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
【全文】朱自清简介
2024/8/29
2
朱自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 ,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 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 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 是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 京大学预科班,考入北大哲学 系。毕业后先后在江苏、浙江 的中学任教。
2024/8/29
3
朱自清改名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1917年报考北大 本科,为了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 灰心、保持清白,便取《楚辞·卜居》“宁廉 洁正直以自清严”中“自清”二字,改名
2024/8/29
7
朱自清轶事(1)
朱自清在西南联大教书时对学生热情鼓 励,但并不轻易称许,往往为一个问题会 与学生争得不可开交。他曾风趣地对学生 说:“你们不易说服我,我也不易说服你 们,甚至我连我的太太也说不服,虽然民 主的精神在于说服。”
2024/8/29
8
朱自清轶事(2)
朱自清治学上认真严肃,从不滥竽充 数。1934年应郑振铎邀请,一个晚上赶写 了一篇《论逼真与如画》,其材料依据
2024/8/29
13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 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 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 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 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 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 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 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 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
朱自清的介绍
朱自清的介绍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
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因祖父、父亲都定居扬州,故又自称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0年毕业后在江苏、浙江多所中学教书。
在大学学习和中学任教时期开始了新诗创作。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影响很大。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开始创作散文并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
1928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散文作家。
1931年留学英国,1932年回国,仍在清华大学任教并兼任中国文学系主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任西南联大教授。
1946年回北京清华大学旧居,1948年8月12日病逝。
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是著名的诗人、散文作家、学者、民主战士。
他出身于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在北大读书时,生活十分贫苦。
其间参加过“五四”运动并结识了共产党人邓中夏,但他此时只在“荒郊”中彷徨,未能走上革命道路。
在清华任教时,他曾和学生游行,亲历了“三•一八”惨案,写了《执政府前大屠杀记》一文进行控诉。
他写作《背影》等散文,“意在表现自己”,展示“人生的一角”,开展对人生的批评。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他“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苦闷中埋头研究古典文学。
“九•一八”事变,他思想开始转变,曾参加“一二•九”运动。
抗战后期,他拒绝到蒋介石政府中做官。
1946年李公朴、闻一多先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他写诗歌颂闻一多,预言在火的遗烬里必然“爆出个新中国”,他还冒危险参加了李、闻追悼会。
1947年他又冒“坐牢”的危险反对国民党反动派任意逮捕人民,在十三教授宣言上签了名。
他集成一副“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的对联勉励自己。
此时,他生活清苦,一身重病,但仍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了名。
临终前嘱咐家属:“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朱自清
抢答题
朱自清原名是什么? (1分)
朱自清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说出几种加几分)
朱自清的第一任妻子是谁? 第二任妻子是谁? (1问1分)Βιβλιοθήκη 朱自清死于哪年哪月那日? (1分)
1948年6月18日,他身患重病,仍签名《抗 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 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 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可贵情操。8月12日 11时40分,病逝于北平,享年51岁。毛泽东曾称 赞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的‘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 自 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 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 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 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现 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 主战士。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 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 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 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 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 文集《你我》。 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 北平,年仅50岁。
1916年,他考入北 京大学预科,同年底与 武钟谦女士完婚。1917 年夏,迫于家庭经济状 况恶化,为减轻家庭负 担,乃改名“自清”, 因自感性情迟缓,感于 《韩非子》中“董安于 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 之语,乃字“佩弦”以 自警策,提前一年投考 北京大学本科,被哲学 门录取。
1925年夏,赴北京任清华 大学教授。1928年8月,出版 散文集《背影》,在文坛引起 强烈反响,并以平淡朴素而又 清新秀丽的优美文笔独树一帜。 同年11月26日,其夫人武钟谦 在扬州病逝,对他打击很大。 1931年4月,结识陈竹隐 女士,同年8月赴欧洲进修和 游历。1932年7月回国后写成 《欧游杂记》,仍任清华大学 教授,同年8月与陈竹隐结为 伉俪。1934年后参与《文学季 刊》杂志编辑工作。
朱自清的简介
朱自清的简介朱自清(18June1885July15,1936),原名朱格瑞,又名大清翁,字梦笔、梦石,号复兴叟、老自清,曾用笔名毓行,是中国现代文坛最著名的作家,也是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出生在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县,毕业于上海国立江湾中学,曾就读于北京大学(改为北京师范学院)的文学院和法学院,曾任《新民报》社从编辑,后转任《东吴时评》社社长、法律顾问,不久受重伤身亡。
朱自清短短51年的一生,给世人留下了诗歌、近现代散文、小说、杂文等许多优秀作品。
他有“中国现代文学之父”之称,他的创作最大的特点就是“生民情”,其文学作品主题以城乡社会中的小人物、小社会生活为主,通过其丰富的文学手法把人们的痛苦抒发出来,把他的心境和他熟悉的景物、社会现象一一描绘出来,真切形象地勾勒出一幅生动而悲情的旧中国画卷,其文字凝练、质朴、朴实,所表达的内容真挚、深刻、象实,曾为很多小人物讲述他们的痛苦和挣扎,把他们的痛苦和人性的弱点剖析出来,把不堪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朱自清的作品富有鲜明的时代色彩,高于社会的思想感情,反映出不安定的社会现实生活状况,向读者传达出崇尚正义、爱憎分明、追求真善美的思想观念。
朱自清的文学作品至今仍然备受欢迎,被广泛收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如《荷塘月色》、《老街》、《春》等,散文作品有《走出社会》、《黄昏》等,长篇小说有《彷徨》等,由此可见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位作家,他的文学作品有着非凡的艺术和文学价值,并且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朱自清的著名文学作品《老街》充分体现了他的思想和艺术成就,这部作品被评价为“中国文学的经典”,其中描写的“学生”、“佣人”和“家庭”,即“三角戏”,把旧时代中社会的不平等、隐私和爱情等表现的淋漓尽致。
另外,朱自清出版的《彷徨》也被评价为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学作品,这部作品以事件式的写作手法,详细地研究了当时社会全面衰落的痛苦经历,对中国传统社会淡漠的普遍现象进行了细致的揭示,深刻抒发出那种黑暗而悲惨的感受。
朱自清文学作品
朱自清文学作品一、朱自清简介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父定居扬州,是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二、朱自清代表作品及赏析- 内容概述- 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
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
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子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 艺术特色- 白描手法:文中对父亲“背影”的描写是典型的白描手法。
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却生动地勾勒出父亲的形象。
- 情感真挚:以一种平实的语调叙述父子之间的情感。
这种情感不是浓烈的渲染,而是在平淡的叙述中自然流露,让读者能深刻感受到父子间深沉而内敛的爱。
- 内容概述- 文章写了清华园中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夜晚漫步荷塘,描写了荷塘的月色、荷叶、荷花、荷香以及周围的树木等,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 艺术特色- 情景交融: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对荷塘月色的描写之中。
当时的社会环境压抑,作者内心苦闷,他笔下的荷塘月色既有宁静、优美的一面,又带有一种淡淡的忧愁。
- 语言优美: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
朱自清的简介
朱自清的简介
朱自清,原名朱格,字自清,江苏无锡梁溪县芦台西村人,中国近现代伟大文学家,
社会思想家,现代散文的奠基人之一,“民国四大才子”之首,是台湾“文学之父”。
朱自清于1885年出生于江苏海陵,1900年进入川师范(今西南大学)文学系学习,1902年考取上海大学,学习哲学,文学,美术等专业,1911年获学士学位。
他出生于乡村,受到精神文化素养良好的教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盛誉。
朱自
清以其长篇小说,如《秋》《洗衣》《无名者》等,塑造了一批表现中国乡土社会风貌的
艺术形象;他的短篇小说有《背影》《木兰花园》《春事》等,代表了キン现代短篇小说
的高度;他的散文如《故乡》、《参谋》、《渔歌子》、《破窗子》、《地堡天志》等,
充分表现了他独到的洞见;他的诗作有《添叶词》、《潮》、《人间词话》、《石鼓诗》、《活命子》等,它们把内心的欢乐和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
他的作品极富哲理性并渗透着
强烈的诗意,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他的作品代表着中国文学的重要时期。
朱自清的作品深受中外文学界的好评和赞誉,被誉为“民国四大才子”之首,推崇中
国文学进入现代文学史,是台湾文学之父。
2009年5月27日,朱自清诞辰125周年,各
地政府举行纪念活动,并宣布全年“朱自清年”座谈会,纪念他的丰功伟绩。
朱自清的作
品普遍受到世界文坛的赞誉,他一生的学术研究、艺术创作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朱自清有关的故事
朱自清有关的故事
1、卖皮衣买书
1920年,朱自清他到琉璃厂去逛书店,见到一部新版的《韦伯斯特大字典》。
但这部书对朱自清来说太贵了,可书又实在舍不得,思来想去,朱自清就将自己的一件皮大氅拿到了当铺当掉,把《韦伯斯特大字典》买了回来。
2、朱自清显气节
朱自清是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1948年6月18日,朱自清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和情操。
3、朱自清鞭策自己
1931年,朱自清利用学术休假,在英国伦敦皇家学院和伦敦大学旁听。
据《朱自清日记》记述,他有两次夜梦清华未能继续聘他为教授,理由是他在外国文学上的学养上尚有不足。
梦醒后,全身冷汗,深感不发聘书颇有道理,于是他更加努力利用在伦敦的一切便利条件,来提高自己。
4、朱自清李健吾的师生情
1925年,朱自清先生应聘来到清华大学担任了中国文学系的教授。
李健吾这时刚好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毕业,考取了清华大学中文系。
朱自清先生劝李健吾转到外文系。
师生虽不在一个系,但李
健吾写了作品,都先送给朱先生看,始终把朱自清先生当作导师。
朱自清先生也每次都字斟句酌地帮李健吾定稿,多年互动,使他们真挚的师生情笃定终生。
5、痴迷读书
朱自清在上中学时,就极喜欢读书。
当时家里每月给他的零花钱,他大部分都交给家乡扬州的一家广益书局了,而且还常常欠账。
引发他对哲学兴趣的一部《佛学易解》,就是从这家书局得到的。
朱自清简历
朱自清简历朱自清简历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
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朱自清简历,希望对你有帮助。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
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3-4] 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
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1948年8月12日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名字由来】朱自清之名是他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时改用的,典出《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
朱自清选“自清”作为自己的名字,其意是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
他同时还取字“佩弦”。
“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紧张,性缓者佩弦以自警。
【赠友诗词】1941年,正处抗日战争中,西南联大设立叙永分校。
借叙永春秋祠后院以作教室。
朱自清先生来叙永小住,那时袁耀祖只有几岁,因在李铁夫先生家与其共居一楼,有所接触。
袁耀祖先生学识渊博,常请教朱自清先生问题,先生耐心回答。
朱自清先生是与李铁夫志趣相投的朋友。
1941年10月,先生赴昆明西南联大,途经叙永,曾住李铁夫家多日,相聚甚欢,临别赠诗二首,李铁夫藏之多年。
朱自清在离开叙永前往昆明途中,写了一首《发叙永,车中寄铁夫》诗寄赠热情好客的好友李铁夫。
诗云:“堂庑恢廓盘餐美,十日栖迟不忆家。
忽报飙轮迎户外,遂教袱被去天涯。
整装众手争俄顷,握别常言乘一哗。
如此匆匆奈何许,登车回首屡长嗟。
”诗中表达了朱自清对李铁夫家居住环境和饮食的赞美,并且因为友谊深厚产生了“不忆家”的感觉。
虽然当时是战乱时期,但叙永的友人们给了朱自清家非同一般的温暖。
朱自清简介及其主要作品
朱自清简介及其主要作品朱自清简介及其主要作品作家,泛指以文化创作为业,以写作为主的文学创作工作者,也指文学领域有盛名成就的人。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朱自清简介及其主要作品,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朱自清简介: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
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
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仍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
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的《诗》月刊。
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
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
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反映出正视现实,面向人生的态度,在当时诗坛有很大影响。
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
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人口的名篇。
1931年留学美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戏主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并写出普及古代文献知识的读物如《经典常谈》。
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文影》,但未能出版。
抗战胜利后,他目睹国民党统治的种种黑暗,思想有很大转变,作品多是针对现实,偏于说理的杂文。
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北京解放前夕,在清贫的生活中保持中国人的气节,患胃病辞世。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
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第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
朱自清的古诗词
朱自清的古诗词朱自清的古诗词:菩萨蛮〔近现代〕朱自清烟笼远树浑如幂。
青山一桁无颜色。
日暮倚楼头。
暗惊天下秋。
半庭黄叶积。
阵阵鸦啼急。
踯躅计征程。
嘶骢何处行。
江城子〔近现代〕朱自清小红桥畔见伊行。
水盈盈。
远峰青。
一缕春云,低绕碧天生。
却去问卿今许未,轻笑道,莫相惊。
菩萨蛮〔近现代〕朱自清春风又绿江南草。
游人竞放江南棹。
微雨柳如烟。
帘前燕子闲。
酒边明翠靥。
宛转黄莺舌。
挥手水天长。
今生老异乡。
河传〔近现代〕朱自清双桨。
无恙。
路迢迢。
流水溪桥寂寥。
欲言不言魂暗消。
朝朝。
去来潮两遭。
碧柳丝丝风里乱。
莺语缓。
望断归舟远。
叶盈枝。
花满蹊。
逦迤。
昔年郎马蹄。
生查子〔近现代〕朱自清平林余薄烟,天际山如埽。
残月尚窥人,粉泪流多少。
语喁喁,情悄悄。
携手难分晓。
应念缕金裙,凤舞双双老。
菩萨蛮·用牛峤原韵〔近现代〕朱自清仙裙双舞泥金凤。
呢喃燕子惊人梦。
狂絮逐风飞。
玉骢何日归。
无言匀粉泪。
春入眉峰翠。
几度忆辽阳。
金堂日影长。
更漏子〔近现代〕朱自清锦衾寒,鸳枕腻。
红烛摇摇欲醉。
微雨暗,小风喧。
纸窗花又残。
携手处,江头路。
知否几番凝伫。
一夜夜,一更更。
思量梦不成。
浣溪沙〔近现代〕朱自清绿暗红稀絮似烟。
眼饧眉倦屡思眠。
轻风敲竹小窗前。
翡翠屏闲成独掩,鸳鸯枕冷惜云鬟。
一心长是在伊边。
虞美人〔近现代〕朱自清千山一霎头都白。
照彻离人色。
宵来陌上走轻车。
尽是摩娑两眼梦还家。
如今又上江南路。
乍听吴娃语。
暗中独自计归程。
蓦地依依怯怯近乡情。
散文家:朱自清(中国)人物简介
CREATE TOGETHER
DOCS谢谢观看T源自ANK YOU FOR WATCHING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他的教育理念被后世教育家所推崇, 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 • 他的教学方法被后世教师所借鉴,成 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教学手段
05
朱自清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朱自清研究的现状及 存在的问题
• 朱自清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 对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历程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挖 掘和整理相关资料 • 对朱自清散文的主题和风格的研究还不够全面,需要进一步拓 展研究视野和方法 • 对朱自清的人生观和教育思想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 探讨其内涵和价值
朱自清的散文为后世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
• 他的散文作品描绘了自然景观、人情世故、社会现实等多个方面,为后世作家提供了丰富的素 材 • 他的散文风格和创作理念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他们学习和模仿的典范
04
朱自清的人生观与教育思想
朱自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朱自清的人生观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关注国家和 民族的命运,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
• 曾就读于扬州府中学堂,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又赴美国留学 • 在求学期间,他不仅努力学习,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关注国
家和民族的命运 • 朱自清的学术成就丰硕,被誉为“现代散文之父”
• 他的散文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深受读者的喜爱 • 他在古典文学、语言学、新文化运动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朱自清的求学经历和学术成就,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被誉为 “神童” • 对古典文学和现代知识都有很高 的造诣
朱自清作品
朱自清作品
朱自清(1898年-1948年)是中国现代作家、教育家和翻译家,被誉为“鲁迅之后的一颗新星”。
他的作品以深情的笔触、细腻的情
感和真挚的感受闻名于世。
以下是他的一些重要作品:
1. 《背影》
《背影》是朱自清最著名的小说之一。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少
年与他父亲之间的感人故事。
故事以回忆的方式展开,通过描写父
亲的背影和对父爱的思念,表达出作者对家庭、亲情和成长的思考。
2.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散文之一。
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
个静谧的荷塘夜晚。
在月色的映衬下,作者通过对小生物和花草的
细致观察,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感悟,展示了作者细腻
的感受力和独特的写作风格。
3. 《春》
《春》是朱自清的一首诗歌作品。
这首诗以春天这个美丽的季节为主题,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人们内心的感受。
作者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
4. 《背影印象》
《背影印象》是朱自清的散文之一。
这篇散文以回忆的方式叙述了作者对父亲背影的深刻印象。
作者通过对父爱的回忆和思考,表达了对父亲无私牺牲精神的敬佩和对亲情的珍视。
这些作品体现了朱自清独特的写作风格和真挚的情感表达。
通过他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家庭、自然和生命的关怀和思考,也能领略到他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力。
朱自清的作品给人以启示,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爱的珍视。
朱自清ppt课件
朱自清的作品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 现实和人民的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他的作品对于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 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
后人对朱自清的评价
后人对朱自清的评价非常高,认为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作品被广泛传播和阅读,对于 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自清的人格魅力也得到了后人的高度评价。他是一个正 直、善良、有担当的人,他的品格和为人处世的态度也深 深地影响了后来的读者和文学创作者。
朱自清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朱自清善于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性格和命运,使人物形 象更加鲜明和生动。
强烈的批判意识
朱自清的小说常常涉及到社会问题和道德伦理,通过批判和反思来 引导读者思考和反省。
朱自清的小说代表作
《背影》
以作者的父亲为主题,通过对父亲形象的刻画和对父爱的感悟,表 达了作者对亲情的深深怀念和感激。
《荷塘月色》
THANKS 感谢观看
的各个方面。
情感表达
朱自清善于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内 心世界的揭示,表达丰富的情感
和思想,使读者产生共鸣。
语言优美
朱自清的语言优美流畅,用词精 准,富有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
朱自清的小说风格
独特的叙事方式
朱自清的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叙述方式,通过不同角度 和层次展开情节,使故事更加丰富和立体。
细腻的心理描写
以作者在清华园荷塘边散步时的所见所感为主题,通过对荷塘景色 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世界和对人生的思 考。
朱自清
一:基本信息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 日),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中国现 代诗人、散文作家。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 苏东海,长大于江苏扬州,故称“我是扬州 人”。北京大学毕业,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 教授、 系主任
二:名字寓意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号秋 实,取“春华秋实”之意。 典出《楚辞 · 卜居》“宁廉 洁正直以自清乎”——意 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 清白。 朱自清选“自清”作为自 己的名字,其意是勉励自 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 流合污,保持清白。
• 1938年3月到昆明,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 开大学合并的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并 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 1946年10月,他从四川回到北平,11月担任“整 理闻一多先生遗著委员会”召集人。
四:情感经历(俩次婚姻,九个孩子)
一:1 91 6年,朱自清考入北大预科后,当年 寒假回老家与武仲谦女士结婚。武仲谦与 朱自清同龄,是扬州名医武威三的女儿。 于1929年目患肺病不治而去世,年仅37岁。 武氏生育儿女6个。 二:朱自清先生与第二位夫人陈竹稳走过了 风风雨雨近1 7年的人生路。陈竹隐女士与 朱自清婚后生有三个孩子,他们是朱思俞、 朱乔森及幼女朱蓉隽。
五:作品
1,散文 《匆匆》《歌声》 《桨声灯影里的 秦淮河》《温州的踪迹》 《背影》 《航船 的文明》《荷塘月色》 2,短篇小说 《别》 1921年,《笑的历史》 1923年 以妻子武钟谦为原型
3 ,语文论述 《新诗杂话》 《经典常谈《诗 言辨志研究》 《标准和尺度》 《语文零拾》 《论雅俗共赏》 《书评与议文》
他同时还取字“佩弦”。 “佩弦”出自《韩非子· 观 行》“董安于之性缓,故 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 常紧张,性缓者佩弦以自 警。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朱自清以他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主要作品有《寻朝》、《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国文教学》、《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
人物简介朱自清(1898.11.22—1948.8.12),汉族,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家、民主战士、语文教育家、学者;原名朱自华,号秋实,字佩弦,后改名朱自清;笔名余捷、柏香、白水、知白等。
1898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东海(今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因祖父、父亲长期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原籍实为浙江绍兴)。
朱自清先生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今扬州中学),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朱自清的孙子现亦定居于扬州,从事文化工作);他也曾在浙江省台州中学任教,亲手种下紫藤花,后该花成为台州中学的校花。
主要作品散文朱自清的早期散文,可分为写实议论和叙事抒情两大类。
前者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白种人-上帝的骄子》《阿河》《哀韦杰三君》《旅行杂记》,直接从现实生活取材,是以夹叙夹议手法抨击黑暗社会的名篇;后者如《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荷塘月色》《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白水漈》,更是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而脍炙人口的佳作,代表了他的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
朱自清的散文创作,从清秀隽永到质朴腴厚再到激进深邃,打上鲜明的时代印记,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旨趣。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现代散文导论》中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那一种诗意。
朱自清
3
爱国学者朱自清
毛泽东对背影的评价 作 品 简 介 朱 自 清 故 居
朱 自 清 简 介
子一 影 里 点 的 以 《 之道 力 , 上 重 在 背 心情 敌 背 。 锤 文 影 。感 万 影 父 , 坛 》 的语的子重不, 闪千一亲重朽一 电言瞬情地?篇 ,的化,敲正娓 照倾作罄击在娓 彻诉了竹在于道 千。永难人它来 千背恒书的是的 万影,。心一文 万,一但灵记字 颗恰个在共情, 赤似背这鸣感何
背
影
春
荷 塘 月 色
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绿 儿 女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个背影?
惦 记 背 影
思念父亲
刻 画 背 影
望父买橘
惜 别 背 影
父子分别
再 现 背 影
别后怀念
思考讨论
2、是什么原因促使作者对父亲爬月台买橘子 时的背影印象最深,从而着力地进行描写?
艺术成就
朱自清的散文中饱含着浓浓的诗意。
如《背影》既没有写生动曲折的事件,也没有从正 面描写人物的肖像、神态,而是写了父亲在祖母病 故、自己失业。家中光景惨淡的情况下送“我”上 火车、替“我”照看行李、找座位、嘱咐茶房、买 橘子等琐事,以父亲的背影贯穿全文,以淡淡的笔 触营造了浓浓的感情氛围。这一类散文用笔朴实。 平淡,甚至近乎琐碎,但将叙事。抒情融为一体, 有强烈的人情味。 16
朱自清故居在今扬州城安乐巷27 号,大门朝东。进门北向,有小 院一区,内有客房两间,乃朱自 清的住处。此宅二道门内,有上 堂屋三间,下堂屋三间和两侧厢 房,系朱自清的父母及姐妹们的 住所。而今房屋保护良好,环境 雅静,已列为扬州市级文物保护 单位。
如今,朱自清故居内陈列着朱自清曾经使用过的部分家具、朱自清 著作及一些实物照片,正屋内还有朱自清塑像。1992年10月,朱自 清故居正式对外开放,江泽民总书记亲笔提写了"朱自清故居"的挂 牌。
朱自清
4
朱自清的71封情书
叶圣陶对婚姻有个比喻: 叶圣陶对婚姻有个比喻:好比蜗牛背 对婚姻有个比喻 了壳。 了壳。朱自清自然也明白婚姻的种种烦 也是不愿早婚的。 琐,也是不愿早婚的。但很多事情原本 由不了他, 岁就与父母亲包办的女子 由不了他,19岁就与父母亲包办的女子 武钟谦结婚。武钟谦内向沉静, 武钟谦结婚。武钟谦内向沉静,与朱自 清同岁。 清同岁。
13
End
14
一个住城里。来往不是很方便,所以那时写信写得比较多。朱自 一个住城里。来往不是很方便,所以那时写信写得比较多。 清写给陈竹隐的情书保存下来的有71封 情书保存下来的有 清写给陈竹隐的情书保存下来的有 封。有些现在读起来还颇为 肉麻。 1931年6月12日朱自清的情书中写道:隐:一见你的 日朱自清的情书中写道: 肉麻。 年 月 日朱自清的情书中写道 眼睛,我便清醒起来,我更喜欢看你那晕红的双腮, 眼睛,我便清醒起来,我更喜欢看你那晕红的双腮,黄昏时的霞 彩似的,谢谢你给我力量。 1931年8月8日,朱自清已对陈 彩似的,谢谢你给我力量。 年 月 日 竹隐换了亲昵的称呼:亲爱的宝妹,我生平没有尝到这种滋味, 竹隐换了亲昵的称呼:亲爱的宝妹,我生平没有尝到这种滋味, 很害怕真会整个儿变成你的俘虏呢! 然而, 很害怕真会整个儿变成你的俘虏呢! 然而,陈竹隐想到一结 婚她将成为6个孩子的母亲 有很大压力。 个孩子的母亲, 婚她将成为 个孩子的母亲,有很大压力。她在犹豫中疏远了朱 自清。这让朱自清的情书变得伤感:竹隐, 自清。这让朱自清的情书变得伤感:竹隐,这个名字几乎费了我 这个假期中所有独处的时间。我不能念出, 这个假期中所有独处的时间。我不能念出,整个看报也迷迷糊糊 的!我相信是个能镇定的人,但是天知道我现在是怎样的扰乱啊 我相信是个能镇定的人, 在朱自清情书的“轰炸” 。 在朱自清情书的“轰炸”下,陈竹隐终于熬不住心内强烈 的感情,接受了他的孩子。朱自清的情书中写道: 的感情,接受了他的孩子。朱自清的情书中写道:隐:十六那晚 是很可纪念的,我们决定了一件大事,谢谢你。 是很可纪念的,我们决定了一件大事,谢谢你。想送你一个戒指 下星期六可以一同去看。 他们去看了戒指。 ,下星期六可以一同去看。 他们去看了戒指。在朱自清欧洲 访学结束后,两个人在上海结婚,一直共度到朱自清去世。 访学结束后,两个人在上海结婚,一直共度到朱自清去世。
朱自清现代诗歌
朱自清现代诗歌朱自清现代诗歌如下:
1.《灯光》朱自清·现代
那泱泱的黑暗中熠耀着的,
一颗黄黄的灯光呵,
我将由你的熠耀里,
凝视她明媚的双眼。
2.《光明》朱自清·现代
风雨沉沉的也夜里,
前面一片荒郊。
走尽荒郊,
便是人们的道。
呀!黑暗里歧路万千,
叫我怎样走好?
“上帝!快给我些光明罢,
让我好向前跑!”
上帝慌着说, “光明?
我没处给你找!
你要光明,
你自己去造!”
3.《独自》朱自清·现代
白云漫了太阳;
青山环拥着正睡的时候,
牛乳般雾露遮遮掩掩,
像轻纱似的,
幂了新嫁娘的面。
默然在窗儿口,
上不见只鸟儿,
下不见个影儿,
只剩飘飘的清风,
只剩悠悠的远钟。
眼底是靡人间了,
耳根是靡人间了;
故乡的她,独灵迹似的,猛猛然涌上我的心头来了!。
中国近代散文家朱自清生平简介
中国近代散文家朱自清生平简介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近代散文家朱自清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朱自清生平简介朱自清是我国现代的著名文学家以及散文家,他原名叫做朱自华,老家在浙江一带。
他是我国文学界上登上顶峰之人,一生造诣非凡,朱自清出生于八十年代,从小的时候就非常的热爱文学,最后终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朱自清上大学的期间,刚好我们国家备受外国的侵略,后来,当代的大学生们为了保卫祖国,于是就有了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朱自清也是当时学生中参与的其中一个,五四运动结束后,朱自清也随之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作为新一代文化的诗人,朱自清的诗作有他他的特色,朗朗上口,清新明丽,很快,朱自清在当时就已经开始非常的出名,他生前创作的散文集一直到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教育下一代的材料了,所以由此可见朱自清对我们着后几代人的影响是有多么的深厚。
朱自清的爱国备受当时的国家主席毛主席的赞扬,毛主席曾经赞扬他是中国真英雄,真豪杰,宁愿饿死,也不愿意接受外国佬的救济,朱自清爱国那是人人皆知;不仅如此,在抗战期间,朱自清还担任着文学协会,他是一名民主主义的战士。
但是朱自清英才早逝,由于长时间的作战,反抗国家的内战,朱自清自己却引来了一身疾病,最后因病而逝,从此,文学界的又一位娇子于世长眠。
朱自清一生的光荣事迹以及他优异的文学永远流传给我们的后一代,虽然人不在,但是他的留下的文学造诣带给了世人无穷的学习价值。
朱自清的写作风格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每个诗人也有自己的写作偏好,这次我们就来看看我国非常有名的散文家朱自清老先生的写作风格,实际上朱自清的写作路程是非常曲折的,他早期的时候大多数作品都是诗歌,但是他的诗歌和我国古代诗人的诗有很大区别,他的诗是用白话文写的,这其实也算是他写作的惯用风格。
后来开始写一写关于社会的文章,因为那个时候社会比较混乱,这时候的作品大多抨击社会的黑暗面,文体风格大多硬朗,基调伉俪,在后期是大多是写写关于山水的文章,这类文章的写作格调大多以清丽雅致为主。
朱自清
朱自清读书特别重视做笔记,分门 别类地摘抄卡片,他用这种方法积累了 大量的研究资料。他一生不仅写了大量 的脍炙人口的散文,而且还有丰富的文 学理论著述,这与他坚持做笔记,勤奋 读书是分不开的。他写的《语言志辩》 等著作,不仅见解精辟透彻,其论据之 丰富也十分令人吃惊。他这种手脑并用 的读书方法,连同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 曾受到教育界和学术界人士的普遍尊重 与赞扬。
煤屑xiè 幽僻 蓊蓊郁郁wěng 踱着duó 苍茫 沧桑 点缀zhuì 袅娜niǎonuó 渺茫 霎时shà 刹那chà 脉脉mòmò 参差cēncī 斑驳 峭楞楞léng 梵婀玲fàn 乍看zhà 丰姿 风姿 妖童媛女yuàn 鷁首yì 敛裾jū 嬉游 惦记diàn 掂量diān 相似sì 似的shì
在日常生活中,朱自清善于利用所 有的时间来读书。每天晨洗的时候,他 都是一面刷牙洗脸,一面默诵一两首诗 篇。他在题为《匆匆》的散文中写道: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 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 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它去的 太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它从遮挽着 的手边过去……”这实际是他珍惜时间, 抓紧点滴时间读书学习的写照。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 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 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 他到浦口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 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 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 攀下时的背影。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 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 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 的关怀和爱护。
朱自清的清廉爱国,赢得了毛 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毛泽东在 《别了,司徒雷登》中写到: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 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 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 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 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 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核心
从思想内容说,他散文的核心是一个“真”字。用真挚的感情,写真 实的见闻和感受,记写真实的景物,发表真实的议论。朱自清的散文, 从题材上说是比较狭窄的,不过是亲友的交往,家庭的琐事,即使后期 那些议论的文字,也很少发空论。但就是这样,因为时时追求真切的内 容,却能感动读者。正如当年作家赵景深说的:朱自清的文章,“不大 谈哲理,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虽是像淡香疏影似的不过几笔,却常能 把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就是因为这样,朱自清散文才取得 了感人的力量。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里大都是身边的凡人琐事,但是在这些事情中 传达着他对生活的思索和感悟。先生的语言清丽凝练,没有华丽的词藻, 却在平淡中传递着真挚的感情:《背影》、《春》、《桨声灯影里的秦 淮河》、《匆匆》等都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也让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因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而在现代文学史上 占有一席之地! 本书收录了朱自清先生的25篇散文名篇,如《荷塘月色》、《桨声灯 影里的秦淮河》、《匆匆》、《背影》、《春》、《绿》等。这些散文 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有的包含着作者对社会时事的思索,有的反映了他 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
朱自清故居
朱自清生平简介
• 朱自清(1898-1948) 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笔名余捷、知白等,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东海县。出身书香门第。其祖父朱 则余,号菊坡,原籍绍兴,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姓朱。祖母吴氏。父亲名鸿钧,号小坡,母亲 周氏。六岁时随全家定居扬州。少年时即不苟言笑、学习认真、沉着倔犟、洁身自尊,品行与学业 俱优,喜欢看小说,颇有志向,曾自命“文学家”。在扬州十三年的生活和那里的湖光山色,使他 的情怀里永远洋溢着诗情和画意。 1916年,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同年底与武钟谦女士完婚。 1917年夏,迫于家庭经济状况恶化,为减轻家庭负担,乃改名“自清”,因自感性情迟缓,感于 《韩非子》中“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之语,乃字“佩弦”以自警策,提前一年投考北京 大学本科,被哲学门录取。 1919年,他加入《新潮》诗社,开始创作新诗,其新诗处女作《睡罢, 小小的人》于同年2月问世。他积极五四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并就此走上文学道路。在三年内, 他修完四年的课程,于1920年提前毕业。此后,他曾在杭州、扬州、上海、台州、温州、宁波和上 虞等处中学任教,同时从事新诗和散文创作。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共同创办《诗》月刊(该刊是 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他的诗呈现出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风,或热切地追求光明,憧憬未来, 或有力地抨击黑暗的世界,揭露血泪的人生,洋溢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 1925年夏,赴北京 任清华大学教授。1928年8月,出版散文集《背影》,在文坛引起强烈反响,并以平淡朴素而又清 新秀丽的优美文笔独树一帜。同年11月26日,其夫人武钟谦在扬州病逝,对他打击很大。 1931年4 月,结识陈竹隐女士,同年8月赴欧洲进修和游历。1932年7月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仍任清华 大学教授,同年8月与陈竹隐结为伉俪。1934年后参与《文学季刊》杂志编辑工作。 1937年,抗日 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长沙、昆明、蒙自、成都,任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大教授。这一时期曾写 过散文《语文影》,与叶圣陶合著《国文教学》等书。 抗日战胜利后,积极支持昆明学生反对国民 党发动内战。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7月,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 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他不顾个人安危,出席成都各界举行的李、闻惨案追悼大会,并报告闻 一多生平事迹。1946年10月,他从四川回到北平,11月担任“整理闻一多先生遗著委员会”召集 人。 1948年6月18日,他身患重病,仍签名《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 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可贵情操。8月12日11时 40分,病逝于北平,享年51岁。毛泽东曾称赞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 ‘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 作26种,约二百多万言。遗著编入《朱自清集》、《朱自清诗文选集》等。 朱自清病逝后,安葬 在香山附近的万安公墓,墓碑上镌刻着“清华大学教授朱自清先生之墓”。1990年,其夫人陈竹隐 去世,与先生合葬在一起。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时代即创作新诗,后又从事散文写 作。1920年秋,创办《诗刊》。 1925年到北京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任教,不久任系主任。抗日战 争时期,任西南联合大民党独裁统治 的学生运动。1947年,朱自清在《十三教授宣言》上签名。抗议当局任意逮捕群众。1948年6月, 在京参加了反对美国扶持日本的游行,并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国面粉宣言》上签名。 1948年8月20日,因贫病在北平逝世。
朱自清
作品简介
朱自清的早期散文,可分为写实议论和叙事抒情两大类。前者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 《航船中的文明》、《白种人-上帝的骄子》、《阿河》、《哀韦杰三君》、《旅行杂 记》,直接从现实生活取材,是以夹叙夹议手法抨击黑暗社会的名篇;后者如《背 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荷塘月色》、《月朦胧,鸟朦胧,帘卷 海棠红》、《白水漈》,更是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 赵新建《荷塘月色》 朱自清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本书精选最能代表朱自清艺术水平的散文七十七篇, 其中《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篇,被选为大中学校的语文教材。朱 自清善于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笔致简约、亲切,读来有一 种娓娓动人的风采。朱自清的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 著称。 而脍炙人口的佳作,代表了他的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 背影 看花 旅行杂记 择偶记 匆匆 重庆行记 默 论无话可说 论自己 论吃饭 论雅俗共 赏论青年 论诚意 论气节 荷塘月色 执政府大屠杀记 春 说扬州 哀韦杰三君 很好 不知道 温州的踪迹 我是扬州人 文学的标准与尺度 三家书店 如面谈 动乱时代 一 封信 赠言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博物院 圣诞节 话中有鬼 乞丐 憎 我所见的叶圣陶 女人 儿女 白 采 你我 撩天儿 论书生的酸气 说梦 加尔东尼市场
朱自清 美文摘抄
三月,柳絮飘飞,雨过无声。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大抵是对江南最贴切的形容了吧。对江南的印象, 来源于那些倾斜的青灰色瓦片和点点乌篷。并不需要过多的言语来形容,那最自然真切的场景就深深融入了生命里。 江南似乎总是跟水有关,所以那横跨水面的桥,和桥下波光潋滟的一涌脉脉流水总是让人流连。黄昏时分,桥下涌 动出景泰蓝的色泽,映着远处缓缓下沉的红日,将波光洇染成大片的纯粹清澈的紫,如迷离的梦境。打碎了那梦境, 将无数思绪漂浮在深浅起伏的水波里,一只小船却悠闲驶来。船头立着蓑翁,棹着一席文人墨客的向往。揽酒醉怀, 似乎竹叶青的清淡酒香还在鼻间萦绕,周围还处处都是人们热闹的喧嚣,仿佛最是人间烟火,才酿出了这醇醇的水 乡情韵。 脚下踏着的是青石板,湿润的深沉仿佛在昭示着一年又一年风雨不变的坚持。江南烟雨,淡寂如风,飘渺 如尘,落在屋檐上,每一片树叶上,门前有些坑洼的石板上,也落在人们的心里。最是下点小雨,便有女子撑了伞 行来,穿着粉色带小花的旗袍,旗袍上盘着一簇梅,添了些许迷茫清幽的味道。雨下得大了,便在鱼鳞一样整齐的 屋瓦上击出一层水雾来,细细密密的,教人看不清。有行人聚在屋檐下拍落身上的水珠,互相之间挤着了,笑一笑, 再埋怨埋怨这天气。不多久,雨过天晴的时候,就又各自离开那一方小小的屋檐,奔向自己的目的地。地上积留的 水坑明亮地反射着阳光,在孩子顽皮的一脚过后溅起道道水花,发出耀眼的晶莹。 江南自是江南。衰草离披的日子 里,她迎来了带着醉意,官场失意的东坡;东风沉醉的日子里,放翁牵着瘦马姗姗而来;残红狼藉的日子里,她又 宽厚的包容了穷困潦倒的杜甫……那些淡淡的忧伤在江南情怀中酝酿,西湖邂逅成就的千年一叹,化蝶双飞的凄美 故事,还有那浣纱溪边才子佳人的故事,令多少人扼腕。江南的情已经融入这里的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容不得别 人去破坏。江南,便是人们的魂,是远方游子的归处,是朴实老人的怀念,也是无数美好而动人的故事。 江南呵江 南,恬静而淡雅,清丽却带着一分哀愁。梦中的江南,映出岁月不老的容颜。江南,心底那一方最柔软的净土…… 你听到了么?风,来了。 低低的,轻轻的,像是蓝色天鹅绒那温柔的触感,风声在耳边萦绕起来。它游过湖面,鱼儿便调皮地一甩尾,“啪” 地摆出一声脆响;它拂过树梢,那些轻摇的柳条便都顺从的发出细不可闻的碰撞声;它掠过屋檐,惊了一窝新垒燕 巢的燕子,雏燕“唧唧咋咋”的声音便也加入了这风的小夜曲。它如流水潺潺,活泼而娴静地低诉,它如散落一地 的珍珠,发出清脆而温润的呼告。这风声如此安然美好,有谁能不在这风中沉醉,为这风声倾倒? 奔跑着,跳跃着,风声忽而在大街小巷里狂奔起来。“叮叮”响个不停的是廊上的风铃,突然“哇”地哭起来的 是被风吹落了帽子的小孩,而那“呜呜”的声音则是风声最喜欢玩耍的地方发出的。那建筑物的结构如此独特,风 儿岂能错过这个一展歌喉的大好机会?它愈卖力地演奏着,这建筑便愈发出叫人无可奈何的声音起来,原本有些像 洞箫的幽怨,忽而却变作厉鬼哭泣似的哀嚎,直吓得人心惊胆战。待到玩得有些累了,风声便停留在几棵树的上端, 坐在那儿用脚丫子拨拉着树的叶片。这顽皮的风呵,竟还不肯罢休,非要树叶也发出“哗啦啦”的声音陪着它一起 高唱,唱着古老悠久的童谣。你听那刻意大喊的嗓门,哪还有一点儿当初新莺出谷、乳燕归巢的甜美? 风。如此多变的风,如此捉摸不定的风,如此让人又爱又恨的风。它是自然的赐予,蕴藏着生命无限的张力和独 有的矛盾。它无形无质,却毫不妨碍我们去感知它的存在,它与世上的一切相呼应。它安静时,与之同在的一切都 显得那么和谐美好,它烦躁时,与之同在的一切又会随之发怒。又或许,万物四时,从来都与风一样。它们都是自 然的子民,都是复杂矛盾的个体,都具有独特顽强的生命力,正与人类一样。正是人类所具有的喜怒哀乐,自然所 富有的变幻万端,所有未知的可能和多样性,成就了这个世界的多彩。复杂即是真实,矛盾即是真实。就像这样一 种声音,从它那里,我们听得到生命的回响。那就是,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