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一学期语文起始课诗歌《回声》._3444
《回声》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回声》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
2、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展开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回声形成的原因。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
教学过程: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回声》。
二、字词教学。
1、你们看,词语宝宝来了。
你们能叫得出他们的名字吗?请同桌同学你读给我听听,我读给你听听。
(同桌认读词语)2、大家读得真认真。
但是,你们看,这里有三个词语宝宝找不到家了,他们可着急了。
你能帮他们找找家吗?(指名在电脑上操作)其他小朋友仔细看,如果找对了,请你拍拍手。
3、词语宝宝都找到自己的家了,你能试着选其中一个或几个词语介绍一下河边美丽的景色吗?(生答)三、复习引入。
河边的景色可美了,引来了青蛙妈妈和她的宝宝。
请你仔细听听小青蛙在说什么——。
(媒体演示)四、小青蛙在桥洞底下听到了与自己说的话一模一样的声音,多奇怪的事呀!如果你就是这只小青蛙,你心里会有什么疑问吗?学生提问,教师简单板书问题:(藏?什么声音?怎样产生?)你们都很爱动脑筋。
所以课文说小青蛙奇怪极了。
请你找出这个句子认真地读读。
指名读句3人教师评价:你紧锁着眉,把心中的疑问读出来了。
你也是只好奇的小青蛙。
你对这个问题也挺好奇的。
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齐读)五、学习课文1、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好好地来读读课文的第4、5自然段。
(自读)2、读懂了吗?青蛙妈妈可要xx了。
①谁读懂了——这个声音到底是什么声音呢?(生答——回声板书:回声)②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③你有没有在什么地方也听到过回声呢?(生答)④这些回声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已经在书中找到的小青蛙请举手。
请你把这几句话划下来。
还没有找到的再认真地读读。
你找到的是哪句话?(生答——出示有关句子)请反复读读青蛙妈妈说的话。
同桌讨论讨论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⑤生提问,教师板书:⑥水的波纹到底是怎样的呢?请你把书翻到149页,仔细看看图,找一找水的波纹在哪里?用铅笔描一描水的波纹。
《回声》教学设计2
回声教学设计2引言本教学设计是针对《回声》诗歌的学习和解析,旨在通过分析诗歌形式、语言技巧和主题思想等方面,促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提高。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教学设计的内容、目标和实施步骤,并提供相关的学生活动和评估方式。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回声》这首诗的兴趣和欣赏能力;2.通过分析诗歌形式和语言技巧,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写作活动表达对诗歌的感受和主题思想理解。
教学内容1. 诗歌形式分析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回声》这首诗的诗歌形式。
指导学生观察诗歌的行数、押韵方式和韵脚等特点。
可以与学生共同发现并讨论,以加深对诗歌形式的理解。
2. 语言技巧解析接下来,引导学生解析《回声》中使用的语言技巧。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比喻和隐喻等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和感情表达。
3. 主题思想探讨在学生理解诗歌的形式和语言技巧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回声》的主题思想。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作者通过诗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有何目的?通过分组讨论或全班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交流。
4. 创作活动最后,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活动。
可以要求学生撰写一篇与《回声》主题相关的短文、诗歌或自由作文,引导学生表达个人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回声》这首诗,回答指导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参与诗歌形式分析的讨论,并记录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学生学习和解析诗歌中使用的语言技巧,并举例说明。
•学生参与主题思想的探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学生参与创作活动,写作与《回声》相关的短文、诗歌或自由作文。
评估方式为了评估学生对《回声》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可以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口头回答问题:通过课堂讨论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来评估他们对《回声》的理解。
2.学生作品评估:评估学生的创作作品,包括短文、诗歌或自由作文,判断学生对诗歌的主题思想理解和表达能力。
《回声》教案
《回声》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回声》教养方面: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展开想象,从而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
3、能正确完成课后第二题填空。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育方面:1、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
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分析说明教材版本、选取的教学章节、以及教师个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需要清晰的阐明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准备。
小学二年级课文《回声》。
这篇童话故事借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同学们展示了一个生活中最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
要理解它的产生原因是重难点,而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如何理解这些抽象的文字,让静变动化难为易。
《回声》一课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
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教学难点是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回声》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中小学教程网找到课文的朗读录音学习参考,课堂上带领学生朗读课文。
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下载一段回声的录音,课堂放给同学们听,给学生听觉上的直观感受。
用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回声》的示图,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
用百度在中教网搜索回声的实验,然后简化小学生能直观理解的实验,让同学们对回声的形成有切身体验。
教学方法本课课文的语言浅显,内容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把读贯穿全文。
我在朗读教学中采用了齐读、默读、师生合作读、表演读、赛读、带动作读等等。
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自读、学读、练读、美读的提高过程。
课文《回声》的教案
课文《回声》的教案课文《回声》的教案(一)导入新课,学习二、三段就在这儿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什么事呢?1、学生自由读2、3自然段,思考以上问题。
(小青蛙发现另一只青蛙学它说话。
)2、快速阅读第2自然段,思考:小青蛙学它说什么话?把它们说的话划下来。
3、分角色朗读青蛙的话。
4、评析:青蛙说的两次话语气一样吗你怎么知道的(标点:问号、感叹号等)5、应该怎么读谁来读(第一次是高兴的语气,第二次是奇怪的'语气。
)这时候,小青蛙心里会怎么想(谁来学我它在哪里)所以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奇怪极了)6、于是,它就去问妈妈,谁来读,读出奇怪的语气7、妈妈是怎么回答的,我们也跟着妈妈一起去看一看。
(二)实验演示,突破难点1、思考: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以后做了什么事?请大家默读第四段,用笔画出表示青蛙妈妈动作的词语。
2、演示解疑。
(1)实验演示:(下面的实验有条件的可以在课前带领学生到水塘或者小河前观察水波的荡漾。
)在投影仪上放一个圆形水盆,里面放适量淡红色的水。
打出画面后,先让学生观察水面静止的样子。
然后,教师把一颗小石子轻轻投入水中,再让学生观察水面的变化。
最后,让学生口述观察到的情形。
(2)朗读课文第四段,并指导学生将文中的词语和老师实验时引用物品、所做动作的词语加以比较,捡拿,扔投,河岸盆壁。
(3)结合词语比较,复习捡、扔、碰、圈等字,并相机进行字义的理解。
3、朗读感悟第五段(1)指导朗读青蛙妈妈的话。
青蛙妈妈是在解答小青蛙的疑问,要读出耐心、亲切的语气,节奏应该稍慢。
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或领读(如果学生读不好)练读指名读齐读。
(2)小青蛙听了妈妈的话恍然大悟,它非常高兴,要读出欢快的语气,节奏要稍快。
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或领读(如果学生读不好)练读指名读齐读。
4、学习第六段(1)自由读,思考:小青蛙的心情怎样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欢快)(2)用高兴的语气读这一段。
(3)通过朗读与第二段的高兴进行比较。
《回声》教案
回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回声》的主题和思想。
2.能够理解和解读诗歌中的重要词汇和修辞手法。
3.培养学生欣赏和理解诗歌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分析诗歌《回声》的主题和情感。
2.掌握并运用诗歌中的重要词汇和修辞手法。
3.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和表达。
三、教学内容1.诗歌《回声》赏析–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意图。
–分析诗歌中的主题和情感。
–解读诗歌中的关键词汇和修辞手法。
2.诗歌欣赏与讨论–学生自由欣赏其他与主题相关的诗歌。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文学创作–学生进行个人创作,以《回声》为灵感进行写作。
–学生进行小组创作,创作与诗歌主题相关的短篇故事或者影视剧本。
四、教学方法1.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与主题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听课:学生朗读诗歌,并讲解诗歌背景和主题。
3.分析:通过词汇和修辞手法的解析,分析诗歌的意义和表达。
4.学生互动:学生自由欣赏和讨论其他与主题相关的诗歌。
5.创作:个人或小组创作与诗歌主题相关的作品。
6.展示与分享: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创作作品,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五、教学资源1.诗歌《回声》的复印件或电子版。
2.其他与主题相关的诗歌的复印件或电子版。
3.创作活动所需的纸张和笔。
六、教学评估1.学生的诗歌理解和解读能力的书面测试。
2.学生的创作作品的评价。
3.学生的小组讨论表现和参与度的评估。
4.学生对他人创作作品的评价和建议。
七、教学延伸1.在课堂中播放与主题相关的音乐或者视频,增加学生的感受和理解。
2.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参加学校或地区的文学创作比赛。
3.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文学研究,了解相关的诗人和他们的作品。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诗歌《回声》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分析和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诗歌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更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表达能力。
《回声》PPT课件2
会思考、学到更多知识。
2018/11/23
回声
43
字
词 句子
短语
影
倒影
美丽的倒影
水中有青山、小桥等美丽的倒 影。
2018/11/23
回声
44
纹
波纹
一圈圈波纹
(
圆 半圆
)。
半圆的桥洞
(
2018/11/23 回声
)。
45
岸
( 游
( )
(
)
)。
( )
(
)
(
围 ( ) (
回声
)。
)
(
2018/11/23
小青蛙高兴极了 ,说:“妈妈, 我明白了,这就是回声吧?” 小青蛙乐坏了,说:“妈妈,我 明白了,这就是回声吧?”
2018/11/23 回声 31
回声就是声音的( 波纹 ) 障碍物)返回来的声音。 碰到(
2018/11/23
回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2
知道了回声的奥秘,小青 蛙会说些什么呢?
2018/11/23
回声
连
半圆的桥洞
起
2018/11/23
来 水里的倒影
回声
16
(倒水)(倒退) dào (倒影)
倒
dǎo (倒下) (摔倒)(倒闭)
2018/11/23
回声
17
看,谁来了?读第二段,看 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青蛙跟着妈妈游到桥洞底下, 看到周围美丽的景色,高兴得叫起来: “呱呱呱,多好看哪!”这时,不知 哪儿有一只小青蛙也在叫起来:“呱 呱呱,多好看啊!”小青蛙问:“你 是谁?你在哪儿?” 那只看不见的 小青蛙也在问:“你是谁?你在哪 儿?”
《回声》教案(15篇)
《回声》教案《回声》教案(1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回声》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回声》教案篇1【片断】第四、五段教学。
【教学思路】实验演示,突破难点。
1、思考: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以后做了什么事?请大家默读第四段,用笔画出表示青蛙妈妈动作的词语。
2、演示解疑。
(课件或投影)⑴观察水的变化。
⑵口述水的变化。
⑶朗读课文第四段,并指导学生将文中的词语和老师实验时所用物品、所做动作的词语加以比较,捡—拿、扔—投、河岸—盆壁。
⑷结合词语比较,记认“捡、扔、碰、圈”等字,并相机进行字义的理解。
3、朗读感悟第五段:⑴指导朗读青蛙妈妈的话。
青蛙妈妈是在解答小青蛙的.疑问,要读出耐心、亲切的语气,节奏应该稍慢。
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或领读(如果学生读不好)──练读──指名读──齐读。
⑵小青蛙听了妈妈的话恍然大悟,他非常高兴,要读出欢快的语气,节奏要稍快。
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或领读(如果学生读不好)──练读──指名读──齐读。
《回声》教案篇2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友谊的回声》2、音乐知识:力度记号(f、p)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正确的力度演唱歌曲《友谊的回声》。
2、在优美的歌声及有趣的游戏中,掌握力度记号:“f”、“p”,并能自如地运用到歌曲的表演中,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3通过歌曲的演唱感受友谊的珍贵。
教材分析:《友谊的回声》是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册第七课《回声》中的表演歌曲。
这首歌曲以回声作比喻,表达了对友谊的赞美、珍惜和追求。
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由三个乐句组成的乐段。
第一乐句由低音区开始,旋律层层上升又缓缓落下,仿佛是视线随着景物而在移动,音乐富有动感。
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采用了切分节奏,通过由低向高的旋律进行,发出了越来越热情的呼喊,第三乐句揭示了歌曲的主题,表现了孩子们不仅是在向大自然发出呼唤,更是对友谊的炽热的追求。
2023最新-《回声》优秀3篇
《回声》优秀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回声》优秀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回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师生共同创设的情境下展开学习,能感受、体验回声这一自然现象;能用强弱的对比来模仿回声;通过回声的学习感悟我们应该善待、热爱大自然。
2、能用流畅、清晰的声音准确的演唱歌曲《友谊的回声》的第一段。
3、能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并运用力度记号,能根据教师的指挥手势,唱出相应的力度。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在学习中:感受、分析、模仿回声,以及二度创作回声的效果。
教学设计:本课的教学围绕“回声”展开,感受回声――分析回声――模仿回声――二度创作回声――由回声想到的……。
感受回声这一环节中用了一个小故事,故事选自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学生熟悉的'课文,教师用特有的语言和带旋律的歌曲重新换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分析回声这一环节即聆听拉索的《回声》,聆听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力度的对比和旋律的重复或完全重复,能表现回声的效果。
二度创作回声效果中让学生能模仿拉索的《回声》的手法来编创歌曲《友谊的回声》。
由回声想到的……,是一则小故事,告诫我们应该善待自己、善待大自然。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教学参与体验教学集体合作教学教学准备:多媒体幻灯片(拉索的《回声》)教学光盘f.p的卡片教学过程:一、感受“回声”(一)创设意境,点出“回声”1、语言创设意境:一只小鸭子迷路了,它只说它的家在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
2、学生用“si”帮助教师画出简笔画:小桥、大山、流水(我们帮它找到家好吗?)3、故事点出“回声”:小鸭子高兴地说:“你们真棒!”于是它游到了桥洞底下,看到这么美的景色,高兴得叫起来:嘎嘎嘎嘎――‖……。
这时不知哪儿也有一只小鸭在叫:嘎嘎嘎嘎――‖……这下小鸭子傻了,那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二)由“回声”导入“f.p”1、出示f.p,念一念。
《回声》PPT课件3 (共34张PPT)
你在桥洞里叫,声音的波纹碰 到桥洞的石壁,也要返回来。
倒影
返回 一圈
桥洞
周围 波纹
碰到
河岸
河岸
一圈 桥洞 波纹
倒影
碰到 返回
周围
河岸
一圈 桥洞 波纹
倒影
碰到 返回
周围
河岸
一圈 桥洞 波纹
倒影
碰到 返回
周围
河岸
一圈 桥洞 波纹
倒影
碰到 返回
周围
河岸
一圈 桥洞 波纹
倒影
碰到 返回
周围
河岸
一圈 桥洞 波纹
“呱呱呱,多好看哪!”
“呱呱呱,多好看哪!” “你是谁?你在哪儿?” “你是谁?你在哪儿?”
小青蛙奇怪极了,他问妈妈: “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吧?他 在学我说话哩。”
小青蛙奇怪极了,他问妈妈: “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吧?他 在学我说话哩。”
自读课文4、5两段,注意做到:
(1) 青蛙妈妈做了什么,用——画出; (2) 青蛙妈妈说了什么,用﹏﹏画出
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
跳到岸上。她捡起一颗石 子,扔进河里,河水被激 起一圈圈波纹。
青蛙妈妈说:“孩子,你的 叫声就像这水的波纹。水的波纹 碰到河岸又荡回来。你在桥洞里 叫,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 也要返回来。这样,你就听到自 己的声音啦。”
水的(波纹 )碰到 河岸又(荡 )回来,你 在(桥洞 )里叫,声音 的(波纹 )碰到桥洞的 (石壁 ),也要(返 ) 回来。
倒影
碰到 返回
周围
倒影 半圆
桥洞 周围
游到 河岸
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 成新字,并组词。
里 卷 瓜 文 反 哩 圈 呱 纹 返
小河上有座石桥。半圆的桥洞和 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
《回声》PPT课件 (共68张PPT)
小青蛙是怎么弄明白这是回声的?
妈妈不但告诉了小青蛙这是回声,还 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谁来说说这个实验 是怎么做的?从青蛙妈妈的话里,你知道 了什么?
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 )一颗石子,( )河里,河水 被激起( )。波纹( ),又一圈圈地( )回来。
思考:
小青蛙为什 么在桥洞里叫个 不停?
)
课文讲了(小青蛙 ) 跟着( 妈妈 ) 在(桥洞底下 )听到回声的事。
dòng
桥洞 山洞
yǐng
倒影 影子 yóu
dào
倒影 倒水 倒车
游泳 游玩 旅游
àn
岸
yuán
河岸 岸边 两岸 岸上 半圆 圆圈 圆形 团圆
wén
纹
wéi
波纹 花纹 皱纹 指纹 周围 围困 围巾 包围
圆
围
岸边 波纹 桥洞 倒影 倒立 跌倒 游泳 半圆 周围
石壁 返回来
声波
“ 孩子,你的叫声就像这水的 ( 波纹)。在(桥洞 )里,声音的 (波纹)碰到桥洞的( 石壁 ), 也要( 返)回来。这样,你就听 到自己声音的(回声 )啦!”
水的波纹碰到河岸又荡回来 。
你在桥洞里叫,声音的波纹 碰到桥洞的石壁,也要返回 来。
小青蛙高兴得一蹦老高,说:“ 妈妈,我明白了,这就是回声吧?”
平时生活中你认为哪里还可以听到回 声?你能来解释一下吗? 关于声音还有许多奥秘,同学们课下 去寻找吧!
字
词 句子
短语
影
倒影
美丽的倒影
水中有青山、小桥等美丽的倒 影。
纹
波纹
一圈圈波纹
(
圆 半圆
)。
半圆的桥洞
(
)。
岸
( 游
《回声》_教案教学设计
《回声》本文是关于《回声》,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教养方面: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展开想象,从而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
3、能正确完成课后第二题填空。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育方面:1、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
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第五段青蛙妈妈对小青蛙说的话。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教设备(电脑、投影仪、电教平台)多媒体电教软件(课件)幻灯机、盛水的玻璃缸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节教学要点:诱导预习。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三、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四、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节教学要点: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理解青蛙妈妈的话从而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听回声的录音。
2.你觉得这声音有什么特别?你想知道些什么?3.设疑:你听过回声吗?在什么地方听到了的?回声是什么回事?4.板书课题、交待学习任务。
二、检查预习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引导细读,边读边议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这段话有几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2.)示图,用导读的方法回答思考题:第一句告诉我们:小河上……第二句:半圆的……和水里的……连起来,好像一个……3.)指导感情朗读:你觉得这里的景色怎样?谁能把这美的感觉说出来?过渡:就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请同学们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完后用一、两句话告诉老师。
2.学习二、三自然段。
1.)小声自由读。
2.)在这里发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看谁能用一句话来告诉老师?(强调“桥洞”)3.)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把小青蛙和“看不见的小青蛙”的话用“___”划出来。
艾青《回声》赏析
艾青《回声》赏析耐人寻味的情趣──《回声》赏析郭宝臣回声艾青你躲在峡谷她站在山崖上你不理她她不理你你喊她,她喊你你骂她,她骂你千万不要和她吵嘴最后一声总是她的凡是好诗,人们都是喜一爱一的。
但好诗并不一定都是洪钟大吕,不一定都是激越的、深沉的,或是慷慨激昂的。
一些小诗,写一点感受,写一点情趣,同样可以耐人寻味。
在我国的诗史中,就有不少这样的小诗,有的至今还为人们传诵。
如这样一首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写的就是一种小情趣,小感觉,可写得相当美,相当有诗味,因而它的生命力至今还不衰。
《回声》,就是诗人创作中的一首这样的小诗,读起来颇有味道。
回声,是一种自然现象,一般人都听过回声,并知道回声是怎么一回事。
不同的人,对于回声是有不同的感觉的。
诗人对于回声有自己的独特感受。
诗人在《回声》一诗中这样写:“你躲在峡谷/她站在山崖上//你不理她/她不理你//你喊她,/她喊你/你骂她,她骂你//千万不要和她吵嘴/最后一声总是她的”诗人把回声拟人化了,并以极朴实的口语,写出了回声的一性一*格:回声是倔强的,决不妥协,决不让人。
你对她好,她就对你好,你骂她,她就骂你。
你和她吵,她就和你吵,而且“最后一声总是她的”。
诗人这样写,既把握住了回声的特点,又写出了回声的一性一*格,并且富有生活情趣。
特别是最后两句:“千万不要和她吵嘴/最后一声总是她的”,既反映了生活的真实,又带有一种诙谐的味道。
读来情趣盎然。
《回声》这首小诗,没有什么奇特的意象,语言上更是朴实,全是日常用的口语,为什么这样耐人寻味呢?主要是,这首诗是诗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炼出来的,带来生活气息。
同时,也在于诗人的机敏一性一*。
诗人素常谈话,就富有幽默感,常常妙语连珠。
很普通的话,经诗人一说,便活了,便有生气了。
这是一种素养,也可以说是一种很高的素养,经验丰富,知识丰富,思维敏捷,才能达到这一步。
《回声》这首诗,就很明显地反映了诗的这种素质。
《回声》教学设计《回声》教学设计
《回声》教学设计《回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解释《回声》这首诗的主题和重要元素。
2.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并欣赏季羡林的诗歌创作风格。
3.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创造性的方式表达对《回声》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重点:1.理解《回声》这首诗的主题和重要元素。
2.分析季羡林的诗歌创作风格。
教学准备:1.复印课文,准备学生阅读。
2.投影仪和屏幕。
3.素材:季羡林其他诗歌的摘录和介绍。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小组讨论:在学生的帮助下,回顾一些我们之前学过的季羡林的诗歌。
2.引出新课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季羡林先生的另一首诗《回声》。
你们对这个词有什么想法和联想?”步骤二:阅读理解1.让学生们阅读《回声》。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a.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b.有哪些重要的元素在诗中提到?c.这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步骤三:分享和讨论1.邀请学生代表分享他们的回答。
2.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和比较各自的回答。
3.教师给出正确答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重要元素。
步骤四:分析季羡林的创作风格1.利用投影仪和屏幕,展示一个选定的季羡林的其他诗歌。
2.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和《回声》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3.学生小组讨论并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
步骤五:创作任务1.给学生一个创作任务:“请你们根据对《回声》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副画或写一篇诗来表达你们的想法。
”2.让学生自由创作,并在适当的时间内完成。
3.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作作品,并相互欣赏。
步骤六:总结和小结1.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这节课学到的内容和体会。
2.提问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欣赏有什么变化。
作业:让学生阅读其他季羡林的诗歌,选择一首并写一篇读后感。
高一第一学期语文起始课——诗歌《回声》._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总结
高一第一学期语文起始课——诗歌《回声》._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总结【课题】高中第一学期语文起始课【目标】学生方面,一回顾和总结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任务,二了解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和方法。
教师方面,一表诚意,二明理念,三提要求,四析任务,五点方法,六激信心。
【设想】以师生共同探讨《回声》的启示贯课堂始终。
【步骤】一、诠释名字,自我介绍教师导入:李清照有词《渔家傲》云: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我最喜欢这首词,首先是因为这首词所展现的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境界令人心驰神往,所表达的对理想的执著精神使我引为同道,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首句天接云涛连晓雾唤起我亲切的感受,因为这里包含着我的名字。
我姓金名晓涛,是你们的语文科任老师。
同学们,你能否用文学笔法来诠释自己的名字?学生活动:用诗句或格言对自己名字做全新的诠释,或描述一个情景来说明自己的名字的内涵。
教师总结:我们在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氛围中彼此认识;在以后的学习中,你们会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语文是美丽的。
[解说:语文教学课堂可以是充满诗意美的,通过诗句来进行自我介绍也就使这例行的一环节变得充满情趣;而学生通过有创意和颇具个性的介绍,不仅可让新老师和新同学迅速地记住自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享受到创造成功的喜悦。
师生间的对话虽刚开始,但预示着良好的师生关系顺利地形成。
]二、一谈《回声》的启示表诚意,提要求教师点拨:我们已经共享了姓名的乐趣,接下来我们来共享思想。
老师给大家讲一个童年里的故事。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和小伙伴结伴同游一座深山。
小伙伴十分顽皮,跟大山开了一个玩笑。
他先问候大山:你好!只听得大山也友善的回答:你好!他接着又喊:你是个坏蛋!只听得大山也生气地说:你是个坏蛋!在旁边的我十分不解,山与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对话?今天我与大家一样都明白是回声的作用,但对童年的这段趣事,却有着更加丰富深刻的感受。
《回声》PPT课件3 (共34张PPT)
一圈 桥洞 波纹
倒影
碰到 返回
周围
倒影 半圆
桥洞 周围
游到 河岸
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 成新字,并组词。
里 卷 瓜 文 反 哩 圈 呱 纹 返
小河上有座石桥。半圆的桥洞和 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
半圆的小桥和水里的倒影 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 这个比喻句把什么比 作月亮?
把半圆的小桥比作月亮
1、再长的路一步一步得走也能走到终点,再近的距离不迈开第一步永远也不会到达。 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3、现在决定未来,知识改变命运。 4、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5、龙吟八洲行壮志,凤舞九天挥鸿图。 6、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7、当你把高尔夫球打不进时,球洞只是陷阱;打进时,它就是成功。 8、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9、永远不要逃避问题,因为时间不会给弱者任何回报。 10、评价一个人对你的好坏,有钱的看他愿不愿对你花时间,没钱的愿不愿意为你花钱。 11、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12、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13、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担心会犯错。 14、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别人得不到的收获。 15、不管怎样,仍要坚持,没有梦想,永远到不了远方。 16、心态决定命运,自信走向成功。 17、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18、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19、就算生活让你再蛋疼,也要笑着学会忍。 20、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21、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22、糊涂一点就会快乐一点。有的人有的事,想得太多会疼,想不通会头疼,想通了会心痛。 2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4、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关乎命运。 25、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於虚伪的过日子。 26、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27、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28、有时候,生活不免走向低谷,才能迎接你的下一个高点。 29、乐观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乌云后面依然是灿烂的晴天。 30、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3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2、肯承认错误则错已改了一半。 33、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34、好方法事半功倍,好习惯受益终身。 35、生命可以不轰轰烈烈,但应掷地有声。 36、每临大事,心必静心,静则神明,豁然冰释。 37、别人认识你是你的面容和躯体,人们定义你是你的头脑和心灵。 38、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39、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40、事虽微,不为不成;道虽迩,不行不至。 41、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42、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43、要纠正别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没有犯错。 44、仁慈是一种聋子能听到、哑巴能了解的语言。 45、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46、在浩瀚的宇宙里,每天都只是一瞬,活在今天,忘掉昨天。 47、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48、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49、人往往会这样,顺风顺水,人的智力就会下降一些;如果突遇挫折,智力就会应激增长。 50、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不是无知,而是对无知的无知,才是知的死亡。 51、对于最有能力的领航人风浪总是格外的汹涌。 52、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53、年少时,梦想在心中激扬迸进,势不可挡,只是我们还没学会去战斗。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学会了战斗,却已没有了拼搏的勇气。因此,我们转向自身,攻击自己,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 54、最伟大的思想和行动往往需要最微不足道的开始。 55、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6、远大抱负始于高中,辉煌人生起于今日。 57、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58、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59、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从今天开始,每天微笑吧。 60、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天下皆难事。 61、在清醒中孤独,总好过于在喧嚣人群中寂寞。 62、心里的感觉总会是这样,你越期待的会越行越远,你越在乎的对你的伤害越大。 63、彩虹风雨后,成功细节中。 64、有些事你是绕不过去的,你现在逃避,你以后就会话十倍的精力去面对。 65、只要有信心,就能在信念中行走。 66、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67、心中有理想 再累也快乐 68、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69、任何山都可以移动,只要把沙土一卡车一卡车运走即可。 70、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71、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72、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73、如果一个人爱你、特别在乎你,有一个表现是他还是有点怕你。 74、先知三日,富贵十年。付诸行动,你就会得到力量。 75、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76、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惯毁人前程。 77、年轻就是这样,有错过有遗憾,最后才会学着珍惜。 78、时间不会停下来等你,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79、在极度失望时,上天总会给你一点希望;在你感到痛苦时,又会让你偶遇一些温暖。在这忽冷忽热中,我们学会了看护自己,学会了坚强。 80、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回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回声》第二课时教课方案【教课要求】1、学会本课5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语句和由熟字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能依据课文中的句子睁开想象,从而懂得回声形成的原由。
3、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课要点和难点】理解青蛙妈妈的话,弄懂回声形成的原由。
【教前准备】多媒体教课平台。
【教课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课内容和要求〗1、初读课文,认识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
〖教课过程〗(略 )第二课时〖教课内容〗理解课文,知道什么是回声形成的原由;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课过程〗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持续学习《回声》,请同学们把课题齐读一遍。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一、学习第一段1、放录像,相机理解“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象一个大月亮” 。
2、指导读出光景的美。
二、学习第二段1、看录像,谈谈:在这个漂亮的桥洞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第二段,把写小青蛙听到的声音的相关句子画出来,思虑:这些声音是小青蛙在什么地方听见的?3、议论上述问题。
4、指导朗诵小青蛙说的话,注意两次语气的不一样。
三、学习第三段1、指名朗诵,找出写小青蛙这时心情的语句。
2、理解“奇异极了”的意思。
3、指引想象:这时候,小青蛙内心会想些什么?4、小青蛙又是怎么做的?5、指导有感情朗诵小青蛙妈妈的话。
四、学习第四段1、指名读。
2、谈谈:青蛙妈妈是如何做的?3、找出表示青蛙妈妈动作的词语?4、议论: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还能够换成哪些意思相近的词语 ?5、河水发生了什么变化?6、看录像,理解:“激”、“荡”。
7、师生共同用板画再次理解“激”、“荡”的意思。
8、齐读,小结: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五、学习第五段1、指名读青蛙妈妈的话,思虑:青蛙妈妈一共说了几句话 ?用序号标出来。
2、青蛙妈妈第一句说了什么?3、自由读 2、 3 句,思虑:为何说小青蛙的喊声就像这水的涟漪呢 ?4、放录像,想象声波遇到洞壁返回来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