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逸事
朱自清事迹范文
朱自清事迹范文1.朱自清的最后岁月逝世前半年,常年劳累的朱自清体力衰弱,经常连走一点路都很吃力。
他感到自己骤然衰老,不过并不因此而消极。
他把唐人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反其意而用之,改成“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作为对自己的鞭策,压在书桌的玻璃板下。
每天一清早就坐在桌前,读书勤奋不息,工作毫不减轻。
在生命的最后两个月,朱自清的身体已极度衰弱,体重低到77.6斤,且又“彻夜胃痛不止”,“不断大量呕吐”,病情日益危重。
可他仍然《闻一多全集》,编写教科书,备课讲授,演讲呐喊。
在这两个月的日记中,他直接写到读书、买书、选书的日记竟有17篇之多。
其中有他认真阅读瞿秋白同志的《鲁迅杂感集序言》和《大众哲学》的记载。
甚至在逝世前26天,他还在日记中订了一个阅读计划,要求自己除星期六下午和星期日外,每天坚持轮流读一本英文书和中文书,利用休息时间读诗。
说到做到,此后两天,即订出计划的第一个星期一,他开始读布尔芬奇的《神话集》和《波罗克夫的眼界》一文。
2.朱自清先生的一则逸事根据上个世纪30年代清华的规定,教授们在校工作五年,就有一年的学术休假,由学校资助去外国访问进修。
朱自清时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于1931年利用学术休假,在英国伦敦皇家学院和伦敦大学注册旁听。
据《朱自清日记》于该年记述,他有两次夜梦清华未能继续聘他为教授,理由是他在外国文学上的学养上尚有不足;梦醒,全身冷汗,深感不发聘书颇有道理,于是他更加努力利用在伦敦的一切便利条件,来提高自己。
俗语云: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所谓“不足”,并非真的清华校方的压力,而是朱先生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反映。
3.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朱自清是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1948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6月,北平学生掀起了反对美国扶植日本军国主义的运动。
当时,朱自清身患重病,又无钱医治,但他毫不犹豫地在写着“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
朱自清的名人故事(通用7篇)
朱自清的名人故事(通用7篇)朱自清的名人故事(通用7篇)导语:朱自清之名是他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时改用的,典出《楚辞 .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人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朱自清的名人故事篇1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病于北平逝世。
朱自清,1898年出生,原籍浙江绍兴。
1916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
1920年毕业。
后在杭州第一师范、扬州第八中学等处教书。
1922年,他同俞平伯、叶圣陶等创办了《诗》月刊,这是“五-四”以来最早的一个诗刊,1923年,发表第一首长诗《毁灭》,1926年10月,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背影》。
1930年,他代理清华国文系主任。
1931年到英国留学,并漫游欧洲数国,1932年回国主持清华文学系。
1937年,随西南联合入学南行。
1946年回到清华。
1947年,他为北平当局任意捕人发表抗议书,又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宣言上签名。
今年6月,他抗议美国的扶日政策,在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名,后因胃病复发,医治无效,终在贫病中死去。
狼埃还嘱咐家人不要购买美援面粉∶泽东对朱自清宁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粉”的精神,给予称赞,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的名人故事篇2朱自清一生勤勉,记日记为日常功课。
他的两卷日记有多方面的史料价值,其中之一在于:它是观察某类民国文人经济状况的一个绝好样本。
简而言之,朱自清日记是一部知识分子的贫困史。
翻开日记第一页,就有触目惊心的两条借贷记录:1924年7月29日“晚与房东借米四升,旧历年关亦有相似情形,而我仍用得拮据而归,甚矣”;30日“午后向张益三借五元,甚忸怩!”朱自清1920年大学毕业,赴江浙任教,先后辗转杭、扬、沪、温、甬。
此时的他已有两个子女,正同时在省立四中和春晖中学任教,奔波于宁波与上虞之间。
虽如此,仍是入不敷出,以至需要借米疗饥。
1925年,朱自清成为清华教授,一直到“七·七”事变后随校南迁,为时12年。
关于朱自清的小故事
关于朱自清的小故事【篇一:关于朱自清的小故事】朱自清的小:1948年6月间,当时国民党政府的法币像大江东下一样,时时刻刻在贬值,买一包纸烟要几万块钱。
教授的薪水月月在涨,但法币贬值更快,物价涨得更快,原来生活比较优越的教授们,此时也和广大人民一样难以生活下去。
特别是家口众多的人,生活更为困难。
国民党政府也知道人民的怨恨,特别是高等学校知识分子,他们更是对这种情况忍受不下去。
于是便耍了一个手法,发了一种配购证,可以用较低的价格买到美援的面粉。
也正当这个时候,美国政府积极扶助日本,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发出诬蔑和侮辱的叫嚣。
一面是廉价收买,一面是扶植日本,侮辱中国人民。
我们一些人商量了一下,要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发表一个公开声明。
声明是这样的: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总领事卡宝德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与的.下列同人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特此声明。
三十七年六月十七日声明写好了,要征集签名,也和往常一样,决定每人负责联系若干人,年纪大一点的教授多半是归我跑腿的。
我拿着稿子去找朱自清先生。
当时,他的胃病已很重了,只能吃很少的东西,多吃一点就要吐,且面庞瘦削,说话声音低沉。
他有许多孩子,日子过得比谁都困难。
但他一看完稿子,便立刻毫不迟疑地签了名。
他向来写字是规规矩矩的。
这次,他还是用颤动的手,一笔不苟地签上了他的名字。
于此,也应该交代一笔,1946年从昆明回到清华园以后,他的态度有了显著的改变,不再沉默了。
他反对内战,讨厌国民党。
对共产党的看法也开始改变了,他曾在公开集会上朗诵解放区的诗歌,有时候还和学生们一起化装扭秧歌,弄得满头是汗。
在反对美国反对国民党的一些宣言、通电、声明等等的斗争中,我总是找他。
他一看见我,也就明白来意,是签名的吧? 看了稿子,就写上自己的名字。
初一作文:关于朱自清的生活逸事
初一作文:关于朱自清的生活逸事1927年7月,朱自清在清华园写下了著名散文《荷塘月色》。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树缝里也露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30年代,有一位陈姓的读者致函朱自清先生,认为“蝉子夜晚是不叫的”。
朱自清便向周围的同事询问,出乎意料,同事大多同意那位读者的说法:蝉子晚上不叫。
但似乎不够权威,朱先生便写信请教昆虫学家刘崇乐先生。
刘先生大约也没有亲身经历,便翻阅多种有关昆虫的著作。
几天后,他拿出一段书中的抄文,对朱自清说:”好不容易找到这一段!”抄出的这段文章说,平常夜晚,蝉子是不叫的,但在一个月夜,作者却清楚地听到它们在叫。
拿到这样一段抄文,本来是可以成为证据的,可朱自清因为昆虫学家刘崇乐自己并没有表态,只说“好不容易找到这一段”,故恐怕那段抄文只是例外,他便在复读者信时,告诉他请教了专家,专家也说夜晚蝉子不叫(是朱先生从刘崇乐先生态度上判断的),并表示,以后散文集再版,他将删掉“月夜蝉声”的句子。
过后的一两年间,此事常常萦绕于朱自清心中。
他便常常夜间出外,在树间聆听。
不久,竟然两次在月夜听到蝉的叫声。
抗战初期,那位陈姓的读者,发表文章时引用了朱自清给他的回信,又引了也因提到“夜间鸣蝉”招来怀疑的王安石的诗《葛溪驿》:“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读到此文,朱自清当时便想告知,自己对昆虫学家的话有所曲解,并且自己的确有不止一次听到“月夜鸣蝉”的新经验。
这不仅能为自己文章作证明,同时亦可对王安石《葛溪驿》诗怀疑的注家作一个明确的回答,因为这诗句也久无定论。
当时战事爆发,学校转移,生活匆促,朱自清就没有写出这封信。
但是,自己的散文集再版时,他却没有删除“月夜蝉声”的句子。
后来还专门写出文章,提及此事。
朱自清介绍及轶事
朱自清:
(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 12日)
原名自华,号秋实,后 改名自清字佩弦,原 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 东海,长大于江苏扬州, 故称“我是扬州人”, 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 名的诗人、散文家、学 者。
朱自清改名趣事
当年朱自清考上大学时,他的父亲还在榷(què)运局任上, 家中经济颇丰,不仅可以养家,付朱自清的学费,并且在同 年的冬天就为他完婚,但是就在第二年,父亲就卸任,他的 儿子朱迈先也出生了,家中经济困难,但是父亲封锁了经济 困难的消息,不让朱自清分心,影响学习。而暑假回来的朱 自清很快就知道家里贫穷了,所以他奋发学习,两年的预科 读了一年就从便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严” 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他改名的目的是激励自 己努力学习,不随流合污,尽快的完成学业,挑起人生重担。
小时候,他的父亲就送朱自清到扬州著名 的私塾先生戴子秋那里读书国文,每天朱自 清的父亲喝着酒读他的文章,若看到老师有 表扬处,父亲就奖励几颗花生米给朱自清。 父子俩就开心满怀,若是看到老师有批评处, 父亲就非常生气,有时候还会打他,并父亲 将文章投进火炉里烧掉,所以朱自清经常暗 暗流泪,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 父亲的期望。虽然父亲的做法有点粗暴,但 是却给朱自清打下了扎实的文字功底。
• 许德珩(héng)写 挽联:“教书三十 年,一面教,一面 学,向时代学,向 青年学,生能如斯, 君诚健者;存留五 一载,愈艰苦,愈 奋斗,与丑恶斗, 与暴力斗,死而后 已,我哭斯人。
谢谢观赏!
朱自清读书做事有自己的原则,不怕得罪 人,与同事相处一向为别人考虑。他在辞去 清华图书馆馆长之前,特地把一个不称职的 馆员给辞掉了,以免给后任带来麻烦。据传 说,当时清华学生“不拿他这个图书馆馆长 当回事儿”,一位学生因在图书馆里找不到 所要借的书,竟将电话打到朱自清家里,让 他到图书馆来帮着找,想不到朱自清还真答 应了他的要求。
朱自清的名人轶事
三一文库()〔朱自清的名人轶事〕导语:朱自清之名是他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时改用的,典出《楚辞 .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
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人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以下是励志网带来的朱自清名人轶事,希望大家喜欢。
名字由来朱自清之名是他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时改用的,典出《楚辞 .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
朱自清选"自清"作为自己的名字,其意是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
他同时还取字"佩弦"。
"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紧张,性缓者佩弦以自警。
赠友诗词1941年,正处抗日战争中,西南联大设立叙永分校。
借叙永春秋祠后院以作教室。
朱自清先生来叙永小住,那时袁耀祖只有几岁,因在李铁夫先生家与其共居一楼,有所接触。
袁耀祖先生学识渊博,常请教朱自清先生问题,先生耐心回答。
朱自清先生是与李铁夫志趣相投的朋友。
1941年10月,先生赴昆明西南联大,途经叙永,曾住李铁夫家多日,相聚甚欢,临别赠诗二首,李铁夫藏之多年。
朱自清在离开叙永前往昆明途中,写了一首《发叙永,车中寄铁夫》诗寄赠热情好客的好友李铁夫。
诗云:"堂庑恢廓盘餐美,十日栖迟不忆家。
忽报飙轮迎户外,遂教袱被去天涯。
整装众手争俄顷,握别常言乘一哗。
如此匆匆奈何许,登车回首屡长嗟。
"诗中表达了朱自清对李铁夫家居住环境和饮食的赞美,并且因为友谊深厚产生了"不忆家"的感觉。
虽然当时是战乱时期,但叙永的友人们给了朱自清家非同一般的温暖。
早年经历1898年11月22日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
朱自清先生的两个故事
朱自清先生的两个故事★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朱自清先生的两个故事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儿童故事资源请搜索与你分享!不领美国面粉因为长期的困苦生活和工作劳累,朱自清先生患了严重的胃病。
1948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的时候,他的病情也加重了,不过他顾不得疗养,倒是更加忘我地投入到斗争中去。
此时的朱自清先生,已经重病缠身而且无钱医治,但他毫不犹豫地在写着“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的宣言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之后立即让孩子把面粉配给证退了回去。
8月上旬,朱自清先生病情恶化,入院治疗无效,不幸于12日逝世,终年仅50岁。
临终前,朱自清先生以微弱的声音谆谆叮嘱家人:“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函请接济家父芦沟桥事变发生之后,朱自清先生转往大后方,他写信给当时在上海教书的李健吾,请他就近接济自己住在扬州的老父亲,李健吾自然不会让老师失望。
那么,朱自清先生何以有信心如此重托他人呢?原来,这二人之间早已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1925年暑假过后,朱自清先生应聘来到清华大学担任了中国文学系的教授。
李健吾这时刚好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毕业,考取了清华大学中文系。
上第一堂课,朱自清先生点名,点到李健吾时,问道:“李健吾,这个名字怪熟的,是不是常在报纸上写文章的那个李健吾?”李健吾回答:“不敢瞒老师,是我。
”确实是在师大附中读书时,李健吾就和蹇先艾等组织了爝火社,从事新文学活动了。
“那我早理解你啦!”朱先生高兴地说。
下课后,朱自清先生劝李健吾:“你是要学创作的,念中文系不相宜,还是转到外文系去吧。
”当时中文系只念古书,所以朱自清先生这么说。
李健吾听了朱自清先生的话,第二年就转到外文系去了。
师生虽不在一个系,但李健吾写了作品,都先送给朱先生看,始终把朱自清先生当作导师。
朱自清的故事
朱自清的故事朱自清是我国现代的著名文学家以及散文家,是我国文学界上登上顶峰之人。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朱自清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朱自清的故事年少的时候,那个时候由于自己家里面也不是非常的富裕,朱自清每个月才只有一两元的零花钱,但是朱自清拿这零花钱不干别的,就专门用来去书店看书或者是买书看,有的时候一个月的零花钱早早就没有了,还有的时候不仅身上没钱了他还倒欠别个书店钱,后来朱自清结了婚,有一次他又去买书,看见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当即想买下来,但是哪儿本书的价格太贵了,要十几块钱才能买,朱自清摸了摸自己的包包,发现只剩下几元钱,根本就不够,没办法,朱自清想来思去,想起了自己在结婚的时候那件毛皮衣,那件衣服还是父亲给自己做的,朱自清没有多想,当即回家将那件毛皮衣拿了出来跑去当掉,最后以毛皮衣换回了自己喜爱的书。
在朱自清晚年的时候,那个时候正在闹内战,国民党是一边,共产党又是一边,朱自清拒不接受国民党为大家发的美国的粮食,不仅如此,还冒着全家都不能饱腹的后果签了协议,总之他就是不能接受外国佬给的东西,因为当时确实人民很多都因为内战而吃不饱,这是朱自清的一种爱国精神,实在是值得人们钦佩的精神。
朱自清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从小就拜读过不少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他在年轻的时候写过非常多的作品,但是大多都是白话文诗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与国家的存亡息息相关,所以不再浪费时光,把时间都放到拯救国家上来了。
他在国家的危难时刻伸出了一双手,虽然他并没有为国家做出什么直接性的贡献,但是他在精神上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从他拒绝购买国民党的救济粮食就可以看出来他是一个非常有骨气的人,就算自己得了非常严重的胃病但是因为自己已经签订了不能买救济粮的协议,所以就算是自己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
最后因为非常严重的胃病而死亡,甚至可以说他是被活活饿死的,但是他保住了他的尊严,保住了中国人的原则。
除此之外朱自清还是一个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的人,可能这和他小时候他的父亲对他的教育方式有关,但是更多的还是他对自己的高要求,他取佩弦为自己的字,佩弦的意思就是时时刻刻都提醒自己要像一根绷着的线一样,不能轻易泄气。
名人轶事:大师淘书
名人轶事:大师淘书
名人轶事:大师淘书
西南联大时期,作家沈从文喜欢“淘书”。
1945年10月5日,沈从文购得中华书局1936年版的《漆器考》,他在书上写下了这样的句子:“从枪声盈耳中购来”,“书过于简率不合用。
多错误,少材料。
”此书见证了在艰难岁月里,沈从文购书的艰难经历。
朱自清在上中学时,就极喜欢读书。
当时家里每月给他1元零花钱,他大部分都交给一家广益书局了,而且还常常欠账。
1920年是朱自清读大学的最后一年,他在华洋书庄见到一部新版的《韦伯斯特大字典》,定价为14元。
为了得到这本书,朱自清把父亲为他结婚时做的一件皮大氅以14元当掉,把那本《韦伯斯特大字典》抱了回来。
不料那件费了父亲许多心力的大氅,却终于没有赎回来。
一次,袁同礼(国立北平图书馆馆长)要蒋廷黻(清华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历史系主任)陪他去一位私人收藏家那里淘书。
淘书时,两人还相互关注察看对方情况。
期间,袁问蒋有何发现。
蒋说找到两本小册子,一本是《文祥年谱》,一本是有关鸦片买卖的书。
袁似乎不感兴趣,蒋私下便很高兴。
二人出来后,袁同礼要回图书馆,蒋廷黻要回学校;途中蒋与袁分手,各自回去。
蒋看着袁离开视野时,赶紧转回去买那两本书。
当他赶到那位收藏家家里,准备购书时,书主告诉他,袁先生已捷足先登,把书买走了。
像沈从文在敌人的枪炮声中淘书、朱自清忍受饥寒摧残淘书、袁同礼和蒋廷黻玩“调虎离山”淘书的大概不多;前代大师的“淘书”经历,留下了一段段令人感慨的记忆。
朱自清人物轶事
朱自清人物轶事
朱自清人物轶事
名字由来
朱自清之名是他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时改用的.,典出《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
朱自清选“自清”作为自己的名字,其意是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
他同时还取字“佩弦”。
“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紧张,性缓者佩弦以自警。
赠友诗词
1941年,正处抗日战争中,西南联大设立叙永分校。
借叙永春秋祠后院以作教室。
朱自清先生来叙永小住,那时袁耀祖只有几岁,因在李铁夫先生家与其共居一楼,有所接触。
袁耀祖先生学识渊博,常请教朱自清先生问题,先生耐心回答。
朱自清先生是与李铁夫志趣相投的朋友。
1941年10月,先生赴昆明西南联大,途经叙永,曾住李铁夫家多日,相聚甚欢,临别赠诗二首,李铁夫藏之多年。
朱自清在离开叙永前往昆明途中,写了一首《发叙永,车中寄铁夫》诗寄赠热情好客的好友李铁夫。
诗云:“堂恢廓盘餐美,十日栖迟不忆家。
忽报飙轮迎户外,遂教袱被去天涯。
整装众手争俄顷,握别常言乘一哗。
如此匆匆奈何许,登车回首屡长嗟。
”诗中表达了朱自清对李铁夫家居住环境和饮食的赞美,并且因为友谊深厚产生了“不忆家”的感觉。
虽然当时是战乱时期,但叙永的友人们给了朱自清家非同一般的温暖。
朱自清事迹
朱自清事迹1.的最后岁月逝世前半年,常年劳累的朱自清体力衰弱,经常连走一点路都很吃力。
他感到自己骤然衰老,不过并不因此而消极。
他把唐人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反其意而用之,改成“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作为对自己的鞭策,压在书桌的玻璃板下。
每天一清早就坐在桌前,读书勤奋不息,工作毫不减轻。
在生命的最后两个月,朱自清的身体已极度衰弱,体重低到77.6斤,且又“彻夜胃痛不止”,“不断大量呕吐”,病情日益危重。
可他仍然编辑《闻一多全集》,编写教科书,备课讲授,演讲呐喊。
在这两个月的日记中,他直接写到读书、买书、选书的日记竟有17篇之多。
其中有他认真阅读瞿秋白同志的《杂感集序言》和《大众哲学》的记载。
甚至在逝世前26天,他还在日记中订了一个阅读计划,要求自己除星期六下午和星期日外,每天坚持轮流读一本英文书和中文书,利用休息时间读诗。
说到做到,此后两天,即订出计划的第一个星期一,他开始读布尔芬奇的《神话集》和《波罗克夫的眼界》一文。
2.朱自清先生的一则逸事根据上个世纪30年代清华的规定,教授们在校工作五年,就有一年的学术休假,由学校资助去外国访问进修。
朱自清时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于1931年利用学术休假,在英国伦敦皇家学院和伦敦大学注册旁听。
据《朱自清日记》于该年记述,他有两次夜梦清华未能继续聘他为教授,理由是他在外国上的学养上尚有不足;梦醒,全身冷汗,深感不发聘书颇有道理,于是他更加努力利用在伦敦的一切便利条件,来提高自己。
俗语云: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所谓“不足”,并非真的来自清华校方的压力,而是朱先生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反映。
3.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朱自清是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1948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6月,北平学生掀起了反对美国扶植日本军国主义的运动。
当时,朱自清身患重病,又无钱医治,但他毫不犹豫地在写着“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
朱自清小故事
朱自清小故事(2)朱自清小故事函请接济家父芦沟桥事变发生之后,朱自清先生转往大后方,他写信给当时在上海教书的李健吾,请他就近接济自己住在扬州的老父亲,李健吾自然不会让老师失望。
那么,朱自清先生何以有信心如此重托他人呢?原来,这二人之间早已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1925年暑假过后,朱自清先生应聘来到清华大学担任了中国文学系的教授。
李健吾这时刚好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毕业,考取了清华大学中文系。
上第一堂课,朱自清先生点名,点到李健吾时,问道:“李健吾,这个名字怪熟的,是不是常在报纸上写文章的那个李健吾?”李健吾回答:“不敢瞒老师,是我。
”确实是在师大附中读书时,李健吾就和蹇先艾等组织了爝火社,从事新文学活动了。
“那我早认识你啦!”朱先生高兴地说。
下课后,朱自清先生劝李健吾:“你是要学创作的,念中文系不相宜,还是转到外文系去吧。
”当时中文系只念古书,所以朱自清先生这么说。
李健吾听了朱自清先生的话,第二年就转到外文系去了。
师生虽不在一个系,但李健吾写了作品,都先送给朱先生看,始终把朱自清先生当作导师。
朱自清先生也每次都字斟句酌地帮李健吾定稿。
多年互动,使他们真挚的师生情笃定终生。
朱自清与妻子1932年,朱自清与陈竹隐在上海杏花村酒楼举行婚礼,此时他们正好相识两周年。
结婚后,他们回到北平住在清华园,过了几年虽然清苦但又幸福温馨的日子。
由于他们子女多,需要照顾,陈竹隐只好放弃了她的画家梦,而为朱自清贡献出自己的一切,留在家中专门相夫教子。
靠朱自清一个人的收入,又没有什么积蓄,八张嘴要吃饭,六个孩子要读书,谁能挑这个重担?谁又能支撑起这个家?但陈竹隐却支撑下来了。
为了给孩子们聘请一位家庭教师补习功课,陈竹隐甚至还背着朱自清去医院卖过几次血。
抗日战争爆发后,朱自清夫妇带着子女随校南迁到了昆明,生活更加困难。
陈竹隐毅然带着子女,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成都,让朱自清一人留在昆明安心执教,尽可能减少朱自清的后顾之忧。
朱自清小故事
朱自清小故事朱自清,原名自芳,字清散,号梅花。
1898年11月22日生于浙江绍兴,后来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和翻译家。
他的作品以清新、淡雅、含蓄著称,尤以《背影》、《春》等作品为人们所喜爱。
朱自清小时候生活在一个书香门第,家境优渥。
他的父亲是一位文人,对朱自清的教育非常重视。
在父亲的影响下,朱自清从小就酷爱文学,对诗词、文章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的父亲还经常给他讲一些古代的故事,这些故事深深地影响了朱自清的成长。
朱自清小时候非常调皮,经常逃学去河边游泳。
有一次,朱自清和几个同学一起去河边游泳,结果被老师发现了。
老师对他们说,“你们这样逃学,以后怎么当好人?你们要知道,好人是有道德的人。
”这句话深深地刺激了朱自清,使他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深深的反省。
朱自清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他的父亲经常给他买一些书来阅读。
他对古诗词、经史子集都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背诵一些古诗词。
他的父亲还经常给他讲一些古代的故事,这些故事深深地影响了朱自清的成长。
朱自清的一生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之一就是《背影》。
这篇文章以朱自清父亲的形象为主线,通过对父亲的背影的描写,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深怀念和对家庭的深深眷恋。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深受读者的喜爱。
除了《背影》,朱自清的《春》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这篇文章以描写春天的景色为主线,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篇文章语言清新、流畅,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朱自清的一生中,有很多感人至深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无一不展现了他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而著称于世,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敬。
朱自清的一生,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故事,他的作品也将永远流传下去,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朱自清,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教育家,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朱自清人物事迹
朱自清人物事迹朱自清:教育家与文学家朱自清,20世纪中国著名教育家和文学家,被誉为“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人物事迹充满着奋斗与坚持,对于中国现代教育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朱自清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于文学和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青年时代,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开始了他的教育之路。
作为一名教育家,朱自清非常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
他主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倡导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朱自清曾经说过:“教育是点燃学生内心火焰的艺术。
”他的教育理念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
除了教育之外,朱自清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他的散文作品以清新、深入人心而著称。
他的代表作品《背影》、《荷塘月色》等作品,描绘了他对亲情、友情和自然的独特感悟。
朱自清的作品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他的文学成就使他成为了中国现代散文的奠基人之一。
朱自清一生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他对于自己的要求极其严格。
他曾经说过:“我一生追求真理、追求完美。
”他在教育和文学的道路上,不断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
他的严谨态度和对知识的追求,深深影响了他的学生和后来的文学家。
然而,朱自清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他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境,但他从未放弃对教育和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句名言:“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正是凭借这种勇气和坚持,朱自清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文学家。
朱自清是一位为人民服务的知识分子,他一生致力于中国教育的发展和文学的繁荣。
他的人物事迹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激励着他们追求卓越和追求真理。
朱自清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引领我们前进。
13朱自清先生二三事教案
13朱自清先生二三事教案课题名称:朱自清先生二三事学科:语文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了解朱自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主要作品。
2.培养学生对文学名人的尊重和崇拜感。
3.让学生在了解朱自清先生的同时,激发对文学的热爱和创作的兴趣。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朱自清先生的生平事迹。
2.理解朱自清先生的主要作品。
教学难点:1.学生自主构建对朱自清先生的叙述和评价。
2.学生对朱自清先生的作品理解和阐释。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朱自清先生的主要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朱自清先生的话题,让学生谈论并写下自己对朱自清的了解和认识。
2.呈现朱自清先生的图片,让学生发表自己对他的印象。
二、认知(25分钟)1.通过PPT介绍朱自清先生的生平事迹。
包括他的家庭背景、求学经历、教育工作、文学成就等。
2.简介朱自清先生的主要作品,如《背影》、《匆匆》、《荷塘月色》等,并展示相关的图片和摘录适当的片段。
三、探究(25分钟)1.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篇朱自清的作品进行深入研读,然后讨论作品中的意境、气氛、人物形象等方面的特点。
2.小组展示:请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对所选的作品进行分享,让全班同学共同参与讨论并提问。
四、拓展(2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自由选择一篇朱自清的作品进行串联创作,通过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扩展和延伸原作的情节。
2.学生将创作的作品进行朗读和分享。
五、总结(10分钟)1.总结朱自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主要作品,让学生在口头上对他进行评价。
2.分享学生对朱自清先生的感悟和思考。
六、作业布置(5分钟)请学生选择一篇朱自清的作品进行阅读,并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和研究朱自清其它的作品,如《乌鸦与麻雀》、《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2.学生可以进行朱自清作品的创作模仿,写一篇以他为题材的作文或诗歌。
3.学生可以参观朱自清的故居或纪念馆,亲身感受他的生活和创作环境。
关于朱自清的故事资料
朱自清二三事一提到朱自清,大家脑海里闪现出的便是《荷塘月色》《背影》《匆匆》等美文。
位于昆明司家营的朱自清旧居,这座“一颗印”老宅承载着七十多年前以朱自清为代表的清华文科研究所师生的家国情怀,也记录着朱自清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些故事,将撕开朱自清身上“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的标签,让大家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朱自清!“时尚达人”朱自清1942年冬天,昆明天气格外寒冷,如何温暖过冬成了朱自清头疼的大问题。
身上的旧皮袍已经缝补了许多次,早已抵挡不住瑟瑟寒风。
掏掏口袋,发现生活费都够呛,更不要说缝制新棉袍。
于是朱自清做了一个决定。
趁着龙头街赶街的日子,朱自清给自己挑了一件赶马人穿的、制作粗糙、价格便宜的毡披风。
朱自清一毡多用,出门时,他就将毡披风披在身上御寒,晚上睡觉时,毡披风一脱就当被褥。
朱自清上街里边穿西装,外边穿赶马人的毡披风,给联大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件毡披风由于太过显眼,被誉为“联大三绝”,也成了他教授生活清贫的标志,以至于后来多次出现在回忆朱自清的朋友的笔下。
“段子手”朱自清朱自清教学一丝不苟,他开了一门“文辞研究”的选修课,只有2个学生选修,也教得非常认真。
因为没有教材,就搜集资料写在卡片上,上课时再抄到黑板上。
朱自清演讲还非常风趣,在一次文艺晚会上,朱自清以“五四以来的散文”为题做演讲,看着现场几千名观众随随便便地坐在草地上,他冒出一句:“什么是散文呢?像诸位这样的坐法就是散文的坐法了。
”这堪比段子手的说法让惹得大家哄堂大笑,他的每次演讲几乎都能引发这样的笑声。
柴米油盐、生活琐事……在这些背后却看到了这位伟大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的另一面。
在实地采访朱自清嫡孙朱小涛先生,详细了解朱自清先生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的工作、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大家深感朱自清为人温厚朴实、中正平和。
朱家几代人都有着一身正气、崇德向善、诚以待人的优良品质,这应该也是朱家百年家风长期熏陶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自清当衣买书朱自清先生虽然以散文名世,但他后来长时间在大学任教,讲授“诗选”(以《古诗源》为教本)、“歌谣”、“陶渊明诗”、“新文学研究”等课程;出版有《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经典常谈》等文艺批评。
其学术研究著作,有着很深的学术造诣。
这种厚实的为文积淀,似乎是那一代学人所共有。
这种积淀的得来,自然与他们读书、爱书有大关联。
朱自清在上中学时,就极喜欢读书。
当时家里每月给他一元零花钱,他大部分都交给家乡一家广益书局了,而且还常常欠账。
引发他对哲学兴趣的一部《佛学易解》,就是从这家书局得到的。
后来到北京大学读书,专业就是哲学,朱自清就更喜欢佛学书了。
当时佛经一类书多在西城卧佛寺鹫峰寺一带,他曾到寺里面买了《因明入正理论疏》、《百法明门论疏》、《翻译名义集》等书。
当时是一个阴沉的秋天的下午,街上就朱自清一人,后来他在文章中回忆时还说:“这股傻劲回味起来颇有意思。
”1920年,是朱自清在大学最后一年。
一次,他到琉璃厂去逛书店,在华洋书庄见到一部新版的《韦伯斯特大字典》,定价要14元。
这钱对这部大书说来虽不算太贵,可对一个念书的学生却实在不是个小数目。
自己手头没这么多钱,可书又实在舍不得,思来想去,就自己的一件皮大氅还值点钱了。
这件大氅,是父亲在朱自清结婚时为他做的,水獭领,紫貂皮。
大氅虽是布面,样式有点土气,领子还是用两副“马蹄袖”拼凑起来,可毕竟是皮衣,在制作的时候,父亲还很费了些心力。
可当时实在舍不得那本“大字典”,又想到将来准能将大氅赎出,便在踌躇许久后,毅然将它拿到了当铺。
当铺在学校后门,转身就到。
朱自清并没有过多考虑。
因为想到将来赎回,便以书价作当价:14块。
大氅当然不止这个价,所以当铺柜上的人一点不为难,即刻付款。
拿上钱,朱自清马上去把那本《韦伯斯特大字典》抱了回来。
不料那件费了父亲许多心力的大氅,却终于没有赎回来。
大学毕业后,朱自清在江浙一带中学教书,后来被聘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有一年冬天特别冷,朱自清没有力量缝制棉袍,便到街上去买了一件马夫用的毡披风。
这种披风有两种,一种式样较好且细毛柔软,但价贵,朱自清买不起,便买了一种粗糙但便宜点的。
这件毡披风由于太过显眼,成了教授生活清贫的标志,以致后来多次出现在回忆朱自清的朋友的笔下。
但它却为朱自清进城上课拦挡了风寒,晚间又铺下当褥子,虽然说起来颇叫人心酸。
此时,再想想那件当出而不能赎回的皮大氅,叫人更感到读书人痴迷于书的程度。
朱自清- 自清逸事不领美国救济粮由于长期的困苦生活和工作劳累,朱自清先生患了严重的胃病。
1948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的时候,他的病情也加重了,然而他顾不得疗养,倒是更加忘我地投入到斗争中去。
此时的朱自清先生,已经重病缠身而且无钱医治,但他毫不犹豫地在写着"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的宣言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之后立即让孩子把面粉配给证退了回去。
8月上旬,朱自清先生病情恶化,入院治疗无效,不幸于12日逝世,终年仅50岁。
临终前,朱自清先生以微弱的声音谆谆叮嘱家人:"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好为人师朱自清在西南联大教书时对学生热情鼓励,但并不轻易称许,往往为一个问题会与学生争得不可开交。
他曾风趣地对学生说:"你们不易说服我,我也不易说服你们,甚至我连我的太太也说不服,虽然民主的精神在于说服。
" 朱自清对教学十分认真,他对学生作业格式有具体规定:作业本第一页要空下来,把一学期作文题目依次写下,并注明起讫页数,以便查阅。
朱自清治学上认真严肃,从不滥竽充数。
1934年应郑振铎邀请,一个晚上赶写了一篇《论逼真与如画》,其材料依据《佩文韵府》,因来不及检查原书,就在文章后面写明是"抄《佩文韵府》"。
朱自清写作时,喜以笔尖沾纸,速度不快,往往要细心斟酌后才写下,所以写下后无需多加删减,即成佳作。
在清华大学时,他每天只能写500字;而李长之有一天曾写过15000字的论文,还外加两篇杂文。
朱自清、浦江清等相约在每周三下午2至5时,在清华园中文系会议室,把《历代诗话》和《历代诗话续编》分人剪贴,另设总论及杂类,均按罗马字母排列,半年后完成剪贴《诗话大系稿本》。
朱自清先生是个内向的人,腼腆的人,从品行上说,绝对是个正人君子,看看他讲课,就知道这是怎样一个忠厚人了。
他那时是矮矮胖胖的身体,方方正正的脸,配上一件青布大褂,一个平顶头,完全像个乡下土佬。
讲的是扬州官话,听来不甚好懂,但从上讲台起,便总不断地讲到下课为止。
好像他在未上讲台前,早已将一大堆话,背诵过多少次。
又生怕把一分一秒的时间荒废,所以总是结结巴巴地讲。
然而由于他的略微口吃,那些预备好了的话,便不免在喉咙里挤住。
于是他更加着急,每每弄得满头大汗......一到学生发问,他就不免慌张起来,一面红脸,一面急巴巴地作答,直要到问题完全解决,才得平舒下来。
这是北大刚毕业,在杭州第一师范教书时的情形,他的学生魏金枝记下的。
后来当了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情况是不是好了呢?没有好多少。
下面是他的学生吴组缃的回忆:我现在想到朱先生讲书,就看见他一手拿着讲稿,一手拿着块叠起的白手帕,一面讲,一面看讲稿,一面用手帕擦鼻子上的汗珠。
他的神色总是不很镇定,面上总是泛着红。
他讲的大多援引别人的意见,或是详细地叙述一个新作家的思想与风格。
他极少说他自己的意见;偶尔说及,也是嗫嗫嚅嚅的,显得要再三斟酌词句,唯恐说溜了一个字,但说不上几句,他就好像觉得自己已经越出了范围,极不妥当,赶快打住。
于是连连用他那叠起的白手帕抹汗珠。
差点成为"连云港女婿" 朱自清在《我是扬州人》一文中回忆道:"我家是从先祖才到江苏东海做小官。
东海就是海州,现在是陇海路的终点。
我就生在海州。
四岁的时候先父又到邵伯镇做小官,将我们接到那里。
海州的情形我全不记得了,只对海州话还有亲热感,因为父亲的扬州话里夹着不少海州口音。
" 朱自清的父亲名鸿钧,字小坡,他就是著名散文《背影》中那位令人尊敬的父亲,他在海州生活了很多年,与海州的关系最为密切。
1898年11月22日,海州府承审官朱则余的宅邸里,红烛高烧,香烟缭绕,一片喜气洋洋,著名的文学家朱自清诞生了。
朱自清原有两个哥哥,叫大贵和小贵,不幸相继夭亡,因此他的出生给全家带来了无比的欢愉,倍受宠爱。
父亲朱鸿钧对儿子寄予很大的期望,"腹有诗书气自华",于是他为儿子取名"自华",又取"春华秋实"之意给他起了个号叫"实秋",希望儿子长大后能诗书传家,学有所成。
家里人迷信,怕他不易长大,还特地替他耳朵穿孔,戴上钟形金耳环。
朱自清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海州美丽的山水,让他从小就感受着美妙的画面。
这一切,也为他后来的创作留下了朦胧的记忆。
1901年,朱自清四岁的时候,父亲朱鸿钧在高邮县邵伯镇当了一名小官--典史,就把他接到了任所,从此,朱自清离开了海州,开始了他读书、求学、工作、创作的历程。
从海州到扬州,再到北京、温州、杭州......一路风尘一路歌。
朱自清虽然没有再回到他出生的地方,但他对海州的感情是很深的,父亲的扬州话里夹杂的海州口音让他感到亲切,家人与海州的来往也是他童年时最深刻的记忆。
在《择偶记》一文中,他说:"当时觉得那叫做‘花园庄'的乡下实在是最有趣的地方了。
因此听说媳妇就定在那里,倒也仿佛理所当然,毫无意见。
每年那边田上有人来,蓝布短打扮,衔着旱烟管,带好些大麦粉,白薯干之类。
他们偶然也和家里人提到那位小姐,大概比我大四岁,个儿高,小脚;但是那时我热心的其实还是那些大麦粉和白薯干儿。
" "花园庄"就是连云港市灌南县的花园乡。
今天的"花园庄"附近还有一条水沟被称为海州圩。
朱自清十二岁的时候,"花园庄"他的长辈为他看好的这位小姐不幸得痨病去世了,要不然,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就成为连云港的女婿了。
朱自清的家人对海州也非常有感情,他的弟弟、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朱物华曾代表家人回到海州,他指着西门那座历经沧桑的两层小楼,感慨地说:"就是这里,就是这里了。
" 2005年夏天,朱自清的孙子朱小涛也怀着深情,专程来到海州寻找父辈生活的踪迹,他在长辈们曾经居住过的老房子面前,看了又看,久久不愿离去,许多居民见了,都纷纷围拢来热忱地介绍当年的情况,小涛听了,异常激动。
8.佩弦家人朱自清的一生充满了对亲人的关爱和柔情。
他对父亲的深情在《背影》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感动了所有的华语读者。
他的弟弟、妹妹都是靠朱自清微薄的工资和稿费完成的学业,而且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二弟朱物华,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毕业时以优异成绩获官费留美,先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后又进哈佛大学深造,获博士学位,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院士)。
他在电子工程、无线电电子学、水声工程、信息论等领域为国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弟朱国华,考入厦门大学法律系,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法律界工作,后定居松江。
他的妹妹朱玉华毕业于南京师范学校,一生从事教育工作。
朱自清先生共生育有子女九人,在其言传身教下,个个德才兼备,特别是在待人接物上都具有父亲的遗风。
笔者曾有幸见到了朱自清先生的儿子,《荷塘月色》中的闰儿--现年已经81岁的朱闰生老人和他的一家。
在他儿子朱小涛宽敞明亮的客厅里,朱闰生老人侃侃而谈。
他思维清晰,记忆力惊人,儒雅、亲和让人如沐春风。
他非常详细地介绍着自己的父辈、自己的兄弟姐妹的事迹,特别是对自己的父亲和长兄朱迈先的怀念之情更为深切。
临行前,他握着笔者的手说:"向海州父老乡亲问好。
"并表示有机会一定要到海州看看。
1988年在朱自清先生诞辰90周年时,江泽民同志亲笔题诗:"背影名文四海闻,少年波老更情亲。
清芬正气传当世,选释诗篇激后昆。
"1998年11月,为了纪念朱自清先生诞辰100周年,江泽民总书记不仅为"朱自清故居"题名,又激情满怀地挥笔写下诗句:"晨鸣共北门,谈笑少年情。
背影秦淮绿,荷塘月色明。
高风凝铁骨,正气养德行。
清淡传香远,文章百代名。
"连云港还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在海州隆重举办朱自清作品研讨暨纪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