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导学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西师大版一、知识点梳理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用笔算的方法来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1. 数学符号在本节课中,我们需要用到以下数学符号:•乘号(×):表示两个数相乘。

•等于号(=):表示两边的值相等。

2. 数位的概念在本节课中,我们需要了解以下数位的概念:•个位:一个数的最后一位是个位。

•十位:一个数的倒数第二位是十位。

•百位:一个数的倒数第三位是百位。

•千位:一个数的倒数第四位是千位。

3.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1)竖式乘法我们可以用一种叫做“竖式乘法”的方法来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这种方法也叫做“笔算”。

竖式乘法的方法是:先将两个数的各位数分别相乘,然后将相乘的结果相加,最后得到相乘的结果。

例如:计算324×56324×56———00000016202592———18144(2)横式乘法横式乘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适合计算较大的数字乘法。

例如:计算324×56324×56———14400016001200———18144二、课堂练习1. 计算题请计算以下数学题:(1)187×43(2)642×38(3)529×792. 列竖式乘法题请将以下数字列成竖式乘法题并计算出结果:(1)132×57(2)476×25(3)389×84三、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中的计算题和列竖式乘法题。

2.自选五个三位数和两个两位数进行笔算乘法计算,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3.向家人介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第三课时》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第三课时》 西师大版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第三课时)姓名:【学习内容】: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本第53页例5,第54也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十二第7-11题。

【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掌握因数中间有0和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地进行因数中间有0的竖式计算和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因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算理。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

一【自学】1口算预习案120210= 360×30= 250×40=360×60= 890×10= 270×30=1230×10= 590×70= 258×10=2、我会算:23×123= 234×46=议一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小组代表汇报)3、教材助读预习第53页列54、尝试练习:书上54页2题5、我的疑问:探究案二、【合作学习、感悟新知】1、自学课本53页有关内容,回顾本课的知识点:多媒体呈现例5第(1)题:张阿姨每时采摘12021橙,采摘了30时。

(1)列出算式,尝试计算。

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张阿姨一共采摘脐橙多少千克?(2)根据信息和问题,该怎样列式呢?(3)观察一下,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4)会计算吗?请你在作业纸上算一算。

2、小组合作:怎样计算更简便?在计算时,你还有不同的做法吗?3 、师生共同整理不同做法。

4、练一练5、230×30 60×190 230×2021媒体呈现例5第(2)题:李叔叔每天包装304筐脐橙,包装了18天。

(1)尝试列式并计算。

(李叔叔一共包装脐橙多少筐?)(2)根据信息和问题,该怎样列式呢?(3)观察一下,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4)会计算吗?请你在作业纸上算一算。

(5)你是怎样做的?(6)小组交流:一个因数中间有0,计算时要注意什么?6、方法小结7、练一练:108×23 18×407三、【我来闯关、拓展思维】1、我是计算小能手。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6篇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6篇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精选6篇(一)教学目标:1.能够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能够正确运用进位和借位的规则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教辅资料: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教学工具:白板、白板笔、教具卡片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教师拿出两张教具卡片,一张是三位数卡片,一张是两位数卡片,将两个数示意给学生,引导学生回顾三位数和两位数的意义。

Step 2:引入概念教师用白板示意出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如253和34,写在白板上,然后引导学生说出253是由200、50和3组成,34是由30和4组成。

然后将两个数相乘,即253乘以34,引导学生运用进位和借位的规则进行计算,并将计算过程记录在白板上。

Step 3:示范演练教师再给出一组三位数和两位数的示例,例如852乘以47,和学生一起运用进位和借位的规则进行笔算计算,引导学生根据个位、十位、百位的位置进行相应的进位和借位。

Step 4:合作探究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再给出一组三位数和两位数的示例,彼此之间进行合作,互相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并记录计算过程。

Step 5:巩固练习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将计算过程记录在作业本上。

然后让学生互相交换作业本,进行互评,发现并改正错误。

Step 6:展示成果教师挑选一些学生的答案进行展示,让学生用口头形式解释计算过程,并解释进位和借位的规则。

Step 7:总结提升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规则,并进行复习巩固。

Step 8: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一些题目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练习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并将计算过程写在作业本上。

注意事项:1.在讲解进位和借位的规则时,可以使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规则的具体应用。

2.在合作探究环节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和鼓励。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第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第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第1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西师大版1. 学习目标•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培养基本的口算能力,提高数学计算速度•加深对于乘法运算的理解,为将来的深层次的乘法计算打下基础。

2. 学习内容口算乘法是小学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但能训练学生乘法的技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本次学习将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1 三位数与两位数的相乘口诀先以个位数为基础乘,来自顶的数依次乘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十位和百位数,结果依次写下,最后合并。

2.2 讲解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例如计算 $245 \\times 37$:1.先把它写成竖式,然后按照口诀来计算。

2 4 5x 3 7__________1 4 6 57 4 0+________9 0 6 5•所以,245乘以37等于9065.3. 学习方法3.1 练习口诀通过口诀的练习来记住口算的方法,熟悉口算的技巧,提高口算能力。

3.2 刷题练习通过完成作业、课堂练习等方式进行练习,熟悉口算方法。

3.3 参与口算比赛学生可以分组,参与口算比赛,比赛结束以后,老师可以集中讲解比赛过程模拟公式题、分组贵族技巧、考试要点等。

4. 学习反思•本次学习的难点是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口算方法,掌握口诀后,可以熟练运用。

•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个位求积不确定时如何进一步计算,可以多练习,掌握口诀。

•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同时计算多个口算式,容易出错,需要练习熟悉口算基本技巧。

5. 学习拓展口算虽然重要,但机械式的口算也很容易让孩子感到无聊和厌烦。

我们应该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如口算比赛、口算游戏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采用计算器等工具来提高计算的效率。

•定期检查学习效果,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6. 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上P23页的1题至5题。

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导学案】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导学案】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导学案西师大版一、学习目标1.能够准确地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概念;2.能够灵活使用竖式计算方法,解决与三位数乘两位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课前预习1. 三位数乘两位数请仔细阅读教材第 12 页,理解三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2. 竖式计算方法请复习课堂讲授的竖式计算方法,了解其在三位数乘两位数运算中的应用。

三、课堂学习1. 导入请听老师讲述关于海底捞的故事。

海底捞是一家著名的火锅餐厅,由于菜品味道的好,服务态度的优秀,吸引了很多顾客前来消费。

假设海底捞一晚上的营业额为 5300 元,每桌顾客的平均消费为 420 元,请问海底捞当晚为多少桌顾客提供了服务?2. 学习重点请听老师讲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结合海底捞的例子,教授如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3. 训练请同学们结合课堂讲授和教材内容,完成以下练习。

题目一某超市在一天内共卖出 387 件商品,每件商品的售价为 154 元。

请计算这家超市当天的营业额。

题目二某小学一年级共有 8 个班,每个班级有 35 名学生。

请问这所学校共有多少名一年级学生。

题目三某家餐厅在一天内共制作 218 盘蒸鱼,每盘蒸鱼的用料为 465 克。

请问这家餐厅在当天用料共计多少克。

4. 小结总结请同学们对刚才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并练习对相关考题的解答方法。

同时,也可以对未能理解的内容进行提问。

四、课后扩展请同学们课后自行查找相关乘法运算的知识和应用实例,并在下节课时与老师和其他同学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导学案 西师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导学案 西师版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四上第51页例1,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十二第1、2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地口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4.培养学生迁移类推、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准备:对口令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89×10= 40×30= 30×90= 50×80=60×70=36×20= 28×40= 80×71= 42×60=24×30=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口算方法,再归纳小结。

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只要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先口算,再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1)2×6= 20×6= 2×60= 20×60=学生完成后,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得出:①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扩大10倍。

②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10)即100倍。

按照这样的规律,你能口算出下面算式的积吗?(2)200×6= 2×600= 200×60= 20×600=引导学生继续发现得出:①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扩大100倍。

②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0倍,积就扩大(10×100)即1000倍。

3.小结揭示课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提高口算能力;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教学难点:带进位的计算。

三、教学准备1.教科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2.教具:黑板、粉笔、课件;3.学生需要准备的物品:笔、本子、练习册。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步:引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谈论引入课题,让学生感受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例如:“小明买了三个价值350元的礼品盒,每个礼品盒包装需要用到2个彩带,他需要多少米的彩带?”第二步:讲授1.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先让学生回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例如:345 × 6 =345× 6------2070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让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例如:345 × 24 =345× 24-------1380 (5 × 24)+ 10350 (4 × 24十位数进位到百位)-------8280让学生注意十位的进位。

3.练习让学生做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如果学生对进位不熟悉,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加法习题让他们练习。

第三步:巩固和拓展讲解完毕后,让学生自己进一步思考和总结笔算方法,巩固原有的口算能力,也可以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有意义的实际问题。

五、课堂小结在本课中,我们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了口算能力,借此加深了对数学的理解和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六、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复习课上所学内容,并完成课后作业:练习册上相关的扩展练习。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第2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第2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第2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规则;2.通过笔算习题的练习,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2.字符排版一致、对齐准确。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讲解•请同学们回顾第一课时的内容,引导他们回忆二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以此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讲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个位数的计算:将个位数相乘,得到结果后直接写在第一行的个位数字下面;–十位数的计算:将十位数相乘,得到结果后写在第二行的个位上,十位数下,紧贴个位数;–百位数的计算:将百位数相乘,得到结果后写在第三行的个位上,十位数下,百位数再下,紧贴十位数。

2. 操作•按照下列练习顺序完成笔算:1. 358 × 29 =2. 442 × 13 =3. 558 × 24 =4. 374 × 35 =5. 719 × 12 =•帮助学生梳理计算步骤,并特别强调对齐准确的重要性。

四、课堂练习请每位同学按照书本练习册第25页的练习指导,完成第25页上的练习题四。

五、课后作业请每位同学按照书本练习册第26页的练习指导,完成第26页上的练习题五。

六、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规则,通过笔算习题的练习,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同时重点讲解了字符排版一致、对齐准确。

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认真复习,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争取做到熟能生巧,赢取更高的分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4.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问题解决 |西师大版(2012)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4.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问题解决 |西师大版(2012)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4.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问题解决|西师大版(2012)一、本节内容简述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以及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二、知识点详解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需要掌握好竖式运算,并熟练使用进位和借位的方法。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213× 25-----1065(第一步先将 25 分解成 20 + 5)+4260(第二步先计算213 × 20 和213 × 5,然后相加)-----53252.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问题解决方法在解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推算:1.对于两位数的每个位数,分别与三位数相乘,并进行进位(如果有的话)。

2.将得到的两个数相加,就可以得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

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解释这个方法:问题:354 × 17 = ?解法:354× 17-----5018(首先计算 4 × 7 得到 28,向前进位得到 2。

接着计算5 × 7 + 2 得到 37,进位后得到 4。

最后计算 3 × 7 + 4 得到 25,进位后得到 5。

)-----60183. 相关练习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我们在这里提供一些相关练习:1.253 × 18 = ?2.412 × 15 = ?3.596 × 23 = ?4.639 × 11 = ?5.827 × 27 = ?6.924 × 14 = ?三、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作业:1.完成上述练习题;2.练习竖式运算的能力,通过模拟练习来提高运算的熟练度;3.课外阅读与思考,如何运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总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以及如何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通过练习,可以提高同学们的运算水平,并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达到更好的应用效果。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导学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西师大版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导学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西师大版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导学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西师大版一、课前导学思考1.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结果是多少?有什么特点?2.如何运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积?3.请列出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积的计算步骤。

二、概念解析三位数:由3个数字组成的数,最大为999。

两位数:由2个数字组成的数,最大为99。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先用两位数的个位数乘以三位数的各位数,再用两位数的十位数乘以三位数的十位数,最后用两位数的个位数乘以三位数的百位数,把这三个乘积相加即为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积。

三、计算示例例1:345×671.计算5×7=35,将其写在个位和十位之间,即315。

2.计算5×6=30,将其写在后面的十位上,即3150。

3.计算4×7=28,将其写在后面的十位上,即3180。

4.计算4×6=24,将其写在后面的百位上,即23180。

因此,345×67=23115。

例2:609×851.计算9×5=45,将其写在个位和十位之间,即515。

2.计算9×8=72,将其写在后面的十位上,即5172。

3.计算0×5=0,将其写在后面的十位上,即51720。

4.计算0×8=0,将其写在后面的百位上,即517200。

因此,609×85=51765。

四、练习题1.253×74=?2.487×63=?3.726×49=?4.821×56=?5.394×28=?6.549×32=?7.687×45=?8.745×68=?9.913×57=?10.678×91=?五、总结回顾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运算方法。

在日常学习中,你可以通过多做习题来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西师大版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西师大版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西师大版在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究,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第四章第二节“三位数乘两位数”。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我准备了PPT和一些实际的例子。

学生们需要准备笔和纸,以便于他们跟随我的讲解进行计算和记录。

五、教学过程我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如果一件衣服需要30元,那么买4件衣服需要多少钱?”我会让学生们尝试自己解答这个问题,然后我们一起讨论如何将这个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来解决。

在讲解完笔算方法后,我会给学生一些随堂练习的机会。

我会出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们独立进行计算,然后我会挑选一些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利用黑板来展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我会将一个具体的例子写在黑板上,并逐步展示如何进行计算。

我会用不同的颜色来标注每一步的结果,以便于学生们清晰地看到每一步的转化。

七、作业设计345乘以23456乘以78234乘以56一本书的价格是25元,请问买5本书需要多少钱?一个水果篮子里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重量是150克,请问这个水果篮子里一共有多少克水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如果发现有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我会个别进行辅导。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导学案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导学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第一课时口算和估算【学习内容】四年级上册教材第51页例1、例2。

【学习过程】前置学习一、旧知识链接1.我是口算小能手。

80×9= 300×5= 25×2= 7×200= 15×50= 23×20=16×60= 13×30= 40×20= 40×5= 700×7= 50×20= 2.学校买了7个篮球,每个篮球72元,学校买这些篮球大约用了多少元?二、新知预习1.自主阅读教材第51页例1,并独立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口算400×30=我能想到以下几种算法:(有几种算法就填几种)方法一:方法二:比较以上算法,我认为方法()比较简单。

2.口算320×20=我能想到以下几种算法:(有几种算法就填几种)方法一:方法二:比较以上算法,我认为方法()比较简单。

3.小结:整百数乘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后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多少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上几个0。

如:120×30= 先算12×3=36,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2个0,就在36的后面添上2个0,所以120×30=36004.我会算啦!60×700= 150×30= 20×270=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一、先独自思考,再组内讨论完成下列问题(一)李叔叔在果园里摘了9箱桃,每箱能卖30元。

这些桃能卖多少元?1.通过读题,我们知道李叔叔摘的桃共()箱,这是李叔叔摘桃的箱数,也就是数量。

每箱能卖()元,这是一箱的价钱,也就是单价。

问题是求这些桃能卖多少元,这是总共的价钱,也就是总价。

2.根据题意,要求这些桃能卖多少元,我们可以列出算式()×()这就属于购物问题,购物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单价×数量 = ()总价÷单价 = ()总价÷数量 = ()(二)李叔叔在果园里摘了9箱桃,共卖了270元。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2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2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2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一、知识点回顾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和三位数的乘法口诀,并且能够完成相关练习。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更高一级的数学运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

二、学习内容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在口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步骤:step 1:首先列出所需计算的两个数。

step 2:数相乘,从个位开始逐位相乘。

step 3:将相乘的结果相加。

step 4:如果结果是一个四位数,需要将前面的数留在原地,将后面的数进位;如果结果是一个三位数,则不需要进位。

step 5:将步骤4的结果写下来即可。

下面以三位数143乘以两位数26为例,来展示具体的计算方法:143x 26------858 (6 × 143)+2860 (2 × 143 × 10)------37182.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在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口算时,我们可以先将两个数的个、十、百位数字相乘,再相加可得到一个估算的结果,如果需要更加准确,可以适当调整估算结果。

下面以三位数143乘以两位数26为例,来展示具体的计算方法:100 × 20 = 2000100 × 6 = 600+ 40 × 20 = 800+ 40 × 6 = 240-----------3540 (估算结果)可以看到,我们只需要算出结果大概的范围,就可以快速地找到准确的答案。

在算式中,我们可以把原来的143看成140,将后面剩余的3和26分别相乘,得到78的结果后,再将这个数加上2000、600和800这三个数,即可得到最终的结果,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

三、练习题1.计算下列口算题:259 × 38 =365 × 16 =719 × 54 =2.利用估算法求下列算式的近似结果:297 × 38 =443 × 12 =812 × 27 =四、拓展练习1.设计口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游戏,以帮助同学们快速掌握计算方法。

新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新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第一课时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预习稿主备人:廖丛英、王亚非、杨柳学生姓名班级预习内容:教材第57页例1,课堂活动第一题。

预习目标:1、掌握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感受口算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预习重难点: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灵活运用口算的方法。

预习过程:一、知识回顾。

口算。

30×20= 40×30= 56×60=70×50= 30×90= 80×90=二、自主预习。

1、阅读教材第57页例1.已知:果园里有()苹果数,每行有()棵。

问题:?列式:。

答:。

2、计算。

5×3=50×30=500×30=议一议:①.第二个算式与第一个算式比较: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倍。

②.第三个算式与第一个算式比较: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倍。

3、练习。

①根据24×3=72直接写出下列算式的积。

240×3= 240×30= 240×300=②口算。

60×700= 150×30= 20×27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第二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预习稿主备人:廖丛英、王亚非、杨柳学生姓名班级预习内容:教材第57页例2。

预习目标:1、掌握整百数乘整十数的估算方法。

2、感受估算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预习重难点: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难点: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

预习过程:一、知识回顾。

1、估算下面各题。

52×19≈65×48≈21×89≈91×35≈18×49≈52×77≈2、儿童书店购进21套故事书,每套47元,大约需要多少元?列式:答:。

二、自主预习。

西师版数学四上《三位数乘两位数整理与复习》导学案

西师版数学四上《三位数乘两位数整理与复习》导学案

整理与复习(第一课时)班级:小组:姓名:教师评价:【学习内容】: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本第88页整理与复习 【学习目标】:1、能记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和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2、能通过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如何整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难点:目标2【学法指导】仔细回忆:本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利用已有知识自主学习课本第88 页,列举出本单元的知识点。

小组合作交流,完善本单元知识的整理。

一、【家长陪读,真情体验】(尊敬的家长:为了孩子的美好未来,希望你指导孩子完成) 1、口算练习:500×20 700×40 7×0×12 200×15 25×424×200 70-30×2 4×200 400×30 320×302、我会算:(先自己算,再对子之间互相批改)418×23= 603×27=我知道我知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小组代表汇报)3、教材助读 阅读教材第88页 思考: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你有哪些收获?( )4、尝试练习:书上88页1、2、3、题5、我的疑问:二、【合作学习、感悟新知】1、自学课本88页有关内容,回顾本单元的知识点: 根据小伙伴的描述我知道:①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 )、( )、( )。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

②我还知道估算的方法( ),预习案 探究案还会运用这些知识去( )2、小组合作:回顾本单元的内容,整理知识点。

3、小组代表展示汇报:{4、师生共同整理完成。

三、【我来闯关、拓展思维】1、我是计算小能手。

(完成书上89页练习十七的1、2、3题)(1)、我能独立计算,并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4.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4.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4.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西师大版一、知识目标1.能够用竖式算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2.能够用估算方法估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3.能够口算出简单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教学重难点1.化解难点:原问题难算,先算易算的部分;2.口算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请同学们用手指数一下这个计算题:8392×5,看看我们的手指够不够用呢?2. 教学内容及课堂练习数学口算题练习1.用竖式计算:$$ \\begin{aligned} & 254×6= \\\\ & 314×3= \\\\ & 432×2= \\\\ & 572×4= \\\\ \\end{aligned} $$2.估算下列乘法的积:$$ \\begin{aligned} & 348×6\\approx \\\\ & 279×4\\approx \\\\ & 426×3\\approx \\\\ & 621×5\\approx \\\\ \\end{aligned} $$3.口算下列乘法的积:$$ \\begin{aligned} & 235×3 \\\\ & 127×2 \\\\ & 546×4 \\\\ &384×3 \\\\ \\end{aligned} $$3. 拓展与延伸1.给出一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要求学生使用竖式计算,同时计算时注意竖式计算的规则。

例如:712×48$$ \\begin{aligned} & \\phantom{0}712 \\\\ & ×\\phantom{0}48 \\\\ & \\underline{\\phantom{0}3560} \\\\ & 3408 \\\\ & +\\phantom{0}28480 \\\\ & \\underline{\\phantom{0}34096} \\\\ \\end{aligned} $$2.引导学生使用估算方法计算结果,并给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例如倍数估算、舍位估算等。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导学案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导学案

第四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学习目标】1、掌握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

2、能交流各自口算法的过程。

【温故互查】1、我会算。

31×4= 24×2= 11×5= 13×2=仔细回忆: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30×40= 70×30= 70×80= 80×60=60×50= 10×30= 50×80= 60×40=我知道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设问导读】自学课本P51页例1,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完成下面任务。

1、可以用什么方法口算出400×30的结果呢?下面就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看看哪些组创造的方法最多。

请你介绍一下你们的方法。

你喜欢哪种方法?2、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下题。

200×20=3、算一算①2×3 ②20×30 ③200×30(1)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并说说过程(2)比较①②③题,在算的过程中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倍;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倍。

【自学检测】口算下面各题。

300×40= 70×300= 700×80= 80×60=460×2=2×360=230×4= 5×120=小结:怎样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你能说一说算的方法。

【巩固练习】1、口算。

60×50= 10×30= 50×800= 600×40=130×5=140×6=280×3= 350×20=90×40= 560×20= 180×5= 6×210=330×20= 6×700 = 900×2= 3×220=2、根据24×3=72,直接写出下列算式的积。

新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学案

新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学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
正确进行计算。

2.掌握做工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
类推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三、导学问题
使用“手机”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是什么?
2.做工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是什么?
四、参考资料
乘法[chéng fǎ]
是指将相同的数加起来的快捷方式。

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从哲学角度解析,乘法是加法的量变导致的质变结果。

来源
乘法是算术中最简单的运算之一。

最早来自于整数的乘法运算。

什么是乘法
乘法是四则运算之一
例如4乘5,就是4增加了5倍率,也可以说成5个4连加。

“小九九”的由来
《九九乘法歌诀》,又常称为“小九九”。

现在学生学的“小九九”口诀,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

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九九”。

大约到13、14世纪的时候才倒过来像现在这样“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

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

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

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第4课时 整理与复习-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第4课时 整理与复习-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第4课时整理与复习-西师大版一、知识回顾1.正确读和写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2.使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3.加入时序,正确书写竖式中的乘法式和加法式。

4.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快速口算技巧。

二、练习与应用练习1.计算下列乘法,并写出算式。

(1)356 × 42 =(2)782 × 64 =(3)469 × 87 =(4)678 × 35 =(5)896 × 73 =2.根据下列口诀,完成相应的乘法。

(1)龙8巨7给蛇4个,87 × 54 =(2)船5商3卖铁路,53 × 23 =(3)华7不稀罕,73 × 62 =(4)小4無8不分银,48 × 24 =(5)饺子拼盘多捞半,73 × 24 =应用1.阿姨从市场上购买了每包107元的麻辣豆腐,她一共要买20包,那么阿姨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2.小明妈妈给小明买了一盆花,这盆花原价148元,现在打七折出售,请帮助小明计算出这盆花现在的售价。

拓展思考1.跟踪了解一下自己的城市、地区或乡村的蔬菜、水果的价格,并算出一些组合购买的总价。

可以结合课堂上的乘法知识,进行综合计算。

比如:五颗苹果2元,三两桔子3元,一袋菜花4元,最后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2.如果你想购买一件价值198元的衣服,但手里只有100元,你打算怎么省钱呢?请自己想办法,并将思路写下来。

三、当堂检测1.列出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最大乘积。

2.计算下列乘法,并写出算式。

(1)457 × 35 =(2)689 × 56 =(3)468 × 87 =(4)785 × 23 =(5)578 × 69 =四、课后拓展1.宝马车厂报出的价格为312500元,而同样的奔驰车厂则报出的价格为285000元,你觉得如果去买车,应该购买哪一种车辆呢?请自己考虑下,并写下自己的理由。

小学数学西南师大四年级上册四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导学案

小学数学西南师大四年级上册四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导学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班级姓名一、复习旧知1.填空:3个十是,8个百是,10个百是,24个百是。

2.直接根据3×8=24,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答案:3 ×80 = 3 × 800 = 30 × 80=我的发现:(1)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它们的积就();(2)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它们的积就()。

3.快速口算,并说说你的算法。

96×10= 80×22×40= 30×40= 40×50=70= 25×30=4.解决问题。

(用估算解决问题)王叔叔在果园里摘了91箱苹果,每箱能卖82元。

这些苹果大约能卖多少元?二、探究新知探究一:果园里有30行苹果树,每行400棵。

果园里一共有苹果树多少棵?学以致用:先口算,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60×700= 150×30= 20×220=80×500= 400×70= 250×40=探究二:李叔叔在果园里摘了91箱桃,每箱能卖198元。

这些桃大约能卖多少元?学以致用:填一填(1)498×71≈202×49≈想:498 ≈71≈想:202≈49≈()×()= ()×()=三、当堂检测1.口算。

22×40= 300×20= 240×20=60×500= 300×200=20×1200=2.根据32×5=16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320×5= 32×50= 32×500= 320×50= 32×5000=3.全校制作校服大约需要多少元?需要88元。

四、课后练习1.填一填(1)果园每棵桃树每年施肥10kg ,200棵桃树每年需要施肥( )kg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导学案三位数乘两位数第一课时口算和估算【学习内容】四年级上册教材第51页例1、例2。

【学习过程】前置学习一、旧知识链接1.我是口算小能手。

80×9= 300×5= 25×2= 7×200= 15×50= 23×20=16×60= 13×30= 40×20= 40×5= 700×7= 50×20=2.学校买了7个篮球,每个篮球72元,学校买这些篮球大约用了多少元?二、新知预习1.自主阅读教材第51页例1,并独立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口算400×30=我能想到以下几种算法:(有几种算法就填几种)方法一:方法二:比较以上算法,我认为方法()比较简单。

2.口算320×20=我能想到以下几种算法:(有几种算法就填几种)方法一:方法二:比较以上算法,我认为方法()比较简单。

3.小结:整百数乘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后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多少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上几个0。

如:120×30= 先算12×3=36,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2个0,就在36的后面添上2个0,所以120×30=36004.我会算啦!60×700= 150×30= 20×270=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一、先独自思考,再组内讨论完成下列问题(一)李叔叔在果园里摘了9箱桃,每箱能卖30元。

这些桃能卖多少元?1.通过读题,我们知道李叔叔摘的桃共()箱,这是李叔叔摘桃的箱数,也就是数量。

每箱能卖()元,这是一箱的价钱,也就是单价。

问题是求这些桃能卖多少元,这是总共的价钱,也就是总价。

2.根据题意,要求这些桃能卖多少元,我们可以列出算式()×()这就属于购物问题,购物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单价×数量 =()总价÷单价 = ()总价÷数量 = ()(二)李叔叔在果园里摘了9箱桃,共卖了270元。

每箱桃卖多少元?(三)李叔叔在果园里摘桃,每箱能卖30元,共卖了270元。

李叔叔摘了多少筐桃?二、我能想出解决的好方法李叔叔在果园里摘了91箱桃,每箱能卖198元。

这些桃大约能卖多少元?1.思考:问题中“大约”表明这道题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结果,我们应该采用()的方法解决。

2.我的解决方案是:3.小组交流,听听别人的算法,小组长统计本组共有几种方案,并比较哪种方案最好。

三、全班汇报交流四、小结:1.估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先分别把两个因数看作最接近它的()数或()数,然后再进行计算。

2.购物问题的数量关系式:过关练习完成教材第54页练习十二第1.、2、3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第二课时笔算乘法【学习内容】四年级上册教材第52页例3、例4。

【学习过程】前置学习一、旧知识链接1.我是口算小能手。

12×2= 30×5= 25×2=340×20= 140×20= 30×110=2.笔算123×2= 23×32= 14×53=3.说一说怎样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时都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二、新知预习阅读教材第52页,思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计算方法。

1.读题:王叔叔到果园上班,每分行223米,12分到达,王叔叔家到果园有多少米?2.我会解决。

列式:列竖式计算:2 2 3×1 2()---------()×()的积()---------()×()的积()---------()+()的和答:3.试一试,用竖式计算114×32= 312×21= 12×413=4.我的疑问: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一、小组讨论完成下面各题例4、一列装载水果的列车从水果的列车从水果基地开往广州,平均每小时行128千米,需要28时到达。

水果基地至广州的铁路长多少千米?1.分析题意平均每小时行128千米是(),需要28时是(),求水果基地至广州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是求()从这里我发现了一个数量关系式:()×()=()我还能根据以上关系式写出:()÷()=()()÷()=()这就是我们要掌握的“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

2.列式解决列式:列竖式:1 2 8×2 8()---------()×()的积()---------()×()的积()---------()+()的和答:思考:竖式计算128×28时要注意()二、全班讨论交流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先用两位数的()位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及两位数的()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的()位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及两位数的()位对齐。

3.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起来。

4.注意:计算时,哪一位相乘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三、全班交流“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过关练习1.完成教材第54页课堂活动第1.、2题。

2.完成教材第54页练习十二第4、5、6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第三课时末尾或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学习内容】四年级上册教材第53页例5。

【学习过程】前置学习一、旧知识链接1.口算80×10=60×20=50×40=700×20=24×10=20×200=2.笔算360×7= 406×8= 143×23=二、新知预习自学课本第53页,思考并完成下面问题1.问题(一):张阿姨30时采摘脐橙多少千克?120×30=(千克)2.120×30在列竖式时,有两种算法:第一种: 1 2 0× 3 00 0 0 ---------()×()的积3 6 0---------()×()的积3 6 0 0 ---------()+()的和第二种:先算12×3 得(),再在()的后面添写()个0。

1 2 0× 3 03 6 0 0观察上面的两个竖式,第()个竖式比较简便。

3.说一说:计算120×30时,先算()×(),表示()个十乘()个十,得到的是()个百,所以要在()的后面添上()个0。

4.我会列竖式计算290×60 = 40×360 = 170×25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一、尝试解决例5中的第二个问题,再在组内交流1.问题(二):李叔叔18天一共包脐橙多少筐?304×18 =(筐)3 0 4×1 82.小组交流(1)用8×304时,先用8乘4等于(),向()位进(),再用8乘()得0,加上进位的(),在十位上写(),最后用8乘()得到()个(),所以百位上写(),千位上写()。

(2)用10×304时,得到()个十,所以积末尾的4要对着()位写。

二、全班汇报交流过关练习1.笔算下列各题240×30 = 204×23 = 405×36=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9题。

问题解决第一课时问题解决(一)【学习内容】四年级上册教材第56页例1及课堂活动。

【学习过程】前置学习一、旧知识链接1.我会换算:7km=( )m 25000m=()km2.我会算:(用竖式)120×70 107×21二、新知预习1.我会解答:1台铺路机每天铺路450m,这台铺路机80天可以铺路多少米?由此题可以得出:每天铺路450米是工作效率,80天时工作时间,总共可以铺多少米是工作总量。

所以,()×()=工作总量4.我会进行信息转化。

2台铺路机同时工作3小时,相当于1台铺路机工作()小时,或相对于工作1小时需要()台铺路机。

你能举例或画图说明理由吗?小结:工程问题,我们计算的根据是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在实际计算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转化,便于我们理解。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例1:2台铺路机同时给公路铺沥青,每台每天铺450m,40天可以完成任务。

这条公路长多少千米?一、认真读题,获取信息。

1.认真阅读例1后能整理和分析已知信息及问题。

①已知信息:()台铺路机同时给公路铺沥青,每台每天铺()m,()天可以完成任务。

②问题是:()③你是怎样理解题中的信息和问题?(可以勾画出你认为关键、重要的字、词或句。

)④题中的信息和问题我不理解的是:()2.我能把这些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整理如下:1台——1天——铺()m。

2台——()天——铺()km。

3.我的发现:题目中的长度单位是(),问题中的长度单位是()。

所以,最后计算结果要把长度单位()换成()。

二、自主探究,交流学习。

1.我找到了问题及数学信息之间的联系:要求这条公路长多少千米?其实就是求()台铺路机()天铺路的千米数。

这个问题及哪个信息相关。

(可以直接在题里打上记号)2.认真思考,我也学会了整合信息,化复杂为简单。

这是一个解决铺路机做工多少的问题,工程问题主要依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可以先算出2台铺路机每天铺的千米数,再求2台铺路机40天铺路的总长度。

算式:3.我还有其他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过关练习1.数学书第56页课堂活动。

2.数学书第57页练习十三1、2、3题问题解决第二课时问题解决(二)【学习内容】四年级上册教材第56页例1及课堂活动。

【学习过程】前置学习一、旧知识链接1.我能记住这些数量关系。

(1)、路程=()○()速度=()○()时间=()○()(2)、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2.我会填。

(1)10月30日8时到19时经过了()小时。

分析:开始时间是(),结束时间是(),经过时间=()○()。

列式()。

(2)列车今天10时发车,第二天14时到达目的地,列车行驶了()时。

分析:题中可知列车行驶时间不在同一天,出发时间是第()天的()时,到达时间是第()天的()时,第一天的结束时间是()时,第二天的开始时间是()时,所以第一天行驶时间=()○(),列式()。

第二天的行驶时间=()○(),列式()。

两天共行驶时间=()+()。

二、新知预习阅读教材第56、57页例2,获取有用的信息。

认真阅读例2,学会看统计表,从统计表中提取有用信息,然后能整理和分析得到:已知信息:①列车的发车时间是();②列车的到达时间是();③列车平均运行速度是()。

问题是:()你是怎样理解题中的信息和问题?(可以勾画出你认为关键、重要的字、词或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