性缺氧和血液性缺氧条件下,小鼠耗氧量明显增加,以维持生命活动。
- 组织中毒性缺氧条件下,小鼠耗氧量无明显变化。
五、机制分析1. 呼吸系统:- 缺氧条件下,呼吸中枢兴奋,导致呼吸频率和深度增加,以提高氧气摄入和二氧化碳排出。
动物小鼠缺氧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复制小鼠缺氧模型,观察不同类型缺氧对小鼠生理指标的影响。
2. 探讨缺氧对小鼠呼吸、血液色泽、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及存活时间的影响。
3. 分析影响小鼠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昆明小鼠10只,体重20-25克。
2. 实验药品:1%咖啡因、0.25%氯丙嗪、生理盐水、钠石灰、美兰、亚硝酸钠。
3. 实验仪器:缺氧瓶、测耗氧量装置、注射器、剪刀、镊子、天平、烧杯、恒温水浴箱。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10只小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2只。
2. 缺氧模型复制:- 乏氧性缺氧组:将小鼠放入缺氧瓶中,瓶内充满二氧化碳,观察小鼠呼吸、血液色泽、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及存活时间。
- 血液性缺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小鼠呼吸、血液色泽、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及存活时间。
-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组:小鼠腹腔注射0.25%氯丙嗪,观察小鼠呼吸、血液色泽、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及存活时间。
-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组:小鼠腹腔注射1%咖啡因,观察小鼠呼吸、血液色泽、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及存活时间。
- 对照组:小鼠正常饲养,观察小鼠呼吸、血液色泽、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及存活时间。
3. 观察指标:- 呼吸频率- 血液色泽-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存活时间四、实验结果1. 乏氧性缺氧组:小鼠呼吸频率明显降低,血液色泽变暗,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抑制,存活时间为(平均)30分钟。
2. 血液性缺氧组:小鼠呼吸频率降低,血液色泽变暗,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抑制,存活时间为(平均)40分钟。
3.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组:小鼠呼吸频率降低,血液色泽变暗,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抑制,存活时间为(平均)50分钟。
4.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组:小鼠呼吸频率增加,血液色泽变淡,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兴奋,存活时间为(平均)60分钟。
5. 对照组:小鼠呼吸频率、血液色泽、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及存活时间均正常。
五、分析与讨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缺氧对小鼠生理指标有显著影响,包括呼吸频率、血液色泽、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及存活时间。
缺氧动物模型复制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的影响
缺氧动物模型复制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的影响第一篇:缺氧动物模型复制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的影响缺氧动物模型复制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的影响摘要目的本实验学习复制乏氧性缺氧和血液性缺氧动物模型的方法,观察缺氧过程中呼吸的反应及血液色泽和全身一般情况的变化,并了解温度和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状态对缺氧耐受的影响以及对照实验和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方法通过测定耗氧量和小鼠的存活时间来观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的影响。
通过复制乏氧性缺氧、CO中毒、注射NaNO2及注射NaNO2和美蓝的动物模型,来观察不同缺氧类型动物在缺氧过程中呼吸、黏膜和血液色泽的变化。
结果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的存活时间为24.63±7.29min, 注射氯丙嗪的小鼠的存活时间为45.75±13.64 min,两者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
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的耗氧量为14.59±2.92 ml,注射氯丙嗪的小鼠的耗氧量为9.64±3.61 ml。
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的耗氧率0.03±0.012(ml/g/min), 注射氯丙嗪的小鼠的耗氧率为0.01±0.004(ml/g/min),两者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
在复制乏氧性缺氧、CO中毒、注射NaNO2、注射NaNO2和美蓝的动物模型过程中,CO中毒的小鼠比乏氧性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短,注射NaNO2小鼠比注射NaNO2和美蓝的小鼠存活时间短。
结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并处于低温的小鼠对缺氧耐受性增强。
不同缺氧模型有不同的死亡表现和死亡后体征。
1.材料和方法1.1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的影响1.1.1实验动物小鼠(mouse)1.1.2药品0.25%氯丙嗪(chlorpromazine)、钠石灰(soda Lime)1.1.3器材密闭瓶、注射器,测耗氧装置(oxygen consumption gauge)图1图2 1.1.4方法取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鼠2只,准确称取其体重。
缺氧实验
实验报告书写内容:
目的和原理 实验动物 实验步骤(略)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氯丙嗪 异丙嗪
13
注意事项:
1、抽取CO时,注意安全;
2、氰化钾中毒性缺氧反应快,预先抽好急救药物, 出现异常及时抢救;
3、塞紧耗氧瓶的橡皮塞,必要时以水封闭瓶塞周 围,注意20cm水柱高。
思考与探讨:
1、三种缺氧各引起小鼠发生哪些变化?发 生机制是什么?
2、中枢神经系统不同的状态对小鼠耗氧量 产生什么影响?有何临床意义?
方法和步骤:
1、三种类型缺氧的实验室复制
①乏氧性缺氧:
动脉血氧分压明显↓ ↓
组织供氧不足 ↓
缺氧
钠石灰
方法和步骤:
②血液性缺氧:
血红蛋白量或质改变 ↓
血液携氧或释氧↓ ↓缺氧ຫໍສະໝຸດ CO5ml方法和步骤:
③组织性缺氧:
组织细胞用氧障碍→缺氧
缺氧模型:注射0.1%氰化钾0.1ml/10g 急救药:1%亚硝酸钠&10%硫代硫酸钠各0.1ml/10g
缺氧实验
实验目的:
① 复制小鼠缺氧模型,观察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并阐明其发生机制。
② 观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对耗氧量的影响。
O2
实验原理①:
O2 O2 乏氧性缺氧
循
组
环 性 缺 氧
O2
Hb 血液性缺氧
O2
mt
织 性 缺 氧
供氧过程
利用氧
实验原理②: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1、代谢耗氧率 2、机体代偿能力
①氯丙嗪、异丙嗪混合液
②苯甲酸钠咖啡因
0.1ml/10g
③生理盐水
15min
5min 耗氧时间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缺氧模型的复制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小鼠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模型的复制方法。
2.熟悉亚硝酸盐、CO中毒的临床抢救原理。
[实验教学内容] 4学时
1.讲授复制缺氧模型的方法(低氧、CO中毒、亚硝酸盐中毒)。
2.观察对比低氧、CO中毒和亚硝酸盐中毒三种缺氧皮肤粘膜的颜色变化
2.避免钾的用量过多、过快。
实验四 失血性休克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的方法。
2.观察休克时动物的表现及探讨这些表现的发病机理。
3.熟悉休克的抢救措施及原理。
[实验教学内容] 4学时
1.常规手术分离家兔气管、颈动脉、颈外静脉并插管,分离股动脉并插管。
2.由股动脉放血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
实验六 氨中毒性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脑病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氨中毒复制肝性脑病动物模型的方法。
2.熟悉氨在肝性脑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实验教学内容] 4学时
1.家兔局麻后分离肝脏进行大部结扎,并作十二指肠插管。
2.肠腔内注入复方氯化铵并观察动物的表现。
[注意要点]
1.游离肝脏和剪破镰状韧带的动作应准确,防止气胸。
3.讨论本水肿发生的可能机制及肾上腺素的应用意义。
[实验教学内容] 4学时
1.颈外静脉插管后,由静脉大剂量快速输液复制肺水肿模型;
2.在液体输入后,由耳缘静脉注射肾上腺素观察输液前、后家兔的表现。
3.当证明肺水肿出现时,处死动物,打开胸腔,把肺取出,计算肺系数,
[注意要点]
1.实验兔与对照兔的输液速度应基本一致,输液不要太快。
2.熟悉心衰的常见症状、体征及诊断标准;
[实验教学内容] 4学时
1.经耳缘静脉注射液体石蜡复制家兔右心急性衰竭的实验模型。
2.观察家兔右心衰前后的表现并分析其机制。
3.解剖家兔尸体,观察右心及有无胸、腹水出现。
[注意要点]
1.注射液体石蜡时速度要慢
2.输入生理盐水时,一定要输至血压下降。
2.解剖取出肺时,勿损伤表面和挤压肺组织,以防止水肿液流出,影响肺系数值。
实验三 高钾血症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家兔高钾血症模型的复制方法。
2.观察高钾血症时家兔心电图变化的特征。
3.了解血钾升高后,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
[实验教学内容] 4学时
1.动物全麻后固定,连接心电导联。
2.自家兔耳缘静脉内,滴入0.5%氯化钾,逐渐加快速度。
3.出现室颤时停止推注,并立即用5%氯化钙静脉缓注抢救,同时观察心电图恢复状态。
4.再次快速静脉推注5%氯化钾,观察记录心电、血压和心率变化,直至心电图出现室颤或成一直线时为止,立即开胸观察心脏停跳状态。
[注意要点]
1.密切观察动物心电及状态,以利于抢救。
3.分组采取输血、给去甲肾上腺素对休克家兔进行抢救。
[注意要点]
1.尽量减少手术性出血。
2.动脉导管和注射器内应事先加入一定量的肝素,静脉导管一经插入,即立刻输液以防止血凝。
3.对休克家兔进行抢救要及时。
实验五 实验性右心衰竭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家兔实验性右心衰模型的复制;
***[JimiSoft: Unregistered Software ONLY Convert Part Of File! Read Help To Know How To Register.]***
3.应用美兰抢救亚硝酸盐中毒小鼠。
[注意要点]
1.复制低张性缺氧时,广口瓶内要加生石灰。
2.复制CO中毒性缺氧模型时,应注意硫酸与甲酸的强腐蚀性。
3.操作时避免被动物咬伤。
实验二 实验性肺水肿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用大剂量快速输液法复制实验性肺水肿的家兔模型;
2.熟悉水肿理论知识,解释家兔肺水肿时症状、体征的发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