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文案
《琥珀》教学设计(优秀3篇)
《琥珀》教学设计(优秀3篇)篇一:《琥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通过多种方法,理解并积累“琥珀、飒飒地、翻腾怒吼、拂拭、粘稠”等词语。
2、熟读并背诵课文的最后一节,能够根据提示,简要复述琥珀的形成过程和条件。
3、在品词读句中体味琥珀的“奇异”,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熟读并背诵课文的最后一节,能够根据提示,简要复述琥珀的形成过程和条件。
在品词读句中体味琥珀的“奇异”,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热情。
教学准备老师:相应的课件。
学生:通读课文标小节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不解词语查字典。
思考: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什么是琥珀。
教学设计一、预习反馈,学习最后一节,了解琥珀的外形:1、读词语,读准字音:约摸飒飒澎湃粘稠掸掸翅膀拂拭渗出前俯后仰埋没2、出示:琥珀(图片)板书:琥珀回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谁能联系课文内容来说说,琥珀是什么?教师总结:课文告诉我们琥珀是松脂球经过上万年后形成的化石。
强调:化石板书:松脂化石上万年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将给我们介绍一块奇异的琥珀。
板书奇异的(补全课题)读题4、这究竟是一块怎样的琥珀,它又奇异在哪里呢?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对它进行近距离描写的。
出示: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面,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趴着。
我们可以看见他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像它们当时在粘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早已有那样的苍蝇和蜘蛛了。
指名读,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粘稠”通过这段描写,我们看见了什么?想象出了什么?可以推测出什么?并且可以知道什么?板书:看见想象推测知道看见:(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面,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趴着。
我们可以看见他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
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师总结:作者的描写由远及近,观察得可真仔细呀。
想象:(它们当时在粘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
《琥珀》优秀公开课教案
《琥珀》优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琥珀》的基本内容,把握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其中所包含的远古时代的信息。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和表达方法。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2)教育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琥珀》的基本内容及其科学知识。
2. 学会生字词,正确书写。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和表达方法。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1. 课文《琥珀》及相关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3. 生字词卡片。
4. 小组讨论记录表。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琥珀的概念,展示琥珀实物或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琥珀》,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合作探讨】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讨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其中的生物信息。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发现。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解答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练习巩固】1. 学生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正确书写。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琥珀的科学价值和环保意义。
【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其中的生物信息。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沟通。
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琥珀中包裹的生物是什么?它们是如何被保存下来的?”引导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教师提出问题:“琥珀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琥珀中有哪些生物信息?”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发现。
《琥珀》课文教案(精选13篇)
《琥珀》课文教案(精选13篇)《琥珀》课文篇1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
2、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
3、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科学家想象的依据。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AI课件、尺子、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琥珀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CAI课件出示琥珀的图片。
要知道在世界上,琥珀里面有一个小动物并不稀奇,而最稀奇的是在这块琥珀里同时存在着两个小动物,还有挣扎过的痕迹,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有趣的故事。
二、学习松脂球形成的部分(2—9自然段)1、[CAI课件出示有声动画——松脂球形成的过程]学生看松脂球形成的过程。
2、看完故事后你觉得这个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呢?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9自然段,边读边用直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板书:松脂球形成。
3、小组同学讨论,合作找出松脂球形成的条件,教师巡视帮助。
4、全班汇报交流。
学生读出相关句子,归纳松脂球形成的相关条件。
根据汇报情况板书:太阳光:暖暖的、火热、热辣辣松脂球形成松脂:厚厚的、继续滴苍蝇、蜘蛛:巧遇5、请同学们找找文中有几处是描写太阳的?太阳光热辣辣的,这会对松脂球的形成起到什么作用呢?指名读相关句子(暖暖——火热——热辣辣,阳光热度的变化说明天气很炎热)6、课文中哪一句话说苍蝇、蜘蛛同时巧遇松脂球呢?在这里“刚好”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读相关句子(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刚好——说明极少见、非常巧合。
)7、齐读2—9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个松脂球形成的过程。
三、学习形成化石部分(10—12自然段)1、过渡:松脂球的形成我们都了解得很清楚了,但松脂球并不等于琥珀,琥珀应该是古代松树脂的化石,下面我们继续来了解一下由松脂球变成化石的过程。
《语文教案-琥珀》
《语文教案-琥珀》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对琥珀的兴趣。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的细节描述,推测当时的生活场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观念。
(2)学会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增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2. 教学难点:(1)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原理。
(2)如何通过课文细节推测当时的生活场景。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琥珀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3)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琥珀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琥珀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查阅的琥珀资料。
(3)简介琥珀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教师答疑。
3. 深入探讨(1)小组合作,讨论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原理。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3)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细节推测当时的生活场景。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琥珀的短文。
(3)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思考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2. 拓展作业:(1)收集更多关于琥珀的资料,进行深入了解。
(2)参观博物馆,实地了解琥珀展品。
《琥珀》教学设计(5篇)
《琥珀》教学设计(5篇)《琥珀》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12个生字,正确读写“琥珀、飒飒”等词语。
2、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
3.了解科学家如何进行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继续学习按一定顺序书写的表达方式。
过程和方法:抓住关键词,阅读感受,展开合理想象,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发展合理的想象力,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学习按一定顺序书写的表达。
教学难点:抓住关键词阅读感受,展开合理想象,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对象分析本课所授对象是五年级学生,学生的年龄大多为10—13岁,此年龄段的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欲望。
教师应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其在教师营造的浓厚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的学习。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因此,选择有利于改变单一、枯燥、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去质疑、去辨析、去释疑的教学方法,成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实践的重要方面。
要想充分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效能,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五、教学媒体和资源应用设计: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特点组合教学,扬长避短,互为补充。
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讲解、板书和直观教具的运用是不可缺少的,现代教育媒体与之结合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例如电视录像在表现活动的画面有独特的优势,但它呈显时间太短,学生的认知过程难以展开,但如果将它与投影教学或挂图教学相结合,则既能表现活动的画面,又能表现静止放大的图像,教学效果必然会更好。
教师要不断增强意识,努力深入研究媒体的不同功能和特点,不断提高使用现代教育媒体的能力,这样才能发挥媒体优势,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部编琥珀教案8篇
部编琥珀教案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作文大全、心得体会、申请书、演讲稿、教案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ssays, experiences, application forms, speeches,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部编琥珀教案8篇提前准备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教学过程和活动,有效利用时间和资源,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关注和支持,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部编琥珀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课文《琥珀》教案(精选13篇)
课文《琥珀》教案(精选13篇)课文《琥珀》篇1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九课《琥珀》是一篇阅读课文。
课文根据一块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想象其形成和发现的过程。
并且判断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教学这课时应注意指导学生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因此,我在教学时,采用了激情·入境·自学·点拨的方法。
教学过程安排如下:一、激情,引入新课揭示课题,提示学生注意课题中两个字的“王”字旁与“琥珀”的价值有什么联系,再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琥珀”。
以激起学生学习这课的热情。
二、入境,从感性正认识“琥珀”1、出示教学挂图,指导学生观察其颜色、形状、包裹物等。
2、根据所看到的图象让学生想象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三、自学,感知课文内容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再读课文,结合预习要求,画出文中有关写琥珀形成、发现及其科学价值的句段。
3、细读课文,体会科学家想象的合理性。
四、点拨,深入体会科学家想象的合理性课文中讲的这块琥珀与别的琥珀主要区别在于:它不仅有一个苍蝇和一个蜘蛛,而且这两个小东西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这说明苍蝇和蜘蛛曾经在里面进行过挣扎。
这样的一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呢?科学家根据这块琥珀的特点,想象了一个生动的故事。
1、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①这一自然段写的是实在的事物还是联想?②“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松脂的香味”与琥珀的形成有什么关系?2、有感情地朗读第4—8自然段,思考:①这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实在的事物还是联想?②苍蝇和蜘蛛被裹在松脂球里以及它们起初的挣扎是根据什么想象出来的?3、默读第10—11自然段,思考:文中为什么要写“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及松脂球被淹没在泥沙下面?4、读第13自然段,思考:“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与琥珀的发现有什么关系?上述教学过程体现了情境教学法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论,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琥珀》阅读指导课教案
《琥珀》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琥珀》一文,使学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昆虫和蜘蛛的生物学特征。
2. 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科普文章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琥珀》的阅读与理解。
2. 科普文章阅读方法的指导。
3. 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昆虫和蜘蛛的特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琥珀》的阅读与理解,科普文章阅读方法的指导。
2. 教学难点: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昆虫和蜘蛛的特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昆虫和蜘蛛的特征。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琥珀案例,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昆虫和蜘蛛的生物学特征。
2. 学生自读课文《琥珀》,理解课文内容。
3. 教师讲解科普文章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方法阅读课文。
4. 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阅读心得。
5. 教师组织案例分析,深入探讨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昆虫和蜘蛛的特征。
6.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7. 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琥珀的小论文,探究琥珀中的昆虫和蜘蛛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后收集学生的小论文,评估学生对琥珀中昆虫和蜘蛛的理解深度以及对科普文章阅读方法的掌握。
2.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讨论的积极性和对案例分析的兴趣。
3. 通过课后访谈或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教学效果的反馈。
七、教学资源:1. 课文《琥珀》的原文。
2. 关于琥珀形成过程和昆虫、蜘蛛特征的科普资料。
3. 阅读策略指导资料。
4.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5. 小组讨论所需的材料,如便签纸、马克笔等。
八、教学环境:1. 教室应保持整洁,桌椅摆放整齐,以便学生阅读和讨论。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琥珀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琥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琥珀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琥珀》是部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阅读策略”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第二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是与自然、科技有关的科普类文章,它们共同指向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因此教师要在四年级上册“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多角度提问,并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琥珀》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只琥珀被发现以及科学家推测它的形成过程。
《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推测”的定义为“根据已经知道的事物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本文正是科学家根据琥珀的样子和内部形态,展开合理想象,编写的一则生动有趣的故事,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想象出琥珀的形成过程,理解科学家推测的过程是合理严谨的。
本文是根据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柏吉尔的《乌拉波拉故事集》中《玻璃棺材》一文改写的。
课文以讲故事的方式,将原本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
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生动形象的想象和科学严谨的推理相结合的行文特点,从而感受语言的文艺性与思维的严密性。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初步具有品词析句的能力,思维活跃,求知欲强。
通过四年级上册策略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有问题,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升,本学期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作为重点的方法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进行积极地引导。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并尝试用联系上下文、查阅资料等方法进行解决。
2.学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后,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这个过程,并且理解作者推测的依据,感受到作者思维的严密性。
3.学生能够体会到文章语言的文艺性。
【教学重难点】学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后,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这个过程,并且理解作者推测的依据,感受到作者思维的严密性。
【教学准备】1.《跑跑镇》绘本2.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 师:今天,王老师想先带你们去个小镇逛逛,好不好?这个小镇名叫跑跑镇,镇上的居民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喜欢奔跑。
部编版四下语文《琥珀》教学设计(精选17篇)
部编版四下语文《琥珀》教学设计(精选17篇)部编版四下语文《琥珀》篇1教学目标:1、了解琥珀的形成,价值及依据,懂得想像要科学、合理。
2、感情朗读课文。
3、培养想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要条件。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像。
教学准备:CAI课件教学程序:一、激趣导入1、齐读课题工:琥珀2、提问:你们见过真的琥珀吗?3、你们想了解琥珀吗?你们想从哪些方面了解琥珀?(出示CAI课件)站起来,大胆地说。
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提得非常好,予明我们小朋友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聪明的孩子,也是最棒的孩子。
下面我们看这块琥珀(出示CAI课件),俗语说,无巧不成书,世界真奇妙,竟有这么巧的事,两只活蹦乱跳的动物,竟同时被一滴松脂包在里面。
这就是今天课文里要介绍的琥珀。
下面我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看刚才哪些同学问题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自由读课文)二、学习课文1、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通过读,大家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板书:时间形成发现价值)2、好!说得非常准确。
下面我们分组合作学习,(出示CAI课件)合作要求:A选择你们组最感兴趣的1~2个问题进行讨论学习。
B你们组采用什么方法学习的?C通过讨论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三、检查合作学习情况琥珀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出示课件)天气热时间漫长松脂球松树毛琥珀苍蝇、蜘蛛地壳变化这块琥珀是怎样发现的?海浪把琥珀冲到海岸上发现的条件小孩发现父亲识别这块琥珀的发现有什么价值?四、总结通过学习讨论,我们知道了琥珀的形成,发现和价值。
现在还有很多同学的问题在书上没有找到答案。
下面我们大胆地提出来,请我们班的同学解答,谁答的问题最多,最好,谁就是我们班的小博士,小灵通,大家想不想当?好!提问开始。
五、质疑问答,扩展知识⑴一问一答⑵大胆介绍⑶评比六、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体会和收获?七、作业(出示课件)1、课文中描写的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你是怎样想像,和大家交流交流。
《琥珀》教学设计(优秀9篇)
《琥珀》教学设计(优秀9篇)《琥珀》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篇一教学目标:1 学会课文中的生字。
2 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了解琥珀的特点与价值,认识它的形成过程。
4 学习文中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一组有关琥珀的图片和装饰品图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一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解释课题1 读课题之后,请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前收集到的有关琥珀的资料。
2 老师补充介绍琥珀的资料。
3 出示课件,请学生欣赏一组不同样子的琥珀图片。
思考: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特点?(它们都是透明、光滑的,而且里面都有物体;不同的是里面物体不一样。
)在学生交流之后,老师过渡到新课:我们今天文中介绍的是哪一块琥珀呢?(学生找准图片后,再一起欣赏文中琥珀的样子。
)谁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它是什么样子?(指多名学生进行描述,建议能够抓住物体的特点来说,老师及时给予点评)那文中具体写样子的是哪个自然段?二理解课文内容1 打开课本,请学生快速浏览全文。
找到描写样子的段落自由朗读,并做上记号。
(最后一个自然段)2 请学生一起读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这里除了写琥珀的样子还有其它描写吗?(价值)老师过渡语:琥珀有这么大的价值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大家再自由朗读课文,具体描写它形成过程有哪些段落。
(2到12自然段)3 分析琥珀形成过程(1)琥珀形成必须经历哪两个阶段?(松脂球与化石的形成)(2)仔细读课文,松脂球的形成应有哪些条件?化石形成又要哪些条件?(3)比较琥珀与黄河象化石的形成有哪些不同?(4 )作者假想是什么依据?还有其他的故事发生吗?(启发学生大胆的想象,说出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
)4 学习琥珀的发现:学生朗读相关段落(13到17自然段),思考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找出文中所描写的动词。
三回顾全文,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1 对照板书,引导学生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再一次熟悉课文内容。
《琥珀》教学设计(精选14篇)
《琥珀》教学设计(精选14篇)《琥珀》篇1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样子及价值。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及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琥珀》这一课,齐读课题。
老师板书课题。
(二)复习质疑。
1.想一想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课文按先后顺序都写了哪些内容?2.哪一部分集中描写了琥珀的样子及价值?3.默读第四段,用直线画出描写琥珀样子的句子,用曲线画出写它价值的句子。
4.老师分别指名读描写琥珀样子及价值的句子。
5.老师随后出示这个琥珀的图片,提问:看了图片,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问题?蜘蛛和苍蝇为什么会被包在里面?它们是怎么被包在一起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进行思考。
(三)学习课文,了解松脂球的形成。
1.这个故事是怎么来的呢?老师板书“推测”后,追问:“推测”是什么意思?在学生答出推测就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后,老师继续追问: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会说到这块琥珀是什么样的,老师随即转入第二个教学步骤。
2.默读第二段,想想苍蝇和蜘蛛怎么会同时被包在一个松脂球里?抓主要内容说说。
(1)这到底是一只什么样的苍蝇,什么样的蜘蛛?(2)为什么科学家推测苍蝇快乐,蜘蛛小心翼翼呢?这和后面的结果有什么关系呢?3.它们是怎样被包在松脂球里的呢?(1)老师引导学生自己读读第7自然段。
(2)随后讲解:当贪婪的蜘蛛扑向快乐的苍蝇的那一瞬间,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不早不晚,不偏不斜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了里头,这真是无巧不成书呀!(3)后来的情形又怎样呢?4.默读第1到第9自然段,思考:要形成这个奇特的松脂球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四)了解松脂球变成化石的过程。
1.一对敌对的小虫包进了松脂球以后,小虫的活动停止了,但自然环境还在继续变化。
《琥珀》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琥珀》的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途径,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3)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琥珀》的正确朗读和理解。
2. 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的掌握。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课文《琥珀》中一些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原理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琥珀》的文本。
2. 与琥珀相关的图片、资料等。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琥珀。
(2)简要介绍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琥珀》,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琥珀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琥珀有什么科学价值?(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
4. 知识拓展:(1)展示与琥珀相关的图片、资料等。
(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琥珀知识。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6.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琥珀》。
(2)运用所学知识,为一篇关于琥珀的短文写一个开头。
7. 板书设计:琥珀形成过程:古生物遗体+ 松脂→松脂球→琥珀特点:有机物、透明、有杂质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琥珀》,理解课文内容。
《琥珀》教案范文
《琥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琥珀》的基本内容,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琥珀的认知水平。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文物的意识和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欲望。
(2)培养学生珍惜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琥珀》的基本内容及其知识点。
(2)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2. 教学难点:(1)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其科学原理。
(2)如何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文物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琥珀的魅力。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琥珀》及相关资料。
(2)教学课件或幻灯片。
(3)实物琥珀或其他相关文物。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琥珀》。
(2)搜集关于琥珀的资料,了解琥珀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琥珀实物或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简要介绍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琥珀》,理解基本内容。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搜集到的关于琥珀的资料。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其科学原理。
(2)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运用。
4. 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讨论琥珀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然遗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5. 课堂实践(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琥珀矿床。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分享收获和感悟。
7. 作业布置(2)预习下节课内容,准备课堂讨论。
《琥珀》阅读指导课教案
《琥珀》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琥珀》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琥珀的故事,了解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琥珀》的主要内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科学角度解读琥珀的故事,培养科学思维。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琥珀》课文文本,相关科学知识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琥珀》课文,了解琥珀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琥珀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琥珀》,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分析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讨论写作手法。
4. 知识拓展:教师讲解与琥珀相关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从科学角度思考。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复述《琥珀》的故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琥珀的科学知识小论文,培养科学思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琥珀》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检查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科学知识的掌握。
七、课程延伸活动:1. 组织一个以“琥珀的秘密”为主题的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琥珀的理解和发现。
2. 邀请一位科学家或者有琥珀收藏的专家来课堂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琥珀的感性认识。
八、课程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强调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十、家庭作业布置:1. 请学生为《琥珀》设计一幅插图,体现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 请学生写一封信给文章的作者,表达他们对《琥珀》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关注学生对文章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以及阅读兴趣和科学思维的培养。
《琥珀》阅读指导课教案
《琥珀》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琥珀》一文,使学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昆虫和蜘蛛的来历。
2. 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探索欲望。
3.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琥珀》的内容介绍。
2. 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其科学价值。
3. 琥珀中的昆虫和蜘蛛的来历。
4. 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和词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琥珀的形成过程、琥珀中的昆虫和蜘蛛的来历、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和词汇。
2. 教学难点: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其科学价值。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使用多媒体展示琥珀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4. 课堂讲解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通过展示琥珀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琥珀的美观和神秘,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昆虫和蜘蛛的来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3.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和词汇,深入思考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其科学价值。
4. 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发现和感悟,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5. 课堂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详细阐述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其科学价值。
6.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团队合作和交流沟通能力。
3. 搜集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琥珀》教学设计(精选14篇)
《琥珀》教学设计《琥珀》教学设计(精选14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琥珀》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琥珀》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及作者这样想象的依据。
2、感受课文细腻传神的语言、大胆合理的想象和逼真的故事情节。
3、能用自己的语言条理清楚的介绍琥珀的样子及形成过程,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及作者这样想象的依据。
难点:体会文章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
三、教学准备:师:琥珀图片和幻灯片生:搜集有关化石和琥珀化石的资料。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课前同学们搜集了资料,谁来谈谈对化石和琥珀的了解?2、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一篇课文《黄河象》吗?在北京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骼,那是古代黄河象骨骼的化石。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块珍奇的化石——琥珀,(出示)跟随作者一起去推测关于它的故事3、看到这美丽的琥珀,你有什么感受?最想了解点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问得好!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
1、接下来,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的默读课文,相信你一定有不少收获!(我知道了…)你从哪些语句中知道的?你真会读书!说得真好!2、所有这些都是作者亲眼看到的吗?课文中有一个词“推测”(板书),推测是什么意思?(出示句子)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情况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能说“猜测”吗?为什么?哦,推测是有根据的,而猜测只是猜的。
3、嗯,说得真好!看来,用词准确是多么重要呀!那作者是根据什么推测了这个故事呢?(作者看到了琥珀,根据它的样子推测的。
)什么样?你能读读相关的句子吗?(出示)三、深入理解、重点感悟是的,作者就是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推测了它的形成过程和发现过程。
《琥珀》阅读指导课教案
《琥珀》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琥珀》产生阅读兴趣。
了解《琥珀》的作者及背景。
1.2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琥珀》这本书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出版时间、内容简介等。
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对琥珀的好奇心,例如:“琥珀是什么?”、“琥珀中为什么会有昆虫?”等。
1.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琥珀样品,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琥珀的外观。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琥珀的了解或经历。
引导学生思考琥珀的形成过程,激发他们对《琥珀》故事的好奇心。
第二章:阅读理解2.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琥珀》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2 教学内容选取《琥珀》中的重要章节或段落进行阅读。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如人物描述、情节发展等。
2.3 教学活动分组让学生进行阅读,每组选择一个章节或段落进行阅读。
学生阅读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理解和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提出问题,如:“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这个情节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等。
第三章:主题探讨3.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思考《琥珀》故事中的主题。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琥珀》故事中的主题,如友情、成长、自然等。
让学生思考这些主题对自己生活的启示。
3.3 教学活动教师提出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如:“《琥珀》故事中的友情对你有什么启示?”、“故事中的自然环境对人物有什么影响?”等。
学生进行思考并分享他们的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第四章:创意表达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的创意表达,展示对《琥珀》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琥珀》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意表达。
4.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创意表达活动,如绘画、写作等。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他们对《琥珀》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语文教案-琥珀》
《语文教案-琥珀》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琥珀的价值和科学意义。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途径,丰富自己对琥珀的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地质知识和科学原理。
(2)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了解琥珀的科学价值和文化意义。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琥珀的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丰富对琥珀的了解。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和文化内涵。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琥珀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琥珀的美。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辅导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学生齐读生字词,教师解释难点词汇。
4. 分析课文:学生分小组合作探讨,分析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和文化内涵。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拓展对琥珀的了解。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绘制琥珀形成过程的思维导图。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琥珀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2)参观自然博物馆或地质公园,深入了解琥珀及其相关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3. 拓展活动评价:了解学生在拓展作业中的参与情况,评价他们对琥珀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表现,调整教学计划,以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六年级语文《琥珀》教学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琥珀》教学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小学六年级语文《琥珀》教学教案小学六年级语文《琥珀》教学教案(精选16篇)小学六年级语文《琥珀》教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琥、珀、脂、黏、稠”五个会认字;会写“琥、珀、脂、渗、裹、澎、湃、黏、稠、详”10个会写字;掌握“琥珀、松脂、包裹、渗出、澎湃、黏稠、详细”等词语;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琥珀》教学设计
固城乡中刘文君
教材分析:
《琥珀》是德国作家柏吉尔写的一篇说明文,也称科学小品文。
作者由一块稀世珍宝琥珀,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采用生动传神的语言,推测并再现了这块少见的湖泊的形成过程。
文章布局严谨,语言细腻形象,逻辑推理严谨,条理清晰,极适于用来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掌握写作技巧。
真实与想象相结合,使文章具有神奇色彩。
作者通过大胆、丰富、周密的推测,想象了一万年前的故事。
教学时,一方面引导学生体会真实情景描写的简洁翔实,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深切感受想象故事情节描写的生动传神,细致巧妙。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五年级时学习过《黄河象》,《黄河象》是一篇推理性说明文,科学家由黄河象骨骼化石推想它的形成过程,以及被发现、发掘、命名的过程,说明200万年前大地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
课文既有写实,又有推理,学生通过课文体会到了作者丰富合理的想象。
《琥珀》这篇课文虽然结构与《黄河象》不尽相同,但同属推理性说明文。
学生有了学习《黄河象》的基础,学习这篇课文应当难度不大。
而到了小学最后一个阶段,利用已有的语文学习方法,解决学习中遇到
的问题,加强对已有的语文技巧的训练与巩固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学习这篇课文的意义所在。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及作者这样想象的依据。
2、感受课文细腻传神的语言、大胆合理的想象和逼真的故事情节。
3、能用自己的语言条理清楚地介绍琥珀的样子及形成过程的依据,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关于琥珀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我们在五年级时学习过一篇课文《黄河象》,在北京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两具大象的骨架,那就是黄河象的骨骼化石。
(课件展示)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块形成于一万多年前的珍稀化石——琥珀(板书课题)看,这就是神奇美丽的琥珀化石。
(课件展示)
2、师:看到这些美丽的琥珀,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3、生提问题。
4、生汇报资料。
5、师:《琥珀》这篇课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科学小品,也就是说明文,现在就请同学们打开书44页,随着作者的推测,走进这块琥珀形成的传奇故事吧!
二、回顾初读,交流收获。
1、检查字词掌握。
2、指名读课文,其他生边听边吧读书收获做批注。
3、生汇报读书收获。
三、品读语言,感受推测。
1、师:琥珀是怎样形成的?课文的哪些段落写了琥珀形成的过程?请大家再次浏览课文。
生:文章的第2——13自然段写了琥珀的形成过程。
2、师:作者由这块罕见的琥珀推测了它的形成过程,作者又是怎样推测与想象的?请大家带着这几个问题默读课文。
(课件出示问题)
生默读课文。
3、师:苍蝇和蜘蛛为什么会被同时包在里面呢?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生找出相关语句。
4、师: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苍蝇呢?说说你的体会。
生读课文并谈自己的体会。
师课件出示描写生活中的苍蝇,生读一读,和课文里的小苍蝇对比,谈谈自己的感受。
5、师:感受到了作者语言的生动,那作者是否也是这样写蜘蛛的呢?生汇报课文内容。
感受作者对蜘蛛的动作和心理描写。
6、师:此时,“螳螂意欲捕蝉”可结果怎样呢?
生齐读9——11自然段。
师:找出这几个自然段中写苍蝇、蜘蛛行为结果的关键词。
读出蜘蛛、苍蝇的不幸。
7、(课件出示)两只小虫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
师:泪珠指什么?天气炎热,太阳光火辣辣地照射着树林(课件出示)两只小虫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汗珠里。
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生结合课文谈体会。
8、师:这是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悲剧,课文这么写,正体现了它生动的文学色彩。
现在的这个松脂球就是琥珀,对吗?想象它一直挂在这棵老松树上,挂下去,会不会变成琥珀?(不会)所以,科学家又推测了下面的变化。
生齐读12、13自然段。
师:用自己的话说说松脂球是怎样形成化石的?
生汇报,师相机板书。
9、师:画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生汇报后课件出示
师:通过作者生动形象地描写,你知道琥珀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生汇报后课件出示。
10、师:科学家的推测非常合理,不仅体现在琥珀形成的过程上,还体现在琥珀发现的过程上。
指名读发现琥珀的段落。
师:作者不是任意安排了两个人,而是安排了父子俩,你认为这样安排合理吗?现在就让我们在朗读声中再次欣赏这块珍贵的琥珀吧!
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1、(课件出示:我们可以……圆环)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请在文章前一部分中找一找与之相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从那块……苍蝇和蜘蛛了)
大声齐读,谈谈体会
四、拓展延伸,质疑升华。
1、师:有人认为小苍蝇和小蜘蛛被松脂淹没而惋惜,有人却说“它们被封在琥珀里,生命获得了永恒。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生汇报交流。
2、师:学习了《琥珀》一文后,你还有哪些有关琥珀的问题想要问?大家的问题都很有价值,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做一个爱自然、爱科学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