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城市化与农村社区发展规律探索_康维波

合集下载

城市化背景下的政府职能与战略运作_康维波

城市化背景下的政府职能与战略运作_康维波

5前沿6 2007年第4期城市化背景下的政府职能与战略运作康维波 宋明爽 赵 慧*(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山东泰安 271018)[提 要]城市化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

当前,我国城市化正处于转轨时期,城市化的健康发展,需要各级政府牢固确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科学把握城市定位、抓好城市规划这一关键环节、合理掌控土地资源、树立城市知名品牌、建立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科学开展政府战略运作,确保整个社会全面、和谐、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 政府职能 政府战略[中图分类号]D 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67[2007]4)0136)04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这样预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改变世界面貌的两大事情之一。

由于城市化在加速工业化进程,提升城市规模扩张和功能,引发产业集聚效应,提高经济市场化水平,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转移,特别是对人们就业技能、教育水平、消费习惯、现代思维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经营城市0的理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入人心。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正处于转轨时期,据统计,在我国660多个城市、两万多个建制镇中,约有1/5的城镇建设存在着诸如/现代化国际大都市0、/百里长廊0等工程,城市化率的迅速提升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

但是,目前我国合理规模的大中城市尚且偏少,作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以及城市文明向农村渗透的交叉点,小城镇的发展还期待着大中城市经济高速运转为之提供有力的支撑。

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诸如有些地方不顾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盲目扩大城市建设规模;还有的在城市建设中互相攀比,甚至贪大求洋,脱离实际劳民伤财,搞所谓/形象工程0和/政绩工程0;还有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只重开发却轻视保护;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违反发展规律,造成城市发育畸形,,凡此种种,都对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管理提出了新的考验。

1990-2024年山东省乡村聚落格局与动态研究

1990-2024年山东省乡村聚落格局与动态研究

1990-2024年山东省乡村聚落格局与动态研究一、引言山东省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省份之一,其乡村聚落格局与动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乡村聚落格局与动态的研究可以为山东省乡村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旨在通过对1990-2024年山东省乡村聚落格局与动态的研究,揭示其发展规律和变化趋势,为山东省乡村发展提供参考。

二、1990-2024年山东省乡村聚落格局1. 1990年山东省乡村聚落格局1990年,山东省的乡村聚落主要呈现出分散分布、规模较小、发展不平衡等特点。

主要有散布式居住点、街心小集镇和大型农场等类型。

2. 2000年山东省乡村聚落格局2000年,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山东省的乡村聚落开始呈现出集中分布、规模逐渐扩大等特点。

农村集镇逐渐兴起,农村经济逐渐发展起来。

3. 2010年山东省乡村聚落格局2010年,山东省的乡村聚落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导致部分乡村聚落逐渐荒废。

同时,一些农民开始返乡创业,新兴产业在乡村聚落中崛起。

4. 2024年山东省乡村聚落格局预计到2024年,随着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山东省的乡村聚落将呈现出集中分布、规模适度扩大、功能多样化等特点。

一些特色小镇和休闲度假区将在乡村聚落中崛起。

三、1990-2024年山东省乡村聚落动态变化1. 1990-2000年期间在1990-2000年期间,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一些小型集镇开始兴起,并且规模不断扩大。

同时,一些传统的农村聚落逐渐荒废,农村人口逐渐减少。

2. 2000-2010年期间在2000-2010年期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导致一些乡村聚落逐渐荒废。

同时,一些农民开始返乡创业,新兴产业在乡村聚落中崛起。

3. 2010-2024年期间预计在2010-2024年期间,随着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山东省的乡村聚落将迎来新一轮发展。

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不断发展并逐渐普及的过程。

城市化发展具有一般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城市化进程具有阶段性特征。

一般来说,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起步阶段、加速阶段、稳定阶段和逆城市化阶段。

1.起步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人口增长缓慢,农村人口占主导地位。

2.加速阶段: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3.稳定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减缓,农村人口数量相对稳定。

4.逆城市化阶段:城市化水平过高时,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或农村转移,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二、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存在差异。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科技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

例如,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

三、城市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城市体系是指不同规模、不同功能、不同等级的城市组成的有机整体。

城市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发展、政策规划、自然条件等。

一般来说,大城市具有更高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能够带动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

同时,中小城市的发展也能够为大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提供补充和支持。

四、城市环境的变迁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环境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迁。

例如,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城市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等。

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

五、城市化的全球化趋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化也呈现出全球化趋势。

国际大都市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球化的影响,这些城市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人口流动等方面都受到了全球化的影响。

同时,全球化也促进了新兴城市的崛起和发展。

浅谈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目前问题及对策

浅谈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目前问题及对策

浅谈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目前问题及对策【摘要】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对于农村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该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包括缺乏资金支持、规划和设计不合理、社区管理机制薄弱以及居民参与度低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增加政府投入、优化规划设计、建立健全社区管理机制以及提高居民参与度等对策。

加强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为促进该省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共同为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问题、对策、政府投入、规划设计、社区管理、居民参与度、重要性、建议、促进、参考。

1. 引言1.1 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在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可以提升农村生活品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村新型社区有助于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吸引外来人才流入,增强农村社区的活力与竞争力。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还可以加强乡村文化传承,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培育社区精神文明,促进农村社区的和谐发展。

加强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对于推动农村全面振兴、实现乡村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1.2 本文探讨的意义本文探讨的意义在于深入分析当前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案,旨在为加强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研究和总结,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当前社区建设中的瓶颈和挑战,为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改进策略和政策建议,促进农村社区建设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本文还将重点关注居民参与度的提高和社区管理机制的建立,力求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宜居、便利的农村社区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和对策的提出,不仅可以推动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进步,也有望为其他地区的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促进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

民政部2009年农村社区建设理论研究课题成果获奖情况2010-1-11

民政部2009年农村社区建设理论研究课题成果获奖情况2010-1-11

民政部2009年农村社区建设理论研究课题成果获奖情况作者:时间:2009-12-14 来源:阅读量:1011次民基[2009]30号关于公布民政部2009年农村社区建设理论研究课题成果获奖情况的公告自《民政部2009年农村社区建设理论研究课题指南》2009年3月发布后,全国各地许多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积极响应、踊跃参与。

截止到2009年9月,共收到《完善乡镇治理机制的思路和举措》委托课题研究报告11篇,农村社区建设自选课题研究报告135篇。

经专家评审,11份委托课题报告全部通过评审验收;自选课题报告中,共126篇获奖,其中一等奖10篇,二等奖14篇,三等奖22篇,优秀奖80篇。

山东省民政厅因积极组织地方民政部门参与自选课题研究,获得2009年农村社区建设理论研究组织奖(获奖名单见附件)。

本次活动征集到的课题研究报告选题广泛、研究方法多样、部分成果质量较高,对于逐步完善乡镇治理机制,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理论指导,推动乡镇政权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希望实际工作者、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继续关注支持乡镇基层政权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的理论研究工作,为推进农村基层改革发展,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附件:1. 通过评审的委托课题报告名单2. 民政部2009年农村社区建设理论研究自选课题获奖名单3.关于自选课题获奖报告奖金额度的说明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二○○九年十二月十一日附件1.通过评审的委托课题报告名单(排名不分先后)1.农村社会个体化与乡镇治理——复旦大学张乐天朱敏2.乡镇治理机制的变革与完善:由“自治”到共治——上海交通大学郑晓华3.完善乡镇治理机制的思路和举措——基于杭州市余杭镇的若干村落调查——杭州师范大学赵定东4.完善乡镇治理机制的思路和举措——青海省民政厅景占荣5.完善乡镇治理机制的思路与举措——基于东、中、西部地区的调查比较分——南昌大学尹利民6.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背景下完善乡镇治理机制的研究——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金双秋7.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完善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的乡镇治理——以云南省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为例——中山大学周云水8.村落解体现状与乡镇治理的路径选择——武汉大学刘伟9.完善乡镇治理机制的思路和举措——山东省青岛市民政局王凯10.公共参与与乡镇治理机制改革——中共中央编译局杨雪冬11.完善乡镇治理机制的思路和举措——江苏省启东市民政局李英附件2.民政部2009年农村社区建设理论研究自选课题获奖名单(排名不分先后)一等奖 (10篇)1.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问题研究——河北新乐市正莫镇人民政府贾建友2.新宁波人的社区参与——浙江省余姚市泗门镇小路下村办公室王辉3.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新模式,着力打造农村社区经济圈——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委陈平4.农村社区建设的功能定位与实现方式——浙江省宁波市民政局许义平5.东北农村社区体制创新研究——吉林省长春市民政局李旸田毅鹏等6.社区主导型发展与农村社区建设—以内蒙古社区主导型发展为案例的实证研究——清华大学陈雷7.农村社区公共服务需求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管理的财政投入需求研究——中央财经大学温来成邢华等8.共治性社区:农村社区的构建及其走向---“郑家舍”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启示——南昌大学尹利民黄成华尹平方9.农村社区建设多元化投入实证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彭华张勇10.农村社区体制改革:模式比较与路径选择——湘南学院社区发展研究中心卢爱国二等奖(14篇)1.农村社区的三种设置模式的比较研究——四川省宜宾市民政局李方才2.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农村社区的特点及不同设置模式比较——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民政局汪孝贵3.关于进一步推进四川省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及建议——四川省民政厅黄明全方光兴张涛等4.构建1+X模式逐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山东莱西民政局王仁波曲永谦5.新疆农村社区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新疆民政厅基政处杨作清古金兰6.试论农村社区建设——山东省民政厅秦守政刘其顺苏学全7.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首都经贸大学蔡秀云姚东旭等8.农村和谐社区建设中的组织管理制度创新研究——华中科技大学赵晓峰王习明袁松9.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保障机制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谢宝富姚妮10.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大学生就业机制研究——华中师范大学袁方成杨桓11.村庄治理中不同角色的行为与心理分析--关于谭村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研究——江西都昌县委党校黄雪松曹瑞祥等12.大学生到农村社区就业的工作意愿、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来自贵州省的调研报告——贵州大学洪名勇张富杰朱书维等13.山东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及维护的调查与研究——济南大学高灵芝王亚南刘艳丽14.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主体地位缺失与保障的思考--以广西宜州市石别镇土桥村横山屯为例——广西大学罗树杰韦艳枝三等奖(22篇)1.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考——山东省民政厅秦守正蒋德生2.一个山区农村社区以党组织合带行政推进社区建设的调查和思考——山东省平邑县委组织部王丽云等3.当前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探讨与分析——江苏省盐城市民政局翟永荣4.寿光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索——山东潍坊寿光市民政局丁方光等5.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山东潍坊潍城区民政局王龙山庄士新等6.关于莒南县相沟乡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调研与思考——山东临沂市民政局姜良安孙孝建杨慧源7.关于邹城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山东邹城市民政局刘文炳8.农村社区的特点及不同设置模式的比较研究——山东潍坊市民政局张慕昌董德才焦卓丽9.从差异中找平衡--以山东滨州市为例浅谈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山东省滨州市民政局李福友陈福林等10.关于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山东省威海市民政局宋宝林11.农村社区建设农民所需所思--基于一项代表性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潘荣江陈朋12.农村社区纠纷解决机制的缺失--基于湖北L村个案的考察——华中科技大学耿羽13.农村社区“一村一品”品牌形象战略与设计研究——清华大学杨志14.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建设需求与应对策略——南京师范大学吴业苗王绎等15.返乡农民工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途径与保障机制研究——襄樊学院何晓红戴桂斌等16.加强我国农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重庆师范大学肖陆军柯佳敏等17.农村社区组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广西农业科学院林涛李达球等18.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大学生就业的机制研究——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谭永生刘慧孙立19.农村社区的设置及农村社区组织体制改革——南京理工大学李学斌曹亚男等20.当代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若干基础认识问题探究——中央编译局包雅钧21.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周俊山22.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研究——重庆科技学院陈亚东沈晓等优秀奖(80篇)1.整合社会资源,构筑服务平台,努力开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新局面——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民政局张国芳刘豪德孙占峰2.中外城乡社区服务比较研究——山东省民政厅政权处张蕾3.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推进城乡一体化——山东济宁市民政局刘昭璞于彦柱邹谨4.从衔接到覆盖:和谐农村数字化社区建设“三步走”战略的思考——湖南省株洲县政府陈喜何玉英5.农村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山东省民政厅政权处龚宗俊白希斌6.句容市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管理、维护实证调查——江苏省句容市民政局张仁才7.关于农村社区的特点及不同设置模式的思考——山东莱州市民政局姜京华贾书丽8.农村社区的特点及不同设置模式的比较研究——云南省玉溪市民政局肖慧才段永东9.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途径和保障机制研究——山东省民政厅、淄博市民政局何晓光成亮文邹东光10.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湖北省秭归县杨林桥镇农村社区建设办公室郑启宝11.浅谈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山东省即墨市民政局刘玉青12.自然村村级农村社区建设个案研究——宁夏盐池县外资项目管理中心呼延钦13.吉林省农村社区建设研究——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林海镇孟凡国14.金坛市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管理、维护实证调查——江苏省金坛市民政局王卫东王旺保沈灿军15.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管理、维护实证调查——江苏启东市民政局丁建新沈永泉徐栋华16.农村社区建设模式之探讨——山东胶南市民政局李德沛王培诗17.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管理、维护实证调查——山东成武县民政局胡晓勇李桂民等18.农村社区建设与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传统的村庄建设之间的关系研究——山东单县民政局王振玲白玉方19.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山东定陶县民政局许晓生赵广宇等20.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研究——山东东明县民政局陈建坤唐新生21.强化保障统筹发展全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山东东营市东营区社区建设工作办公室任君孝22.农村社区组织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山东广饶县民政局韩光明孙美荣23.农村社区的特点及不同设置模式的比较研究——山东巨野县民政局李翠鸿24.临沂市平邑县农村社区建设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山东平邑县民政局崔凯25.积极作为务实创新强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山东滨州市沾化县民政局孙官利王明俊26.农村社区建设重大意义、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特点、目标成效及影响研究政策建议简介——山东省莱州市慈善总会任延勤任峻甫27.浅谈农村社区建设的作用——山东省民政厅政权处苏学全28.关于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山东省潍坊高密市民政局仪拥军刘海英等29.农村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山东省潍坊经济开发区民政局王刚郭蕊30.驻村(社区)单位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的途径和保障机制探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民政局李海洋孙启克陈刚31.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民政局张吉辉李学勇32.农村社区的特点及不同设置模式的比较——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民政局王永33.关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考——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民政局王志军34.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考——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民政局王海燕35.浅谈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矛盾——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民政局刘先虎36.浅谈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基层管理体制创新——山东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公共事业局陈文明等37.从“诸城模式”思考农村社区的管理和建设——山东潍坊昌乐县民政局张欣亮张禾华38.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应着力建好四大保障机制——山东烟台市民政局曹传柳39.浅谈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村社区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山东诸城市社区工作管理办公室杜洪海邱法健40.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山东莱芜市钢城区民政局李智笃41.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山东省龙口市委党校、龙口市民政局姜迎春王勇42.试探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广西崇左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杨济源43.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长效运行探索——宜宾市翠屏区民政局潘宏崛刘吉乾44.莱芜市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现状与思考——山东莱芜市民政局张鸣剑王文林45.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和思考——山东莱芜市莱城区民政局王庆江谷林英46.农村社区建设的机制研究——国家行政学院舒绍福邬晓燕等47.比较视野下的国际社区参与实践——江苏省委党校臧雷振苗成斌周直48.穷村社区怎么建?——山西大学李利宏崔辉杰49.农村社区建设相关法制协调研究——河南科技大学张景峰50.农村社区财务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江苏盐城工学院卢新国51.完善我国农村社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研究——重庆师范大学马亭亭52.“五个建设”下的农村社区建设-对诸城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浅析——北京工业大学尹志超宋立鑫53.农村社区建设中妇女的政治参与—以云南红河州个旧市鸡街镇上乍甸村为例——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李娇54.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山西大学董江爱55.老年人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途径及保障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尹银周俊峰56.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大学生就业机制研究---兼议大学生赴农村就业心理——广东省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徐胥晖曾艳57.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途径及保障机制研究——上海华东交通大学王小军58.城市化进程的视野下的农村社区建设——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李学会59、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大学生就业机制研究报告——山东潍坊科技学院葛晓军张涛等60、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大学生就业机制研究——山西大学郭正阳等61.新加坡社区建设中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及对中国的启示研究报告——华中师范大学丁传宗徐会苗62.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管理的财政投入需求研究--以水利筹资的底层机制为例——广西白色学院梁银湘63.农村社区建设与大学生村官乡土化研究——广西工学院郑明怀赵金和等64.农村社区公共服务需求的实证研究--个城乡家庭变迁比较的视角——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谭三桃陈禄青等65.农村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研究——内蒙古科技大学王力平许晓芸66.农村社区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研究——浙江宁波工程学院戴志伟67.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农户生产经营行为研究——广西社会科学院杨亚非68.农村社区建设和大学生服务互动机制研究——北京联合大学商学院马冀陈明显等69.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贾洪波刘玮玮等70.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大学生就业机制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李竹荣李宁等71.大山区少数民族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问题研究——广西农业科学院韦克游等72.农村社区建设的若干思考——广西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政府钟健73.农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途径和保障机制研究--以浙江岱山县东沙镇泥峙社区为例——浙江省海洋学院随付国翁志军74.探析建设和谐农村社区与构建高校志愿服务体系的完善性——河北工业大学苑帅民关二娜75.责任伦理视野下杭州社区环境治理研究——浙江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徐祖荣76.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农民人权保障问题研究——山东潍坊学院张继77.农村科技推广与农村社区志愿服务研究——广西农业科学院梁贤78.大学生下农村:建设农村社区和破解大学生就业的路径选择——河南商丘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蔡青李淑娟79.建设中西部农村建设物质救助与精神抚慰型社区的政策建议——山东济南大学黄兴年80.自组织管理视角下农村社区治理机制探析——安徽财经大学赵守飞楚德银等民政部2009年农村社区建设理论研究组织奖山东省民政厅附件3关于自选课题获奖成果奖金额度的说明为鼓励更多单位和个人关注支持农村社区建设理论课题研究工作,综合考虑自选课题研究成果质量、获奖面等因素,对自选课题获奖成果按如下额度颁发奖金:一等奖10名,奖金各3000元,共30000元;二等奖14名,奖金各2000元,共28000元;三等奖22名,奖金各1000元,共22000元;优秀奖80名,奖金各200元,共16000元。

山东城市化与农村社区发展规律探索

山东城市化与农村社区发展规律探索

使得更多的人把 目 光转向了中国农村 的城市化。推进农村城市化 , 是我国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 , 也是深化农村改革 、 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
移、 推动整个社会全面发展、 实现我 国现代化的一个有效途径 , 同时也是国
家以及地区社会发展和文明的标志。


城市化与农村社 区化 的含义及关 系
展。
农 村 观

[ 关 键词】 城 市化; 农 村社 区化 ; 发展规律 ; 研究 【 中图分类号 】 C 9 1 2 . 8 2 【 文 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 0 0 8 — 8 0 9 1 ( 2 0 1 3 ) 0 3 一 O O O 9 — 0 6
城市化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抗拒 的历史潮流 , 推动城乡社会科学 发展 , 是党和政府提出的明确 目 标 。而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 就不可能绕开 城市化与农村社区发展这一话题。改革开放以来 , 追寻现代化的宏伟 目标 ,
包括农村产业及生产方式向城市产业及生产方 式的转变 , 也就是农业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
《 关于加强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的 意见》 , 指出力争 1 0年集约投人土地整治资金 3 0 0亿 元 , 挖 潜存 量 土地 级 差 收益 返还 农村 2 0 0 0 亿元 , 建成一批 功能齐全 、 设施完善、 一二 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城镇 和中心社区 , 使全省 1 /
二、 山东农村城 市化过程 中的 农村社 区类型分析
加快推进 山东农村发展 , 科学推进 山东城 市化发展水平 , 是 山东省委、 省政府一直努力的 方向。2 0 1 0年 8月 9 日, 山东省政 府 出台 了
化, 从本质上讲 , 就是传统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 向现代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转变的过程 , 它不 仅包括农业人 口向非农业人 口的转换 , 同时, 还

农村城市化进程启示录——山东省济南市郊区城市化试点调查

农村城市化进程启示录——山东省济南市郊区城市化试点调查

农村城市化进程启示录——山东省济南市郊区城市化试点调

李继凯;杨雅清
【期刊名称】《人民论坛》
【年(卷),期】2005(000)004
【摘要】农民享受全部社会保障。

在家里可以拿工资,领取生活保障金,享受退休待遇.住进企业为他们无偿提供的标准楼房,他们的孩子可以享受每年500元的教育补贴,独生子女还可以领取每月100元的奖励金。

这是山东省济南市三联集团在农村城市化综合开发中冲破城乡二元结构,走出的一条符合当地特点的发展新路。

【总页数】2页(P58-59)
【作者】李继凯;杨雅清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7.55
【相关文献】
1.山东省济南市成立国家级科技思想库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2.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济南市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批复
3.企业领导体制的重大改革——济南市厂长负责制试点情况调查
4.信息产业部农村信息化试点工程在山
东省济南市启动5.济南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通过水利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验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化进程中山东省部分村镇“村改居”社区体育研究——以临沂市月亮湾社区为例

城市化进程中山东省部分村镇“村改居”社区体育研究——以临沂市月亮湾社区为例
南京体 育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N a n j i n g S p o r t I n s t i t u t e


专 题 研 究 . 中 国 昙 域 体 育 发 展

城 市 化 进 程 中 山东省 部分 村 镇 “ 村改居" 社 区体 育研 究
Abs t r a c t :T hi s p a p e r ma i n l y s t u d i e d o n t h e p a t r o f v i l l a g e s a n d t o wn s i n S h a n d o ng p r o v i n c e i n t he p r o c e s s o f u r b a n - i z a t i o n “v i l l a g e c ha n g e d”c o mmu ni t y s p o r t s . Ba s e d o n t h e“v i l l a g e c h a n g e d”c o mmu n i t y s po r t s s t a t u s we r e a n a l y z e d.
R e v e a l i n t o c a r r y o u t t h e e x i s t i n g p r o b l e m s a n d r e s t r i c t i n g f a c t o r s i n t h e p r o c e s s , A n d i n o t h e r s u b j e c t s i n t h e i f e l d
研 究作 为主要 参 考 , 结合 山 东省 经 济社会 文化 发展 的特 点 , 以 临沂 市 月亮 湾社 区为例 , 对 山 东省 “ 村 改居 ” 社

浅谈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目前问题及对策

浅谈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目前问题及对策

浅谈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目前问题及对策作者:张晓伟董洪猛彭飞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15期摘要:新农村建设更是关乎农村经济振兴大局,关系到广大农民根本利益。

山东省近年来新型农村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也凸显出很多问题。

文章在剖析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探寻解决山东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农村新型社区;城乡一体化;农村振兴;产业支撑农村新型社区是在科学的规划下形成的农村居民点集中建设,拥有一定规模和产业支撑、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民主科学的管理方式的农村新型聚落形态。

推进农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可以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重新激发农村经济活力。

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经济强省,也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研究新型社区的建设问题,对推动山东现代化建设有重大意义。

一、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政府在政策理解有偏差,甚至曲解。

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由政府主导的综合性工程,但是很多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并对社区改造的实质认识不足,只把农村社区建设当做房屋拆建的问题,缺乏系统性的认识。

社区建设的合村并点,民房拆建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

部分地区曲解国家“土地增减”政策,违反土地利用规划擅自改变农地用途,将拆并后节省的土地没有首先用于复垦,满足农村新增集体建设用地的需求,而是通过拍卖租借,流转等方式高价卖给开发商,以获得巨大收益。

(二)地区经济文化差异大,无法因地制宜。

农村社区建设的前提是地区经济发展条件较好,受城市化影响较大,群众积极性高。

但是在实际实行过程中,山东省农民人口基数大,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综合素质层次差异大的因素也应该考虑在内。

在社区建设的过程中,落后地区缺少有效的产业支撑。

出现“拔苗助长”现象,农民不适应新的生活方式,经济和生活条件并未得到实质改善;忽视不同人群的需求,出现“等量齐观”现象,部分地区在建设过程中对不同居民的住房保障,土地补偿同等对待,看似公平实则失公。

“三个模式”助推山东潍坊新型城镇化发展

“三个模式”助推山东潍坊新型城镇化发展

TONGJIZHISHENG| 统计之声| “三个模式”助推山东潍坊新型城镇化发展◎魏绍忠摘要:山东潍坊依托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和寿光模式,积极探索和打造乡村振兴的新途径与新样板,不断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步入了双轮驱动轨道,形成了“潍坊特色”。

但与此同时,产城不同步、区域不协调、资源依赖性较大等问题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制约愈加凸显。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成为新时期潍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三个模式;潍坊特色;新型城镇化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A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对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进行了肯定,并就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于山东潍坊而言,“三个模式”有其浓重的历史印记和时代特征,在推动全市乃至全省农业农村发展的同时,立足产业化、集群化的竞进同步,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融合,深化、拓展、支撑、带动了新型城镇化进程。

“三个模式”的核心要义从表现形式看,“诸城模式”主要是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社区化;“潍坊模式”是农业农村改革创新经验的集成,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新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运行机制;“寿光模式”主要是蔬菜产业的生产、销售、技术、会展和标准输出等创新经验。

从解决的问题看,“三个模式”主要解决的是小农经济与产业化发展之间的矛盾。

“诸城模式”解决的主要是农业生产、加工和流通脱节的问题;“潍坊模式”解决的主要是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寿光模式”解决的主要是蔬菜生产产业化的问题。

从根本上看,“三个模式”本质均是推动农业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优化配置;方向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坚持问题导向、大胆改革创新;归根结底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三个模式”的成功实践,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和制度成果,成为指导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蕴含其中的理念和做法,直到今天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生命力。

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城市化进程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在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确定了研究目的。

在分析了城市化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影响,探讨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理念和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并进行了案例分析。

在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指明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并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

通过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深入研究,可以为解决农村社区发展中的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新时代农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农村社区建设问题、城市化对农村社区的影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特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案例、农村社区建设建议、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地区人口减少、农村经济衰退和农村社会结构变动。

传统的农村社区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留守儿童增加、农村空心化等问题。

为了适应城市化进程和改善农村社区的生活质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旨在实现以人为本、生态宜居、功能完善、和谐发展的理念,推动农村社区的转型升级。

而在实际操作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如土地流转难题、农民素质培养不足、产业发展不均衡等。

需要探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和策略,为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通过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案例分析,可以总结出成功经验和教训,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城市化进程对农村社区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需要关注和研究。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

通过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的研究,可以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14-2030

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14-2030
3
第二章 现状和条件
第一节 概念与分类
一、概念 农村新型社区是在规划引导下农村居民点集中建 设,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 施完善、管理民主科学的农村新型聚落形态。 本规划中的“新农村”是指除集中建设的农村新型 社区以外,农村地区保留的农村居民点,包括中心村和 基层村。 二、农村新型社区分类 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区位特点、建设模式、空间布 局和生产方式等,规划将农村新型社区划分为城镇聚合 型、村庄聚集型两类。 城镇聚合型社区是指由几个村庄合并集中建设,在 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选址,并逐步纳入城镇管理的 农村新型社区。按照所处位置不同,分为城市聚合型和 小城镇聚合型两种类型。 村庄聚集型社区是指由多个村庄合并新建,或单个 较大村庄通过改造,形成具有一定规模、集中居住、设 施完善的农村新型社区。按照改造动力和空间组织的不 同,分为村企联建型、强村带动型、多村合并型、搬迁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与产业发展统筹不够。有的 地方非农产业不发达,农民集中居住后生产生活不便,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生活成本,降低了生活满意度。
第一章 重要意义
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是伴随新型城镇化发展,农 村居民点空间形态重构的自然历史产物,是现代社会治 理体系的基本单元,是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 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重要途径。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 进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农村新型社 区和新农村建设是推动农村建设用地、基础设施、公共 服务设施等诸多要素,在城乡之间优化整合与调整利用
第三节 存在问题
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 多个行业和部门。由于缺乏统筹规划,相关部门衔接不 够,造成布局不尽合理、资源配置浪费。具体表现为:

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14—2030年

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14—2030年

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14—2030年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14—2030年旨在推动山东省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化、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农村。

该规划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推动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总体目标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明确了2014—2030年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社区和新农村示范点,实现农村一体化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繁荣。

二、发展思路1. 创新发展模式:提倡生态、循环、低碳的发展模式,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

2. 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依托乡村文化底蕴,挖掘传统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3. 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互通互联。

4. 健全社会服务体系:优化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高农村社会服务水平。

三、重点任务1.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2.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农村: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农村品质。

3. 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建设美丽乡村。

5.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民权益。

四、实施路径1. 政策支持: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各方参与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

2. 资金投入:增加财政投入,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确保规划实施资金需求。

3. 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升农村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持。

4. 民生保障:优化农村社会服务资源配置,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5. 宣传推广:加强对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的宣传推广,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14—2030年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山东省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实现农民群众富裕生活梦想。

浅谈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目前问题及对策

浅谈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目前问题及对策

浅谈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目前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之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成为了山东省发展的重要课题。

新型社区建设旨在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目前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缺乏规划和设计、设施建设不完善、缺乏社区管理机制、人员配备不足,这些问题制约着农村社区建设的进程。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推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当前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山东省农村社区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1.2 问题意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当前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缺乏规划和设计,导致建设过程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无法有效发挥社区功能。

设施建设不完善,一些基础设施缺乏完备和便利性,影响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缺乏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导致管理混乱、效率低下。

还有,人员配备不足,导致社区服务不到位,居民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从而推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向更加健康和有序的方向发展。

2. 正文2.1 当前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缺乏规划和设计。

许多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项目缺乏科学规划和设计,导致社区布局混乱、功能不完善,影响了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

缺乏规划和设计也使得社区建设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无法形成有机的空间结构。

设施建设不完善。

许多农村新型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居民的生活便利性。

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也制约了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增加了居民的生活负担。

缺乏社区管理机制。

许多农村新型社区缺乏有效的社区管理机制,导致社区管理混乱、环境脏乱差,居民的自治意识和社区凝聚力较低。

城乡体化背景下山东农业产业化推进问题的思考

城乡体化背景下山东农业产业化推进问题的思考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山东农业产业化推进问题的思考盛芳李医心康维波*(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山东泰安271018)摘要:农业产业化是经济转型期农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举措之一。

面对山东省在探索具有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只有从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促进区域发展、完善利益联结机制3个方面,不断改善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创新发展模式,才能找到符合山东实际、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问题分析;对策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6)18-0013-03Research o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Promo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ShandongSheng Fang et al.(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Law,Shang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an271018,China)Abstract: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period of economic transition,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After more than20years of development,Shandong Province has been exploring the road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but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it also faces many problems.Only based on the three aspects,namely,“strengthen construction of leading enterprises,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and the consumma⁃tion benefit joint mechanism”,can constantly improve the condition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he development ideas.By this way,we can find new ideas that fitted well with the practice of Shandong Province and will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Key words: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Problem analysis;Measures1引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曾明确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山东城乡和谐发展问题研究

山东城乡和谐发展问题研究
的主 要 表 现
( ) 传 统 经济 分工 束 缚 。 一 受 产
业 结构调整 缓慢 。受传 统经 济分工

. 山束- 鼍. 毫 s
1 7
维普资讯
观 察 思 考
束 缚 , 多数 农村 仍 采取封 闭 式 的 大 农业发展模式 , 、 二 三产 业 所 占比 重极 低 , 业 结 构 调 整 缓 慢 , 城 产 从 市经 济社 会基 本情 况 调查 资 料看 , 城市 辖 区第 三产 业 增 加 值 占全市 生产 总 值 5 .% , 42 人均 生产 总 值 是 全市 的 24倍 , . 远远高 于农村 。
维普资讯
观 察 思 考
山东城 乡和谐 发展 问题研 究
豳 谭杰 仝义贵 马 明霞 刘永奇 郭琦
城 任展 面 重会本 和 小发全 设 乡务是 建 要 的要 康 基求 和 社 谐

加快 推进 城 市化 进程 , 加快 建设 社
管 理 、 共 服 务 职 能 , 断 健 全 和 公 不
( ) 乡社会 建设 差距 大 , 二 城 农 村 科 技 推 广 体 系 不 健 全 。按 乡 村 人
3 0所 乡镇 中心卫 生 院 进 行改 造 , 6
会 主义新 农 村 , 学 履行 政 府社 会 科
新 型农 村 合作 医 疗 省 级 试 点 县 达
到8 8个 ,累计投 资 3 . 09亿元 新建
和 改 造 农 村 中 小 学 校 舍 。城 乡 社 保
山东经过 2 0多
年 的改 革与 发 展 , 乡面貌 明显 改 城 善 , 民生 活质 量普 遍 提高 。但 城 居 乡差距 、 响城 乡协调 发 展 的因素 影
境保 护 得到 大 力加 强 , 环 经济 有 循 效推 进 。全 省 万元 生 产总 值能 耗 、

科技创新引领山东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引领山东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引领山东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作者:牟华来源:《科技视界》 2014年第30期牟华(1.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北京 100038;2.山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00)【摘要】近年来,我省城镇化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城镇化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为积极稳妥的推进我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建设需要我们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促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明确城镇化发展的科技需求,理清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共性科技问题以及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路径,切实发挥科技的引导和支撑作用。

【关键词】科技;山东省;城镇;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必由之路。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2000年,省委七届四次全会将城镇化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

2009年,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确定了我省“一群一圈一区一带”城镇空间格局。

2013年,省政府发布《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2012-2020年)》,提出2020年我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5%的发展目标。

1城镇化的概念及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城镇化并不是村庄演化为城镇就是城镇化,发展城镇是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的内容。

城镇化的进行始于工业革命后,社会分工变的复杂,加工业代替农业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同时吸引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城镇,促使人流、物流和资金向城镇聚集,从而推动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由此可见,城镇化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城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经济社会现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只有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非农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产业时城镇化才能真正进行。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即适度人口、资源合理利用、保护环境、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健康发展。

“县改区”背景下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以山东W区和L区为例

“县改区”背景下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以山东W区和L区为例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vocation of the County to District”——Taking Shandong W area and L area as examples 作者: 张文翠;魏丹丹;康维波
作者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出版物刊名: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63-65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8期
主题词: “县改区”;城乡一体化;现实困境;推进策略
摘要:"县改区"是行政区划调整的重要举措,也是顺应我国城市化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然而,在实际改革后,新改成的区,极容易出现行政权力弱化、政策落实不到位、"跳跃式"城镇化
等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

为切实改善这种状况,加强上下级政府
间关系的协调、全面实现相关政策的对接、科学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有序城镇化,显得
尤为重要。

只有如此,才能最终实现"县改区"后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r——以泰安市为例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r——以泰安市为例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r——以泰
安市为例
高峰;盛芳;康维波
【期刊名称】《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7(026)009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小康水平.通过对泰安市推进城乡一体化情况的回顾及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可以发现,由于城乡发展缺乏一体化的理念,导致城乡公共服务存在一定的差距,城乡发展很不平衡.对此,可以通过政府政策和财政支持,优化城乡教育布局,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全面覆盖社会保障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总页数】4页(P6-9)
【作者】高峰;盛芳;康维波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山东泰安 271018;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山东泰安 271018;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山东泰安 2710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6
【相关文献】
1.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 [J], 熊冶琛
2.浅析实现我国基础教育均等化的路径选择——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视角 [J], 祝嘉悦
3.略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宁波社区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 [J], 王志强
4.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r——以泰安市为例 [J], 盛芳;宋明爽;康维波
5.浅谈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政府公共服务改革——以开封市城乡一体化为例 [J], 张亚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果,做到城乡布局、产业布局、工业与农业布 村庄进行新型社区规划。在优化城乡布局的基
发生重大转变。由于城市化能引起产业结构、 行准确的坐标定位,以起到对当前实践的科学
就业结构、消费方式等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城 指导作用。农村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也
市化已然成为人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是现代化的必然之路,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城 然趋势。作为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
一、城市化与农村社区化的含义及关系
通过城市化来推动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是我们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也
是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不仅可以带动巨大的消费和投
资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直接作用还表现在能富裕农民、造福人民。
1. 城市化与农村社区化的含义
城市化又称城镇化、都市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
主义新农村,农村社区化发展显然成为助推社 发展成为山东省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路径选
会进步的一种明智选择。
择。而纵观山东农村社区发展,大致可以分为:
所谓农村社区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减少、特
1. 沿海型农村社区和内陆型农村社区
别是空心村形成之后,地方政府解决农村社会
从海陆层面而言,可以归为两类: 一是沿海
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的实践应对。农村社区化 型农村社区。一般来讲,沿海渔业地区的农村,
第 五
放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去做更深入的思 三类: 一是近城农村社区,从地理位置来说,这
十 八
考,目的就在于科学地运用社会学、经济管理 一类的农村社区,由于离城市比较近,各种生产

学、政治学、规划学、文化人类学、公共政策学等 要素集聚功能齐全,政治优势明显,就近“被城
10
市化”的 可 能 性 最 大,发 展 速 度 最 快。 二 是 近 镇农村社区,从地理位置来看,离镇驻地比较近 的村庄,毗 邻 最 基 层 政 府 的 政 治 中 心,相 对 来 讲,文化、教育、商贸集中,建设社区化的吸引力 极大。三是远镇农村社区,从地理位置来讲,这 一类社区虽不占政治优势,但有一定的交通优 势,多数情况下,要么是旅游资源明显,要么是 适合人们居住,要么是资源优势突出,虽然发展 可能暂时相对滞后,但发展远景较大、形成农村 社区的基础较好。
区即使较大,但配套设施跟不上,功能不健全、
不合理,如没有文化娱乐场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没有购物广场,
环境质量差,服务跟不上,根本无法满足社区居
民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社区居民感到生活不
方便。
6. 引进开发商投资困难,社区建设档次低、
品位不高
有些内陆型远镇农村社区,由于社区周边
地价不是很高,开发商或投资商对回报率不高
的项目不感兴趣,以垫资或土地置换的形式难
的原动力,一方面来自广大农民对现代文明及 经过多年的渔业或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加之
城市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来自地方经济发 沿海一线景观资源很好,特别是内陆向沿海转
展所产生的牵引力和诱惑力。毋庸讳言,作为 移的通道打开之后,沿海对人口的吸纳集聚功
一种政绩彰显,农村社区化也能够成为地方政 能得到空前提升,沿海已然成为人居产业聚集


5. 社区建设资金缺口较大,服务设施跟不上
村 观
由于有的镇财政比较困难,加上村级集体

积累不足甚至缺乏基础,拿不出更多的资金用
于社区建设,再加之部分群众把资金投入到新
一轮农村房屋建设,没有剩余资金用来投入社
区建设,导 致 社 区 建 设 资 金 缺 口 较 大,这 在 远
镇、资源匮乏型社区表现尤为明显。还有的社
以推进。由于有的开发商只讲赚钱不顾安全,
建筑材 料 低、劣、差,形 成“豆 腐 渣 ”工 程,结 果
农民情愿出钱到县城去买房,也不愿住在农村
社区,由此以来大大影响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和发展。
以上各种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民进住社区
定居的意识,也或多或少影响到社区建设的进
展,最终难以达到农民和新型社区发展之共享。



山东城市化与农村社区发展
观 察
规律探索
□康维波 宋明爽
[内容提要]城市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社区化是农村城市化的显著标志。农村社区化发展只有置身于城
市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考虑农村社区积聚功能,切实抓好农村社区发展规划这个关键
点,找准设施建设这一切入点,找对社区建设发展中产业这一支撑点,科学解决农村社区建设中土地资金杠杆问
山 东
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 农
完善的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城市化其
业 大


【收稿日期】2013 - 03 - 20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办“山东省农村社区化跨学科理论与实践对策研究”前期研究成果之一( 项目批准号:
府工作成果的直接展示。
带,形成一些初具规模的农村社区。二是内陆
2. 城市化与农村社区化的关系
型农村社区。这一类农村社区,虽然并无海洋

既然农村城市化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 资源之特征,但具备其他资源优势,经过长时间


重要趋势,那么,分析城市化发展与农村社区发 的历史积淀,内陆工业化或者是农业产业化、规
村建设规模和功能,引发农村社区产业集聚效 强规划指导,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
应,不断振兴经济,充分利用人流、物流、资源 地、集约发展的要求,按照“立足当前、适度超
流、信息流和科技流等特点,给经济发展提供强 前、城乡一体、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
大的动力,合理产业结构布局,寻找新的经济增 的原则,用科学的规划来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
织内部的系统因素发生变化,使推进农村城市 化的呼声越来越高。现代城市文明对农民特别 是年轻一代农民的冲击更加明显,田园生活似 乎难再 成 为 他 们 生 活 的 主 旋 律。 而 农 村 城 市
二、山东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 农村社区类型分析
加快推进山东农村发展,科学推进山东城
化,从本质上讲,就是传统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 市化发展水平,是山东省委、省政府一直努力的
300 亿 元,挖 潜 存 量 土 地 级 差 收 益 返 还 农 村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的城市化毕竟需 2000 亿元,建成一批功能齐全、设施完善、一二
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 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城镇和中心社区,使全省 1 /
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 4 的村庄得到系统的改造。显然,农村社区化
因此,如何稳定、科学、有效地推进农村城市化,
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自觉按照城市化发展的理
念去经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统筹发展的理
念推进城镇一体化进程。
四、完善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 社区发展的对策思考
农村社区能否健康发展,将对中国社会产
生深远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 东
三 年
展的关系就并非偶然之事,它是我国城市化发 模化经营初具规模,逐渐形成农村社区并对周
第 三
展到当前的历史阶段,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 边农村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变、探索农村发展新路径的实践尝试。因此,这
2. 近城、近镇农村社区和远镇农村社区

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应当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从距离各级政府政治中心而言,可以分为
9



主要特征是生产要素不断向城市集聚、农业人 多学科视角分析认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从而
观 察
口向城市人口转移、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空间 进行多角度的认识与把握,并对农村社区化发
规模不断扩张、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开发建 展实践作出全方位的理论解读,进而分析出城
设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市化发展的经验与规律,对农村社区化发展进
题,妥善安置社区建设中的困难户,建立起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长效机制,才能使农村城市化沿着健康的轨道发
展。
[关键词]城市化; 农村社区化; 发展规律; 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2. 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 8091( 2013) 03 - 0009 - 06
城市化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推动城乡社会科学 发展,是党和政府提出的明确目标。而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就不可能绕开 城市化与农村社区发展这一话题。改革开放以来,追寻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使得更多的人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农村的城市化。推进农村城市化,是我国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深化农村改革、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 移、推动整个社会全面发展、实现我国现代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国 家以及地区社会发展和文明的标志。
向现代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转变的过程,它不 仅包括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换,同时,还
方向。2010 年 8 月 9 日,山 东 省 政 府 出 台 了 《关于加强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
包括农村产业及生产方式向城市产业及生产方 意见》,指出力争 10 年集约投入土地整治资金
式的转变,也就是农业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为指导


农村社区建设应当放到城市化背景下综合 大
考量,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明确社区自身定位,
学 学
加快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聚,推动经济全面提 报
升。通过实施农村城市化战略,统筹城乡经济
︵社
社会发展,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全面 会 科
协调发展和进步。通过城乡统筹,实现城乡互 学
补,科学发展,把社区建设作为各业发展的助推
版 ︶
器。一方面,充分发挥中心社区的作用,增强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