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动的三要素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地震三要素是指

地震三要素是指

地震三要素是指什么---------------------------------------------------------------------- 地震的三要素指的是地震的发震时间、震中、震级。

发震时刻就是地震发生的时刻。

地震发生的地点叫做震中,常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当然也要标明该地的地名。

地震的大小用震级M来表示。

【拓展】地震(英文:earthquake),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

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

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必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

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

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

所谓成功预测地震的例子,基本都是巧合。

对于地震,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提高建筑抗震等级、做好防御,而不是预测地震。

2021年,中国全年大陆地区共发生5.0级以上地震20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7亿元。

地震三要素

地震三要素

地震三要素地震是地球上发生的自然灾害之一,它是由地球内部因地壳运动引起的震动所造成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震,我们需要了解地震的三个重要要素,即地震的原因、震源和地震波。

地震的原因地震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另一种是地球表层的变动。

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是由于地球内部的板块运动和火山活动引起的,这种地震称为板块运动地震。

地球表层的变动是由于地下岩石断裂或滑动引起的,这种地震称为地质构造地震。

板块运动地震是最常见的地震类型。

地球的外部被分为多个大板块和小板块,它们之间相对运动造成地壳中的应力积累,当这种应力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时,岩石就会发生断裂,释放出能量,引发地震。

这种地震一般会发生在板块边界的断层带上,例如太平洋环火山带和欧亚大陆边缘。

地质构造地震主要发生在地壳变动频繁的地区。

当地下岩石产生断层或滑动时,会释放出弹性能量,引发地震。

这种地震一般发生在断层带或活动地壳边界,如中国的北部、南部和西南部地区都是地质构造地震频发区。

震源地震发生的地方称为震源,震源是地震波的起源点。

地震发生时,地震波从震源中心向周围传播,传播形成地震波前波和地震波后波。

根据震源深度的不同,地震可以分为浅震、中震和深震。

浅震是指震源深度在70千米以下的地震,占全球地震总数的大约85%。

这种地震的震中通常在地壳或洋底板块之间的断层带上,例如环太平洋地震带。

浅震的特点是震感强烈,破坏力大,对人类和建筑物造成的影响较大。

中震是指震源深度在70千米至300千米之间的地震,这种地震的发生范围相对较小。

中震的特点是震感较弱,破坏力较小,对人类和建筑物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深震是指震源深度在300千米以上的地震,这种地震通常发生在大陆地壳的深处。

深震的特点是震感较弱,破坏力较小,对人类和建筑物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地震波地震波是地震发生后在地壳中传播的震动。

根据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传播介质的不同,地震波可分为P波、S波和表面波。

P波也称为纵波,是最快传播的地震波。

抗震判断问答

抗震判断问答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

(√)2.在计算地震作用时,多质点体系的高阶振型发挥的贡献比低阶振型小。

(√)3.坚实地基上的房屋震害重于软弱地基和非均匀地基上的房屋震害。

(×)4.多层砌体房屋应优先采用纵墙承重体系。

(×)5.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轴压比越大,抗震性能越好。

(×)6.一般体系阻尼比越小,体系地震反应谱值越大。

(√)7.地基的抗震承载力一定大于静承载力。

(√)8.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横波最快,面波次之,纵波最慢。

(×)9.框架-抗震墙结构中抗震第一道防线是剪力墙。

(√)10.在同等场地、烈度条件下,钢结构房屋的震害较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要大。

(×)1、非结构构件的存在,不会影响主体结构的动力特性。

(×)2、场地类比是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综合确定。

(√)3、一般工程结构均为欠阻尼状态。

(√)4、地震动振幅越大,地震反应谱值越大。

(√)5、当结构周期较长时,结构的高阶振型地震作用影响不能忽略。

(√)6、多遇地震下的强度验算,以防止结构倒塌。

(×)7、砌体房屋震害,刚性屋盖是上层破坏轻,下层破坏重。

(√)8、柱的轴力越大,柱的延性越差。

(√)9、抗震墙的约束边缘构件包括暗柱、端柱和暗梁。

(×)10、排架结构按底部剪力法计算,单质点体系取全部重力荷载代表值。

(√)1.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2.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距(×)3.抗震结构在设计时,应保证有一定的强度、足够的刚度和良好的延性(×)4.设防烈度小于8度时,可不考虑结构物场地范围内发震断裂的影响(√)5.当饱和粉土中粘粒含量百分率达到一定数值后,可初步判为不液化土(√)6.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只能适用于弹性体系(√)7.地震作用下,绝对刚性结构的绝对加速度反应应趋于零(×)8.若结构体系按某一振型振动,体系的所有质点将按同一频率作简谐振动(√)9.地震基本烈度是指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10.结构的刚心就是地震惯性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11.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12.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 ( √ )13.砌体房屋中,满足一定高宽比要求的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 ( √ )14.多层砌体房屋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可直接取max 165.0αα= ( × )15.对多层砌体房屋,楼层的纵向地震剪力皆可按各纵墙抗侧移刚度大小的比例进行分配 (√ )16.建筑场地类别主要是根据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厚度来确定的(√ )17、为防止地基失效,提高安全度,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应在地基土静承载力的基础上乘以小于1的调整系数 ( × )18、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 √ )19、限制梁柱的剪压比,主要是为了防止梁柱混凝土过早发生斜压破坏. ( √ )20、在截面抗震验算时,其采用的承载力调整系数一般均小于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高层抗震设计重要名词解释

高层抗震设计重要名词解释

1.地震可分为诱发地震和天然地震2.震源:地球内部断层错动并引起周围介质振动的部位。

震中:震源正上方的地面位置。

震中距: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

3.地震动三要素:最大振幅、频谱、持续时间。

4.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与火山地震5.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纵波最快、横波次之、面波最慢;所以,在地震发生的中心地区人的感觉是,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6.面波主要有瑞雷波和乐夫波两种形式。

瑞雷波产生的运动形式是使地面晃动的主要原因7.地震动:由地震波传播所引发的地面振动,称为地震动。

8.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

9.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区域内的地表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

10.震中烈度:震中区的地震烈度成为震中烈度。

11.基本烈度: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按一定概率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

12.地震区划:依据地质构造资料、历史地震规律、地震观测资料,采用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方法,可以计算给出每一地区在未来一定时限内关于某一烈度的超越概率,从而,可以将国土划分为不同基本烈度所覆盖的区域。

这一工作称为地震区划。

13.地震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地表破坏、建筑物的破坏、次生灾害。

14.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准则:“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15.抗震设计的总体要求:注意场地选择;把握建筑体型;利用结构延性;设置多道防线;注意非结构因素。

16.场地:是指建筑物所在地,其范围大体相当于厂区、居民点和自然村的范围。

历史震害资料表明,建筑物震害除与地震类型、结构类型登有关外,还与其下卧层的构成、覆盖层厚度密切相关。

17.覆盖层厚度:原意是指从地表面至地下基岩面的距离,在这里指地下基岩或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坚硬土层至地表面的距离,称为覆盖层厚度。

18.结构地震反应: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内力、变形、位移及结构运动速度与加速度等统称为结构地震反应。

地震作用:由于地震动而引起结构内力、变形等反应的因素。

抗震考试资料

抗震考试资料

抗震考试资料一、填空题1.地震分类:分为诱发地震和天然地震。

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与火山地震2.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纵波最快、横波次之、面波最慢。

3. 震级分类,震级每增加一级。

地震所释放出的能量约增加30倍。

大于2.5级的浅震,在震中附近地区的人就有感觉,叫做有感地震;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明显的破坏,叫做破坏性地震。

4. 地震的破坏作用主要爱表现为:地表破坏、建筑物的破坏、次生灾害。

而地表破坏主要表现为地裂缝、地面下沉、喷水冒砂和滑坡。

5. 地震动的三要素有地震动的峰值(最大振幅)、频谱和持续时间。

6. 多层土的地震效应的三个基本因素:覆盖土层厚度、土层剪切波速、岩土阻抗比。

7. 写出单自由度体系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运动方程:022=++x x x ωωξ&&& 震动周期:T=2π/ω=2π√m/k8.水平地震作用时什么时候应该考虑? P----Δ效应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如果楼层侧移满∑∑≥P V h 1.0δ,则应考虑P----Δ效应。

δ表示多遇地震作用下楼层层间位移,h 表示楼层层高,ΣP 表示计算楼层以上全部竖向荷载之和,ΣV 表示计算楼层以上全部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之和。

9.减震原理:耗能减震原理:是利用耗能构件消耗地震传递给结构的能量的减震手段。

吸振减震原理:是通过附加子结构使主题结构的能量向子结构转移的减震方式。

10. 隔震结构原理:隔震层具有较大的阻尼,从而使结构所受地震作用较非隔震结构有较大的衰减,其次,隔震层具有很小的侧移刚度,从而大大延长了结构物的周期,结构加速度反应得到进一步降低,结构位移反应在一定成都上有所增加。

3. 水平地震作用时什么时候应该考虑? P--Δ效应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如果楼层侧移满∑∑≥P V h 1.0δ,则应考虑P----Δ效应。

δ表示多遇地震作用下楼层层间位移,h 表示楼层层高,ΣP 表示计算楼层以上全部竖向荷载之和,ΣV 表示计算楼层以上全部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之和。

抗震 复习资料~

抗震  复习资料~

震源深度: 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70公里以内的为浅源地震,超过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介于70-300公里之间的为中源地震)。

震中距: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震中距在100公里-1000公里近震,超过1000公里为远震)。

地震波:地下岩体断裂,错动产生振动,并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

地震动:由地震波传播引发的地面振动,震中区附近地震动为近场地震动(三要素:峰值、频谱、持续时间)。

震烈度: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各类建筑物遭受某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

等烈度线:具有相同烈度的各个地点的外包线。

震中烈度:震中区的烈度称为震中烈度。

基本烈度: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按一定的概率(10%)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

地震的破坏作用:地表破坏;建筑物的破坏;次生灾害。

抗震设防目的: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限制和减轻建筑物的地震破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基本准则:“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简化两阶段设计方法:按多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它荷载效应的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的弹性变;按罕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甲类建筑: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破坏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其确定须经国家规定的批准权限批准。

乙类建筑: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丙类建筑:一般建筑,包括除甲、乙、丁类建筑以外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

丁类建筑:次要建筑,包括一般的仓库,人员较少的辅助建筑物等。

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

抗震设计总体上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 注意场地选择,把握建筑体型,利用结构延性,设置多道防线,重视非结构因素。

建筑物平、立面布置的基本原则:结构对称、形状规则、质量与刚度变化均匀。

场地:建筑物所在地,其范围大体相当于厂区、居民点和自然村的范围。

影响建筑物震害的因素:地震类型、结构类型、下卧层的构成、覆盖层厚度。

桥梁抗震复习题

桥梁抗震复习题

复习题1.地震动的三要素答:地震动强度振幅、峰值,频谱特性,强震持续时间;2. 什么是基本地震烈度基本地震烈度和E1地震E2地震是什么关系答:基本地震烈度是指该地区今后一个时期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即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规定的烈度;3.地震按照成因、震源的深浅、震中距的远近等的分类;一些有关地震的术语含义;答:按照成因可分为:火山地震、陷落地震、构造地震、诱发地震按照震源的深浅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按照震中距的远近可分为:地方震、近震、远震4. 地震波包含了哪几种波它们的传播特点是什么各种波的速度对比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纵波:在传播过程中,其介质质点的震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一致;纵波的周期较短,振幅较小,波速较快,在地壳内的速度一般为200-1400m/s;横波:在传播过程中,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垂直;横波的周期较长,振幅较大,波速较慢,在地壳内的速度一般为100-800m/s;面波瑞利波:传播时,质点在与地面垂直的平面内沿波前进方向做椭圆反时针方向运动;振幅大,在地表以竖向运动为主;乐浦波:传播时,类似蛇形运动,质点在地平面内做与波前进方向相垂直的运动;5. 地震动、地震波的概念;地震动:也称地面运动,是指由震源释放出来的地震波引起的地表附近土层的震动;地震波:当震源岩层发生断裂、错动时,岩层所积聚的变形能突然释放,引起剧烈的振动,振动以弹性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这种波就称为地震波;6. 地震震级、地震烈度的概念,两者之间的区别与关联,地震震级和地震释放的能量之间的关系;地震震级:衡量一次地震大小的等级,用符号M表示;比较通用的是里氏震级用Ml表示,定义为:在离震中100Km处用伍德-安德生式标准地震仪所记录到的最大水平动位移以微米计的常用对数值,即 Ml=lgA地震烈度:用来衡量地震破坏作用大小的一个指标;联系与区别:对于一次地震而言,震级只有一个,烈度则随着地点的变化而有若干个;一般来说,震中的烈度最高,离震中越远,地震影响越小,烈度越低;关系:Ml=+震中烈度7.影响地震动特性的因素;答:包括震源、传播介质与途径、局部场地条件这三类;8.地震烈度是按什么标准进行区分的答:按地震烈度表的标准进行区分主要依据是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地貌变化特征、地震时人的感觉、家具器物的反应等;9.地震造成的地表破坏有哪些现象答:地裂缝、滑坡、砂土液化软土震陷;10. 引起桥梁震害的原因;答:所发生的地震强度超过了抗震设防标准,这是无法预料的;桥梁场地对抗震不利,地震引起地基失效或地基变形;桥梁结构设计、施工错误;桥梁结构本身抗震能力不足;11.桥梁震害现象及对应的预防措施;答:1、支撑连接部位失效主要是落梁:1、规定支承连接部位的支承面最小宽度2、在相邻梁之间以及梁、墩之间安装约束装置2、碰撞引起的破坏:可通过设置较大的间距来避免;3、桥墩、桥台破坏:1、控制损伤部位发生在桥墩上,且控制损伤发生的程度2、提高墩柱的横向钢筋配置;3、合理的节点配筋,足够的纵筋锚固长度;4、合理的台身构造设计,确保台后填土的质量;4、基础破坏:1、采用能力保护设计方法,给桩基础提供足够的强度;2、加强桩顶与承台联结构造措施,延长桩基深入稳定土层的长度等12. 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技术指标;答:峰值加速度、反映普特征周期;13. 桥梁工程抗震设防标准考虑哪三方面因素答:1、桥梁的重要性、抢修和修复的难易程度2、地震破坏后,桥梁结构功能丧失可能引起的破坏3、建设单位所能承担抗震防灾的最大经济能力14.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划分的A 、B 类桥梁标准是什么城市桥梁抗震设计的A 、B 、C 类设计方法有什么不同答: 公路的A 类桥梁标准是单跨跨径超过150m 的特大桥,B 类是除A类以外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的桥梁,以及二级公路上的大桥、特大桥等;城市的15. 桥梁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包括哪些方面答:桥梁结构合理抗震选型:1、选择桥位时,应尽量避开抗震危险地段,充分利用抗震有利地段2、避免或减轻在地震作用下,因地基变形或地基失效造成的破坏3、合理确定结构设计方案桥梁结构抗震体系选择:应合理选用延性抗震体系、减隔震体系;16. 抗震规范规定在什么情况下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答: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时的拱式结构、长悬臂桥梁结构和大跨度结构,以及竖向作用引起的地震效应很重要时,应考虑竖向地震的作用;17. 什么是桥梁抗震三水准设防目标和两阶段设计方法答: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到;第一阶段设计取第一水准的地震动参数计算结构的弹性地震作用标准值和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进行构件截面的承载力验算;第二阶段设计取第三水准的地震动参数进行结构薄弱部位的弹塑性层间变形验算,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18.加速度反应谱的概念,熟悉抗震规范的加速度反应谱的形状、几个转折点处自振周期值,反应谱法的适用范围,与静力法的区别;答:加速度反应谱:对不同周期和阻尼比的单自由度体系,在选定的地震加速度g δ••输 入下,可以获得一系列的相对位移δ、相对速度•δ、绝对加速度••••+δδg 的反应时程曲线,以不同单自由度体系的周期T i 为横坐标, 以不同阻尼比ξ为参数,就能绘出最大绝对加速度的谱曲线;反应谱法的适用范围:只适用于弹性范围分析;与静力法的区别:静力法只考虑地面运动,而反应谱法同时考虑了地面运动和结构 的动力特性;19.结构自振周期与何因素有关单自由度体系的自振周期计算公式;答:与等效振形刚度和等效振形质量有关;计算公式:km T π2= 20.水平地震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1.反应谱法、振型分解法、时程分析法的相关概念,适用条件;时程分析法的稳定条件;反应谱法:通过反应谱概念巧妙地将动力问题静力化,概念简单,计算方便,可以使用 较少的计算量获得结构的最大反应值;适用条件:只适用于弹性阶段分析;振形分解法:是针对每一时刻各方向、各振形的反应进行叠加;适用条件:只适用于线弹性且采用比例阻尼矩阵结构的时程反应分析;时程分析法:是从选择合适的地震动输入出发,采用多节点多自由度的结构有限元动力计 算模型建立地振动方程,然后采用积分方法对方程进行分解,计算地震过程中每一瞬时结构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反应,从而分析出结构在弹性和非弹 性阶段内力变化以及构建逐步开裂、损坏直至倒塌的全过程;适用条件:适用于各种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体系的线性和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时程反应分析法的稳定条件:在β=1/4时为等加速度法,β=1/6时为线加速度法;法β-Newmark 在41≥β时是无条件稳定的,在410<<β时是有条 件稳定的,;等加速度法是无条件稳定的,线加速度法是有条件稳定的, wilson-θ在37.1≥θ时是无条件稳定的;22.什么是抗震概念设计答: 是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获得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正确地解决结构 总体方案、材料使用、细部构造,以达到合理抗震设计的目的;23.延性的概念、延性系数的定义;延性与延性系数的关系;钢筋混凝土桥墩延性的影响因 素;延性的概念:在初始强度没有明显退化的情况下的非弹性变形能力;延性系数的定义:分为曲率延性系数、位移延性系数;曲率延性系数定义为极限曲率与屈服曲率之比,位移延性系数定义为最大位移与屈服位移之比;延性与延性系数的关系:延性是指非弹性变形的能力,位移延性系数是指最大位移与屈 服位移之比,都与变形有关,一个结构可以有较大的变形能力,但实 际可利用的延性却可能较低,原因是收到容许变形值的限制,柔性高 柱墩即为此例;钢筋混凝土桥墩延性的影响因素:截面箍筋配置水平;24.桥墩结构延性系数与截面曲率延性系数的关系,桥墩高度以及基础刚度对桥墩结构延性系数的影响;25. 能力设计方法的概念,桥梁结构抗震设计中什么构件适宜选作延性构件;能力设计方法的概念:在结构的延性构件和能力保护构件之间建立强度安全等级差异, 以确保结构不会发生脆性的破坏;例如长宽比大于的悬臂墩以及长宽比大于5的双柱墩,适宜作为延性构件;26.结构延性大小与地震力大小的关系; F F y E=∆μ,即强震动激起的单自由度弹性系统的最大地震惯性力F E 与相应系统屈服力F y 之比;27. 延性结构根据延性性能的发挥程度,可分为哪三种情况完全延性结构普通的公路桥梁、有限延性结构重要性桥梁、完全弹性结构关键桥性梁;28.什么是延性构件的抗弯超强现象产生原因是什么延性构件的抗弯超强现象:钢筋混凝土墩柱的实际抗弯承载能力大于其设计承载能力;产生的原因:1钢筋实际屈服强度大于设计强度;2钢筋硬化引起极限强度大于屈服强度;3混凝于实际抗压强度大于设计强度,而约束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显着大于屈服压应变;29. 在钢筋混凝土桥墩延性抗震设计中,横向箍筋的三个重要作用是什么答:1提供斜截面的抗剪承载力;2提高塑性铰区的截面转动能力,以提高受压区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3阻止纵向钢筋过早屈曲;30.延性构件屈服后位移计算的准则有哪几条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工程抗震复习要点

工程抗震复习要点

抗震结构设计考试重点一、1、地震动三要素:幅值、频谱、持续时间。

2、地震强度通常用震级和烈度等反映。

(1)震级相差一级,能量就要相差32倍之多。

(2)虽然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距离震中不同的地点,地震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即地震烈度不同。

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大,地震烈度愈高;离震中愈远,地震烈度就愈低。

3、为评定地震烈度,就要建立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地震烈度表。

它是以描述震害宏观现象为主的,即根据人的感觉、器物的反应、建筑物的损坏程度和地貌变化特征等方面的宏观现象进行判定和区分。

4、地震区划是指根据历史地震、地震地质构造和地震观测等资料,在地图上按地震情况的差异划出不同的区域;(1)《抗震规范》将50年内超越概率为10% 的烈度值称为基本地震烈度,超越概率为63.2%的烈度值称为多遇地震烈度。

(2)地震动参数即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加速度反应谱;(3)抗震设防烈度一般情况下应采用区划图中的地震基本烈度。

5、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都是地球上的4个主要地震带之一。

6、地震灾害的三个方面:地表破坏、工程结构的破坏和次生灾害造成的破坏。

7、(1)抗震设防的依据是抗震设防烈度,一般情况下采用基本烈度。

(2)基本烈度与众值烈度相差约为1.55度,而基本烈度与罕遇烈度相差约为1度。

8、.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1)甲类(特殊设防类)建筑——指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如产生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大爆炸)。

该类建筑必须经国家规定的批准权限批准。

(2)乙类(重点设防类)建筑——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如城市生命线工程建筑和地震时救灾需要的建筑。

(3)丙类(标准设防类)建筑——指一般建筑,包括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等。

(4)丁类(适度设防类)建筑——指次要的建筑,如遇地震不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经济损失的一般仓库、人员较少的辅助性建筑等。

9、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各类建筑的抗震设计,应符合下列设防标准:(1)甲类建筑应采取特殊的抗震措施;(2)乙类建筑除《抗震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可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度采取抗震措施,但设防烈度为9度时可适当提高(3)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采取抗震措施(4)丁类建筑可按本地区设防烈度降低一度采取抗震措施,但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答案
求可低于主要抗侧力构件。(√) 16. 在进行梁端弯矩调幅时,可先进行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梁端弯矩组合后再进行调幅。
(×) 17.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可以先浇柱,后砌墙。(×) 18. 构造柱必须单独设置基础。(×) 19. 地震时内框架房屋的震害要比全框架结构房屋严重,比多层砖房要轻。( ×) 20. 中心支撑与偏心支撑相比具有较大的延性。(×) 21. 耗能梁段的屈服强度越高,屈服后的延性越好,耗能能力越大。(×)
三、 判断题
1. 构造地震分布最广,危害最大。(√) 2. 体波可以在地球内部和外部传播。( ×) 3. 横波向外传播时,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垂直。(√) 4. 地震现象表明,横波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 5. 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大,地震烈度愈小。(×) 6. 纵波的特点是周期较长,振幅较大。(×) 7. 横波只能在固体内传播。(√) 8. 对应于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烈度也只有一个。(×) 9. 震害表明,坚硬地基上,柔性结构一般表现较好,而刚性结构有的表现较差。(√) 10. 一般来讲,震害随场地覆盖层厚度的增加而减轻。(×) 11. 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小于地基土的静承载力。(×) 12. 结构的自振周期随其质量的增加而减小,随刚度的增加而加大。(×) 13. 一般而言,房屋愈高,所受到的地震力和倾覆力矩愈大,破坏的可能性也愈大。(√) 14. 弯曲构件的延性远远小于剪切构件的延性。 (×) 15. 在同等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的情况下,对于不同的结构类型,其次要抗侧力构件抗震要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区域内的地表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 M(地震震级)大于 5 的地震,对建筑物就要引起不同程度的破坏,统称为破坏性地
震。我国地震烈度表分为十二度,用罗马数字表示。 8. 什么是基本烈度和设防烈度?什么是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答:基本烈度: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我国取 50 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按一定概

建筑结构抗震重点知识2

建筑结构抗震重点知识2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知识整理第1章绪论地震分为诱发地震和天然地震(构造地震、火山地震)。

震源、震中、震中距、等震线(等烈度线)地震动:由地震波传播引起的地面振动。

地震动的峰值、频谱和持续时间成为地震动三要素。

地震波分为体波(P、S)、面波(R、L),P最快,S次之,面波最慢。

纵波引起上下颠簸运动,横波引起地面水平运动;瑞雷波是形成地面晃动的主要原因。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纵波最快,横波次之,面波最慢。

地震震级、地震烈度、基本烈度、多遇地震烈度、罕遇地震烈度M=1+2/3*I0地震的破坏作用:①地表破坏(地裂缝、地面下沉、喷水冒砂、滑坡)②建筑物的破坏建筑物的动力破坏主要表现为主体结构强度不足所形成的破坏和结构丧失整体性。

③次生灾害水坝、燃气管道、供电线路破坏、有毒物质容器破坏造成水灾、火灾、空气污染抗震设防三个水准见教材P9“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基本准则采用两阶段设计方法实现三个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第—阶段设计:按多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的弹性变形。

第二阶段设计:按罕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类建筑抗震设防见教材P10概念设计基本原则:①注意场地选择。

地震区的建筑宜选择有利地段,避开不利地段,不在危险地段建设②把握建筑体型。

结构对称、形状规则、质量与刚度变化均匀。

平面不规则的类型: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竖向不规则的类型:侧向刚度不规则,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楼层承载力突变③利用结构延性。

④设置多道防线。

⑤重视非结构因素。

特别注意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之间要有可靠地连接或锚固。

第2章场地与地基多层土的地震效应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覆盖层厚度、土层剪切波速、岩土阻抗比。

覆盖层厚度:地下基岩或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坚硬土层至地表面的距离。

场地类别根据覆盖层厚度和等效剪切波速分为ⅠⅡⅢⅣ共四类。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知识点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知识点

地震可以划分为:诱发地震(人工爆破)和天然地震(构造地震、火山地震)。

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

震中距: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纵波最快、横波次之、面波最慢。

地震动的三要素:峰值(最大振幅)、频谱和持续时间。

地震危险性分析:指用概率统计方法评价未来一定时间内,某工程场地遭受不同程度地震作用的可能性。

地震烈度:指某一区域内的地表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

一次地震,表示地震大小的震级只有一个,地震烈度可以有多个。

基本烈度: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按一定概率(我国取10%)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

它是一个地区进行抗震设防的依据。

地震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为:地表破坏、建筑物破坏、次生灾害。

小震:50年被超越概率为63.2%,中震:50年被超越概率为10%,大震:50年被超越概率为2%。

基本烈度较多遇地震烈度约高1.55度,而较罕遇地震烈度约低1度。

三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要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损坏,但经一般修理即可恢复正常使用;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

两阶段设计:第一阶段设计:按多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的弹性变形。

这一阶段设计,保证了第一水准的强度要求和变形要求。

其k值相当于基本烈度的13。

第二阶段设计:在罕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这一阶段设计,旨在保证结构满足第三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

其k值相当于基本烈度的1.5〜2倍。

建筑抗震设计在总体上要求把握的基本原则:注意场地选择,把握建筑体型,利用结构延性,设置多道防线,重视非结构因素。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将建筑物按其用徐的重要性分: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标准设防类、适度设防类。

地震专业知识材料

地震专业知识材料

防震减灾专业知识一、“地震三要素”发震时刻、震级、震中。

二、地震波一般可分为:体波和面波1、体波:可以在地球内部传播2、面波:只限于近地表层附近传播可分为:瑞雷波、勒普波纵波和横波地震发生时地面受到巨大的振动,这种巨大的振动是震源产生的地震波所造成的,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

振动方向与波前进的方向相垂直的是横波,与传播方向相一致为纵波。

纵波每秒种传播速度5--6千米,能引起地面上下跳动;横波传播速度较慢,每秒3--4千米,能引起地面水平晃动。

纵波是象多米诺骨牌一样你推我我推它,由直线形式向四周传播的,速度较快,对地面的振动是上下颠动; 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振动传播的方向一致的波。

横波是象水波一样向四周传播,速度较纵波慢,对地面的振动是左右摇晃,所以地震时人们首先感到的是上下颠动的纵波,几秒钟后才感到摇摇晃晃的横波。

: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振动传播的方向垂直的波。

三、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

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在实际测量中,震级则是根据地震仪对地震波所作的记录计算出来的。

地震愈大,震级的数字也愈大,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

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

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

也就是说,一个6级地震相当于32个5级地震,而1个7级地震则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的震级为8.9级。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弱震震级小于3级。

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

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

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

抗震名词解释要点

抗震名词解释要点

地震波:每次地震所释放的变形能力以波动的形式通过地球介质从震源向四周传播。

地震震级:表示一次地震时所释放能量的多少。

地震烈度: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

基本烈度: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按一定的超越概率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我国按10%)抗震设防的目标: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减轻建筑物的地震破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两阶段设计方法:1.当遭遇第一水准烈度时,结构处于弹性变形阶段。

按与设防烈度对应的多遇地震烈度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组合,进行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的弹性变形,从而满足第一水准和第二水准的要求,并通过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来满足第三水准设计2.当遭遇第三水准烈度时结构处于非弹性阶段。

还应按与设防烈度相对应的罕遇烈度的地震作用效应进行弹塑性层间位移验算,并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满足第三水准的要求抗震概念设计:是指根据地质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总体设计准则、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的总体布置,确定细部构造的设计过程。

抗震构造措施: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不需要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必须采取的细部要求。

地震作用:我们将地震时由地面运动加速度振动在结构上产生的惯性力。

结构地震反应:地震时地面振动使建筑物结构产生的内力、变形、位移和结构运动速度、加速度等的统称。

地震反应谱:是指单自由度体系最大地震反应与体系自震周期T之间的关系曲线,根据地震反映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位移反应谱,速度饭谱及加速度反应谱。

自由度:计算简图中各质点可以运动的独立参数称为结构体系的自由度。

地基土的液化:由饱和松散的砂土,粉土颗粒组成的土层,在强烈地震下,土体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剪强度为零,形成了性质类似“液体”的现象。

地震动的三要素:峰值、频谱、持续时间。

地震震级每每升高一级,能量上升32倍。

等烈度线:具有相同烈度的地区的外包线。

地震引起的破环形式:地表破坏、建筑及桥梁结构破坏、次生灾害。

建筑抗震试卷内容

建筑抗震试卷内容

建筑抗震试卷内容建筑结构抗震试题库名词解释(每题3分1、震源:地球内部断层错动并辐射出地震波的部位。

震源不是⼀个点,是有⼀定的深度和范围);2 震中:震源在地⾯上的投影点。

震中周围的地区称为震中区(极震区)。

3 等震线:把地⾯上破坏程度相近的点连成的曲线。

4地震系数:表⽰地震时地⾯运动最⼤加速度与重⼒加速度的⽐值。

5动⼒系数:地震时体系最⼤加速度反应与地⾯最⼤加速度之⽐。

6抗震设防标准:衡量抗震设防要求⾼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

7 覆盖⼟层厚度——地下基岩岩⾯或剪切波速>500 m/s的⼟层到地表⾯的距离8地震反应谱:单⾃由度体系的地震最⼤绝对加速度反应Sa与其⾃振周期T的关系,记为Sa(T)为便于求地震作⽤,将单⾃由度体系的地震最⼤绝对加速度、速度和位移与其⾃振周期T的关系定义为地震反应谱。

9 地震震级:反应⼀次地震释放能量多少的度量。

⼀次地震只有⼀个震级,震级⽤M表⽰,国际通⽤的是⾥⽒震级。

10地震烈度:某⼀地点地⾯受地震影响的震动强烈程度,由地⾯建筑的破坏程度,⼈的感觉,物体的振动及运动强烈程度⽽定。

主要由地⾯震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确定。

11 地震区划:是指根据历史地震、地震地质构造和地震观测资料,在地图上按基本烈度划分为不同的区,做为抗震设计的依据。

12 设计特征周期:抗震设计⽤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反映地震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等因素的下降段起始点对应的周期值,简称特征周期。

13. 地基⼟液化:在地下⽔位以下的饱和松砂和粉⼟受到地震的振动作⽤,⼟颗粒间有压密的趋势,孔隙⽔压⼒增⾼以及孔隙⽔向外运动,这样,⼀⽅⾯可能引起地⾯上发⽣喷砂冒⽔现象,另⼀⽅⾯更多的⽔分来不及排除,使⼟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形成有如“液体”⼀样的现象,称为液化。

14 抗震措施: 除地震作⽤计算和抗⼒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

15抗震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称为设防烈度(⽤Id表⽰)。

地震动的名词解释

地震动的名词解释

地震动的名词解释地震动是指地震引起的地面运动现象,它包括地面的震动、振动和摇晃等。

地震动是地震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对于地震灾害的评估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地震动是由地震波导致的。

地震波是地震能量在地球内部传播时产生的波动现象,它以地震震源为起始点,形成脉冲形式的波动,以不同的方式传播到地球表面。

地震波根据传播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纵波、横波和表面波。

纵波是地震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波,它的波动方向和传播方向一致。

纵波使地面沿着波的传播方向作压缩和膨胀的运动,相当于一种“压缩性”波动。

纵波经过后,地面会有类似弹性体弹起弹落的振动现象。

横波是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地震波。

它的传播速度稍慢于纵波,但比表面波快。

横波会使地面发生水平方向的摇摆,对建筑物的水平抗震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表面波是地震波传播到地面表面后产生的,它沿着地面传播,速度较慢,但振幅较大。

表面波包括Rayleigh波和Love波,Rayleigh波使地面呈现出像海浪一样的起伏波动,而Love波使地面呈现出水平方向的振动。

地震动的特点包括地面振动的频率、幅度和持续时间。

频率是指地震动的震幅随时间变化的快慢,一般以赫兹(Hz)为单位。

地震动的频率影响着建筑物等结构的共振情况,频率越高,共振效应越明显。

幅度是指地面振动的强弱程度,常以加速度或速度来表示。

持续时间是指地震动的持续时间长短,长时间的震动会对建筑物产生更大的影响。

地震动的强度可以用地震烈度来描述。

地震烈度是根据地震对人造及自然物体的破坏程度进行评估的标准,能够客观反映地震灾害的危害性。

常用的地震烈度标度有麦加利地震烈度标度、日本地震烈度标度和中国地震烈度标度等。

为了评估地震动对建筑物的影响,研究人员通常使用地震动参数来进行分析。

常用的地震动参数有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和时程。

峰值加速度是指地面振动加速度的最大值,它是衡量地震动强度的重要指标。

峰值速度则是地面振动速度的最大值,通常用于评估建筑物的风险。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重点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重点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重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总复习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地震动和近场地震动?P3答:由地震波传播所引发的地面振动,叫地震动。

其中,在震中区附近的地震动称为近场地震动。

2.什么是地震动的三要素?P3答:地震动的峰值(振幅)、频谱和持续时间称作地震动的三要素。

3.地震按其成因分为哪几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哪一类?答: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等几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构造地震。

4.什么是构造地震、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深度?P1答:由于地壳构造运动使深部岩石的应变超过容许值,岩层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面震动,这种地震称为构造地震,一般简称地震。

地壳深处发生岩层断裂、错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震源至地面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一般震源深度小于60km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60~300km的称为中源地震;大于300km的称为深源地震;我国绝大部分发生的地震属于浅源地震,一般深度为5~40km。

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震中邻近地区称为震中区,地面上某点至震中的距离称为震中距。

5.地震波分哪几类?各引起地面什么方向的振动?P1-3答:地震波按其在地壳传播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体波和面波。

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称为体波,体波又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

纵波引起地面垂直方向的震动,横波引起地面水平方向震动。

在地球表面传播的波称为面波。

地震曲线图中,纵波首先到达,横波次之,面波最后到达。

分析纵波和横波到达的时间差,可以确定震源的深度。

6.什么是震级和地震烈度?几级以上是破坏性地震?我国地震烈度表分多少度?答:震级:指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是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

(1)m=2~4的地震为有感地震。

(2)m>5的地震,对建筑物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3)m>7的地震,称为强烈地震或大地震。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区域内的地表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

M(地震震级)大于5的地震,对建筑物就要引起不同程度的破坏,统称为破坏性地震。

建筑抗震设计综合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液化2覆盖层厚度3

建筑抗震设计综合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液化2覆盖层厚度3

《建筑抗震设计》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液化:2、覆盖层厚度:3、卓越周期:4、地震动及三要素:5、震源:6、震中距:二、简答题1、我国《抗震规范》将场地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场地类别是依据哪些指标确定的?2、何谓结构地震反应?地震反应与哪些因素有关?3、建筑抗震设计在总体上要求把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4、建筑物的震害与哪些因素有关?5、在抗震设计中,应尽量满足哪三强三弱?并简要说明。

三、计算题有一钢筋混凝土三层框架,位于Ⅲ类场地,8度设防区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 ,已知一、二、三层质点重kg m 3110125⨯= kg m 3210115⨯=kg m 331050⨯=;对应的m H 51=,m H 92=,m H 133=;m kN k /2550001=,m kN k /2050002=,m kN k /1050003=;s T 716.01= s T g 45.0= 16.0max =α 0673.0=n δ 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三质点体系在多遇地震下的各层水平地震作用、顶点最大位移。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液化:饱和松散的砂土或粉土(不含黄土),地震易发生液化现象,使地基承载力丧失或减弱,甚至喷水冒砂,这种现象一般称为砂土液化或地基土液化。

2.覆盖层厚度:原意是指从地表面至地下基岩面的距离。

为了实用方便,我国建筑抗震规范进一步采用土层的绝对刚度定义覆盖层厚度,即地下基岩或剪切波速大于500m/s 的坚硬土层至地表面的距离,称为覆盖层厚度。

3.卓越周期:在岩层中传播的地震波,本来具有多种频率成份,其中,在振幅谱中幅值最大的频率分量所对应的周期,称为地震动的卓越周期。

4.地震动及三要素:由地震波传播所引发的地面振动,通常称为地震动。

地震动的峰值(最大振幅)、频谱和持续时间,通常称为地震动的三要素。

5.震源:地球内部断层错动并引起周围介质振动的部位称为震源。

6.震中距: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叫做震中距。

地震三要素是什么

地震三要素是什么

地震三要素是什么
地震三要素
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地球表面的振动叫地震。

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叫地震三要素。

通过分布在不同地点的三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地震波的到时,可以确定地震震中位置。

地震预报"三要素"是指: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

地震预报是对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以及地震影响烈度和破坏损失程度的预测。

地震预报的三要素仅指发震时间、地点(震中位置)和震级(震级大小)。

什么叫构造地震?
地球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从而内部产生巨大的力,这种作用力,叫地应力。

在地应力长期缓慢的积累和作用下,地壳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当地应力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强度时,岩层产生断裂错动,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释放,迅速传到地面,这就是构造地震。

世界上90%以上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

强烈的构造地震破坏力很大,是人类预防地震灾害的主要对象。

简述近场地震动,以及地震动三要素的概念

简述近场地震动,以及地震动三要素的概念

1.简述地震动三要素的概念
答:地震动的三要素是幅值,频谱和持时。

地震动的持时是非线性分析时的重要参数,地震动的持续时间可以反应出地震循环作用的强弱。

对于线弹性分析,地震的最大效应,且变形可恢复,因此持时不是重要特征。

但是,进入非线性以后,某些结构会由于持时较长的地震动而导致破坏。

地震动参数是工程抗震设计的依据,不同工程对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深度以及提供的参数的要求不同,这取决于工程的类型,工程的安全性,危险性以及社会影响等因素。

比如对一般工业民用建筑,中国已经颁发的抗震设计规范都以基本烈度为基础来确定设防烈度,以烈度值换算成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进行抗震设计,但对一些重要工程和特殊工程如超高层建筑,大桥、大坝、核电厂等只提供峰值加速度还不能满足抗震设计要求,还必须提供地震过程的频率特性和强震动的持时等地动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动的三要素名词解释
地震是一种地壳运动形式,由于地壳内部的应力积累超过其承受力而引起的地
质灾害。

而地震动则指地震过程中产生的能量通过地球内部的传播而形成的震动波。

地震动是地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预测和评估地震对建筑物和人类造成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地震动的三要素即指地震动的频率、振幅和时间。

1. 频率
频率是地震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指的是地震动波形中震动的重复次数。

频率
可以分为低频、中频和高频三个范围。

低频地震动的频率一般在0.1Hz以下,中频地震动的频率在0.1Hz到1Hz之间,高频地震动的频率在1Hz以上。

不同频率的
地震动对建筑物和土地的影响不同,低频地震动对土地的液化引起的破坏更严重,而高频地震动对建筑物的破坏更为严重。

2. 振幅
振幅是地震动波形中震动的幅度大小,它反映了地震动的能量释放量。

振幅可
用于描述地震动的强度,通常使用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来表示。

峰值加速度是地震动在短时间内达到的最大加速度值,而峰值速度则是地震动在短时间内达到的最高速度值。

地震动的振幅大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和土地的抗震能力,振幅较大的地震动容易引发建筑物的倾覆和土地的滑坡等地质灾害。

3. 时间
地震动的时间也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它指的是地震动波形中震动发生的时间段。

地震动的时间可以分为短周期地震动和长周期地震动。

短周期地震动通常发生在几秒钟内,其频率较高,对建筑物和人类的影响较大;而长周期地震动发生时间较长,一般在几十秒到几分钟之间,其频率较低,对土地的影响较明显。

地震动的时间特征影响着建筑物的自振周期和结构的共振情况,而共振可能导致建筑物的破坏。

综上所述,地震动的三要素即频率、振幅和时间是描述地震动特征的重要指标。

它们对地震对建筑物和土地产生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在地震预测和抗震设计中,准确地解释和评估地震动的三要素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帮助减少地震对人类造成的损失,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