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地震效应及其安全范围的确定

合集下载

爆破施工学习情境7 爆破有害效应分析与防治

爆破施工学习情境7  爆破有害效应分析与防治

11
②保证堵塞质量,特别是第一排孔。如果掌子 面出现较大后冲,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堵塞长度,水 ③重视异常地质现象,采取必要措施。例如断 层、张开裂隙处要间隔堵塞,溶洞及大裂隙处要避 ④ ⑤地下巷道爆破,可利用障碍、阻波墙、扩大 室等结构来减轻巷道的爆炸空气冲击波。 ⑥在爆破点与保护物之间构筑障碍物,阻挡爆
2
2. 1 衡量爆破震强度的物理量有质点振动速度、 振动加速度、振动位移、强烈度和能量比等,究竟 哪一个物理量能真实地反映爆破振动的强度,目前 尚无定论。适宜的物理量应是能描述爆破地震波的 传播变化规律,与爆源能量大小和爆心距有很好的 相关性,并能建立正确的互换关系,又能很好地表 征爆破地震对建筑物、设施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征。
7
(3)限制一次爆破的最大起爆药量。 (4)在重要和敏感的保护对象附近或爆破条件 复杂地区进行爆破时,应进行爆破地震监测,以确 (5)采用空气间隔装药结构或使用做功能力低、 爆速低的炸药。根据爆破工程类别,采用适宜的空 气间隔、不耦合、垫层装药结构或使用做功能力低、
8
任务2 1. 炸药爆炸时,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爆炸气 体的温度达摄氏几千度,压力可达10 000MPa 以上。这种高温高压的气体团以很高的速度向周围 介质膨胀、压缩和冲击,使其状态迅速发生变化, 形成以超声速向外传播的间断面,即爆炸冲击波的 陡峭波阵面,而在爆炸气体内产生稀疏波。
5
3 在爆破设计时,为避免爆破震动对周围建筑物 产生破坏性影响,必须计算爆破震动的安全距离, 即爆破震动不至引起被保护对象破坏的爆心至被保 护对象的最小距离。利用式得到爆破震动安全距离 s。
6
3. (1)采用微差(延时)爆破。实践表明,段间隔 时间大于100ms时,降震效果比较明显;间隔时间 小于100ms时,各段爆破产生的地震波不能显著分 开。 (2)采用预裂爆破或开挖减震沟槽。在爆破体 防震孔可以起到降震效果,降震率可达到30%~5 0%。

基于爆破震动监测安全弱震震速阈值的确定

基于爆破震动监测安全弱震震速阈值的确定

16 O




减规律 , 而控制 最大 段药 量 , 最大 震动 速度控 制 从 使
的垂直震动速度的爆破震动传播规律的萨道夫斯基
公 式可 以表示 为 :
在允许范围内。对爆破震动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 观 ;爆破震动的峰值震速 , 9 = 1 0 利用该参量来反映受振测 点 在应力 方面 的受 力 状 态 , 而评 价 爆 破 震 动地 面 从
5m, 防止爆 破产 生根底 , 为 孔深 超深 0 5~1 51。 . . t T
预裂带 、 采用不偶合装药结构等…。保证爆破震动
安 全 的根本 措施 是降 低爆 破震 动 。各类 降震 措施 中 尽 管采用 的手段 不 同 , 大 多数 是 通 过 严 格 控 制 某 但

起爆网路和起爆方式为: 每个炮孔内, 上部药包
国内某一大型露天矿山采场北帮台阶爆破地震 已 引起 周边 民房震 动 , 成该 村 房 屋 漏 雨 、 斜 、 造 倾 开
裂, 给周 围村 民生 产 生 活 造 成 一定 影 响 。为构 建 和
破区为 35~ 1 l 50m。5次爆破装药情况 : 第一次 、 第
二次 和第 五 次 爆 破 总装 药 量 分 别 为 12 ,10和 65 20
IS 6 S N 1 71—2 0 9o
CN — 1 4 TD 43 3 7/
采矿技 术
第l 1卷
第 6期
21年 1 01 1月
NO . 0l V2 1
Mi i g T c n l g nn e h o o y,Vo . 1 No 6 11 。 .
基 于 爆 破 震 动 监 测 安 全 弱 震 震 速 阈 值 的 确 定

爆破有害效应及预防措施

爆破有害效应及预防措施

爆破有害效应及预防措施摘要:实爆作业组织难度大、危险系数高,爆破所产生的有害效应目前还难以避免。

本文主要结合了民用爆炸中存在有害效应,提出了控制及预防措施,有利于降低实爆作业中的各种危险和还有因素,提高爆破训练和施工的安全性。

关键词:爆破;有害效应;预防措施一、爆破振动爆破振动是指爆破引起传播介质沿其平衡位置作直线或曲线反复运动的过程,是衡量爆破地震强度大小的物理量。

(一)爆破振动的产生及特征爆破振动在产生和传播过程中,主要受爆源(包括炸药量大小、炸药种类、药包形状、自由面数量、爆破方法等)、离爆源的距离、爆破振动传播区域额地质地形条件的影响。

爆破振动具有以下特征:1.爆破振动持续时间短:一般一次振动只有几十毫秒至几百毫秒。

2.爆破振动频率高:一般主振频率在5-500Hz,不易引起建筑物共振破坏,破坏性相对较弱,破坏性相对较弱。

3.爆破振动主振频率受爆破类型影响大:一般爆破规模越大,其主振频率越低。

4.爆破振动主振频率还与传播介质特性有关5.在分段延时爆破中,爆破振动持续时间较单次齐发爆破长。

(二)爆破振动强度的衡量标准在实施爆破作用时,如何确定爆区附近建筑物地基受到爆破振动的影响,当前我国采用振动速度作为衡量爆破振动强度的标准。

V=K(Q1/3/R)α式中:V—爆破振动速度,cm/s;Q—炸药量,齐发爆破取总炸药量,延期爆破时取最大一次炸药量,kg;R—从建(构)筑物到爆破中心的距离,m;K—与地震波传播地段岩土特性的有关参数;α—地震波衰减指数。

(三)爆破振动的预防与控制随着军事目标爆破和民用地方工程的大规模开展,爆破作业地点日趋临近居民区及工农业设施,为了避免爆区附近建筑物及其里面的精密仪表、设备受到爆破振动损坏,对爆数振动有害效应的预防与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综合大量爆破实践,可以选用延迟爆破、预裂爆破、不耦合爆破、缓冲爆破、适当加大预拆除部位等措施和方法控制和减弱爆破振动有害效应。

二、爆破冲击波爆破冲击波是指冲击波波阵面与介质之间的压差,在距离爆源的不同范围,其作用效果大不相同。

爆破有害效应

爆破有害效应

全国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统编教材(2003年6月气象出版社发行)第六章爆破有害效应爆破有害效应包括爆破地震波、冲击波(地面或地下;空气或水中)、个别飞石、毒气或噪音等。

这些效应都随距爆源距离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减弱,但由于各种效应所占炸药爆炸能量的比重不同,能量的衰减规律也不相同,同时不同的效应对保护对象的破坏作用不同,所以在规定安全距离时,应根据各种效应分别核定最小安全距离,然后取它们的最大值作为爆破的警戒范围。

第一节爆破地震波当炸药包在岩石中爆炸时,邻近药包周围的岩石遭受到冲击波和爆炸生成的高压气体的猛烈冲击而产生压碎圈和破坏圈的非弹性变化过程。

当应力波通过破碎圈后,由于应力波的强度迅速衰减,它再也不能引起岩石破裂,而只能引起岩石质点产生扰动,这种扰动以地震波的形式往外传播,形成地动波。

引起岩石震动的部分能量,占炸药爆炸时释放总能量的小部分,在岩石中约占2%~6%,在土中约占2%~3%,湿土中约占5%~6%。

爆破产生的震动作用有可能引起土岩和建筑(构)物的破坏。

为了衡量爆破震动的强度,目前国内外用震速作为判别标准。

当被保护对象受到爆破震动作用而不产生任何破坏(抹灰掉落开裂等)的峰值震动速度称为安全震动速度。

通常安全震动速度以被保护物临界破坏速度除以一定的安全系数来求得。

爆破引起的地震波速度通常采用下述的经验公式计算:式中:Q——炸药量,kg;齐发爆破取总药量,秒差爆破取最大一段的药量;R——从爆源中心到被保护物的距离,m;K、a——系数,通过试验确定,也可以参照类似的条件下爆破的实测数据来选取或参照爆破安全规程(表6—1)选取。

目前,我国对各种建、构筑物所允许的安全震动速度规定如下:(1)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为1.0cm/s;(2)一般砖房、大型砌块及预制构件房屋为2~3cm/s;(3)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和修健良好的木房为5.0cm/s;(4)水工隧洞为10cm/s;(5)地下巷道:岩石不稳定但有良好的支护为10cm/s;岩石中等稳定有良好的支护为20cm/s;岩石坚硬稳定,无支护为30cm/s。

爆破地震效应

爆破地震效应

爆破地震效应
爆破地震效应是指在爆破过程中,由于炸药释放的能量引起的地震波传播引起的地表震动。

这种效应通常会对周围的建筑物、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造成影响。

爆破地震效应的强度取决于爆破的规模和距离。

爆破规模越大,爆破距离越近,则地震效应就越强。

因此,在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轻地震效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这些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爆破方式和炸药类型、控制爆破规模和距离、在爆破前对周围环境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采取适当的隔离和防护措施等。

在进行大型爆破作业时,还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和反馈控制,以确保爆破过程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

此外,应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相应的爆破管理方案,确保爆破作业的安全和环保。

- 1 -。

爆破安全距离

爆破安全距离

爆破安全距离一、一般规定各种爆破、爆破器材销毁以及爆破器材仓库意外爆炸时,爆炸源与人员和其他保护对象之间的安全距离,应按各种爆破效应(地震、冲击波、个别飞散物等)分别核定并取最大值。

二、爆破地震安全距离(一)一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爆破地震安全性应满足安全震动速度的要求,主要类型的建(构)筑物地面质点的安全震动速度规定如下:1、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 1.0 cm/s2、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 2~3 cm/s;3、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5 cm/s;4、水工隧洞 10 cm/s;5、交通隧洞 15 cm/s;6、矿山巷道:围岩不稳定有良好支护 10 cm/s;围岩中等稳定有良好支护 20 cm/s;围岩稳定无支护 30 cm/s;(二)爆破地震安全距离可按式(1)计算式中:R—爆破地震安全距离,m;Q—炸药量,kg;齐发爆破取总炸药量;微差爆破或秒差爆破取最大一段药量;V—地震安全速度,cm/s;m—药量指数,取1/3;K、α—与爆破点地形、地质等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可按表1选取。

或由试验确定。

表1 爆区不同岩性的K、α值(三)在特殊建(构)筑物附近或爆破条件复杂地区进行爆破时,必须进行必要的爆破地震效应的监测或专门试验,以确定被保护物的安全性。

三、爆破冲击波安全距离(一)露天裸露爆破时,一次爆破的炸药量不得大于20kg,并应按式(2)确定空气冲击波对掩体内避炮作业人员的安全距离。

式中:R k—空气冲击波对掩体内人员的最小安全距离,m;Q—一次爆破的炸药量,kg;秒延期爆破时,Q按各延期段中最大药量计算;毫秒延期爆破时,Q按一次爆破的总炸药量计算。

(二)药包爆破作业指数n<的爆破作业,对人和其他被保护对象的防护,应首先核定个别飞散物和地震安全距离。

当需要考虑对空气冲击波的防护时,其安全距离由设计确定。

(三)地下爆破时,对人员和其他保护对象的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由设计确定。

地下大爆破的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应邀请专家研究确定,并经单位总工程师批准。

施工现场爆破作业的地震与振动防范

施工现场爆破作业的地震与振动防范

加强爆破作业人员的培训 与考核
遵守法律法规与政策要求的意义
保障施工安全:遵守法律法规与政策要求是保障施工现场爆破作业安全的重 要前提,可以有效减少因违规操作带来的安全事故。
维护社会稳定:爆破作业涉及到社会公共安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要 求可以维护社会稳定,避免因违规行为引发社会矛盾和纠纷。
促进经济发展:爆破作业在施工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遵守法律法规与政策 要求可以保障施工进度和质量,促进经济发展。
地震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建筑物破坏:爆破作业产生的地震 可能导致周边建筑物出现裂缝、倾 斜甚至倒塌,对人员生命和财产安 全造成威胁。
地面开裂:地震还可能引起周边地 面开裂,导致道路、桥梁等基础设 施损坏,影响交通和通行安全。
地下管线破裂:爆破作业产生的地 震可能对周边的地下管线造成破坏, 导致燃气、水管、电缆等破裂,引 发次生灾害。
地质灾害:地震还可能诱发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周边环境和 人员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在施工现场进行爆破作业时, 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周 边环境的安全。
振动防范措施
合理选择爆破参数
炸药量:根据地质条件和爆破要求,合理确定炸药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爆破方式:采用分段爆破、微差爆破等控制爆破方式,降低地震波的强度和传播范围。 爆破方向:选择合适的爆破方向,避免对周围建筑物和设施造成损害。 爆破安全距离:根据爆破地震波的传播距离,合理确定爆破安全距离,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
建立应急处置队伍,确保在紧急情 况下能够迅速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
及时处置突发事件
建立应急预案:针对施 工现场爆破作业可能出 现的地震与振动,制定 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 处置措施和责任人
及时报警:一旦发生地 震或振动,应立即报警 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确保及时响应

爆破地震安全评估标准

爆破地震安全评估标准

爆破地震安全评估标准
爆破地震安全评估标准是指对爆破作业所引发的地震效应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安全的评估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爆破作业不会对周围的人员、建筑物和设施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以下是可能包括在爆破地震安全评估标准中的几个重要因素:
1. 地震烈度评估:评估地震爆破作业可能引发的地震烈度,并确定该烈度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的潜在影响。

2. 建筑物安全评估:对周围建筑物进行结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评估,以确定其对地震效应的抵抗能力。

3. 人员安全评估:评估人员在地震爆破作业中的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来保护工作人员免受伤害。

4. 爆破参数控制:确保爆破参数在安全范围内,以防止地震效应超出可接受的限制。

5. 邻近设施保护:评估邻近设施(如管道、电线、道路等)对地震爆破的安全影响,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6. 监测系统:建立地震监测系统,监测爆破作业引发的地震效应,及时预警和采取措施以保护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的安全。

爆破地震安全评估标准的制定通常由政府、建筑师、地震学专
家和相关行业组织等共同参与,旨在确保爆破作业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爆破安全允许距离验算

爆破安全允许距离验算

爆破安全允许距离验算参照《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P42计算。

爆破地点与人员和其他保护对象之间的安全允许距离,应按各种爆破有害效应(地震波、冲击波、个别飞散物等)分别核定。

本例为临近500KV高压铁塔高边坡爆破,为保证500KV铁塔不受爆破造成的扰动,现场施工第四级边坡采用破碎锤破碎(距离铁塔<30m),一级、二级、三级边坡采用控制爆破。

为确保铁塔安全,分别计算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爆破空气冲击波安全允许距离、个别飞散物安全允许距离进行验算。

⑴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依据《爆破安全规程》有关爆破振动计算与安全控制的有关规定,并参考有关材料,确定的铁塔的安全振速V=2.0cm/s,估算允许单响装药量按下式计算:R=(K/V)1/a·Q1/3式中:R-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m;Q-炸药量,齐发爆破为总药量,延时爆破为最大单段药量,kg;取值根据不同距离计算确定V-保护对象所在地安全允许质点振速,cm/s;K,a-与爆破点至保护对象间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可参考下表选取。

K,a的取值:标段主要为中硬岩石,K=200,a=1.6。

计算得如下参数:⑵冲击波安全允许距离地表进行大当量爆炸时,应根据保护对象所承受的空气冲击波超压值,按下式进行验算。

∆P = 14Q/R3 + 4.3Q2/3/R2 + 1.1Q1/3/R式中:∆P —空气冲击波超压值,105 Pa;∆P按保护对象基本无破坏验算,依据《爆破安全规程》表4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与超压关系,∆P取值0.4。

Q —一次爆破梯恩梯炸药当量,秒延时爆破为最大一段药量,毫秒延时爆破为总药量,kg;R —爆源至保护对象的距离,m。

将上述1中表2参数经上式验算,∆P均<0.4。

⑶个别飞散物安全允许距离根据标段其余非临近高压铁塔段落爆破施工反馈,爆破区炮孔采用稻草覆盖后,可以保证爆破飞石安全距离Rf<30m。

综合上述1、2、3计算,表2 爆破最大单段药量参数表中相关参数满足爆破安全允许距离要求。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引言:爆破振动是在爆破作业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振动现象。

爆破振动不仅对周围的建筑物和地下设施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可能对地震监测、地质灾害预警等相关工作带来干扰。

因此,确定爆破振动的安全允许距离是进行破岩爆破作业的重要依据之一。

本文将从爆破振动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国内外规范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来探讨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的问题。

一、爆破振动的基本原理爆破振动是指由于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在地下岩体或者建筑物中的传播而引起的振动现象。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在地下岩体中传播时,会产生一定的振动。

这种振动会沿着冲击波的传播方向向外扩散,并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减弱。

爆炸振动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爆炸振动的频率范围较宽,通常在1Hz至100Hz之间。

(二)爆炸振动的振幅在炸药能量消耗过程中逐渐减小。

(三)由于地质力学条件的差异,不同地层中的岩石对爆破振动的传播和衰减有着不同的响应。

(四)受到限制的爆破振动传播会在地下岩石中产生反射和折射,导致振动能量的分散。

爆破振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在地下岩石中的传播。

冲击波与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引起岩石的破碎和变形,从而产生振动。

爆破振动的强度与冲击波的能量、冲击波的传播距离以及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

二、影响爆破振动的因素爆破振动的强度与很多因素有关,主要包括:(一)爆炸药量和炸药性质:爆炸药量越大,爆破振动的强度越大;不同性质的炸药对振动的影响也不同,一般来说,爆速较高的炸药会产生较强的振动。

(二)爆破距离:爆破振动的强度随着爆破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三)岩石性质:不同类型的岩石对振动的响应有所差异,例如,花岗岩、片麻岩等硬岩比石灰岩、页岩等软岩对振动的响应更为敏感。

(四)地质条件: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的差异也会影响爆破振动的强度,例如,岩层的厚度、断裂带的存在等。

(五)爆破设计参数:爆破设计参数包括孔的布置、装药量、装药方式、引爆顺序等,这些参数的选择会直接影响爆破振动的强度。

2024年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2篇)

2024年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2篇)

2024年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6.2.1评价各种爆破对不同类型建(构)筑物和其他保护对象的振动影响,应采用不同的安全判据和允许标准。

6.2.2地面建筑物的爆破振动判据,采用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和主振频率;水工隧道、交通隧道、矿山巷道、电站(厂)中心控制室设备、新浇大体积混凝土的爆破振动判据,采用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峰值振动速度。

安全允许标准如表4。

表4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注1:表列频率为主振频率,系指最大振幅所对应波的频率。

注2:频率范围可根据类似工程或现场实测波形选取。

选取频率时亦可参考下列数据:硐室爆破<20Hz;深孔爆破10Hz~60Hz;浅孔爆破40Hz~100Hz。

a选取建筑物安全允许振速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重要性、建筑质量、新旧程度、自振频率、地基条件等因素。

b省级以上(含省级)重点保护古建筑与古迹的安全允许振速,应经专家论证选取,并报相应文物管理部门批准。

c选取隧道、巷道安全允许振速时,应综合考虑构筑物的重要性、围岩状况、断面大小、深埋大小、爆源方向、地展振动频率等因素。

d非挡水新浇大体积混凝土的安全允许振速,可按本表给出的上限值选取。

R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单位为米(m);Q炸药量,齐发爆破为总药量,延时爆破为最大一段药量,单位为千克(kg);V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振动安全允许速度,单位为厘米每秒(cm/s);K、a与爆破点至计算保护对象间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可按表5选取,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表5解区不同岩性的K、a值群药包爆破,各药包至保护目标的距离差值超过平均距离的10%时,用等效距离R,和等效药量q分别代替R和Q值。

Rc和Qe的计算采用加权平均值法。

对于条形药包,可将条形药包以1~1.5倍最小抵抗线长度分为多个集中药包,参照群药包爆破时的方法计算其等效距离和等效药量。

6.2.46.2没有包括的一般保护对象的爆破振动安全标准,可参照6.2的规定由设计论证提出;特别重要的保护对象的安全判据和允许标准,应由专家论证提出。

基于小波包技术的爆破地震效应计算模型及安全判据研究

基于小波包技术的爆破地震效应计算模型及安全判据研究

基金 项 目 : 家 自然 科 学基 金 项 目(0 7 1 7 ; 育 部 高 校 博 士学 科 点 专 项 基 金 项 目(0 64 4 0 ) 国 5 7 8 0 )教 200202; 山 东 省 泰 山 学 者建 设 工 程 专项 项 目 作 者 简 介 :陈士 海 (9 4 1 6一 )男 , 授 , 士 生 导 师 。 , 教 博
子 的新 概 念 并 反 映 在 爆 破 地 震 效 应 计 算 模 型 中 , 虑 了结 构 动 态 响应 中 瞬态 响应 的影 响 。 同时 爆 破 地 震 效 应 考
计算 模 型 中又 融 人 了归 一 化 的能 量 比 例 , 考 虑 爆 破 荷 载 频 率 的 影 响 时 仅 需 考 虑 占有 相 当 能 量 比例 的优 势 在 频 率 的综 合 作 用 。然 后 , 该 计 算 模 型 基 础 上 提 出 了一 个 新 的爆 破 地 震 效 应 安 全 判 据 。该 判 据 能 反 映 出 爆 破 在 激 励 荷 载 作 用 下 结 构 速 度 响 应 大 小 与 结 构 特 性 、 破 荷 载 幅值 、 率 ( 括 多 个 优 势 频 率 ) 持 续 时 间 及 能量 比 爆 频 包 、 例 等 参 数 的 关 系 。最后 结合 实 际 工程 案 例 , 过 使 用 基 于 小 波 包 技 术 的 爆 破 地 震 效 应 计 算 模 型 与 时 程 分 析 通 法 , 别求 解 出 速度 响应 幅值 并 将 结 果 进 行 对 比 , 证 了 所 建 模 型 的 可 行 性 。 分 验 关 键 词 : 炸 力 学 ; 全 判 据 ; 波 包 ; 震 波 ; 度 因子 爆 安 小 地 速
中图 分 类 号 : 8 . ; 03 3 2 TU3 1 3 1 . 国 标 学 科 代 码 :1 O・ 5 9 3 3 9 文 献标 志码 :A

爆破有害效应

爆破有害效应

爆破有害效应爆破有害效应包括爆破地震波、冲击波(地面或地下;空气或水中)、各别飞石、毒气或噪音等。

这些效应都随距爆源距离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减弱,但由于各种效应所占炸药爆炸能量的比重不同,能量的衰减规律也不相同,同时不同的效应对保护对象的破坏作用不同,所以在规定安全距离时,应依据各种效应分别核定最小安全距离,然后取它们的最大值作为爆破的警戒范围。

第一节爆破地震波当炸药包在岩石中爆炸时,邻近药包四周的岩石遭受到冲击波和爆炸生成的高压气体的猛烈冲击而产生压碎圈和破坏圈的非弹性变化过程。

当应力波通过破碎圈后,由于应力波的强度迅速衰减,它再也不能引起岩石破裂,而只能引起岩石质点产生扰动,这种扰动以地震波的形式往外传播,形成地动波。

引起岩石震动的部分能量,占炸药爆炸时释放总能量的小部分,在岩石中约占2%~6%,在土中约占2%~3%,湿土中约占5%~6%。

爆破产生的震动作用有可能引起土岩和建筑(构)物的破坏。

为了衡量爆破震动的强度,目前国内外用震速作为判别标准。

当被保护对象受到爆破震动作用而不产生任何破坏(抹灰掉落开裂等)的峰值震动速度称为安全震动速度。

通常安全震动速度以被保护物临界破坏速度除以一定的安全系数来求得。

爆破引起的地震波速度通常采纳下述的经验公式计算:式中:Q炸药量,kg;齐发爆破取总药量,秒差爆破取最大一段的药量;R从爆源中心到被保护物的距离,m;K、a系数,通过试验确定,也可以参照类似的条件下爆破的实测数据来选取或参照爆破安全规程(表6—1)选取。

目前,我国对各种建、构筑物所同意的安全震动速度规定如下:(1)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为1.0cm/s;(2)一般砖房、大型砌块及预制构件房屋为2~3cm/s;(3)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和修健优良的木房为5.0cm/s;(4)水工隧洞为10cm/s;(5)地下巷道:岩石不稳定但有优良的支护为10cm/s;岩石中等稳定有优良的支护为20cm/s;岩石坚硬稳定,无支护为30cm/s。

爆破地震

爆破地震

爆破地震地震学用震级和烈度来衡量地震的大小。

(1)震级震级也称地震强度,用以说明某次地震本身的大小。

它是直接根据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确定的。

用一种特定类型的、放大率为2800倍的地震仪,在距震中100km处,记录图上量得最大振幅值(以1/1000mm计)的普通对数值,称为震级。

例如,最大振幅为0.001mm时,震级为“0”级;最大振幅值为1mm时,震级为“3”级;最大振幅值为1m时,震级为“6”级。

地震震级的能量可用爆炸能量来说明。

在坚硬岩石(如花岗岩)中,用2~3×106kg炸药爆炸,相当于一个4级地震。

一个8级地震的功率大约相当于100万人口城市的发电厂在20~30年内所发出电力的总和。

由此可见,虽然地震仅仅发生于瞬时的变化,但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却是巨大的。

(2)烈度烈度是指某一地震在具体地点引起振动的强度标准,它标志着地震对当地的实际影响,作为工程建筑抗震设计的依据。

烈度不是根据地震仪器测定的。

判断烈度大小是根据人们的感觉、家具及物品振动情况、房屋及建筑物受破坏的情况,以及地面出现的崩陷、地裂等现象综合考虑后确定的。

因此,地震烈度只能是一种定性的相对数量概念,且有一定的空间分布关系。

必须指出: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混淆。

如把地震比作装药爆炸,那么,装药量就相当于地震震级,而装药在爆炸时的破坏作用则是地震烈度。

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在不同地区可以有不同的烈度,因为在一个地震区域内,不同部位的破坏程度是不同的。

在地底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

地面上与震源相对处,叫震中。

显然,震中区的烈度(叫震中烈度)就比其他地方的大。

所以震中烈度就是最大烈度,用以表示该次地震的破坏程度。

天然地震烈度表2、爆破地震波(1)爆破地震波的产生当装药在固体介质中爆炸时,爆炸冲击波和应力波将其附近的介质粉碎、破裂(分别形成压碎圈和破裂圈),当应力波通过破裂圈后,由于它的强度迅速衰减,再也不能引起岩石的破裂而只能引起岩石质点产生弹性振动,这种弹性振动是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外传播,与天然地震一样,也会造成地面的震动,这种弹性波就叫爆破地震波。

爆破安全距离全集文档

爆破安全距离全集文档

5 爆破安全距离为了保证爆破地点附近人员、机械和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必须根据爆破产生的各种危害作用确定安全距离。

5.1 爆破地震作用安全距离1)一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爆破地震安全性应满足安全震动速度的要求,主要类型的建(构)筑物地面质点的安全震动速度规定如下:重要工业厂房0.4cm/s;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1.0cm/s;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2~3cm/s;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5cm/s;水工隧洞10cm/s;交通隧洞15cm/s;矿山巷道:围岩不稳定有良好支护10cm/s;围岩中等稳定有良好支护15cm /s;围岩稳定无支护20cm/s。

2)爆破地震安全距离可按下式计算:爆破安全距离全集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质文档,欢迎下载)在特殊建(构)筑物附近或爆破条件复杂地区进行爆破时,必须进行必要的爆破地震效应监测或专门试验,以确定被保护物的安全性。

5.2 爆破冲击波安全距离露天煤矿应尽量避免裸露爆破,露天裸露爆破矿山爆破安全距离爆破时,必然产生爆破地震、空气冲击波、碎石飞散及有害气体,因而危及爆区附近人员、设备、建筑物及井巷等的安全。

因此,爆破设计时必须确定爆破危害范围并指定安全距离。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爆破地震安全距离炸药在岩体中爆炸后,在距爆源一定距离的范围内,岩体产生弹性震动波,即是爆破地震。

爆破作业地震强度主要与炸药量、爆源距离、岩石特性、爆破条件和方法以及地质地形条件有关。

《爆破安全规程》规定“一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爆破地震安全性应满足安全振动速度的要求”,并规定了建(构)筑物地面质点振动速度控制标准。

2.爆破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对地面建筑物的安全距离,空气冲击波超压值计算和控制标准,爆破噪声,空气冲击波的方向效应与大气效应。

控制空气冲击波的方法主要有:(1)避免裸露爆破,特别是在居民区更需特别重视,导爆索要掩埋20em或更多,一次爆破孔间延迟不要太长,以免前排带炮使后排变成裸露爆破。

爆破安全距离

爆破安全距离

爆破安全距离各种爆破、爆破器材销毁以及爆破器材意外爆炸时,爆破源与人员和其他保护对象之间的安全距离称为爆破安全距离。

为保证爆破安全,爆破地点与人员或其他应保护对象之间必须保持最短的相隔长度。

爆破有害效应随距离的增加有规律地衰减,用距离作为安全尺度可限定爆破有害效应在允许限度之内。

中国《爆破安全规程》规定了爆破地震安全距离,个别飞散物安全距离,以及爆炸冲击波的安全距离。

爆破作业安全允许距离的规定(一)一般规定1.爆破地点与人员和其他保护对象之间的安全允许距离,应按爆破各种有害效应(地震波、冲击波、个别飞散物等)分别核定,并取最大值。

2. 确定爆破安全允许距离时,应考虑爆破可能诱发滑坡、滚石、雪崩、涌浪、爆堆滑移等次生有害影响,适当扩大安全允许距离或针对具体情况划定附加的危险区。

(二)各种爆破危害的安全允许距离1.爆破震动安全允许距离(1)评估爆破对不同类型建(构)筑物、设施设备和其他保护对象的振动影响,应采用不同的安全判据和允许标准。

(2) 地面建筑物、电站(厂)中心控制室设备、隧道与巷道、岩石高边坡和新浇大体积混凝土的爆破震动判据,采用保护对象所在地基础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和主振频率。

安全允许标准的具体要求由《爆破安全规程》规定。

(3) 高耸建(构)筑物拆除爆破安全允许距离包括建(构)筑物塌落触地振动安全距离和爆破震动安全距离。

2. 爆破空气冲击波及水中冲击波与浪涌安全允许距离(1)露天地表爆破一次爆破炸药量不超过 25kg 时,应按规定计算确定空气冲击波对在掩体内避炮作业人员的安全允许距离。

(2) 水下裸露爆破,当覆盖水厚度小于. 3 倍药包半径时,对水面以上人员或其他保护对象的空气冲击波安全允许距离计算原则,与地表爆破相同。

(3) 在重要水工、港口设施附近及水产养殖场或其他复杂环境中进行水下爆破,应通过测试和邀请专家对水中冲击波和浪涌的影响作出评估,确定安全允许距离。

(4) 水中爆破或大量爆渣落人水中的爆破,应评估爆破涌浪影响,确保不产生超大坝、水库校核水位涌浪,不淹没岸边需保护物和不造成船舶碰撞受损。

爆破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

爆破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

爆破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各类爆破,必然会产生爆破地震、空气冲击波、碎石飞散及有毒气体,这些因素危及爆区及周围人员、设备、建筑物及井巷等的安全。

因此,进行爆破时,必须考虑爆破危害范围,确定安全距离,设置警戒和采取安全措施。

爆破危害主要有地震效应危害、空气冲击波危害和个别飞石的危害,爆破安全距离按各种爆破效应分别计算,最后取最大值。

一、爆破地震安全距离爆破地震,是指炸药爆炸的部分能量转化为弹性波,在岩土中传播引起的震动。

爆破地震波,对爆区附近的地层、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井巷和露天边坡产生破坏作用。

爆破地震波强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使用炸药的性能、炸药量、爆源距离、岩石的性质、爆破方法以及地层地形条件。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小地震波的危害,应采取如下有效措施:(1)爆破前应调查了解爆破区域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露天边坡稳定状况,井巷围岩稳定及支护等情况。

(2)根据爆区的周边环境,采用减震爆破方法和控制炸药量,如微差爆破、缓冲爆破、预裂爆破等爆破方法。

(3)爆破地震安全距离计算公式如下:式中R爆破安全距离(m);Q炸药量(kg);U地震安全速度(cm/s);m 药量指数,取1/3;k、a-与爆破地点地形、地质等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可按表81选取。

岩性ka坚硬岩石50 ~1501 .3~1.5中硬岩石150 ~2501 .5~1.8软岩石250 ~3501 .8~2.0二、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一)爆破空气冲击波特性空气冲击波波阵面上的压力决定于离爆破地点的距离与药包半径的比值、炸药爆炸的比能和周围空气的压力。

对于保护爆区及周围居民区人员的安全,一般以超压作为依据,以允许超压来确定安全距离。

不同超压对人体的危害情况如表82所示。

等级危害程度超压(X105 /m2)危害情况1轻微0 .2~0.3轻微的挫伤2中等0 .3~0.5听觉器官损伤,中等挫伤骨折3严重0 .5~1.0内脏严重挫伤,可能造成死亡4极严重1 .0大多数死亡注:当为(0.3~0.4)X105/m2时,气流速度达60~80m/s,夹杂着碎石加重了对人体的危害。

矿山爆破安全距离(三篇)

矿山爆破安全距离(三篇)

矿山爆破安全距离爆破时,必然产生爆破地震、空气冲击波、碎石飞散及有害气体,因而危及爆区附近人员、设备、建筑物及井巷等的安全。

因此,爆破设计时必须确定爆破危害范围并指定安全距离。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爆破地震安全距离炸药在岩体中爆炸后,在距爆源一定距离的范围内,岩体产生弹性震动波,即是爆破地震。

爆破作业地震强度主要与炸药量、爆源距离、岩石特性、爆破条件和方法以及地质地形条件有关。

《爆破安全规程》规定“一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爆破地震安全性应满足安全振动速度的要求”,并规定了建(构)筑物地面质点振动速度控制标准。

2.爆破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对地面建筑物的安全距离,空气冲击波超压值计算和控制标准,爆破噪声,空气冲击波的方向效应与大气效应。

控制空气冲击波的方法主要有:(1)避免裸露爆破,特别是在居民区更需特别重视,导爆索要掩埋20em或更多,一次爆破孔间延迟不要太长,以免前排带炮使后排变成裸露爆破。

(2)保证堵塞质量,特别是第一排炮孔,如果掌子面出现较大后冲,必须保证足够的堵塞长度。

对水孔要防止上部药包在泥浆中浮起。

(3)考虑地质异常,采取措施。

例如,断层、张开裂隙处要间隔堵塞,溶洞及大裂隙处要避免过量装药。

(4)在设计中要考虑避免形成波束。

(5)在地下矿山巷道,可利用障碍、阻波墙、扩大室等结构来减轻巷道空气冲击波。

3.个别碎石飞散的安全距离露天爆破时,有些岩石飞散很远,危及周围人员、牲畜和建(构)筑物。

飞石事故超过爆破事故总数的1/4,在设计和施工中必须严格做到:(1)设计合理,测量验收严格,避免单耗失控,是控制飞石危害的基础工作;(2)慎重对待断层、软弱带、张开裂隙、成组发育的节理、溶洞、采空区、覆盖层等地质构造,采取间隔堵塞、调整药量、避免过量装药等措施;(3)保证堵塞质量,不但要保证堵塞长度,而且保证堵塞密实;(4)多排爆破时,要选择合理的延迟时间,防止因前排带炮(后冲),造成后排最小抵抗线大小与方向失控;(5)城市爆破应做好防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