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玉文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玉的民族,玉器在中国的历史达7000年之久。
始于新石器时代,其历史早于陶瓷、文字、绘画、雕塑、建筑、丝绸等东方文化形式,而且这七千年中几乎没有隔断过。
放眼全世界,还有几个地方,像新西兰、南美几个国家,历史上也曾出现过玉文化,但兴盛一时就终结了,只有中国例外。
可以说玉文化是历史最悠久、最能代表东方文明的古文化之一。
以玉器为载体的玉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不仅深刻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宗教、政治、经济与文化状况,更反映了人们以玉比德、陶冶情操的美好愿望,同时也见证了中国人们含蓄内敛、秀外惠中的美德。
在世界各国人的心目中,玉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也是最具神秘感的,他们很难理解对某种自然物质的崇拜居然能延续几千年。
他们很喜欢听中国的朋友讲玉有灵性,玉能保佑主人,他们到中国来可能会买些玉,回去告诉家人朋友:“我们喜欢钻石,中国人喜欢玉。
”中国人对玉非常崇拜,对玉怀有一种特殊而又神秘的情感,把玉象征为坚贞与高贵,赋予了它相当丰富的文化内涵。
西方人用钻石代表永恒,东方人用翡翠代表精神和艺术。
玉是自然界中美丽的石头,从地质学的科学角度认为,玉石是地球岩石亿万年的演变之精华,其文化在中国文明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现代考古发现的玉器件最早出现在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其用途多为兵器、佩饰、具器等,具备了人类所想望的温文、宁静、含蓄、纯洁、坚贞、正气等美好品性,在中国人眼里是民族的精魂,是至高无上的宝物,是大自然对人类最美好的馈赠,世世代代倍受中国人的重视。
我们的祖先喜欢用玉来形容人的人格和品质,他们将玉人格化,称其具有仁、义、智、勇、洁等五德,什么是玉的“五德”呢?“润泽以温,仁之方也”,温和滋润具有光泽,表明玉善施恩泽,富有仁爱之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玉有较高的透明度,从外部可以看出其内部具有的特征纹理,表明玉竭尽忠义之心;“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如果敲击玉石,会发出清亮悠扬悦耳的声音,并能传到很远的地方,表明玉具有智慧并传达给四周之人;“不挠而折,勇之方也”,具有极高的韧性和硬度,表明玉具有超人的勇气;“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有断口但边缘却不锋利,表明玉自身廉洁、自我约束却并不伤害他人。
玉和金一样,是宝贵的象征。
“金玉满堂”极言财富之多。
金枝玉叶,是皇族后裔的专称。
玉,还是权力的象征。
除了玉玺外,“金科玉律”用来指不可变更的法律。
玉又是和平的象征,如“化干戈为玉帛”。
至于玉色纯净,质地坚密,也常用它来比喻贞操、节义,如
“守身如玉”、“冰清玉洁”。
在华夏文明史上,玉石文化无处不见,“君子以佩玉为美”,“金口玉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佳句名诗,都体现玉在人们文化生活中的地位。
同样属于饰物,金银有价,为什么玉可以有无价的身价,同时又具有各色的精神气质?且不论坊间传说最深最广的黄金有价玉无价的定论,连《管子》这些老书也把先王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作为定论来加以记载。
就连古代皇帝们的权力象征玺也大多与玉有分不开的关系。
战国时期有名的15座城交换的和氏璧就是中国用玉玺的始祖。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用“和氏壁”雕琢成传国玉玺,其形如鱼龙凤鸟,美不胜收,并由宰相李斯书大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刻之于玉玺上。
成为秦到晋的传国宝;晋代以后,此宝失落了,但历代帝王仍用其他玉玺代替。
君王们所看重的,也许就是玉的德行与灵性。
而这些,恰是冰硬的金银所不具备的。
人们用温润如玉、洁身如玉、冰清玉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词汇赞美高尚的人格,用玉容、玉色、玉体等词汇形容人的容貌美,用亭亭玉立、金枝玉叶等词汇形容人的气质美。
而且,切磋、琢磨等制玉习语也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
玉器作品上沉淀了相当浓厚的传统文化趣味,从中可以多方位地透视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传统。
翡翠与玉
常有很多朋友问:翡翠与玉是不是一回事?曾有玩玉的朋友认为:翡翠和玉是两码事,玉指的就是和田玉(软玉)和古玉。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全面。
玉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翡翠、和田玉、岫玉、独山玉、白玉等等,但是总的说仅分为硬玉和软玉。
翡翠是硬玉,硬度很高,达到7,在所有玉石当中它是最坚硬的。
其次,翡翠的颜色丰富多彩,一共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白色、黑色与无色十种颜色,在所有天然玉石当中属它的颜色最多,而且稀有性强。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翡翠以它优雅华贵深沉稳重的品格,与中国传统玉文化精神内涵相契合,翡翠以它光彩温润、色泽鲜艳、动人心魄的魅力,翡翠流传至现在已经被推崇为“玉石之王”,谈玉皆为翡翠。
与其他玉石一起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构成了一幅独特的文化风景。
春秋战国时期,玉器作为礼教的重要器具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产自新疆昆仑山的闪石类玉器开始被大量使用。
由唐宋至明代,玉器原料已全部使用闪石类玉,这种玉也叫软玉。
和田是最重要的产地,所以也常用和田玉泛指软玉,按颜色分为白玉、黄玉、碧玉、墨玉等不同种类,而其中的羊脂白玉最为闻名遐迩。
明朝末年,翡翠从缅甸传入中国。
距今仅有300-400年的历史,其虽短暂却很辉煌,荣耀很快超过了软玉。
它毫不留情的替代了古来名贵的白玉。
许多人迷恋上了翡翠,把玉文化
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据说翡翠由一个远征缅甸的驮夫带入中国,它翠绿欲滴,晶莹润泽,外表娇美温润,本质却至刚至柔,与君子追求的道德境界正相吻合。
人们把翡翠坚硬的质地、晶莹的光泽、温润的水头、变幻的颜色和可琢的特性与君子的仁、义、智、勇、洁五德结合起来。
清朝乾隆皇帝对翡翠更是喜爱至极,将翡翠称为“帝王玉”。
从那时起,翡翠就深深扎根于中国。
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玉石之王——翡翠,相互渗透,相互升华,逐渐紧密结合,成为蕴含着浓厚儒家文化的绿色精灵,中国传统文化在翡翠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翡翠的绿是那样神秘深邃,高深莫测,含蓄庄重,纯洁柔和。
给人们一种欣欣向荣、和平宁静之感。
代表着一种向往、一种寄托、一种满足,一种自然之力而不可战胜。
这是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结合。
故自翡翠传入我国后与民族精神一拍即合,在继承传统白玉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更为完美的翡翠文化,使翡翠的文化艺术魅力在世界上发出最为灿烂的光辉。
翡翠,自古以来就以深邃晶莹的质地,蕴涵着神秘东方文化的灵秀之气,有着“东方绿宝石”的美誉。
翡翠在古代是一种鸟。
这种鸟生活在南方,毛色十分好看,通常有蓝、红、棕等颜色。
一般这种鸟雄性为红色,谓之“翡”,雌性为绿色,谓之“翠”。
”清代,翡翠的羽毛作为饰品进入宫廷,色彩艳丽的羽毛伸手嫔妃们的喜爱。
她们将其插在头上做发饰,用羽毛贴镶拼嵌作为首饰。
与此同时,大量产自缅甸的玉通过进贡进入皇宫深院,为嫔妃们所喜爱。
这些玉石的颜色也为绿色和红色,且与翡翠鸟的羽毛很相似,所以人们称这些来自缅甸的玉石为翡翠,渐渐地这一名称也在中国民间流传开来。
由此,翡翠这一名称由鸟名转为玉石的名称了。
古人用两种美丽的小鸟来命名一种玉石,该是拥有一种怎样动人的情怀,无形中为这种玉石增添了悠远的文化气息。
翡翠与中国人的情结
翡翠作为玉器大量使用是在清代,不论是清宫旧藏还是帝陵的殉葬品中,都有许多精美绝伦翡翠玉器。
在以前,翡翠在皇室贵族和上层豪富中盛行,并不是一般黎民百姓认识及能拥有的奢侈品。
乾隆年间,是清朝的鼎盛时期,人们对翡翠的喜爱尤为疯狂,从缅甸源源不断输入中国的翡翠,非常优质的几乎都为帝皇后妃与贵族拥有。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女人非常痴爱翡翠:一个是慈禧太后,一个是宋美玲。
慈禧太后生前对翡翠情有独钟,她把翡翠当作皇家玉并大量收藏,死后用于陪葬且用量极其惊人。
据《爱月轩笔记》披露,在慈禧墓中,她的足旁有翡翠西瓜两只,青皮红瓤、煞
是可爱,估价为500万两银子。
翡翠甜瓜4只,其中两只为白皮红子粉瓤,两只为青皮白子黄瓤,估价为600万两银子,头顶有一翡翠荷叶,如天然一般,重22两5钱4分,制价为285万两银子,另外有27尊翡翠佛,10个天然翡翠桃子,2棵翠翠白菜,此白菜绿叶白心,菜叶上还雕有2只满绿的蝈蝈,价值1000万两银子。
民国年间慈禧墓被军阀孙殿英盗掘后,这些国宝就再也没有下落了。
有人估计,这些翡翠的价值可达数千万两白银,可谓价值连城。
由此可见慈禧太后忠爱翡翠的程度。
宋美龄是继慈禧太后之后20世纪引领了翡翠时尚的先驱。
她一生收藏了不少翡翠,其中最为出名的是其常佩戴的翡翠麻花手镯。
据说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北京的翡翠大王铁宝定买到一块翡翠料,翠色极佳,虽有一些瑕疵,但能工巧匠将它雕琢成一对麻花手镯,掩瑕显翠,款式新颖,翠色鲜阳,翠水欲滴。
铁宝定以4万元的价格将此手镯卖给杜月笙,杜又送给其夫人。
宋美龄见到杜夫人佩戴这只手镯,便一见钟情,爱不释手。
杜夫人见宋美龄如此迷恋这只手镯,只好割爱,将它让出。
宋美龄对翡翠极其热爱,经常佩戴翡翠出席各种重要场合,直到2003年去世,翡翠伴随其渡过了漫长的岁月。
翡翠福文化
自古以来,在中国人心目中,“福”是一个吉祥字。
几千年来,“福”被演绎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
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把“福”作为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人们求福、盼福、惜福,“福”已俨然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
福文化是中国吉祥文化的核心,吉祥文化包括福、禄、寿、喜、财五大方面,“福”既是五大主题之首,又是各种吉祥文化的概括和代表,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精华。
“五福”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不仅仅是物质满足,它更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和审美情趣。
最早关于玉石之福的神话故事,源于家喻户晓的“盘古开天辟地”,相传盘古死后,他的呼吸变成风和云,他的肌肉化成土地,而骨髓就变成了玉石,玉石也因此一直被视为祈福之物,具有驱邪避凶的魔力。
而有史可考的玉石之福,则是在5000年前的氏族社会,当时玉器开始淡出生产工具的行列,逐渐演化为一种精神符号。
由于当时的人们,对自然具有极大的恐惧感和神秘感,对天怀有无比敬畏的心理,玉器就成为人们向上天祈福保佑的祭祀礼器。
考古学者发现,氏族社会玉石被雕刻成各种图腾,寄予着人们对风调雨顺,民丰物富的各种美好祝福。
追求幸福祈求平安也是人类共同的心愿,这些雕刻着吉祥如意图案的翡翠更是幸运与幸福的象征。
到了唐宋元明清,各种礼仪、祭祀都必须用玉,因为玉器具有“国泰民安”的祈福寓意。
同时,玉石之福在民间也得以广为流传,君子以玉石“护身、辟邪、洁志”,老百姓则沿袭“男戴观音女戴佛”的习俗,以配戴时的佛光普照,祈求神明的保佑。
因此,翡翠玉石的福文化可以说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传承。
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内涵深刻,而翡翠就是传承中国传统福文化的重要载体。
人们在佩戴翡翠享受美的同时,更是把福气也随身佩戴。
正所谓,穿金显富贵,戴玉保平安。
翡翠的文化魅力
翡翠的产地经常是用翡翠作赌石来经营的,它使一些人一夜暴富,也让一些人顷刻破产,这一切都让翡翠充满神秘色彩,吸引着一大批冒险的人去尝试成功或失败的滋味。
翡翠是珍罕之物,具有一定灵性,长时间佩戴和主人一脉相承,息息相关,因为它感染了主人的气息,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独特的灵气。
人们佩玉,主要不是简单的装饰,不仅仅是表现外在的,而是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和自我修养的程度,也就是表现德,同时还具有体现人的身份、感情、风度,以及语言交流的作用。
古代君子必佩玉,也即要求君子时刻用玉的品性要求自己,规范人的道德,用鸣玉之声限制人的行为动作。
中国玉雕工艺
古人云: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雕琢,与瓦砾不别。
中国古人认为,美玉在于雕刻,美玉出自后天,美玉来自人为,美玉在于生生不息的创造。
玉器雕琢工艺在中国历史上同样有8000 年的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就有了治玉工具。
商周时期,治玉成为一种专业,玉器成了礼仪用具和装饰佩件。
古人是利用旋转的木砣,蘸上沙子和水,加上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无限的聪明智慧才雕琢出精美的玉器。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至理名言道出了琢玉的真谛。
在玉雕业界有一句描写过去玉雕操作的顺口溜:“一轮明月照乾坤,茫茫人海并不深,日行千里身不动,两脚悬空赛仙神。
”直到现在,工厂的玉雕工人在创新技术的同时,仍秉承着古人优良的玉雕技艺和先人勤劳智慧的品德。
翡翠的雕刻正是对传统玉雕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
每一块完美的翡翠饰品都少不了工艺大师的精心打磨。
由于翡翠的颜色多样,并且在同一块翡翠上都可以有绿、黄、紫几种不同的颜色,因此俏色雕刻工艺在翡翠的雕刻上就显得游刃有余,这样就给工艺大师们提供了更大的设计空间。
俏色工艺有如神采之笔,化腐朽为神奇,将翡翠的材质
美与玉雕技法的工艺美完美结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此外,像镂空、锁链这样的传统玉雕工艺在翡翠的雕琢中的运用也非常广泛。
翡翠的雕刻不仅仅是对传统的玉雕技术与工艺的继承,更是对中华人民勤劳、智慧、执着、进取的民族精神和强大而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自文明伊始,中国人崇玉与爱玉的民族情怀就已生根发芽。
东方文明的智慧在翡翠上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值得我们珍爱。
时间飞逝,历史穿梭。
欣赏翡翠是一门学问,人们不但要从文化的层面来认识翡翠、欣赏翡翠,更要多了解有关翡翠的知识,如翡翠的料石、翡翠的颜色、关于翡翠的一些常用术语,如水、种、地子、照映等,全方位地来对翡翠进行把握。
人们收藏翡翠时,收藏的不是料石,而是雕琢成型后的器物,艺人对翡翠加工的过程就是赋予它魂魄、性灵的过程,这之后翡翠才真正具有了价值。
就如和氏璧一样,只有剖璞雕琢以后它的价值才呈现出来。
人养玉,玉养人
翡翠如今受到人们的喜爱,不但因为她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宝物,而且它还有促进人体健康的作用,古人对其使用,大多与养身有关,此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民间有人养玉,玉养人的说法,大意是将玉与人的身体紧密接触,是可以气血相通的,如果一个人的体质好,则玉光洁滋润,柔和如脂,人也因此面红体润。
反之,则二者皆晦暗无光。
人们也因此大量制作玉枕、玉坠、玉锁、玉烟嘴,以此健体防病。
在摩擦、搓滚过程中可以聚热蓄能,形成一个电磁场,使人体产生谐振,促进各部位、各器官更协调更精确的运转,还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经常接触人的皮肤可以保健肌肤。
佩戴玉器不仅因为它能起到美丽装饰,而且它还有促进人体健康的作用。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人民就将玉石用于医疗保健。
如,《神家本草》、《本草纲目》等古代医药名著中都有记载:玉石有“除中热,解烦懑,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等疗效;有106种玉石用于内服外用的治病方法。
还记载:玉石若“久服耐寒暑,不饥饿,不老成神仙”。
玉这个名称本身与医学有关,源自西班牙语。
玉石中含有硒、锌、铜、钴、锰等许多微量元素,佩戴在身上,与人体长期接触,这些有益元素逐步会被人吸收,使体内各种微量元素得到补充,起到祛病健身的作用。
另外,玉石还具有稳定情绪、增强人的快速反应能力的功效。
根据现代生物、物理、化学分析:“许多玉石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十多种微量元素:如金、银、硅、、铁、硒、镁、锰。
等。
由于玉石学是蓄“气”最充沛的物质,故经常佩戴玉器能使玉石中含有的微量元素通过皮肤吸入人体内,从而能平衡阴阳气血的失调,使人祛病保健益寿。
例发锌元素可以激活胰岛素,调节能量代谢,维护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儿童智力发育,具有防癌、防畸、防衰老等作用。
锰元素可以对抗自由基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参与蛋白质、维生素的合成,促进血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抗衰老,防止老年痴呆症、骨质疏松、血管粥样硬化等。
硒元素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部分,它能催化有毒的过氧化物还原为无害的羟基化合物,从而保护生物膜免受其害,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达到防癌治癌的作用。
东南大学生物工程系彩现代技术研究表明:人体本身会产生温度声、磁场、电场,从而构成一个“生物信息场”。
这个“生物信息场”会产生一种相应波谱,被称为“生物波”。
生物波”可产生生物电,它有一种奇特的效应,即光电效应。
科学仪器测试:玉石也具有这种特殊的“光电效应”,在略施加压力、切削以及在精加工的打磨的过程中会使产生效应,聚焦蓄能形成一个“电磁场”,并放射出一种能被人体吸收的远红外线波,进而诱发人体内细胞水分子的强烈共振,使之起轻微按摩,改善微循环系统,从而使人体血液循环加快和新陈代谢提升,活化细胞组织,调节经络气血的精确盍,增强快速反应,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故有中医所说:“有的病吃药不能医好,而经常佩戴玉器却能治好病”。
道理就在于此。
请您"养玉"
在当今21 世纪,翡翠仍然卫冕着它玉石之王的皇冠,成为上层人士争相追捧的名贵珠宝。
人们在欣赏翡翠时,不仅仅停留在它晶莹剔透、青翠欲滴的外表上,更注重的是它里面蕴含的文化灵魂——中国传统文化。
玉(翡翠)是有生命的,你如果拥有它,就会有深刻的体会。
它会随着人体、时间等发生变化,你可以细心观察,玉在白天与夜晚(零点以后)是不同的。
如果允许,你要去买玉,一环一块一方一片都可以。
在所有玉(翡翠)的材料中,在所有做首饰的材料中,玉与人最亲也最近。
黄金是钱,钻石是价,而玉,是生命。
把玉握在手中,轻轻地抚摸再抚摸,就象抚摸自己光滑的肌肤柔软的心。
你会发现玉是活的,有体温有心跳,有湿润的水份,正和你的思绪在共鸣。
能够让玉常常贴着肌肤最好,玉不会辜负你丝丝缕缕的滋养,就象有灵性的鸽子,即使
放飞也记得回家。
经过你手的玉,必定会留住你生命的信息。
《礼记·聘礼》“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碈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碈之多与?’孔子曰:‘非为碈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
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
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故君子贵之也。
”
韦丹丹 09:28:05
孔子比附的玉德有十一项之多,仁、义、礼、知、信、乐、忠、天、地、德、道。
占所读到的汉以前比德于玉之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