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机与眼镜 视力的矫正 练习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

眼睛的缺陷、视力的矫正
眼镜的结构图
近视眼及远视眼的矫正
•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它的作用 是使光线进入眼睛之前先变得发散, 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移.
• 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它的作用 是使光线进入眼睛之前先变得会聚, 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前移.
本节课总结
•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你还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 研究照相机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眼睛怎样成像; 反之,对眼睛的进一步研究又促进了照相机 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变焦照相机的出现,是 仿生学的重要典范.
• 活动一:去掉近视眼镜看物体有何感受?
• 活动二:模仿老年人看报.为什么呢?
眼睛的缺陷
探究眼睛的缺陷、视力的矫正
• 活动一:近视眼的矫正。 • 活动二:远视眼的矫正。
身体健康,
学习进步!
视网膜(有感光细胞) 倒立、缩小、实像
焦距不变,当物距增
调节 大(或减小)时,减小 作用 (或增大)镜头到底片
间的距离(像距),使
物体在底片上成清晰
的像
像距不变,当物距减小 (或增大)时,增大(或减 小)晶状体的曲率以减小 (或增大)焦距,使物体 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眼睛的调节
自动变焦 仿生学
• 眼睛更像一架神奇的自动变焦的照相机,通 过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焦距,使像 能成在视网膜上.
想想议议
使用照相机拍照片时,要使底片上的像变大一 些,应该怎么调节?
应该将照相机的镜头往前调,使物距减小,像 距增大。
眼睛
眼睛成像 构造
眼睛的结构
眼睛与照相机对照比较
照相机
眼睛
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 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一
结构 镜)
4.4 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培优练习)-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内容 4.4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培优练习)日期【典型例题】1、如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宜宾大桥,如果拍摄时所用照像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A. 大于100mmB. 大于50mm小于100mmC. 小于50mmD. 等于50mm2、初中毕业时摄影留念,全班合影后,改拍个人的校园纪念照,这时应该()A. 照相机离人近些,并增大暗箱长度B. 照相机离人远些,并缩短暗箱长度C. 照相机离人远些,并增大暗箱长度D. 照相机离人近些,并缩短暗箱长度3、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人眼成像情况,此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烛焰的像将落在光屏的前方.若用此实验模拟人眼的调节功能,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是()A.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换焦距更大的凸透镜 D.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4、如图所示,来自物点A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点B,要使像靠近视网膜,物点A 应该向______(左/右)移动,这是______(近/远)视眼成像情况图;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一个合适的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5、如图所示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的汽车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A、B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汽车是________(靠近/远离)摄像头。
观察照片可以发现,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但车的外表却很清晰,是因为车内的人________,摄像头几乎无法成像。
夜晚,为了不影响司机开车,车内的灯应_________。
6、小亮用小气球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
如图所示,图中甲表示正常眼睛的晶状体,在实验中测得其焦距为10cm。
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丙的形状,并分别测量其焦距。
(1)实验中,测得焦距大于10cm的是________,模拟近视眼的是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期末复习高频易错题汇编含解析新版苏科版

4.4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高频易错题汇编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某同学向窗外张望,再低下头来看书,晶状体形状()A.不变B.变薄C.变厚D.无法确定解:正常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晶状体的调节作用,都能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汇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视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小。
即向窗外张望,晶状体形状变薄;看书时书本离眼近,晶状体的曲度最大,即再低下头来看书,晶状体形状变厚。
故选:C。
总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视近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大;视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小。
2.人的眼睛中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解:若将人眼的晶状体当作凸透镜,视网膜当作光屏,那么在人观察物体时,物距往往要远大于2倍焦距,因此成的像应该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D。
总结:弄清眼睛的视物原理,并熟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所在。
3.当一双正常的眼睛要看清一个远处的物体,晶状体要()A.变厚B.变薄C.不变D.无法判断解:人眼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当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弱,也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故选:B。
总结:该题考查了人眼的构造及视物原理,了解人眼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人眼的折光系统整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晶状体的调节可改变整个折光系统的焦距。
某同学从看黑板到低头看课本的过程中,其眼球折光系统的焦距()A.变小B.变大C.不变D.先变大后再变小解:人眼的折光系统整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人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薄,会聚能力变弱,即焦距变长,从而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若人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变强,焦距变短,使得像才能成在视网膜上;故选:A。
总结:知道人在看远处物体晶状体变薄,看近处物体晶状体变厚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精)

照相机的镜头焦距 不,要变使像大一些,应将相机
物体,镜靠头近向 。
前伸
练习
1、摄影师用照相机为同学们拍毕业照时,同学们在照相机胶片上所成的像是( )
A.正立缩小的虚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DB.倒立缩小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2、某同学用照相机拍照片时,他想让胶片上的像变大些,应该( )
第四节 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
当u>2f时, 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
F
F
2F
镜头
胶片
照相机
➢照相机是利用 凸透镜能成 倒立缩像小的实原理 制成,它主要是由 镜和头 组胶成片。
相当于光屏
照相机使用过程:
照相机的调节
1、拍近处物体,物体到镜头距离减小, 像变大,像距变大,镜头要向前伸;
2、拍远处物体,物体到镜头距离增大, 像变小,像距变小,镜头要后缩。
晶状体
晶状体
视网膜
4、小丽看书总是把书放得很近,而她外公看报纸时却把报纸放得很远,小丽、外公应分别戴装有什么透镜的眼镜矫正视力
()
c
A.都是凸透镜
B.都是凹透镜
C.凸透镜和凹透镜
D.凹透镜和凸透镜
5、人眼 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
相当于凸透镜,如图甲所示表示的是来自远处的光
经小丽眼球折光系统得光路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
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 A )
A.靠近透镜 B.远离透镜 C.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都可以 D.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
8、下面是关于眼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分别填上近视眼、 远视眼、正常眼。
看远景-------晶状体变薄(焦距变大)
看近景-------晶状体变厚(焦距变小)
4.4 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

4.4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B.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C.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2.如图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眼睛的自动调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这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B.这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系统C.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应扁平一些D.看远处的物体常常需要眯起眼睛看3.如图,小桃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蔡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她再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关于蔡老师的眼睛和眼镜说法正确的是()A.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 B.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C.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 D.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4.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A.远视眼的矫正是配戴合适的凸透镜B.在岸上看到水中的白云是光的折射现象C.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D.烛焰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以速度v从1.2f处匀速运动到1.9f处(f为焦距),这段时间内像移动的速度为v′,则v′>v5.下面四个图中,哪个是正常人的眼睛()A.B.C.D.6.如图所示的是近视眼、远视眼及矫正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表示的是近视眼模型,③为近视眼矫正模型B.①表示的是远视眼模型,④为远视眼矫正模型C.②表示的是近视眼模型,④为近视眼矫正模型D.②表示的是远视眼模型,③为远视眼矫正模型7.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选项中的()A.B.C. D.8.如图所示分别是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远视眼,用凸透镜来矫正B.乙是近视眼,用凸透镜来矫正C.甲是近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D.乙是远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9.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及其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B.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C.近视眼用凹透镜进行矫正D.若把透镜焦距的倒数乘以100的值叫做镜片的度数,则200度的眼镜片焦距是2m10.图中画的是王小刚同学的眼镜,从眼镜判断,他的眼睛()A.是远视眼B.是近视眼C.视力正常,眼镜是太阳镜D.一只眼视力基本正常,另一只是近视眼二.填空题(共8小题)。
《1课3练》物理八年级上苏科版(含答案)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

8年级物理(上)68四㊁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1.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知道照相机的工作原理.2.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3.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开心预习梳理,轻松搞定基础㊂1.观察照相机,阅读其说明书,认识照相机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名称及其作用.2.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胶片相当于 ,拍照时物体应当在 的位置,才能在胶片上形成一个 的 像.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叫做距,胶片(相当于光屏)到镜头的距离叫 距.3.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 ,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 .重难疑点,一网打尽㊂4.如图所示为一个眼球模型.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在烧瓶中的透明液体表示眼睛的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是 眼球模型,应采用 镜进行矫正.5.人眼的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一个焦距可变的 ,当晶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相当于焦距变 ;当晶状体收缩时,晶状体比较厚,相当于焦距变 .6.患近视的眼睛晶状体凸起,焦距 ,远处物体发出的光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 (填 前 或 后 ).此时,视网膜上 (填 能 或 不能 )呈现清晰的像,应加 镜矫正后才能使视网膜上呈现清晰的像.7.在焦距是10c m 的凸透镜的正前方100c m 处,一个物体以10c m /s 的速度沿透镜的主光轴靠近透镜,运动到第8s 末,物体所成像为 像.8.用照相机拍摄建筑物时,要使胶片上得到清晰的像,胶片的位置应( ).A.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内B .正好在凸透镜的焦点位置上C .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D.位于二倍焦距以外9.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他们的三副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所示.现在爸爸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递给他,小明应该拿图中哪一副眼镜?说出你的理由.有希望的地方,痛苦也欢乐雨 果6910.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位置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离凸透镜10c m 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㊁缩小的像.当物体移至距凸透镜10c m 处所成像是( ).A.倒立㊁缩小的实像B .倒立㊁放大的实像C .正立㊁放大的虚像 D.正立㊁等大的虚像11.近视眼是青少年常患的一种疾病.近视眼究竟是怎么回事?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如图所示,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使光屏上映出清晰的像,标出光屏位置,表示近视眼的视网膜位置,拿开眼镜,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像又变得清晰,再标出光屏位置.观察眼球结构图并结合以上实验,回答:(1)你猜想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 ;(2)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时,看见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 ;(填 前方 或 后方)(3)矫正近视眼应配戴的眼镜是凹透镜,其作用是 .源于教材,宽于教材,举一反三显身手㊂12.视网膜到晶状体的距离是固定不变的,眼睛是靠改变 的焦距来看清远㊁近不同的物体的,眼睛的这种作用叫做 .正常人的明视距离是 c m .13.某照相机镜头焦距是20c m ,则被照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为 .14.照相时,为了使底片上的像更大些,照相机应离人 一些,同时将暗箱调 一些.(填 远 或 近 )15.用相机照像时,如果曝光过度,洗出的相片会 ;如果曝光不足,洗出的相片会 .为了控制曝光量,一是用光圈控制 ,二是用快门控制 .16.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 m ,则其暗箱长度可调节的范围一般在 之间.17.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它的作用是 ;矫正远视眼所配戴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它的作用是 .18.下面有关眼睛疾病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 近视 是由于眼睛的晶状体变凸,使焦距变短,远处景物成像于视网膜之前造成的B . 远视 是由于眼睛的晶状体变扁,使焦距变长,近处景物成像于视网膜之后造成的C . 色盲 是由于视网膜上对颜色敏感的圆锥感光细胞发生变异造成的D. 近视 可配戴合适的凹透镜矫正, 远视 可配戴合适的凸透镜矫正19.用傻瓜 照相机拍集体照时,从取景框内发现左侧有部分人超过取景框范围,为了照出满意的照片,应( ).A.照相机略向左转B .照相机略向右转C .照相机离人群稍远一些 D.照相机离人群稍近一些8年级物理(上)7020.有一架普通的 傻瓜 相机,其焦距为1.5c m ,在拍摄时,不需要调焦,这是因为( ).A.普通型傻瓜 相机,能自动调焦B .物距在3c m>u >1.5c m ,故物距改变很大,而像距变化很小C .物距u >3c m 时,物距改变很大,像距改变很小D.物距在任何数值时,都能拍摄清晰的照片21.关于保护眼睛,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患近视眼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并配戴合适的眼镜B .经常做眼保健操可以保护视力C .眼镜度数越大越好D.不要在运动的车上看书 瞧,中考曾经这么考!22.(2011㊃广东)如图所示是人眼球的成像原理图,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则:当物体在很远的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 (填 前 上 或 后 )而导致看不清物体,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地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 (填 变大 不变 或 变小 ),所以人们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下列哪种光学仪器成像原理与人眼球成像原理一样? (填序号).①照相机②放大镜③投影仪④潜望镜23.(2011㊃内蒙古赤峰)阅读文字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透镜的焦距f 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Φ=1f .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m ,它的焦度就是:Φ=10.5m=2m -1.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例如,4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角度是4m -1,它的焦距是0.25m .注意: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1)如图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病及需要用来矫正的透镜分别是( ).A.近视 凸透镜B .近视 凹透镜C .远视 凸透镜 D.远视 凹透镜(2)若他所戴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2m ,则该镜片的焦度为 m -1,度数为 度.1.提示:照相机的主要部分有镜头和胶片.2.凸透光屏2倍焦距以外倒立㊁缩小实物像3.凸透镜胶片4.近视凹透5.凸透镜长短6.较短前不能凹透7.倒立㊁等大的实8.C9.乙10.B 11.(1)凸透镜(2)前方(3)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12.晶状体眼睛的调节2513.大于40c m 14.近远15.发白发黑光的多少曝光的时间16.10c m~20c m17.凹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移,从而使清晰的像落在视网膜上凸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前移,从而落在视网膜上18.A㊁B㊁C㊁D 19.C20.C21.C22.后变小 ①。
八年级物理精编练习 4.4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习题

八年级物理精编练习 4.4 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习题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习题一、基础训练1.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2倍焦距C.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2.今年是农历猴年,张家界市2019“猴年拍猴”张家界黄石寨主题摄影”活动正在进行中,某摄影爱好者看到如左图所示的温情一幕,立即举起照相机进行了抓拍,那么在底片上所成的像是()3.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C.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4. 如图所示是一种视力有缺陷的眼球成像的示意图.这种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需要佩戴的透镜分别是( )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5.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如图所示的成像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B.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C.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D.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6.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及其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B.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C.近视眼用凹透镜进行矫正视网膜后,需要用________矫正.13.如图所示中________图(选填“甲”或“乙”)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14.小军发现近段时间眼睛有点看不清楚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于是妈妈带他到医院去看眼科医生。
医生给他检查视力,当他逐渐远离墙上的平面镜,他在镜中所成的像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检查后医生给他配了一副近视眼镜,该眼镜镜片是透镜(选填“凸”或“凹”),它对光有作用。
文档: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 显微镜与望远镜(基础)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一、选择1.(2015•天桥区二模)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C.近视眼的眼镜镜片是凹透镜D.远视眼看近处景物所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2. 下列与近视眼不符合的是()A.晶状体曲度过大 B.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C.眼球前后径过短 D.可用凹透镜纠正3. 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C.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是凸透镜D.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4.在生物课上使用显微镜时( )A.物镜成实像,目镜成虚像 B.物镜成虚像,目镜成实像C.因为显微镜中没有光屏,所以都成虚像 D.成实像还是虚像,要根据物距确定5.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由视角决定。
视角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就大,眼睛所看到的物体就显得大。
下面四种情况,眼睛感到最长的物体是( )A.站在20m远1.6m高的人 B.8m远的一棵1.7m高的小树C.2m远的1m高的柜子 D.40m远的1.8m高的竹竿6.(2014•东昌区校级模拟)小龙发现平时不戴眼镜的陈老师在阅览室看报时却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小龙对陈老师的眼睛及所戴眼镜的判断合理的是()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二、选择7.近视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透镜,它和眼球中相当于透镜的那部分的综合作用,使得眼球这个“照相机”的“镜头”的焦距变________了。
老花镜的镜片是________透镜。
8.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________,折光能力________,或者是眼球在前后方向上________,来自近处一点的光将会聚在视网膜的________,视网膜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光斑。
远视眼要用由________制成的远视眼镜来做矫正。
七 上物理 第14章第19节 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

第19节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要点梳理】要点一、照相机与眼球1、照相机的原理: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2、视物原理: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来自物体的光通过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视觉神经把信息传到大脑,从而就产生了视觉。
3、人眼的自动调节:人眼可以通过调节肌肉的松紧来改变晶状体的弯曲度,即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物体仍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4、明视距离: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
要点诠释:1、如图所示,照相机的镜头和眼球都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只眼的观察范围大约是150°,而两只眼的观察范围就接近180°。
人的两眼观察范围有很大一部分是相互重叠的。
人只有同时使用两只眼睛,才能准确地判断物体的前后距离。
要点二、近视眼及其矫正1、近视眼:(1)表现: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2)成因:晶状体的弯曲度经调节后,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2、近视眼的矫正:利用凹透镜能使光发散的特点,在眼球前面放一个合适的凹透镜,就能使像向后移到视网膜上。
如图所示。
要点诠释:1、近视眼的远点为有限距离,近点也比正常眼近,因此,近视眼的人习惯紧贴在书上看字。
2、近视眼是因为眼睛调节能力减弱或是眼球前后过长造成的,近视眼应选用适当度数的近视镜片进行矫正,近视眼镜是由凹透镜制成的。
要点三、远视眼及其矫正1、远视眼:(1)表现: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2)成因:晶状体的弯曲度经调节后,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后面。
2、远视眼的矫正:利用凸透镜能使光会聚的特点,在眼球前面放一个合适的凸透镜,就能使像向前移到视网膜上。
要点诠释:1、远视眼的近点变远。
2、焦度:透镜的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透镜焦距的倒数叫透镜焦度。
用φ表示即:1f Φ=3、焦距以米为单位时,焦度的单位是屈光度。
眼镜度数是屈光度数乘以100。
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

远视眼
2.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当 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 成的像是( D )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3.查阅资料,说明照相机所成的像为什么会留在胶 片上?
胶片(包括彩色胶片)都包括两个基本组成部 分:一个单层或多层的感光乳剂层。一个感光乳 剂层的支持体—片基。乳剂是由对光敏感的微细 颗粒悬浮在明胶介质中而成,在明胶中悬浮着的 光敏物质是卤化银颗粒,当你拍摄时,光线通过 相机射到胶片的乳剂层上,当光线到达卤化银晶 体时,卤化银晶体曝光其结构即发生变化。经过 显影,这些已发生结构性变化的晶体就转化为金 属银颗粒,从而记录下景物影像。
照相机与眼睛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 实像(u>2f)的原理制成的.
2.人眼是如何看见物体的
眼睛也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 的实像(u>2f)的原理来工作的.
眼睛
照相机
•人的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
,
相当镜于头照相机视内网的膜胶片.
视力的缺陷
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这都 是由于眼睛的调节功能降低,不能使物 体的像清晰地成在视网膜上所引起的.
5.在水杯后面放置一个小泥娃,透过水杯观察小泥 娃的图像(如图所示).改变泥娃与水杯的距离, 请描述你所看到的像的特点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5.在水杯后面放置一个小泥娃,透过水杯观察小泥 娃的图像(如图所示).改变泥娃与水杯的距离, 请描述你所看到的像的特点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5.在水杯后面放置一个小泥娃,透过水杯观察小泥 娃的图像(如图所示).改变泥娃与水杯的距离, 请描述你所看到的像的特点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远视眼的纠正
初二物理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试题

初二物理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试题1.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像的原理制成的.已知一照相机镜头焦距为7cm,则该照相机的暗箱L应在______范围内.用它拍照时,人距镜头的距离必须大于______。
【答案】缩小的实像,7---14cm,14 cm【解析】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已知一照相机镜头焦距为7cm,则该照相机的暗箱L应在7---14cm范围内.用它拍照时,人距镜头的距离必须大于14 cm。
思路分析: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远视眼镜.试题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掌握规律的内容,搞清每种情况下的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寻找规律,学着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当凸透镜的焦距为40cm时,被拍照的人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______ cm时,才能在胶片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答案】凸80【解析】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被照的物体和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才能在胶片上能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当镜头的焦距为40cm时,物距应该大于80cm时才能在胶片上成像思路分析: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实验中的凸透镜,底片相当于光屏.试题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并且明白照相机中每一种应用中的元件和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的蜡烛、凸透镜、光屏的对应的情况.3.用照相机拍照片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要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镜头要用凸透镜,人要离镜头很近B.因为要得到正立、缩小的虚像,所以镜头要用凹透镜,人要离镜头很近C.因为要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镜头要用凸透镜,人要离镜头较远D.因为要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镜头要用凹透镜,人要离镜头较远【答案】C【解析】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它是利用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时,物体在凸透镜中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种情况制成的,所以物体距离镜头要远一些.故选C.思路分析:根据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利用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制成的.即可确定此题的答案.试题点评:明确照相机的制成原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4.人眼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图甲所示表示的是来自远处的光经小丽眼球折光系统得光路示意图。
4.4、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练习

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1.人的眼睛象照相机,物体射出的光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视网膜上成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2.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右图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图4-14 3.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12cm处移动的过程中()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距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4.初三毕业时,要摄影纪念,全班合影后,用同一胶卷改拍个人校园纪念照时,应该( )A.把照相机离人近些,同时缩短暗箱的长度B.把照相机离人近些,同时增大暗箱的长度C.把照相机离人远些,同时缩短暗箱的长度D.把照相机离人远些,同时增大暗箱的长度5.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从高空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航空摄影,若使用照相机镜头焦距为50 mm,则底片与镜头距离为( )A.100 mm以外B.恰为50 mmC.50 mm以内D.略大于50 mm 6.有些年龄较大的同志在看书或看报时,需带上老花眼镜(老花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而他们在看较远处的物体时 (如走路等)都要将老花眼镜摘下来,这是因为()A.不习惯 B.为了爱护眼镜C.远处景物通过老花镜更看不清楚 D.以上说法都不对7.用照相机拍照片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要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镜头要用凸透镜,人要离镜头很近,B.因为要得到正立、缩小的虚像,所以镜头要用凹透镜,人要离镜头很近C.因为要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镜头要用凸透镜,人要离镜头较远D.因为要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镜头要用凹透镜,人要离镜头较远8.人眼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图甲所示表示的是来自远处的光经小丽眼球折光系统得光路示意图。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 第四章第4节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选择-填空-作图题 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第4节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一、选择题1.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已A.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答案:B2.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光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小强眼睛的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B.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C.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D.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答案:B3.关于透镜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B.照相时,被拍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C.较小的文字通过投影仪可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实像D.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物体到物镜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答案:B4.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C.所成的像是实像D.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答案:D5.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
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
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A.变小B.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答案:A6.今年6月6日端午节,小玲在爷爷家看到伯父的眼镜很漂亮,于是她拿着伯父的眼镜靠近“早餐饼干”的包装盒,看到了如图的情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镜片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用来矫正远视眼B.该镜片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用来矫正近视眼C.伯父的近视眼,不戴眼镜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后D.伯父是远视眼,不戴眼镜看近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前答案:A7.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课练(含答案)——4.4照相机和眼睛 视力的矫正 巩固提优

(3)小明同学所佩戴的眼镜的焦距是________.
23.人类的眼睛
眼睛山峦、近在眼前的物体,都能在眼睛中成像.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当被观察的物体到眼睛的距离发生变化时,眼睛的睫状肌可以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使物体所成的像总能落在视网膜上.当晶状体变得最扁平时,眼睛能看清最远点,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当晶状体凸起程度最大时,眼睛能看清最近点,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在10cm处.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4.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B.图②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C.图①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D.图②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12.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____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________,因此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需要用________矫正.
13.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16.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_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________,因此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需要用________矫正.
八年级物理上册:4.4“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过关检测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过关检测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如图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2 . 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导致青少年未老先衰,新型疾病“手机老花眼”患者剧增,患者主要表现为观察近处物体不清晰。
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和矫正方法是(1).(2).(3).(4).A.(1)(3)B.(1)(4)C.(2)(3)D.(2)(4)3 .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坐井观天B.杯弓蛇影C.海市蜃楼D.一叶障目4 . 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照相机,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的镜头5 . 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照像时,相机底片上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C.用放大镜看中国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D.放映幻灯片时,幻灯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6 . 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A.远视眼的矫正是配戴合适的凸透镜B.在岸上看到水中的白云是光的折射现象C.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D.烛焰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以速度v从1.2f处匀速运动到1.9f处(f为焦距),这段时间内像移动的速度为v′,则v′>v7 .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太阳光射进树林B.手影的形成C.雨后彩虹的形成D.利用镜子扩大视野8 .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B.路边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这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C.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D.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呈红色,这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引起的9 . 图中分别画了眼睛看近处和看远处的各两种光路,在A、B、C、D四种光路中,图()描述了近视眼的情况B.看近处的物体A.看近处的物体D.看远处的物体C.看远处的物体10 . 下列关于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B.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D.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11 . 下列实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变弯”了B.湖边垂柳在湖面形成美丽的倒影C.人在路灯下行走,地面上会出现人的影子D.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间隙,在地面形成圆斑12 . 下列现象中成虚像的是()A.看电影时银幕上的像B.小孔成像C.眼睛在视网膜上成的像D.照镜子时平面镜中的像13 .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早晨起来,照镜子,发现远离镜子时,在镜中成的像越来越完整,说明镜中的像随物距在变小.B.物理老师带的眼镜是凹透镜,这是因为近视眼的发散能力太强.C.夏天,太阳照射到马路边建筑物的玻璃幕墙上,站在马路上看玻璃幕墙很刺眼,这是光的反射.D.夏天到了,不要到河塘去游泳,因为水面越平静,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我们会形成水很浅的错觉.,14 . 中学生饮水时常用的饮料瓶的体积约为()A.550厘米3B.5500毫升C.55升D.5.5米315 . 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眼镜、奶奶的老花眼镜、爸爸的墨镜及妈妈的平光眼镜如图下图所示,则奶奶的眼镜是下列图中的()A.B.C.D.二、填空题16 . 如图甲所示是近视眼或远视眼成像示意图,其中属于远视眼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形成甲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_______(选填“厚”或“薄”).折光能力太弱;乙所成的像在视网膜________(选填“前”或“后”),乙图的情况需要佩戴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加以矫正。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后辅导专练:4.4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例题与练习

第四节 照相机、眼睛 视力的矫正【例题选讲】【例1】根据你学过的眼睛的知识,你认为做眼保健操可以防治近视的原因主要是什么?精折与解答 人眼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眼球内睫状肌能改变晶状体的形状来实现的。
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也可会聚在视网膜,若长时间看书,睫状体处于疲劳状态,特别是看书姿势不正确,会使睫状体长时间收缩、晶状体长时间变厚,就使它们失去弹性而形成近视。
通过做眼保健操,能缓解睫状体和晶状体的疲劳,使它们保持活力和弹性及柔软性,就能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
说明 学习眼睛的知识最终是让同学们通过知识的理论依据,正确地用眼,科学地保护自己的眼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例2】取一副老花眼镜,如何简便地测出镜片的度数?精析与解答 取出镜片,让它正对太阳光,在后面用一硬白纸片作光屏,移动白纸片的位置,直到后面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点。
测出这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是镜片的焦距f 镜片的度数就是 =f1×100 说明 无论是近视眼镜还是远视眼镜,都应科学地在专业配镜店中根据眼睛的实际情况配置,本题只是粗略测量,不能作为选择镜片的依据,此外还可根据老花镜片的成像特点测量焦距。
【例3】照相时发现只能照上半身,怎样调节才能照到全身像呢?精析与解答 在同样大小的底片上照了一张半身像后,再照全身像,像变小了,也就是说照了半身像后要将人的像缩小,这时应让人离照相机远些,在取景圈中获得一个全身像。
同时又要进行调焦,使镜头向内缩,减少镜头到胶片的距离,调好焦后即可照到全身像。
说明 本题考查学生对照相机的使用经验,要求学生平时多留心,多总结方法,同时根据这个现象还可猜想凸透镜像的一些特点:远处的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在光屏上成的像会大,像离凸透镜变远。
【例4】使用投影仪时,胶片在屏幕上的投影太小了,教室后面的同学看不清晰,要想屏幕上的投影变大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将镜头向下调,屏幕离投影仪近些B.将镜头向下调,屏幕离投影仪远些C.将镜头向上调,屏幕离投影仪近些D.将镜头向上调,屏幕离投影仪远些精析根据投影仪中光路图可以看出,镜头越往下移,透过镜头光心的光线就越发散,投影片通过凸透镜成的像就越大,但若只调节镜头像虽然变大了,同时变得模糊了,所以还要增大投影仪和屏幕间的距离。
《第四章四、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作业设计方案-初中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初中物理课程《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深入理解照相机的基本原理和眼球的视觉系统,掌握视力矫正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中关于照相机工作原理和眼球视力的相关内容,理解光线传播、透镜成像等基本概念,掌握近视、远视等视力问题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2. 观察与思考观察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照相机,理解其镜头、光圈、快门等部件的作用,并思考这些部件与眼球结构之间的相似性。
同时,思考近视和远视对视觉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调整透镜来矫正视力。
3. 动手制作利用废旧物品(如纸盒、透明塑料片等)制作一个简易的“眼球模型”,展示光线从物体出发经过透镜后成像的过程。
要求模型结构合理,操作简便。
4. 案例分析分析两个典型视力矫正案例(如近视眼矫正前后对比),理解视力矫正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案例中的现象。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要求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做好笔记,理解并掌握相关概念和原理。
2. 观察与思考要求学生需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照相机和眼球结构,思考其中的联系和差异,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思考过程。
3. 动手制作要求制作的“眼球模型”需结构清晰、操作简便,能够准确展示光线传播和透镜成像的过程。
制作过程中需注意安全,不得使用危险物品。
4. 案例分析要求学生需从多个角度分析案例中的现象,理解视力矫正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同时需结合自身情况,了解自己的视力状况及矫正方法。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理论学习情况、观察与思考记录、制作的模型质量、案例分析报告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包括对概念的理解程度、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实践操作的规范性和创新性等。
照相机与眼球_视力的矫正_(扬州沈健)

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
扬州市梅岭中学 沈 健
活动:检测视力
1
2
3 4 5 6 7 8 9
活动:了解眼球结构
请你对照图片,认识眼睛的结构与特征。
活动:探究晶状体的厚度变化对成像的影响
像去哪儿了?
正常眼
晶状体
活动:尝试用各种方法将清晰的像移到视网膜上
活动:尝试用各种方法将清晰的像移到视网膜上
1.远视眼的像落在哪里? 2.应该佩戴什么透镜矫正? 3.远视眼能用激光手术治疗吗?
拓展:眼睛与照相机
它们成的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本课小结 看不清
清晰的像不在视网膜上 像在视网膜前(近视) 像在视网膜后(远视)
看清
清晰的像在视网膜上 佩戴凹透镜 佩戴凸透镜
关爱眼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展望视界
作业:1.利用多渠道搜索保护视力的方 法,并学会使用。 2.回家观察照相机,简单掌握它的 使用方法。
你有哪些方法?请说出你的方法。
活动:尝试用各种方法将清晰的像移到视网膜上
激光角膜治疗技术,是用角膜刀将角膜表层 的部分组织予以精确去除,以此改变角膜前表面 的形态,调整角膜的屈光力,使外界光线能够准 确地在眼底会聚成像,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活动:尝试用各种方法将清晰的像移到视网膜上
请你用类比的方法,讨论以下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照相机与眼镜 视力的矫正 练习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永州)透镜在我们的生
2.图3是陈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
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 )
A .远视眼 凸透镜
B .远视眼 凹透镜
C .近视眼 凸透镜
D .近视眼 凹透镜
3.有些年龄较大的同志在看书或看报时,需带上老花眼镜(老花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而他们在看较远处的物体时 (如走路等)都要将老花眼镜摘下来,这是因为( )
A .不习惯
B .为了爱护眼镜
C .远处景物通过老花镜更看不清楚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4.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 ,小刚用它 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 处向12cm 处移动的过程中( )
A .像变大,像距变大
B .像变大,像距变小
C .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 .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5.(2013•湘西州)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 )
6.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的原理与如图5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
A .照相机
B .老花镜
C .幻灯机
D .放大镜
7.有一物体离凸透镜16cm ,在凸透镜的另外一侧得到一个放
大的像,那将凸透镜向物体靠近6 cm 时,光屏上不可能: ( )
A 、倒立放大的像
B 、倒立缩小的像
C 、倒立等大的像
D 、不成像
8.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倍焦距之外逐渐向凸透镜靠拢的过程中,光屏上所成的像将( )
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9.下列有关凸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没有光屏,眼睛无论在什么位置都不能看到物体经凸透镜折射后形成的像
B 、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C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而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总是缩小的
D 、凸透镜既可以成正立的像,也可成倒立的像、
图3
10.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放大的像,如果在凸透镜上沾一个小黑点,则光屏上()
A、没有黑点的像
B、一片漆黑
C、有一个放大的黑点像
D、有一个缩小的黑点像
11.5月12日上午,央视5台直播了“中国万达”2013黄河口(东营)国际马
拉松赛。
此次比赛首次启用航拍,向国内外全方位展示赛事盛况,展现了
东营市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发展成果。
已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
镜,航拍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
关于航拍成像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大、正立的实像B.放大、倒立的实像
C.缩小、正立的实像D.缩小、倒立的实像
12.图2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
其中凸透镜是
13.初三毕业时,要摄影纪念,全班合影后,用同一胶卷改拍个人校园纪念照时,应该()A.把照相机离人近些,同时缩短暗箱的长度 B.把照相机离人近些,同时增大暗箱的长度C.把照相机离人远些,同时缩短暗箱的长度 D.把照相机离人远些,同时增大暗箱的长度14.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从高空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航空摄影,若使用照相机镜头焦距为50 mm,则底片与镜头距离为 ( )
A.100 mm以外
B.恰为50 mm
C.50 mm以内
D.略大于50 mm 15.用照相机拍摄水池底部的物体,若照相机位置不变,比较池中有水与无水两种情况,则有水时()
A.暗箱应略短些,所得的像也略小些B.暗箱应略短些,所得的像也略大些
C.暗箱应略长些,所得的像也略大些D.暗箱应略长些,所得的像也略小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6.人眼结构中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像.人眼观察物体最清晰而又不易疲劳的距离,叫做明视距离.根据老花眼的结构可判定,老花眼的明视距离(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正常人眼的明视距离.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______________些(选填“强”或“弱”).
17.小强用焦距一定的照相机拍摄景物.若他将照相机远离被拍摄的景物,景物在底片上所成
的清晰的像将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王老师在课堂上,看近处课本时要戴上眼镜,观察远处同学时又摘下
眼镜,这样戴上摘下,非常不方便。
王老师的眼睛是_________(近视、
远视)眼,可以用_________镜来矫正。
小凡将一种新型眼镜送给了老师,
如图3所示,镜片A区厚度相同,B区可以矫正视力,现在王老师可以通
过________区看书,通过________区看同学,再不需要频繁戴上摘下眼镜。
F F F F 19. 在图13 所示的四幅小图中, 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图, 其矫正做法是____图。
20.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
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 ,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10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10cm 的是图_______,模拟近视眼的是图_______。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____________图。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
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 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 ,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_________ 0.05mm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_______作用(选填“会聚” 或“发散”)。
21..谷歌公司推出了一款“谷歌眼镜”,它是一个戴在眼睛上的微型电脑,如图所示:使用时要盯着眼前12mm 处的镜片屏幕,上网阅读、观看视频等。
它的推出让人惊
叹科技的进步,但也带来诸如电磁辐射等负面影响,长期使用不会导致
近视,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方”或“后
方”),需要配戴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
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1)如图甲,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_______(上/
下)调整。
(2)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 时,能成
倒立、_______的实像;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
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左/右)移。
(3)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
在凸透镜前(如图乙),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
向_____(左/右)移。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12分)
23.
中画出折射光线、在
(b)图中画出入射光线。
图8 (a) (b)
24.画出下列各图中光线经过玻璃砖的光路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1分)
25.小明站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改变)对着无锡著名景点——锡山先后拍摄了两张照片甲和乙,如图所示.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与透镜的焦距有何关系呢?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
(1)小明找来了一些凸透镜, 但不知道它们的焦距,请你为他提供一种测量透镜焦距的方法.(可画图说明)
(2)测出凸透镜焦距后,小明先后选用了三个焦距分别为15cm 、10cm 、5cm 的凸透镜,在保持物距始终为35cm 的情况下依次进行实验,发现所成的像越来越小.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小明在拍摄哪一张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
(3)在探究过程中,小明总是让物距保持不变,请你说出他这样做的理由.
26.(2013•锦州)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如图,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
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
(2)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的
目的是 .
(3)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25cm 时,在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常用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4)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应该向 透镜方向移动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甲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