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战战败并非无条件投降
1945年日本战败 日军主战派是如何拒绝投降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1945年日本战败日军主战派是如何拒绝投降的?导语:在日本宣布投降之前,国内的主战派分子异常活跃,以陆军大臣阿南惟几为首的陆军将领,一直拒绝投降。
甚至在日本宣布战败之后,还有不少顽固在日本宣布投降之前,国内的主战派分子异常活跃,以陆军大臣阿南惟几为首的陆军将领,一直拒绝投降。
甚至在日本宣布战败之后,还有不少顽固的右翼分子抱着残存的念想,试图复兴军国主义。
日本内部各执一词军方拒绝投降1945年8月15号,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而在此前的一个星期里,主战与主和两派各执一词,即便召开了多次会议,仍争论不休。
其中,以时任陆军大臣阿南惟几的军方,主战情绪高涨,态度最为坚决。
陆军大臣阿南:主张本土作战的狂热分子阿南惟几,是好战的狂热分子,曾担任过侍从武官和陆军航空总监。
1940年至1945年,中日双方在湖南境内展开了反复的拉锯战,期间,时任11军司令的他先后指挥了两次长沙作战。
另外,他还公然违反日内瓦公约,先后在山西、长沙、宜昌等地作战时一再使用毒气,造成数以万计的伤亡。
1945年,在铃木贯太郎担任首相时,他担任陆军大臣一职,由于陆军是日本的支柱,因此,阿南惟几更是试图发动政变,反对投降,是主张“本土作战”的狂热中坚分子。
在天皇宣布投降之后,选择了切腹自尽。
9月9日受降仪式冈村宁次拒绝交军刀除了阿南惟几之外,另外一位时任驻华日军最高指挥官的冈村宁次,也是对日本投降拒不承认。
冈村宁次,是侵华战争的主要战犯,制造了1927年“五·三”济南惨案,1932年“一·二八”事变等多起侵华事件,生活常识分享。
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二战的终结
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二战的终结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二战的终结二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场战争,也是全球性的战争。
而日本的无条件投降则标志着这场战争的终结。
下面将对二战末期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和过程进行全面剖析。
一、战争的背景和局势二战开始后,日本迅速扩张势力,并与盟国展开激烈的战斗。
然而,在1942年后,随着盟军进攻日本所占领地区,日本处于逐渐被孤立的境地。
二、原子弹的投放1945年8月,美国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并在广岛和长崎两座城市实施了原子弹袭击。
这两次原子弹爆炸,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破坏,日本政府深感压力。
三、苏联的参战1945年8月8日,苏联宣布对日本宣战,并开始对日本境内发动全面进攻。
这使得日本感受到敌人的强大压力。
同时,苏联还签署了中美英的《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
四、皇室和内阁的辩论日本皇室和内阁对于是否接受无条件投降存在分歧。
一方面,有人认为继续抵抗可以保护日本的尊严;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无条件投降是保护国家利益的最佳选择。
五、天皇裕仁的决定1945年8月15日,天皇裕仁在广播中宣布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无条件投降条件。
这一决定标志着日本战争结束,为战后的重建奠定了基础。
六、无条件投降的后果日本的无条件投降给日本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不仅战争造成的破坏巨大,还面临着战争罪行的审判和国际社会的非议。
战后,日本通过和平建设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的第一个科技大国。
总结:二战末期,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意味着战争的终结,给日本带来了惨重的损失,同时也为战后的和平重建提供了契机。
这一历史事件对于我们今天的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日本无条件投降标志是什么
二战日本无条件投降标志是什么作者:蔡元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6年第13期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中关于二战日本无条件投降问题的表述,几乎无一例外的以1945年8月14日日皇签署的《停战诏书》及8月15日的“玉音放送”为标志。
笔者认为,此种论点过度抬高了8月14日《停战诏书》及8月15日“玉音放送”的地位,属于“玉音终战论”。
按此逻辑,如果日本不宣布停战,战争就会继续,正是因为日本宣布停战,战争才会结束,那日本就从一个侵略者变成了一个和平缔造者。
可事实如此吗?意、德无条件投降后,尽快而彻底地击败日本军国主义便成了各盟国的首要目标。
1945年,5月9日上午,美国总统杜鲁门就德国投降问题发表声明指出:德国投降只是一半的胜利,我们还必须不停顿地对日本作战,直至它无条件投降。
战局恶化引发的心理恐慌和美国无条件声明的威慑作用,推动日本统治层的决策朝投降议和方向转化。
但出于对战后处罚的担忧和维护国体的固守,日本统治层力谋妥协和平,刻意回避战败地位,希望仍与日本保持中立关系的苏联政府出面调停,使日本获得有别于德国的“体面的和平”。
1945年6月,日本决定派以前首相近卫为特使的使团赴莫斯科,争取苏联出面调停,并请求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同意接见近卫率领的使团。
7月,波茨坦会议期间,苏联立即向盟国通报了日本请求斡旋的情况。
7月18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拜访斯大林时,认为苏联不必理会日本的要求,斯大林采纳了这一建议。
当天,苏联副外长洛佐夫斯基通知日本驻苏联大使佐藤:苏联政府不清楚近卫的任务属于何种性质,不可能对近卫使团赴苏联问题作出明确答复。
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领袖联合发表《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公告敦促日本政府:“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以此种行动诚意实行予以适当之各项保证,”,并警告说“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
然而,日本政府对此公告竟采取所谓的“默杀”政策。
日本投降的时间是几月几日
日本投降的时间是几月几日
日本无条件投降是1945年8月15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
1945年9月3日,中国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3天,并从第二年开始以每年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1951年,新中国重新将抗战胜利纪念日定在了每年的9月3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观。
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成为抗战的最强音和主旋律: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勤劳勇敢,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自强不息,开拓创新。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中国抗战的胜利创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
国的奇迹,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
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有力地维护了世界和平。
美媒体:日本背叛投降书,钓鱼岛应归还中国
日本正式投降的文件熊玠说,日本今天在与中国相关钓鱼岛纠纷中,还振振有词地说钓鱼岛是1972年美国连同冲绳(即原琉球)一并“回归”日本的。
“试问,钓鱼岛从来不曾是日本的领域,而且钓鱼岛也绝不是琉球的一部份,何来'回归'之有”?《波茨坦公告》指出,日本投降后,其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
熊玠表示,1943年11月26日,中﹑美﹑英签订的协议《开罗宣言》与现代时局直接有关,要求日本须放弃它一切窃据的岛屿与领土。
这项要求在1945年7月26日签订的《波茨坦公告》和1951年的《旧金山对日和约》均一再重复。
而这些领土与岛屿包括了硫球﹑台湾﹑澎湖﹑钓鱼岛。
熊玠认为,日本企图通过多种方式证明钓鱼岛是日本的,但仅是按照《波茨坦公告》的协议来看,日本1945年就没有按照《波茨坦公告》规定,将钓鱼岛交出还给中国,就已经违背了它在投降书上签字的承诺。
这位纽约大学着名的国际法教授表示,我们有必要强调,《波茨坦公告》以后,三个盟邦并没有同意多划归任何其他领域如钓鱼岛给日本。
所以,日本即使再强词夺理也没用,在国际法上这一关,日本就通不过。
钓鱼岛归还中国是战后安排日本不服也得执行。
最近安倍晋三利令智昏,在保守右翼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自从他穿上了作战服,登上日本最先进的“10式”坦克,已经是在绑架日本民意,把日本强拉上了重新武装的道路。
他在日本“主权日”高呼“天皇陛下万岁!”这是历届日本首相都没有敢喊的口号。
他穿上飞行服登上“731”号飞机,这就是在揭中国人民难以愈合的伤疤。
他在“七七事变”纪念日,扬言对日本近代史感到骄傲自豪,这就是在向亚太人民挑战。
他说要对侵略问题重新界定、重新解释,这就是要翻历史旧案。
他以历史和国际法为依据,说钓鱼岛是日本的,这就是睁眼说瞎话。
安倍自以为得计,认为他的对华强硬姿态将会给自民党参议院选战拉票,殊不知,这是一剂票箱毒药。
日本选民在吞下这剂毒药后,虽然会有暂时亢奋,但最终会自食苦果,中日外交关系将难以修复,中日贸易将陷入低迷,中日民众情感将进一步撕裂。
日本投降签字二战全面结束
日本投降签字二战全面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天皇裕仁于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亲笔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正式宣布日本在二战中的投降。
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结束,为世界带来了和平与希望。
本文将介绍日本投降的背景及其意义,以及签字仪式的具体细节。
一、日本投降的背景二战期间,日本是同盟国轴心国之一,与德国和意大利组成了极右翼的轴心国阵营。
然而,战争的持续使得日本伤亡惨重,资源匮乏,经济崩溃,国力大幅下降。
此时,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已逐渐取得优势。
1945年,美国展开了对日本本土的空袭,包括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轰炸,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物质损失。
丧失了两座城市后,日本政府面临着庞大的国家危机和民众的压力。
同时,苏联也宣布对日本发动战争,以保护自己的利益。
战争形势对日本非常不利,国家元首裕仁天皇在军事、经济及政治上认识到了日本无法继续战斗下去的现实。
因此,日本政府决定向盟军投降,结束残酷的战争。
二、日本投降的意义日本投降对世界和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首先,日本投降使得世界二战正式结束,终结了全球长达六年的激烈战斗。
欧洲已在数月前夺取了胜利,日本的投降标志着全球范围内的和平恢复。
其次,投降解放了日本国民,使其免受战争带来的苦难。
战争期间,许多无辜的日本平民遭受了巨大损失,特别是在美国的空袭中。
日本的投降意味着终止了空袭和军事行动,使日本人民能够重建家园。
第三,投降让日本开始实现战后和平与民主的重建。
二战结束后,日本在盟军的协助下进行了结构性变革,成为一个民主、和平、现代化的国家。
投降给了日本一个机会,摆脱极端主义,追求发展和繁荣。
三、签字仪式的具体细节1945年9月2日,日本天皇裕仁亲自前往美国战舰密苏里号,参加了投降的签字仪式。
仪式在日本海军舰队的面前举行,旨在展示日本政府真正的投降决心。
当天,盟军最高指挥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和其他各国代表出席了仪式。
二战:日本天皇真的无罪吗
昭和天皇在位62年,终年88岁,生前备受争议,死后却备极哀荣。
如果从盖棺论定的角度说来,这位天皇在战后的“洗白”不可谓不完美。
然而,对于这位天皇的评价究竟是怎样的,人们心中自有一杆秤。
1964年10月10日,东京国立体育场,日本天皇裕仁宣布第18届奥运会开幕,短短不到二十年间,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这位天皇在二战中的表现。
8月27日,针对中国新华社的评论文章要求日本天皇就过去的战争道歉一事,日本外务省以“对陛下非常失礼”为由向中方提出了交涉。
这一罕见的强硬口吻,让不少中国人感到一惊。
身为日本发动战争时的国家元首,昭和天皇在战后却继续统治日本达44年之久,更在死后倍享哀荣。
昭和天皇到底是傀儡还是元凶?向天皇问责,又为何成为了日本人讳莫如深的“禁句”呢?麦克阿瑟的“美丽误会”说起日本天皇对于战争罪责的认识,有一段不得不提的公案——也许在美国人眼中,昭和天皇裕仁在战败之初就已经正式就战争做过道歉了。
只不过这句道歉到底是否真实,其实十分可疑。
1945年9月27日,在驻日美军司令麦克阿瑟的要求下,被日本神话为“现世神”的裕仁不得不屈尊前往美国驻日本大使馆拜见麦克阿瑟。
据麦克阿瑟后来回忆,会见过程中,裕仁显得十分紧张,在握手后对麦克阿瑟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使得国民进行了战争,对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全部决定和行动负有全部的责任,这次来访就是把我自己交给您,以及您所代表的诸同盟国进行审判。
”在回忆录中,麦克阿瑟是对裕仁这段相当于“主动认罪”的发言表现出了相当的好感,甚至觉得天皇有点贵族范儿。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这段给天皇脸上贴金的佳话,却偏偏没有在日本人自己的记录中出现,根据随行翻译奥村后来给外务省提交的报告,裕仁当天到访后跟麦克阿瑟扯了一通有的没的,甚至连兴趣爱好都谈到了,但唯独没提战争罪责问题。
那么,天皇到底有没有在第一时间主动认罪呢?此事最终在麦克阿瑟回忆录的原版笔记被公开后才真相大白。
根据上面的记载,裕仁一开始是这么说的:“袭击珍珠港是在宣战之前,但那不是我的意愿,我被东条(指时任首相的东条英机)骗了。
日本投降:无条件还是有条件
日本投降:无条件还是有条件?2014-08-14 10:43来源:共识网-作者赐稿作者:黄力民1945年日本的情形是国土被占领,军队全部缴械、解散,战争根源(物质的、制度的)被强行铲除,还谈什么国家没有投降?天皇与政府还存在是不错,但已不是它的本来意义,日本最高权力属于麦克阿瑟的盟军最高统帅部。
1945年7月26日美、中、英三国《波茨坦公告》发布,实即对日本的最后通牒。
同时,强大的军事压力持续不断,美国陆航的B-29远程轰炸机、海军的舰载机每天出动攻击日本本土,再加上两枚原子弹、150万苏军围攻日本关东军,这才有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
这20天的曲折过程,约翰.科斯特洛《太平洋战争1941-1945》(东方出版社1985年)有生动描述:“日本的因循拖沓,俄国的装聋作哑和美国的不耐其烦,形成了这种局势”。
“日本的因循拖沓”在于:主战派、主和派本来就相持不下,日本又有特殊的权力结构,最高当局除天皇、内阁、大本营外,还有内宫、皇族、重臣、枢密院、元帅府、军事参议院参与,决策程序极其繁琐。
“俄国的装聋作哑”在于:苏联既与美、英是对德作战盟友,又与日本保持中立关系,其政治取向难以捉摸。
苏联迟迟没有对日宣战,不排除可能作为盟国与日本之间的调停人,以获得更多利益。
“美国的不耐其烦”在于:战争消耗巨大,前线官兵处于疲劳与危险之中,还得担心民众与国会可能滋生不满情绪。
二战结束最后阶段的种种意外情节,演成后世不尽话题,其中之一就是称日本不是无条件投降,美国背着其他盟国给了日本好处。
如果“无条件投降”指投降条款完全由战胜国确定,战败国只能接受、不能谈价,促令日本投降的条款源自美、中、英三国《开罗宣言》与《波茨坦公告》,日本当然就是无条件投降了。
几个关键历史文件中都是这样表述的,例如:《开罗宣言》最后一句“我三大盟国将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战争,以获得日本之无条件投降。
”早在1943年就定下了无条件投降的基调。
《波茨坦公告》第13款“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中的日本投降
抗日战争中的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发生了,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一天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的结束,也是全世界二战的终结。
本文将回顾抗日战争中的日本投降,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一、日本投降的背景二战爆发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国共两党联合抗击日本侵略。
各地的抗日力量不断壮大,日本在中国战场上遭受了严重的打击。
此时的国际形势也对日本不利,盟国在欧洲和太平洋开展了反攻,日本面临巨大的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投降成为必然的选择。
二、日本投降的过程1945年7月,美国在德黑兰召开的波茨坦会议上发表公告,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
然而,日本当时并未正式回应,而是继续拖延。
直到8月6日,美国在广岛释放原子弹,随后又在8月9日在长崎释放,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破坏。
日本政府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被迫接受了无条件投降的条件。
三、日本投降的原因1. 战争局势不利:日本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无法继续支撑战争。
2. 原子弹的威慑:美国使用原子弹向日本轰炸,造成了巨大的伤亡,这对日本的战争能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内部崩溃:日本国内战争厌倦,战争负担沉重,社会和经济状况岌岌可危,使得日本政府无法坚持下去。
四、日本投降的影响1. 战争结束:日本投降标志着二战的正式结束,全世界进入了和平时期。
2. 反法西斯思潮:二战期间,法西斯主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日本投降使得人们对反法西斯主义的思潮得到了提升。
3. 中国解放:日本投降后,开创了中国解放的新局面,标志着中国从长期的抗战转向了解放战争。
这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抗日战争中,日本的无条件投降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它不仅是战争的结束,更是和平的开始。
我们应该牢记这段历史,珍视和平,共同追求人类的幸福与发展。
二战时期同盟国_无条件投降_条款的制定和实施
二战时期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条款的制定和实施倪学德(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聊城#"#$"!)民族与民族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美’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陈峰译%北京:三联出版社,)!!*%&*’现代化理论的演进历程%+,,-.//000%1+234%567%13/1+2839:9/;+<43,2/#*"=#>%+,?中国网,#$$@A )A #)%&>’张吉炎%从民族主义于现代化的关系看民族主义的归宿&B ’%世界民族,)!!C D #E %&C ’&美’沃勒斯坦%作为一种文明的近现代世界体系&B ’%国外社会学,)!!)(")%“无条件投降”条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代表同盟国提出的对于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必须实行不附带任何保留条件的投降原则。
它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这是同盟国第一次正式提出自己所追求的战争目标,打破了通过外交途径与德、意、日谈判的任何企图。
“无条件投降”条款的提出,基本上受到了广大同盟国家的欢迎,鼓舞了世界人民对法西斯国家作战的士气。
一)!=@年)月)=日至#@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卡萨布兰卡举行了为期C 天的会谈。
会谈最主要的决策之一是宣布轴心国必须“无条件投降”的条款,这个条款是罗斯福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的。
罗斯福根据事先准备的讲稿对记者说:“总统和首相在全盘考虑了世界大战的局势之后,比以往更加确信:只有彻底摧毁德国和日本的战争威胁力量,世界才能恢复和平。
……摧毁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的战争力量就是说要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无条件投降。
那将意味着合理地保障未来的世界和平。
这并不是说要消灭德国、意大利或日本的人民,而只是说要消灭这些国家的以征服和镇压他国人民为基础的哲学。
日本二战投降不是"无条件投降"
日军 当 “ 守备 队 ” , 日本 未 改 变 原 有 政 府 ,最 重 要 的 战 犯 未 受 追 究 ,拆 除 可 供 军 事 所
用 的 重 工 业 、对 受 害 国 赔 偿
“ 日本投 降 ”被 偷换 成
“ 日军投 降”
原 驻 日大 使 格 鲁 为 首 的 “日
等 更 被 美 国 一笔 勾 销 ,这 与
人 的 生 命将 为侵 华 日军 殉 葬 。 按美国 1 9 4 5年 夏天 制 定 的 计
件 ,牺 牲 军 部 一 班 人 来 结 束 勒 斯 则表 示 在 “ 无 条件 投 降 ”
战 争 ,以 保存 元气 。 的 名 义 下 ,可 保 留 天 皇 制 。
仍 希 望 苏 联 出 面 调 停 ,再 去
战 争 结 束 前 日本 实 行 的
为什 么要一 再美 化过去 的侵 索 里尼 的作 用 如何 f l g t L 7
是 天 皇 制 军 国 主 义 ,天 皇 身
东 条英 机称 不上 “ 三 元 凶” 兼 陆 海 两 军 的 统 帅 (日本 没 有独立的空军 ) , 首 相 、 陆 相 、海 相 都 无 统 军 权 ,对 外 所 有大 的军 事行动 乃至 “ 终
讨 价 还 价 ,就 不 会 是 “ 无 条
件” 。
已 有 松 动 。 当时 , 日美 驻 瑞
士 的 代 表 经 常 在 昏 暗 的 洒 店 角落 或 无 人 的 树 林 问 交 谈 媾 和 条 件 ,藤 村 义 良说 明 最 大
1 9 4 5年 5月德 国 投 降 时 , 日本 本 土 还 未 攻 进 盟 军 一 兵
划 ,因 有 两枚 原 子 弹 已投 出 ,
方 能 在 东 京 湾 登 陆 。美 军 还 认 为 即 使 进 行 核 攻 击 ,也 会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日本投降与战后安排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日本投降与战后安排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日本投降和战后的安排是一个关键的时刻。
本文将探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日本投降和战后安排,并分析其对中国和国际格局的影响。
一、日本投降在二战的最后阶段,随着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战败,中国抗日战争逐渐形成主动局面。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发表《玉音放送》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结束了长达8年的战争。
日本投降后,中国各抗日战场的抗日军民和政府开始恢复秩序,重建社会经济。
中国人民表示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坚决抗议,并开始为战后安排做准备。
二、战后安排1. 中国战果确认与领土恢复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重大的战略胜利,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战后,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国际社会确认中国在战争中的战果,并争取恢复失地。
1945年12月,中、美、英、苏四国签署《波茨坦公告》,确认中国在战后将收复台湾、澎湖群岛等日本侵占领土。
2. 日本战犯审判与赔款支付作为战胜国之一,中国要求对日本战犯进行国际审判,并要求日本对中国进行赔款支付。
1946年,中国政府成立了战犯审判组织,对战争罪犯进行了公正的审判。
同时,中国与其他战胜国一起,通过国际合作机构组织了对日本的战争赔款支付。
3. 国际影响力与联合国地位中国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战后,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得到提升,获得了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席位,并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
中国借此机会积极参与全球事务,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4. 和平稳定与国内建设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为国内带来了和平与稳定。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建设。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战争的废墟上实现了国家的繁荣与复兴。
三、影响与启示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日本投降和战后安排对中国和国际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中国在战争中的表现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可和尊重,为中国在战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历史上的今天(8月30日)
历史上的今天(8月30日)1945年8月30日,日本二战战败,签署《日本无条件投降书》。
这一天,被誉为历史上的今天,标志着二战的终结。
二战爆发于1939年,是一场持续了6年的全球战争。
日本则在1937年侵略中国,滥杀无辜,掠夺资源,残害平民。
日本在战争中对中国、亚洲及其他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伤亡。
日本在战争初期凭借其先进的军事技术和强大的军队,连续取得了许多胜利。
然而,随着战争进入中后期,盟军逐渐扭转局势,发动了一系列的反攻战役。
在欧洲战场,盟军从诺曼底登陆开始,逐渐推进到德国本土;而在亚洲战场,美国等盟军进行了一系列的太平洋岛屿战役,逼近日本本土。
日本的无情侵略行径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和抵制,各国纷纷加入战争,建立起以美、苏、英、中等国为核心的盟军。
而日本则依靠其残暴的军事统治、殖民主义政策和不断投入的军队与资源,进行顽强抵抗。
然而,到了1945年,日本的战争形势已经无法扭转。
废墟满目的东京,人民生活的困顿,战争带来的难以承受之痛的压力使得日本军国主义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境地。
盟军强大的攻势使得日本无法再承受更多的压力。
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日本军国主义被迫作出了无条件投降的决定。
1945年8月30日,日本天皇裕仁亲笔签署了《日本无条件投降书》,正式宣布日本在二战中的投降。
这一事件被视为二战的正式结束,给予了受战争蹂躏的世界以和平的希望。
日本的投降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它不仅意味着二战的结束,也标志着日本军国主义的失败以及和平与发展的机遇的到来。
日本在投降后,经历了一系列的战后重建和宪政改革,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大国之一。
然而,我们也应该铭记历史,警惕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力。
二战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而今天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我们应该以和平和发展为目标,共同努力,防止类似的灾难再次发生。
历史上的今天,即8月30日,象征着二战的结束和和平的到来。
让我们共同铭记并传承和平的重要性,为建设和谐稳定的世界而努力。
还原日本“无条件投降”历史真相
还原日本“无条件投降”历史真相作者:王建柱来源:《红岩春秋》2015年第08期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始终是反抗法西斯邪恶势力的亚洲主战场。
中国人民为最终战胜法西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1946年5月3日,中、美、英、苏等11国在日本东京开设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了发动二战的元凶之一的日本军国主义统治集团(史称“东京审判”)。
应该说,当时日本社会及国民总体上是认可“东京审判”的。
当时有一本题目为《远东国际军事审判公判记录》的书,序言的作者笹森顺造(后为自民党众参两院会长)写道:“远东国际军事审判公判记录是人类历史全面创新的伟大文献。
由野蛮向着文明、虚伪向着真实、不义向着正义、偏颇向着公正、隶从向着自由、报复向着祝福、侮辱向着爱敬、斗争向着和平、分裂向着协同,可以期待它是与把人类社会导向更高的幸福的文化生活相称的一个大宪章。
”审判开始后不久,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学部还成立了“审判研究会”。
时任早稻田大学法学部长、后为该校校长的大滨信泉先生在《远东国际军事审判研究》发刊词中说:“国民的每一人都应从国际正义的立场见证审判的进行,正视起诉提出的每一个犯罪证据,倾听每一句检察官的主张和辩护人的辩论,充分反省、改变认识、下新的决心,惟其如此,我们日本国民才能作为新的国际人重生,才会被新构想的国际社会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说,说国际军事审判的记录作为国民必读书绝非夸大。
”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右翼势力否认、歪曲和美化其侵略历史的谬论肆意泛滥,为军国主义战犯招魂的丑剧连年迭演。
不少国人总是不理解为何德国能深入反省历史,而日本却否认当年的侵略罪行。
要明白其中的原因,就不能不客观地回顾历史,对传统的“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宣传再作一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日本投降时,盟军还没有一兵一卒攻上其本土,天皇同意停止抵抗便有了讨价还价的余地日本的战败投降是有条件投降,而不是无条件投降,即在保留天皇制国体条件下的投降。
日本投降的条件
日本投降的条件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推进,日本的军事力量逐渐衰退。
尽管如此,日本政府对于投降条件仍表现出一定的坚决态度。
然而,在盟军持续对日本进行军事打击的情况下,日本最终不得不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本文将探讨日本投降的条件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1. 盟军无条件投降要求盟军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方,在对待日本的投降条件上采取了严厉的立场。
1943年首次在开罗召开的开罗会议上,盟军领导人明确表示只接受日本的无条件投降。
意味着日本需要在军事和政治上彻底接受盟军的指挥和掌控,没有任何条件或限制。
2. 原子弹爆炸1945年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城市破坏。
三天后,美国又在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
这两次原子弹爆炸彻底改变了日本政府对战争的态度。
日本政府意识到他们无力抵抗更多的原子弹袭击,迅速采取行动寻求结束战争。
3. 盟军的陆海空军威胁在日本投降前的几个月,盟军陆续在日本周边地区建立了重要的军事基地。
美国、英国和苏联的陆军、海军和空军在战略上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对日本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盟军的这种军事优势也促使日本政府重新评估他们的战争处境。
4. 内部政治压力部分日本政府高层和军事领导人已经认识到,将继续抵抗只会导致更大的破坏和无谓的牺牲。
他们开始承认在军事上打败盟军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而投降可能是避免更多日本人民伤亡的最佳选择。
5. 广大民众的苦难在战争的最后阶段,日本的经济崩溃和盟军的空袭给日本民众带来了难以想象的苦难。
食物和药品短缺,城市遭受大规模破坏,成千上万的平民丧生。
这些苦难迫使日本政府采取行动以保护日本人民免受进一步的痛苦。
在考虑以上条件后,日本政府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一决定结束了长达六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标志着日本开始进入战后重建时期。
虽然无条件投降是日本政府在艰难时刻做出的迫不得已的决定,但它为日本带来了和平,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战,日本是哪一天投降的?
二战,日本是哪一天投降的?作者:徐平来源:《百姓生活》2015年第09期经常有人问到二战中日本投降的准确日期,有人说是“八·一五”,有人说是“九·二”。
其实,这两个日子都不错,只是依据不同。
实际上,日本决定并宣布无条件投降,直到正式签署投降书,有一个过程,不是哪一天就完成的。
1945年8月10日,日本发出乞降照会1945年5月法西斯德国战败投降后,盟国在波茨坦会议期间发表了中、英、美三国敦促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
由于当时苏联还没有对日宣战,因此未签署公告。
7月26日晚上9时20分,《波茨坦公告》向全世界广播公布,正式告诫日本不要幻想以体面的方式宣布停战,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必须解散政府,将日本军队退出占领的殖民地,同时所有日军首脑都要接受军事法庭的审判。
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打击下,日军节节败退,一蹶不振。
1945年8月6日、9日,美军先后在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
8月8日,苏军对日宣战,9日晨发动进攻,迅速歼灭了侵占我国东北14年的日本关东军。
与此同时,已经和日本侵略军苦战8年的中国军队开始全线反攻,解放被侵占的国土。
1945年8月9日,就在苏军发动远东战役的当天,日本召开最高军事会议和御前会议,讨论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
经过激烈的争吵,裕仁天皇采纳了外相东乡茂德提出的方案,即在保存天皇制的前提下,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0日,日本政府通过中立国瑞士和瑞典,向苏、美、英、中4国政府发出乞降照会,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军投降,唯一要求是保留天皇制。
当日晚,日本乞降的电讯传到中国。
延安八路军总部于当日晚24时以朱德总司令名义发布的第一号命令开头即称“日本已宣布无条件投降……”可见日本乞降照会被认为是日本投降的第一个正式信号。
1945年8月15日,日本播放天皇“停战诏书”录音1945年8月14日,日本召开御前会议和内阁会议,于当日晚9时通过了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和方式的决定。
二战的错误常识:1945年日本投降并非“无条件投降”
当代兵器RAND GARDEN OF SCIENCE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
中国学界和媒体一直称日本接受《美英中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是“无条件投降”,甚至有称“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如此认识和表述,或更能彰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完全彻底的胜利,但并不完全符合史实。
一、战时盟国对日政策的变化1943年11月26日,中、美、英三国首脑发表的《开罗宣言》,明确提出:“三大盟国将继续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战斗,以获得日本无条件之投降。
”但是,三国1945年7月26日发表的《波茨坦公告》,其措辞与《开罗宣言》明显不同。
该公告第5条称:“以下为吾人之条件,吾人决不更改,亦无其它另一方式。
犹豫迁延,更为吾人所不容许。
”此后至第13条,即是各项条件。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第13条:“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对此种行动诚意实行予以适当之各项保证,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
”必须强调,第一,《开罗宣言》要求“无条件投降”的对象是“日本”,而《波茨坦公告》要求“无条件投降”的对象,则是“日本武装部队”;第二,《波茨坦公告》第5条是“以下为吾人之条件”,即“促令日本投降”是有条件的;第三,《波茨坦公告》第13条“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意味着没有对日本政府的“合法性”予以否认。
这一条是我们了解日本是否“无条件投降”的关键,因为其中包含保留“天皇制”的意蕴。
日本外相东乡茂德当时在他的“外交手记”中这样写道:“我通读了由美国播送的本公告。
由于公告写道‘以下为吾人之条件’,因此十分显然,盟国并没有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
”同时必须强调,这是美国统治阶层经过反复辩论和利益权衡后作出的政策抉择,并对日本最终提出以“不变更天皇统治大权”为前提接受《波茨坦公告》,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
二、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条件1945年7月30日,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在会见记者时公开表示:“我认为三国公告重申了开罗会议精神。
日本投降是8月15还是9月2日
日本投降是8月15还是9月2日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8月16日,苏军总参谋部发表声明指出:“日本天皇8月15日所发表的投降声明,仅仅是无条件投降的一般宣言,并未向武装部队发布停止敌对行动的命令,而且日本军阀仍在继续抵抗,因此,日本尚未实际投降。
远东苏军将继续对日攻势作战。
”此段时间,由于日军的敢死队出动,导致苏联伤亡颇为惨重。
战事直到8月23日苏军占领旅顺港口才真正结束。
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
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华民国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
抗日战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正式结束了。
日本的无条件投降
日本的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广播发表声明,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并无条件投降。
这一事件标志着二战时期日本的战争结束。
本文将从日本投降的原因、影响以及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日本投降的原因日本投降的原因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来分析。
外因:在1945年,美国通过对日本进行大规模的空袭,如东京大轰炸等,使日本本土遭受了巨大的破坏。
此外,美国还以原子弹轰炸广岛和长崎,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这些外部的压力使得日本领导层意识到继续战斗下去已经没有任何胜利的可能。
内因:二战后期,日本面临着人力和物资的严重不足。
战争带来的伤亡和资源消耗使得日本的经济无法持续支撑,民众生活水平严重下降,社会动荡不安。
除此之外,日本面临着来自苏联的威胁,他们在东北亚地区迅速展开进攻,这使得日本感到压力倍增。
综合以上原因,日本领导层意识到继续战斗下去无法带来任何好的结果,只会造成更多的牺牲和损失。
因此,他们决定接受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
二、日本投降的影响1. 终结了太平洋战争:日本投降结束了太平洋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和平。
数年的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和破坏,投降意味着停止进一步的战斗,带来了人民期盼已久的和平。
2. 减少了伤亡和损失:日本的无条件投降避免了更多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特别是美国使用原子弹轰炸广岛和长崎,虽然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但这也迫使日本服软投降,从而避免了更多的战争伤害。
3. 改变了日本的未来:日本的无条件投降后,日本发誓永远摒弃战争,致力于和平与发展。
战后,日本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重建,迅速崛起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三、日本投降的意义日本的无条件投降在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1. 和平教训: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都深刻意识到战争的残酷和毁灭性。
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成为了各国追求和平的重要教训,也为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和维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 团结合作:日本的投降促进了世界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日本并非无条件投降吗?
日本并非无条件投降吗?
李恒
【期刊名称】《中学历史教学》
【年(卷),期】2013(000)006
【摘要】《历史学习》2010年第10期刊登了陈新祥老师的文章《日本投降是甭真的无条件?》。
陈老师针对本人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第7期上发表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不应模糊日本投降的性质》一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当年日本应是“有条件投降”。
【总页数】2页(P69-70)
【作者】李恒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51
【相关文献】
1.“波茨坦公告”与日本“无条件投降”——二战日本投降方式争论中的若干问题辨证
2.二战铁案:日本无条件投降——驳“日本是有条件投降”之说
3.军队无条件投降国家“有条件投降” 美国独占日本的筹码
4.国内日本无条件投降问题研究综述
5.二战日本无条件投降标志是什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二战战败并非无条件投降
“吾皇御统传千代,一直传至千千代;直至小石变巨岩,直至岩石满苔藓。
”1945 年8 月15 日东京时间中午12:00,日本军民都奉命聚集到收音机旁列队,以颂扬“万世一系”的天皇为主题的国歌《君之代》首先响起。
接着,一个发尖的男声从收音机中传来─这就是普通日本人首次听到的“御音”。
以“朕”自称者用文言体通篇广播中,又都回避了“战败”“投降”字样,只说“饬帝国政府接受”盟国的《波茨坦公告》。
此刻日本军民虽多不知公告内容,却明白已向敌国屈服。
日美在瑞士秘密谈判投降条件
“八一五”这一天,日本天皇宣布接受盟国要求其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结束,无疑是一大喜庆。
不过随之出现了诸多反常之事,如美蒋
利用侵华日军当“守备队”,日本未改变原有政府,最重要的战犯未受追究,拆除可供军事所用的重工业、对受害国赔偿等更被美国一笔勾销,这与德国无条件投降真有天壤之别!
战后日本进步史学家井上清在《天皇的战争责任》一书
中曾这样概括说:“日本投降实际上是以天皇为首的上层在人民不知情的情况下同美国进行的一场交易。
”
既然是“交易”,自然要讨价还价,就不会是“无条件”。
1945 年5 月德国投降时,日本本土还未攻进盟军一兵一卒,前首相近卫等人鉴于德国的先例,向天皇建议应尽快与盟军之首的美国谈条件,牺牲军部一班人来结束战争,以保存元气。
按照国际反法西斯盟国的约定,德、日这两大侵略策源地必须彻底铲除,不能与之谈条件。
罗斯福总统在1945 年4 月去世前,较倾向于铲除日本“官军财抱合”的侵略势力,以副国务卿、原驻日大使格鲁为首的“日本帮”却鼓吹可保留天皇和财团为美国服务。
杜鲁门继任总统后,马上称赞格鲁的观点是“真知灼见”。
德国投降次日,即5 月9 日,在海军省军令部就职的“御弟”高松宫大佐将瑞士秘密使团藤村义良海军中佐的来电报告皇兄,说美国态度已有松动。
当时,日美驻瑞士的代表经常在昏暗的酒店角落或无人的树林间交谈媾和条件,藤村义良说明最大障碍是“无条件投降”,美国战略情报局驻欧洲负责人杜勒斯则表示在“无条件投降”的名义下,可保留天皇制。
接到“御弟”的报告,天皇仍抱希望于苏联出面调停,再去掉“投降”字样改为“体面和平”,因此未明确答复。
8 月9 日苏联对日宣战,最后的希望破灭,在当夜召开的御前会议上,天皇否决了军方继续作战的要求,于10 日晨做出“圣断”,向盟国表示可接受《波茨坦公告》,前提是“不改变天皇统治
大权”。
8月12 日,日本得到美国通过瑞士渠道发出的同意答复,天皇才在8 月15 日做了广播讲话,其中只字不提“投降”,大有深意。
“日本投降”被偷换成“日军投降”
日本在本土基本完整,海外还有350 万军队的情况下便表示降服,大出盟国多数人的意料,不过减少了牺牲和物质损失,还是令人兴奋不已的。
以中国战场而论,日本大本营和“支那派遣军”制定了决战计划,准备放弃广州、武汉时进行彻底破坏,在上海等地进行巷战不惜将城市夷为平地,并在北平、天津和山东进行毁灭性决战,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也不许投降。
若真照此实行,中国的精华地区和无数人的生命将为侵华日军殉葬。
按美国1945 年夏天制定的计划,因
有两枚原子弹已投出,需再用几个月生产出七八枚,方能在东京湾登陆。
美军还认为即使进行核攻击,也会付出数十万军人伤亡才能征服日本。
出于这一原因,当时盟国
许多人的最大愿望是早点结束战争,不再关注对战犯的追究。
8 月15 日天皇宣布接受盟国要求,却未谈具体方式,四天后日本大本营才要求海外部队“庄严地放下武器”。
战后日本有一些看似可笑的用语,战败只称“终战”,投降被称为“为保全国体停止战斗”,对美军占领军称为“进驻军”。
这样说固
然是为了保持面子,同时也隐含着内心不认输,更谈不上认罪。
从8 月31 日起,有20 万美军陆续进驻日本。
许多官
兵因在岛屿战中看到日军疯狂战至最后一兵一卒,踏上这片“菊花和军刀”交织的国度都心惊胆战,时时担心会有自杀式攻击。
然而他们所见日本人都鞠躬相迎,按“圣断”行事全无抵抗。
远东美军司令麦克阿瑟见此情景,更感叹天皇有威望,声称若是废除他便需增加1 倍占领军。
9 月2 日,在美军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了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细心的记者在场发现,由美方准备的文件中并没有“日本无条件投降”字样,只有日本武装力量缴械投降的规定。
对美国的这一态度,盟国虽有不同意见,然而实力是最大的发言权。
1945 年秋美国占领日本后,虽对政治经济结构进
行了有限的“民主改造”,解散了战争结束时为数达713 万人的军队,不过日本原有政府继续保留。
日本的国家元首仍是天皇裕仁,只是将处理具体政务权交给内阁。
了解这一情
况的人便会明白,为什么战后日本政府一贯不承认战争罪行,为什么要一再美化过去的侵略行为了。
东条英机称不上“三元凶之一”
美国占领日本后,出于世界人民包括本国公众对发动侵略者要给予追究的压力,同意对战犯进行审判。
当时追究日本战犯对美国是一个难事,这既要履行对日本当权者的约定,又要对受害者有个交代。
美方便将偷袭珍珠港时担任了首相的东条英机列为第一号战犯,有舆论称他为“东方的希特勒”,列为“战争三元凶”之一,真正主宰日本的皇室和财阀则被描绘成任光头军人摆布的傀儡。
了解日本情况的人都知道,东条英机只是战时十几任首相之一,作为侵略罪犯固然罪大恶极,然而他在全面侵华开始时不过是关东军的中将参谋长,连决策层都未进入,太平洋战局不利时又被免去首相。
以他的地位,不过是一个天皇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臣仆,与德国的绝对独裁者希特勒、意大利法西斯魁首墨索里尼的作用如何能比?
战争结束前日本实行的是天皇制军国主义,天皇身兼陆海两军的统帅(日本没有独立的空军),首相、陆相、海相都无统军权,对外所有大的军事行动乃至“终战”都出于“圣断”。
当东条得知自己要受审时便想自杀,最后一任陆相下村定大将登门告诫说:“只有你能上法庭替陛下担当责任。
”东条不听劝阻开枪自杀却未打中心脏,结果被美国军医救活。
在东京审判中,东条英机仍叫嚣“大东亚战争是解放亚洲的正义战争”,不过他也说了实话,即战时也没有任何人能违抗天皇的意旨。
在东京审判中,经中国法官据理力争,最后表决时以一票的微弱优势,才最终得以判处东条、松井、板垣、
土肥原等七名甲级战犯以绞刑,使这伙昭和军阀头目受到惩罚,不过这种追究明显是不彻底的。
日本皇室成员无一人受追究,包括下达在南京“杀掉全部俘虏”命令的大屠杀罪魁皇叔朝香宫(时任上海派遣军司令)。
此人出庭作证都不来,后来还悠哉游哉地当上日本高尔夫球俱乐部主席。
东京审判结束时,首席法官韦伯便公开申明:“天皇是有战争责任的,法庭在这方面掌握了不可辩驳的证据,不对他起诉是出于盟国的利益。
”
美国帮助日本逃脱巨额战争赔偿
美国为促使日本早降,承诺保留天皇制,这与保护裕仁又应该是两个概念。
当时日本不少人包括原重臣木户都建议裕仁应退位,另找一个没有战争责任的皇族继任,这与保留天皇制并不矛盾,而对战后日本形象大有益处。
然而美国同意“维护国体”,实际成了包庇战犯,还有一些战犯如“细菌战之父”石井四郎因向美军提供人体试验资料也受到保护。
当时日本共产党和各进步团体发起废除天皇制并追究其本人罪
行的运动,美国占领军却支持当权的右翼。
日本多数民众受传统的神道束缚,也认可了长期被尊为“人神合一”的天皇继续为元首。
至上世纪50 年代以后,追究最大战争责任者的呼声逐渐平息,同日本建交的国家也不能不承认这一现实,
然而历史却是不容歪曲的!战后处理日本的另一重大问题是战争赔偿,受害最大的中国于1946 年初步估算损失在300
亿美元以上。
由于1946 年日本的国内总产值不过40 亿美元,盟国曾议定赔偿额100 亿美元左右,以拆除机器和劳务方式支付,中国要求获得其中一半。
进入1948 年后,美国见国民党政权面临崩溃,将亚洲政策的重点转为扶植日本,便宣布免除日本赔偿责任,接着英国和国民党当局也被迫放弃索赔,从此各受害国想得到实质性赔偿就不可能(60 年代日本对韩国和东南亚几国因建交需要给予了微不足道的
象征性赔款)。
战后日本当权者对美国的这些庇护和帮助,一直感激涕零,因此长期将自己绑在美国亚太军事体系的战车上。
中国对日抗战取得了驱逐其侵略势力的伟大胜利,不过在处理战后日本的问题上却难以达到自己的正义要求,关
键在于实力超强的美国垄断了对日处置权。
经过抗战的中国虽地位有所提高,国力衰弱的局面却未根本改变,对外事
务上必然有诸多遗憾和无奈。
周恩来曾有过一句名言,我们反对帝国主义的实力政策,但是对付帝国主义不能不讲实力。
回顾抗战史和战后的对日处置,可以使人们更深切地感到,“发展是硬道理”,中国只有极大地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才能申张国际正义,也才能真正骄傲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