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航海家郑和

合集下载

读后感——《伟大的航海家郑和》

读后感——《伟大的航海家郑和》

读后感——《伟大的航海家郑和》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是一本描写中国历史上伟大航海家郑和生平的图书。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郑和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航海家,他进行了多次远洋航行,带领船队到达了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中国的海外贸易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书中我了解到,郑和不仅是一个善于航海的船长,还是一个睿智勇敢的领袖。

他处理外交关系的能力非常出色,能够与各国的领导人建立良好的友谊。

这让我对他的聪明才智和领导力深感敬佩。

郑和的航海事迹让我对中国古代的世界地位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那个时代,中国的船队是最为庞大和强大的,中国是世界的海上霸主。

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郑和带领的船队开启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传播了中国的文化和技术。

这让我想起了如今中国的崛起,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仅经济实力强大,文化也正逐渐受到世界的关注和认可。

书中还描述了郑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他的航海行动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和反对。

然而,郑和并没有退缩,他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了国家的利益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

这教会了我勇敢追求梦想,面对困难时要坚持并不退缩。

在阅读过程中,我还对航海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书中描述了郑和的船队使用的船只和航海工具,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船舶建造和航海导航的知识。

这让我对航海这项古老而神奇的技艺有了更深的兴趣。

总的来说,读完《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既展示了中国古代的辉煌历史,又启示了我对勇气、智慧和领导力的认识。

我相信郑和的故事会继续激励和鼓舞着我不断前行。

郑和明朝的航海家和探险家

郑和明朝的航海家和探险家

郑和明朝的航海家和探险家郑和,中国明朝时期的伟大航海家和探险家。

郑和(1371年-1433年),字和靖,是明朝时期的航海家和探险家。

他曾带领中国船队多次远航,开辟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航海时代铺就了基础。

一、早年经历郑和于明成祖洪武十四年(1371年)出生在云南昆明,其父郑吉远是元朝的朝廷官员,由于元朝灭亡,郑吉远随家人迁居明朝。

郑和的家族世代从事水上经商,他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海洋文化熏陶。

二、航海探险郑和加入明成祖朱棣的军队,以勇敢战功著称,并且被朱棣提拔为右锦衣卫指挥使。

洪武三十年(1397年)起,明成祖命郑和统帅大规模的船队进行七次西洋航海,探索世界各地,开展贸易往来。

他在这七次航海中,踏遍了东南亚地区,达到了印度洋、波斯湾、红海、非洲东海岸等地,甚至登上阿拉伯半岛、非洲东岸的著名沿海城市。

三、外交使者除了商贸贸易活动,郑和还担任了明朝朝廷的重要外交使者。

他在航海过程中,与许多国家的领导人进行了会晤和友好交往,与阿拉伯等国签订了多项友好合作的条约,开辟了两国之间的贸易渠道,加强了双方的外交关系。

郑和还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强大实力和繁荣发展。

四、船队规模郑和的航海船队规模庞大,每次航行都有数百艘大型海船和成千上万的船员。

这些船只标志着明朝船舶建造技术的巅峰,船舶设备先进,包括火器、指南针等领先的科技装备,提高了航行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五、文化交流在各次航海过程中,郑和的船队不仅进行了商业贸易,还传播了中国文化和知识。

郑和船队带去了中国的艺术品、文化习俗,与当地居民进行了文化交流和合作。

这对于推广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促进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汇和相互认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六、回国后的生活郑和在1433年的最后一次航行结束后,返回中国。

后来他成为南京太子太傅,参与了明成祖的内政和军事活动。

在短暂的回国生活中,郑和选择退隐山水,过上了清净的生活,他的退隐为明代后期文化艺术的发展留下了深远影响。

中国的明代航海家郑和

中国的明代航海家郑和

中国的明代航海家郑和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航海家,其中最著名且备受尊敬的便是明代的航海家郑和。

郑和是贵州仁怀人,于公元1371年出生。

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探险家之一,其航行和探索为中国的海上贸易和外交关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本文将介绍郑和的生平事迹,探讨其航海活动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一、郑和的生平郑和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富商。

在郑和年轻的时候,他被明成祖朱棣选中并赋予了重要的任务--领导远航探索。

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共组织了7次远航,船队足迹踏遍了印度洋、南海和非洲东海岸等地。

二、郑和的船队郑和的船队通常由几十艘大型宝船组成。

这些宝船非常庞大,长达数百尺,上面装载着丰富的贸易商品和文化遗产。

据说这些船甲板上可容纳上千人,每艘船都配备了兵士、水手、航海员以及其他必要的人员。

这种强大的船队使郑和能够在长时间的航行中保证安全,并与当地居民进行友好的交流和贸易。

三、郑和的航程郑和的远航路线主要包括东南亚、南亚、中东和非洲等地。

他在这些地方建立了贸易关系,并促进了当地的文化交流。

郑和远航的目的是扩大中国的影响力,保护中国商人的利益,并开辟新的贸易路线。

他的航行还帮助中国了解了世界的其他地区,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郑和的贸易和文化影响郑和通过他的航行和贸易活动,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

他的船队带回了丰富的商品,包括丝绸、瓷器、茶叶和药材等。

这些商品在海外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并推动了中国的出口经济。

同时,这些航行也使得中国与其他文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郑和带回了许多来自其他国家的物品和传统,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内涵,也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技术。

五、郑和的外交使命郑和的航行不仅仅是贸易活动,他也肩负着外交使命。

在郑和的航行中,他与来自各地的政要和统治者会面,并与他们建立友好关系。

这些外交活动巩固了中国的地位并为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争取了支持。

郑和

郑和

谢谢!
南极冰站长原创作品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
个人资料
情景再现 人物成就 人物评价
历史意义
个人资料
个人概况 民 族:回族 出 生 地:云南昆阳 出生日期:明洪武四年 1371年 逝世日期:宣德八年 1433年
其他信息 中文名:郑和 职业:航海家、外 交家 曾用名:本姓马, 小字三保 朝代:明朝 成就:郑和下西洋
西王
战胜 东王
七误 十杀 人一 百
和平解决 赔六万两黄金,
郑和战队
1407年10月13(永乐五年九月十三 丁亥) 36岁 回 国后,立即与王景弘、侯显等率船队第二次下西 洋,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 1409年(永乐七年已丑) 38岁 九月又偕王景弘、 费信等第三次下西洋。 1413年(永乐十一年 癸己) 42岁 偕马欢等人率船 队第四次下西洋。 1417年(永乐十五年 丁酉) 46岁 郑和率船队第五 次下西洋。 1421年(永乐十九年 辛丑) 50岁 偕王景弘、马欢 等人率船队第六次下西洋。
情景再现
郑和,洪武四年(1371)出生,原名马三保,云南人, 自小聪明好学,更为难得的是,他从小就对航海有着浓厚 的兴趣,按说在当时的中国,航海并不是什么热门学科, 而且云南也不是出海之地,为什么郑和会喜欢航海呢?
这是因为郑和是一名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他的祖父和 父亲都信奉伊斯兰教,而所有的伊斯兰教徒心底都有着一 个最大的愿望——去圣城麦加朝圣。
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 -1424年8月12日),汉族,明朝 第三位皇帝,朱元璋第4子,受封 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夺位 登基,1402年7月17日(明建文四 年六月十七日)即位,在位22年, 年号永乐。在位期间营建并迁都 北京,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定都北 京的汉人皇帝。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的七次航海传奇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的七次航海传奇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的七次航海传奇郑和(1371年-1435年),明朝初期的著名航海家,他以其七次航海而闻名于世。

郑和的航海事业不仅拓展了中国的疆域,亦促进了文化交流和贸易发展。

以下将详细介绍郑和的七次航海传奇。

一、第一次航海郑和于1405年获得命令,率领一支舰队从中国出发,目的地为印度洋。

这次航行是郑和航海传奇的开端,他所率领的船队在棉布、瓷器和香料上进行了大量的贸易交换,并且建立起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

二、第二次航海第二次航海于1407年展开,郑和继续向南,抵达了斯里兰卡、印度以及阿拉伯半岛。

这次航海不仅进行了贸易交换,还带回了许多土特产和文化物品。

三、第三次航海第三次航海始于1409年,郑和继续向西,到达了非洲东岸。

他在这里建立了贸易站点,并与当地的土著人民进行了友好交流。

四、第四次航海第四次航海发生在1413年,郑和带领船队绕过非洲角到达红海。

他们在阿拉伯半岛进行了多次贸易交换,并与阿拉伯人民进行了文化交流。

五、第五次航海第五次航海发生在1417年,郑和继续向西航行,抵达东非的莫桑比克。

他在这里建立了港口,并与当地的政府和居民进行了友好合作。

六、第六次航海第六次航海发生在1421年,郑和进一步拓展了航海的范围,到达了波斯湾的阿曼。

这次航行不仅进行了贸易交流,还进行了政治外交,成功促使当地君主对明朝表示臣服。

七、第七次航海第七次航海发生在1431年,郑和率领船队再次前往非洲。

这次航海是他航海生涯的巅峰之一,他在非洲东岸建立了更多的港口和贸易站点,并巩固了中国在印度洋和非洲沿海的影响力。

郑和七次航海的传奇并不仅仅是航海本身,更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的重要贡献。

郑和的航海活动不仅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声望,还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开展了深入的政治、文化和经济联系。

他也为后世开拓了远洋航行的道路,堪称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伟大人物。

总结:伟大的航海家郑和通过他的七次航海传奇,不仅拓展了中国的疆域,同时促进了文化交流和贸易发展。

中国古代和近现代著名的航海英雄

中国古代和近现代著名的航海英雄

中国古代和近现代著名的航海英雄郑和----七下西洋的伟大航海家郑和,云南昆阳(今晋宁)人,回族,原姓马名和,小字三宝,出身伊斯兰教名门望族,自幼受过良好教育,并对西洋事物有所耳闻。

郑和幼年参加明军,受到明成祖朱棣的信任,被提升为内官监太监,永乐二年(1404年)赐姓郑,从此名郑和。

郑和出使西洋,揭开了郑和七下西洋的序幕。

郑和率领水手、官兵、采办、工匠、医生、翻译等27800多人,宝船六十二艘,满载丝绸、瓷器、金银、铜铁、布匹等物从今江苏太仓浏河镇(古称刘家港)出发,经福建――广东到达占城(今越南中部)――爪哇――旧港(今苏门答腊岛东南部巨港)――南巫里(今苏门答腊班达牙齐)――锡兰(今斯里兰卡)――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等地。

郑和前三次下西洋到达的主要为今东南亚的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及南亚的印度等国沿海地区。

郑和的第四至第七次下西洋远航中,最远航行至非洲东海岸。

郑和历经艰险,在28年(1450-1433)年航海生涯中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达东南亚、南亚、伊朗、阿拉伯、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共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强了中国人民与亚非人民的友好关系,显示了中国人在造船、航海等方面的高超技术,证明在当时,中国在世界航海事业中居于领先地位。

当时,中国以南海为界,把通往各国的海路划分为东洋和西洋。

郑和七次出使航海都是走的西洋航线,到达的国家大都是西洋国家,所以人们称他的航行为“郑和下西洋”。

郑和是明成祖永乐皇帝信任的太监,人称“三保太监”,佛家语音转为“三宝太监”。

因此“郑和下西洋”在史书上又称“三宝太监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代表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最高峰。

徐竞----驾舟出使高丽使者徐竞,字明叔,号自信居士,瓯宁人。

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九月,高丽国王王俣病逝,宰相李资深立其子王楷为国王,来中国告丧。

徽宗当即诏令给事中路允迪、中书舍人傅卿前往高丽祭奠慰问。

中国大航海时代的探险家郑和

中国大航海时代的探险家郑和

中国大航海时代的探险家郑和中国大航海时代是指从明朝初年到17世纪中叶,中国海上贸易和探险活动达到巅峰的历史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拥有强大的海洋实力,其中最著名的探险家之一就是郑和。

郑和是明朝初年的一位伟大航海家,他率领的舰队完成了七次伟大的航海远征,开拓了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往来,为中国大航海时代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郑和的背景。

郑和,又名马三宝,出生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00年)的云南昆明。

年轻时,他跟随父亲参加了明太祖朱棣领导的平定南方的战争。

在战争中,郑和表现出了出众的军事才能和勇敢的精神,因此受到了朱棣的赏识和提拔。

后来,朱棣登上皇位,即明成祖,成为郑和的主上。

郑和的第一次航海远征开始于永乐二十一年(1403年)。

他率领一支庞大的舰队,拥有62艘大船和数千人的船员。

这支舰队的目的是开辟贸易路线,寻找珍贵商品,并增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郑和的舰队远航到了东南亚、印度、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的地区。

他以巧妙的外交手腕和强大的舰队实力,成功地推动了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

郑和的航海远征不仅仅是为了贸易,他还扮演着中国的使节角色。

在每次航行中,郑和都会携带明朝皇帝的诏书和礼物,向其他国家的君主展示中国的强大实力和友好态度。

他还帮助其他国家解决了一些纷争和争端,为维护地区稳定和和平做出了巨大努力。

在这七次航海中,郑和的舰队不仅仅是商业贸易的代表,更是中国文化和科技的传播者。

郑和的舰队载着丰富的物品和知识,将中国的文明传播到了海外。

他们为其他国家带去了马匹、绸缎、瓷器等宝贵的商品,同时也带去了中国的农业技术、建筑技艺和航海知识。

这种文化交流的方式为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郑和的航海远征给中国大航海时代带来了繁荣和机遇。

他的航海活动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带动了各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他率领的舰队也给中国带来了安全感和荣誉感,显示了中国的海洋实力和国际地位。

郑和明朝航海家与世界探险的先驱

郑和明朝航海家与世界探险的先驱

郑和明朝航海家与世界探险的先驱郑和:明朝航海家与世界探险的先驱郑和是中国明朝时期一位杰出的航海家,他在15世纪举行的七次航海中,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海洋实力和文明。

他的探险精神和航海技术使中国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郑和作为明朝航海家和世界探险的先驱,他的航海成就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一、郑和的生平与背景郑和生于1371年,他的本名叫马三宝,出生在云南。

他从小就被明太祖朱棣俘虏,成为朱棣的贵族养子。

朱棣即位后,成为明成祖,便封郑和为靖难侯,并将他派往西南亚和非洲等地进行贸易活动。

二、郑和的航海事业郑和的航海活动始于1405年,他受命带领一支庞大的舰队出发,航向了印度洋和非洲。

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他共进行了七次航海,访问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马来西亚、印度、阿拉伯、东非等。

郑和不仅是一位航海家,同时也是一位外交使者,他和当地领导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且帮助维持了地区的和平和贸易。

三、郑和的船队与航海技术郑和的船队规模庞大,每次航行都有数百艘船只和成千上万的船员。

其中最著名的是“宝船”,这些船只庞大而宽阔,可以装载大量货物和人员。

据说郑和的船只远比当时的其他国家的船只要先进,他们使用了先进的航海技术,如星历导航和罗盘等。

这使得他们能够准确导航,顺利航行。

四、郑和的航海成就郑和的航海活动带来了丰富的财富和知识,世界各地的国家对中国表示了极大的尊重和赞赏。

他们知道中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有着广阔的领土和强大的海军。

郑和的航海活动也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使中国成为了世界航海史上的重要角色。

五、郑和的影响与启示郑和的航海活动对世界航海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帮助建立了大规模的航海路线和贸易网络。

他们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往,促进了文化、科技和商业的交流。

郑和的航海活动也启示我们,勇于探索和开放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保持开放和好奇心,我们才能与世界联系并获得更多的机会。

六、结论郑和是中国明朝时期一位伟大的航海家,他的航海成就使中国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先驱。

郑和明朝著名航海家

郑和明朝著名航海家

郑和明朝著名航海家郑和:明朝著名航海家郑和(1371年-1433年),是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和探险家。

他生于云南昆明,原名马三宝,后来被朱棣封为郑和。

作为明朝的将领,他带领七次航海出使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将为您介绍郑和的生平事迹及其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重要贡献。

一、郑和的背景郑和是云南人,出生在一个富裕商人家庭。

在他幼年时,云南地区正处于蒙古统治下,但他们的家族在当地地位显赫,郑和也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他精通多国语言,如阿拉伯语、波斯语和马来语等。

这些语言的学习为他后来的航海生涯奠定了基础。

二、郑和的航海生涯1.第一次航海:1405-1407年郑和的第一次航海出使是在明成祖朱棣的命令下进行的。

他指挥了300多艘大型宝船和万余名船员,航行至南洋地区,并到达了印度、阿拉伯、非洲东岸等地。

这次航海标志着中国明朝向外扩张的开始。

2.第二次航海:1407-1409年在第二次航海中,郑和带领船队再次航行到了南洋、印度、阿拉伯和非洲东岸。

这次航海巩固了中国与这些地区的贸易关系,增强了明朝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3.第三次航海:1409-1411年第三次航海是在明成祖的领导下进行的,郑和航行至南洋和印度,并开始追索各国朝贡。

他访问的国家包括斯里兰卡、爪哇、马六甲、波斯等,与这些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

4.第四次航海:1413-1415年第四次航海是郑和在明成祖担任大使的情况下进行的,他航行至印度、斯里兰卡、爪哇和马六甲。

这次航海的重点是扩大明朝的贸易网络和外交影响力。

5.第五次航海:1417-1419年在第五次航海中,郑和航行至阿拉伯、非洲东岸等地。

这次航海巩固了明朝与这些地区的友谊,增进了经济与文化交流。

6.第六次航海:1421-1422年第六次航海是在明仁宗在位时进行的,郑和航行至非洲东岸、阿拉伯等地。

这次航海的目的是维护中国的国际声誉和扩大贸易范围。

7.第七次航海:1431-1433年在郑和的最后一次航海中,他航行至南洋地区和印度洋沿岸国家。

明代航海家郑和的七次远航

明代航海家郑和的七次远航

明代航海家郑和的七次远航郑和(1371年-1433年),明代著名航海家和外交家,出生于中国云南昆明,原名马三宝,因被明朝朱棣封为郑和,故世称郑和。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之一,率领七次航海远征,为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郑和的背景及早年生活郑和生于明代洪武年间,出生在一个满族贵族家庭。

他的父亲马忠在农阳战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被明太祖朱棣赐予“郑和”的名号。

郑和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学习了儒家经典和航海知识,并在父亲的鼓励下,培养了对航海探险的浓厚兴趣。

二、第一次航海远征:对西洋的探索郑和首次远航是在1405年,当时他带领一支庞大的船队,由140多艘大大小小的船只组成。

他的任务是前往南洋一带并到达印度洋,建立外交关系并争取贸易利益。

郑和航海的船队不仅仅包括供给和防护船只,还有军事舰船。

在这次远航中,郑和带回了许多珍贵的物品和动植物标本,为中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第二次航海远征:访问南洋国家在郑和的第二次航海远征中,他访问了南洋一带,包括爪哇、苏门答腊、马六甲等地。

郑和与当地君主达成了友好的贸易关系,并且拓宽了中国与南洋国家的文化交流。

他带回了许多南洋特产和珍品,丰富了中国的商品市场。

四、第三次航海远征:探索印度郑和的第三次航行是前往印度,他参观了印度的各个城市,并与当地君主建立了友好关系。

郑和还带回了许多印度的物产和珍宝,充实了中国的商品市场,同时也使中国与印度的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

五、第四次航海远征:穿越阿拉伯海在郑和的第四次航海远征中,他前往了阿拉伯半岛,与阿拉伯各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且促进了中阿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发展。

郑和将丰富的中国商品带给了阿拉伯国家,同时也带回了许多阿拉伯特产和珍宝。

六、第五次航海远征:远航至非洲郑和的第五次航海远征是远航至非洲,他前往了东非沿岸的国家,并与当地君主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

郑和还将许多中国货物带给了非洲国家,使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得到了发展。

郑和资料

郑和资料

郑和(公元1371—1435年)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

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先驱。

本姓马名和,小字三保(保一作宝),回族,云南昆阳州(今并入晋宁)人。

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赐姓郑,自此改名郑和。

第一次出发于明永乐三年至永乐五(公元1405)。

福建—占城—爪哇—旧港—南巫里—锡兰—古里。

永乐五年九月二日(公元1407年 10月 2日)郑和回到南京。

第二次出发于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公元1407年),在郑和回国十几天后,就第二次下西洋了。

主要访问了占城、爪哇、暹罗(今泰国)、满剌加、南巫里、加异勒(今印度南端)、锡兰、柯枝(今印度西南岸柯钦一带)、古里等国。

于永乐七年夏七八月间回国。

第三次出发于永乐七年九月(公元 1409年10月)“命正使太监郑和、王景弘等统领官兵二万七千余人,驾驶海舶四十八号,往诸番国开读赏赐。

第四次出发于明永乐十一年,远航至阿拉伯-波斯湾、红海、东非海岸一带。

“遣太监郑和等赍敕往赐满剌加、爪哇、占城、苏门答剌、阿鲁、柯枝、古里、南渤利、彭亨(今马来西亚彭京河口)、急兰丹(今马来西亚哥打巴鲁)、加异勒、忽鲁谟斯(今霍尔木兹海峡格什姆岛)、比剌(卜喇哇)、溜山(马尔代夫群岛)、孙剌(似今莫桑比克的索法拉)。

第五次出发于明永乐十五年,到占城、爪哇、满剌加、锡兰、柯枝、古里、阿丹(今亚丁湾西北岸一带)、剌撒(今也门民主共和国亚丁附近)、木骨都束(今摩加迪沙)、麻林(今肯尼亚的马林迪)、卜剌哇、忽鲁谟斯、苏禄、彭亨、沙里湾泥等地。

第六次明出发于永乐十九年(公园1421)。

与 16国使者偕行。

这次所到之处有占城、暹罗、满剌加、榜葛兰(孟加拉)、锡兰、古里、阿丹(阿拉伯半岛)、佐法儿、剌撒、溜山、柯枝、木骨都束、卜剌哇等地。

所到国家很多,多是分批、分队之意而行。

第七次出发于明宣德六年(公元1431)。

郑和年已60岁,仍率27550人的船队远航。

郑和就在此归途中病故,遗体由随船官兵运载回国,葬于南京中华门外牛首山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是中国明朝的一位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他率领中国船队七次下西洋,开拓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贸易。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

郑和,原名马三宝,是明朝永乐年间的一位伟大航海家。

他曾率领中国船队,穿越南海、印度洋,到达非洲东岸的东非地区,甚至到达了阿拉伯半岛。

郑和下西洋的七次航行,对于中国古代海洋事业的发展,以及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贸易,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始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

当时,中国的明朝皇帝朱棣派遣郑和率领大型船队出使西洋,目的是为了扩大中国的外交影响力,开展对外贸易,以及传播中国的文化和科技。

郑和下西洋的七次航行,使得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远销西洋,也带回了一些外国的特产和文化。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宏大,船只数量多达几百艘,船队中还携带了大量的官员、商人、士兵和水手。

他们的航行路线,穿越了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到达了斯里兰卡、印度、阿拉伯半岛,甚至到达了非洲东岸的东非地区。

在这些地方,郑和船队与当地的政府和商人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开展了贸易活动,也传播了中国的文化和科技。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辉煌,也彰显了中国古代对外交流与贸易的活跃。

他的航行,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不仅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他的航行,为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桥梁,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了中国的智慧和力量。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至今仍然激励着我们,鼓舞着我们,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发扬中国古代对外交流与贸易的传统,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维护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和合作。

愿郑和下西洋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

郑和:七下西洋的杰出航海家

郑和:七下西洋的杰出航海家

郑和:七下西洋的杰出航海家郑和(1371—1433),本姓马,小名三保,回族,云南昆阳州(今昆明市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人,中国明朝杰出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出生在云南一个回族家庭里。

他的祖父、父亲都信奉伊斯兰教,还到麦加(伊斯兰教的主要圣地,在今沙特阿拉伯)去朝过圣。

郑和小时候就从父亲那里听说过外国的一些情况。

后来,他进燕王宫里当了太监,因为他聪明能干,得到明成祖的信任。

这郑和的名字还是明成祖给他起的。

但是民间把他的小名叫惯了,所以一直把他叫做“三保太监”,后来,有的书上也写成“三保太监”。

明朝初年,明成祖朱棣认为中国的航海事业已经开始发展起来,于是派人到海外去宣扬国威,跟外国人做点生意,采购一些珠宝,顺便探听一下废帝建文帝的下落。

1405年6月,明成祖正式派郑和为使者,带一支船队出使“西洋”。

那时候,人们叫的“西洋”,并不是指欧洲大陆,而是指我国南海以西的海和沿海各地。

郑和带的船队,一共有27800多人,除了兵士和水手外,还有技术人员、翻译、医生等。

他们乘坐62艘大船,这种船长44丈,阔18丈,在当时是少见的。

船队从苏州刘家河(今江苏太仓浏河)出发,经过福建沿海,浩浩荡荡,扬帆南下。

郑和第一次出海,先到了占城(在今越南南方),接着又到爪哇、旧港(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南岸)、苏门答腊、满剌加、古里、锡兰等地。

他带着大批金银财物,每到一个国家,先把明成祖的信递交国王,并且把带去的礼物送给他们,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

许多国家见郑和带了那么大的船队,态度友好,并不是来威吓他们,都热情地接待他。

郑和这一次出使,一直到第三年九月才回国。

西洋各国国王趁郑和回国,也都派了使者带着礼物跟着他一起回访。

后来,明成祖相信建文帝确实是死了,没有必要再去寻找。

但是出使海外的事,既能提高国家的威望,又能促进跟西洋各国的贸易往来,好处很多。

所以打那以后,一次又一次派郑和带领船队下西洋。

从公元1405年到1433年的将近30年里,郑和出海七次,前前后后一共到过印度洋沿海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的木骨都束国(在今索马里的摩加迪沙一带)。

中国明朝著名航海家郑和的历史故事

中国明朝著名航海家郑和的历史故事

中国明朝著名航海家郑和的历史故事郑和(1371年-1433年),字舜华,是中国明朝著名的航海家、探险家。

他生于云南昆明,是南京王朝的世家子弟。

郑和的事迹举世闻名,他带领中国船队穿越大洋,远航到遥远的海外国家,拓展了中国的贸易和外交范围,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郑和的航海事业始于明成祖永乐年间。

当时,明成祖朱棣决定派遣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出使西洋。

郑和的船队中有数百艘大小不同的船只,人员众多,规模堪称世界史上空前绝后。

郑和的船队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经过马六甲海峡,抵达南洋地区,然后穿越印度洋到达非洲东海岸。

他的航线遍及东南亚、南亚和非洲沿海地区。

郑和的船队不仅仅是为了商业贸易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展示中国的实力、拓展中国的影响力,并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交往。

郑和的航海活动遍及范围广泛,包括斯里兰卡、印度、阿拉伯、非洲等地。

他的船队曾发现和到达了许多国家和地区,与当地统治者建立了友好关系,进行了贸易交流,这对于明朝来说是一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世界性航海探险。

郑和的航海事业在当时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他的远航活动,扩大了中国对外贸易,推动了中国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

他还带回了大量珍贵的商品和文化艺术品,丰富了中国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同时,郑和的航海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和外交交流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增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郑和的航海事迹至今仍受到广泛关注和赞誉。

他的航海活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大壮举,是中国追求和平、友谊和发展的象征。

郑和在航海过程中表现出的智慧、勇气和胆识,成为中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他的事迹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后人广泛传颂和纪念,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郑和的航海事迹不仅仅在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国际舞台上引起了广泛的瞩目。

他的航海成就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奇迹,证明了中国古代人民在航海技术和海洋探索方面的非凡智慧和能力。

郑和的航海事业对于世界海洋文明和人类历史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读后感——《伟大的航海家郑和》

读后感——《伟大的航海家郑和》

读后感——《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是一部描写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生平的书籍。

在作者详尽的研究基础上,我对这本书有了深刻的印象。

读完这本书,我对郑和这位伟大的航海家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郑和出生于一位伟大的航海家家庭,自小就对航海产生兴趣。

在他的父亲的影响下,他追随明成祖朱棣,开启了自己的航海生涯。

通过众多的航行经历,他不仅探索了遥远的海外,还结交了许多平民百姓,传播了中国的文化和知识。

郑和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航海家,还是一位伟大的文化使者。

他一直以中国文化为荣,积极宣传和传播中国的礼仪和文化。

他将中国的书籍、技艺和珍宝带到了其他国家,在与外国各界友人的交流中,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郑和的文化使命让我感到骄傲,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古代航海技术有了新的认识。

在那个没有航海仪器和现代技术的时代,郑和依靠自己的智慧和经验,成功地带领船队完成了七次航海任务。

他设计了多种船只,开辟了多条航线,为后世航海事业树立了典范。

郑和的航海技术和勇气让我对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勇敢深感敬佩。

在这本书中,我还了解到郑和是一位关心民生的航海家。

每一次航海任务之后,郑和都会把他所见所闻所得带回国内,为明朝的发展做出贡献。

他在航行途中建立了众多的贸易联系,推动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往来,为明朝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读完《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我对这位伟大的航海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他不仅是中国航海史上的巨人,也是中国文化的使者和贡献者。

他的智慧、勇气和关心民生的精神将一直激励着我们。

这本书让我对中国古代航海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充满了更多的自豪感。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郑和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航海家,是世界大航海的先驱者。

从1405年到1433年二十八年间,曾率领庞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访遍了亚非37个国和地区,为世界航海事业和各国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郑和的生平(一)出生于回族世家。

郑和本姓马名和,1371年生于云南省昆阳州(今昆明市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的一个回族伊斯兰教家庭。

幼时聪明勤奋好学.(二)战乱时遭遇阉割,随明军转战南北.明太祖朱元璋为消灭在云南的元代残余势力,发动战争,郑和家庭遭劫难,其父死去,郑和11岁时被掳入明营遭阉割,随军转战南北。

(三)选入燕王府任内侍,郑和经历10年戎马生涯逐渐成熟,成为能征善战的勇士。

被选入燕王府,受到朱棣的器重和喜爱。

(四)随燕王建奇功.建文帝起兵“削藩”,威胁到燕王。

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郑和随其出入战阵,屡建奇功,尤其是在大兴县郑村坝战役将李景隆所率50万大军击败,郑和立下不朽功勋.(五)赐姓“郑”受殊荣.1402年朱棣率靖难军攻陷南京。

第二年朱棣宣布为永乐元年,是为明成祖.14 04年正月初一,朱棣在宫中大摆宴席,宴请群臣。

席间朱棣忆起郑村坝郑和立下的功勋,随即提笔写了一个斗大的“郑”字,赐予郑和,从此马和便改名为郑和,同时提拔郑和为内宫太监。

二肩负重任七下西洋(一)成祖为什么选派郑和下西洋?郑和对成祖一贯忠贞不二,被成祖视为心腹;还因郑和本职是内宫监太监,管下西洋修造海船,采办珍奇宝物;更为重要的是郑和有多方面的才能:1、郑和知兵法,有谋略,指挥得宜,勇敢善战。

2、郑和知识渊博,熟悉西洋各国各地区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和宗教习俗,通晓阿拉伯文.3、郑和有一定的航海和造船知识。

4、郑和既是伊斯兰教徒,又是受了戒的佛家弟子。

5、郑和有卓越的外交才能,在下西洋前出访日本的活动中,充分地表现出来。

所以,当成祖的近臣刘斌意举荐郑和出任下西洋统帅时,成祖当即采纳。

(二)从1405-1433年率船队七次下西洋郑和在一年零二个月中,从造海船、抽调各类专业人员、准备所需粮食、武器和日常生活用品。

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大师

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大师

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大师郑和,是中国明朝的一位著名航海家和领航员。

他率领七次航海远征,开辟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被誉为航海大师。

本文将介绍郑和的生平事迹,探讨他在航海领域的贡献,以及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一、郑和的生平事迹郑和,原名马三宝,生于明朝永乐十六年(1404年),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人。

郑和出生在一个富商家庭,家境优渥。

但在郑和七岁时,家族遭受海盗袭击,遭到巨大的创伤。

海盗劫掠了他的家庭财产,并将他俘虏,把他贩卖到东南亚的一座寺庙。

幸运的是,郑和被明朝朝廷当地的官员释放,并被带回了中国。

郑和在回到中国后,被明成祖朱棣看中并录用,开始了他的航海事业。

他成为明朝西洋船队的船长,并负责领导船队下西洋,开展对外贸易和外交活动。

他的航线覆盖了东南亚、南亚、中东和非洲等地。

二、郑和在航海领域的贡献1. 开辟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郑和的航海远征的目的之一是扩大中国的对外贸易。

他带领的船队通过航线,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运往西方国家。

这为中国开辟了一条与世界贸易的通道,促进了中国商品的传播和交流。

2. 推动了中国的海洋文化和海洋意识郑和船队的航海活动,不仅仅是贸易,更是对世界其他文化和国家的了解和交流。

他在航行过程中,带回了大量的各国物产、动植物标本、航海图、地图等,丰富了中国的海洋文化和地理知识。

这对提升中国人民的海洋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

3. 促进了对外外交与友好关系郑和航海活动中所到之处,他以礼待人,与各国君主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

他与印度、阿拉伯、非洲等地的君主进行了互访和贸易往来,推动了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友好交流。

郑和的航海远征为明朝树立了威信,使得中国在地区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三、郑和对世界历史的影响郑和的航海远征不仅对中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 促进了中海交流与文化交融郑和的航海活动加深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中东和非洲等地的经济、文化和人员交流。

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带回了这些地方的文化、宗教和技术。

小学六年级作文:伟大的航海家——郑和

小学六年级作文:伟大的航海家——郑和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
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像航标灯一样闪耀在茫茫夜海整整600年。

这个有如启明星般的名字,曾点燃十五世纪的文明,辉映和引领了一个时代的航路。

他就是明成祖手下的三保太监——郑和。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人。

被明成祖封为主管航海的太监,赐姓郑,航海至南洋、印度、波斯、非洲东岸等处,开通中外交通最远的航路。

自永乐三年(14XX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间,郑和率众七次远航,遍及了中国海与印度洋,从台湾到波斯湾,并远及中国人心目中的黄金国--非洲。

在这三十年之中,外国的货品、药物与地理知识,以空前的速度输入中国;相对地,中国也在整个印度洋上延伸了政治空间和影响力,建立了一条海上丝绸之路。

郑和是世界航海家的先行者之一,他比美国航海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了大约80年,比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到达好望角早了近84年,比葡萄牙探险家麦哲伦绕地球航行证明大地球说也早了114年左右,同时郑和船队的规模也有着压倒性的优势,由此可见郑和是多么伟大!
郑和这位航海先行者以智慧为舵、意志作桨,他饮风餐浪二十八载,犁波耕澜数十万里,筚路蓝缕。

出航的规模之
大,范围之广。

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我们中国人民的骄傲!。

郑和的故事

郑和的故事

郑和的故事郑和,明代著名航海家,出生于昆明一户世代从事商业的回族家庭。

在明朝永乐年间,他被任命为“宝船总帅”,率领大船队七次下西洋,远航印度洋、波斯湾、阿拉伯海等地,传播中国文化和商业交流,堪称中国史上航海史上的伟大人物。

郑和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从小就学习运营贸易,并深入研究语言文字。

随着明朝扩大对外交往,郑和的航海才华也开始得以施展。

1405年,他带领75艘战船、25000名船员,依次到达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地方,收拾行李,整装出发,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航海之旅。

在第一次远航的途中,郑和把黄金、银锭等宝物作为礼物,向周边各国颁发了中国的御旨,表明了中国的尊荣地位。

他的航行路线可谓多姿多彩:从中国走向东南亚国家,到达斯里兰卡、印度等国家,最后回到中国。

整个船队行程长达两年,刷新了中国航海记录。

随后的航海,更是让郑和的船队不断拓展航线,越过印度洋,进入非洲海域,到达非洲洋岛。

在郑和的七次航海中,他所到之处,都为中国开创了广阔的市场。

他带回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文化,比如港口建设、堤防制造、水利工程、宗教文化、民俗习惯等;同时,也将中国的文化、商品、器物传播到印度、东非等国家,在交流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风范。

他还与当地商人进行了广泛的贸易往来,时常进行公益事业,帮助当地贫困民众改善生活条件,被各地人称为“中国的财神”。

不仅如此,郑和还在每一次航海途中,搜集了大量外国地理、天文、社会和文化等资料,这些材料成为了古代地理学、科技史学、社会学等方向的重要资料。

在这些重大贡献的基础上,郑和也因此成为了一位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和文化研究家。

郑和的故事,在靠近我们的地方仅仅是从教材和历史书籍的角度得到一点涉猎。

然而,作为一位航海家、资料搜集者和文化传播者,他的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启示。

他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源于他的务实、勇敢和开放心态,他在历史舞台上长久存在,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最后,让我们用郑和所传播的中华文化的精髓这句话来概括这位伟大的航海家的一生:“互敬互谅,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和谐发展。

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家

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家

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家郑和,是中国明代著名的航海家和军事统帅。

他带领着众多的舰队,在15世纪初成功完成了七次下西洋的航海之旅。

这七次航海,不仅开创了中国的海上贸易,还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一、航海家的出发郑和(1371年-1433年),原名马海,是中国云南昆明人。

在15世纪初,他被明朝朱棣皇帝(即永乐皇帝)任命为航海队统帅。

郑和的船队由上百艘大型宝船组成,每艘船都能搭载数百人,并且能够携带大量货物。

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是在明朝政权巩固之后进行的,并且得到了朱棣皇帝的鼎力支持。

二、船队的航线郑和的船队依次经过了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最终抵达非洲东岸的锡兰、阿丘特以及东非地区。

这条航线整整跨越了一半地球,有着极高的复杂性和风险性。

然而,郑和成功地克服了海上风暴、海盗袭击等困难,凭借着卓越的航海技术和丰富的海上经验,将中国的友谊和贸易达到了西方世界的远端。

三、外交使者的身份除了贸易之外,郑和的航海任务还充满了外交使者的功能。

郑和在每次航行中,不仅仅是为了开展商业活动,更是代表着中国皇帝的尊严,向世界各地展示着中国的威力和友好。

他与许多当地的国王、统治者进行了友好交往,签订了互惠互利的条约。

这些外交活动,有助于加强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也为中国树立了国际形象。

四、带回的成果郑和每次航海,都带回了丰厚的成果。

在商业方面,他带回了大量的珍宝、稀有物品,为中国带来了极大的财富。

在外交方面,他与一些国家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为中国拓展了外部交往的空间。

在地理方面,他的航海成果使中国对西方地理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

这些成果,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经济、文化和国际影响力的发展。

五、航海巡游的终结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巡游在1433年结束。

之后,明朝政权以封闭的姿态治国,航海活动逐渐停滞不前。

郑和本人也于此时去世。

虽然郑和的航海巡游被迅速忘却,但他的成就与他所代表的中国式的航海文化,仍然深深烙印在了世界历史的长河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
郑和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航海家,是世界大航海的先驱者。

从1405年到1433年二十八年间,曾率领庞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访遍了亚非37个国和地区,为世界航海事业和各国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郑和的生平
(一)出生于回族世家。

郑和本姓马名和,1371年生于云南省昆阳州(今昆明市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的一个回族伊斯兰教家庭。

幼时聪明勤奋好学。

(二)战乱时遭遇阉割,随明军转战南北。

明太祖朱元璋为消灭在云南的元代残余势力,发动战争,郑和家庭遭劫难,其父死去,郑和11岁时被掳入明营遭阉割,随军转战南北。

(三)选入燕王府任内侍,郑和经历10年戎马生涯逐渐成熟,成为能征善战的勇士。

被选入燕王府,受到朱棣的器重和喜爱。

(四)随燕王建奇功。

建文帝起兵“削藩”,威胁到燕王。

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郑和随其出入战阵,屡建奇功,尤其是在大兴县郑村坝战役将李景隆所率50万大军击败,郑和立下不朽功勋。

(五)赐姓“郑”受殊荣。

1402年朱棣率靖难军攻陷南京。

第二年朱棣宣布为永乐元年,是为明成祖。

1404年正月初一,朱棣在宫中大摆宴席,宴请群臣。

席间朱棣忆起郑村坝郑和立下的功勋,随即提笔写了一个斗大的“郑”字,赐予郑和,从此马和便改名为郑和,同时提拔郑和为内宫太监。

二肩负重任七下西洋
(一)成祖为什么选派郑和下西洋?郑和对成祖一贯忠贞不二,被成祖视为心腹;还因郑和本职是内宫监太监,管下西洋修造海船,采办珍奇宝物;更为重要的是郑和有多方面的才能:
1、郑和知兵法,有谋略,指挥得宜,勇敢善战。

2、郑和知识渊博,熟悉西洋各国各地区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和宗教习俗,通晓阿拉伯文。

3、郑和有一定的航海和造船知识。

4、郑和既是伊斯兰教徒,又是受了戒的佛家弟子。

5、郑和有卓越的外交才能,在下西洋前出访日本的活动中,充分地表现出来。

所以,当成祖的近臣刘斌意举荐郑和出任下西洋统帅时,成祖当即采纳。

(二)从1405—1433年率船队七次下西洋
郑和在一年零二个月中,从造海船、抽调各类专业人员、准备所需粮食、武器和日常生活用品。

组成了一支拥有28000人、200多船的庞大船队。

就船的类型来说,有:宝船、马船、粮船、座船、战船、水船等,船只大小不一,最大的宝船长为44丈4尺(约147.85米),宽18丈(约59.94米),小的战船为长18丈(约59.94米),宽6.8丈(约22.64米)。

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三年(1405)到永乐五年(1407),是以古里(今印度卡得卡特)为终点。

在古里勒石刻碑,建碑庭。

第二次下西洋:永乐五年(1407)到永乐七年(1409),这次到达柯枝国(今印度柯钦),终点是古里。

第三次下西洋:永乐七年(1409)到永乐九年(1411),终点仍是古里。

前三次足迹仅限于东南亚和南亚。

第四次下西洋:永乐十一年(1413)到永乐十三年(1415),此次终点是到达忽鲁谟斯(今伊朗霍尔木
兹海峡格什姆岛)。

第五次下西洋:永乐十五年(1417)到永乐十七年(1419),到达非洲木骨都束(今索马里摩加迪沙)、麻林(今坦桑尼亚基尔瓦基西瓦尼)。

第六次下西洋:永乐十九年(1412)到永乐二十年(1422),到达非洲木骨都束、慢八撒(今肯尼亚蒙巴萨)、竹步(索马里朱巴河一带)、卜剌哇(索马里巴拉韦)、麻林等国。

第七次下西洋:宣德六年(1431),郑和年已六十,受宣宗之命第七次下西洋,郑和等访问了忽鲁谟斯二十余国,洪保等七人去天方(今沙特麦加)访问。

郑和于归国途中积劳成疾在古里病逝,那年为宣德八年(1433)。

七月宣宗赐葬南京牛首山南麓。

郑和下西洋船队每次都由南京龙江关(下关)出发,因此南京是决策地、始发地;在太仓浏河集结船队入海;到福建长乐等候季风(东北信风)由五虎门出海。

(三)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意义:
所谓“西洋”是指以加里曼丹岛渤泥国(今文莱)为界,其西面为西洋,东面为东洋。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扬我明威”为了宣扬明朝威德,广结友好,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

郑和下西洋一直奉行睦邻友好的和平外交政策来达到这一目的。

郑和下西洋期间,各国使臣来访频繁;三国王魂寄中华;进行平等贸易;移民开发南洋。

郑和下西洋的伟大意义:
1、郑和下西洋是人类征服海洋的一次伟大壮举,比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远航要早87年到100多年不等。

总计航程16万海里(29.6万公里),共绕地球七次以上.
2、郑和七下西洋,架起了亚非各国友谊“丝瓷之路”的桥梁。

主要航线达42条之多。

3、郑和下西洋把明朝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带给亚非各国,促进了亚非各国和明朝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三郑和精神光照千秋
(一)什么是郑和精神?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铸就了以郑和为代表的郑和精神。

其精神就是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敢为天下先,勇于开拓,献身海洋事业。

(二)郑和在海内外的遗迹、遗址和遗物:
1、在中国留下许多有关郑和下西洋的遗迹、遗址和遗物,尤以南京、太仓、长乐、晋宁地为多。

南京:有郑和府邸和府邸花园、龙江宝船遗址、静海寺、天妃宫及天妃宫碑、大报恩寺与琉璃宝塔、净觉寺、渤泥国王墓、郑和墓和稳船湖等近十处。

太仓:有浏河天妃宫与通番事迹碑、周闻夫妇墓志铭。

福建长乐:有宝山烽堠及宝山堠碑、长乐天妃宫、天妃亡灵应记碑、三清宝殿、三峥寺塔、三峰塔寺、三保客、文石天妃庙;南平郑和铜钟;泉州郑和行香碑;福州古麻剌朗国王墓、湄洲屿妈祖庙、九曰山。

云南晋宁有马哈只墓、马哈只墓志铭、明三宝太监郑和故里。

北京有三不老胡同(三保胡同)、西安清净寺、山东德州苏禄国王墓、台湾赤嵌(今台南市)有“赤嵌汲水”说、台湾凤山县的“三宝姜”等。

西沙群岛有“永乐群岛”、“宣德群岛”、南沙群岛有“郑和群礁”、“景弘岛”、“费信岛”、“马欢岛”等。

2、在国外凡是郑和船队访问过的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各种纪念郑和的遗迹和传说。

(三)(今索马里摩加迪沙)
①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满剌加)有三宝山、三宝井、三宝亭、三宝公庙。

②印尼有郑和送给苏门答喇亚齐王子的大铜钟,爪哇有名城三宝垄和三宝洞、三宝公庙、三宝墩,雅加达有四门出土的三宝炮。

③泰国曼谷有三宝公庙、大城府有三保庙、“三保公鸡”(大壁虎,传说郑和派来的神物),各地还有三宝庙、三宝宫、三宝禅寺等。

④文莱,在古渤泥国王府房边原有一块中国碑,传说前国王是中国人,随郑和来到这个国家,立碑以记其事。

⑤柬埔寨有三宝庙;印度有三宝石刻像、科钦刻有石碑,称郑和为“中国圣人”;索马里有“中国村”或“郑和屯”传说在此访问过。

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是明初我国开放的历史,不容置疑地昭示中国人民:开放,只有开放,才能使中国迈向兴盛富强的康庄大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