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数模型萨缪尔逊经济学第十八宏观经济学浙江财经学院

合集下载

消费和投资萨缪尔逊经济学第十八宏观经济学浙江财经学院PPT学习教案

消费和投资萨缪尔逊经济学第十八宏观经济学浙江财经学院PPT学习教案

收支相抵点 A
F”
C
B
DE
FG
消 费
储蓄 消费函数
45°
F’ DI
20000 22000 24000 26000 28000 30000
可支配收入(美元)
第11页/共42页
盈亏平衡点
收支相抵点:消费等于可支配收入。以上图为例,这一般发生 在25000美元的收入档次。 如果低于该点时,家庭的实际消费就会多于其收入,所进行 的是负储蓄。 如果高于该点时,家庭的实际消费就会小于其收入,开始出 现正储蓄。
如果收入看起来是永久性的,那么人们就会消费 所增加的大部分收入。
如果收入的变动是明显暂时性的,那么所增加的大部分收入 就会被储蓄起来。
政策含义:只有没有预期到的影响未来收入的政策变化才能影 响消费。
第21页/共42页
生命周期假说
家庭根据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来安排自己的消费支出以实 现一生消费效应最大化。因此,消费取决于他们在生命期内 所获得的总收入和财产。这样,消费就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 命周期阶段。
第34页/共42页
B.2 投资需求曲线
r, i DI

B
资 收 20





百 10


/
年5 )
10
投资需求曲线
M’ M
20 30
40 50 60
DI
I 70
投资支出(百万美元)
投资取决于利率,向下阶梯型倾斜的投资需求曲线。
第35页/共42页
投资的影响因素:投资曲线的移动
r,i
(a)较高的产出水平
消费和储蓄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而上升。人们不再进行负 储蓄而开始进行正储蓄的收支相抵点,在这里是25000美元。 在这个收入水平上,每当收入增加1美元时,消费增加85美分 ,储蓄增加15美分。

需求和消费者行为萨缪尔逊经济学第十八微观经济学浙江财经学院PPT学习教案

需求和消费者行为萨缪尔逊经济学第十八微观经济学浙江财经学院PPT学习教案
第11页/共37页
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
用于衡量收入效应。 表示在其他条件(如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
变动的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高收入弹性,表示对于物品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
加而快速上升。 低收入弹性,表示随着收入的增加,需求仅做出
了微弱的反应。
第12页/共37页
第33页/共37页
一种物品价格的变化
一种物品价格的变化使预算线绕固定点为中心旋 转,从而改变其斜率。
会产生新的均衡点。
第34页/共37页
价格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C
6
A
N
5
4 服 装
3
B’”
2
B B”
1 0 12 3 4 56
M”
食品
F
P
M
U4
U3
U2
U1
F
第35页/共37页
推导需求曲线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种物品的价格, 通过画出价格和相应的该物品购买量的组合点, 可以从无差异曲线中推导出一条平滑的向下倾 斜的需求曲线。
6
5
4 服 装
3
预算线或预算约束线
可 供 选 择 的 消费可 能性
消费者的预算线
M
4
0
1/2
3
1
2
3
1/2
1
4
N
0
6
食品
服装
2
1 0 12 3 4 56
M F
食品
收入制约消费者支出
第28页/共37页
切点的均衡位置
消费者均衡在预算线与最高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处实现。 在该点,消费者的替代率正好等于预算线的斜率。

第16章政府税收和支出萨缪尔逊《经济学》第十八版微观经济学-浙江财经学院》

第16章政府税收和支出萨缪尔逊《经济学》第十八版微观经济学-浙江财经学院》

政府规模的变动趋势

政府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大幅度上升
政府支出和税收, 1902~1999年 二战
税 收 和 支 出 占 的 百 分 比
支出
一战
税收
( GDP )
年 份
高收入国家的政府支出最高
穷国政府的税 收和支出在国民 收入中所占的比 例相对较小。随 着财富的上升, 对公共品的需求 增加,援助低收 入家庭的再分配 性的税收也增加 了。
第16章
政府税收和支出
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文明程度、社会结构以及政策 可能酿成的行为方式,所有这些甚至更多,都记录在它的 财政史上。那些明白怎样读懂这个历史所蕴涵的信息的人 们,比从其他任何地方都能更清醒地预感到震撼世界的惊 雷。 ——约瑟夫· 熊彼特
数学知识预备(16)
比较静态

经济模型有两类变量:其值由模型来确定的内生 变量和其值同模型外部给定的外生变量。我们所 求的内生变量的解,通常会依赖外生变量的值。 经济分析的中心部分就是说明内生变量的解如何 随外生变量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比较静态均衡 分析问题或者称比较静态分析。
税收中的实用主义折中
多大程度的差异才算公平,始终没有达成共识。 政 府如何解决上述棘手的哲学问题呢?一般都采用实用主义 的办法,将受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进行折中。 受益税 累进税和累退税 直接税和间接税
C.2 联邦税
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税收体系中最复杂也是最有争议的部分。所 得税是直接税,最能清楚的体现支付能力原则。 边际税率(marginal rate)是因为多增加1美元收入而需 要多缴纳的税款。边际税率是税收分析的核心概念,对于 理论税收的激励效应,边际税率至关重要。
B.2 文化和技术影响

汇率与国际金融体系萨缪尔逊《经济学》第十八版宏观经济学-浙江财经学院

汇率与国际金融体系萨缪尔逊《经济学》第十八版宏观经济学-浙江财经学院
外汇汇率(foreign exchange rate) 以另一国货币来表示的本国货币的价格,其高低 最终有外汇市场决定 例如: 1USD = 100 JPY 1CNY = 0.1464USD 1USD = 6.8283CNY 更新时间:2010-05-19
外汇市场(foreign exchange market)
金融账户
金融账户的交易是本国公民和外国公民之间的资 产交易,包括金融资产和负债的购入和售出。
私人借贷 官方储备:政府和中央银行用来管理汇率 统计误差:错误和遗漏
借贷记账规则:复式记账法 增加一国资产和减少债务——记入借方(–)
减少一国资产和增加债务——记入贷方(+)
可编辑ppt
9
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1999年(十亿美元)
(a) 项目
(b) 贷方 (+)
(c) 借方 (-)
Ⅰ. 经常账户 a. 商品贸易余额 b. 服务 c. 投资收益 d. 单方转移支付
683
-1030
277
-197
274
-299
(d) 净贷(+) 或净借(-)
-399 -347
80 -25 -46
Ⅱ. 金融账户[贷出(-)或借入(+)]
399
a. 私人借贷
表13-1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要素
基本会计原则:两者之和必为零 经常账户+金融账户=Ⅰ+Ⅱ=0
可编辑ppt
6
国际收支账户
借方和贷方
基本会计原则: 如果一笔交易(出口)能为该国赚取外汇,则记为贷 方项目,是正值 “+”; 如果一笔交易(进口)需要花费外汇,则记为借方项 目,是负值“–”。
可编辑ppt

《乘数模型》PPT课件

《乘数模型》PPT课件

说明:应用牛顿—莱布尼兹公式计算有限区间定积分 时,应注意不要忽略了被积函数在积分区间上连续的 条件,否则会出现错误的结果。
5
由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可知:求定积分就是求被积函数的 一个原函数在上限的函数值F(b)与下限的函数值F(a)之差。 在不定积分中,我们用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可以求一 些函数的原函数。
续,则在区间上至少存在一点ζ,使得
b
a f (x)dx f ( )(b a)
4
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定理 设函数f(x)在闭区间[a, b]上连续,如果F(x)是f(x) 的任意一个原函数,则
b
b
f ( x)dx F ( x) F (b) F (a)
a
a
此定理称为微积分基本定理,此公式就是牛顿—莱布 尼兹公式。
注意:对于三点的任何其他相对位置,上述性质仍成

3
(5)积分的比较性质:如果在区间[a,b] 上恒有
f(x)≤g(x),则
≤b
a f (x)dx
b
a g (x)dx
(6)积分的估值性质:设M与m分别是函数f(x)在闭区
间[a,b]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则m(b-a)≤
b ≤M(b-a)
(7)积分中值定理:如果函数f(x)在闭区间[aa,bf]上(x连)dx
假设投资增加1000亿美元,如果这个增加导致产出增加 3000亿美元,则乘数就是3。
23
例子
假设我们利用闲置资源建造一幢价值1000美元的木屋。 木匠和木材生产者就会因此增加1000美元的收入,如果他 们的边际消费倾向(MPC)均为2/3,则他们会支出666.67美 元购买新的消费品。而这些商品的生产者又会增加666.67 美元的收入。如果他们的MPC也是2/3,则他们又会支出 444.44美元(1000美元的2/3的2/3,或者666.67的2/3)。 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下去,每一轮新的支出都是上一轮收 入的2/3。

第27章_经济增长的进程_萨缪尔逊《经济学》第十八版宏观经济学-(浙江财经学院)

第27章_经济增长的进程_萨缪尔逊《经济学》第十八版宏观经济学-(浙江财经学院)

经济增长决定长期生活水平
产出(实 际GDP)
总需求
AS和AD的相互作用
潜在产出的决定因素
投入(劳动、 资本…)
总供给
技术
税收和 其他政策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
无论穷国富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必定安装在 相同的四个轮子上,或者说经济增长要素就是:

人力资源(劳动供给、教育、纪律、鼓励) 自然资源(土地、矿产、燃料、环境质量) 资本(机器、工厂、道路) 技术(科学、工程、管理、企业家才能)
表11-2 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
经济增长无疑需要构架在劳动、自然资源、资本和技 术的四个轮子之上。由于国家不同,轮子也可能大不 相同,一些国家对车轮的利用可能要比另一些国家要 有效得多。
经济增长理论
斯密和马尔萨斯的古典动态模型 假设处在一种田园时 代:“一切事物都处 于它的原始状态,没 有土地的占有和资本 的积累。”
经济增长有着惊人的规律性
增长核算的基本方程

为解释人均产出增长,我们不将L当作独立增长的来源。 因为资本占产出的1/4,我们从方程(1)可以得出:
Q / L增长的% = Q增长的% - L增长的% ……(2) = ¼(K / L增长的%)+T.C.

衡量技术变革T.C.
T.C. = Q增长的% - ¾(L增长的%) - ¼(K增长的% )
表11-4 实际工资反映生产率增长
长期中实际工资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而变动。自从 1973年生产率减速以后,实际工资就曾停滞不动。
20世纪70年代生产率增长缓慢,但90年代末开始复苏
全 要 素 生 产 率 的 增 长 ( 百 分 比 / 年 ) 年份
对减速的解释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萨缪尔逊经济学第十八版宏观经济学课件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萨缪尔逊经济学第十八版宏观经济学课件
一、开放经济中的储蓄和投资
3.小型开放经济中的储蓄和投资
S,I
O
r
I(r)
Sp+g
NX<0
NX>0
图15-2 小型开放经济中的储蓄和投资
1.国际收支平衡和国际收支曲线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同其他国家进行各种经济往来收支状况的综合和总记录。 如果一国净出口等于资本净流出,那么该国就达到了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
三、汇率
1.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类包括旅游者、进出口商人和投资者等。 第二类包括经营外汇业务的商业银行。 第三类是指外汇经纪人或外汇经纪系统。 第四类是指各国的中央银行。
三、汇率
2.汇率和汇率标价 ●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 3.购买力平价理论 e=P/Pf P表示本国价格水平,Pf表示外国价格水平
r
r0
O
Y0
Y
E
IS(G.,e0)
E1
LM
IS(G1,e0)
r1
Y1
BP(e0)
LM曲线较BP曲线陡峭的情况
BP(e1)
IS(G1,e1)
第三节 资本完全流动下的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二、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
第一节 净出口、资本净流出和汇率
一、净出口 二、资本净流出 三、汇率
1.净出口与国际收支平衡 净出口等于出口和进口的差额:NX=X-M 国际贸易收支平衡对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具有重要影响。 如果经济中只有物物交换,国际收支平衡等同于国际贸易收支平衡。
一、净出口
2.影响净出口的因素 ●消费者对国内与国外商品的偏好 ●国内和国外商品的价格 ●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 ●汇率水平的变化

第7章成本分析萨缪尔逊《经济学第十八版微观经济学-浙江财经学院》》

第7章成本分析萨缪尔逊《经济学第十八版微观经济学-浙江财经学院》》
• Marginal cost (MC) denotes the extra or additional cost of producing 1 extra unit of output.
9
For an airline flying planes with empty seats, the added cost of another passenger is quite low.
4
变动成本
• The cost related to variable factors is called variable cost (变动成本,可变成 本).
• Variable costs are those which vary as output changes. By definition, VC begins at zero when q is zero.
报酬递减和U形成本曲线
In the short run:
MC
B
AC D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 Marginal cost
A
D
Labor
A
B
Output
28
最小成本规则
To a given output: Marginal product of input A
Price of input A = Marginal product of input B = ……
MP of Labor
MP of Capital
Price of Labor = Price of Capital
31
背景知识
• 在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过 渡的历史时期,由于机器操作的简单性, 女工、童工加入劳动行列,劳动供给增加。 与此同时,大机器生产要求相对较多的资 本,资本的供给相对稀缺。这是导致工人 当时生活贫困的主要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页/共51页
A.基本乘数模型
乘数模型: 是一个用来解释短期产出水平如何被决定的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范畴。 “乘数”名称来自这样一个发现,即某些支
出(如投资)的1美元变动会引起GDP的1美元 以上变动。乘数模型能说明在一个存在资源闲 置的经济中,对于投资、外贸、政府税收和开 支政策等各种冲击会怎样影响产出和就业。
第3页/共51页
假设 • 乘数模型是建立在一个关键假设上的:工资和价格都是固定
的,同时社会资源是未被充分利用的。 • 同时我们还要暂时忽略货币政策的作用和金融市场对经济变
化的反应。
第4页/共51页
储蓄与投资对产出的决定作用
C
(a)消费函数
Qp
消费 C
B
C
500
45◦ C 500
Qp
GDP
第5页/共51页
第9页/共51页
总支出对产出的决定
• 调节机制 • 数据分析
第10页/共51页
TE)
总 支 出 (
C+I I
C
45◦ DB
Qp
E I
C+I=TE C
国内生产总值
M
Qp
GDP
按照总支出法,均衡GDP水平还可
以用C+I=TE曲线与45◦线的交点
表示
第11页/共51页
把II加到CC,就可以得到总意愿支出曲线 C+I。在E点,即C+I曲线与45°线的交点。我们 得到了与储蓄-投资所示的相同的均衡水平。
第13页/共51页
注 意
• 一、计划的或意愿的消费或投资的数量是由消 费函数或投资需求曲线所决定的
• 二、实际的消费和投资数量是事后衡量的 • 三、实际投资经常会与计划投资不同
第14页/共51页
数据分析
产出等于计划支出的GDP(十亿美元)
1
2
3
4
5
6
7
GDP和DI 的水平
4200 3900 3600 3300 3000 2700
国内生产总值
(b)储蓄函数
S
Qp
+
S
储蓄 0
S
-
B 国内生产总值
GDP Qp
(a)图中的收支均衡点位于点B,它对应着(b)图中的零储蓄 点,即SS曲线与横轴的交点。标着QpQp阴影部分所表示 的是潜在的GDP水平
第6页/共51页
均衡
• 均衡(equilibrium): 就是不同的力在做功时达到平衡的一种状态。
课前思考
• 1、为什么战时大量军事开支会导致 GDP的快速增长?
• 2、为什么美国20世纪60年代或80 年代的减税曾经引发了一场时间较长 的经济扩张?
• 3、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末的投资繁 荣会带来美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经济 扩张?
第1页/共51页
• 商业周期的波动,往往被认为是由于投资、 消费、耐用品或国防方面的支出的波动所导 致的。本章将揭示在支出的变动和产量变动 之间存在什么样的传导机制。本章介绍一种 最简单的方法来理解商业周期,这个方法就 是凯恩斯的乘数模型。
M
国内生产总值
S
Qp
-
水平的II曲线说明投资数量保持不变。E是投资曲线与储蓄曲 线的交点。均衡GDP位于SS曲线和II曲线的交点。因为只有 在这一GDP水平上,居民愿意储蓄的数量才正好等于企业愿
第8页/共51页
结 论
GDP唯一的均衡水平是处于计划的储蓄和投资相等的E 点。
在其他的任何产出水平上,居民意愿储蓄的 数量都不等于企业愿意投资的数量。这种不 一致会导致企业改变其产量和就业水平,从 而使经济体系恢复到均衡的水平。
计划的消 费
3800 3600 3400 3200 3000 2800
计划的储 蓄3=2-1
400 300 200 100
0 -100
计划的投 资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GDP的水 平5=1
计划投资 和消费的
总和 6=2+4
4200 > 4000
3900 > 3600 = 3300 <
• 非均衡(disequilibrim) 在宏观经济中,一个均衡水平的产出就是当
支出和储蓄中的各种力都达到了平衡;在平衡 状态下,产出的水平总是趋向稳定,直到支出 与储蓄中的力有所改变,均衡才会被打破。
第7页/共51页
国民产出的均衡水平由储蓄和投资曲线的交点决定
+
Qp
S

均衡点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
I



B
0
GDP
总支出(或TE)曲线表示对应于每一个产量水 平,消费者和企业愿意支出的数量。在上图中 TE=C+I曲线与45◦线的相交E点,经济处于均衡 状态。这是因为,在这一点上,对消费和投资的 意愿支出数量正好等于总支出量
第12页/共51页
• 一个均衡的经济就意味着计划的(C和I)支出量等于计划产出量。
注意不是实 际的支出和 产出 • 比如计划的C+I大于计划的产出量。这意味着消费者愿意购买的货物数量 大于企业生产的数量。
100 200
GDP(10亿美元)
4000
Qp
GDP
第19页/共51页
• 如图,新投资II向上移动到I'I'。E'给出了新的均衡产出,其中 投资每增加1,产出就会增加3。(注意:分为两段的水平箭头 是投资移动的垂直箭头长度的3倍。)
第20页/共51页
展望乘数模型
• 当经济中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和失业人员的时候,增加投资或 其他支出,所增加的这些支出最终会更多地导致实际产出的增 长,较少地导致价格水平的上涨。然而当经济达到并超过其潜 在产出时,在现有价格水平上要想引出更多的产出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增加支出只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 而很少或完全不会引起实际产出或就业的增加。
乘数就是3。
第16页/共51页
• 假设我例们子利用闲置资源建造一幢价值1000美元的木屋。木匠
和木材生产者就会因此增加1000美元的收入,如果他们的边际 消费倾向(MPC)均为2/3,则他们会支出666.67美元购买新的 消费品。而这些商品的生产者又会增加666.67美元的收入。如 果他们的MPC也是2/3,则他们又会支出444.44美元(1000 美元的2/3的2/3,或者666.67的2/3)。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 下去,每一轮新的支出都是上一轮收入的2/3。
3800 3600 3400
3000 < 3200
2700 < 3000
导致的产 出变动的
趋势
收缩 收缩 均衡 扩张 扩张 扩张
第15页/共51页
乘数
• 乘数是指外定生义支出变化1美元对于总产出的影响。在简单的C+I模型中,
乘数是投资变化率和总产出变化率的比率。 • 假设投资增加1000亿美元,如果这个增加导致产出增加3000亿美元,则
第17页/共51页
• 乘数的大小取决于MPC的大小。 • 简单的乘数公式是:产出的变动=1/MPS*投资的变动=1/(1-
MPC)*投资的变动
第18页/共51页
乘数的图形
10
+
储 蓄 和 投 400 资 (
300 亿 美 元 ) 200
100
0
-
Qp S
I'
E'
I'
100
E
I
I
3000
S
350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