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阿司匹林致消化道出血检查方法的相关性研究

合集下载

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

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
导管常见并 发 症 观 察 与护 理 [J].护 理实 践 与研 究 ,2011。8 (21):40-41. [7] 王丽芬 ,马湘云.住院患者 健康教育 的实施及质量管理 [J].护 理实践与研究 ,2007,4(7):31—32. [8] 毕月红 ,王欣然 ,韩斌如.ICU压疮高危病人 的预 防[J].护理研 究 ,2010,24(4C):1086—1088.
断加深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 的“三级 预防体 系”在 临床工作 中已深人人心 ,与之相伴 的是抗 血栓药 物 的广 泛应用 … 。抗 血栓药物 阿司匹林可 以使 血小板 聚集 被抑制 ,预 防血栓的形 成 ,使梗 死的几率 降低 34% ,脑卒 中降低 25% -2 J,同时也增加 了消化道 出血 的风险 ,因此减少 出血 事件成 为进一 步提高治 疗结果 的主要 目标。 目前临床上阿司匹林并发上消化道 出血 的报道较多 ,而对药物 引起上消化道 出血 的预防、护理及健康 教育报道较少 。近年来 ,我科积极推行优 质护理 ,采取 了心理 干预 、引导遵 医行为 、排便指 导等 护理干 预措施 ,旨在 降低 阿 司 匹林致上消化道 出血 患者再 出血发生 率 ,提高 出院患者对 医院护理 的满意度 ,现报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0年 9月 一2011年 9月因 口服阿司 匹林致上消化道 出血住 院患 者 86例 ,男 7O例 ,女 16例 。年 龄 56-78岁 ,平均 (64±5.6)岁 。所 有入选 患者均符 合上 消
(收稿 日期 :2012—11—06) (本文编辑 崔兰英 )
[2]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 学分会肝衰竭 与人工肝学组 .非生物型人工 肝支持系统治疗肝 衰竭指南 (2009年 版)[J].国际流行病学杂 志 ,2009,36(6):365—369.

老年患者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老年患者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老年患者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作者:毛媛媛滕海英张钱林许春艳王卫红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第34期【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消化道情况、出血表现及内镜检查结果。

结果所有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在15 d内开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者所占比例较大,26例患者经过治疗7例3 d内出血即停止,15例1周内出血停止,余者4例治疗10 d出血停止。

结论老年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在15 d内开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者所占比例较大,经过内科综合治疗后即可止血出院;注意临床要应用相关药物加以预防。

【关键词】小剂量阿司匹林;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4..02针对缺血性心血管、脑血管疾病者常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即阿司匹林服用量每日不超过100 mg,但是长期以来业界针对小剂量阿司匹林是否会诱发胃肠道出血还存在一定争议,由相关临床报道可知,老年人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会引起急性胃黏膜损伤,如患者合并有消化性溃疡还会增加出血的危险性。

本研究以26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7.5岁,合并高血压者10例,合并冠心病者7例,脑血栓后7例,心肌梗塞后2例。

26例患者中服用阿司匹林1周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症状者5例,服用1个月出现症状者13例,服用3个月出现相关症状者4例,余者4例均为服药6个月及以上者出现相关症状;分析26例患者的服药量,每日服用50 mg者7例,服用75 mg者11例,服用100 mg者8例。

1抗血小板药物引起的消化道损伤特点及预防

1抗血小板药物引起的消化道损伤特点及预防

1抗血小板药物引起的消化道损伤特点及预防摘要:随着全球的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来防治心脑血管事件,但这些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导致出血相关的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消化道出血,严重者甚至可引起死亡。

关键词:抗血小板药物;冠心病;消化道损伤;质子泵抑制剂1抗血小板药物导致胃黏膜损伤的特点(1)上消化道损伤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的中老年男性消化道最常见的损伤类型为斑片状糜烂,也可见溃疡及出血点。

好发部位多见于胃窦、胃体部。

在非紧急内镜止血的情况下,常规内镜检查需要停用抗血小板药物7天,因此前些年缺乏抗血小板药物导致消化道黏膜损伤发病率的报道。

近年来随着胶囊内镜的普及,关于消化道损伤的问题越来越被重视。

(2)下消化道损伤虽然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UGIB)继续是研究的重点,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涉及到小剂量阿司匹林使用者的小肠黏膜损伤和下消化道出血(LGIB)。

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导致小肠黏膜损伤,而在PCI术后应用P2Y12受体抑制剂的DAPT治疗患者会加重阿司匹林导致的小肠损伤,但其确切的机制还不明确,考虑可能与其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释放有关[1]。

因此,以后还需要完善抗血小板药物导致的下消化道损伤的预防策略。

2抗血小板药物的胃肠道出血风险联合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或者三联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时,消化道出血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选择时,替格瑞洛等P2Y12受体抑制剂的出现使抗血小板治疗强度更高,但随之而来的是出血风险的增加。

一项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患者疗效的研究也显示,服用两种药物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结局类似,但是替格瑞洛组出血风险更高[2]。

同时,在一些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大于12个月的患者中,虽然缺血事件的发生会显著减少,但它也会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

3抗血小板药物致消化道黏膜损伤的治疗对于抗栓药导致的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治疗上首选急诊内镜止血治疗,危险性消化道出血应在出血后24h内进行内镜检查。

联合应用达肝素钠、阿司匹林致消化道出血1例

联合应用达肝素钠、阿司匹林致消化道出血1例

联合应用达肝素钠、阿司匹林致消化道出血1例患者男、68岁,因左侧肢体乏力、头晕1天于2009年12月3日入院。

患者既往有脑梗塞病史5年,慢性胃炎、高血压10年,平时服用阿司匹林、硝本地平、血塞通等药。

体检:体温36.6℃,脉搏7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90mmHg。

神志清晰,双侧瞳孔直径3mm,对光反射存在。

两肺呼吸清晰,心率74次/分,心律齐,心音低钝,心尖部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腹部无异常。

神经系统检查:言语欠流利,左鼻唇沟变浅,伸舌左偏,左上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Ⅱ级,左巴宾斯基征〔+〕。

血常规血红蛋白134g/L,红细胞5.5×1012/L,白细胞10.8×109/L,血小板214×109/L,头颅MRI提示右基底节区梗塞。

凝血全套正常。

入院后予达肝素钠﹙瑞典法玛西亚普强公司﹚5000U皮下注射,每12小时一次;阿司匹林片100㎎,每日一次,血塞通0.4g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12小时后,患者出现解柏油样便约350ml。

血压90/60mmHg.急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89g/L,红细胞3.8×1012/L,白细胞13.1×109/L,血小板119×109/L。

考虑消化道出血,估计与抗凝治疗有关,立即停用阿司匹林、达肝素钠,嘱禁食,给予吸氧,静脉补液,静注奥美拉唑,静脉泵入生长抑素,口服凝血酶。

在口服凝血酶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暗红色血液,约500ml。

立即测血压75/50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给与心电监护,口服云南白药、去甲肾上腺素等药,静脉滴注血凝酶2U,并输注浓缩红细胞悬液2U及补液。

第二日大便2次,均为柏油样便,约400ml,血压波动于90~100/55~70mmHg,心率112次/分,血氧饱和度99%。

继续扩容,补充血容量,输红细胞等。

4天后,患者消化道出血逐渐停止,大便潜血[-],继续观察。

冠心病患者服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分析

冠心病患者服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分析

2020年7月 第13期临床用药论坛冠心病患者服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分析黄燕华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江苏 海门 2261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概率及风险因素分析。

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70例,所有患者均服用了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林),对患者服药后上消化道出血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影响因素。

结果:(1)7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服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占比为28.57%(20/70)。

(2)服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普遍服药剂量超过300mg,年龄大于65岁,部分患者存在消化道疾病病史。

结论:冠心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导致消化道出血概率较高,占28.57%,且与患者的年龄、用药剂量、用药时长、合并消化道疾病、是否服用胃黏膜保护剂等相关,与患者的性别无关。

【关键词】冠心病;阿司匹林;上消化道出血;风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3-0089-02冠心病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多发于老年患者,阿司匹林是治疗冠心病的常见药物,能够有效的抑制血小板的凝聚,对防止血栓作用极大,相关研究表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对患者消化道会造成影响,导致上消化道出血,为了研究冠心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消化道出血情况[1]。

我院对70名冠心病服药患者进行了实验分析,统计70例患者服药后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具体描述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70例,包括男性40人,年龄分布在55~92岁;女性30人,年龄分布在67~93岁,其中有46人具有消化道疾病病史。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生产公司: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治疗期间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定期观察患者身体状况,并进行记录,根据患者服药后身体变化进行后续治疗,若出现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应立即处理。

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损伤,要重视!

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损伤,要重视!

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损伤,要重视!但要注意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包括:尿酸增高、药物性皮炎、过敏性哮喘、抑制凝血功能、性功能减退等。

最大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损伤和出血,尤其是消化道大出血不容忽视,应采取适当措施避免和减少消化道损伤发生。

下面主要讲讲阿司匹林对胃、十二指肠的损伤及预防。

阿司匹林对胃粘膜损伤机制阿司匹林,服药3、4天后胃粘膜即可发生损伤,3个月时达高峰。

服药12个月内为消化道损伤的多发阶段,12个月后消化道损伤发生率降低,但仍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阿司匹林长期使用的最佳剂量为75~100 mg/d,但小剂量阿司匹林仍可导致消化道损伤。

阿司匹林可直接刺激、损伤胃粘膜,但更主要的是阿司匹林口服吸收后可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使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减少,从而导致胃粘膜血流量、粘液、碳酸氢盐合成分泌减少,胃粘膜保护作用削弱。

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虽然减少了其对胃粘膜的直接刺激,但它吸收入血后经过全身作用依然会导致胃粘膜保护屏障受损,因此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一样会对胃粘膜造成伤害。

阿司匹林对胃粘膜损伤的表现服用阿司匹林后,胃粘膜可发生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甚至出血、穿孔。

患者或多或少有反酸烧心、恶心、食欲差、腹胀、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

阿司匹林所致溃疡,多为无痛性,胃溃疡较十二指肠溃疡更多见,易发生出血及穿孔。

据研究,不同剂型阿司匹林引起的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无明显差异。

阿司匹林引起消化道出血的高危人群:■年龄≥65岁■有消化道溃疡或出血病史■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如氯吡格雷)■联合抗凝治疗(如华法林)■联合使用其它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阿司匹林所致消化道损伤的初期症状易被忽视,故一旦出血危险较高,对于有用药史的患者,不应忽视任何症状及体征变化。

阿司匹林导致的消化道损伤风险随患者年龄和药物剂量增加而明显增加,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联合用药也增加其危险性。

心血管病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后致上消化道出血分析

心血管病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后致上消化道出血分析

心血管病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后致上消化道出血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血管病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后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接诊的100名心血管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分析患者临床材料,找出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进行汇总。

结果:统计数据发现,70岁以上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后致上消化道出血概率大于70岁以下,差异显著(P<0.05);药物使用超出3个月以上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概率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联合用药治疗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概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

结论: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会导致消化道出血,出血与患者年龄、用药时间和使用方式相关,因此对心血管病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后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要积极进行干预。

【关键词】心血管;阿司匹林肠溶片;上消化道出血;研究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多由于吸烟、糖脂代谢异常、原发或继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年龄(50岁以上或绝经后女性)、遗传、环境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引起心脏及大脑出现一系列缺血性或出血性的疾病【1】。

其中常见的有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及脑血管意外(梗死、出血)等。

对于心血管病人往往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治疗,其中阿司匹林肠溶片就是常见的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是心脑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基础药物,使用人数众多。

但是药物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既对患者有利的防治作用,又有对患者不利的不良反应,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药物治疗的关键。

无不良反应的药物是没有的,获益>风险是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采用有效方式预防和降低不良反应,本文就具体分析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接诊的100名心血管病患者,现将具体情况进行汇总: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接诊的100名心血管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4人,女性患者56人,患者年龄46-86岁,患者平均年龄(67.62±2.34)岁,患者平均病程(7.5±0.5)年,所选患者均存在心血管疾病,本次实验研究患者本人知情同意,愿意配合研究和治疗。

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致上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致上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致上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分析芮铭安;柏金喜;张哲永;朱健【期刊名称】《中国临床保健杂志》【年(卷),期】2008(011)003【摘要】目的观察患者近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ASA)后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服用ASA在服药2月内出现呕血、黑便或大便隐血阳性的患者38例;对照组为30例服用相同制剂无消化道出血征象患者,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药物致消化不良症状发生率、既往消化性溃疡病史及幽门螺杆菌(H.P)阳性率等指标.结果①出血组出血前PLT(25.4±6.8)×109/L、Fg(3.86±1.2)g/L、PT(10.2±1.6)s、APTT(28.5±5.9)s与对照组PLT、Fg、PT、APT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出血组出现ASA相关性消化不良症状,包括恶心、呕吐与对照组相比较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出血组年龄(66.3±8.7)岁较对照组(57.4±6.9)岁高(P<0.05)、出血组既往有消化性溃疡或出血发生率(26.3%)较对照组(5.7%)高(P<0.05)、出血组H.P阳性率(81.6%)较对照组(37.1%)高(P<0.05);④出血组中经胃镜检查发现以糜烂性胃炎者比例最多(44.7%).结论老年人、既往有消化性溃疡史、H.P阳性者服用小剂量肠溶ASA有较高的上消化道出血风险,应加强伍用胃黏膜保护剂或抑酸剂及根除H.P治疗.【总页数】3页(P255-257)【作者】芮铭安;柏金喜;张哲永;朱健【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上海,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上海,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上海,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上海,20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2【相关文献】1.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致腹腔镜术后腹腔出血一例报道 [J], 周骏;冯来运2.阿司匹林口服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J], 权兰萍3.小剂量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J], 刘伟;王瑞琴;王淑敏;焦连华4.小剂量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 [J], 黄加安5.小剂量甲氨蝶呤致骨髓抑制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J], 韦秀宁;梁锦坚;马剑达;郑东辉;李谦华;莫颖倩;戴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

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

应的毒理学基础 , 对C O X - 2的抑制 被认为 是其 发挥 药效 的基 础。小剂量阿司匹林可 与血 小板 中 的 C O X结 合 , 产生不 可逆 性的抑制 , 使血栓素 A 合成 减少 , 抑制血 小板 的凝 聚功能 , 从
而起到抗血 栓的作用 , 因此在 临床广泛应用 于预防血栓 形成 ,
另一方面纤维蛋 白溶 解 系统 活性增 加 , 造 成 胃肠黏 膜更 易 出
药史 。 目 前, 防治阿 司匹林 相关 胃肠 黏膜损 伤 的药 物有 3类 : 米索前列醇类 、 质 子泵抑 制剂 ( P P I ) 及H : 受体 阻滞剂 。米 索 前列醇 能有效 预防 胃肠黏膜发生溃疡 , 但其 胃肠道不 良反应较 重, 患者难 以耐受 ; H 受体阻滞剂能有效预防十二指 肠溃疡发
该患者高龄 , 诊 断急性左心衰竭 、 肺部感染 、 呼吸衰竭 。缺 氧引起 胃黏膜血液循环障碍及 营养 障碍 , 胃黏膜对 胃酸及消化
酶 的防御能力下降 ; 二氧化碳潴 留引起高碳 酸血症 , 使 胃壁细 胞碳酸酐酶活性增高 , 胃酸分 泌增 多 , 从而破坏 胃黏膜 屏障 ; 严
重 的缺氧和高碳酸血症使血液 中的凝血 酶活性增 高 , 导致血管 内弥漫性凝血 ( D I C) , 过多消耗凝血 因子 , 引起凝 血机制 障碍 ;
阿司匹林 是心血管疾病 还可导致消化道黏膜下血小板聚集能力 的降低及抑制消化道局部生理性前列腺素的合成 , 削弱黏膜 的 防御能力 , 增加 出血 和消化道黏膜损害 。有关剂型 的研究未能 证实 由普通型改为缓释剂 或肠溶型 能防止小 剂量 阿司匹林对 胃肠道黏膜 的损害 , 因剂 型的改变仅避 免了阿司匹林对黏膜 的 直接刺激作用 , 而药 物经体循 环到达 胃肠道黏膜 和药物肠肝循 环 的作 用仍 未解 决 , 其 导致 的 消化 道 出血率 无 明显 降低 J 。 该患者 既往无消化 道疾病 , 使用肠溶 阿司匹林是碾 碎鼻饲 , 破 坏 了肠溶 制剂 , 增加 了药物 对消化道 黏膜的直接刺 激作用 , 此 次消化道 出血发病急 , 首先考虑该患者为服用阿司匹林肠溶 片 引起急性上 消化道 出血 , 但并无证据证明会增加出血率。

老年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治疗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治疗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治疗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治疗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治疗的8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依用药后有无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将入选病例分为试验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42例)和对照组(未并发上消化道出血,42例),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性别、疾病史、治疗史等基本信息,统计分析阿司匹林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

结果:试验组吸烟史78.57%、酗酒史38.10%、消化道病史80.95%、未使用胃黏膜保护剂76.19%、阿司匹林日剂量300 mg者占45.25%,服用时间>3个月者占78.57%,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吸烟史、消化道病史、服药时间、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未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是老年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较多,对于合并独立高危影响因素的患者,临床应注重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提倡阿司匹林小剂量用药并加强对胃黏膜的保护,以降低上消化道出血风险,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标签:老年冠心病;阿司匹林;上消化道出血;影响因素;预防;治疗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具有良好抑制作用,是预防血栓、降低心血管意外发生风险的理想药物[1]。

但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增加出血风险,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对此,如何提高以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的用药安全成为临床关注重点[2]。

本文现对阿司匹林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4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诊治的84例行抗血小板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1)纳入标准:①老年冠心病(≥60岁);②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史,连续用药≥7 d;③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胃镜检查明确诊断;④上消化道出血分级0.05),具有可比性。

阿司匹林致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

阿司匹林致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

阿司匹林致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李慧娥【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服用阿司匹林导致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消化内科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6例,根据患者出血前是否服用阿匹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服用阿司匹林,对照组未服用阿司匹林.分析观察组组内服用阿司匹林的剂量、时间长短;分析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严重消化道出血、出血方式、出血部位、内镜下特征及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率的差别.结果观察组组内比较服用阿司匹林剂量(75 mg和100 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性别差异、消化道出血方式、内镜下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组内服用阿司匹林平均时间长的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年龄大于对照组;观察组严重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以胃底体溃疡多见,对照组以胃窦溃疡多见;观察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更易导致消化道出血,服用阿司匹林时间长的老年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率更高,且出血程度较重,出血部位好发于胃体、胃底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阳性率更高,因此,临床医师应综合患者一般状况结合胃镜诊断,并全面考虑患者基础疾病,实施针对性干预.【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48)005【总页数】3页(P530-532)【关键词】阿司匹林;老年;消化道出血【作者】李慧娥【作者单位】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2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发生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1]。

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阿司匹林(Acetyl Salicilic Acid,ASA)是抗血小板药物,能减弱血小板聚集趋势,降低血栓的形成,避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成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已拥有大量循证医学证据。

粪便隐血免疫双联法在服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致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研究

粪便隐血免疫双联法在服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致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研究

be dn eest s ot l ru D t tdd jc cut lo i e o lbna do aser l igw r e a nr op. ee e eet oc lbodwt h m g i n /rrnfrn e c og c a h o t i
mo o ln l mmu o s a e k 1 n h 3mo t s 6 mo t s e o etk n d cn . o k G sr s o y n co a i n a s y 1w e , mo t , n h , n h f r igme ii e T o a t c p b a o
章金 灿 郑 大明 许 贤彬 陆卫歆 杨 燕珠 苏锦 霞
【 摘要 】 目的
探讨粪便 隐血 免疫双联法在监测 服用小剂量肠溶 阿司匹林( S ) A A 致消化道 对38 2 例需长期服用小剂量 A A的患者和对 照组 3 例 , 求不服用 S O 要
出血 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口服抗凝剂服药前 、服用 1 、1 周 个月 、3 个
T n e t aet ea piain o ee t c utbo d w t e go i n /rt n fri oi v si t h p lcto fd jcao c l lo i h mo lbn a do a sern g h r
m o o l n li n c o a mmun a s y 0 a t 0 n e tna l e i g i u e y t k n o o s a n g 8 r i t 8 i l b e d n nd c d b a i g l w-d s A o e AS
月 、 个月应用 隐血免疫双联法f 6 血红蛋 白免疫法和转铁蛋 白免疫 法) 检测粪便 隐血 , 阳性者再行 胃镜检查 , 确定上 消化 道出血与否 。 结果 ① 治疗组3 8 2 例检 出粪便隐血免疫 双联法 阳性 4 例 , 0 阳性率(22 , 1. %) 与对照组(.%)L , 33 t较 差异有显著性 ( P<00 ②治疗组粪便 隐血 免疫双联法 阳 .5 性 4 例 中行 胃镜检查 2 ,示病理意义 2 ,另外 5 0 9例 4例 例的粪便隐血血红蛋 白免 疫法及转铁蛋 白免疫法却都 阳性; 治疗组 粪便隐血免疫双联法 阳性 4 例的出血监测 时间差异无 显著性( ③ 0 尸> 0 5。结论 .) 0 可 以常规应用粪便隐血免疫双联法 监测 长期服用小剂量 AS A引起 的消化道 出血 。 【 关键词 】 胃肠 出血 ; 阿司 匹林 ;血 红蛋 白 ;转铁蛋 白 ;胃镜检查

冠心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致消化道出血27例胃黏膜组织中PGE2水平分析

冠心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致消化道出血27例胃黏膜组织中PGE2水平分析
检查 。
1 2 主要 试 剂 及 测 定 方 法 .
P 2药 盒 由恒 大 百 盛 生 物 ( GE 北
肠 黏 膜 防御 屏 障 损 害 。 机 体 组 织 通 过 环 氧 化 酶一 ( OX 1 ] 1C 一)
和 环 氧 化 酶 一 ( OX 2 两 种 途 径 产 生 前 列 腺 素 。C X 1 结 2C -) O 一是 构 酶 , 泛存 在 于 机体 组织 中 , C X 1 生 的前 列腺 素 介 导 广 由 O 一产 许 多 生 理 过 程 , 化 胃肠 道 细 胞 保 护 、 护 肾 脏 灌 注及 调 节 血 强 维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前 列腺 素 E P 2 水 平在 冠 ・ 病 应 用 阿 司 匹林 致 消化 道 出血 患 者 胃黏 膜 损 伤 q 的 临 床 意 义 。方 法 2( GE ) , 1 2 - 应 用放 射免 疫 方 法检 测 入 选 者 胃液 及 组 织 匀 浆 中 P 2的 水 平 , GE 消化 道 出血 好 转 后 再 次 检 测 。结 果 冠 心 病 应 用 阿 司 匹林 致 消
小 板 黏 附 和 聚 集 等 。前 列 腺 素 可 以增 加 黏 膜 血 流 和 刺 激 黏 液
重 庆 医学 2 1 O O年 2月 第 3 9卷 第 4期
45‘ 6

经 验交流 ・
冠 心病 患者 应 用 阿司 匹林 致 消化道 出血 2 7例 胃黏 膜 组 织 中 P GE2水 平 分 析
李 美
( 东中医药 大学 附属 第. 医院, 南 2 0 0 ) 山 2 - 济 5 0 1
者 在停 用 阿 司匹 林 后 应 用 奥 美 拉 唑 2 mg 每 日 2次 , 莫 西林 0 , 阿

老年人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期间饮酒致胃出血1例

老年人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期间饮酒致胃出血1例

老年人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期间饮酒致胃出血1例阿司匹林(Aspirin,ASP)又称乙酰水杨酸(ASA),是常用的历史悠久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也是非选择性环氧化酶抑制药,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广泛用于抗炎、抗风湿。

小剂量阿司匹林主要抑制血小板,减少血栓素Az ( XAz)的生成,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短暂性缺血发作,如脑梗死、冠心病、心肌梗死、偏头痛,人工心脏瓣膜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近年又发现阿司匹林可降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以及其他一些作用。

几十年来一直是临床上久盛不衰药物近年来,新的药理作用发现,临床用途日益广泛,随着阿司匹林的普遍应用,近年来,新的药理作用发现,临床用途日益广泛,该药所致胃肠粘膜损伤倍受临床医生关注。

病例李先生在女儿的婚宴上开怀畅饮,不想20分钟后就出现呕吐、胃痛,继而出现便血,亲属赶紧把他送到了医院急诊科,经检查诊断为胃出血。

抢救结束后,李先生被转到了消化内科。

他还有些纳闷,自己以前酒量还可以,虽然退休后控制饮酒,可这次怎么喝得不多就胃出血了呢?原来,在近几年来,为预防心、脑血管等疾病,经朋友推荐,一直在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

加上近几日患了重感冒,早、中、晚都在服用含有ASP成分的药物。

讨论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表现为胃肠功能紊乱,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大剂量长期服用可引起胃炎、隐性出血、加重溃疡形成和消化道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因为阿司匹林在胃内分解成乙酰水杨酸,对胃有较强的刺激作用[1]。

发病机制为阿司匹林抑制环氧化酶1,减粘膜前列腺素(PG)的生成,刺激胃肠道粘膜,穿透胃粘膜上皮细胞膜,主要影响了黏膜的防御因子,影响黏膜细胞分泌粘蛋白和表面磷脂削弱了胃黏膜屏障,同时抑制胃、十二指肠上皮碳酸盐的分泌,减弱了上皮修复和更新[2]。

因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的合成,减少血栓素A2的合成,而降低血小板的聚集能力,诱发出血。

服用阿司匹林导致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模型分析

服用阿司匹林导致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模型分析

服用阿司匹林导致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模型分析杨清荣;朱宣德;吉木斯【摘要】目的探讨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以及建立预测出血风险模型。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东莞市寮步医院内科收治的300例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分为出血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生化指标等,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甄别消化道出血独立的危险因素,使用ROC曲线评估各危险因素预测能力,并建立预测出血风险模型。

结果300例患者中,64例(21.3%)出现消化道出血,多因素分析提示出血组具有更长的服用阿司匹林时间(OR=1.247,95%CI1.128~1.378),更高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OR=1.214,95%CI1.126~1.326),更高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OR=1.607,95%CI1.366~1.891),更高的C反应蛋白水平(OR=1.152,95%CI1.087~1.222)。

以服药时间超过12月积1分,同型半胱氨酸超过26μmol/L积2分,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超过5积2.5分,C反应蛋白水平超过14mg/L积2分作为出血风险积分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结论服用阿司匹林时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为服用阿司匹林患者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期刊名称】《广东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37)002【总页数】5页(P167-171)【关键词】阿司匹林;消化道出血;风险模型【作者】杨清荣;朱宣德;吉木斯【作者单位】[1]广东省东莞市寮步医院消化内科,广东东莞523400;[1]广东省东莞市寮步医院消化内科,广东东莞523400;[1]广东省东莞市寮步医院消化内科,广东东莞523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2阿司匹林作为一种古老的药物,对人类健康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 型 病毒 性 肝 炎传 染 性 强 , 病 率高 , 行 范 围 广泛 , 我 发 流 是
国 法 定 的 乙类 传染 病 … 。我 国 乙型 肝 炎 感 染 人 数 已达 1 多 , 亿
慢 性 乙 型 肝 炎 患 者 约 20 8 0万 , 中 慢 性 乙 肝 患 者 3 ~ 5 其 5 O 是母婴传播引起。本院 13 6 5例 门 诊 及 住 院 孕 产 妇 HB Ag阳 s
建 议 青 年 男 女 婚 前 应 该 进 行 医 学 检 查 , 别 强 调 指 出 初 孕 特 妇 女要 尽 早 到 医 院 做 产 前 母 婴 阻 断 孕 联 三 项 ( s g 抗一 HB A 、
R R感 染 以便 及 早 发 现 , 早 治 疗 , 力 减 少 因 HI 及 尽 V、
性 l例 ( . 6 ) 0 0 。
表 l 1 6 5例 孕 产 妇 HB Ag 抗一 V、 TP、 3 s 、 HI 抗一
梅 毒 是 常 见 的性 传播 疾 病 之 一 , 年感 染梅 毒 的新 生 儿 逐 近 年 增 多 。梅 毒 不 仅 可 引 起 多 器 官 损 害 , 能 能 过 宫 内 感 染 ‘ 还 引起流产 、 胎 、 死 死产 、 免 疫 性 水 肿 , 生 儿 围 生 期 死 亡 或 娩 非 新 出先 天 性 梅 毒 胎 儿 。本 院 检 测 显 示 , 产 妇 梅 毒 阳 性 率 为 孕 0 2 , 于 上 海 市 报 道 妊 娠 期 梅 毒 阳性 率 为 0 3 7 _ 。 在 .4 低 . 1 3 ] 妇 幼 保 健 院 的指 导 下 , 院对 梅 毒 检 测 阳 性 的 孕 产 妇 安 排 专 人 本 告 知 , 议 积 极 治疗 以便 有 效 阻断 梅 毒 宫 内感 染 。 建
2 结
本 院 16 5 门诊 及 住 院孕 产 妇 仅 查 出 1例抗 一 V 阳 性 3 例 HI
孕 妇 , 是 不 能 排 除 其余 尚 处 在 窗 口期 的感 染 孕 产 妇 , 且 其 可 而
母 婴传 播 的概 率 高 达 9 , 以 不 能 忽 视 对 抗 一 V 的 检 测 。 o 所 HI 对 抗 一 V 检 测 结 果 为 阳性 的孕 妇 , 幼保 健 院 会 对 其 提 供 保 HI 妇

84 ・ 7
检 验 医学 与 临床 2 1 0 2年 4月 第 9卷 第 7期 I bMe l , r 0 2 Vo. , . dCi Api2 1 , 19 No 7 a n l
类 免 疫 缺 陷 病 毒抗 体 ( 一 V) 梅 毒 抗 体 ( 一 P , 剂 由英 抗 HI 、 抗 T )试 科 新 创 有 限 公 司 提 供 , 毒 抗 体 R R 由上 海 科 华 公 司 提 供 , 梅 P 在 有 效 期 内使 用 , 作 严 格 按 说 明 书 进 行 。结 果 判 断 : 界 值 等 操 临 于 阳性 对 照 孑 值 ×2 1样 品 A 值 大于 或 等 于 临 界 值 判 断 为 L A .; 阳性 ; 品 A 值 小 于 临界 值 判 断 为 阴性 。抗 - V 检 测 阳性 者 样 HI 经 襄 阳市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心 确 认 。 13 仪 器 .
绍服务 。
奥 地 利 安 图斯 2 1 0 0洗板 机/ 标 仪 。 酶

16 5例 门诊 及 住 院 孕 产 妇 HB HI 和 梅 毒 感 染 状 况 3 V、 V 见 表 1 HB Ag 阳 性 18 例 ( .8 ) 抗 一 V 阳 性 l例 , s 2 7 2 , HI ( .O %) 抗一 P阳 性 4例 (. 4 ) 抗 T O 6 , T 0 2 , P合 并 HB Ag阳 s
梅 毒 、 V 母 婴 传 播 造 成 的 儿 童感 染 , 证 优 生 优 育 。 HB 保
参 考 文 献
3 讨 论
[ ] 中华 医学 会 肝 病 学 分 会 、 染 病 学 分 会 . 性 乙 型 肝 炎 防 1 感 慢 治 指 南 [] 中华 肝 脏 病 杂 志 ,0 5 1 (2 :8—8 . J. 2 0 ,3 1 )8 18 9 [ ] 石 理 兰 , 琳 , 桂 珍 . 娠 合 并 乙 肝 病 毒 感 染 的 流 行 病 2 张 赵 妊
学研 究 进 展 [3 中 国实 用 妇 科 与 产 科 杂 志 ,0 4 2 ( ) J. 20 ,0 2 ;
1 — 21 91 1 .
性 感 染 率 为 7 8 , 国 内报 道 略 低 [ 。为 有 效 阻 断 HB 母 .2 比 2 ] V
[] 周 惠 娜 , 书 涵 , 一 , .61 9例产 妇 及 新 生 儿 梅 毒 流 3 张 王 等 1 1
婴 传 播 , 院对 HB A 本 s g阳 性 的 孕 产 妇 履 行 单 独 告 知 义 务 , 并
动 员 其 进 一 接 受 HB 标 志 物 检 测 。对 HB 标 志 物 阳性 孕 步 V V 妇 在 妊 娠 2 、2 3 、O 各 注射 乙型 肝 炎 免 疫 球 蛋 白 20U, 8 3 、6 4 周 0 抗 体 可 通 过 胎 盘 到 胎 儿 体 内产 生 免 疫 保 护 , 护 率 可 达 7 。 保 5 对 产 妇 根 据 母 体 病 毒 携 带 情 况 给 婴 儿 正 确 注 射 乙 型 肝 炎 免 疫
密 咨 询 , 知 母 婴 传 播 的 风 险 及 干 预 措 施 的 核 心 信 息 , 导 对 告 指 其 配偶 / 伴 侣 的 告 知 和 检 测 , 感 染 孕 妇 商 讨 并 由其 签 字 知 性 与
情 选 择 是 否 继续 妊娠 , 坚 持 分 娩 的孕 产妇 提 供 必 要 的转 诊介 为
球 蛋 白和 乙型 肝 炎 基 因疫 苗 , 断率 可 达 9 。 阻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