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操作流程图
中医诊疗操作流程图
![中医诊疗操作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0ec15f8bde80d4d8d05a4f1e.png)
①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5~2小时。
②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疗程
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贴敷部位
贴敷的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膏肓、大椎、中府、膻中等。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辨证取穴,临床常用穴位有风门、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
将熨贴剂加热,趁热外敷于穴位。或先将熨贴剂贴敷穴位上,再用艾火或其他热源在药物上温熨。
贴敷时机
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天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
目前,有些单位尚在探索“三九”天或平时时间进行贴敷,以提高临床疗效。
1-2 将正负极板套和治疗专用药液加热到50℃以上,检查药垫是否干燥,药液有无变质发酸。药垫不干者应烘干后再用,药液起絮、发酸要弃用,重换新鲜药液。
1-3 ①将治疗机接通电源,检查机器各指示灯光是否正常,电位器旋钮有无松动,治疗输出导线有无扭曲、破损,夹子是否裸露、松动或缺损,插头有无松动,电极板是否平整、完好。
8.外用药物,严禁内服。
9.有些病证不能单纯依靠敷药疗法,应配合其他方法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针灸的操作流程
局部用药的操作流程
穴位贴敷的操作流程
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故又称“三伏灸”、“三伏贴”。
1)部位:根据患者病情,按规定选择相应的穴位。
9)对于残留在皮肤上的药膏,不宜用刺激性物质擦洗。
中医操作流程图
![中医操作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5cd71ef5700abb68a982fbdb.png)
观察
患儿对热的反应及穴位处皮肤情况,防止烫伤。
整理
协助整理衣着及床单位,取舒适体位,清理用物,洗手。
记录
根据医嘱,详细记录中频药物导入法治疗的客观情况,并签 名。
观察
询问患者感受,如有刺痒、肿、痛较甚或者起泡。应及时将 药贴揭下,报告医生处理。
整理
协助整理衣着及床单位,取舒适卧位,清理用物,洗手。
记录
根据医嘱,详细记录穴位贴敷法治疗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评估
药熨法操作流程图
核对,评估既往史,有无过敏史,发病部位,症状及局部皮 肤情况;对热的耐受程度和对疾病治疗的信心。
将摊好药物的棉纸四周反折后敷于患处,以免药物受热溢出 污染衣被,加盖敷料或棉垫,胶布或绷带固定。
询问患者感受,观察局部皮肤,如有丘疹、奇痒或局部肿胀 等过敏现象,停止用药,并将药物拭净或清洗,遵医嘱内服 或外用抗过敏药。
协助整理衣着及床单位,取舒适体位,清理用物,洗手。
记录
根据医嘱,详细记录涂药治疗法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治疗盘、盐水棉球、各种外用药膏、压舌板、无菌棉垫或纱 布、棉纸、胶布或绷带、弯盘、一次性中单。
根据敷药面积,取大小合适的棉纸,用压舌板将所需药 物均匀地平摊于棉纸上,厚薄适中。
再次核对、解释,缓解紧张情绪,取合理体位。暴露涂药部 位,下垫中单,保暖。
弯盘置于中单上, 取下原敷料,用无菌盐水棉球清洗皮肤上 的药迹,观察创面情况及敷药效果。
患者有无晕针、弯针、折针、药物过敏等情况,出现意外, 紧急处理。
整理
协助整理衣着及床单位,取舒适体位,清理用物,洗手。
记录
根据医嘱,详细记录穴位注射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评估 物品准备 药物准备 患者准备 清洁皮肤
1.中医药技术临床操作流程图
![1.中医药技术临床操作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1ce09dbd19e8b8f67c1cb9b9.png)
蘸湿刮具在选定部位从上至 下,单一方向,刮擦禁用暴力。 如皮肤干涩,随时蘸湿再刮, 直至皮肤红紫
定位 刮痧 观察
遵医嘱选择刮痧部位,检 查刮具边缘有无缺损
随时观察局部皮肤及病 情变化,发现异常,应立 即停刮,取平卧位。报告 医师,配合处理
艾柱灸法操作流程图
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 艾条施灸部位的皮肤情 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心理状况等。
核对姓名、诊断、腧穴部位, 解释,合理体位,松解衣着, 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素质要求
评估 物品准备 患者准备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服装、鞋帽整齐 态度和蔼,语言温柔 护士洗手
治疗盘、艾炷、火柴、凡士林、 棉签、镊子、弯盘。间接灸时, 酌情准备姜片或蒜片或附子饼 等
核对姓名、诊断,解释, 适合体位,暴露药熨部位, 保暖,遮挡
局部涂凡士林,试温,将药袋 置于患处熨敷,随时移动药 袋,用力均匀,来回推熨,开 始时用力轻而速度快,随着药 温降低则用力增加同时速度 减慢,药袋温度过低时及时加 温
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 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 单位,清理用物,洗手
7
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 拔火罐部位的皮肤情况、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 状况等
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取 合理体位,松解衣着,暴露 拔火罐部位,保暖
评估 物品准备 患者准备
治疗盘、火罐、95%酒精棉球、 血管钳、火柴、小口瓶等
一手持火罐,另一手持止血钳 夹 95%酒精棉球点燃,深入罐 内中下端,绕 1—2 周后迅速抽 出,迅速将罐口扣在选定部位 (穴位)上不动,待吸牢后撒 手,适时留罐
施灸腧穴部位涂少量凡士林, 上置大小适宜的艾炷,点燃至 剩 2/5 左右时,用镊子取出余 下的艾炷,更换新炷再灸,一 般灸 5~7 壮。隔姜灸:施灸腧 穴部位涂少量凡士林,取鲜姜 一片(当中刺数孔),其置于应 灸腧穴部位,其上置艾炷,点 燃,施灸壮数按医嘱而定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标准、操作规程、流程图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标准、操作规程、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34306f63bed5b9f3f90f1c88.png)
西吉县中医医院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耳针法(耳穴埋豆)操作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时间:得分:西吉县中医医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耳针法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5.心理状况。
目标同毫针法。
禁忌证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告知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物品准备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球、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
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
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4.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
留针。
5.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
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
6.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
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
7.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护理及注意事项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耳针法操作流程图耳针法操作流程图见图 (注:电子版从略)。
西吉县中医医耳针法操作流程图↓↓↓↓↓↓→↓↓→西吉县中医医院中医护理技术----艾条灸法操作评分标准科室: 姓名: 考核时间: 得分:注:1. 艾条灸方法常用者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标准、操作规程、流程图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标准、操作规程、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4a4bcb155fbfc77da369b172.png)
西吉县中医医院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耳针法(耳穴埋豆)操作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时间:得分:西吉县中医医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耳针法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5.心理状况。
目标同毫针法。
禁忌证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告知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物品准备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球、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
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
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4.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
留针。
5.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
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
6.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
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
7.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护理及注意事项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耳针法操作流程图耳针法操作流程图见图 (注:电子版从略)。
西吉县中医医耳针法操作流程图↓↓↓↓←↓↓↓ ↓西吉县中医医院中医护理技术----艾条灸法操作评分标准科室: 姓名: 考核时间: 得分:注:1. 艾条灸方法常用者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
省中医医院穴位埋线操作流程图
![省中医医院穴位埋线操作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290ef2efe53a580216fcfe87.png)
穿刺针埋线法
三角针埋线法
切开埋线法
常规消毒局部皮肤
选定的穴位
距离穴位两侧 1-2cm 处,用龙胆紫作进出针 点的标记
0.5%盐酸普鲁卡因作浸润麻醉
镊取一段约 1-2cm 长已 消毒的羊肠线,放置在腰 椎穿刺针针管的前端,后 接针芯
常规消毒局部皮肤
刀尖刺开皮肤(0.5-1.0cm)
用 0.5-1.0cm 长 的羊肠线 4-5 根埋于肌层内
针孔处覆盖消毒纱布
放松皮肤,轻轻揉按局 部,使肠线完全埋入皮 下组织内
切口处用丝线缝合,盖上消 毒纱布
敷盖纱布 3-5 天
5-7 天后拆去丝线
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捏起 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 针,刺入倒所需的深度
标记处用 0.5-1%的盐酸 普鲁卡因作皮内麻醉
血管钳探到穴位深处,经过浅 筋膜达肌层探找敏感点按摩数 秒钟,休息 1-2min
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 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 埋植在穴位的皮下组织 或肌层内
用持针器夹住带羊肠线的皮 肤缝合针,从一侧局麻点刺 入,穿过穴位下方的皮下组 织或肌层,从对侧局麻点穿 出,捏起两针孔之间的皮紧 贴皮肤剪断两端线头
中医操作流程图及评分标准
![中医操作流程图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3075b0b192e45361066f54f.png)
艾灸法操作流程图目标: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证的临床症状。
一、评估→①临症及既往史②施灸部位皮肤③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及心理状况。
二、物品准备→治疗盘、艾炷、凡士林、打火机、镊子、弯盘、间接灸时加姜片或蒜片或附子饼等三、患者准备→①核对姓名、诊断、解释②取合适体位、暴露施灸腧穴部位并保暖。
四、定穴→选定腧穴部位及施灸方法五、施灸→腧穴上涂凡士林,点燃艾炷,灸5~7壯,必要时隔姜、附子饼。
六、观察→局部皮肤红而不起泡为度,防止艾绒掉落。
七、灸毕→镊子镊起艾炷姜片等,清洁皮肤,协助取舒适卧位,整理用物及病床。
八、洗手后记录→实施艾灸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九、交代注意事项。
艾灸疗法操作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职称:总分:年月日准备用物:95%酒精棉球、石蜡油、镊子、弯盆、棉签、打火机、艾条另备姜、蒜、附子盐、酒等。
艾条灸方法有:温和灸、雀啄灸、温针灸,距皮肤0、5~1寸,灸3~5分钟。
禁忌:凡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腰腹部考核者: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图目标: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疼、虚寒性咳嗽等或用以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
一、评估→①临症及既往史②拔罐部位皮肤③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心理状况。
二、物品准备→治疗巾2条、万花油、火罐、95%的酒精、血管钳、打火机、小口瓶。
三、患者准备→①核对姓名、诊断、解释②取合适体位、暴露拔罐部位并保暖。
四、定穴→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及拔罐方法五、拔罐→检查罐口无破损后,点燃酒精棉球深入火罐中下端绕罐1~2圈后,迅速吸附穴位不动并留罐。
六、观察→罐口吸附情况及局部皮肤情况。
七、起罐→起罐方法正确,整理用物及病床,协助穿衣。
八、洗手后记录→拔火罐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九、交待注意事项。
拔火罐操作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职称:总分:年月日准备用物:火罐、石蜡油、95%酒精棉球、打火机、止血钳、纱块、弯盆等禁忌:高热抽搐及凝血功能障碍者、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腰腹部考核者:穴位按摩操作流程图目标: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中医操作流程图(全)
![中医操作流程图(全)](https://img.taocdn.com/s3/m/b10d2d0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c.png)
针灸科常用特色治疗操作流程目录
1、毫针法操作流程图
2、艾条灸法操作流程图
3、艾炷灸法操作流程图
4、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图
5、刮痧法操作流程图
6、熏洗法操作流程图
7、湿敷法操作流程图
8、换药法操作流程图
9、坐药法操作流程图
10、涂药法操作流程图
11、超声雾化吸入法操作流程图
12、中药保留灌肠(肛滴法)操作流程图
一毫针法操作流程图
三艾炷灸法操作流程图
四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图
五刮痧法操作流程图
六熏洗法操作流程图
七湿敷法操作流程图
八换药法操作流程图
九药熨法操作流程图
十坐药法操作流程图
十一 涂药法操作流程图
十二超声雾化吸入法操作流程图
耳穴压豆法操作流程图。
省中医院熏洗法的操作流程图
![省中医院熏洗法的操作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4626f13df78a6529657d5316.png)
省中医院熏洗法的操作流程图
目标: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皮肤瘙痒等症状。
一、评估→①临症及既往史,药物过敏史②熏洗部位的皮肤情况③病
人对疼痛的耐受性心理状况。
二、物品准备→治疗盘、药液、盛药液容器、水温计大小毛巾各一。
三、患者准备→①核对姓名、诊断、解释②关闭门窗,取合适体位、
暴露熏洗部位并保暖。
四、定位→遵医嘱配制药液并确定熏洗部位。
五、熏洗→将药液倒入容器内,根据不同部位要求熏洗,药液偏凉时
随时更换。
六、观察→保持药液温度,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七、整理→熏毕,清洁局部皮肤并檫干,整理用物及病床,协助穿衣
取舒适体位休息。
八、洗手后记录→熏洗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十、交待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操作流程图目录1、毫针法操作流程图2、电针法操作流程图3、水针法(穴位注射)操作流程图4、耳针法操作流程图5、火针法操作流程图6、皮肤针法操作流程图7、艾条灸法操作流程图8、艾炷灸法操作流程图9、温针灸法操作流程图10、盒疚法操作流程图11、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图附一、留罐法操作流程图附二、闪罐法操作流程图附三、走罐法操作流程图附四、针罐法操作流程图附五、刺络拔罐操作流程图附六、刮痧拔罐操作流程图12、穴位按摩操作流程图13、穴位埋线操作流程图14、耳穴压豆法操作流程图15、刮痧法操作流程图16、胸椎牵引法操作流程图17、颈椎牵引法操作流程图18、中药熏蒸操作流程图19、中药熏洗法操作流程图20、中药热奄包操作流程图21、敷药法操作流程图22、湿敷法操作流程图23、贴药法操作流程图24、换药法操作流程图25、药熨法操作流程图26、坐药法操作流程图27、涂药法操作流程图28、超声雾化吸入法操作流程图 29、中药保留灌肠(肛滴法)操作流程图1、毫针法操作流程图评估物品准备治疗盘、毫针盒、皮肤消毒液、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可备毛毯、屏风患者准备素质要求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服装、鞋帽整齐 态度和蔼,语言温柔 护士洗手,戴口罩定穴核对姓名、诊断,解释,松开衣着,保暖;按腧穴选择合理体位,暴露针刺部位,保暖拇(食)指循经按压腧穴,询问患者感觉,以确定穴位。
消毒皮肤选取毫针进针按腧穴深浅和患者体质选择毫针,检查针柄有否松动、针尖有无弯曲带钩等情况消毒局部(穴位)皮肤 由内向外擦拭,直径﹥5厘米根据针刺部位。
选择进针方法,正确进针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取穴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2、电针法操作流程图← → ↓ → ←↓将针刺入腧穴后,通过提插捻转毫针以调节针感,留针10—20分钟起针整理记录一手捻动针柄,另一手拇(食)指按压针孔周围皮肤,将针退至皮下,迅速拔出。
用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出血。
检查针数,防遗漏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 观察有无弯针、晕针、滞针、折针;有无血肿、气胸 整理床单位,协助衣着,舒适卧位,清理物品,洗手 根据医嘱的要求,详细记录实施毫针治疗后的客观详细情况,并签名 评估 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耳针取穴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物品准备 治疗盘、针盒或菜籽、皮肤消毒液、棉球、棉签、镊子、胶布、探棒、弯盘等 患者准备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取合理体位 定 穴 遵医嘱核对穴位,手持探棒自耳轮后上方由上而下在选区内寻找耳穴的敏感点 消毒皮肤消毒局部皮肤 选针后,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持针对准穴位刺入,深度以刺入软骨而又不穿透为度。
留针,或用菜籽小方块胶布固定在耳穴部位,酌情留置数日→←↓ → ←→3、水针法操作流程图← ↓进针行针 观 察患者是否晕针、疼痛等不适情况起 针 起针后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再用皮肤消毒液消毒,防止感染 整 理 安排舒适体位,告知患者留针后应注意的事项,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记 录 根据医嘱,详细记录实施耳针治疗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评估 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取穴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治疗盘、针盒(皮内针)、皮肤消毒液、棉球、棉签、镊子、胶布、弯盘等→↓→←→←↓ →←→物品准备 患者准备核对姓名、诊断、解释,松开衣着,按腧穴选择合理体位,暴露皮内针注射部位,保暖.定 穴 遵医嘱,选择穴位 消毒皮肤消毒局部皮肤 进针 图钉型:用镊子夹住针圈,将针尖对准穴位,沿着皮肤刺入,针柄留在皮肤表面麦粒型:用镊子夹住针身,对准穴位横刺入皮内,针身埋入皮内 观 察埋针处有无红肿热同,若有以上情况,应起针或改选其他穴位重埋 起 针 起针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 整 理 整理床单位,协助衣着,舒适卧位清理用物 记 录 根据医嘱要求,详细记录实施皮内针治疗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固定针柄 将留在皮肤外的针柄用胶布固定,留针期间,每隔4小时左右用手指按压埋针处4、耳针法操作流程图← → ↓ → ←→←↓ → ←→评估 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耳针取穴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物品准备 治疗盘、针盒或菜籽、皮肤消毒液、棉球、棉签、镊子、胶布、探棒、弯盘等 患者准备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取合理体位 定 穴 遵医嘱核对穴位,手持探棒自耳轮后上方由上而下在选区内寻找耳穴的敏感点 消毒皮肤消毒局部皮肤 进针行针 选针后,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持针对准穴位刺入,深度以刺入软骨而又不穿透为度。
留针,或用菜籽小方块胶布固定在耳穴部位,酌情留置数日 观 察患者是否晕针、疼痛等不适情况起 针 起针后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再用皮肤消毒液消毒,防止感染 整 理 安排舒适体位,告知患者留针后应注意的事项,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记 录 根据医嘱,详细记录实施耳针治疗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5、火针法操作流程图6、皮肤针法操作流程图7、艾条灸法操作流程图评估物品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凡士林、棉签、纱布,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艾条施灸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患者准备核对姓名、诊断、部位、方法,解释,合理体位,松解衣着,暴露施灸部位,用纱布清洁皮肤,注意保暖走穴遵医嘱确定施灸部位及施灸方法施灸手持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穴位,使患者感到温热但无灼痛力度。
随时弹去艾灰,灸至局部皮肤红晕观察观察局部皮肤及病情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防止艾灰脱落,造成烧伤或毁坏衣物灸毕使艾条彻底熄灭,投入小口玻璃瓶,清洁局部皮肤(必要时涂凡士林)整理协助衣着,安排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记录根据医嘱要求,详细记录艾条灸法治疗的客观情况,并签名素质要求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服装、鞋帽整齐 态度和蔼,语言温柔 护士洗手8、艾炷灸法操作流程图素质要求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服装、鞋帽整齐态度和蔼,语言温柔护士洗手评估物品准备患者准备走穴施灸观察灸毕整理记录治疗盘、艾炷、火柴、凡士林、棉签、镊子、弯盘。
间接灸时,酌情准备姜片或蒜片或附子饼等核对姓名、诊断、腧穴部位,解释,合理体位,松解衣着,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遵医嘱确定施灸部位及施灸方法施灸腧穴部位涂少量凡士林,上置大小适宜的艾炷,点燃至剩2/5左右时,用镊子取出余下的艾炷,更换新炷再灸,一般灸5~7壮。
隔姜灸:施灸腧穴部位涂少量凡士林,取鲜姜一片(当中刺数孔),其置于应灸腧穴部位,其上置艾炷,点燃,施灸壮数按医嘱而定观察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疱为度,防止艾灰脱落用镊子取出艾炷,姜片放于弯盘中,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根据医嘱要求,详细记录实施艾炷灸法治疗的客观情况,并签名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艾条施灸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
9、温针灸操作流程图10、盒灸法操作流程图评估物品准备患者准备定穴施灸 观察 灸毕 整理记录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盒灸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治疗盘、灸盒、青艾条、镊子、小毛巾、火机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关闭门窗,取合适体位,暴露盒灸部位,保暖遵照医嘱确定盒灸部位将艾条点燃,放入盒中中,根据不同部位按要求盒灸注意灸盒下部温度,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并观察盒灸部位皮肤情况清洁局部皮肤协助衣着,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物品 根据医嘱,详细记录温针灸法治疗的客观情况,并签名11、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图.素质要求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服装、鞋帽整齐 态度和蔼,语言温柔 护士洗手评估物品准备患者准备定位拔罐观察起罐整理记录治疗盘、火罐、95%酒精棉球、血管钳、火柴、小口瓶等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取合理体位,松解衣着,暴露拔火罐部位,保暖核对部位,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及拔罐方法。
检查罐口有无缺损裂缝。
一手持火罐,另一手持止血钳夹95%酒精棉球点燃,深入罐内中下端,绕1—2周后迅速抽出,迅速将罐口扣在选定部位(穴位)上不动,待吸牢后撒手,适时留罐随时检查罐口吸附情况,局部皮肤紫红色为度,其疗效最佳,留罐10分钟。
疼痛、过紧,应及时起罐。
一手夹住罐体,另一手拇指按压罐口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顺利起罐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根据医嘱要求,详细记录实施拔罐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拔火罐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附一、留罐操作流程图患者确认评估拔罐前准备工作核对患者姓名 、 诊断给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拔罐部位准备治疗盘 、 火罐等术者手部消毒检查拔罐部位皮肤定位整理起罐留罐观察拔罐选定拔罐经穴部位双手分别持火罐及止血钳,夹95%酒精棉球点燃深入罐内迅速抽出扣及选定穴位,适时留罐随时检查吸附情况,留罐15分钟,局部皮肤紫红色为度一手夹罐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进罐,起罐协助患者着衣、整理床单元、清理用物附二、闪罐法操作流程图记录记录拔罐后的客观情况、签名患者确认评估拔罐前准备工作核对患者姓名、诊断给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拔罐部位准备治疗盘、火罐等术者手部消毒检查拔罐部位皮肤定位选定拔罐经穴部位附三、走罐操作流程图整理起罐闪罐拔罐记录 双手分别持火罐及止血钳,夹95%酒精棉球点燃后以闪火法将罐吸拔于施术部位火罐吸拔成功后迅速将其取下,在拔,在取如此反复操作30次左右 施术是右手轻握罐壁,向上翻腕,内侧提,外侧压,将罐起下 协助患者着衣、整理床单元、清理用物记录拔罐后的客观情况、签名观察当罐腰底部发烫时,再次罐壁滚熨施术直至皮肤潮红为度患者确认评估拔罐前准备工作核对患者姓名 给患者取合适暴露拔罐部位准备治疗盘 、 术者手部消毒检查拔罐部位附四、针罐操作流程图定位整理 起罐闪罐拔罐记录 选定拔罐经穴部位现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上一层凡士林,板油等润滑油做为介质以闪火法或滴洒法将罐吸拔于所选部位皮肤上术者一手(左)按住罐旁近端皮肤,另一手(右)握住罐具,用力向远端推移,并折返重复移动数次一手夹罐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进罐,起罐协助患者着衣、整理床单元、清理用物记录拔罐后的客观情况、签名观察按需走罐至局部皮肤出现淡红色、红色、深红、微紫患者确认评估拔罐前准备工作核对患者姓名 、 诊断给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拔罐部位准备治疗盘 、 火罐等术者手部消毒检查拔罐部位皮肤定位 出针 起罐 拔罐行针整理选定针罐经穴部位并消毒皮肤在选定穴位上施行针刺,达到一定刺激量后或按病情需要施以补泻手法后将针留在原处以针刺处为中心拔火罐一手夹罐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进罐,起罐针刺部位止血,消毒协助患者着衣、整理床单元、清理用物观察随时检查吸附情况,局部皮肤紫红色为度附五、刺络拔罐操作流程图患者确认评估拔罐前准备工作核对患者姓名 、 诊断给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拔罐部位准备治疗盘 、 火罐等术者手部消毒检查拔罐部位皮肤定位 拔罐刺络选定针罐经穴部位并消毒皮肤用梅花针、三棱针快速点刺局部,以皮肤红润稍有渗血为好以针刺处为中心拔火罐附六、刮痧拔罐操作流程图整理 起罐记录一手夹罐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进罐,起罐协助患者着衣、整理床单元、清理用物记录拔罐后的客观情况、签名留罐观察精心观察出血多少决定拔罐的时间患者确认评估拔罐前准备工作核对患者姓名 、 诊断给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拔罐部位准备治疗盘 、 火罐等术者手部消毒检查拔罐部位皮肤12、穴位按摩法操作流程图←评估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穴部按摩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定位整理起罐拔罐刮痧记录选定针罐经穴部位并消毒皮肤在特定部位由上而下适度刮至皮肤出痧随时观察,发现异常立即停刮以针刺处为中心拔火罐一手夹罐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进罐,起罐协助患者着衣、整理床单元、清理用物记录拔罐后的客观情况、签名↓↓←↓患者准备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取合理体位松开衣着,暴露穴位按摩部位保暖 定 位 遵医嘱确定腧穴部位及推拿方法 手法对确定的手法运用正确,操作时压力、频率摆动幅度均匀,动作灵活,时间符合要求 观 察随时询问患者对手法治疗的反应,及时调整手法整 理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记 录 根据医嘱,详细记录实施穴位按摩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13、穴位埋线操作流程图穿刺针埋线法三角针埋线法切开埋线法常规消毒局部皮肤距离穴位两侧1-2cm处,用龙胆紫作进出针点的标记0.5%盐酸普鲁卡因作浸润麻醉镊取一段约1-2cm长已消毒的羊肠线,放置在腰椎穿刺针针管的前端,后接针芯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刀尖刺开皮肤(0.5-1.0cm)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捏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刺入倒所需的深度标记处用0.5-1%的盐酸普鲁卡因作皮内麻醉血管钳探到穴位深处,经过浅筋膜达肌层探找敏感点按摩数秒钟,休息1-2min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植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用持针器夹住带羊肠线的皮肤缝合针,从一侧局麻点刺入,穿过穴位下方的皮下组织或肌层,从对侧局麻点穿出,捏起两针孔之间的皮紧贴皮肤剪断两端线头用0.5-1.0cm长的羊肠线4-5根埋于肌层内选定的穴位针孔处覆盖消毒纱布放松皮肤,轻轻揉按局部,使肠线完全埋入皮下组织内切口处用丝线缝合,盖上消毒纱布敷盖纱布3-5天5-7天后拆去丝线14、耳穴压豆法操作流程图耳部皮肤情况、既往史、目前症状、发病部位及相关因素、对疼痛的耐受度及治疗信心评估治疗盘、耳穴贴、75%酒精、棉签、镊子、探棒、弯盘物品准备探查取穴、标记、75%酒精消毒、镊子夹耳贴紧贴穴位、按揉2分钟 协助整理衣着及床单位,取舒适卧位,清理用物 询问患者有无微热、麻、胀、重的感觉患者准备贴药观察整理记录根据医嘱,做好记录并签字 核对姓名、诊断,解释、缓解紧张情绪、合理体位15、刮痧法操作流程图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服装、鞋帽整齐态度和蔼,语言温柔护士洗手,戴口罩评估物品准备患者准备定位刮痧观察刮毕整理记录治疗盘、刮具、治疗碗内盛少量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