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专项复习试卷(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专项复习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2520e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85.png)
文言文阅读-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专项复习试卷(含答案)文言文阅读-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专项复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蒙辞务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 (2)孰若孤(____________)(3)见往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刮目相待(____________)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可以为师矣B.及鲁肃过寻阳力所能及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又数刀毙之D.结友而别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4.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吕蒙学有所成?二、课外阅读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木兰歌(唐)韦元甫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
欲闻所戚戚,感激强起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
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
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
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
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
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
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帼理丝黄。
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
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
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
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
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文言文阅读复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文言文阅读复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80f0d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16.png)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上,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常羊尝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乎?楚王田①于云梦②,使虞人起禽而射之③。
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
王引弓欲射,有鹄④拂王旃⑤而过,翼若垂云。
王注矢⑥于弓,不知其所射。
养叔⑦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⑧矣。
’”(选自明代刘基《郁离子·卷三》,有删改)注释:①〔田〕同“畋”,打猎。
①〔云梦〕古代湖泽名,泛指春秋战国时楚王的游猎区。
①〔使虞(yú)人起禽而射之〕让掌管山泽田猎的官员去哄赶禽兽从而射杀它们。
①〔鹄(hú)〕天鹅。
①〔旃(zhān)〕红色曲柄的旗。
①〔注矢〕指把箭搭在弓上。
①〔养叔〕名养由基,楚国大夫,善射。
①〔必〕完全肯定。
1.【甲】文选自_____①(朝代)_______①(人名)的《归田录》。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尝射.于家圃常羊尝学射.于屠龙子朱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禽发.,鹿出于王左C.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十发而.十中D.若.欲闻射道乎卿⾔多务,孰若.孤3.翻译文中两处画线句,并依据上下文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康肃笑而遣之。
翻译:陈尧咨笑着让他走了。
理解:这句话传达出陈康肃公对卖油翁技艺的不屑、嘲笑,进而将其打发离开。
【精品】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精品】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915b3951e79b896902268d.png)
【精品】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濯清涟而不妖________②香远益清________③陶后鲜有闻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牡丹之爱,宜乎众矣!(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用“水陆草木之花”作一般衬托,用菊作反面衬托,用牡丹作正面衬托,衬托了莲的高洁。
B.文章依次描写莲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正直,因而美名远扬。
D.选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答案】(1)洗(涤);更加;少(2)①洁净地挺立,可以远远观看却不可以靠近赏玩啊。
②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该是很多了。
(3)A【解析】【分析】(1)本题注意古今异义的变化。
濯:洗涤;益:今义为好处,古义为更加;鲜:今义多指事物新鲜,古义为少。
(2)①句中注意,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树立;可:只能;亵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②句中注意,宜乎:当然(应该);宜:当;众:众多。
(3)《爱莲说》全文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事态的厌恶和鄙视。
文章开头用“水陆草木之花”作一般衬托,用菊作正面衬托,用牡丹作反面衬托,衬托了莲的高洁。
部编初中七年级 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 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d74249b8f67c1cfad6b8db.png)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吕元膺吕元膺①为东都留守,常与处士②对棋。
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
棋侣谓吕必不顾局矣,因私易一子以自胜,吕辄已窥之,而棋侣不悟。
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内外人莫测,棋者亦不安,乃以束帛赆③之。
如是十年许,吕寝疾将亟,儿侄列前,吕曰:“游处交友,尔宜精择。
吾为东都留守,有一棋者云云,吾以他事俾④去。
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
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裂⑤于知闻。
”言毕,惆然长逝。
(选自《芝田录》)【注】①吕元膺:唐德宗、宪宗时期的一位名臣。
②处士: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③赆(jìn)送的路费或财物。
④俾(bǐ):使;⑤灭裂:疏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因私易一子________②乃以束帛________③如是十年许________④言毕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吕元膺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1)偷偷地,私自,暗地里;于是、就;这,这样;说(2)换一步棋子,也不值得在意,只是这种心机让人害怕。
(3)吕元膺是一个交友慎重,处事周全,重情义又讲原则,重视教育后代的人。
他看到处士下棋时弄虚作假,就把处士辞退了;但他没有将事情张扬出去,临行时还赠送了财物,既保全了处士的颜面,也给了处士深刻的教训,在临终前还不忘用这件事来教育后代。
【解析】【分析】(1)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是”:这,这样。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而“私”在现代汉语中也有“私自”之意,所以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易”:换。
“足”:值得。
“但”:只是。
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3)“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游处交友,尔宜精择”说明他交友慎重。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8426e5a26925c52cc5bfd1.png)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一、《孙权劝学》1.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标三处)狐岂款卿治经为博士邪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 卿今当涂..掌事()(2) 蒙辞以军中多务.()(3)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4) 但.当涉.猎.() ( )(5) 及鲁肃过.寻阳()(6) 非复..吴下阿蒙()3. 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义:今义:博士:古义:今义:(2) 见往事..耳古义:今义:4. 解释下列多义词。
(1) 见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 当但当.涉猎()当.涂掌事()5.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蒙辞以军中多务。
(2)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6. 内容理解。
(1) 作者是怎样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请结合课文内容加以分析。
(2) 现在人们常用“吴下阿蒙”喻指什么?“刮目相待”又是形容什么?二、《卖油翁》1. 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标三处)公亦以此自矜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 善.()(2) 公亦以此自矜..()(3) 释.担而立()(4) 但微颔.之()(5) 尔安敢轻.吾射()(6) 康肃笑而遣.之()3. 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 但手熟尔.(2) 徐以杓.酌油沥之4.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 汝亦知射.乎()(2) 尔安敢轻.吾射()(3) 康肃笑而遣.之()5. 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 但.手熟尔古义:今义:(2) 尔安.敢轻吾射古义:今义:(3) 但微颔.之古义:今义:6.解释下列多义词。
(1) 射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2) 尔但手熟尔()尔安敢轻吾射()(3) 而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康肃笑而遣之()但微颔之()(4)之康肃笑而遣之()以我酌油知之()(5)以公亦以此自矜()以钱覆其口()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a4fbc33b3567ec112d8a88.png)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
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道争远⑤,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⑥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注】①赵襄主:赵襄子,战国时赵国国君。
御:驾车。
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
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
③后:方位名词作动词,落后。
④调:协调。
⑤诱道争远:把马拉到大道上去长途竞赛。
诱,引导。
⑥上:通“尚”,还。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B. 子之教我御(无实意)C. 三易马而三后(容易)D. 先则恐逮于臣(及,赶上)(2)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②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4)纵观两文,请你说说为什么吕蒙“非复吴下阿蒙”了?赵襄主落后的原因又是什么?从中你分别得到了什么启示?【答案】(1)C(2)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3)①“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②但是无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协调呢?(4)吕蒙:知错就改,认真学习。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题复习(含答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题复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c0e209c850ad02de8041a0.png)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题复习(含答案)班级:姓名:《孙权劝学》【作家作品】司马光,字,(朝代)史学家。
本文选自《》,是我国一部重要的体通史。
【主题探究】本文描写 (人名)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重点字词】1.初.,权谓.吕蒙曰()()2.卿今当涂掌事....()()3.蒙辞.以军中多务()4.肃遂.拜蒙母()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6.但当涉猎..()7.见.往事..耳()()8.卿言多务,孰若..孤()9.蒙乃.始就学()10.及.鲁肃过.寻阳()()11.卿今者才略..()1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13.大兄..之晚乎()()..何见事【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略,见往事耳。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问题探究】1.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1):。
(2):。
2.文中共出现了三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他们分别有什么性格特征?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侧面描写,作用是:4.孙权告诉吕蒙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是:、。
(用原文词语填空)5.孙权是怎么劝勉吕蒙学习的?6.学了本文给你什么启示?《木兰诗》【文学常识】《木兰诗》选自(朝代)(人名)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期方的一首民歌,与,合称为“乐府双壁”。
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不慕名利、忠孝两全的女英雄形象。
【通假字】:对镜帖花黄:通,。
【古今异义】1.卷卷有爷名爷:古义:今义:2.双兔傍地走走:古义:今义:3.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古义:今义:4.出郭相扶将郭:古义:今义:5.木兰当户织户:古义:今义:【一词多义】1.市:愿为市鞍马:()东市买骏马:()2.愿:愿为市鞍马:()愿驰千里足:()【词语活用】1.策勋十二转策:()2.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重要实词】1.木兰当户织当:()2.问女何所忆忆:()3.昨夜见军帖帖:()4.唯闻女叹息唯:()5.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6.旦辞爷娘去旦:()7.朔气传金柝朔:()8.策勋十二转策勋:()9.赏赐百千强强:()10.出郭相扶将扶将:()12.著我旧时裳著:()13.当窗理云鬓云鬓:()1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迷离:()【特殊句式】1.省略句:愿为市鞍马。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项之文言文复习(含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项之文言文复习(含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7fd91a2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c.png)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项之文言文复习(含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基础知识考查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B.问女何所忆___忆:回忆C.陈康肃公善射___善:擅长D.独怆然而涕下___涕: 眼泪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惟吾德馨___ 惟:只B.无丝竹之乱耳乱:扰乱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管理D.满铁范为一板___范:模子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香远益清_________益:益处B.公亦以此自矜___ 矜:夸耀C.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冒:覆盖D.造化钟神秀___钟:聚集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徐以杓酌油沥之沥:注入B.卿言多务务:要务C.即更刮目相待刮:擦D.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放下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印:印刷B.持就火炀之就:靠近C.阴阳割昏晓割:分D.濯清涟而不妖妖:妖娆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对镜帖花黄B.活板C.荡胸生曾云D.但当涉猎,见往事耳7.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尝射于家圃B.无案牍之劳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不以木为之者以钱覆其口D.愿为市鞍马其印为余群从所得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则以一平板按其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B.无丝竹之乱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C.自以为大有所益一板已自布字D.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是()A.卷卷有爷名B.双兔傍地走C.尔安敢轻吾射D.万里赴戎机10.下列与其他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何陋之有B.蒙辞以军中多务C.投以骨D.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总复习《古诗文默写》试题汇编(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总复习《古诗文默写》试题汇编(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ef8e2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6c.png)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总复习《古诗文默写》试题汇编(附答案)(一)《木兰诗》(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的诗句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木兰诗》中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木兰诗》中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5.《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7.《木兰诗》中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8.《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0.《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借星夜哨兵为战场上的木兰做了一幅剪影式勾勒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1.《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2.《木兰诗》中与成语“扑朔迷离”有关且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3.《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4.《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而归后的强烈愿望诗句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二)《山中杂诗》(吴均)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且富有情趣的两句是: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41dcd897ee06eff9aef807bf.png)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款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乙】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④乎?平公曰:“善哉!”(选自《说苑》)【注】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
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
③炳烛:点燃蜡烛。
④昧行:在黑暗中走路。
昧,暗。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②恐已暮矣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3)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请写出你在学习上得到的两点启示。
【答案】(1)到,等到;迟,晚(2)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②少年时代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壮年时代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阳光。
(3)①知错就改(吕蒙);②随时可学(师旷)。
【解析】【分析】(1)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及”,等到;“暮”,迟,晚。
(2)重点字词:“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少”,少年时代;“壮”,壮年时代。
(3)【甲】文结合“蒙乃始就学”,吕蒙善于接受他人的正确建议,知错就改,在学习上我们是可以学习的;【乙】文的晋平公认为“吾年七十”学习已晚。
部编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word版含答案)
![部编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e59a2d0508763230121233.png)
七年级语文下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哀溺文永①之氓②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
遂溺死。
吾哀之。
且若是,得不有大货③之溺大氓④者乎?【注释】①永:唐代地名,今永州。
②氓:民,百姓。
③大货:非常多的财物。
④大氓:有钱有势的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永之氓咸善游________②中济,船破,皆游________③有顷,益怠________④遂溺死________(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4)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孟母三迁邹孟轲母,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①。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②也。
”________去,舍市旁。
其嬉游为贾人③炫卖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舍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④,揖让进退⑤。
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吾子矣。
”________居。
及孟子长,学六艺,________成大儒之名。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选自刘向《列女传》)【注】①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死人一类的事。
②处子:安顿儿子。
③贾(gǔ)人:商贩。
④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礼仪式。
⑤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1)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乃/遂/卒B.乃/卒/遂C.遂/乃/卒(2)选文讲述孟母为了教育儿子成才,多次搬家,努力为孟子选择良好的成长环境,后来孟子成为“大儒”的故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文言文专题复习 (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文言文专题复习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648b1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1.png)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文言文专题复习(含答案)2023年春学期七下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卖油翁【乙】戴嵩①画牛苏轼蜀中有杜处士②,好书画,所宝③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④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⑤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注释】①戴嵩(sōng):唐代著名画家。
②处士:有才德而不愿做官的人。
③宝:珍藏。
④拊(fǔ)掌:拍手。
⑤搐(chù):紧缩。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公亦以此自矜(矜:同情)B.尔安敢轻吾射(轻:重量小)C.一日曝书画(曝:暴露)D.尾搐入两股间(股:大腿)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B.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C.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D.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2)处士笑而然之。
4.小李同学平时只埋头读书,不愿参与实践活动。
请结合以上两则短文揭示的道理,谈谈你的看法。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爱莲说【乙】芙蕖①(清)李渔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芙蕖则不然。
芙蕖自荷钱②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迨③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④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课外文言文积累(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文专项复习(部编版)
![课外文言文积累(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文专项复习(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de178a93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4d.png)
古诗文阅读———课外文言文积累【考点】课外文言文课外文言文主要考查疏通文意的能力,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要能读懂文言文,首先是对文言词语以及语句的理解。
【常见题型】1 文言词语课外文言文虽然考查的是对课外文言词语的理解,但是考点都在课内,它往往与已学过的课文中的文言词汇有联系,遵循的是“题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则。
所以,在复习时,要对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进行归类整理并识记。
技巧一:直接迁移法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课内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即“题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则。
如“申子尝请仕其从兄”的“尝”,如果能联想到《卖油翁》中“尝射于家圃”的“尝”字的意思,就能理解该句“尝”的意思为“曾经”。
技巧二:语境推断法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如上面题中“廷式尝坐小谴的“坐”,结合语境可知“坐”应为“定罪”的意思。
技巧三:组词推断法将文言文中的词语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
技巧四:古今对照法即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
汉语词汇中有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古今不同,需要特别注意其不同之处。
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在古汉语中可能是两个词。
技巧五:成语印证法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用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
2内容理解与概括这类题型常常会作以下题目要求:(1)概括选文内容;(2)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3)结合选文,借助文中的语句或词语提出问题以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第一步:梳理结构,全面把握对文章内容有了全局性认识,才能对局部有明确的指导。
对结构的梳理可以注意文题、句段首句、句段尾句等。
第二步:锁定区域,准确筛选在全面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干要求在原文找到对应的区域,然后在具体区域中准确筛选,从而找准有效信息。
第三步:抓重点,准确翻译在分辨信息点时,要注意准确翻译,当然并不是完全都翻译过来,此时需抓住重点,即对文意理解容易发生分歧的地方准确翻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题复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题复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ce04c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6.png)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题复习(含答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题复(含答案)班级:姓名:《孙权劝学》【作家作品】XXX,字,(朝代)史学家。
本文选自《》,是我国一部重要的体通史。
【主题探究】本文描写(人名)在XXX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说明研究的重要性。
【重点字词】1.初,权谓XXX曰()()..2.卿今当涂掌事()()....3.蒙辞以军中多务().4.XXX拜蒙母().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6.但当涉猎()..7.见往事耳()()...8.卿言多务,XXX()..9.蒙乃始就学().10.及鲁肃过寻阳()()..11.卿今者才略()..1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1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略,见往事耳。
3.卿言多务,XXX?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XXX!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XXX之晚乎!XXX拜蒙母,结友而别。
【问题探究】1.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说明。
(1):。
(2):。
2.文中共出现了三小我物:XXX、XXX、XXX,他们分别有甚么性情特征?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侧面描述,作用是:4.XXX告诉XXX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是:、。
(用原文词语填空)5.XXX是怎么劝勉XXX研究的?6.学了本文给你甚么启示?《木兰诗》【文学知识】《木兰诗》选自(朝代)(人名)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期方的一首民歌,与,合称为“乐府双壁”。
全诗通过叙述XXX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不慕名利、忠孝两全的女英雄形象。
【通假字】:对镜帖花黄:通,。
【古今异义】1.卷卷有爷名爷:古义:今义:2.双兔傍地逛逛:古义:今义:3.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古义:今义:4.出XXX扶将XXX:古义:今义:5.XXX当户织户:古义:今义:【一词多义】1.市:愿为市鞍马:()东市买骏马:()2.愿:愿为市鞍马:()愿驰千里足:()【词语活用】1.XXX十二转策:()2.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重要实词】1.XXX当户织当:()2.问女XXX忆忆:()3.昨夜见军帖帖:()4.唯闻女叹息唯:()5.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6.旦辞爷娘去旦:()7.朔气传金柝朔:()8.XXX十二转XXX:()9.赏赐百千强强:()10.出XXX将扶将:()12.著我旧时裳著:()13.当窗理云鬓云鬓:()1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迷离:()【特殊句式】1.省略句:愿为市鞍马。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总复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总复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075f604b35eefdc9d33319.png)
孙权劝学①初,权②谓吕蒙曰:“卿③今④当涂⑤掌事,不可不学!”蒙⑥辞⑦以军中多⑧务。
①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②谓:告诉,对⋯⋯说,常与“曰” 连用。
③今:现在。
④当涂:当道,当权。
涂,通“途” 。
⑤掌事:掌管政事。
⑥辞:推托。
⑦以:用。
⑧务:事务。
权曰:“①孤②岂欲③卿④治经⑤为⑥博士⑦邪!⑧但⑨当⑩涉猎,? 见 ? 往事 ? 耳。
卿言多务, ? 孰? 若孤?①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②岂:难道。
③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⑤为:成为。
⑥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⑦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
⑧但:只,只是。
⑨当:应当。
⑩涉猎:粗略地阅读。
? 见:了解。
? 往事:指历史。
?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 孰:谁。
? 若:比得上。
孤常读书,自①以为大有所②益。
”蒙③乃④始⑤就学。
①以为:认为。
②益:好处。
③乃:于是,就。
④始:开始。
⑤就:从事。
①及鲁肃②过寻阳,与蒙③论议,大④惊曰:“卿今者⑤才略,⑥非复吴下阿蒙!”①及:到,等到。
②过:经过。
③论议:讨论,评议。
④惊:惊奇。
⑤才略:才干和谋略。
⑥非复:不再是。
复,再。
蒙曰:“①士别三日,②即③更④刮目⑤相待,大兄⑥何⑦见事之晚⑧乎!”肃⑨遂⑩拜蒙母,结友而 ? 别。
①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
三,泛指多天。
②即:就。
③更:重新。
④刮目:擦拭眼睛。
⑤相待:看待。
⑥何:为什么。
⑦见事:知晓事情。
⑧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⑨遂:于是,就。
⑩拜:拜访,拜见。
? 别:告别。
(二 )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2.卿言多务,孰若孤?你说 (你 )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 )呢?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下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班级:姓名:《孙权劝学》【作家作品】司马光,字,(朝代)史学家。
本文选自《》,是我国一部重要的体通史。
【主题探究】本文描写 (人名)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重点字词】1.初.,权谓.吕蒙曰()()2.卿今当涂掌事....()()3.蒙辞.以军中多务()4.肃遂.拜蒙母()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6.但当涉猎..()7.见.往事..耳()()8.卿言多务,孰若..孤()9.蒙乃.始就学()10.及.鲁肃过.寻阳()()11.卿今者才略..()1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1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略,见往事耳。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问题探究】1.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1):。
(2):。
2.文中共出现了三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他们分别有什么性格特征?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侧面描写,作用是:4.孙权告诉吕蒙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是:、。
(用原文词语填空)5.孙权是怎么劝勉吕蒙学习的?6.学了本文给你什么启示?《木兰诗》【文学常识】《木兰诗》选自(朝代)(人名)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期方的一首民歌,与,合称为“乐府双壁”。
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不慕名利、忠孝两全的女英雄形象。
【通假字】:对镜帖花黄:通,。
【古今异义】1.卷卷有爷名爷:古义:今义:2.双兔傍地走走:古义:今义:3.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古义:今义:4.出郭相扶将郭:古义:今义:5.木兰当户织户:古义:今义:【一词多义】1.市:愿为市鞍马:()东市买骏马:()2.愿:愿为市鞍马:()愿驰千里足:()【词语活用】1.策勋十二转策:()2.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重要实词】1.木兰当户织当:()2.问女何所忆忆:()3.昨夜见军帖帖:()4.唯闻女叹息唯:()5.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6.旦辞爷娘去旦:()7.朔气传金柝朔:()8.策勋十二转策勋:()9.赏赐百千强强:()10.出郭相扶将扶将:()12.著我旧时裳著:()13.当窗理云鬓云鬓:()1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迷离:()【特殊句式】1.省略句:愿为市鞍马。
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翻译:2.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
宾语前置。
)翻译:3.互文现象:所谓“互文”,即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互相补充的,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翻译: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翻译:③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翻译: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翻译:【成语】写出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并解释。
:【内容理解】1.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2.侧面表现木兰谨慎、机智的句子:3.通过议论赞美木兰的才智和勇武精神:《卖油翁》【作家作品】欧阳修,号,晚年又号,时期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是:。
【重点字词】1.自矜:()2.释担:()3.睨:()4.发矢:()5.但微颔之:()()6.但手熟尔:()7.忿然:()8.尔安敢轻吾射:()()9.以我酌油知之:()10.乃取一葫芦置于地:()()11.以钱覆其口:()()12.徐以杓酌油沥之:()()()13.因曰:()14.康肃笑而遣之:()【通假字】但手熟尔:同,。
【一词多义】但微颔之.()以我酌油知之.()以杓酌油沥之.()笑而遣之.()以我酌油知之.()释担而.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康肃笑而.遣之()【古今异义】但.手熟尔古义:今义:尔安.敢轻吾射古义:今义:【句子翻译】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无他,但手熟尔。
3.以我酌油知之。
4.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文章主旨】本文通过与卖油翁间的问答小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告诫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使有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内容理解】1.描述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这两段文字,哪一段写得比较详细,哪一段写得比较简略,这是为什么?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3.概括出陈尧咨和卖油翁的性格特点:4.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陋室铭》【作家作品】刘禹锡,字,(朝代)文学家。
有“”之称。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文章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的节操和的情趣。
【重点字词】1.有仙则名名:()2.有龙则灵灵:()3.斯是陋室斯:()4.惟吾德馨惟:()馨:()5.苔痕上阶绿上:()6.草色入帘青入:()8.谈笑有鸿儒鸿儒:()9.往来无白丁白丁:()10.可以调素琴调:()素琴:()11.无丝竹之乱耳丝竹:()乱:()12.无案牍之劳形劳:()形:()案牍:()之:()13.何陋之有?之:()14.陋室铭铭:()【句子翻译】1.孔子云:“何陋之有?”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内容理解】1.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陋室不陋”的?3.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5.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爱莲说》【作家作品】周敦颐,字,(朝代)哲学家。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重点字词】1.蕃:()2.独:()3.濯:()4.清涟:()5.妖:()6.亭亭:()7.植:()8.亵:()9.谓:() 10.鲜:() 11.宜:()12.蔓:() 13.枝:()14.益:()1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而:()16.水陆草木之花之:()【句子翻译】1.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3.莲,花之君子者也。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内容理解】1.本文主要写“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2.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象征意义入手谈谈你的认识。
3.课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河中石兽》【文学常识】纪昀,字,(朝代)文学家,生性诙谐风趣,任《四库全书》总纂官。
《四库全书》按内容分为、、、集四档,总名为“四库全书”。
本文选自《》一书,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
全书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
【字词解释】1.临:()2.河干:()3.圮:()4.并:()5.阅:()6.募:()7.求:()8.竟:()9.棹:()10.以为:() 11.曳:()12.闻:()13.尔辈:()14.究:()15.是:()16.木杮:()17.物理:()18.岂:()19.为:()20.去:()21乃:() 22.湮:() 23.耳:()24.沿:() 25.颠:()26.服:()27.确论:()28.闻:() 29.凡:()30.失石:()31.当:() 32.盖:()33.啮:()34.坎穴:() 35.至:()36.倒掷:() 37如是:()38.不已:()39.遂:() 40.溯流:()41.固:()42.如其言:()43.然则:()44.但:()45.臆断:()48.欤:()【一词多义】闻之.笑曰:沿河求之.:一老河兵闻之.:当求之.于上流: 其反激之.力: 求之.下流求之.地中: 【古今异义】1.干:古义,今义。
2.阅:古义,今义。
3.物理:古义,今义。
4.是:古义,今义。
5.已:古义,今义。
6.但:古义,今义。
【句子翻译】1.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2.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4.“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内容理解】1.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寺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是正确的?2.本文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3.课文阐述的道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参考答案《孙权劝学》【作家作品】司马光,字君实,北宋史学家。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
【主题探究】本文描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重点字词】1.初.,权谓.吕蒙曰:当初;对2.卿今当涂掌事....:当权;管理3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脱4.肃遂.拜蒙母:于是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研究儒家经典;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邪通“耶”6.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7.见往事耳...:了解;指历史8.卿言多务,孰若..孤:谁;比得上9.蒙乃.始就学:于是,就10.及.鲁肃过.寻阳:到……的时候;到11.卿今者才略..:才干和谋略1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重新;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1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认清事物【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推辞。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略,见往事耳。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应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你说事务多,谁能比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士人分别几天,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然后分别了。
【问题探究】5.文章出了两个成语。
(1)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
(2)吴下阿蒙:指学识浅薄的人。
6.文中共出现了三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他们分别有什么性格特征?孙权:善劝,关心属下;吕蒙:善于听取意见、好学;鲁肃:敬才爱才。
7.“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侧面描写,作用是:体现吕蒙的惊人长进,说明学习的必要性。
8.孙权告诉吕蒙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是:涉猎、见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