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入颗粒物PM10(滤膜称重法)(5.1)测定方 法 验 证 报 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验证报告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 GB/T 18204.2-2014(5.1)

1. 目的

验证滤膜称重法测定公共场所的可吸入颗粒物PM 10指标,来判断在本实验室此方法的适用性。 2. 方法内容 2.1 原理

使用带有10PM 切割器的滤膜采样器进行空气采样,空气中的颗粒物经切割器分离后,可吸入颗粒物10PM 被采集在滤膜上,经实验室称量可得到10PM 的质量,再除以采气体积即得出可吸入颗粒物10PM 的质量浓度。 2.2 仪器设备和材料

2.2.1 可吸入颗粒物10PM 滤膜采样器:颗粒物捕集特性

1.05.1,5.01050±=±=g a m m D σμμ 其中:50a D 为捕集效率为50%时所对应的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直径;g σ为捕集效率的几何标准差。

2.2.2 流量计:精度2.5级。 2.2.3 分析天平:精度0.00001g 。 2.2.4 计时器:计时误差<1%.

2.2.5 滤膜:0.3㎛粒子过滤效率不低于99.99%。

2.2.6 温度计:最小分度值不大于1.0℃,测量精度±1.0℃。 2.2.7 大气压力计: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05 kPa ,精度±0.2kPa 。 2.2.8 采样泵:恒流精度±5%设定值。 2.2.9 干燥器。 2.3 测量步骤

2.3.1 将滤膜编号,放入干燥器中平衡24h ,用天平秤出初始质量。 2.3.2 用一级皂膜流量计对采样流量计进行校准,误差≤5%。 2.3.3 采样布点

2.3.3.1 室内面积不足50㎡的设置1个测点,50㎡~200㎡的设置2个测点,

200㎡以上的设置3个~5个测点。

2.3.3.2 室内1个测点的设置在中央,2个采样点的设置在室内对称点上,3

个测点的设置在室内对角线四等分的三个等分点上,5个测点的按梅花布点,其他的按均匀布点原则布置。

2.3.3.3测点距离地面高度1m~1.5m ,距离墙壁不小于0.5m 。 2.3.3.4测点应避开通风口、通风道等。

2.3.4 按使用说明书连接采样器,装上滤膜,将采样流量调整到规定值。 2.3.5 根据检测现场环境状况设定采样时间。 2.3.6 测量现场的环境温度和大气压力。

2.3.7 将采集有颗粒物的滤膜带回实验室,放入干燥器中平衡24h ,用天平称出

终质量。 2.4 结果计算

2.4.1 采气体积换算:按式(1)换算成标准状态下采气体积。

00273p p

T T V V t ⨯

+⨯

= ………………(1) 式中:

0V 一一标准状态下的采气体积,单位为升(L );

t V 一一实际采气体积,为采样流量与采样时间乘积,单位为升(L ); T 一一采样点的气温,单位为摄氏度(℃); 0T 一一标准状态下的绝对温度,273K ; p 一一采样点的大气压,单位为千帕(kPa ); 0p 一一标准状态下的大气压,101kPa 。

2.4.2 浓度计算:可吸入颗粒物10PM 质量浓度计算见式(2)。

10000

1

20⨯-==

V m m V m ρ ………………(2) 式中:

ρ一一可吸入颗粒物10PM 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没立方米(mg/㎥); m 一一10PM 颗粒物质量,单位为毫克(mg )

V一一标准状态下的采气体积,单位为升(L);

m一一滤膜终质量,单位为毫克(mg);

2

m一一滤膜初质量,单位为毫克(mg)。

1

2.4.3 结果表达:一个区域的测定结果以该区域内各采样点质量浓度的算术平均

值给出。

2.5 检出限

当采气体积为5㎥时,本法最低检出可吸入颗粒物

PM的质量浓度为

10

0.01mg/㎥。

3.方法验证结果

实验室对尚客优品酒店进行实际测量,测量6次,结果如下(单位:mg/㎥)

点位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平均值S i RSD i 1#0.0950.0920.0880.1030.0960.0940.0950.005 5.26% 2#0.1280.1120.1210.1360.1180.1130.1210.007 5.83% 3#0.0830.0870.0800.0810.0850.0890.0840.003 4.14% 4.结论

经验证,本实验室已具备开展该方法测试所需的仪器设备并已达到相

关仪器检定标准,相关操作人员技术成熟,分析结果准确。相对偏差、相

对标准偏差满足标准要求。表明本实验室已具备开展该方法进行测试的能

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