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心得
关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合集五篇
关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合集五篇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篇1以教育为主題的美丽、可愛又动人的故事,应该很多,发生在你我大家的身上,大家都在从事教育工作,而且是最基层的教育工作人员,所接触到、感受到的故事应该最多,也最深刻,只是大家都沒有把他记录下来而已,如果有机会加以整理,如同本书一样,一定叫好又叫座的一本好书。
我们不要过分执着一个观念、一种行为模式、一种习惯,而要常求突破,要从不同角度,正、反方面整体思考来解決问題。
我们应该养成反省思考的习惯,对任何事都要下困思勉型的功夫,才不至于被外界所困惑。
看过的书颇多,很少再回味一遍,重新再来;写过的报告、资料也不少,也很少再重新翻开研读,事实上偶而重新品味一番,个中滋味又当从何说起?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只顾往前冲,忽略了反省与自觉的功夫,也常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忽略了別人的感受。
时代的产物中,造就了很多的读书人很会读书,很多学生光会读书,不会读人;只会做事、不会做人,个人过度重视IQ,忽视EQ;;是学术界的巨人,却是生活中的侏儒;可以和电脑、机器、实验室对话,却无法与人沟通。
从事教育工作,针对教育问题而言,通常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到底哪些是“要”或者是“不要”?读了浏阳教育局发给我们的四本书,我认为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一、教师的“要”:(一)教师要教育不要训斥:教育是引导而不是灌输,视学生为「有」而不是「无」。
训斥则不容许学生说「不」,教育则潜移默化。
(二)了解学生、认识学生、适时的赞美和接纳、鼓励与协助,培养学生挫折和容忍的价值判断能力等等,让学生快乐成长、茁壮,更会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取得联系,适时的提供教养子女的咨询与方法,共同为学生的未来而努力。
(三)教师要理解人性:要了解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反应、学生的心声也该仔细的聆听看看。
(四)教师要多怜爱和鼓励(五)教师要专业,专业的精神表現在对国家、社会、学校、学生、教师与家长之认知二、教师的“不要”:(一)教师不要认为这行业是铁饭碗!打不破,要珍惜羽毛。
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心得 教育向美而生读后感范文6篇
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心得教育向美而生读后感范文6篇作为老师,追求上,不断探索价值,做教育的行者;学识上,精进专业素养,做教育的学者;思想上,学会哲学思考,做教育的智者;灵魂上,提升人格修为,做教育的仁者。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向美而生读后感范文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借鉴或帮助。
篇一:教育,向美而生读后感细细品读郑英老师的教育向美而生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了教师比其他职业更美丽更崇高,教师比其他职业人更有诗意更能战胜沉沦,我为郑英的这本书叫好,是因为当人的依附犹存,而物的依赖泛滥之际,一个向美而生的精灵正张开双翼在浓密幽暗的黑森林中翩翩飞舞,这让我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希望。
通过读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仪式感就是把工作和生活看成诗和远方,仪式感在本质上是对生活的深情以及对人的深爱。
一说仪式,让人感觉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尤其是在我们的教学中更是遥不可及。
其实不然,书中郑老师把仪式感当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用仪式感点亮生活,用仪式感擦亮课堂,用仪式感擦亮心灵。
仪式感之于个人是一种浪漫;之于集体、之于国家,是一种文化。
仪式感的意义在于:它能唤醒我们的内心,从而使我们庄重地去面对生活,去对抗世俗的粗糙,去过有美感的人生。
生活通常是平庸的、细碎的、烦躁的,需要手动加一点情怀,这种情怀需要一点外部加持,而这种加持就是仪式。
仪式能让你的生活变得美而生动,能够使你的生活变得更有图腾的意味!作为育人的主阵地,课堂的使命是传承文化滋养灵魂,其外显形式可以是生动活泼,也可以是静默深思,但都不离庄重、虔诚,以及对文化本身的尊重。
课堂之上,教师只有怀有虔诚的仪式感,才能使教学不负其神圣和庄严,才能引导学生求真、向善、臻美。
仪式感,可以让一些原本无彩的日子变得光彩熠熠。
教育中,我们就该用仪式感擦亮一些重要时刻,使之在岁月深处始终闪着微光,带给我们一生温暖的回忆。
人生并不会因为一场仪式、一次交流、一堂课而发生质的改变。
教育可以更美好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可以更美好读书心得体会教育可以更美好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5篇)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
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可以更美好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可以更美好读书心得体会篇1《教育其实很美》已经读完,刘校长在文中提到的那个不肯走进教室的小女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小女孩在刘校长回校交流时与我们提到过,在《小崔说事》访谈中关村四小节目中我们也看到过。
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呢?简单说,上学了,她却以哭闹的形式拒绝走进教室。
类似这样的孩子我在一年级也见到过,有女孩,也有男孩。
往往在开学第一天,校门口或者教室门口,轻者抹眼泪,重者紧抓父母的衣襟怎么都不肯松手。
但,父母离开学校后,孩子虽不情愿,通常也会随着老师的牵引走进教室了。
而文中的小女孩却不是那么轻易就走进教室,其他孩子上课的时间,就是她哭闹或在校园玩耍,在教室外走廊与老师捉迷藏的时间。
此时的刘校长在得知情况之后,让小女孩走进了自己的会议室,让老师放心去给其他孩子上课。
当有人质疑:这孩子不影响你的工作吗?刘校长回答说:“帮助她适应学校生活就是我的工作啊!”随后数月,刘校长在与小女孩的相处中一步步让孩子自觉地回归了课堂。
起初,我惊讶于刘校长的耐心,也庆幸自己没有碰到这样的孩子。
但仔细琢磨,我们班虽没有这样的特例学生,可是55个孩子,每个孩子本身都是独特的啊!陶陶,一个乖巧文气的女孩,怎么小名会叫淘淘呢?父母说:“孩子出生时只有二斤六两,我们叫她陶陶是陶瓷的陶。
”Z,七个月时早产,单独与人沟通时目光飘忽不定,集体教学中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语言和动作,偶尔在课堂发出怪叫声。
D,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但认字较少,集体学习中存在困难,课堂上时常做小动作以派遣自己的无聊。
W,幼儿教育阶段父母参与少,孩子时常自己玩耍,集体学习中没有兴趣,但一张纸片可以让他整节课摆弄不停。
教育向美而生心得体会400字 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心得【优秀六篇】
教育向美而生心得体会400字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心得最新【优秀六篇】篇一:教育向美而生心得体会400字暑假,偶然读到了郑英老师的《教育,向美而生》这本书,感想许多。
教育,从来都不只是学问和技能的训练,而是关乎精神和心灵的格局。
老师的一举一动都有自己人格的介入,有一种无痕的濡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却有种有力的内在力气。
所以,提升精神颜值,才是根上着力。
教育之美,美在"发觉'。
我自2000年8月如愿登上讲台以来,在近20个春夏秋冬中,我与同学之间发生了很多故事。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从教学中感受教育的幸福,体悟教育之美。
起初,我始终认为女孩子就要文静一点,不要疯疯癫癫的,而小孟正属于我不观赏的那种另类女孩。
一次,我正在上英语课,小孟却在那里弹纸团,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我不由得火冒三丈,大声呵斥道:"你还有没有一点儿女生的样子?'这一声怒吼让她低下了头。
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小孟在我的课堂上都安宁静静的。
我暗自兴奋,觉得她肯定是被我"降服'了。
谁知一测试,她的成果直线下降。
这说明她压根儿就没好好听讲。
于是,我把她狠狠地批判了一顿。
当我把"你不会有出息的'这句话扔给她的时候,她的眼中拂过一丝倔强。
不久,学校通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花样运动会'活动。
令我没想到的是,竞赛那天,小孟的花样轮滑表演得特殊精彩,赢得了大家热闹的掌声,为班级争得了荣誉。
随后,小孟跑到我面前,淘气地问我:"老师,你说我会有出息吗?'还没等我回答,她就转身跑开了。
自从这件事之后,我知道了每名同学都是或深或浅埋藏在地下的金子。
老师要承认同学个体间的差异,并用观赏、鼓舞的眼光看待每名同学,发觉同学的特长,挖掘他们的潜能,查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教学相长中与同学一起成长。
教育之美,美在"才智'。
《圣经》上说:"一个人,就是他心里所想的样子。
2024年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心得体会
2024年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心得体会《教育向美而生》这本书是我在2024年读过的一本非常精彩和引人深思的书籍。
作者以一个独立的视角,全面而系统地分析了当代教育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观点和解决方法。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教育的目标、方法和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首先,书中提出了教育向美而生的核心理念。
作者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使他们成为有思想的公民、有情感的人类和有能力的生活者。
这一理念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相比,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获得真正的成长和进步,而不是仅仅追求成绩和升学率。
这一理念启示了我对教育的认识,让我明白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培养真正的人才,而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和竞争。
其次,书中对现有教育模式的批判和反思引发了我的共鸣。
作者深入分析了应试教育的弊端,指出了重视分数和升学率的教育模式会导致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的丧失。
他还批评了机械式的教与学,缺乏个性化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这些观点让我深思:我们的教育体系是否需要改革?学习是否应该只是为了取得好成绩,而不是为了真正明白和掌握知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对教育的质量和方式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与此同时,书中提出了一些关键的教育改革方案。
作者认为,教师的角色需要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激励者。
他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
同时,教育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进行创新,利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
这些改革方案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希望和未来。
我相信,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我们可以真正实现教育向美而生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真正的教育。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教育在促进社会进步和个人幸福方面的重要作用。
作者强调,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术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理解力。
《教育是美好的修行》感悟心得
《教育是美好的修行》感悟心得汤勇老师在《教育是美好的修行》一书中结合自身经验,列举各类妙趣横生的例子,深入浅出地向大家阐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其中他将“教育阅读”单独作为一章进行了阐述,在阅读完本章之后,结合自己原有的经验,我也想来谈一谈教师阅读。
读书历来是古今圣贤修养身心,提高境界的重要途径。
教师作为传道、授解、解惑的文化传承者和学生心灵成长的引导者更是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纵观那些名师大家无不是经过博览群书,勇于实践才有所建树。
可以说,读书是教师成长的不二法门。
首先,教师自己必须成为一名真正的读书者。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而一个不读书的教师也很难培养出读书的学生。
知识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凸显,时代热切呼唤创新型人才,这一切对教育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师作为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群体,成为进行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教师的素质高低决定了人才培养效果好坏。
读书能够帮助教师拥有教育的智慧,在读书中,我们得以与名师名家相遇,体悟他们曾经的困顿与坚持;在读书中,我们得以与同道中人分享教育工作的苦乐;在读书中,我们得以不断领悟教育工作的真切和美好;在读书中,我们得以明了教师在这个时代的责任和担当。
在读书中反思、成长、重建自己人生的坐标,焕发成长的内动力。
其次,教师要自己乐于阅读优秀的书、成为优秀的自己,引领更多人热爱阅读。
只有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读书人,懂得享受阅读的乐趣,懂得什么是好书,才能把这种享受和愉悦传导给学生,才能为学生们推荐最优秀的图书。
所以,教师不应该越俎代庖,包揽学生阅读的所有活动,也不能把自己的阅读趣味爱好强加给学生。
但教师不仅要自己带头阅读,更要成为阅读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及时与学生分享自己正在阅读的好书,讲述那些曾经影响过自己的好书,帮助学生建立各种各样的阅读俱乐部,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阅读的力量最后,从更加广阔的层面来说,教师作为传递文化的重要力量,在全民阅读中应勇于成为领航员、先行者、带头人。
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心得【精选文档】
爱的传递—-—-—-—读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心得假期细细品读了郑老师的教育向美而生这本书,读出了郑老师优美的教育姿态,温暖的师者仁心,读出了应该敬畏生命,让其符合自然规律自然而然的成长,成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有以下几个感悟:一、让生活有仪式感。
一说仪式感有人会觉得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遥远,尤其跟我们的教学生活很遥远,其实不然,书中,郑老师把这种仪式感渗透到生活和工作中,在繁忙的工作中也不忘仪式感,用仪式感擦亮课堂,擦亮心灵,在传承文化和滋养灵魂的同时点亮生命,怀一颗虔敬之心有意识的让某一刻与其他时刻不同,这种教学姿态让我对她肃然起敬,原来生活可以这般美好,教育可以这样有情怀,深深感受到爱的力量,这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这种真挚的热爱之情透过文字传递到我的内心深处.是啊,人生并不会因为一场仪式、一次交流、一堂课而突然发生改变,因为人的成长绝非一日一时之功,但是只要我们带着对生命敬畏之心,对学生关怀之情,对人生负责之态怀着教育者的赤子之心,我们的教育必定向美而生,向善而行。
二、培养教育意识.郑老师的教育意识无处不在,涉及到生活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她在教育的过程中运用了很多哲学的智慧,比如,在开学初让每一个学生解读姓名的来源和寓意,因为很多名字的背后一般都蕴含着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和祝福,这样就明确了我是谁的问题和我从哪里来的问题,而学习当下,顺着自已的天性和生长节奏去不断的完善自己,提高自已,不光是学习知识,从知识的层面跳到道德层面和智慧的层面去这就明确了我要到哪里去的问题,虽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但是对于学生来讲学校学习生活的积累对他们人格的形成对自我价值感的认定及自我使命感的认识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还运用了很多心理学的方法。
比如,每个生命个体都有渴望被关注,被需要,被爱的需求,所以她用敏锐的教育意识充分运用到育人的各种细节中,她深谙“教育之法,本于天性”她会顺着学生的天性体察他们的内心诉求,并对之维护和引导来成全他们。
教育向美而生读书体验心得
教育向美而生读书体验心得引言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读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育向美而生》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美好的人格和个性。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教育和读书有了新的理解和体验。
培养美好人格的教育传统教育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过多地强调分数和成绩,而《教育向美而生》提倡的教育却是以培养美好人格为目标。
通过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惯,而不仅仅是追求高分数。
这种教育理念促使我重新审视自己在教育中的角色和责任,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发展良好的品格和个性。
读书的乐趣和启迪阅读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读书,我们不仅可以获取知识,还可以获得乐趣和启迪。
在《教育向美而生》中,作者强调了读书对培养个性、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我在阅读过程中深感这种重要性。
读书可以开拓我们的思维,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读书是一门艺术,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才能更好地领略书籍的内涵和魅力。
在《教育向美而生》中,作者分享了他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对我很有启发。
例如,他提到要注重整体把握,将每本书都视为一座大楼,每一章节是楼中的一个房间,而段落和句子则是房间内的家具。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书籍的结构和内容,提高阅读的效果和体验。
实践的重要性《教育向美而生》不仅仅是一本理论性的书籍,更注重实践和行动。
作者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支持与促进。
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深有体会,我意识到只有将书中的理念应用于实际中,才能真正体会其价值和意义。
因此,我在教育实践中尝试将这本书中的理念贯彻到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美好人格和个性。
总结通过读《教育向美而生》,我对教育和读书有了新的理解和体验。
教育应该以培养美好人格为目标,而读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我将会继续努力将书中的理念运用到实践中,为培养美好的人格和个性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美育读书心得
美育读书心得
在当今社会,教育被视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美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美育的书籍,深有感触,下面是我的读书心得。
首先,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情感的重要途径。
通过美育教育,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如音乐、绘画、舞蹈等,从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同时,美育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艺术作品中找到共鸣,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自信心。
其次,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现代社会,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很容易产生焦虑和压力。
而通过参与美育活动,学生可以放松自己的身心,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增强身心健康。
同时,美育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艺术作品中得到启发,开拓自己的思维。
最后,美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美育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观察力、
表达能力、合作精神等。
通过参与美育活动,学生可以学会观察和欣赏艺术作品,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培养合作精神,从而全面发展自己。
总之,美育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重视美育教育,让学生在美育的熏陶下茁壮成长。
美丽的教育读书笔记,《美丽的教育》读书心得范文(4篇)
美丽的教育读书笔记,《美丽的教育》读书心得范文(4篇)第一篇: 美丽的教育读书笔记,《美丽的教育》读书心得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各有所好。
山水本是自然,就教师而言,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有赏心悦目的心情至关重要。
即使山不是很峻拔,也用悦纳的心态去欣赏,即使水不是很清醇,也用发展的眼光去赞美,则是“山水”之大幸也。
所以做孙蒲远老师的学生是幸运的,作为一名教师能够从《美丽的教育》中领悟教育的真谛,你的学生也将是幸运的。
孙蒲远老师融43年的心血与智慧于一炉,谱写着栩栩如生而又纷繁多样的儿童生活,展现着爱的力量,教育因爱而美丽。
爱是关注:很多时候,很多教师都懂得应该爱孩子,可是怎样去爱,为什么去爱?孙老师在“爱学生”是什么意思一文中说道:老师爱学生主要是对学生诚心诚意的“关注”。
你要细心的发现他的闪光点,认可他的努力,鼓励他点点滴滴的进步,理解他的苦衷与需求,关心他的生活与学习,帮助他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
充分发挥他的特长。
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
这样的语言是朴实的,这样的爱是具体的,所以学生能够感受到孙老师的爱,学生能够被这样的爱点燃希望,积极向上。
爱是尊重:尊重是人的高层次的心理需要。
从小被人尊重的人,有很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容易形成完善的人格。
而我们不管作为教师还是家长,一味的希望孩子能听我们成年人的话,常常忽视孩子的需要,不考虑孩子在想什么,不体谅孩子的处境,不顾及孩子的自尊心,不了解孩子的苦恼和心理障碍,只凭着我们想象的情况去教育孩子。
一旦孩子的行为出乎我们的预料,或者孩子没有按我们的要求去做,我们就可能对孩子不满意,甚至批评或采用其他方法来惩罚。
孙蒲远老师告诉我们“惩罚是教育失败的根源”,惩罚的结果让学习吃力的孩子更加自卑,让常常出现问题的孩子更加自暴自弃,让本来就顽皮的孩子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让这样的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快乐。
那么,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不许批评吗?不是!没有批评就等于放纵孩子的不良行为,但是批评的时候,一定要讲清其危害,实在告诉孩子这样做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对别人、对自己、对集体有什么不好。
美丽的教育读书笔记,《美丽的教育》读书心得5篇
美丽的教育读书笔记,《美丽的教育》读书心得5篇【篇一】美丽的教育读书笔记,《美丽的教育》读书心得我是个爱讲大实话的人,也是个不爱读书的人。
《美丽的教育》是学校“师徒结对”活动中,爱花老师送给我的一本书。
我把它放在床头,遇到睡不着时就翻几页。
本学期因为经常加班,看书的时间就更少了,到现在只看了一半。
全书共分为八章,与其他书不同的是,本书的每章节中又都有若干个以问题为形式出现的子题目。
如:你冤枉过孩子吗?为什么班主任在课间要尽量和孩子们一起玩?学生写作业磨蹭怎么办?为什么不要轻易给孩子打坏分数等等。
书中写的那些事就发生在我们的教学中,孙老师的处理总是那么恰到好处,佩服孙老师的同时,也有一种喜悦,书中一个又一个来自一线的生动案例,让我感到真实,是我最愿意看的,能具体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
从《爱的教育》众多案例中,我觉得应该向孙老师学习几点:一、多关注孩子。
孙老师说:老师爱学生主要是对学生诚心诚意的“关注”。
你要细心的发现他的闪光点,认可他的努力,鼓励他点点滴滴的进步,理解他的苦衷与需求,关心他的生活与学习,帮助他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充分发挥他的特长,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
这样的语言是朴实的,这样的爱是具体的,所以学生能够感受到孙老师的爱,学生能够被这样的爱点燃希望,积极向上。
每到下课时,她总是和孩子们一起玩或者谈心,这一点正是我们平时所缺乏的。
在工作中,我们往往会以这样那样的理由忽视了孩子,每次上课前我们总是急匆匆地进教室,下课铃声一响,又离开教室,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对孩子们的了解和关注不够。
二、注意欣赏和赞扬孩子的优点。
有时候,我们老师常会好心办坏事,造成这种情况其实还是我们工作的不细致,想的不周全。
鼓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尤其是对行为偏差生上的鼓励老师更应该多想想办法,多从这些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带着一些宽容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孩子。
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
不妨多动动脑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让孩子、家长都能接受的好办法。
2022年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心得体会精选五篇
2022年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心得体会精选五篇篇一: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心得体会近期学校组织了全校老师阅读"教育,向美而生',阅读后也真实体会到教育理念、方法、策略给教育效果带来的差异。
特殊是郑英老师提到的"老师的意义在于以诗心和匠心成就教育的美,同时成就于教育的美。
'对我启发很大,做为老师要阳光欢乐的工作、健康充实的生活,同时引导同学阳光欢乐的学习、健康充实的成长。
这本书让我明白教育的美是自然而然的,正如春雨般"随风潜入心,润吾细无声'。
教育要懂得成人之美,将读书体会与班主任实际相结合,谈一下平常是如何借鉴郑英老师的思想、理念管理班级的。
要培育有思想的人,通过班会课,我常常给同学播放与当前社会契合度与热点比较高的励志视频,比如"最强大脑、一站究竟、非你莫属、成语大赛、诗词大赛'等等。
今年6月24日高考成果发布时我给同学讲,今日肯定有很多欢乐很多泪,并且泪水要比欢乐多,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
并再次让同学回看了2022年诗词大赛冠军上海复旦中学的武亦姝的精彩视频。
武亦姝的志向是考入清华高校,当年夺得冠军后武亦姝便谢绝一切采访,用心致志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2年高考她以613分(总分660分)被清华高校以"古今贯穿、中西融汇、文理渗透'为宗旨的清华试验班新雅书院录用。
由此激励同学要想胜利先要有远大志向,然后还要通过个人不懈的努力与追求,拼个青春无悔。
教育之法本于天性。
高一分层教学后,各班同学重新组合到一起,许多同学对原班级满是美妙的回忆与留恋,而对于新班级的一切都带有挑剔的眼光。
如何将他们尽快融合到一起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所以在开班会时,我让同学将教室里讲台前拉出一片空地,摆上八个凳子,然后找一个宿舍同学,指导他们坐好,然后沿一个方向依次躺到另一个同学腿上。
这时问他们,若将凳子抽掉,他们会怎样?得到的答案是倒地。
通过几组同学的尝试,最终支撑不倒时间比较长的接近三分钟。
教育:走向美好的感悟
教育:走向美好的感悟教育是塑造社会未来的重要力量。
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培养人才、促进社会进步的关键。
在探索教育走向美好的道路时,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追求简单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
重视教育价值观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这样的教育理念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为他们未来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强调个性化教育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才能和学习方式。
因此,我们应该推崇个性化教育,注重发掘和培养学生的特长。
通过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适合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潜力。
培养综合素质除了学术知识,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力等。
通过培养这些素质,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和工作环境,并展现出更全面的能力。
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应该创造积极、支持和安全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同时,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榜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加强师资培训教师是教育的核心。
为了走向美好的教育,我们需要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掌握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与社会互动教育不能孤立于社会之外,我们应该与社会互动,将教育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通过与社会的互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的需求和挑战,并为解决社会问题做出贡献。
教育是一项伟大而充满使命感的事业。
通过重视教育价值观、个性化教育、综合素质培养、积极的学习环境、师资培训和与社会互动,我们可以走向美好的教育,为社会的未来注入更多希望和活力。
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创美好的教育未来。
《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心得体会周红丽最近我读了郑英老师的一本书,《教育,向美而生》,这本书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教师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美好的人;二是教育要懂得成人之美。
这两部分文章的内容,都紧扣向美的主题。
从郑英老师的文字中,我读到了她对教育之美的享受。
享受教育之美,源于直面教育中碰到的问题。
所谓优秀的教师,并不是因为他们遇到的学生有多么优秀,他们的学生不会出现各种问题,而是在他们的学生中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时,他们能够直面这些问题,并且会非常智慧地巧妙地给予解决。
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与感悟,正是那些问题学生才成就了老师们。
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成果。
也决定了我们教育人生的幸福指数。
教育无小事,无论是科任老师还是班主任,在与学生相处的时候,都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当问题出现的时候,逃避肯定不是办法,把问题推给学校、家长,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只有敢于面对问题并想办法解决,才是我们应该秉持的态度。
也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教育成果,从而丰富我们的教育智慧。
享受教育之美,源于对学生教育日常的疏导。
大禹治水最核心的词语是疏导。
在教育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固然能体现教师的责任心和智慧。
但是如果说在事情发生之前,老师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问题发生的苗头,及时对学生进行劝说分析疏导,从而避免问题的发生。
如果能在此基础上再指引学生向更高更好的层面发展,那岂不是更为省力和高效的教育方式?享受教育之美,源于教师视野的无限拓展。
我们常说,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三尺讲台如何能安放得下教育的千钧重担?所以说教育不仅指老师们在课堂上的言传身教,他还应该有更广阔的外延空间。
当老师把教育的视野拓展拓宽后,教育也就变成了我们的日常。
生活中,美是到处都有的,同样,教育之美也是到处都有的。
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之中的美,善于发现教育之中的美,从而享受教育之美。
享受教育之美,不仅是教师之幸,更是学生之幸,教育之幸,这是理想的教育,也是我们教育的理想,让我们一起追寻这样的理想,享受这样的教育。
《教育是美好的修行》读书心得
《教育是美好的修行》读书心得一、了解是教育的前提。
没有了解,就没有有效沟通,没有有效沟通,就没有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教育。
用柔软的眼睛看待孩子,愿意为了孩子而改变,找出任何一种和他深层对话的可能,那么你会发现你身边的孩子,正在开始学会微笑,那潜藏在内心的热情,也即将会大大地发光,大大地发热。
教师和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互相影响的伙伴,是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
成人只有放下架子,怀一颗真诚的心,才能走进孩子,了解孩子,理解孩子。
教师蹲下身子,就像一堵墙,为学生遮挡风雨;教师弯下腰来,就像一座桥,引领学生走向智慧彼岸;教师挺直腰板儿,就像─把梯子,引导学生攀登科学高峰。
二、将教师和学生凝聚在一起的,就是信任!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是能力有问题,而是尚未培养出思想上的韧性,以及孜孜不倦、不屈不挠克服苦难的精神。
我们常常将学生成绩的不尽人意归结于学生的无能,事实上,这些孩子并不是智商低,而是情商低。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最主要的取决于情商而不是智商。
情商培养应该成为学校教育重要的一部分,然而,目前急功急利的教育忽视了对孩子情商的关注与培养。
三、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只有学生自愿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无论是整个学期的教学,还是每节课的学习,在开始之前老师都要给学生一张清晰的“地图”,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起始位置在哪里,要达到的位置在那里。
学科教学应该有宏观目标与规划,中观计划与策略和微观的课堂设计与活动。
每学年、每学期、每节课,学生都应该明确知道本学科对自己的预期目标是什么。
课堂教学应该以学习为中心的。
导入部分,不仅要唤醒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让他们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也应该激发对新知的学习欲望,明确自己要去什么地方。
四、别让童年在信息时代消逝。
身在教育前线的教师会发现,儿童正逐渐丢失羞耻心,变得无所畏惧。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铺天盖地、泛滥成灾的信息资源占据了儿童的时间,良莠不齐的知识进入他们的大脑,儿童成人化日趋严重。
2024年教育教学著作读书心得(二篇)
2024年教育教学著作读书心得在暑期期间,我有幸获得了《教育如此美好》一书,该书由包校倾心撰写,对我而言,它犹如一份珍贵的礼物。
深入阅读此书,我收获颇丰。
包校凭借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多年的教育探索,为我们这些刚刚步入教育行业的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引和方向。
自从____年大学毕业后,我便投身于小学教育,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师。
几年的工作经验,为我在艾瑞德学校的任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段职业生涯中,我历经艰辛,不断摸索,每一次的挫折和失败都成为了我成长的垫脚石。
在包校的著作中,我找到了许多曾经困扰我、让我感到棘手的问题的答案。
在过去,我曾期待所有学生都能达到相同的水平,作业规范统一,步伐一致,这样似乎能减少许多教学上的麻烦。
在阅读了包校的见解后,我有了深刻的领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遗传基因和成长环境决定了他们的个性差异。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社会背景、家庭情况以及他们的情感世界。
只有真正爱护他们,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担任班主任____年,期间曾几次动过放弃的念头。
日常工作的繁琐和压力常常让我感到喘不过气来。
记得在前年负责毕业班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让我终身难忘的事情。
那是一个夏日的中午,学生们都已经安顿下来,我也准备休息。
突然,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那声音在静谧中显得格外刺耳。
门外是两个女生的犹豫对话,我虽然疲惫,但还是起身去开了门。
看到她们为难的表情,我关切地问发生了什么事。
其中一个女生急切地说:“刘春阳和尧怡欣在玩耍中打了起来,刘春阳的眼镜片碎了,划伤了脸,他已经跑出去了。
”我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立刻追赶出去,发现孩子已经自己往医院方向跑去。
我毫不犹豫地紧跟其后,孩子经过治疗,脸部缝合了数十针。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感到非常无助,只能及时向领导汇报,通知家长,尽我所能地处理后续事宜。
尽管我作为班主任在午托部的监管时间并不负责,但我仍然感到责任重大。
读书心得《教育,向美而生》读书笔记
《教育,向美而生》读书笔记作者:郑英同大家交流的书是郑英老师的《教育,向美而生》。
这本书总的精彩内容很多,由于时间关系,我摘取了感触较多的部分与各位老师分享,如有不到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指正。
木心先生曾说过: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一位老师,会带着淡妆上课,告诉她的学生:一位女性,30岁以前尽量少化妆,因为化妆品多多少少会伤害到皮肤;30岁以后尽量化点妆,否则就是对不起旁人,因为没有人有义务透过你不修边幅的外表窥探你的内心从而发现你的内在美。
事实上也是,她无论走到哪儿,都神采飞扬、容光焕发,在她的课堂上尤为如此。
多洒脱多自信的人啊,将个人美和教育美完美融合,令人叹服。
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一位老师,用仪式感擦亮一些重要时刻:生活、课堂和心灵。
她告诉我,无论我多么忙碌,都应该留点时间装扮自己,让自己的脚步再从容一点儿,让生命的节律再清晰一点儿,让生活的色彩再绚丽一点儿。
她同我分享,出门前应稍作打扮,仔细查看自己的衣着,保持整洁清新,再带上一份好心情;可以每个礼拜送自己一大束鲜花,精心侍弄着,看着花儿开了又谢,既装点了办公室又美化了心情,何乐而不为呢?她还说呀,得随手记录生活中的“小确幸”,记得若是要发朋友圈,配上美美的图片,那便再好不过了。
看书前一定要将手洗干净,然后静坐在你喜欢的位子上,静静享受片刻精神世界中的欢愉。
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一位老师,用仪式感擦亮心灵。
在教育过程中,用心记住每一个对孩子来说都很重要的活动:生日、开学、运动会或者是毕业。
当孩子过生日,她会组织全班孩子为他制造惊喜,聆听他发表成长感言。
我看后心想:若是我上学时在这个班级里,幸福指数该有多高啊!大概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小女孩了吧,毕竟孩提时代的男女孩儿们,有谁不期待生日的到来呢?同学们都围着你,既真诚又羡慕地对你说上一句“生日快乐”,比得上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你听到的任何祝福了吧,因为此时此刻你是最幸福的人啊。
她保护了小小的你的小小的虚荣心,将会让你成长为同她一样自信且从容的人。
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心得
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心得近年来,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教育的本质和价值,我阅读了一本书籍《教育向美而生》。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教育的理解有了较大的提升,并在心中埋下了种种的思考。
首先,书中的作者围绕着教育为人类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影响展开了深入的论述。
作者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演进过程中,指出了教育在其中所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育不仅关乎个体的成长,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只有通过教育,人们才能够翻开前人的智慧宝库,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并且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同时,教育也能够激发个体的创新和思维能力,使其更有创造力地参与到社会发展之中。
其次,作者对于教育的价值观的探讨也令我深感启发。
书中提到,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人格塑造。
教育的最终目标不仅在于培养杰出的人才,更在于培养有道德情操的公民。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具备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的公民。
只有这样,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人们才能过上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此外,在我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于教育方法和手段也产生了一些思考。
教育方法不应该仅仅依赖于大量的课堂教学,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书中提到,教育应该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展开学习,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
教师应该充当引导者和启发者的角色,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和探索。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充分发挥潜力的情况下实现自身的价值。
最后,通过读这本书,我对于教育的未来也产生了一些遐想。
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领域,而且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浪潮下,教育也必然要面对各种挑战。
我相信未来的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教育也将更加紧密地与科技的结合,开创出更多更有效的教育模式。
总之,通过读《教育向美而生》这本书,我对于教育的认识得到了新的提升,并对教育的本质和未来产生了更深入的思考。
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心得
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心得教育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培养人才、塑造人格和传承文化的重任。
在《教育向美而生》这本书中,作者罗伯特·贝拉斯科尼(Robert J. Sternberg)探讨了美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对教育的影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教育向美而生的观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从中收获了许多启示。
书中,贝拉斯科尼教授提到了美学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益处。
美学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思辨能力和情感智力。
通过对艺术、文学、音乐等美学领域的学习,人们能够拓展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对美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这种能力不仅仅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欣赏生活中的美,还可以在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时发挥重要作用。
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和创作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全面地发展自己,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阅读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注重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美学能力。
在现实的教育环境中,往往存在太多的功利主义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到美和创造的力量。
因此,为了让教育向美而生,我们需要改变教育的方式和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辨能力。
除了对教育的反思,这本书还为我提供了一些实践的方法和建议。
作者提出了一种综合测评的方法,将传统的学科知识与美学素养相结合,通过丰富的评估方式来全面衡量学生的能力。
同时,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实际的教学案例和活动,帮助教育者更好地将美学教育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
通过阅读《教育向美而生》,我对美学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人们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品格和情感。
美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和表达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
为了让教育向美而生,我们需要改变教育的方式和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情感智力的新一代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的传递
-------读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心得
假期细细品读了郑老师的教育向美而生这本书,读出了郑老师优美的教育姿态,温暖的师者仁心,读出了应该敬畏生命,让其符合自然规律自然而然的成长,成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有以下几个感悟:
一、让生活有仪式感。
一说仪式感有人会觉得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遥远,尤其跟我们的教学生活很遥远,其实不然,书中,郑老师把这种仪式感渗透到生活和工作中,在繁忙的工作中也不忘仪式感,用仪式感擦亮课堂,擦亮心灵,在传承文化和滋养灵魂的同时点亮生命,怀一颗虔敬之心有意识的让某一刻与其他时刻不同,这种教学姿态让我对她肃然起敬,原来生活可以这般美好,教育可以这样有情怀,深深感受到爱的力量,这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这种真挚的热爱之情透过文字传递到我的内心深处。
是啊,人生并不会因为一场仪式、一次交流、一堂课而突然发生改变,因为人的成长绝非一日一时之功,但是只要我们带着对生命敬畏之心,对学生关怀之情,对人生负责之态怀着教育者的赤子之心,我们的教育必定向美而生,向善而行。
二、培养教育意识。
郑老师的教育意识无处不在,涉及到生活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她在教育的过程中运用了很多哲学的智慧,比如,在开学初让每一个学生解读姓名的来源
和寓意,因为很多名字的背后一般都蕴含着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和祝福,这样就明确了我是谁的问题和我从哪里来的问题,而学习当下,顺着自已的天性和生长节奏去不断的完善自己,提高自已,不光是学习知识,从知识的层面跳到道德层面和智慧的层面去这就明确了我要到哪里去的问题,虽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但是对于学生来讲学校学习生活的积累对他们人格的形成对自我价值感的认定及自我使命感的认识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还运用了很多心理学的方法。
比如,每个生命个体都有渴望被关注,被需要,被爱的需求,所以她用敏锐的教育意识充分运用到育人的各种细节中,她深谙“教育之法,本于天性”她会顺着学生的天性体察他们的内心诉求,并对之维护和引导来成全他们。
三、对问题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
郑老师举了一个红孩儿,也就是问题学生伟伟的典型案例,案例中把伟伟的转变过程描写的很详尽,学校在无可奈何之下把伟伟转给郑老师班级,郑老师教育伟伟的过程中走了几个弯路,第一个错误就是招安收买,给他施舍了一个纪律干事的职务,但是同班同学对他恶霸似的管理敢怒不敢言最终以失败告终。
事后郑老师的总结就是“诚心才能自成”她是出于施舍,而不是基于伟伟的需求,出于自已管理的方便而不是学生的成长。
第二个错误就是为了动员转学去家访,郑老师家访后才发现之所以伟伟是个问题学生是跟他的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系,看见伟伟在家里被他父亲打打骂骂对他产生了深深的同情,而转折也是从这次家访开始的,接下来郑老师就是用关爱、尊重,用真诚的付出缓解师生之间的关系拉近距离,自然而然伟伟的成长也就顺着自然而正向的方向发展。
她在最困难的时候用她的话来讲就是:真是一场噩梦。
但是通过这样千回百转的一番努力过后她深深的体悟到学生的顺逆反复才是教育的常态。
让我们时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我们总会遇到像伟伟一样的红孩儿,而我们遭遇这种逆境的时候不忘初心,向前一步,就是征服。
农人梨田,师者耕心。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郑老师的做博雅学子班级公约,新的学期与大家共勉:
1、对自已的形象负责。
2、不给别人添麻烦。
3、发现别人的好。
4、体谅别人。
5、用小小的贴心为别人制造惊喜。
6、要么认真倾听,要么大方表达。
7、不随意。
8、有条理的做事。
9、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
10、对所有人都有礼貌。
11、自已的过错自已承担。
12、爱上图书馆和运动场。
2019/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