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书法:工具材料与基本要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虽然没有绝对标准的执笔法,但有比较好的执笔法。学习者在入门时 通过加强基础训练,养成良好而科学的执笔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
多种执笔法了解
前人传下来的执笔方法很多,有龙眼法、 凤眼法、拨灯法、二指法、三指法、四 指法、单钩法、双钩法、捻管法、撮管 法、握管法、搦管法、双手回腕法,等 等。
五字执笔法
什么是最常用而且比较科学的执笔法呢?历代公 推五字执笔法。
五字执笔法,也称五指执笔法,以“擫、押、钩、 格、抵”五字诀阐明了五指的作用。
五字执笔法,相传是由“二王”传下来的, 唐代陆希声得到后,再传至宋代钱若水, 才公开出来。
五字执笔法使右手五个手指全派上用场,用“按、 压、钩、顶、抵”的方法将笔执稳,使手指各司 其职,各尽其力,对立而统一于笔管。五指执笔, 其中留有空间,执笔就轻松自然,用笔也能灵活 自如。实践证明五字执笔法是比较合理的。
执笔要领一:指实掌虚
“指实”,即五指齐力,力聚管心; “掌虚”,即手掌空虚,形同握卵。 实践证明:指实就能和稳定;掌虚就会用笔灵活。而要做到指实掌虚, 最好采取人们常用的“五字执笔法”。
执笔要领二:管直腕平
管直,指笔管与纸面垂直;腕平,指手腕与纸面平行。康有为说:“欲用 一身之力,必平其腕,竖其锋”。因为管直则锋正,锋正则能够“令笔心常在点 画中行”,以利用笔四面势全,八方出锋;腕平肘则自然会提起,这样悬肘用笔, 既灵活又有力。
关于执笔:枕腕、悬腕与悬肘
枕腕是执笔的手腕枕靠在桌面上或枕靠在左手背上书写的方法。也有采用一种叫“臂 搁”的竹片来搁手的,一般用于夏天,因夏大容易出汗,手上的汗水容易将纸洇潮。 用枕腕法书写毛笔字,因手腕靠在桌上手很平稳,适宜于写小楷或一寸见方的中楷, 但也因手腕搁死了难于移动。如果再写大一些的字,就要用悬腕来书写。
执笔要领四:高低相宜
执笔高低可根据字的大小和不同字体灵活掌握,并没有严格的要求。一般说, 写大字宜高些,写小字宜低些;写行草书宜高些,写楷书宜低些。
执笔高度要根据字体的类别、大小和笔管的长短而定,一般来说,写小字执 笔要低些,离笔头一寸左右,太低了笔画局促不自由。写中楷或大字,执笔要高 一些,约二寸左右;写大楷和草书笔管要再执高一些,约三寸左右。执笔越高, 回旋的幅度就加大,更便于挥运。但过高了,影响用笔力度,下笔飘浮,无力无 筋骨。执笔太低则使转笨拙。
3.钩:指“五字执笔法”中中指的作用。在大指和食指将笔管约束住的情况下, 再以中指的第一、第二两个指节弯曲如钩,钩住笔管的外侧。
4.格:指“五字执笔法”中无名指的作用。格有挡住之意。无名指用指甲肉之 际紧贴笔管,用力将中指钩向内的笔管挡住。此动作亦称“揭”,揭有挡 住和往外推之意。
5.抵:指“五字执笔法”中小指的作用。抵有托着之意。小指衬托于无名指之 下,以增加力量,挡住中指的“钩”。
悬腕是执笔的手腕悬起,离开桌面,肘仍靠在桌上的书写方法。这种方法,手腕活动 范围比枕腕法大一些,臂和肘关节还是靠在桌上,仍然比较平稳,可写二三寸大小的 大楷字。如果写对联或擘窠大字,就要用悬肘法来书写。
悬肘是执笔的手臂全部悬空来书写毛笔字的方法。这种方法因手臂不靠在桌上,没有 一点妨碍,可以任意挥洒,是写大字与草书的常用书写方式。世传宋代的大书法家米 蒂,连写小楷字都用悬肘法法家苏东坡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就是说执笔没有绝对标 准的方法,只要手心留有活动空间,执笔灵便就行。
执笔跟选老婆一样,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自己的。
什么样的执笔法容易合适大家呢?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了比较通用、 合乎人类生理特征的执笔法。初学者入门时如果忽视这些基础训练,随着书写水 平的逐步提高,渐渐就会感到不合适的书写习惯成为书艺进步的障碍,想要纠正 却已积习难改。
工具材料与基本要求
书法的工具材料:
毛笔、墨汁、生宣纸、
墨盒(或墨盘)及水瓶
工具材料的用法:
1.执笔法 关于执笔法古代书法家有很多论著,提法也很多。各名家
执笔不尽相同,但写出来的字各臻其美。大家比较认同的是卫 夫人(王羲之的老师)的234寸(楷行草),清代康有为补充到 汉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六寸(2寸即寸许,1寸多一点)。唐 代欧阳询有“急挫(紧)短搦(低)”的说法,宋代苏轼说 “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正好相反。因此,执笔也应像 选笔一样,要视不同的书体、不同的字形和不同的书写风格而 选择不同的执笔法是比较合理的。
执笔要领三:松紧适度
执笔要不松不紧,灵活掌握。一般情况是:写大字或初学写字执笔宜紧些,但也不能 过松过紧。执笔过松,运笔无力;执笔过紧,指死腕僵,转换不灵,甚至发抖。张旭给颜 真卿传受笔法说:“妙在执笔,令得圆转,勿使拘挛。”
世传王献之幼年练字,其父王羲之从身向后突然抽他手中的笔,竟没有抽动,因而得 到他亲的称赞。不少人常以这个故事,作为传授笔法的要诀;也有些仿效此法以检验自已 执笔的松紧程度,实不足取。且不说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如果执笔真的紧到了如此地步, 怎好动笔写字?“不然,则天下有力者,莫不能书也。”(苏轼《论书》)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一般认为掌竖则管直,因而强调执笔要竖掌。其实不然, 管直并不取决于掌竖。从五指执笔法的各个手指的作力点来看,五个和指在笔管 的上下左右均匀布点,四面八方平衡用力,这样自然将笔官执得竖直。如果将手 掌竖起来,腕部肌肉便受到牵制,处于紧张僵硬状态,既容易疲劳,又不便于运 腕,尤其是写大点的字,更加感到不便当;倘若站着写掌则根本无法竖起来。因 此我们认为,和不一定要掌竖,而以掌面同纸面成45。夹角为宜。为了便于掌扫 这一要领,可先将右臂松驰,垂身侧,手指自然弯曲,成半握拳状,并保持原样, 抬至桌面书写位置,然后,左手再将毛笔递给右手,按五字执笔法的要求执住。 (其实并非时刻都要垂直执笔,只是大致保持这一状态,便于应付各种书写上的 变化需要)
五字执笔法详解
1.擫(yè):指“五字执笔法”中拇指的作用。擫即指按之意。以拇指骨上节 出力紧贴笔管内侧,略斜而仰。如吹笛时以指擫住笛孔一般。
2.押:亦作压,指“五字执笔法”中食指的作用。押有约束、管束之意。用食 指第一指节斜而俯地出力,贴住笔管的外侧,位置和大指内外相当,和大 指相对地配合一起,约束住笔管。
多种执笔法了解
前人传下来的执笔方法很多,有龙眼法、 凤眼法、拨灯法、二指法、三指法、四 指法、单钩法、双钩法、捻管法、撮管 法、握管法、搦管法、双手回腕法,等 等。
五字执笔法
什么是最常用而且比较科学的执笔法呢?历代公 推五字执笔法。
五字执笔法,也称五指执笔法,以“擫、押、钩、 格、抵”五字诀阐明了五指的作用。
五字执笔法,相传是由“二王”传下来的, 唐代陆希声得到后,再传至宋代钱若水, 才公开出来。
五字执笔法使右手五个手指全派上用场,用“按、 压、钩、顶、抵”的方法将笔执稳,使手指各司 其职,各尽其力,对立而统一于笔管。五指执笔, 其中留有空间,执笔就轻松自然,用笔也能灵活 自如。实践证明五字执笔法是比较合理的。
执笔要领一:指实掌虚
“指实”,即五指齐力,力聚管心; “掌虚”,即手掌空虚,形同握卵。 实践证明:指实就能和稳定;掌虚就会用笔灵活。而要做到指实掌虚, 最好采取人们常用的“五字执笔法”。
执笔要领二:管直腕平
管直,指笔管与纸面垂直;腕平,指手腕与纸面平行。康有为说:“欲用 一身之力,必平其腕,竖其锋”。因为管直则锋正,锋正则能够“令笔心常在点 画中行”,以利用笔四面势全,八方出锋;腕平肘则自然会提起,这样悬肘用笔, 既灵活又有力。
关于执笔:枕腕、悬腕与悬肘
枕腕是执笔的手腕枕靠在桌面上或枕靠在左手背上书写的方法。也有采用一种叫“臂 搁”的竹片来搁手的,一般用于夏天,因夏大容易出汗,手上的汗水容易将纸洇潮。 用枕腕法书写毛笔字,因手腕靠在桌上手很平稳,适宜于写小楷或一寸见方的中楷, 但也因手腕搁死了难于移动。如果再写大一些的字,就要用悬腕来书写。
执笔要领四:高低相宜
执笔高低可根据字的大小和不同字体灵活掌握,并没有严格的要求。一般说, 写大字宜高些,写小字宜低些;写行草书宜高些,写楷书宜低些。
执笔高度要根据字体的类别、大小和笔管的长短而定,一般来说,写小字执 笔要低些,离笔头一寸左右,太低了笔画局促不自由。写中楷或大字,执笔要高 一些,约二寸左右;写大楷和草书笔管要再执高一些,约三寸左右。执笔越高, 回旋的幅度就加大,更便于挥运。但过高了,影响用笔力度,下笔飘浮,无力无 筋骨。执笔太低则使转笨拙。
3.钩:指“五字执笔法”中中指的作用。在大指和食指将笔管约束住的情况下, 再以中指的第一、第二两个指节弯曲如钩,钩住笔管的外侧。
4.格:指“五字执笔法”中无名指的作用。格有挡住之意。无名指用指甲肉之 际紧贴笔管,用力将中指钩向内的笔管挡住。此动作亦称“揭”,揭有挡 住和往外推之意。
5.抵:指“五字执笔法”中小指的作用。抵有托着之意。小指衬托于无名指之 下,以增加力量,挡住中指的“钩”。
悬腕是执笔的手腕悬起,离开桌面,肘仍靠在桌上的书写方法。这种方法,手腕活动 范围比枕腕法大一些,臂和肘关节还是靠在桌上,仍然比较平稳,可写二三寸大小的 大楷字。如果写对联或擘窠大字,就要用悬肘法来书写。
悬肘是执笔的手臂全部悬空来书写毛笔字的方法。这种方法因手臂不靠在桌上,没有 一点妨碍,可以任意挥洒,是写大字与草书的常用书写方式。世传宋代的大书法家米 蒂,连写小楷字都用悬肘法法家苏东坡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就是说执笔没有绝对标 准的方法,只要手心留有活动空间,执笔灵便就行。
执笔跟选老婆一样,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自己的。
什么样的执笔法容易合适大家呢?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了比较通用、 合乎人类生理特征的执笔法。初学者入门时如果忽视这些基础训练,随着书写水 平的逐步提高,渐渐就会感到不合适的书写习惯成为书艺进步的障碍,想要纠正 却已积习难改。
工具材料与基本要求
书法的工具材料:
毛笔、墨汁、生宣纸、
墨盒(或墨盘)及水瓶
工具材料的用法:
1.执笔法 关于执笔法古代书法家有很多论著,提法也很多。各名家
执笔不尽相同,但写出来的字各臻其美。大家比较认同的是卫 夫人(王羲之的老师)的234寸(楷行草),清代康有为补充到 汉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六寸(2寸即寸许,1寸多一点)。唐 代欧阳询有“急挫(紧)短搦(低)”的说法,宋代苏轼说 “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正好相反。因此,执笔也应像 选笔一样,要视不同的书体、不同的字形和不同的书写风格而 选择不同的执笔法是比较合理的。
执笔要领三:松紧适度
执笔要不松不紧,灵活掌握。一般情况是:写大字或初学写字执笔宜紧些,但也不能 过松过紧。执笔过松,运笔无力;执笔过紧,指死腕僵,转换不灵,甚至发抖。张旭给颜 真卿传受笔法说:“妙在执笔,令得圆转,勿使拘挛。”
世传王献之幼年练字,其父王羲之从身向后突然抽他手中的笔,竟没有抽动,因而得 到他亲的称赞。不少人常以这个故事,作为传授笔法的要诀;也有些仿效此法以检验自已 执笔的松紧程度,实不足取。且不说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如果执笔真的紧到了如此地步, 怎好动笔写字?“不然,则天下有力者,莫不能书也。”(苏轼《论书》)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一般认为掌竖则管直,因而强调执笔要竖掌。其实不然, 管直并不取决于掌竖。从五指执笔法的各个手指的作力点来看,五个和指在笔管 的上下左右均匀布点,四面八方平衡用力,这样自然将笔官执得竖直。如果将手 掌竖起来,腕部肌肉便受到牵制,处于紧张僵硬状态,既容易疲劳,又不便于运 腕,尤其是写大点的字,更加感到不便当;倘若站着写掌则根本无法竖起来。因 此我们认为,和不一定要掌竖,而以掌面同纸面成45。夹角为宜。为了便于掌扫 这一要领,可先将右臂松驰,垂身侧,手指自然弯曲,成半握拳状,并保持原样, 抬至桌面书写位置,然后,左手再将毛笔递给右手,按五字执笔法的要求执住。 (其实并非时刻都要垂直执笔,只是大致保持这一状态,便于应付各种书写上的 变化需要)
五字执笔法详解
1.擫(yè):指“五字执笔法”中拇指的作用。擫即指按之意。以拇指骨上节 出力紧贴笔管内侧,略斜而仰。如吹笛时以指擫住笛孔一般。
2.押:亦作压,指“五字执笔法”中食指的作用。押有约束、管束之意。用食 指第一指节斜而俯地出力,贴住笔管的外侧,位置和大指内外相当,和大 指相对地配合一起,约束住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