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教师幸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频道】

读书与教师幸福

张庄中学孙海忠

从广义上说,教师是文化人,文化人的别称也就是读书人,因此,每一位教师对读书都应该不陌生,都有自己丰富的经历和心得。教育是传承文化的事业,职业本身的特点也决定了教师离不开读书。但是,目前教师读书的状况并不乐观。据一项调查资料显示,上海市有三成以上的教师除教材和教参之外几乎不再读什么书。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的大都市尚且如此,全国教师的读书现状可以想见。由此看来,教师读书这个话题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教师为什么读书

教师读书首先是为了应对职业上的挑战。当今时代,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更新日益加快。无论你的第一学历是中师、大专,还是本科,当你走上讲台时,你在师范院校里所学的知识已经过时。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如果教师满足于用过去的知识教现在的学生,希望他们适应未来的生活,这明显是不现实的。我们不要指望凭一张过时的旧船票登上今日的客船。从职业特点来看,教师最应该成为与时俱进的专业人才。教师怎样才能跟上飞速发展的时代的步伐呢?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把读书学习做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过去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要想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来,教师的“一桶水”如果不及时更新,也会很快被时代所淘汰。我建议把这个说法改为:要想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做源源不断的自来水。只有当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知识只是他全部知识的冰山一角时,他在课堂上才能旁征博引左右逢源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他的课堂才显现出一种广博的美和深刻的美。这样的课堂才能给学生心灵的震撼,这样的教师才能让学生折服甚至崇拜。当学生发自内心地敬

服、崇拜你时,你的教学质量想不高都是不可能的。

我这样讲并不是说我已经达到了这个境界,但是我一直有意识地向着这个方向努力。“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现在中学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为了教好文言文这个“老大难”,我很下了一番工夫。首先,课内所有文言诗文我都能达到背诵的程度,每讲一篇课文,我都要字正腔圆一字不落声情并茂地背给学生听,这就给学生一个积极地暗示:文言文不仅不难,还很有趣。平时逛书店我特别留意古典书籍,我国古代著名的经典,像“四书五经”、《左传》《老子》《庄子》《史记》《世说新语》、唐宋八大家的文集、《资治通鉴》《古文观止》等,我几乎一网打尽。《论语》《古文观止》里的一些篇章都达到了熟读成诵的程度。有了这几十本书、几百篇文章打底,再教初中文言文就有点居高临下的感觉。我的学生普遍爱学文言文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教师读书是为了给学生和自己的孩子一种有益的影响。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意识地影响。我一直认为,你要想把学生和孩子培养成怎样的人,你首先要做这样的人。很难想象,一个本人不爱读书家里也没有几本像样的藏书的教师,能够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和孩子。即使出现例外,也不必窃喜,因为那与你没什么关系。著名文学家梁实秋先生说过:书籍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苏霍姆林斯基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时特别重视图书建设,每年都要拿出专项资金为学校图书馆添置新图书,为了方便学生阅读,教学楼的每个楼层、每间教室甚至每个楼道都陈列着图书,学生想读书随手可得。

关于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我有切身体验。我的孩子很爱读书,但在我印象中我好像从来没有给孩子讲过读书的重要性之类的话,我也没有做过什么特别的努力,我的孩子爱读书几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我所做的就是把书籍放在孩子

触手可及的地方,喜欢的就读,能读懂多少算多少;不喜欢的就暂时放下,也不勉强。只要时间允许,出门一定领着孩子到书店逛逛,孩子喜欢的书就买下。女儿从小学二年级就养成了睡前读课外书的习惯,一日不读就像缺少了什么,读书像吃饭睡觉一样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有了近百本课外书的阅读量,我们几乎不用担心孩子的语文成绩。

第三,教师读书是为了增加阅历,使自己变得更聪明。当教师的大概都有这样一种体验,从教几年后,再和从事其他职业的同学、朋友相聚,别人谈笑风生应付裕如,自己却无话可说显得郁郁寡欢。我们不禁扪心自问:念书时他们不如我,现在却都比我强。我是不是变傻了?答案是肯定的。其实道理很简单。一个人要想变得聪明就要不断地接触比自己聪明的人,每天学一点,日久天长就变得聪明了。而教师这个职业注定每天接触最多的是未成年的孩子,在学识和见识上我们不要指望学到什么。站在讲台上面对孩子我们还有某种自信,走人社会面对成人世界我们就显得有些弱势。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尽可能高的学历,还要有尽可能多的阅历。增加阅历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由于职业特点的限制,“行万里路”不太现实,但是“读万卷书”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其实,读书也是认识社会体验人生的重要途径。任何人都只能经历一种人生,你选择了这样,就不可能拥有那样。读书却能弥补这种缺憾;在书中我们能体验形形色色的人生,领略丰富多彩的思想。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代表着那个时代一流的思维、顶尖的智慧。如果我们坚持阅读经典,经常向高人学习,和大师对话,何愁不变得聪明起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教师读书是为了实现个人发展,让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过去我们几乎不讲教师的“个人发展”,对教师的“个人幸福”更是绝

口不提。好像一讲一提,教师这个职业就不神圣了,就不再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了。当教师首先要弄明白“我是谁”这个最古老的命题。关于教师的角色定位,曾经有许多“经典”的说法,如:春蚕、蜡烛、人梯、铺路石、园丁、人类灵魂工程师等等,这些比喻从不同侧面阐释了教师职业的特点,但也无一例外地把教师定位成一个悲剧角色。按照传统的观点,教师只能讲奉献,教师的成就只能通过学生来体现,教师的幸福只能仰仗学生赐予。明白了这些,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喊了那么多年的“尊师重教”,一流人才还是很少有人愿意当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假如,一个职业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有汗水没有欢笑,那么,在把自己推向神坛的同时也把自己送上了祭坛。相比之下,我更赞同朱永新先生的说法。他说:“教师就是教师。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每一天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为未来和现在工作。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油盐酱醋,他必须做好一个人,争取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记住并学习的人。”摘掉教师头上虚无缥缈的光环,把教师还原成一个人,并没有降低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要求,相反,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生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教师要达到上述境界,最重要的途径还是读书。

提倡教师追求个人发展、个人幸福和传统的办学目标并不矛盾。一所学校的成功应该包括三个层面:教师成功、学生成才、学校发展。三者的关系是这样的:教师成功促进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和学生成才带来的必然结果是学校的繁荣和发展。一个有成就感的教师才会是一个幸福的教师。有幸福感的教师才会培养出有幸福感的学生。在师生都有幸福感的学校里,为学生一生奠基才不会仅仅是一句口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