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论文(国际金融危机_论文)全球金融危机论文全球金融危机成因、特点和反思
国际金融危机原因和影响分析
国际金融危机原因和影响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金融市场也日益繁荣。
然而,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彻底打破了这种繁荣景象,导致全球经济陷入长期低迷。
本文将分别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的起因和影响。
一、国际金融危机起因1. 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起源于美国房地产泡沫,大量不良贷款流入市场导致金融市场信用风险加剧,随着信贷违约风险逐渐扩散,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渐演化成为全球金融危机。
2. 金融创新和监管松懈近年来,金融业快速发展,金融创新不断涌现。
然而,监管机构却未能及时跟进,导致监管漏洞和失误频频发生。
这些机构的监管不力和监管体系的不完善,给金融市场注入了过多的泡沫,使得金融风险不断积累。
3. 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交流全球经济发展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也日趋完善,金融机构之间的利益交织、决策制定协调不足等因素,加剧了市场风险,导致全球市场波动加剧、普遍性风险加剧。
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1. 经济萎缩和危机出现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危机不仅会对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造成影响,也会对整个国际金融市场造成威胁。
金融市场的动荡会给国家的实体经济造成影响,进而导致经济发生萎缩,甚至出现危机。
2. 全球股市暴跌,投资者信心动摇金融市场一旦动荡,股市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世界各地的投资者也会受到影响,导致股市暴跌,投资者的信心受到极大的动摇。
3. 贸易和投资萎缩金融市场不稳定会影响到贸易和投资。
由于经济发展缓慢,许多公司需要削减成本和裁员,进而进行更谨慎的贸易和投资决策,给全球经济带来了重大的负面影响。
4. 各国政策调整和协调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通过调整资金投放、增强政策协调、加强合作等多种手段应对。
在此过程中,国际金融体系得以逐渐改进,国家间经济合作也得到了加强。
总之,国际金融危机的起因和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对市场、政策、先进技术等因素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
关于国际金融危机论文精选范文
关于国际金融危机论文精选范文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金融危机的爆发会影响到世界的经济。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金融危机论文,供大家参考。
金融危机论文范文篇一:《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一、危机成因的多元性和危机本质的系统性首先,从经济角度看,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后美、英等西方国家推崇的新自由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弊端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总爆发,集中暴露出它们所推崇的金融领域“去规制化”进程严重忽视金融全球化发展本身的规律和特点,缺乏对金融体系运行的有效监管,丧失了应有的预警功能。
其次,当前的金融/经济危机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首次出现的全球经济的严重失衡。
此次金融危机的政治原因本质上是全球化的经济运行体制与国别化的经济决策体制之间长期的结构性矛盾凸现的结果。
一方面,世界经济体系的全球性市场运行对资源的全球配置需求以及相应的全球经济治理体制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而现有全球经济治理体制的充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却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另一方面,作为国际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的经济政策制定的国别化,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化的经济运行体制与国别化的经济决策体制之间矛盾的累积和激化。
二、世界经济格局新的结构性调整和重组拉开序幕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势有五方面的影响:其一,从危机发生至今全球工业产值和贸易规模的萎缩比例来看,此次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程度已经超过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大萧条时期。
其二,贸易保护主义势头在各国经济衰退的阴影下有所抬头。
第三,美、欧、日等国经济实力都因受到危机的直接严重影响而削弱,但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的势头也受到不同程度抑制,未来新兴大国的增长态势将更大程度取决于各自完成经济刺激和结构优化调整的政策效应和时间长短。
第四,本次金融危机无法改变全球化经济深入发展的大趋势,包括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大国等所谓“全球化中心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或衰退)相互密切关联和影响将持续加深。
金融危机论文(金融危机 论文)金融危机的论文浅谈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影响
金融危机论文(金融危机论文)金融危机的论文浅谈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影响【摘要】本文讲述了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与实在,并分析了其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金融危机;原因;实质;影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劳动决定价值。
市场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市场形成价格。
在正常状态下,这两者是有机统一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层面,即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创造出来,并以此为基础在市场上形成现实的价格,但由于各种市场因素的影响,商品价格会上下波动,这种波动总是围绕商品价值这个中心,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的。
不过,持续强大的人为因素过渡干扰市场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商品价格将会远远背离价值,从而形成一种扭曲的经济状况,并带来相应的破坏性后果,金融危机正是如此。
1.金融危机出现的原因金融危机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原因,表面上看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出现存在以下六大原因:1.1次级房地产按揭贷款。
按照国际贯例,购房按揭贷款是20%-30%的首付然后还本付息。
但美国为了刺激房地产消费,购房“零首付”,允许购房者将房价增值部分再次向银行抵押贷款,这让美国人能变得超前消费,提前消费,连穷人都住得起大房子。
按揭贷款为次贷危机埋下了隐患。
1.2房贷证券化。
出于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考虑,美国的银行机构将购房贷款包括次级按揭贷款打包证券化,通过投资银行卖给社会投资者,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就转嫁到了资本市场,并进一步转嫁到了全社会投资者--股民、企业以及全球各种银行和机构的投资者,这样又进一步加重了投资者的金融风险。
1.3投资银行的异化。
投资银行是金融中介,但美国的投资银行为房贷证券化交易的巨额利润所诱惑而角色异化。
在通过承销债券谋取中介费用的同时,大举买卖次级债券获取收益。
形象地说,是从赌场的发牌者变成了赌徒甚至庄家。
角色的异化不仅使中介者失去公正,也将自己拖入泥潭不能自拨。
1.4金融杠杆率过高。
金融市场稳定,金融杠杆率一定要合理,美国金融机构片面追逐利润过度扩张,用极小比例的自有资金通过大量负债实现规模扩张,杠杆率高达1:20-30甚至1:40-50。
浅论国际金融危机论文
浅论国际金融危机论文浅论有关国际金融危机论文2009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阻断了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外需的格局,对中国的经济增长造成巨大冲击,以下就是由为您提供的试论有关国际金融危机。
1。
出口增速明显回落。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冲击是外需减少。
不仅美国外需下降,金融危机还造成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外需普遍下降。
2007年出口总值12 180。
2亿美元,同比增速25。
7%;2008年出口总值14 285。
5亿美元,同比增速17。
2%,增速回落8。
5%;2009年1-9月,出口总值8 466。
5亿美元,同比降低21。
3%,增速回落29。
80025。
有关调查显示,美国经济下降1%,中国出口将下降6%;而欧洲经济下降1%,中国出口将下降15%。
2。
外汇储备严重缩水。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另一个冲击是造成中国外汇储备严重缩水。
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数据,截至2008年末,中国外汇储备已达1。
95万亿美元。
其中已投资美国国债、两房等政府机构债券和美国企业债券达1万多亿美元,仅中国银行持有的雷曼兄弟公司债券即达7 562万美元。
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为2。
132万亿美元,超出排在全球第二位的日本1倍,约占全球外汇储备总额的29%,占我国GDP的比重已接近一半。
外汇储备增加过快、过多,既加大基础货币投放的压力和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又加大外汇储备运用的压力和外币资产保值增值的风险。
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已遭受美元汇率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双重损失,而购买美国政府机构和企业的债券也遭遇了大幅缩水和破产的危险。
外贸出口作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三大挚之一正在急剧减速。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试论有关国际金融危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融危机的议论文(精选4篇)
金融危机的议论文(精选4篇)关于金融危机的议论文篇一好像全世界都在议论FinancialCrisis.....其实很多信息都是网上的,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想我也不会写下一下的感受。
很多人说,西方收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其实说到底还是美国很严重吧,人均saving居然是-1%,这个对中国人来说的确是没办法接受的,又好像说英国好多人还不起贷款,露宿街头,接着说冰岛国家破产了.....消息是很多,但是呢,我所在的欧洲大陆还是比较stable的吧,至少荷兰是比较稳定,也许是因为金融业并不是主要支柱产业吧,看报纸说鹿特丹港口及其周边地区仅仅物流业就有超过6000个岗位空缺,对于一个小国家来说,貌似港口还是一片繁荣!也许中国真的不是偷着乐,港口为何如此繁荣居然跟中国有关!现在全世界都在缩减成本,中国也不例外,那么多的消费品产自中国,各大船运公司力图把运输成本降到最低,都用大船,外加超载,小的港口都不敢去了,再加上精明的荷兰人采用了电子清关制度,船在到港2个星期前就可以提前清关,大部分往欧洲大陆的船都冲到鹿特丹来了,而港口的生意早已经形成了cluster,自然带动经济的繁荣,所以没感受到金融危机过多的冲击,真的!暑假时候在国内,只有一个感觉,国内的东西越来越贵了,而最近发现鹿特丹超市的东西还真是偏便宜了。
今天的感受特别深,应该说坏小孩是个特别不会过日子的人,平时因为懒,舍不得多走10步路到隔壁便宜点的超市买东西,今天发现平时去的超市东西都没空了,跑到隔壁那家便宜点的德国超市,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真的买东西很很很不看价格!啊哈!突然想起为什么leo在法国留学的同学ge大姐说,坏小孩是不是特别娇气啊,你看她点菜都不看菜单和价格的!呵呵,估计是说坏小孩很不会过日子,不过貌似被很多很多人说过,无所谓了。
只是今天去那个超市买东西,突然想到了以前在莱顿的日子,04年老去那个超市买东西,因为那个很近,也有很多我喜欢吃的巧克力,只是,今天有感触是发现好多东西超便宜,几年都没涨价的样子了,买了自己很喜欢的一种巧克力,400克,才1。
金融危机范文
金融危机范文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金融危机逐渐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动荡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就金融危机的原因、影响和防范措施展开论述。
一、金融危机的原因金融危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不完善性。
首先,金融机构存在风险管理不当和监管不力的问题,导致金融市场的波动加剧。
其次,国际金融市场的相互联系度越来越高,一国的金融问题往往会对其他国家造成连锁反应。
再次,金融创新和金融产品的复杂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透明性,容易发生系统性风险。
最后,全球经济不稳定和政治冲突也是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危机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金融机构的破产和倒闭会导致金融信用的崩溃,使得企业融资困难,投资减少,从而拖累经济的增长。
其次,金融危机会引发大规模的失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性。
再次,金融危机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扩大,使得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更加明显。
此外,金融危机还会对国际贸易、外汇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金融危机的防范措施要解决金融危机带来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首先,加强金融监管,确保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和风险的有效控制。
其次,加强金融市场的透明度,提高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决策水平。
再次,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协调,共同应对跨国金融问题。
此外,加强金融教育和金融素养的普及,提高社会对金融风险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四、结语金融危机是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只有通过加强监管、提高透明度、增强国际合作和提高金融素养,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金融危机的发生。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金融危机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共同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总结:金融危机的发生对全球经济和社会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其根源在于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不完善性。
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包括经济的衰退、失业的增加和社会的动荡。
金融危机的论文
金融危机的论文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国家间相互依赖进一步加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
但是,这种相互依赖也使一些领域内的问题更加复杂化,这在国际金融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成为国际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威胁。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金融危机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金融危机的论文范文一:金融危机背景下外企财管的完善1金融危机对外贸型企业的影响分析在我国推行市场经济以前,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而言一直是一个遥远的经济学概念。
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总是按照规划与需求的模式进行,没有自由的环境,也就没有竞争,金融危机也就缺乏其产生的温床。
从世界范围来看,爆发过几次大的经济危机,1932年美国经济危机,对当时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格局的发展变化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面临的第一次大的金融危机,应该退回到1998年,当时中国已经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得到认可。
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时刻,东南亚金融海啸的爆发,使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重创,但是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却是令人称道。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使得世界经济的发展成为一个联系更加密切的共同体,一个国家内部财政引发的经济危机,很快便会在全球扩散,演变成一场世界规模的金融危机。
2008年从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这次金融危机影响的范围之广泛,时间之长久,都超过了危机最初爆发时的预期。
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样受到了此次危机的冲击和影响。
金融危机对一个国际经济的影响,最直观的就是表现在外贸型企业的生存发展上。
我国已经成为一个进出口贸易大国,外贸企业在我国企业的总量中占据着重要的比重。
外贸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支点,整体经济的发展对外贸经济有着很大的依赖性。
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世界经济开始陷入衰退的狂潮,各个国家的外贸需求递减,国内贸易保护主义趋势抬头。
金融危机论文总结
金融危机论文总结试论金融危机的根源及对策[摘要]经济活动本身如自然界运行一样,存在着一种平衡状态,危机是平衡状态被打破的必然结果。
过度投机导致经济或金融活动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信用交易监管的不力导致投机活动泛滥,加速了危机的爆发。
征收投机税或暴利税是抑制投机活动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在不打破现有体制的情况下为经济创造一个平衡器,作为政府来讲,主动并谨慎的面对风险,抑制人为垄断行为,监管投机交易是维持经济平衡和防范危机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 金融危机投机经济平衡监管2021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目前这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距离上次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仅仅十年。
纵观世界经济,为什么全球或局部性的金融危机反复出现?为什么它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它的根源到底在哪里?人类应该如何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以及减轻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将就以上问题展开论述,探讨金融危机的根源,进而寻找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一、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在自然科学领域,自然界的生物链和生态平衡的概念已经被人们广泛的认识和接受。
一旦自然界的生物链和生态平衡被打破,带来的是生态危机和生态灾难。
本文认为:在经济领域,也存在着一种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一旦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被打破,必然带来经济灾难或金融危机。
经济运行的规律与自然界运行的规律在很多层面是相通的。
我们先来看一个自然界最简单的生物链模型:在草原上,生活着狮子和羚羊,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开始点,处于生物平衡的状态。
假设狮子的数量开始上升,那么在一定时间内,羚羊开始减少,草原开始茂盛,结果就是狮子被饿死,羚羊获得更多发展空间,草原开始减少;随着羚羊数量增加,草原开始减少,狮子也获得更多食物开始增加;当草原开始减少,羚羊会随之减少,其后是狮子因食物不足而减少;羚羊减少后,草原又开始增加……狮子、羚羊和草原之间正是在反反复复的增加和减少的过程中建立了一种动态的平衡,在自然界,很难找到绝对的平衡。
经济危机论文
经济危机论文篇一:经济危机论文从美国蔓延开来的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并已经转变为经济危机。
从华尔街到全世界,从金融界到实体经济,各国政府都在严阵以待并拿出各种措施积极应对这次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到底有没有影响到中国呢?答案是显然的。
我甚至认为,这场危机演变到最后,有可能中国受的影响最深,损失也会最大!我认为这场影响深远的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远远超过1997年的金融风暴!在1996年,中国经济开始软着陆,1997年暴发东南亚经济危机,当时国内经济就比较箫条,但美国需求还是非常旺盛。
而现在的情况与过去根本不同,现在是国内开始出现这种征兆,同时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经济都在衰退,他们国内也都在箫条,这就导致工作难度要比以前要大的多!如果我们还抱以前的老观念,我们就会对形势产生误判,我们的政策也不能对症下药!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出口方面。
我们知道我国贸易顺差接近一多半,主要来自于美国,如果美国出口市场出现大的萎缩,理所当然会对我国出口驱动经济的轮子产生影响。
由于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高,中国出口企业如纺织、房产、玩具、钢铁行业提早步入寒冬。
同时,由于美国在建工程的萎缩,家具、卫浴、五金、电子等产品的出口企业也举步维。
据报道,全球金融风暴的愈演愈烈,正令近30年来一直保持高速成长的福建外贸行业经历严冬考验。
第104届广交会如期开幕。
然而,作为中国外贸行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过去福建外贸企业一席难求的展会摊位,这次却出现了破天荒的退订现象。
圣诞旺季外贸订单同比骤降、部分加工企业生产线处于半停产状况、部分企业一周只上3天班……20xx年10月15日,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团旗下两工厂倒闭,6500名员工面临失业!这是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实体企业倒闭规模最大的案例。
数据显示,20xx年中国玩具出口额前8个月虽然有51亿美元,却只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个百分点,大幅回落了近22%。
国际金融危机论文
国际金融危机论文国际金融危机论文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各国纷纷放松金融监管,使得金融业的创新层出不穷,全球金融市场也逐渐实现了一体化。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国际金融危机论文,供大家参考。
国际金融危机论文篇一《我国外贸企业金融危机分析》摘要: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依旧十分深远,而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更是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必须要加强内部控制,增强自身的发展能力。
但是,目前我国外贸企业的内部控制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使其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发展还面临诸多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其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外贸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其带来的影响对各个行业都具有深远性。
当前,我国外贸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更为显著。
对外贸企业而言,加强内部控制,增强自身发展实力,提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是其应对金融危机和实现自身发展的必要措施。
但是,目前我国外贸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还存在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相关工作实施力度不足以及缺乏专业化的内部控制人才等问题,因此必须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增强其内部控制能力,提升外贸企业的整体发展能力。
1.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1.1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目前,我国大多数外贸企业对国际市场需求依赖性较强,其主要以低端产品的出口为主,产品的附加价值较低,在整个国际市场中缺乏竞争力。
但是其在内部控制方面还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其难以通过自身的发展来防范金融危机对其造成的影响。
其内部控制的理念相对陈旧,难以服务于外贸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我国外贸企业的整体竞争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1.2没有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必须要有完善的机制作为保障。
当前,我国外贸企业一般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在商品的进出口方面,其对内部控制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一般都是由各级主管部门分工实施具体的管理工作,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因此当企业的发展遇到问题时,其各项处理工作显得杂乱无章,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由于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使得外贸企业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其生存压力不断增大。
再探国际金融危机原因影响论文
再探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影响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4-107-01摘要由于美国出现严重的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泡沫破裂现象,而引起影响世界很大的次贷危机。
而正是由这场美国的次贷危机而导发了波及到全世界的金融危机,尤其是对西方的欧洲国家造成极大的损失,使很多个银行及一些大公司倒闭,使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比起这些欧洲国家,虽然中国受到的负面影响不是如此的严重,但是其实对中国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比如中国的金融方面,那些购买了很多美国的债券的银行由于美国银行的倒闭而受到严重的损失,进出口方面,由于美国(及其他国家)受金融风暴的影响,进口业务大幅缩减,使我国的出口行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于倒闭。
关键词泡沫经济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影响一、金融危机形成原因我们都知道2008年这次的金融危机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而演化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此次的次贷危机就是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线。
对于这次的金融危机,很多人都认为在2007年下半年都开始有了苗头,也就是自从美国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很多投资者就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几乎完全失去信心,不抱任何希望,而引发了流动性危机,进而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最终到了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没有任何国家再能控制它了,进而导致多家许多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者不得不被政府接管。
随着金融危机在全世界的进一步发展蔓延,又演化成了全球性的实体经济危机。
其实总的来说,导致这次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下面分别从这几个主要的方面简析一下。
金融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美国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泡沫破裂,另外还有大部分人都有跟风心理,由于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而去利用根据他人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而其实在这之中形成了大额的经济泡沫。
由于美国经济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单一的国际货币美元占有重要的国际地位,它的经济在全球比重中占近30%,并且其进口占全世界贸易的15%。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论文一: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过去几次金融危机的案例,探讨了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
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不仅引发了经济的衰退和失业率的增加,还对全球贸易和投资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国际社会应加强监管机制、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
论文二: 金融危机对不同国家经济体系的影响比较研究不同国家的经济体系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不同国家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分析了金融危机对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并探讨了其根本原因。
研究发现,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系较为脆弱,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更加严重;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系相对较为稳定,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较小。
因此,不同国家应根据自身经济体系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论文三: 全球金融危机对新兴市场的影响与挑战全球金融危机在新兴市场国家中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本文通过对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危机经验的研究,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新兴市场的影响及其所面临的挑战。
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导致了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衰退、资本外流和汇率波动等问题,同时也暴露了其结构性和制度性问题。
因此,新兴市场国家应加强金融监管、实施结构性改革,并促进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
以上是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的三篇论文范文精选。
每篇论文都通过不同的研究角度和方法,探讨了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这些论文的研究成果为我们进一步了解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国际金融危机论文(国际金融危机 论文)全球金融危机论文全球金融危机成因、特点和反思
国际金融危机论文(国际金融危机论文)全球金融危机论文全球金融危机:成因、特点和反思[摘要]本文结合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研究成果,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系统全面地总结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比较分析了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所呈现的不同特点,并从经济波动、金融创新、金融监管等方面反思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教训。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创新;金融监管2008年,世界遭遇了自1929年以来最严重和最具破坏性的全球金融危机,直至现在危机仍未全面结束。
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和机构已开始对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进行研究。
Reinhart和Rogoff(2008a,2008b, 2009)构建了包括66个国家、时间跨越800年的金融危机数据库,他们认为每次金融危机虽然都有各自的特性,但都与资产价格上涨、债务负担加剧、增长率波动、经常账户赤字等有相当大的关系,并且大多数危机之前都经历过金融自由化过程。
Eichengreen和Rourke(2009)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本轮危机中全球股市的下挫和贸易萎缩程度比1929年更加严重,但是应对危机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更加有力。
Brun-nermeier(2009)分析了抵押贷款危机放大成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的经济机制,认为这场危机与“经典的银行危机”十分类似,不同之处仅在于更高的证券化程度以及证券化使相互链接的债务网更加不透明。
中国经济增长和宏观稳定课题组(2009)考察了全球失衡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美元霸权密切相关。
在实践中,针对全球金融危机,美国实施了监管资产评估计划并提出了金融监管全面改革方案,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发表了《特纳报告》,欧盟委员会发表了《德拉罗西报告》并公布了欧洲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修改了有关交易账户、市场风险、新资本协议等方面的监管规划。
但在现有研究中,往往从某一方面对金融危机进行分析,缺乏对本轮金融危机更加深入、全面的研究。
全球金融危机
全球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是指在2007年至2008年间世界范围内爆发的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
它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影响了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实体经济和人民的生活。
本文将从起因、影响和因应措施三个方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进行探讨。
一、起因全球金融危机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
美国次贷危机是由于房地产市场的不稳定和贷款机构过度放贷造成的。
2007年房价开始下跌,很多人负债累累,无力偿还贷款。
这导致了金融机构出现巨额亏损,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市场信用风险大幅上升。
次贷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波及,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
金融市场出现恐慌,投资者纷纷撤离,市场流动性严重紧缩。
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机构面临巨大的困境,一些甚至濒临破产。
这进一步加剧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恶化。
二、影响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金融市场的崩溃导致全球范围内的股市暴跌,投资者遭受巨额损失。
其次,各国的实体经济也受到了很大打击。
由于金融机构的崩溃和信贷紧缩,企业难以获得资金支持,不少企业倒闭,导致失业率上升。
此外,全球贸易也受到了冲击,出口大幅下降。
全球各国央行和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他们降低了利率,扩大了货币供应量,为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
一些国家还通过减税、增加财政支出等方式刺激经济增长。
这些措施的效果并不明显,全球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衰退。
三、因应措施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因应措施。
首先,各国采取了货币政策的宽松措施,通过降息、量化宽松等手段提振经济。
其次,各国加强了金融监管,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防止类似危机再次发生。
此外,各国还加大了财政支出,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等,以刺激经济增长。
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因应措施。
首先,中国加大了财政支出,推动投资项目。
其次,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金融改革,提高了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
此外,中国还加大了对内需的支持,通过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与对策论文
浅谈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都受到影响,中国也不例外。
本文分析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成因与经过、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之策。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影响—对策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成因与经过全球性金融危机人称金融风暴,广义上是形容因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狭义上是指本次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次级贷款是指那些放贷给信用级别较低和收入证明缺失的借款人的贷款,因而存在较高违约风险。
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主要是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由于风险较大,次级按揭贷款的利率较高,金融机构为获取更多利润,把“次级贷款”门槛降得很低。
在追逐利益的动机下,美国次级贷款规模迅速攀升。
美国是一个低储蓄、高消费的国家,不但国民大手大脚借债消费,而且国家也鼓励大规模负债和超前消费,同时银行监管能力与银行金融创新程度的不匹配监管制度和措施没有及时跟上,加之中介机构的作梗,推动了此次金融危机的产生。
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是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导致的与次级债相关的损失,金融机构纷纷出现严重亏损,就是所谓的次贷危机阶段;紧接着次贷危机升级为债务危机,产生了“骨牌效应”,引发了衍生证券跌价,优质债、信用卡债、企业债等全面债务偿还危机,经济出现恶性循环,进入了债务危机阶段;由于心理恐慌和信用缺失的传导,次贷危机向着全面信贷危机演变并恶化,经整个金融链条的不断扩散和升级,促成了美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危机,这是信贷危机阶段;此后美国金融机构把高风险的次级抵押贷款捆包成金融衍生产品推销给全球投资者,使本应的一个区域内发生的房贷危机,快速地经多渠道向国际市场输出,金融危机的不断加剧和蔓延,引发了全球金融风暴,另外多国与美国大型金融机构盘根错节,欧洲、亚洲等诸多国家金融机构受到巨大冲击,使美国的金融危机向全球金融危机发展,进入了全球性金融风暴阶段。
金融危危机参考论文金融危机论文
金融危危机参考论文金融危机论文金融危危机参考论文篇1浅析全球金融危机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摘要: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遭受重创,作为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监管机构的IMF的表现却不令人满意,尤其是在救助求援成员国和监管成员国国内货币政策方面备受诟病。
本文将在对IMF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改革建议,以期对于IMF今后在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及在进行全球金融监管方面更好地发挥其职能。
关键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危机;困境一、全球金融危机折射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的迫切性2007年,随着房地产行业经济泡沫的破灭,美国次贷危机爆发。
2022年9月,先后经历了雷曼兄弟倒闭,华盛顿互助银行告急,美国国际集团(AIG)国有化,危机急剧恶化,并进一步演变为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
然而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面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作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监管机构发挥的作用却显得不尽如人意。
一方面IMF未对以美国为首的发达成员国的国内金融体系进行严格有效的监管,致使欧美等发达国家过度发展金融衍生产品、过度使用杠杆,以谋求资本利润的最大化,这最终导致了金融市场的道德失控。
另一方面,IMF在救助危机国家方面也少有作为,这主要源于IMF贷款资源的匮乏、贷款条件的僵硬以及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入侵,都阻碍了成员国向其寻求救助。
此外,由于IMF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权利结构的失衡从而导致的IMF治理结构的失衡,也制约了其防范危机发生、遏制危机蔓延的能力。
IMF在全球危机下的无能为力更多地折射出IMF改革的迫切性。
要彻底改革IMF,必须在重新审视各国基金份额的配比、废止少数发达国家事实上的一票否决权、提升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反应迅速、卓有成效的国际金融救援机制,担负起危机救助及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不公平的份额制及投票表决制(二)危机救助机制存在缺陷(三)监管机制不足IMF在监管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危机预警能力较差,目前IMF的援助主要在危机发生以后,只是尽可能的减少损失,并不能做到事前避免损失。
国际金融危机论文(有关金融危机的论文):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与效应分析
国际金融危机论文(有关金融危机的论文):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与效应分析———基于凯恩斯理论【摘要】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
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2008年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产业振兴政策等。
从2009年的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看,这些政策是合理的,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文在对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概览的基础上,运用凯恩斯理论对我国当前采取政策及其效应进行分析,认为应对金融危机,财政政策更为有效,货币政策可以配合财政政策进行,并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凯恩斯理论;国际金融危机;政策;效应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各种复杂的局面,国内发生了冰冻、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再加上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受到一定的影响。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我国政府加大了宏观调控,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产业振兴政策等。
从国家统计局2010年1月份公布的数据看,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四个季度增长分别为6.2%、7.9%、9.1%、10.7%。
从数据看,我国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未出现大的衰退,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表明前期出台的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财政政策对经济回暖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我国这些政策方案充分体现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政策主张。
凯恩斯理论为我国加强宏观调控、应对金融危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就是根据凯恩斯理论分析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及其效应。
一、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政策概览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8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但是2008年下半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其主旨是扩内需、保增长。
(一)积极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的采取一般是在遇到社会总需求减少或者整个国家遇到了某种灾难性事件时,如1930年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以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投资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1998年,我国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采取积极财政政策等。
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近年来,我们不难发现,国际金融危机风露渐浓,其危害性逐渐深入人心,对整个世界经济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究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1.金融市场过度放松监管,风险暴露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金融市场监管放松,金融机构贷款过度扩张,众多的财务衍生品的出现以及其他金融创新的应用,金融系统成为了风险的重灾区。
当风险最终被暴露时,金融危机也随之而来。
2.过度信任市场全球投资者普遍过度信任市场的有效性,金融危机前的一段时间,金融市场表现得非常强劲,诱使投资者获得了极大的利益。
但是市场这种虚假的繁荣背后,却诱发了金融繁荣的最大风险。
3.过度消费金融繁荣还风马牛不相及,推动了消费支出的上升。
这种繁荣不断地吸引着欠缺稳定工作的人们借款用于消费。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贸易订单下降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贸易订单大幅下降,且由于出口国和出口商都面临金融问题,贸易订单往往被扼杀在摇篮里。
这种情形导致全球经济开始陷入了一个周期性的衰退,加重了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股票市场下跌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导致股票市场价格急剧下跌,风险和利润被极大地降低。
短期内,大量经济活动的积极性都随之下降,股票市场的下跌进一步加重了金融危机的影响。
3.银行体系崩溃金融危机也导致全球银行体系的崩溃。
银行债券和股票的价值急剧下跌,银行体系的资产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这进一步限制了银行贷款的数量和质量,并极大地妨碍了整个经济的复苏。
4.市场恢复时间长长期以来,市场的通辽特征是其稳定性,即使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市场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从衰退中恢复过来。
然而,在金融危机中,市场恢复的时间被极大地拉长了。
这样糟糕的局面让经济对市场相当失去了信心,将进一步限制经济活动和贸易活动。
三、结论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有了足够的了解。
金融危机产生原因分析论文
金融危机产生原因分析论文一、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原因分析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导致了全球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的破产,美林的被收购,商业银行巨头RBS等欧洲大型银行纷纷国有化,全球主要银行市场的流动性出现了巨大的危机,银行业也出现了大范围大规模的亏损。
这一危机不但使银行业受到重创,保险、基金等其他金融机构作为次级贷款的参与人,也受到了重大的影响。
美国次债危机发生后,演变成一场波及全球金融市场的飓风。
股市期货、外汇等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立即给予反应。
股市连续暴跌,超过了至9.11之后最大跌幅。
这次危机爆发的原因分析:(一)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造成泡沫及经济的虚假繁荣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由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在1%的水平上停留了一年之久。
过低的利率引发了宽松信贷,也直接刺激了民众的贷款投资热潮,越来越多的生活状况不稳定的民众通过银行贷款加入到购房者的行列中,正是市场对美国房市前景普遍预期过高,极大的刺激了美国房市,房价在1996年至2006年飞涨了大约85%,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种子。
宽松的信贷条件导致了经济的过分繁荣,在繁荣时期,生产的高涨引起信用的扩张,生产企业借助于信用,譬如发行有价证券、利用银行贷款和商业信用,把生产尽量地扩大,并使它超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范围,于是促成爆发危机条件的成熟。
(二)华尔街对金融衍生品的滥用美国的金融衍生品在近几年发展很快,其复杂程度日益加剧,衍生工具是柄双刃剑。
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华尔街投行将原始的金融产品分割、打包、组合开发出多种金融产品,根据风险等级的不同,出售给不同风险偏好的金融机构或个人,在这个过程中,最初的金融产品被放大为高出自身价值几倍或十几倍的金融衍生品,极大地拉长了交易链条。
(三)美国民众的消费观念(四)信用评级机构的失职二、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危机中的失误(一)失信的评级制度信用评级公司给予次级抵押债券过高的评级,误导投资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金融危机:成因、特点和反思[摘要]本文结合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研究成果,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系统全面地总结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比较分析了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所呈现的不同特点,并从经济波动、金融创新、金融监管等方面反思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教训。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创新;金融监管2008年,世界遭遇了自1929年以来最严重和最具破坏性的全球金融危机,直至现在危机仍未全面结束。
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和机构已开始对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进行研究。
Reinhart和Rogoff(2008a,2008b, 2009)构建了包括66个国家、时间跨越800年的金融危机数据库,他们认为每次金融危机虽然都有各自的特性,但都与资产价格上涨、债务负担加剧、增长率波动、经常账户赤字等有相当大的关系,并且大多数危机之前都经历过金融自由化过程。
Eichengreen和Rourke(2009)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本轮危机中全球股市的下挫和贸易萎缩程度比1929年更加严重,但是应对危机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更加有力。
Brun-nermeier(2009)分析了抵押贷款危机放大成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的经济机制,认为这场危机与“经典的银行危机”十分类似,不同之处仅在于更高的证券化程度以及证券化使相互链接的债务网更加不透明。
中国经济增长和宏观稳定课题组(2009)考察了全球失衡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美元霸权密切相关。
在实践中,针对全球金融危机,美国实施了监管资产评估计划并提出了金融监管全面改革方案,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发表了《特纳报告》,欧盟委员会发表了《德拉罗西报告》并公布了欧洲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修改了有关交易账户、市场风险、新资本协议等方面的监管规划。
但在现有研究中,往往从某一方面对金融危机进行分析,缺乏对本轮金融危机更加深入、全面的研究。
本文结合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研究成果,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总结了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剖析了本轮金融危机的新特点,并阐述了金融危机带来的主要启示。
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成因(一)宏观层面原因一是全球流动性的泛滥。
原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位期间,为保持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连续13次下调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由2001年1月6·5%降至2003年6月1%的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在1%的水平上停留了一年之久。
从事实比较、泰勒规则偏离角度来看,这次美联储利率下调具有底部极底和降幅最大的特点(卢锋、刘鎏, 2008)。
货币政策的过于宽松,导致流动性过剩,大大降低了融资成本,房价快速上升,从而带来了房地产泡沫,最终引发了金融危机。
二是国际经济的失衡。
从全球来看,美国、英国等经济体存在过度的需求和消费。
在2007年,美国、英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四国经常账户赤字占到全球的70%,并且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从2005年到2007年储蓄率一直为负数。
同时,中国、德国和日本等国一直实现了经常账户盈余。
在2007年,非石油出口国的经常账户总盈余达到了1·3万亿美元。
事实证明,美国等经济体的巨额经常项目赤字和以透支为代价的消费信贷,都是建立在房地产和信贷泡沫的基础上,都需要无拘无束的海外借贷,这种“危险的平衡”是不可持续的,并将最终酿成危机。
三是庞大影子银行系统。
在全球金融体系中,除了受到严格监管的传统银行外,还有一个产品复杂、规模巨大、不受监管、场外交易的影子银行系统(shadow banking system)。
据测算, 2007年全球衍生产品市场的总值是全球GDP的12倍。
在这庞大的缺乏透明度的影子银行系统中,真实的杠杆率被掩盖,人们无法及时准确地了解交易对手的信息,并且存在资本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过度交易的危险。
在市场流动性收紧的情况下,影子银行系统由于缺乏透明度和监管自然将危害整个金融体系。
四是过快的金融自由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快速的金融自由化进程,特别是1999年美国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拆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所建立的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之间的防火墙,大力推进金融机构的混合经营,但相应的风险管控没有跟上。
在金融机构普遍采用的“发起———分销”的低资本消耗型的商业模式下,银行体系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当信贷资金市场一紧张,流动性就迅速干涸,从而就会出现流动性危机,带来金融动荡。
五是滞后的金融监管。
监管部门没有及时发现金融机构的潜在风险和市场的流动性问题,特别是没有对金融衍生品市场和投资银行进行严格的监管。
例如在美国实行分业监管体制下,投资银行既不受美联储监管同时也不受联邦存款保护机制的保护,也不受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8%的资本充足率要求的约束,金融衍生品在场外交易甚至绕过了监管,从而纵容了金融冒险行为。
同时,目前监管部门主要侧重单家机构的微观审慎监管,而缺乏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并且全球多边监管协作机制也未有效运作。
六是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
在经济的发展中,贫富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不断扩大,美英等国家的基尼系数一直呈上升趋势。
据法国兴业银行经济学家的计算,自1970年以来,美国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人口经通胀调整的收入增长了60%,而其他人群的收入却下降了10%以上。
在财富聚集于少数人的情况下,过度放贷就成为保持大多数人生活标准的唯一方法。
因为在西方政治制度下,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都需要讨好选民特别是选民中的低收入群体,这就容易造成社会的过度消费,从而带来过度信贷(秦晖,2009)。
(二)微观层面原因一是“有毒”的金融产品。
随着金融工程技术的发展,大量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和证券化产品被创造出来,如MBS (抵押房贷支持证券)、CDO (抵押债券凭证)及其衍生品、CDS (信贷违约掉期)等,其中CDS到2007年年底名义市值已达到62万亿美元,几乎相当于当年全球GDP水平或美国GDP的4倍多。
这些金融衍生品透明度不高,往往掩盖了质量差的基础资产,并且市场上会误认为风险被分散掉了。
实际上这些风险仅仅是被转移了,随着风险的重新集中爆发了危机。
二是有缺陷的风险管理。
目前,主要的风险管理模型主要假设风险呈正态分布,忽视了尾部风险,从而低估了整个风险敞口。
正如格林斯潘指出的那样,“所有这些输入到风险管理模式中的一般只包括过去二十年内的数据,而这一时期正是经济繁荣期。
”在风险压力测试中,往往假设条件过于温和及不完整,如全球没有一家银行压力测试过金融市场(如银行间市场和商业票据市场)冻结这一假设情况。
并且在“影子银行系统”中,由于缺乏透明度,风险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容易导致低估风险,如金融机构大大低估了流动性风险,从而进一步放大了风险。
三是信用评级机构的失职。
由于评级方法的缺陷,信用评级机构给予结构性金融产品高级部分和具有良好信用的政府和企业债券的评级结果都是AAA级,使投资者从直觉上觉得结构性金融产品的风险并不高,而低估了以次级贷款为抵押的金融工具的信用违约风险。
实际上,信用评级中的“发行者付费”而非消费者付费的模式,使金融产品的发行者为了自身利益会选择性指定评级机构,从而使结构性金融产品的评级结果偏离了正常状况。
四是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
在金融危机中,许多金融机构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既不理解其所交易的新型、高度复杂的金融产品的特点,也没有意识到公司承担的所有风险,公司治理机制出现失灵。
并且金融机构内部的薪酬及奖励机制,往往奖励短期扩大业务量,而不是鼓励长期的投资利润,从而使公司提高杠杆率,承担更大的风险。
如在美国,投行通过追求高杠杆率来实现高利润,主要投资银行的杠杆率都达到30倍左右。
五是偏颇的公允价值。
在金融危机中,基于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过于真实和迅速地反映金融机构财务状况。
面对急剧下跌的股价,根据现行会计准则中的“盯市原则”,需要将市场价格迅速下降的资产价格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导致与抵押有关的证券资产巨额减计,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金融危机,导致财务报表中的价格反映不了这些资产的长期价值或真实价值,并导致众多银行不得不过多地和不合理地减计资产,压缩了银行的放贷,进一步使经济震荡。
六是隐性的政府担保。
在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帮助人们提供住房融资,设立了“两房”,其虽为私人持股的企业,却享有政府隐性担保,从而放大了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为危机的发生留下隐患。
同时,政府降低贷款发放标准,对长期贷款提供补贴,放任甚至鼓励表外融资,从而扭曲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
还需要提出的是,雷曼破产是造成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索。
雷曼作为美国第四大投行,它的破产造成巨大的“交易对手风险”,并且雷曼作为银行间市场最主要的投资者和对冲基金等的主经纪商,它的破产让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迅速萎缩,导致大量银行不能及时获得流动性而破产,从而将美国的信用危机升级为全球性系统金融危机。
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特点与1929年的大危机相比,本轮金融危机主要有以下不同点:(一)国际经济背景不同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拥有了全球70%的黄金储量。
国际货币体系以金本位制为基础,黄金是货币发行的基础,各国货币规定一定的含金量,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各国的汇率。
其中金本位制度不仅是经济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还进一步加深和扩散了经济危机(陆寒寅,2008)。
在金融危机的打击下,英国、法国、美国相继放弃金本位,各国开始了竞相贬值,从而导致全球经济衰退。
在本轮金融危机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 2007年经常账户赤字达到7312亿美元,占其GDP的5·3%。
在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储备货币和结算工具。
美元具有主权国家货币和国际货币的双重身份,这使美元面临“两难困境”:一是满足全球贸易和国际清偿的需要,美国有义务和责任为全球提供流动性;二是美国同时将带来国际收支赤字,且美元过多将带来美元的贬值,从而产生风险。
美元的过度泛滥,是本轮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
在金融危机的打击下,美元作为世界主要货币地位将大幅下降,需要构建新的国际金融秩序以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危机发生原因不同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目前的解释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凯恩斯主义的解释,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产生大萧条的主要原因。
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指出,投资机会的减少及投资和消费需求的下降是造成20世纪30年代大崩溃的主要原因。
二是货币主义解释,认为银行的信用危机和货币政策不力是大危机的主要原因。
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在《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中指出,大萧条期间美国未能制止银行破产和货币存量的下降,是大萧条的政策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