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两拨千斤——虚词

合集下载

四两拨千斤——虚词

四两拨千斤——虚词

介词PK连词
• • • • 分析下面句子中的“和”是介词还是连词? ①我和他都去过 。 连词 ②我曾经(和他)去过。 介词 介词 ③(和他)去北京的人都回来了。
“和、跟、同、与”既是介词又是连词的区别: 1)看这些词所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是否可以互换。可互 换而句子意思不变的是连词;互换后意思改变的是介词。 2)连词一般可以省略,可用顿号代替,介词则不可以 代替。
“四两拨千斤”
——虚词
引子 “好!”与“好了!” • 好了:好结束了! • 好:打得好! 虚词在语句中有着重要作用
虚词不虚
洪承畴的对联
臣 节 重 如 山 乎 ?
君 恩 深 似 海 矣 !
一个“矣”字,感慨 万端:你受明朝君王 之恩似海深啊!
一个“乎”字,直接 提出质问:你的节操 真像山那样不可动摇 吗?
语气词
语气词常用在句尾表示种种不同的语气。 • 语气词的分类: • 表陈述语气 • 表疑问语气 • 表祈使语气 • 表感叹语气
完成课本P83第二题练习: 张明是大学生吗? 张明是不是大学生呢? 张明是大学生吧? 张明是干什么的呢?
语气词“的”PK助词“的”
助 词
语 气 词
1)放在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作定语的标志。 我的老师 2)省略“的”后的名词,属于“的字结构”。 我的老师是很严厉的(老师) 3)与“什么”组合,放在表示例举的词语之后, 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 他提到老师学生什么的 4)与“是”连用,表示肯定或强调的语气。 前几天我是见过我的老师的
语气词“的”PK助词“的”
1)添加法:看“的”后面能不能加相应名词,能 加的是助词,不能加的是语气词。 如:岸上站着的是看划龙船的(人)。 (助词) 那样说是可以的。(语气词) 2)删除法:看删去“的”后,句子的基本意思是否 改变,如果改变了就是助词,没有改变的就是语 气词。 如: 请相信,这本书是我的。(助词) 请相信,我不会骗你的。(语气词)

优质课《“四两拨千斤”—虚词》

优质课《“四两拨千斤”—虚词》

介词的语义分类: 表时间:从、自从、打、到、在、当、当着、于、 趁、乘 表处所、方向的:从、自、打、往、朝、向、到、 在、于、由、沿着、顺着 表方式、方法的:按、按照、依照、本着、经过、 经、通过、根据、据、以、将、 就、凭、用、靠 表原因、目的的:因、由于、为、为了、为着 表对象、关联的:对、对于、关于、替、同、与、 跟、和、给、叫、让、被、将、 管、论、顺、连
❷ 这种习性是动物长期求食活动中发展 起来的。(应在“动物”之后加上介词 “在”) ❸ 学生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所反映出来的 问题,我们就可以看到思想教育工作薄弱所 造成的严重影响。(应在句首加上“从”) ❹ 战国时期出现的《禹贡》和秦汉之际 出现的《管子 ·地员》,就是我国古代土壤
③介词张冠李戴
❶ 一月三十日夜,本市普降大雪,对城 市交通带来不便。(“对”应改为“给”) ❷ 革命的后代,决不能靠借老子的光, 从优越舒适的小天地里成长。 (“从”应改 为“在”) ❸ 对于金沙江,我曾听人讲过不少优美 的故事。(“对于”应改为“关于”)
【精析】 每答对一处得1分。如有其他 答案,只要能正确表达逻辑语义关系,即可 得分。本题考查虚词的运用。根据文意可知, ①处为转折关系;②处为因果关系;③处为 承接关系;④处为让步转折关系;⑤处为因 果关系。据此,考生不难选出正确答案。 【答案】 ①但是 ②以致 ③就 ④ 其实 ⑤因为
①滥用介词
(2010年高考全国卷Ⅱ) 19.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 词语,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 严密。(5分) 人们都知道爱因斯坦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相对 论学说, __①__ 很少有人确切地了解这种理论。 跟我们所熟知的经典物理学相比,相对论学说 中有关新概念的表述充满了数学公式和演算, __②__ 目前常见的有关相对论的科普书籍一涉 及重要概念, __③__ 在表达上或含糊不清,或 繁琐难懂。 __④__ 这也不能全怪那些作者, __ ⑤__ 用非数学语言来表述那些新概念的确不是 一件容易的事。

课件1:第一节 “四两拨千斤”——虚词

课件1:第一节 “四两拨千斤”——虚词

(1)不能删去的是: (2)必须删去的是: (3)可删可不删的是: 答案:(1)②⑥ (2)①④⑤ (3)③
二、强化提升 7.下列各句的括号中,必须加“了”的一组是( ) ①有时为( )训练他的耐力,父亲在前面骑自行车, 让儿子在后面跟着跑。 ②一学期过去了,在语文老师的悉心点拨下,大家养成 ( )每天读报的好习惯。 ③驾驶员应该遵守交通规则,十字路口如果红灯亮 ( ),车子就不能通过。 ④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哲学家微笑( )一下,深表赞许。
D.战国时代的动乱使孟子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 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 解析:A项,“就是”应为“而是”;B项,“往常”应删 去;C项,“在”应为“从”。 答案:D
9.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虚词的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话本是民间“说话”艺术的底本,它是经过说书艺术 的千锤百炼就产生、流传的。 B.唐代文人自感文章枯索,转向民间学习,甚而开拓了 小说创作的新境界,丰富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C.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 这一字上。
解析:“以免”有“用以避免”之义,故①句中 可用“以免”,不能用“以便”,“以便”表目 的,用于③句恰当。“以致”有“导致”之义, 多指不好的结果,故④中不可用,而句②中用 “以致”就很恰当。“以至”表示在时间、数 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用于④句恰当。 答案:D
谢谢大家
解析:“的”表示带有肯定或强调的语气时,必须与 “是”连用。 答案:D
3.请说出下面句子中的“把”各属于什么词类,并说 明理由。 ①我来把大门。 ②抓了一把米。 ③请把灯关了。 答案:①中的“把”用作谓语,后面带有名词“大门” 作宾语,是动词,是最典型的实词;②中的“把”是表 示事物数量的量词(名量词),属于实词;③中的“把” 后面带有名词构成介词结构,并引出“关”这一动作 的对象(灯),是介词,是典型的虚词。

《 “四两拨千斤” ——虚词》课件 (共47张PPT)

《 “四两拨千斤” ——虚词》课件 (共47张PPT)

(“根据”不能同“大熊猫”搭配,应在“大熊猫”加“习性” )
(3)当地球穿过彗星轨道,我们就能看到流星雨。
(应在“轨道”的后边加上“的时候”。)
使用虚词时应注意
一、找准位臵:
经过他长达三年的研究,终于在新品 种的研制开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
2、不仅中药疗效好,而且价格低廉、无
副作用。
方式、 方法、 手段 原因、 目的 对象、 范围、 关联 表示排 除
除、除了、除开、除去
介词的运用
1、不可漏用介词 (1)江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会议展开 了热烈的讨论。
(“江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前要
加上“对于”)
(2)这种习性是动物长期求食活动中发展 起来的。
(应在“动物”之后加上介词“在”。)
2、不可误用介词
(1)一月三十日夜,本市普降大雪,对城市交通 带来不便。
(“对”应改为“给”)
(2)对于金沙江,我曾听人讲过不少优美的故事。
(“对于”应改为“关于”。)
(3)王大娘省吃俭用,把平时节省下来的零用钱, 给山村小学的孩子们买了一台电脑。
不是“把零用钱买了电脑”,而是“用零用钱买了脑”。
3、介词宾语不完整
介词不能单独使用,后边必须有完整的介词宾语。 (1)新秧歌剧在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参加斗争都
有一定贡献。
(在“斗争”的后边应加上“等方面”。)
(2)这与鲁迅当时认为文学是改变国民精神的有 力武器基本一致。
(在“武器”的后边应加上“的观点”。)
4、介词宾语不搭配
(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多次指示我们将占用的校舍尽早 搬出。 (错用“将”,使前后文不搭配。应改为“从”) (2)动物园根据大熊猫安排了大熊猫所需要的生活环境。

“四两拨千斤”——虚词ppt9 人教课标版

“四两拨千斤”——虚词ppt9 人教课标版
第五课 言之有“理”
目录 退出
第一节 “四两拨千斤”——虚词
目录 退出
目标导航
1 .分清实词 和虚词 ,认清 虚词的 重要作 用。 2.理解并掌 握虚词 的性质 ,了解 常用虚 词的基 本用法 。 3 .了解虚词 的表意 功能, 学会正 确使用 虚词。
目录 退出
问题导学
1 .引子中有 关“龙虎 斗”的描 写所使 用的“好 了”与“好”两 词表达 的意思 有什么不 同?
目录 退出
7 .副词和介 词怎样 区别? 提示:(1)通 过歌诀 区分。副 词和介 词的识 记比较 麻烦, 可以编 一首顺 口溜来帮 助记忆 :自 、从、 以、当 、为、 按照, 由于 、对于 、为了 、到, 和、跟、 把、比 、在、 关于, 除了、 同、对 、向、 往、朝 。除 去这些 , 其余的就 是副词 。 (2 )根据 定义区 分。副词用 在动词 或者形 容词前 面,表 示范围 、语 气、 否定、时 间、程 度等;介词 用在名 词或者 代词 前面, 和它们 合起来 ,表示 动作、行 为的方 向、时 间、处 所、对象 等。也 就是说 ,副词 用在动 词和 形容词前 面,介 词用在 名词和 代词前 面。
提示:(1)助 词。 ①放在修 饰语和 中心语 之间, 作为定 语的标 志。如 :这 个区的 中心小 学;当了教师 的他。 ②放在词 或词组 的后边 ,构成 相当于 可以独 立指代 事物的 名词 的 “的字结构” ,如 :挑水 的。 ③与“什么” 组合, 放在表 示列举 的词语 之后, 表示“等 等、之类”的意 思。如 :打架 吵嘴什 么的。 ④在有些 短语中 用“的”与 不用“的”时 ,词组 的意义 会发生 变化 。 如:“夜 晚记日 记”与“夜 晚记的 日记”。前 者表明“ 记日记” 的行为 是在“夜 晚”进行的 ,后者 表明“日 记”的记 录时间 是在晚 上。

课件4:第一节 “四两拨千斤”——虚词

课件4:第一节 “四两拨千斤”——虚词
“四两拨千斤”——虚词
学习目标
1.掌握虚词的种类、特点和作用,学会正确使用虚词。 2.掌握“的”“地”“得”的用法。
双基要点
1.引子撮要 本节引子引用的是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第五章“生计问 题”中有关“龙虎斗”中所使用的“好了”与“好”。在这两者 之中仅仅是一个虚词“了”的有无,两者表达的意思就迥然不同。
例:❶他们试制了十九个心脏瓣,从而填补了我国在生物瓣替换领 域的空白。(“在”是多余的,应删去) ❷从这个故事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删去“从……里”) ❸在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都无不闪耀着立党为公 的光辉。(“在”应删去) ②漏用介词 应该使用介词的地方而没有使用,就是漏用介词;漏用介词同样会 使表意不清,句子不通。
(2)语气词 常见的用法是与“是”连用,带有肯定或强调的语气,“的”的后 面不能补出中心语。如:是一九五三年秋天由师范学校毕业的/是 做不成任何事情的。
3.工具箱整合 (1)汉语的虚词有哪些? 汉语的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这几类。副词是 表示动作行为的程度、范围、时间、否定等修饰意义的词,例如“刚 来,很好,不去”中的“刚、很、不”就是副词。介词是引出动作的 对象、时间、处所、工具、原因、方式、手段、目的的词,例如“在 这屋子住过”,“用刀切牛肉”中的“在、用”就是引出处所和工具 的介词。助词主要是表示成分之间结构关系和动作时态的词。比如 “我的老师”中的“的”是表示修饰关系的助词,“跑得很快”中的 “得”是表示补充关系的助词,“看了、看过”中的“了、过”是表
4.下列关于助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助词主要是表示成分之间结构关系和动作时态的词。 B.助词除“所”之外,都读轻声。 C.助词的独立性最差,不能做句子成分。 D.助词可分表修饰关系的助词、表补充关系的助词和表语气的助 词。 【答案】 D(助词可分为表修饰关系的助词、表补充关系的助词和 表时态的助词。)

课件2:第一节 “四两拨千斤”——虚词

课件2:第一节 “四两拨千斤”——虚词

6.虚词就语法意义而言有什么重要作用?运用虚词时应注意哪 些问题? [明确] (1)虚词就语法意义而言有如下作用: ①词汇意义改变,虚词不变,内部关系不变。例如:“我和老师” 与“我和学生”,虽表意不同,但词汇内部均表示联合关系。② 词汇意义不改变,虚词改变了,内部关系随之改变。例如:“我 和老师”与“我的老师”,词汇内部关系显然不同,前者表联合 关系,后者表偏正关系。
2.下列关于“的”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的”与“得、地”在汉语里读音相同,但用法不一样。 B.“的”可以放在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的标志。 C.“的”可以放在词或词组后边,构成相当于可以独立指代事 物的名词的“的字结构”。 D.“的”可以单独表示带有肯定或强调的语气。 解析:选 D。“的”表示带有肯定或强调的语气时,必须与 “是”连用。
A.何止
偏偏
既然
B.何止
恰恰
即使
C.何尝
偏偏
即使
D.何尝
恰恰
既然
解析:选 B。①句表示不只王羲之一个,应选“何止”。②句
表示恰好之意,应选“恰恰”。③句表示让步关系,应选“即
使”。
6.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恰当的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 请在文中必要的地方插入适当的虚词,使行文表达得更 流畅、更严谨。 谈到疯狂的建筑师高迪和他的建筑,要提到空间几何。 虽然空间几何看上去是那样简单,人们难以用语言进行 解释。青年时代起,高迪就对这门学科痴迷不已,影响 了他的一生。尽管高迪的灵感来自于生物和自然界的形 态,他所有的作品暗含了严格的公式、计算,将艺术与 技术完美结合。
(2)就是在封建时代,有识之士关.于.官民关系也曾作过显示着进 步意义的阐述,有的还付诸了行动。 “关于”“对于”都用于引进涉及的事物,但“关于”表示关 联、涉及的事物,“对于”用于指出对象。句中“关于……作 过……阐述”,旨在指出对象,故应用“对于”。

高中语文四两拨千斤——虚词课件

高中语文四两拨千斤——虚词课件
【答案】 A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叶嘉莹是蜚声中外的学者,________在诗词创作、理论研究方面,________ 教书育人方面,她都堪称学者。她教了 70 年书,培养出无数人才,如今 90 岁高 龄________站在讲台之上传播中国文化。著名红学家冯其庸称赞叶嘉莹讲解诗词 “阐说精妙,启发无穷”;学生们说“老师________写诗是天才,讲诗也是天 才”;________有人无限仰慕,“她站在那里,就是对古典诗歌最好的注解”。 A.无论 还是 仍 不但 更 B.无论 和 竟 虽然 更 C.尽管 还是 竟 虽然 也 D.尽管 和 仍 不但 也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把准词性。 虚词的词性不同,其语法特点和语法功能也不同,我们只有把准了词性,才 能做到准确使用。如:他常常写小说,偶然也写写诗。句中,“偶然”是形容词, 它不能充当“写写”的状语,应该换用副词“偶尔”。 3.摆正位置。 虚词的摆放位置必须根据句子的语法需要和虚词自身的表意特点来确定,而 不能错位。如:他因为名字中有个“海”字,年纪又比大伙长两三岁,所以,大 家都叫他海哥。句中前面分句的主语是“他”,后面分句的主语是“大家”,二 者不一致,所以,“因为”应调到主语“他”前面。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解析】 本题以大语境的形式考查辨析近义虚词的能力。“尽管”,表示 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还是”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 应。“无论”,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根据语境应选“无论”。“还 是”,连接无须选择的若干事项(跟“不管、无论”等搭配使用);“和”,表示 并列关系,跟,与。根据语境应选“还是”。“仍”,副词,仍然;“竟”,副 词,表示出乎意料。根据语境应选“仍”。“不但”与“更”表递进,“虽然” 表转折,“也”表并列,根据语境,后面这两个空格应选“不但”和“更”。

《语言文字应用》学案:5.1 “四两拨千斤”——虚词(含答案)

《语言文字应用》学案:5.1 “四两拨千斤”——虚词(含答案)

第一节“四两拨千斤”——虚词课标要求 1.掌握虚词的分类及特点。

2.学会正确运用虚词。

知识整合解引子阅读引子部分,思考:在汉语表达中,虚词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析活动阅读课堂活动——形形色色的“的”,思考:“的”“得”“地”在用法上有何区别?活动最后的几个词组应如何处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讲要点1.什么是虚词?汉语中的虚词主要有哪几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各类虚词的含义分别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结合课堂活动中“的”的用法说明虚词运用应注意什么。

“四两拨千斤”——虚词优秀PPT 人教课标版

“四两拨千斤”——虚词优秀PPT 人教课标版

助词
助词 助词 助词 助词 助词 助词
下面的词组中间能不能加“的” 1.候补党员 1.3.中间可以加“的”且结构 和意义不变,均为偏正结构。 2.中间不可以加“的”,它是 类似于专有名词的固定结构。 4.5.6.中间可以加“的”,但 加后结构和意义均发生变化, 由谓词性词组变成偏正词组。
2.师范学校
虚词的表意功能
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第五章“生计问题”中有一段 关于阿Q与小D势均力敌、难分胜负的“龙虎斗”的描写:
四只手拨着两颗头,都弯了腰,在钱家粉墙上映出 一个蓝色的虹形,至于半点钟之久了。
“好了,好了!”看的人们说,大约是解劝的。 “好,好!”看的人们说,不知道是解劝,是颂 扬,还是煽动。 助词能将基本结构中的某一特定部分作特定的添 显,……助词既加之后,其强弱明暗与未加的时候不 同,而这不同又正是说者所要显示的。 ——陈望道
洪承畴的对联
君恩深似海 臣节重如山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
一个“矣”字,感慨万端:你受明朝君王之 恩似海深啊!一个“乎”字,直接提出质问: 情嘲讽,辛辣有力,揭穿了叛徒的嘴脸,入木三 分!
言之有 “理”
第一节 “四两拨千斤” ——虚词
词的类型
词的分类:词在语法上分为实词和虚词两个大类。 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有词汇意义、语法意 义的一类词。 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现代汉语实 词一般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六类。 虚词不能充当语法成分,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 法意义。 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 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除外)。其存在的价值 在于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关系。 汉语的虚词主要有副词、助词、连词、介词、语 气词。虚词的数量相对较少,但作用却很大。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五课第一节《“四两拨千斤”虚词》教 案-最新教学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五课第一节《“四两拨千斤”虚词》教 案-最新教学文档
(3)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与英语不同。如:老、好、漂亮、干净、纯洁、飞快(地跑)。
(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如:一、十、第八、每等。
(5)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如:个、件、幢、下、次、趟等。
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实词都占有绝对多的数量,因为语言的基本作用是表意,离开有实际意义的实词,这一作用将很难达到。
(1)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
(2)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如:走、跑、思考、学习、有、存在、能、可以等。
3、掌握虚词的特点




副词连词的辨析
关联词的位置




讲授法探究法




明确概念学会辨析练习运用








第一教时
要点
明确实词和虚词的概念和分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先请大家看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这是明末重臣洪承畴的一副自撰联。此人官至高位,常自命为“忠节”之人,为表此意,他将这副楹联高悬于自家大厅的门框上。后来,松山一战,洪承畴叛国降敌,完全丧失了节操。有人鄙视这个变节的叛徒,在他这副自撰联的两边各添上一个虚词,变为“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于是这副对联的意思完全变了。同学们能不能看出这一添“虚词”之后,这副对联表示的含义呢?
(3)连词:在句中起连接作用的词,连词往往标示词、短语、句子、句群、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高二语文知识点-四两拨千斤—虚词获奖教案新人教

高二语文知识点-四两拨千斤—虚词获奖教案新人教

高二语文知识点—四两拨千斤—虚词获奖教案新人教高二语文知识点-四两拨千斤-虚词获奖教案新人教第一节四两拨千斤-—虚词教学目标:1、分清实词和虚词,认识虚词的重要作用。

2、正确掌握常用虚词的基本用法,鉴赏虚词运用的妙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虚词的性质.教学难点:辨析常用虚词的用法,区分易混淆的虚词。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交流展示课前准备:预习了解实词和虚词的概念、种类及特点〔见课本82页〕。

教学过程:一、对联导入:先请大家看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这是明末重臣洪承畴的一副自撰联。

此人官至高位,常自命为“忠节〞之人,为表此意,他将这副楹联高悬于自家大厅的门框上。

后来,松山一战,洪承畴叛国降敌,完全丧失了节操。

有人鄙视这个变节的叛徒,在他这副自撰联的两边各添上一个虚词,变为“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于是这副对联的意思完全变了。

同学们能不能看出这一添“虚词〞之后,这副对联表示的含义呢?明确:一个“矣〞字,感慨万端:你受明朝君王之恩似海深啊!一个“乎〞字,直接提出质问:你的节操真像山那样不可动摇吗?这一改就变成了无情嘲讽,辛辣有力,揭穿了叛徒的嘴脸,入木三分!语言真很奇妙!我们知道,在由“实词〞和“虚词〞组成的语言中,实词的意义比较明确具体,在表意上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虚词〞呢,似乎“虚〞得很,仿佛不那么重要,往往被人们忽视,其实不然。

“虚词〞不“虚〞,它不仅具有极强的表意功能,而且在特定的语境中还具有“实词〞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表情达意时别具一番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虚词〞也能在语言表达中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二、课堂活动课堂活动1——“好!〞与“好了!〞〔1〕阅读课本80页《阿Q正传》第五章中关于阿Q与小D势均力敌、难分胜负的“龙虎斗〞的描写。

〔2〕思考: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材料中的“好!〞与“好了!〞?你能看出这两者在表情达意上的区别吗?〔3〕结论:“好!〞与“好了!〞仅仅是一个虚词“了〞的有无,两者的表达意思就迥然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言之有理第一节四两拨千斤——虚词教学目标:1、分清实词和虚词,认识虚词的重要作用。

2、理解并掌握虚词的性质,正确掌握常用虚词的基本用法,鉴赏虚词运用的妙趣。

教学重点:虚词的表意功能。

教学难点:虚词用法辨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引入:洪承畴的对联先请大家看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这是明末重臣洪承畴的一副自撰联。

此人官至高位,常自命为“忠节”之人,为表此意,他将这副楹联高悬于自家大厅的门框上。

后来,松山一战,洪承畴叛国降敌,完全丧失了节操。

有人鄙视这个变节的叛徒,在他这副自撰联的两边各添上一个虚词,变为“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于是这副对联的意思完全变了。

同学们能不能看出这一添“虚词”之后,这副对联表示的含义呢?明确:一个“矣”字,感慨万端:你受明朝君王之恩似海深啊!一个“乎”字,直接提出质问:你的节操真像山那样不可动摇吗?这一改就变得无情嘲讽,辛辣有力,揭穿了叛徒的嘴脸,入木三分!语言真是太奇妙了!我们知道,在由“实词”和“虚词”组成的语言中,实词的意义比较明确具体,在表意上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虚词”呢,似乎“虚”得很,仿佛不那么重要,往往被人们忽视,其实不然。

“虚词”不“虚”,它不仅具有极强的表意功能,而且在特定的语境中还具有“实词”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表情达意时别具一番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虚词”也能在语言表达中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二、课堂活动——“好!”与“好了!”(1)多媒体展示画面,激发学生兴趣。

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第五章“生计问题”中有一段关于阿Q与小D 势均力敌、难分胜负的“龙虎斗”的描写:❖四只手拨着两颗头,都弯了腰,在粉墙上映出一个蓝色的虹形,至于半点钟之久了。

❖“好了,好了!”看的人们说,大约是劝解的。

❖“好,好!”看的人们说,不知道是解劝,是颂扬,还是煽动。

(2)思考: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材料中的“好!”与“好了!”?你能看出这两者在表情达意上的区别吗?分析见书本。

(3)结论:“好!”与“好了!”仅仅是一个虚词“了”的有无,两者的表达意思就迥然不同。

这一个“了”字描画出了两种态度截然相反的看客,意蕴深刻。

我国传统蒙学非常重视虚词的学习与使用,古语说:“之乎者也矣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

”三、了解实词和虚词的概念、种类及特点:词在语法意义上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见书p82)(一)实词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

现代汉语实词一般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实词都占有绝对多的数量,因为语言的基本作用是表意,离开有实际意义的实词,这一作用将很难达到。

(1)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

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

(2)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

如:走、跑、思考、学习、有、存在、能、可以等。

(3)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与英语不同。

如:老、好、漂亮、干净、纯洁、飞快(地跑)。

(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如:一、十、第八、每等。

(5)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

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

如:个、件、幢、下、次、趟等。

(6)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

如:你、他们、这、彼等。

(二)虚词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除外)。

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关系。

汉语的虚词主要有六种:副词、助词、连词、介词、语气词、拟声词。

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虚词的数量都相对较少,但作用却很大。

(1)副词: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趋向等的词。

如:很、非常、一律、也、将来等。

在虚词中,副词是唯一能独立作句子成分的词,并且有少数副词(比如“不、没有、也许、大概”等)也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词特点。

(2)助词:在句中起辅助作用的词。

现代汉语中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结构助词),“着”、“了”、“过”(动态助词)。

文言文中助词比较复杂,常见的有“之”、“者”等。

(3)连词:在句中起连接作用的词,连词往往标示词、短语、句子、句群、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虽然、但是、因此、无论等。

连词常常成对搭配使用或与副词搭配使用,如:“因为……所以……”、“即使……也……”、“只有……才……”等。

(4)介词:表示动作对象、时间等的引介关系的词。

介词在汉语中比较复杂。

如:在、从、对于、关于等。

(5)语气词:突出句子语气意义类型的词,表示感叹或惊奇、惊喜、疑虑等语气。

如:啊、唉、呀等。

(6)拟声词:模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

如:哗、唧唧、哐、滴答等。

四、课堂活动一:形形色色的“的”(一)阅读81页,思考:“的”属于虚词中的哪几类?“的”有哪些用法?1、“的”的用法: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的标志助词放在词或词组的后边,组成名词性“的”字短语与“什么”组合,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插在动宾短语中间,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语气词:陈述语气,表示情况确实如此。

常与“是”连用,“的”的后面补不出中心语。

2、语气词“的”和助词“的”的区别:(1)“的”的后面能不能添相应的名词。

能添加的是助词,不能添加的是语气词。

(2)删去“是、的”之后,句子的基本意思改变没有;改变了的,“的”是助词,否则就是语气词。

辨析:A、那岸上站着的一群人是看划龙船的。

助词(指人)B、他是会来的。

语气词C、他今天会回来的。

语气词3、下面的词组中间能不能加“的”?①候补党员②师范学校③生活习惯④夜晚记日记⑤天平不准⑥抓破了鼻子分析:①③中间可以加“的”且结构和意义不变,均为偏正结构。

②中间不可以加“的”,它是类似于专有名词的固定结构。

④⑤⑥中间可以加“的”,但加后结构和意义均发生变化,由谓词性词组变成偏正词组。

5、链接高考:判断下面句子括号必须加“的”字的一组。

①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国家将在西部新建十大工程。

②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共发现28颗行星,它们()存在是通过间接渠道推出来的。

③风险投资的注入可以使你()钱袋立即充盈,有实力去市场拼抢厮杀谋求发展。

④他有“乒坛黑马”之称,具备快、灵、狠特点,是欧亚高手取胜()最大障碍。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解析:“它们存在”是一个主谓结构,加“的”后变成偏正结构。

②的主语位置需要名词性的词组,因而要加“的”。

④中“取胜”不能直接修饰“障碍”,没有“的”,这句话就不连贯了。

答案:B五、课堂活动二:“一身二任”的词语(结合“小试身手”三)(1)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是否一样:①叫.弟弟打破了。

叫.了他一声。

②在.哪儿工作呢?不在.图书馆。

③给.他打个电话。

给.了我一本。

④跟.谁说过话呢?跟.着这个人。

⑤管.白薯叫红苕。

你别管.我了。

⑥朝.我挥了挥手。

他面朝.大海。

⑦比.爸爸还高呢。

比.不过鲁迅。

⑧为.新中国奋斗,都是为.了你。

⑨就按.他说的做。

按.一下按钮。

明确:左侧句子中加点词是虚词,具体说是虚词中的介词;右侧句中加点词是实词,具体说是实词中的动词。

虚词的特点:A、虚词一般只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且这种语法意义还不是虚词本身所具有的,而是在与实词发生关系时才产生的。

B、虚词只能与实词结合使用,不能单独说出来。

C、虚词不像实词那样能自由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中心语、补语等各种语法成分,只有一些虚词,如副词,可以充当状语。

介词和动词的区别:A、介词(包括介词结构)一般不能单独说出来,动词可以。

例如不能单说“从(今天)”、“把(衣服)”。

有时单说一个介词结构,就会变成动宾结构,如“在家(休息)”;有时会改变意思,如“叫他(打破了)”。

动词和动词结构通常都可以单独说出来,结构也不改变。

B、介词都不能重叠,大多数动词可以。

如,汉语中不存在“把把”“从从”的说法,而“叫了一声”的“叫”可以说成“叫叫他”。

C、介词不能带动态助词“了、着、过”,动词都可以。

如,不能说“我把了”、“我把他过”;而可以说“我躺着”、“我去过”等。

(2)说说下面句子中的“把”各属于什么词类,并说明理由。

①我来把大门。

②抓了一把米。

③请把灯关了。

参考答案:①中的“把”用作谓语,后面带有名词“大门”作宾语,是动词;②中的“把”是表示事物数量的量词(名量词),属于实词;③中的“把”后面带有名词构成介词结构,并引出“关”这一动作的对象(灯),是介词,是典型的虚词。

六、注意虚词的特殊表意作用。

选择准确的词语填在句中横线上。

1、你至今还没拿定主意考文科 B 考理科?(A、或者B、还是)2、他非常用心地写生, B 野地里刮起沙来都不知道。

(A、以致B、以至)3、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接着飞快地在地图上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 A 看了一阵。

(A、又B、再)解析:1、或者,不能用于疑问句,只能用于肯定句中表选择。

2、均为连词。

以至,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以致,用于下半句开头,表因果关系,但多指不好的或陈述者不愿看到的结果。

3、在表示动作重复或继续时,“再”,多用于未实现的动作,如“我没听清楚,请再说一遍吧”;“又”用于已实现的动作。

总结一:有些虚词,在使用过程中有范围、意义、语法等方面的特殊规定,只有了解这些规定性用法,才能做到准确运用。

要了解用法,一靠积累,二可在辨析时造些熟悉的句子加以类比。

七、注意虚词在句中的位置。

(1)张大夫把病人的病情没搞清楚就开处方,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2)他因为名字中有个“海”字,所以大家都叫他“海哥”。

(3)顾老师除了懂日语外,教地理的周老师也懂得日语。

(4)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逐出国际奥委会。

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解析:例(1)中的否定副词“没”应该放在“把”字的前面,该句却放在了“搞清楚”之前,导致位置错位的毛病。

例(2)“因为”应放在句首,因为该句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

例(3)“除了”应放在首句,因为该句陈述的对象是周老师,而不是顾老师.若该句陈述对象为顾老师,则“除了”应放在”顾老师”之后,如,顾老师除了懂日语外,还懂英语。

例(4)这句犯了虚词“关于”位置不当的毛病。

“关于……事件”这个介宾短语不能放在主语后面,如要保留这一短语,就应将它放在主语“世界各大报纸”前,或者将“关于”改成“对于”。

“关于”常放在句首,“对于”可放在句首或句中。

总结二:使用虚词,要注意它们在句中的位置,如果位置恰当,句意就准确鲜明,否则,不仅会使句意不明,甚至会改变句子原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