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设计方法
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

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的选择、路面结构设计、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以下将详细介绍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的具体方法。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的选择1.水泥: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使用条件,选择适宜的水泥品种。
目前常用的水泥品种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和特种水泥等。
2.混凝土骨料:骨料应选择质量好、粒径分布合理、坚固耐久、无害物质含量较低的骨料。
常用的骨料有碎石、砂石等。
3.混凝土外加剂:外加剂有很多种类,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在设计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外加剂控制混凝土的物理性能和工程成本。
二、路面结构设计1.设计厚度:根据道路的等级、设计车速和交通量等因素,确定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厚度。
一般来说,高等级道路的设计厚度较大,轻型车道的设计厚度较小。
2.路面结构:混凝土路面可以是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
单层结构适用于交通量较小的道路,而多层结构适用于交通量大、车辆荷载重的道路。
三、施工工艺1.基底处理:对基底进行平整、硬化处理,使其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混凝土浇筑:将混凝土均匀倒入路面模板内,并采取适当的震动技术,使其达到密实度和平整度的要求。
3.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养护是保证混凝土路面质量的关键环节。
养护时间和方法根据气温、湿度等因素确定,通常需要进行湿养护。
四、质量控制1.施工质量检查: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进行现场检查,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并及时进行纠正。
2.质量检测:对混凝土的强度、平整度、厚度等进行质量检测,并进行合格评定。
3.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从材料采购、施工过程控制到工程验收等环节,严格控制质量。
总结起来,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涵盖了材料选择、路面结构设计、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和组合,确保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承载能力和平整度,保证道路的安全与舒适。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设计方法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设计方法篇一:沥青路面设计要求5.2 路面加铺结构材料(5%水泥稳定碎石、沥青碎石与沥青混凝土) 5.2.1基质沥青、改性沥青、改性乳化沥青、防水卷材的技术要求改性沥青AC-20C和改性沥青AC-13C-13用基质沥青技术指标应达到表7.6所列的技术要求:表5.6 A级道路石油沥青70#技术要求改性乳化沥青应满足下表所列技术要求:表5.8 阳离子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5.2.2 石料① 粗集料的基本性质要求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粗集料是指2.36mm以上的集料,粗集料应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生产。
改性沥青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表5.7 SBS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要求为保证沥青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水损害能力,粗集料宜选用与沥青粘附性能好的碱性硬质石料,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应达到5级。
如缺乏碱性石料,只能采用花岗岩等酸性石料时,应添加抗剥落剂,使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达到5级。
粗集料应满足下表5.10所示的技术要求。
② 细集料的基本性质要求细集料宜采用碱性硬质碎石轧制的机制砂作为细集料。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组成。
如缺乏碱性石料,只能采用花岗岩等酸性石料时,应添加抗剥落剂。
如其技术指标应满足表5.11所列的技术要求:表5.10 石料技术要求沈阳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1/3表5.13 沥青混凝土用矿粉的质量要求5.2.4 抗剥落剂为保证沥青混合料中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在石料与沥青的粘附达不到5级的条件下,需采用添加质量优良,长期抗剥落性能好的抗剥落剂,或者采取掺加一定量的消石灰代替矿粉的方法来提高石料与沥青的粘附能力。
5.2.5 沥青混凝土的级配与性能注:1、当石料与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达不到5级时,应采用添加抗剥落剂等措施使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达到5级。
①AC-13C混合料的级配:AC-13C的级配应满足下表所列的级配范围:表5.14AC-13C级配要求表5.11 沥青混凝土用细集料的技术要求② 改性沥青AC-13C混合料的性能要求:改性沥青AC-13C的性能要求如下表所示:表5.15 改性沥青AC-13C性能要求细集料的级配应满足表5.12所列的级配要求。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步骤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步骤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步骤一、背景介绍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道路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
而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是道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道路使用寿命、安全性以及舒适度等方面。
因此,在进行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原则。
二、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步骤1.确定设计目标在进行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之前,需要明确设计目标。
这包括了道路类型、车流量、车速等因素。
只有明确了这些因素,才能制定出更加科学和实用的设计方案。
2.选择适当的材料在进行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材料。
这包括了基层材料、中间层材料以及表层材料。
不同类型的道路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材料,并且需要考虑到当地气候条件等因素。
3.确定层数和厚度在选择适当的材料之后,需要确定层数和厚度。
这涉及到了各个材料之间的配比以及压实程度等因素。
只有通过科学计算和实验验证,才能确定最佳的层数和厚度。
4.考虑排水和防水在进行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排水和防水等因素。
这包括了路面坡度、排水沟、雨水收集等设施的设置。
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当地气候条件以及地形地貌等因素。
5.确定施工工艺在进行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施工工艺。
这包括了材料的搅拌、铺设、压实等过程。
只有通过科学的施工工艺,才能保证道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6.进行质量检测在完成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之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测。
这包括了均匀度、密实度、平整度以及耐久性等方面的检测。
只有通过科学的质量检测,才能保证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三、总结与展望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是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只有通过科学计算、实验验证以及严格监督,才能制定出更加科学和实用的设计方案。
未来,在道路建设中,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

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1. 前言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的方法。
听到这个,可能有朋友会说:“水泥混凝土路面?这不是工程师的活吗?”没错,但咱们可以简单聊聊,让大家对这个话题有个大概的了解。
毕竟,路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路好,心情也跟着好嘛!2.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本概念2.1 什么是水泥混凝土路面?首先,水泥混凝土路面其实就是用水泥、砂石和水混合而成的一种路面。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种“超级混合物”,就像做蛋糕时把面粉、鸡蛋、牛奶搅拌在一起,然后烤出美味的蛋糕一样。
只不过,这个“蛋糕”是供汽车、摩托车行驶的。
而且,水泥路面耐磨、抗压,简直是“公路界的硬汉”!2.2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好处水泥混凝土路面有不少优点哦。
首先,它的寿命长,维护少,简直是省心的代表;其次,它的承载力强,能承受各种重型车辆的碾压;最后,水泥路面平整,行驶起来更舒适。
这就好比你开车上了“平坦大道”,一路顺风,不用担心颠簸,谁不喜欢呢?3.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的方法3.1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那么,如何设计出一条好路呢?首先要做的就是“量体裁衣”,也就是根据不同的交通需求和环境条件来制定设计方案。
你想啊,如果一条路只给小轿车设计,结果却有大货车频繁出入,那可就麻烦了。
设计前,得先了解清楚交通流量、车辆类型等数据,这些就像买衣服时要先知道自己的尺码一样,得合身才能穿得舒服。
3.2 设计的具体步骤接下来,咱们来聊聊具体步骤。
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一般分为几个步骤:1. 交通流量分析:这就像做“调查研究”,看这条路的使用情况。
2. 土壤调查:土壤是路面的基础,土质好,路面才能稳固。
就好比建房子得先打好地基,否则“墙倒屋塌”那可就惨了。
3. 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水泥、砂石等材料,确保它们的质量好。
记住,材料是路面的“血肉之躯”,必须要认真对待。
4. 厚度设计:根据交通流量和土壤情况来确定路面的厚度。
这就像做蛋糕时,面糊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要刚刚好,才能烤出美味。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一、路基设计1.初步设计:初步设计主要包括对道路纵、横断面、几何图形的确定,路基宽度和边坡的确定等。
2.轴线设计:轴线设计是将道路纵、横断面的几何要求与过程地物条件相结合,确定道路轴线位置的一种设计。
需要充分考虑到地理、经济、环境等因素,确保设计满足实际需求。
3.路基宽度设计:路基宽度设计是根据使用要求、地形条件和交通量等因素,确定路基横断面宽度的一种设计。
一般来说,高速公路和重要干线道路的路基宽度较大,而次干线和支线道路的路基宽度较小。
二、路面设计1.路面材料选择:根据交通量、设计速度、地理环境等条件,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包括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
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能够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平整度。
2.路面结构设计:路面结构设计是指确定路面层等级和层厚度的一种设计。
根据交通量、承载能力以及设计速度等要求,合理确定路面结构的组成及层厚度,确保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路面平整度设计:路面平整度会直接影响到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根据设计速度和交通量等要求,确定合适的平整度标准,保证路面的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三、排水设计1.雷达模拟评估:通过雷达模拟评估,确定道路纵、横断面的泄水要求,包括水流速度、水深等因素。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排水系统的类型和尺寸。
2.排水系统设计:根据排水要求和地形条件,设计合适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排水管道等设施。
3.施工方法选择: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施工方法,如开挖沟槽、铺设管道等。
综上所述,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的质量和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通过充分考虑地理、经济、环境等因素,并合理选择材料和设计层厚度,确保道路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通过雷达模拟评估和合适的排水系统设计,保证道路排水良好,避免积水和水流横穿的情况的发生。
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才能保证道路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行车。
同时,对于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的改进和优化,也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总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满足不断发展的交通需求和提高道路的安全、舒适性。
2国内外典型路面设计方法

2国内外典型路面设计方法在国内外,路面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各自特定的路面设计方法。
下面将介绍两种国内外典型的路面设计方法。
国内的典型路面设计方法是基于工程经验和技术规范的指导。
中国交通行业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经验总结和技术规范的制定。
其中,中国公路工程路面设计规范是一项专门用于指导公路路面设计和施工的技术规范。
该规范细化了路面设计所需的各种参数和指标,并提供了设计方法和建议。
例如,该规范规定了路面厚度、结构、材料的选择和施工方法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该规范还包含了路面设计参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各种材料特性和性能的详细规定。
这些规范和指导文件为国内的路面设计提供了科学、规范的依据。
在国外,美国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在美国,路面设计主要依靠经验和实践。
美国交通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tate Highwayand Transportation Officials,简称AASHTO)是美国公路工程的权威组织之一、该组织负责制定和发布美国公路设计规范,其中包括了路面设计的相关内容。
AASHTO公布的规范主要依据实践和经验总结,结合了地区特点和当地材料情况。
在美国,路面设计通常通过试验和模拟来验证,以保证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此外,美国还注重可持续性和环保问题,通过采用可循环材料、降低噪音和排放等方式来提高路面的性能和质量。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路面设计都是一个复杂的工程。
它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交通量、车辆类型、地质条件等。
此外,还要考虑材料的选择、路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方法等。
为了保证路面的安全、舒适和可靠,路面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进行科学、规范的设计。
在实践中,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会根据自身情况和经验制定适合自己的路面设计方法。
总的来说,国内外的典型路面设计方法都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以满足公路工程的需求。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及典型实例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及典型实例1、设计理论-层状体系理论2、设计指标和要求; (1)轮隙中间路表面(A点)计算弯沉值小于或等于设计弯沉值(2)轮隙中心下(C点)或单圆荷载中心处(B点)的层底拉应力应小于或等于容许拉应力3、弯沉概念(1)回弹弯沉:路基或路面在规定荷载作用下产生垂直变形,卸载后能恢复的那一部分变形。
(2)残余弯沉:路基或路面在规定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卸载后不能恢复的那一部分变形。
(3)总弯沉:路基或路面在规定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总垂直变形(回弹弯沉+残余弯沉)。
(4)容许弯沉:路面设计使用期末不利季节,标准轴载作用下双轮轮隙中间容许出现的最大回弹弯沉值。
(5)设计弯沉:是指路面交工验收时、不利季节、在标准轴载作用下,标准轴载双轮轮隙中间的最大弯沉值。
4、弯沉测定;(1)贝克曼法:传统检测方法,速度慢,静态测试,试验方法成熟,目前为规范规定的标准方法。
(2)自动弯沉仪法:利用贝克曼法原理快速连续测定,属于试验范畴,但测定的是总弯沉,因此使用时应用贝克曼进行标定换算。
(3)落锤弯沉仪法:利用重锤自由落下的瞬间产生的冲击载荷测定弯沉,属于动态弯沉,并能反算路面的回弹量,快速连续测定,使用时应用贝克曼进行标定换算。
5、设计弯沉的调查与分析(1)我国把第四外观等级作为路面临界破坏状态,以第四外观等级路面的弯沉值的低限作为临界状态的划界标准,从表中所列的外观特征可知,这样的临界状态相当于路面已疲劳开裂并伴有少量永久变形的情况。
(2)对相同路面结构不同外观特征的路段进行测定后发现,外观等级数愈高,弯沉值愈大,并且外观等级同弯沉值大小有着明显的联系。
因此可以在弯沉值与不同时期的累计交通量间建立关系。
6、设计弯沉值; 设计弯沉值是路面峻工验收时、最不利季节、路面在标准轴载作用下测得的最大(代表)回弹弯沉值。
可根椐设计年限内每个车道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类型确定的路面弯沉设计值。
7、容许弯拉应力对沥青混凝土的极限劈裂强度,系指15℃时的极限劈裂强度;对水泥稳定类材料龄期为90d 的极限劈裂强度(MPa);对二灰稳定类、石灰稳定类材料系指龄期为180d的极限劈裂强度(MPa),水泥粉煤灰稳定类120d的极限劈裂强度(MPa) 。
路面结构设计方案

路面结构设计方案一、概述路面结构设计是指在道路工程中,根据道路的使用要求和地理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形式,设计出适用于不同道路类型和交通量的路面结构。
路面结构设计的主要目标是确保道路的安全、舒适和使用寿命,并减少路面损坏和维护成本。
本文将介绍路面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常用的材料和结构形式,以及一些设计注意事项。
二、路面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1.根据交通量和设计使用寿命,确定路面层的厚度和材料。
一般来说,高交通量的道路需要较厚的路面层和耐久性较好的材料,而低交通量的道路可以选择较薄的路面层和经济性较好的材料。
2.根据地理环境特点,确定路面结构形式。
例如,在寒冷地区,需要采用保温层来保护路面免受冻融损坏的影响;在潮湿地区,需要采用排水设施来确保路面排水通畅。
3.根据车辆类型和速度,确定路面的平整度和抗滑性要求。
一般来说,高速公路需要更高的平整度和抗滑性,以适应高速行驶的车辆。
4.考虑施工和维护的便利性。
在设计路面结构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可获得性和施工技术的可行性,以及维护和修复的便利性,以降低维护成本。
三、常用的路面材料和结构形式1.沥青路面沥青路面是一种常用的路面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抗水性能,并且施工简便。
沥青路面结构一般由基层、底面、中面和面层组成,其中面层通常采用厚度较大的沥青混凝土,以提供足够的耐久性和抗水性能。
2.混凝土路面混凝土路面是一种耐久性较好的路面材料,适用于承受重载车辆和高交通量的道路。
混凝土路面结构一般由基层、底面和面层组成,其中面层通常采用较高强度的混凝土,以提供足够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3.砂石路面砂石路面是一种经济性较好的路面材料,适用于低交通量和低速道路。
砂石路面结构一般由基层和面层组成,其中面层通常采用砾石或碎石,以提供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排水性能。
四、路面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1.考虑径流和排水。
在设计路面结构时,需要充分考虑路面的排水性能,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排出,以避免路面因积水而损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op-Down 裂缝
6
NCHRP 1-37A最终成果
超过1000页的研究报告 2002 路面设计分析软件
4/15/2020
7
FHWA新指南推广
2002 Design Guide M-E Design Guide NCHRP 1-37A Guide
参加的14个州
W ashing
4/15/2020
4
1.2 现行AASHTO路面设计方法的缺陷
设计方法只适合于和AASHO试验路相同的条件: 一种气候条件,新路的修建 两年观测数据,ESALs不超过2百万 50年代的车辆,材料和施工条件
ESALs的换算标准采用PSI,无法采用ESALs可靠地 预测路面的损坏如车辙,疲劳开裂,错台等.
4/15/2020
5
2. 2002 路面设计指南
2.1 2002 路面设计指南的提出
NCHRP 1-37A 目的:研究新的力学-经验路面设计方法 主要研究单位:ERES,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研究期限: 1996-2002/2004
配套的研究课题 NCHRP 1-39: 交通数据收集,分析和预 测 NCHRP 1-40: 应用 NCHRP 1-41:反射裂缝 NCHRP 1-42:Top-Down 裂缝 NCHRP 9-30A: 沥青混合料模型校正
4/15/2020
11
参数输入水平: 水平一 按具体路面的WIM数据计算
20 16 12
8 4 0
3
I-80/90 US-41
I-65 US-24
8 13 18 23 28 33 38
轴载(千磅)
水平二 根据地区平均数据 或路面附近的交通量确定
水平三 地区平均值
4/15/2020
12
(4) 路基和非结合材料设计参数
4/15/2020
10
(3) 交通设计参数 1993指南: ESALs (按服务能力换算)
2002 指南: 轴载谱数据 货车 分类 :FHWA 13中4~13类
交通 量 : AADT,AADTT, 增长率 交通分布:每月,每小时,卡车类型 轴载特征:轮压,轴距,类型,轴重及分 布 轮迹侧向:分布
4.2 1.5 1094
5.19
2.32logM R 8.07
SN 1
Hale Waihona Puke 4/15/20203
AASHTO设计方法的应用现状
设计方法
1972 AASHTO方法 1986 AASHTO方法 1993 AASHTO方法 本州和AASHTO结合
采用的州 3 2 26 17
数据来源:美国联邦公路局M-E路面设计讲座
交流材料之一
AASHTO 路面结构设计和典型结构
4/15/2020
1
1. AASHTO路面设计指南 1.1 现行AASHTO路面设计方法的发展
AASHO试验路 时间: 50年代 地点: Ottawa, Illinois
AASHO 试验路的主要成果 提出了服务能力PSI的概念 提出了ESAL的概念 提出了结构数(SN) 的概念 提出了简化的设计回归方程
4/15/2020
2
AASHTO 柔性路面设计公式
1972
logWt18
9.36 log
SN
1
0.20
log 0.40
4.2 4.2
pt 1.5
1094
5.19
SN 1
1986和1993
log 4.2 pt
logWt18
ZR S0
9.36log
SN
1
0.20
0.40
(7) 路面设计可靠度
1993指南:总可靠度和总标准差
2002 指南: 不同的路面损坏类型可采用不同的可靠度 采用概率设计方法或Monte Carlo模拟 精度取决于路面损坏预测模型 实测和预测变异性 经过LTPP数据的校正
4/15/2020
17
2.3 2002 路面设计指南的使用性能标准
(1) 沥青路面
(2)气候参数
1993指南:季节性路基模量和排水参数
2002 指南:EICM产生公路气候有关的参 数,如热参数,风速,大气温度,地下水位, 太阳辐射,降水量,路面厚度 预测每小时路面温度变化 预测含水量变化和冻融变化 对材料模量进行修正
注: EICM 是 Enhanced Integrated Climatic Model 的缩写
15
(6) 水泥混凝土材料设计参数
1993指南:弹性模量,28天抗弯和抗拉强度
2002 指南:弹性模量,7,14,28和90天抗 弯强度和抗拉强度,泊松比,热胀系数,热导 系数,收缩系数,热比值单位重量,混合料类 型 水平一 室内实测 水平二 试验公式计算 水平三 经验值
4/15/2020
16
4/15/2020
14
(5) 沥青混合料设计参数
1993指南:结构层系数,排水系数,和间接劈 裂试验回弹模量
2002 指南: 动态模量和泊松比 水平一 实测 水平二 根据室内试验公式按沥青混合料参数 (级配,孔空隙类,沥青用量,沥青结 合料性能) 水平三 经验值或按模型根据沥青标准定
4/15/2020
末期IRI: 172 英寸/英里 路面Top-Down 裂缝(纵向): 1000英尺/英里 路面Bottom-Up 裂缝(龟裂):25% 路面温度裂缝: 1000 英尺/英里 稳定材料疲劳裂缝: 25% 路面总永久变形: 0.75 英寸 沥青层永久变形: 0.25 英寸
Montana
Minnesota
Oregon Idaho
W yoming Nebraska Iowa
Nevada
Utah
Colorado
Illino is Kansas Missouri
California
New Mexico Oklahoma Arizona
Ohio
Texas
Georgia
Florida
1993指南:回弹模量和地基反应模量 2002 指南:
沥青路面:统一的非线性回弹模量模型 水泥路面:每月按相同路表弯沉换算成K
路基和碎砾石材料:随气候变化的回弹模量
材料分类: AASHTO:筛分,液限,朔性指数 USCS: 颗粒尺寸分布,液限,塑性指
数
4/15/2020
13
参数输入三种水平 水平一 实测(按EICM变化) 水平二 季节性变化按经验公式计算 CBR值 R-值 其它材料参数 水平三 按材料分类(AASHTO或USCS) 或经验值的年平均,无变化
4/15/2020
8
2.2 AASHTO 1993和2002 路面设计指南的差异
(1)设计输入参数水平
1993指南:单一的水平
2002 指南: 按数据精度分成三种水平 水平一 具体项目,实测,精度最高 水平二 按公式定,相当于1993的精度水平 水平三 地区平均值,精度最差
4/15/202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