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生物 3.2细胞器教学设计
3.2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中生物学必修一
d.案例研究:提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学媒体和资源使用:
a. 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的图片、图表和动画,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讲解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的原理时,我可能没有讲解得足够清晰和详细,导致部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不够牢固。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小组的讨论不够深入,可能是因为我对小组讨论的指导和监督不够到位。最后,在课堂展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可能是因为我在之前的教学中没有充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创新能力。具体而言:
1.生命观念:通过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理解生命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其在细胞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视频:播放相关视频,如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的实验过程、实际应用案例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c.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如虚拟实验室、互动式教学平台等,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d.实物模型:准备细胞器模型,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过程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d.细胞器之间协调配合的相关学术文章,提供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帮助学生了解细胞器之间协调配合的前沿知识。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第1课时 教案 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回忆并回答问题(如叶绿体、液泡)
几种细胞器
展示图片,简单讲解几种细胞器及其分工:线粒体(旁栏部分);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再展示动物、植物的亚显微结构图片,提出问题,还能找到哪些细胞器。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第1课时教案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生物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教科书
书名:生物学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6月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了解分离细胞器的科学方法。了解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3.学生分组,每组负责查找一种细胞器的相关知识。利用插图模型,形象的理解细胞器的结构。
9.将质膜与核膜连成一体的细胞器:内质网。
10.与分泌蛋白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11.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有色体、液泡。
12.与脂类及多糖合成有关的细胞器:内质网
回答旁栏部分的问题
观察细胞亚显微模式图
阅读课文,尝试填写表格
旁栏思考题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够提供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鸟类飞翔、运动员运动需要大量能量,所以飞翔鸟类的胸肌细胞中、运动员的肌细胞中线粒体多。同样道理,新生细胞的生命活动比衰老细胞、病变细胞旺盛,所以线粒体多。
C919大型客机的研制离不开各部门的分工合作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观察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观察、分析、推理等能力的发展情况,并对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解答。
2.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课堂笔记和课后作业进行认真批改,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点评作业时,既要指出学生的错误,也要肯定他们的优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2.描述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蛋白质合成和加工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
内质网: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糙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光面内质网参与脂质合成。
高尔基体:负责蛋白质的修饰、包装和运输。蛋白质在内质网加工后,通过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修饰和包装,最后通过分泌小泡释放到细胞外。
3.请举例说明溶酶体在细胞内的作用。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必修1第3章第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内容涉及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重点探讨细胞器之间如何协调工作,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本节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的功能等——相联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的特点及其在细胞内的协作过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对维持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现在,请大家分成小组,每组负责研究一种细胞器。你们需要了解它的功能,以及它是如何与其他细胞器协同工作的。”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 组织课堂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细胞器之间的合作关系,并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细胞器的功能。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学生专注听讲,积极思考细胞器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自己的想法,并在角色扮演中模拟细胞器的功能。
- 自主学习法:学生独立完成预习任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信息技术手段:在线平台用于分享预习资源和监控进度。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提前熟悉细胞器的概念,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案例,引出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3)细胞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认识细胞器研究对于揭示生命奥秘和生物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
(1)细胞器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难以理解细胞器之间如何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内的各项任务。
(2)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理:学生难以理解细胞器结构的复杂性与功能之间的关联。
(3)细胞器功能的综合应用:学生难以将所学细胞器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生物学问题。
3. 思维发展: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在课后拓展学习中,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锻炼。
4. 情感态度:学生对细胞器研究产生兴趣,增强对生物科学的热情。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细胞器研究对于揭示生命奥秘和生物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 自主学习: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预习任务,自主阅读相关资料,提出问题和疑问,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2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中心体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参与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和细胞质分裂。
液泡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负责储存水分、营养物质和废物,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
5.细胞器之间的相互关系:
细胞器之间相互依赖、协同工作,共同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例如,线粒体提供能量供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等。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科具有较高的兴趣,尤其是那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点。学生在分析问题和逻辑思维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但程度参差不齐。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细胞器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板书设计
①细胞器的定义和分类:
1.双层膜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2.单层膜细胞器:内质网、高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体、溶酶体、内吞体、细胞膜
3.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液泡
②双层膜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1.线粒体:能量工厂,呼吸作用,能量供应
2.叶绿体: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翻译mRNA上的密码子
高中生物3.2.1细胞器的分工教学设计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必修Ⅰ第3章第2节,它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的根底。
通过学习,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细胞,认识系统内的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知道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
这都将为后面学习奠定坚实的细胞学根底。
【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章已经学习了高倍镜的使用并使用显微镜观察观察了细胞,在上节课又学习了本章第1节的有关细胞膜的知识。
有了前面的准备再进行本节内容的学习,就有了良好的根底。
但是这节更多的是电镜下看到的细胞器亚显微结构,对学生来说内容相比照拟抽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通过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测叶绿体和线粒体〔学生提前已完成了实验〕。
③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从课本图片文字中提取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
②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意识,通过分享交流培养学生准确的表达能力。
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加强学生对细胞微观结构的认识。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建立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中的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教学方法】利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气氛,同时应用实验探究法、讲述法、谈话法、比拟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制作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等的幻灯片。
2.准备好学案【教材处理】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有限的特点,我将这局部内容安排2个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第二课时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高一生物:3.2《细胞器》教案
第二节细胞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别各种细胞器,知道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过程与方法:用类比、归纳的方法,描述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通过资料分析,了解生物研究思路和方法,提高科学研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生命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并逐步激发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出示动植物细胞示意图学生活动:概括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教师活动:概括总结。
一、细胞器位于细胞质中,细胞质中除了细胞器外的液体叫做细胞质基质。
所以细胞质可以分成两部分。
细胞质基质:呈液态。
为细胞代谢提供原料和反应场所。
细胞质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
二、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利用我们实验室的光学显微镜能否看到所有的细胞器?光学显微镜: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亚显微结构细胞器的发现与观察是与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密不可分的。
学生活动:看教材P44-P45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和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并识别各种细胞器。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线粒体电镜下照片和立体结构示意图。
学生活动:资料分析——有研究表明,飞翔鸟类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比不飞翔鸟类的多。
马拉松运动员腿部肌肉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比一般人多出一倍以上。
这说明什么?教师活动:1、线粒体分布:大部分动植物活细胞结构:内外双层膜,内膜折叠成嵴功能:为生命活动供能——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多媒体展示:叶绿体的电镜下照片和立体结构示意图。
学生活动:从分布、结构、功能三个方面总结叶绿体教师活动:2、叶绿体分布:主要在绿色植物细胞的叶肉细胞中结构:内外双层膜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营养——绿色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多媒体展示:内质网的电镜下照片和立体结构示意图。
学生活动:看图分析内质网是双层膜细胞器还是单层膜细胞器?教师活动:3、内质网结构:单层膜种类:粗面内质网光面内质网功能:粗面内质网——蛋白质的加工、运输。
光面内质网——脂质合成学生活动:分析性激素是哪里合成的?胰岛素是哪里合成的?教师活动:总结多媒体展示:核糖体的电镜下照片和立体结构示意图。
3.2细胞器教案
3.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主备人:贾慧明一、课时安排2课时二、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4、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⑪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⑫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决方法]⑪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指导学生认识,细胞内主要的细胞器,列表比较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⑫以合成的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图解为例,探究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⑪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⑫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使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
[解决方法]⑪发挥图解的作用,利用已知,探究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⑫教师利用演示镜指导学生观察。
四、教学方法识图——感知科学过程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五、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问题探讨]结合教材P44图示,回答讨论题。
1、一件优质产品是如何通过各车间的部门之间的配合生产出来的?2、细胞内也存在类似的部门或车间吗?你能举出例子吗?3、细胞内有哪些“车间”?它们是如何分工的?(引入新课)投影教材P45——46的插图让学生认识细胞内主要的细胞器。
学生完成学案,师生归纳总结:成分:水、无机盐、糖类、酶等组成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功能: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器教师指导学生对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进行比较。
科学家是如何分离各种细胞器的呢? 教师介绍教材P51美国科学家克劳德和比利时科学家德迪夫的工作,强调研究细胞器的过程和方法。
介绍通过高倍镜来观察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该实验要注意:1、观察叶绿体的装片应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2、观察线粒体时应注意掌握染色的时间。
3、以叶绿体为运动标志,顺便观察一下细胞质的流动。
(三)总结 各细胞器的主要功能。
细胞器的教学设计
3.2细胞器教学设计
娄莹莹灌云高级中学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①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后面将学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的最根本的基础。
通过学习,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到细胞,认识主要细胞器结构与功能及细胞器之间怎么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生命活动,为后面学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奠定细胞学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章第一节的有关细胞膜的知识以后,再进行本节内容的学习,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对于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的功能以及结构不能很好理解,但在导学案帮助下,在活动的实践中开展学生讨论活动很容易。
三.教学目标
3.1知识目标
举例说明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
3.2能力目标
运用自学知识观察与判别的能力
小组内合作的能力
生物模型建构的能力、表达、画图、识图能力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结构与功能相适宜的生物学观点。
3.2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学现象,如细胞内物质运输、能量代谢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互动探究等方式,提高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预习、听课、复习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对比、归纳等学习方法,提高对细胞器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整体良好,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对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听讲,主动提问,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想法。每个小组都能够围绕讨论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观点和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细胞器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项目导向学习:设置研究项目,如“探究细胞器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协同作用”,鼓励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教学活动
设计以下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参与和互动: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细胞器,模拟细胞内物质运输和信号传递过程,增强学生对细胞器功能的理解。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显微镜观察细胞器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于教学效果,我觉得学生们在知识掌握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能够较好地描述细胞器的功能,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在技能方面,通过显微镜观察实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此外,课堂上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让他们认识到细胞器研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但我也意识到,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我需要进一步关注这些学生,了解他们的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在巩固练习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我打算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弥补知识漏洞。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第2课时)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2
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涉及 3 种 具膜细胞器,它们的面积是如何变化的? 再次播放相 关动画,提醒学生观察,以柱形图的形式构建出分泌前后膜面积变化的数学模型,并选出优秀的作品通过实物投影仪进行现场展示。 PPT 展示“合成的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示意图”,明确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和细胞膜参与了整个过程。继续展示“内质网与细胞膜、核膜的联系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内质网膜与细胞膜、核膜有什么关系? 它们相互联系的方式与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联系方式的不同,指出膜结构联系的两种方式,即以
P48 中的资料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①什么是分泌蛋白? 包含哪几类? 分泌蛋白最初在哪里合成? ②科学家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实验现象是什么? ③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经过了哪些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尝试描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④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中需要能量吗? 能量由哪里提供? 教师展示相关研究过程的图片。
各小组形成统一答案并派代表依次回答上述问题。
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会同位素标记法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通过分组讨论,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形成初步印象,可以发展推理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感悟科学家的精神: 成功不但需要精湛的专业知识、锲而不舍的精神,还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做到理性思维和技术手段结合。
学生回答问题
通过复习旧知识,思考细胞器与蛋白质的关系,初步感受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联系日常生活,通过学生熟悉的牛奶,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在复习的基础上进入新内容的学习。
任务一: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分组讨论
向学生提供资料: 现代细胞学之父帕拉德及其同事曾利用豚鼠胰腺腺泡细胞,用3 H 标记的亮氨酸进行实验研究,证实了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及分泌途径,由此获得了 1974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人教(2019)生物必修1教学设计:3.2第2课时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人教(2019)生物必修1【教学设计】3.2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一、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加工、分泌过程,认识细胞器之间在执行某些具体功能时存在的协调合作关系,进一步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上的统一性。
2.能够根据科学家的同位素标记实验研究,构建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生产线”模型,认识细胞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协调一致,共同执行细胞生命活动。
3.能够针对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对生物膜系统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出建议。
二、教学过程(一)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资料:阅读教材P51“思考·讨论”,分析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分泌的过程,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1):该实验中使用3H标记亮氨酸的依据是什么?除用3H标记亮氨酸外,还可用哪些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氨基酸?能否使用15N、18O标记氨基酸?提示: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使用同位素标记氨基酸可以显示出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过程,而氨基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有些氨基酸还含有S,因而可用3H标记亮氨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途径;除3H外,还可用14C、35S等元素标记氨基酸。
用不具有放射性的15N、18O等标记氨基酸,无法显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的过程。
问题(2):如图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①图中甲、乙、丙、丁和戊分别是指什么结构?提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
②图中的甲和乙在结构上的联系是什么?提示:甲是核糖体,乙是内质网,合成分泌蛋白的过程中,核糖体结合在内质网上。
但应注意,游离核糖体首先合成一段肽链后才与肽链一起转移到内质网上。
③乙和丙之间、丙和丁之间可以以囊泡的形式运输物质,说明生物膜具有什么特性?提示: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问题(3):在分泌蛋白加工、运输过程中,依次经过哪些膜结构?这些膜的面积在前后发生怎样的变化?试用曲线图表示膜面积的变化。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说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4)进行实验设计,尝试通过调节细胞器功能来影响细胞生长、分化和代谢。
(5)分析细胞器在不同生物体(如动植物、微生物)中的特点及功能差异。
(6)关注细胞器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了解科学家们如何揭示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机制。
内容逻辑关系
- 高尔基体:高尔基体负责蛋白质的修饰、包装和运输,参与细胞分泌和膜蛋白的合成。
2. 细胞器分工合作分析:
- 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蛋白质的加工和运输,高尔基体进行蛋白质的修饰和包装,最后通过细胞膜释放到细胞外。
3. 实例分析:
- 胰岛素分泌过程:胰岛素在胰岛β细胞中的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中,涉及到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多个细胞器的协同工作。
具体教学活动设计如下:
1.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细胞器,通过互动表演,形象地展示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2. 实验:设计简单的实验,如观察细胞器的染色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游戏:设计细胞器协同作用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体验细胞器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讨论法:针对细胞器之间的协同作用,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3. 案例研究:以具体的生物现象(如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项目导向学习: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负责研究一个细胞器,从功能、协同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最后进行汇报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2细胞器学案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2.学习重点: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导入】( ) ( ) ( ) ( )( )( )( )______细胞______细胞以上两幅细胞图是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显微结构图,P46图3-7呈现的两幅细胞图是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亚显微结构图,亚显微结构图中细胞质里面漂浮着许多形状不同的结构,我们把这些结构叫做 。
【自主学习】 一.细胞器的分工细胞器分离方法:_______________1.线粒体(阅读课本45页和93页有氧呼吸第一段) (1)形态:呈粒状或棒状。
(2)结构:具有 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_____,嵴的周围充满了液态的 。
(3)成分: 。
(4)功能:是细胞进行________的主要场所。
为生命活动提供_____,被称为动力车间。
(5)分布:_________________,分布特点:在生物体中,新陈代谢旺盛的部位线粒体多。
2.叶绿体(1)形态:一般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2)结构:具有_____层膜,内有囊状结构垛叠而形成的______,这些囊状结构称为 。
(3)成分: 。
(4)功能:绿色植物进行__________的场所,被称为“养料制造车间”、“能量转换站”。
(5)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质网(1)形态:网状( )(2)结构:由____层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
(3)成分:。
(4)功能:是细胞内_______合成和加工,及_____合成的“车间”(5)分布:_______________。
(6)分类:和。
4.高尔基体(1)形态:扁平囊状结构或泡状囊泡。
(2)结构:由_____层膜组成的扁平结构。
(3)成分:。
(4)功能:对于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
动物:与物质的分泌有关;植物: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5)分布:______________。
教学设计2:3.2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材分析本节课为高中新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人教版)第3章第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两大部分。
是学生认识细胞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章中占有重要地位。
同时也为后面学习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基因的表达、神经调节等内容打下基础,在整本教材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生命观念:说出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科学思维:理解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科学探究:使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及分泌过程。
社会责任: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1.细胞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2.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教学过程复习细胞器的有关知识,引入新课:对细胞器和相应的功能进行连线。
其中,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均与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有关。
这说明了什么?细胞器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一、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1、分泌蛋白在细胞中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
思考:下列哪些属于分泌蛋白()A 消化酶B 血红蛋白C 抗体D 肌肉蛋白E 胰岛素F 乳蛋白答案:ACEF2、同位素示踪法在同一元素中,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为同位素,如16O与18O,12C与14C。
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可能有差异,但组成的化合物化学性质相同。
用物理性质特殊的同位素来标记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去向,就是同位素标记法。
同位素标记可用于示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3、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科学家在豚鼠的胰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通过这个标记追踪氨基酸在细胞中的行踪。
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细胞膜三者之间可以转化。
思考:1、分泌蛋白在哪里合成?能量由哪里提供?核糖体;线粒体。
2、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和膜结构有哪些?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细胞膜。
高中《细胞器》教案、教学设计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进行以下操作: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细胞器种类、结构、功能及协同作用等知识点。
2.邀请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3.强调细胞器知识在实际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细胞器的奥秘,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细胞器知识点的掌握,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我特此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绘制一份细胞器结构及功能的手抄报,要求内容准确、图文并茂,以加深对细胞器种类、结构、功能的理解。
2.设计一道关于细胞器协同作用的实验题目,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步骤,撰写实验报告。通过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利用多媒体展示细胞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功能,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介绍细胞器的种类、结构和功能,结合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细胞器的特点。
2.详细讲解细胞器之间的协同作用,如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通过动画和流程图,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过程。
2.重难点:细胞器之间的协同作用,尤其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
设想:运用动画和流程图,生动形象地展示细胞器之间的协同作用,结合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过程。
3.重难点:实验操作技巧和观察细胞器形态的方法。
设想:加强实验前的讲解和示范,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图片、动画、实物模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吸引力。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以及它们在细胞内的功能和作用。
2. 掌握各种细胞器的形态和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干系。
3. 培养观察和分析细胞器的技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各种细胞器的形态和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干系。
2. 教学难点: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以及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细胞器的结构。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细胞器图片和模型,以及相关的实验器械。
2. 制作PPT课件,包括各种细胞器的形态和功能,以及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3. 安排实验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和分析。
4.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恪守实验室规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细胞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结构,引出细胞器的观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描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细胞器的分类和识别:a. 讲授各种细胞器的分类和功能:i. 粗面内质网、光面内质网、核糖体等;ii. 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等;iii. 线粒体、叶绿体等能进行实际氧化的细胞器。
b.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观看视频,识别各种细胞器。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各种细胞器的分类和功能,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3. 细胞器的分工与合作:a. 提出问题:细胞器之间是如何分工合作的?b. 学生分小组讨论,尝试诠释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c.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机制,如分泌泡、溶酶体等。
d. 举例说明细胞器之间的协作,如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
e. 请学生思考细胞器之间的协作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理解细胞器之间的协作机制,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4. 教室小结:教师总结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强调细胞器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关注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他们对细胞器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 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 功能: 动物细胞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能复制。有丝
分裂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缍体。
三、合作探究学习
(请制作细胞器模型并分类归纳)
【从结构分析】 • 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 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 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有:
5.高尔基体
分 布: 动植物细胞中细胞核附近 形态结构: 扁平小囊和小泡,单层膜 主要功能: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蛋白质的“加工车间”和“发送站” 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与植物细胞 细胞壁形成有关
6. 溶 酶 体
分布: 几乎存在于所有的动植物细胞中。
结构:
细胞内具有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的细胞器,含有多 种水解酶类。
2.叶绿体
基粒:囊状结 构的薄膜是绿 色的。
2.叶绿体
分布:主要分布在叶肉细胞和幼嫩的皮层
细胞中。
形态:呈椭球形或球形。 结构:两层膜(外膜、内膜)基质、基粒。
基粒由囊状结构(类囊体)堆叠而成 。 在类囊体上,有色素和酶。基质含酶。
成分: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色素及少
量DNA、RNA等。
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养料制造
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3.内质网
分 布: 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形态结构: 由单层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 类型 粗面型内质网:扩大膜面积,蛋白质合成加工通道
光面型内质网:脂质合成 功能: 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4.核 糖 体
分布: 动植物细胞中,附着在粗面内质网上或游离在细胞质基质 形态结构: 椭球形的粒状小体,无膜结构.真核细胞内可达数万。 成 分: R功能分析】 • 与能量转化有关的细胞器: •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
【从成分分析】 • 含DNA的细胞器: • 含RNA的细胞器: • 含有色素的细胞器:
人教版 必修一 高一生物
细胞器
1. 线粒体
分布: 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形态: 多样。如短棒状 、圆球 状、哑铃形、线形
结构: 两层膜(外膜、内膜)、 嵴、基质。
成分: 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 酶,少量DNA、RNA等。
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生 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约95%来自线粒体。
功能: 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能分解衰老 、损伤的细胞
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7.液泡
分布:植物细胞; 成熟的植物细胞占体积的90%
结构: 液泡膜;细胞液
成分: 含糖类、无机盐、色素、 蛋白质、有机酸、生物碱等
功能: 调节植物细胞内的渗透压, 使细胞保持坚挺。
教学过程
8.中心体
分布: 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通常位于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