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之我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课堂之我见
要打造课堂的民主性和实效性,使课堂有效至高效,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方向、三个环节、四个原则、五项评价”。
一个中心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生为本”这一中心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发动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快乐、在快乐中幸福、在幸福中成长。
两个方向是发挥师生双向作用。课堂教学活动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先学探究为主,教师指导学生合作探究、释疑解惑,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表现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得主动、生动、灵动,有真情、真趣、真意,让学生的生命充满生机和活力,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三个环节是指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三个主要环节。
第一环节:自学质疑。(10分钟左右)
本环节要展示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围绕学
习目标
阅读相关学习素材进行自主学习,尝试知识建构,基本解决学案中的相关问题,完成基础练习,提出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同桌可以相互讨论交流。上课后首先利用多媒体进行问题情景导入,并展示学习目标,布置自主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再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中的问题。学习方式:快速阅读、读出问题、标划记录、强化记忆、查找疑难。要求学生:(1)养成自主学习习惯。(2)先看书后做题。(3)循序渐进完成学习任务。(4)注重纠错反思。
第二个环节:交流展示。(15分钟左右)
本环节首先要求教师给出自主学习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和学习能力达标的问题,可适当给学生提供材料支撑和方法指导,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指导,尊重学生人格,鼓励大胆质疑,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交流探究氛围。其次,要各小组交流展示预设问题中的思维过程和解题方法,教师要善于组织互动交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通过交流展示共享学习成果或提出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可先小组交流讨论,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展示,最大限度地扩大交流展示的面。学生主要行为:上课时学生板书、展示、交流发言、质疑、互动(形式不拘,服从教学实际需要)。教师主要行为:观察学生交流展示中讨论和板书(或习作)的问题答案,倾听学生的发言,进一步把握学情,考
虑调整互动探究的问题、精讲点拨的要点等。再次,教师针对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精讲点拨或调控。如,各组完成任务中的精彩表现或不足之处,教师要予以激励性评价和矫正性评价;有些知识与方法,学生难以在现有的认知水平上去认识和体会的,教师要予以精讲点拨、
补充。
第三环节:应用提升。(15分钟左右)
本环节要重视“双基”的矫正反馈,确保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首先要完成预设中的习题,及时巩固学习效果,拓展思维,形成相关技能。要让学生通过一定的迁移应用训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信息的提取与处理能力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在应用过程中,要注重独立性和规范性,要及时反馈、收交和批改,对迁移应用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矫正,及时进行变式练习。其次是总结提升,即一堂课结束前,老师指导学生盘点课堂,对本节课或本教学内容进行概括性的反思,落实学习目标情况,归纳主要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让学生学会及时回顾反思,培养概括、归纳能力。
四个原则是指课堂教学所要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与方法。一是主体性原则(自学):民主课堂是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它将过去的教师单向灌疏转变为师生双向互动,教师的教学行为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
“带着学生发现知识”,学生的学习行为由“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转变为“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教师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完成作业,在实践与探索中自主建构起合理而系统的知识体系。二是学法指导原则(导学):首先给出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有方向、有目标,并有温馨提示等;其次是适当地点拨,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思维方法,培养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三是合作性原则(互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多种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师生、生生活动过程。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四是发展性原则(拓学):学习知识和训练技能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只有学以致用,才会获得能力。
五项评价是指教学效果的五项评价标准。一是看学习目标设置是否具体、恰当、可测。二是看学生学习是否主动,学习气氛是否浓厚。三是看学生活动时间是否充足,参与面是否广,参与人次是否多。四是看学生的达标率是否高。五是看课堂是否朴实、真实、愉悦。最理想的效果是“学生兴奋,教师激动”。
编辑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