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中素字的用法】文言文之字用法
关于初中文言文之的用法
关于初中文言文之的用法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关于初中文言文之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初中文言文之的用法,欢迎阅读关于初中文言文之作为代词的用法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马说》)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醉翁亭记》)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小石潭记》)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曹刿论战》)7.公(袁可立)曰:“吾自任之!”(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关于初中文言文之作为动词的用法1.吾欲之南海,何如?(《蜀鄙二僧》)到,去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同上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上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在5、福王之国,派夫派骑唯唯不胜支。
(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关于初中文言文之作为助词的用法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关雎》)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公输》)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初中语文文言文之的用法
初中语文文言文之的用法
1. 哎呀呀,“之”可以作代词用呀!就像咱学过的《陋室铭》里“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里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的“之”不就是作助词用来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嘛!想想看,要是没有这个“之”,那意思可就不一样啦!
2. 嘿,“之”还能作助词用呢,那用处可大啦!像《爱莲说》里“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这里的“之”不就是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嘛!你说神奇不神奇,就这么一个字,作用可真不小哇!
3. 哇塞,“之”能表示“的”的意思呀!比如说《桃花源记》中“忘路之远近”,“之”不就是“的”嘛,这多好理解呀!这就是语文的魅力呀,一个字有这么多奇妙的用法!
4. 哟呵,“之”也能当动词用呢!像“送孟浩然之广陵”里的“之”就是“到、往”的意思呀,是不是挺有意思?这要是不知道,那可就损失大啦!
5. 嘿呀,想想“之”在不同句子里的变化,真像变魔术一样呢!就像《童趣》里“使之冲烟而飞鸣”中的“之”是代词,指的是虫子,多有趣呀,好像这个字在跟我们玩游戏呢!
6. 哎呀,大家可别小瞧这个“之”呀!它看似简单,其实暗藏玄机呢!就如同《论语》中那些句子里的“之”,各有各的用处,真得好好琢磨琢磨呢!
7. 哇哦,“之”有时候就像一把钥匙,能解开句子里的秘密哦!比如《三峡》里的一些句子,有了“之”,意思就更清晰明白啦,这可真神奇呀!
8. 哈哈,学会“之”的用法,感觉就像掌握了一门特殊技能一样呢!像《小石潭记》里用到“之”的地方也不少呢,理解了它的用法,对整篇文章的理解都会更深呢!
总之,“之”在初中语文文言文里的用法可真是丰富多样,超级重要呀!我们可得好好学,把它掌握好呀!。
文言文“之”的用法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虚词:初中教材要求掌握的虚词共15个,“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且”“然”“所”“则”“焉”“何”“乎”。
一、“之”(1)代词①第三人称代词例: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例: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例: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狼》(2)助词①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③音节助词(在句中起到补充音节的作用,无实在意义,不译。
)例:久之,目似瞑。
《狼》例: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④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何陋之有?《论语》例:宋何罪之有?⑤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岳阳楼记》(3)动词①谓语动词例: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课后习题:第一组:1.无丝竹之乱耳2.无案牍之劳形3.沿河求之4.春冬之时5.实是欲界之仙都6.往之女家7.忘路之远近8.渔人甚异之9.具答之第二组:1.闻之,欣然规往2.心乐之3.乃记之而去4.鹏之徙于南冥也5.马之千里者6.策之不以其道7.鸣之而不能通其意8.属予作文以记之9.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10.览物之情第三组: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3.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4.山之僧智仙也5.名之者谁6.醉翁之意不在酒7.山水之乐8.山间之朝暮也9.山间之四时也10.然而禽鸟之山林之乐第四组:1.得之则生2.呼尔而与之3.行道之人弗受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5.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6.今为妻妾之奉为之7.此之谓失其本心8.弗之怠9.走送之10.益慕圣贤之道第五组:1.当余之从师也2.无限肥滋味之享3.戴朱樱宝饰之帽4.盖余志勤且坚若此5.肉食者谋之6.小大之狱7.公与之乘8.公将鼓之9.公将驰之10.故克之第六组:1.故逐之2.孰视之3.暮寝而思之4.吾妻之美我者5.朝廷之臣莫不畏臣6.数月之后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8.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9.盖追先帝之殊遇10.欲报之于陛下也11.恢弘之势之气12.受任于败军之际13.以伤先帝之名。
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和意思
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和意思古代汉字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其中之字是汉字中常见且具有特殊含义的一个字形,在古汉语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
本文将探讨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和意思,并为您解读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
一、之字在动词前表完成或状态在古汉语中,之字常常出现在动词前,表示一种完成或者状态转变的意思。
例如:“明月之光照亮大地”,其中,“之”表示光芒达到、照射到的状态。
这种使用方式使得动词更具体地描述了一种存在、行为或现象,并且强调了事物从一种状态转变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二、之字作连接词引出结果除了表示完成和状态转变外,之字还可以作为一个连接词,引出结果。
例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其中,“跬步”指小步子,“千里”则表示长远目标。
“无以至”即没有办法达到某个目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意思是没有积累小的步伐,就无法达到大的目标。
在这个句子中,“之”字作为连接词表示前后述说是一种因果关系。
三、之字用于人称代词在古汉语中,之字有时也用作人称代词,通常指代第三人称单数。
例如:“求贤且多才者必能上宾之宴”,其中,“之”代表“他”的意思。
使用“之”作为人称代词,使得句子更加简洁流畅,并且突出了所描述对象的重要性和尊贵性。
四、之字引申出的其他含义除了以上所提到的使用方式外,古汉语中还有一些特殊用法和意义可以从“之”字中引申而来。
1. 之字表示所属关系:在古文中,“以我之见”,意为“根据我的观点”。
这里,“之”表示所属关系,表示对某事物的所有权或者依附关系。
2. 之字用于连词:在古汉语中,“乃至于”即可表示时间发展顺序, “乃至于我走到家门口”,其中,“至于”相当于汉族文化言语用连词“直至”。
3. 之字表倍数:在一二级学数字符号(满)(〣),之字代表十倍,也可表示数学概念销二十九义。
五、古汉语中之字的文化意义除了以上具体的用法和意思外,古汉语中之字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中考语文常见文言文词语的用法-之
中考语文常见文言文词语的用法:之导读:本文中考语文常见文言文词语的用法:之,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之1.(动词)去,往;到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饲中。
——《陈涉世家》多助之至。
/寡助之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代词)第三人称代词①相当于“他”。
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下车引之。
——《陈太丘与友期》借旁边与之。
——《伤仲永》或置酒而招之。
——《五柳先生传》楚人怜之。
/令辱之。
——《陈涉世家》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陈涉世家》长跪而谢之曰。
——《唐雎不辱使命》将军岂愿见之乎?/贤能为之用。
——《隆中对》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隆中对》愿借子杀之。
——《公输》亲戚畔之。
/天下顺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
——《鱼我所欲也》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惠子相梁》②相当于“他们”。
问所从来,具答之。
——《桃花源记》杀之以应陈涉。
——《陈涉世家》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
——《隆中对》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出师表》公将驰之。
/跳往助之。
——《愚公移山》③相当于“它”。
鞭数十,驱之别院。
——《童趣》学而时习之。
——《论语》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传一项秀才观之。
/受之天也。
——《伤仲永》复投之。
/又数刀毙之。
——《狼》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箬篷覆之。
/闭之。
/石青糁之。
——《核舟记》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马说》弗之怠。
/走送之。
——《送东阳马升序》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明之者谁?——《醉翁亭记》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第二个“之”)——《醉翁亭记》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满井游记》愿终守之。
——《唐雎不辱使命》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公输》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④相当于“它们”。
昂首观之。
《童趣》/忽啼求之。
素的文言文实词解释
素的文言文实词解释素(sù)是一个古代汉字,属于文言文中的实词,具有多种含义和用法。
下面将详细解释素这个字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1. 美好、优秀、纯净:素的最基本含义是表示美好、优秀、纯净等意思。
在文言文中,常用来形容功德、品德等方面的高尚品质。
例如:“君子以正慎矣,相位以素。
”2. 原始、未经加工:素也可以表示原始、未经加工的状态。
在古代,人们经常使用素来指称自然界中的原始状态或未经变化的事物。
例如:“湖水清素,倒映着连绵的山峦。
”3. 白色、无染色:素还表示白色,指没有染色的状态。
这种用法常常在描写衣物或食物的颜色时出现。
例如:“素衣如雪,闻风动容。
”“素酒清瓶,花酿甜滋。
”4. 质朴、简单:素也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品味的质朴、简单。
这种用法强调去除繁杂、追求朴素的生活方式。
例如:“世故者不德而智,去世故而追知真,素人之所要思乎。
”5. 食物中的原料:在古代,素也可以指食物中的原料,特别是与荤食相对的素食。
它常用来描述清淡、未加调料的食材。
例如:“绿竹搓为丝,软细清素如豆苞。
”6. 未经训练的学生:在古代学术领域中,素还有表示未经训练或刚刚入学的学生的含义。
用来形容学生尚未经过教育,知识尚未成熟。
例如:“初学生尚素,固不厌其讲论作者之机也。
”7. 平凡、普通:古代亦用素来表示平凡、普通,指代不显著或与众不同的状态。
例如:“素非贤者之路也,尽吾先生之道而退者也。
”在古代文学中,素常用于描述美好、纯洁、朴实、简单、原始的事物,强调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和品质。
它不仅体现了人们对高尚美好事物的追求,也寄托了人们对自然、生命和内心深处的向往和珍视。
通过对素这个字的详细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体会其中蕴含的文化和哲理内涵。
文言文之字的用法
文言文之字的用法在文言文的学习中,“之”字是一个极为常见且用法多样的词。
要想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熟练掌握“之”字的用法是必不可少的。
“之”字用作动词时,意思通常是“到……去”。
例如在《陈涉世家》中的“辍耕之垄上”,这里的“之”就是“到、去”的意思,整句话说的是陈涉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去休息。
“之”字用作代词的情况较为常见。
它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当“之”代人时,例如《桃花源记》中的“渔人甚异之”,这里的“之”代指渔人前面所见到的景象。
代物的情况,如《童趣》中的“昂首观之”,“之”指代的是“群鹤舞空”的景象。
而代事时,像《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之”就是指代“学习的内容”。
“之”用作助词的用法繁多且复杂。
用作结构助词“的”,这是我们较为熟悉和常见的用法,比如《陋室铭》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两个“之”都表示“的”。
“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这种用法需要我们仔细体会和理解。
比如《爱莲说》里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本来是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加上“之”后,就变成了一个短语,在句子中充当宾语,“之”起到了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之”还能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像《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正常语序应该是“有何陋”,“之”的存在将宾语“何陋”前置了。
“之”也可以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比如《马说》中的“马之千里者”,正常语序应为“千里之马”,“之”将定语“千里”后置了。
此外,“之”字在句中还能起到补足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
例如《狼》中的“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这里的“之”没有实际意义,只是用来补足音节,让句子读起来更加顺畅。
在学习文言文时,对于“之”字的用法,我们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和理解。
不能生搬硬套某种固定的解释,要灵活运用,仔细揣摩作者的意图和句子的结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把握文言文的含义,领略古人的智慧和文化魅力。
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做练习、多读经典篇章来加深对“之”字用法的理解和记忆。
文言文里之字的用法
文言文里之字的用法《文言文“之”字用法》一、基本用法1. 作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代物。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人们喜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导他。
)瞧,这里的“之”就像一个小跟班,紧紧跟在“子”(孩子)后面,指代这个孩子呢。
这就好比你有个小宠物,你走到哪都带着它,这个“之”就像那个小宠物,主人到哪它到哪,代替主人出现。
- 指示代词,这,此。
“之二虫又何知?”(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这里的“之”就像手指,指着那“二虫”,说就是这两个家伙呀。
这多像你在人群里看到两个调皮的家伙,然后指着他们说“这两个家伙”,这个“之”就起到了这样指示的作用。
2. 作助词-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代的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这个“之”就像一个小纽带,把“古”和“学者”连接起来,表明是古代的学者,要是没有这个“之”,就好像断了线的珠子,意思就不那么明确啦。
-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这里的“之”就像一个魔法棒,一挥,原本可以独立成句的“师道不传”就变成了句子的一部分,就像把一个完整的蛋糕切下一块来,它让这个句子从一个大的、完整的句子变成了另一个大句子中的一部分,是不是很神奇呢?- 宾语前置的标志。
“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正常语序是“有何陋”,这个“之”就像一个小信号,告诉我们句子的语序变了,宾语跑到前面去了。
这就好比大家都按顺序排队,突然有个特殊的标记,有人就跑到前面去了,这个“之”就是那个特殊标记。
- 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正常语序是“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这个“之”就像一个小标签,把本来修饰名词的形容词后置了,还做了个标记,让我们知道这是一种特殊的语序。
这就像把衣服上的标签从前面移到后面,还做个特殊记号,告诉我们这是一种不一样的情况。
(完整版)文言文中之字用法
(完整版)文言文中之字用法文言文中"之"的用法一、之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
(《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如:均之二策。
(《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四)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也可省去。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捕蛇者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五)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如: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遂自荐》)[之"在文言文中常当代词.助词.动词用.其作用各不相同.一. 作代词1. 代人.如<项脊轩志>中的[先妣抚之甚厚".[之"可译作[她".代老妪.2. 代物.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代[土地".3. 代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与坐谈.问之客曰".[之"代[与徐公孰美这件事".4. 指示代词.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之"可译作[这.这样"指上文[河内凶--亦然".[不若长安君之甚"<触龙说赵太后>.[之"译作[那样".二. 作助词1. 定语的标志.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代百司之职役哉".这里的[之"连结名词性定语[百司"和中心语[职役".可译作[的".表示限制的偏正关系.此句可译为[代管百官的职事呢?".<过秦论>中的[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两个[之"分别连结形容词性定语[膏腴".[要害"和中心词[地".[郡".表示修饰的偏正关系.2. 补语的标志.如<捕蛇者说>中的[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之"在这里作补语的标志.可译作[得".表示连结中心词[不幸"和补语[甚".3.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这里[何厌"是[有"的宾语.提前了.此句可译为[晋国(的欲望).有什么满足的(可能)呢?"4. 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两个[之"都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之"字前是中心语.[之"字后是定语.此句可译为[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5.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归去来兮辞>中的[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里两个[之"用在主谓词组之间.表示这一词组不能单独成句.此句可译为[(我)羡慕一切生物得到复苏的时节其时.感叹自己的年华行将结束."6. 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表示它们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强调.突出这个介词结构的意义.(不译).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的[之".接在主语[寡人"与介词结构[于国"之间.强调[于国"的意义.此句可译为[我对于治理国家.可算是尽了心的了."7. 衬音助词(不译).用在表示时间的词或某些动词的后面.凑足一个音节.它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起着协调音节的作用.如<劝学>中的[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之"嵌在时间词[须臾"的后面.协调音节.作词缀.此句译作[比不上片刻学到的东西多".<谏逐客书>中的[由此观之".这里的[之"接在动词[观"后面.协调音节.无义.此句可译作[从这看来"8. 嵌在姓名中间.无实义.如[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若使烛之武见秦君".[介之推不言禄".[宫之奇谏假道"中的[佚之狐".[烛之武".[介之推".[宫之奇".9. 嵌在专用名词之间.无义.如<病梅馆记>中的[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前一个[之"用在[病梅馆"这个专用名词中.不译.三. 作动词用在处所句词前.可译作[到.往.去".如<鸿门宴>中的[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之"用在处所名词[沛公军"前.作动词.之①一般:第三人称的人、事、物②特殊:(1)第一人称:君将哀而生之乎(2)指示代词:表复指,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故为之说2.做助词:(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语言学习】文言实词——素
再见
尸位素餐(白,不付代价) 安之若素( 平常 )
词义练习
拓展积累
秦伯素服郊次,乡向而器。——《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秦穆公身着白色丧父在郊外,对着被释放回来的将士放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哭。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一般的人都以奢侈浪费为荣,我心里唯独以节俭朴素为美。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但这五个人生于民间,从来没受过诗书的教诲。 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国语·吴语》 凡是计划一件事,一定要预见到肯定能成功,然后才去实行。
古汉语实词——素
字源字形
素
会意。小篆字形。上是“垂”,下是糸(mì)。 糸,丝。织物光润则易于下垂。
本义:没有染色的丝绸。
义项归纳
义项归纳
经典用例
1.【名】白色的生绢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孔雀东南飞并序》
2.【形】质朴;不加装饰,没 有文采的。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陋室铭》
3.【副】空,白白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
4.【副】一向,平素
吴广素爱人——司马迁《陈涉世家》
词义巧练
词义练习
刘兰芝家教甚好,素(一向 )与人交好,十三能织素( 白色的生绢), 后嫁于焦仲卿,着素( 质朴,不加装饰)衣,人皆爱之。焦母待其不好, 常令其劳作不息。
素昧平生( 往常 )
我行我素(平素,向来)
高考典例
实战高考
1.(2019·全国卷Ⅲ)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 素:向来 2.(2021·新高考Ⅱ卷)睿素无北伐之志 素:向来,从来就 3.(2018·浙江高考)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人名)素与令善,怜其冤死
初中文言文之的意思及例句
初中文言文之的意思及例句1. “之”在初中文言文中可当“的”讲呢,这可太常见啦。
就像“水陆草木之花”,意思就是水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
你想啊,这就好像给花加上了一个归属标签,明确告诉咱们是水陆草木的花,而不是别的啥东西的花,是不是很好理解?2. 有时候“之”表示代词,用来指代人或者事物。
比如说“渔人甚异之”,这里的“之”就指代渔人看到的那个“桃花源”。
这就好比你看到一个超级神奇的东西,你肯定会对这个东西印象深刻,就会用个词来指代它,古人也一样呀,看到新奇的东西就用“之”来代指。
3. “之”还能表示去、往、到的意思呢。
“辍耕之垄上”,就是停止耕种到田垄上去。
这就像你本来在一个地方做着事儿,然后要去另外一个地方,这个“之”就像是一个行动的小箭头,指引着方向,从耕种的地方指向田垄,多形象呀。
4. 你知道吗?“之”在句子中还能起到调节音节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哦。
就像“久之,目似瞑”,“久”本来就表示时间长,加上个“之”,读起来就更顺口啦。
这就像咱们唱歌的时候,有些音符虽然不代表具体的歌词含义,但加上去会让整个旋律更优美,这个“之”就有这样的作用呢。
5. 在初中文言文中,“之”还有一种用法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比如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莲出淤泥而不染”本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加上“之”后,就变成了整个大句子中的一部分,就好像把一个独立的小王国变成了一个大国中的一个省一样,是不是很奇妙呢?6. “之”的用法还真不少呢。
像“何陋之有”,这里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正常语序是“有何陋”,加上“之”就把“何陋”提前了。
这就好比你有个宝贝,平时放在盒子里,现在要把它拿出来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展示,这个“之”就起到了这个把宝贝提前展示的作用呢。
7. 再来说说“马之千里者”中的“之”吧。
这个“之”和前面的用法又有点不同,这里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意思是能日行千里的马。
你看,本来是说千里的马,现在把“千里”放到后面去了,中间加个“之”,就像给马做了个特殊标记,告诉别人这是那种很厉害的能跑千里的马呢。
文言文“之”字的用法部编版七年级
文言文“之”字的用法部编版七年级“之”的含义及作用1.用作代词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他(她、它)们”“这”等。
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
①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狼》)一代物,指狼,相当于“它”2.用作助词①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如: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狼》)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如:两狼之并驱如故③在句中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
如: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狼》)羔羊救母邠州①屠者安姓,家有牝羊并羔。
一日,欲刲其母。
缚上架之次④,其羔忽像安双跪前膝,两目涕零。
安惊异良久,遂致刀于地,去呼童稚,共事刲宰。
及回,遽失刀。
乃为羊衔之,致墙根下,而卧其上。
屠遍索方觉,遂并释之,放生焉。
(选自《虞初新志》)【注释】①邠(bīn)州:古州名,在今陕西境内。
②牝(pìn)羊:母羊。
牝,雌性的鸟或兽。
③刲(kuī):割杀。
④次:中间。
⑤童稚:此指仆人。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目涕.零涕:鼻涕B.及.回,遽失刀及:等到C.屠遍索.方觉索:寻找D.遂并.释之并:一起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邠州屠者安姓,家有牝羊并羔(2)安惊异良久,遂致刀于地,去呼童稚,共事刲宰。
3.对下面加点字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缚上架之.次②乃为盖衔之.③遂并释之.④人皆吊之.A.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不同B.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相同C.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不同D.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相同4.羔羊救母的故事带给你怎样的启示?1A【解析】“涕”翻译为“眼泪”。
2.(1)那州有位屠夫姓安,家里有母羊及羊羔。
(2)安屠夫惊异很久,于是把刀放地上,去叫仆人来一起宰割。
3.D【解析】结构助词,②代词;③④都为代词。
4.人应与动物和谐相处,人类应该尽自己所能保护动物,给动物一个安宁的家。
【参考译文】尔州有位屠夫姓安,家里有母羊及羊羔。
文言文之字用法归纳及例句
文言文之字用法归纳及例句第一、用作代词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例如:①具答之。
(陱渊明《桃花源记》)译: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
之:代指桃花源人。
②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亲戚背叛反对他。
之:代指道的君主。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左秋明《曹刿论战》)译:所以战胜了他们。
之:代指齐国军队。
④又数刀毙之。
(蒲松龄《狼》)译:杀死了狼。
之:代指狼。
⑤箬篷覆之。
(魏学伊《核舟记》)译:用箬篷叶做成的船篷覆盖在上面。
之:代指船舱。
⑥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魏学伊《核舟记》)译:关上窗户。
之:它,代指窗户。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事”、“那”、“那样”等。
例如:①渔为甚异之。
(陱渊明《桃花源记》)译:渔为非常惊异这件事。
之:代指桃花源的情景。
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
(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听说了这件事。
之:代指桃花源事。
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愚公移山》)译:还不能挖掉魁父这样的小山。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例如:①辍耕之垄上。
(《史记陈涉世家》)译:他停止耕作,到田埂上休息。
②杜少府之任蜀州译:到蜀州上任。
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史记陈涉世家》)译:到驻地旁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第二、用作助词(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第三、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例: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之字用法归纳初中
之字用法归纳初中初中语文里,“之”字可是个常客,让好多同学都感到头疼。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归纳一下“之”字的用法,争取把它拿下!先来说说“之”作代词的情况。
比如说“学而时习之”,这里的“之”就代指前面提到的“学过的知识”。
像这种作代词的“之”,就好比是一个小替身,替前面提到的东西跑个腿儿,出个场。
“之”字还能当动词用呢!有一句“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里的“之”就是“到、往”的意思。
想象一下,孟浩然潇洒地踏上前往广陵的路途,“之”字就像是他脚下的那一步步,坚定地迈向目的地。
还有一种常见的用法,就是“之”作助词。
比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这里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这就好像是在句子中间放了一个小小的隔板,把主语和谓语隔开一下,让句子的节奏和韵味变得不一样了。
我记得之前给学生们讲“之”字用法的时候,有个小同学特别有意思。
那节课上,我正讲得津津有味,突然发现这个小同学一脸迷茫,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黑板,手里的笔也停住不动了。
我走过去问他:“怎么啦,是不是‘之’字把你难住啦?”他苦着脸说:“老师,这个‘之’字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我都被它绕晕啦!”我笑着跟他说:“别着急,咱们一个一个来,多举几个例子你就明白啦。
”后来,我给他举了好多例子,像“肉食者谋之”“ 怅恨久之”等等,一点点给他分析“之”字在不同句子里的用法。
慢慢地,他的眼睛不再迷茫,开始有了光亮,最后他兴奋地跟我说:“老师,我好像懂啦!”看着他那开心的样子,我也特别有成就感。
咱们再来说说“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比如“何陋之有”,正常语序应该是“有何陋”,“之”字就把宾语“何陋”提到了前面。
这就像是一个调皮的小孩,非要把东西换个位置摆放,来引起大家的注意。
“之”字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也很常见哦,像“马之千里者”,正常应该是“千里马”,“之”字把定语“千里”放到了后面。
总之,“之”字在初中语文里的用法多种多样,需要我们仔细分辨。
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多读多练,结合具体的句子去理解和记忆。
初一语文文言文 虚词“之”的常见用法
初一语文文言文:虚词“之”的常见用法“之”是文言文中一个重要的虚词,用法复杂。
在此本文对“之”字的用法作简要的归纳。
一、用作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我们”。
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之:代“我”。
2.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他们”“她(她们”。
如:“遂使之行成于吴。
”(《勾践灭吴》之:代大夫文种。
3.近指代词,可译为“这”。
如:“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之:这样的。
4.代事。
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烛之武退秦师》之:代“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5.代物。
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劝学》之:代木。
6.代军队。
如:“子犯请击之。
”(《烛之武退秦师》之:代秦军。
二、结构助词,分以下几种情况。
1.宾语的标志。
用于宾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有时不译。
如:“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之:可译为“的”。
2.宾语前置的标志。
为了强调宾语,有时借助“之”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的前面。
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之”把动词“有”的宾语“何厌”提前到了动词前。
3.定语后置的标志。
通常情况下,古代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中的一样,用在中心语之前,但为了强调定语有时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有时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用“之”连接。
翻译时应将后置了的定语调整到中心语之前。
与“之”有联系的定语后置格式有两种。
①“中心语+之+定语”的格式。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利”“强”分别作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
②“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千里”作“马”的定语。
4.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第二个“之”,是“得”的意思。
七年级文言文之的用法及例句
七年级文言文之的用法及例句《七年级文言文之“之”的用法及例句》1. “之”当“的”讲,这是最常见的用法啦。
就像我和妈妈去逛街,看到一家店,店名是“美丽之衣裳”。
这里的“之”就是“的”的意思,表明这是卖美丽的衣裳的店。
在文言文里,像“水陆草木之花”,说的就是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
我当时就跟妈妈说:“妈,你看这个‘之’字用得多妙啊,就像给花加上了一个小标签,清楚地告诉我们这是草木的花呢。
”妈妈笑着说:“你这小脑袋还挺会想的。
”从这件小事我就觉得,一个小小的“之”字,能把事物之间的关系表达得这么准确,真的很神奇。
2. 有时候“之”用来表示“去、往、到”。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商量着去公园玩。
我兴奋地说:“咱们速往之公园。
”小伙伴们都笑了,说我怎么说起了文绉绉的话。
其实这就像文言文里的“吾欲之南海”,就是说我想要去南海。
这时候我就想啊,文言文里的表达虽然古老,但是有时候用到生活里,还挺有趣味的,就像给平常的话穿上了一件有韵味的古装。
3. “之”还可以做代词呢。
我和弟弟抢一个小玩具,那是一个超级可爱的小机器人。
弟弟急得都快哭了,指着我说:“哥,你把之抢走了。
”这里的“之”就代表那个小机器人。
在文言文里也有这样的用法,像“下车引之”,这里的“之”就是指代文中的元方。
我就跟弟弟说:“你看,咱们现在说话和古人还有相通的地方呢。
”弟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我觉得这就是语言的奇妙之处,跨越时空却有着相似的用法。
4.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这个有点难理解。
我在写作文的时候,写了一句话:“我学习,这是很重要的事。
”老师给我改成了“我之学习,事之重要者也。
”老师说,在文言文里,“我之学习”这里的“之”就起到了让“我学习”这个主谓结构变成一个整体,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句子。
就像一个小夹子,把两个部分夹在一起。
我当时觉得好神奇,就像发现了一个秘密通道一样,对文言文更感兴趣了。
5. 当“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时也很有趣。
有次读课外文言文,里面有句话“何陋之有”。
素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素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素在文言文中的意思:①<名>白色的生绢。
②<形>白色。
③<形>朴素;不加修饰的。
④<名>蔬果类食品。
⑤<副>白白地;空。
⑥<副>平素;一向。
1.白色;本色:~服。
2.蔬菜类食品。
与“荤”相对:~菜。
~食。
3.本来的;原始的:~质。
~材。
4.质朴;不华丽:朴~。
~净。
5.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要~。
因~。
元~。
6.副词。
一向;向来;从来:~不相识。
~有交往。
7.古称洁白的生绢:尺~。
读音:sù
①<名>白色的生绢。
《孔雀东南飞》:“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
②<形>白色。
《三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又)特指与丧事有关的东西。
《殽之战》:“秦伯素服郊次”
③<形>朴素;不加修饰的。
《陋室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④<名>蔬果类食品。
《荀子.王制》:“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鳖百素。
”
⑤<副>白白地;空。
《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
⑥<副>平素;一向。
《廉颇蔺相如列传》:“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言文中素字的用法】文言文之字用法
初中文言文中素字作为后缀的用法
用于语言或方言中某种具有重大特色的结构单位〖-eme〗。
如:语素;调素
初中文言文中素字作为副词的用法
预先〖inadvance〗
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
——《国语·吴语》
又如:素脩(预先早作准备);素构(预先构思草拟);素赏(预先行赏);素定(预先确定)。
向来;从来就〖atall〗。
谷素多力。
——《巢谷传》如:素不相识;素不通信。
初中文言文中素字作为名词的用法
(会意。
小篆字形。
上是“垂”,下是糸(mì)。
糸,丝。
织物光润则易于下垂。
本义:没有染色的丝绸)
同本义〖whitesilk〗
素,白致缯也。
——《说文》
纯以素。
——《礼记·杂记》
素服哭于库门之外。
——《礼记·檀弓》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若士必奴,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战国策·魏策》
又如:素幭(古代盖在车前横木上的白绸);素服缟冠(丧服,素、缟,指白绘)。
用作写字的丝绸或纸张〖silkorpaperforwriting〗。
英骨秀气,洒落毫素。
——唐·李白《化城寺大钟铭》
又指用绢帛纸张写的书籍或信件。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本质;本性〖nature〗
如彼梓材,弗勤丹漆,虽劳朴斫,终负素质。
——《文选·张华·励志诗》
又如:根素(根本);素怀(本心)。
带根本性的物质或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element〗。
如:核素;毒素;色素;维生素;元素(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毒素(某些有机体产生的有毒物质);因素(构成事物的本质成分);要素(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
蔬菜瓜果等副食〖vegetables〗
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
——《墨子·辞过篇》
果蓏素食当十石。
——《管子·禁藏》
又如:三荤一素;吃素;素什锦(杂取诸种蔬菜配合而成的一种素肴);素膳(素食)
旧交〖oldfriend〗
素友俱薄世,屡招清景赏。
——唐·韦应物《慈恩伽蓝清会》
又如:素故(旧交);素情(旧交,旧情);素结(故交);素旧(旧交)
姓〖surname〗。
三国魏有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