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全面小康社会之路

合集下载

2024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新篇章

2024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新篇章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 发展质量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经济发展 支撑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经济 发展动力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优化经济发展 环境
扩大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
积极参与全球经 济合作,推动贸 易自由化
加强科技创新, 提高自主创新能 力
优化营商环境, 吸引外资和技术
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提高国家综合实 力
提升国际地位,增 强国家影响力
Part Two 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历

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世纪80年代,中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作为国家发展的目标
21世纪初,中国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
全面小康社会的未 来展望
Part One 全面小康社会的背景和
意义
全面小康社会的提出
提出时间:20世 纪80年代
提出背景:改革 开放初期,中国 经济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提 高
提出意义:为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奠 定基础
提出目标:到 2020年,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实 现经济、政治、 文化、社会、生 态文明建设的全 面发展
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和目标
内涵:全面小康社 会是指在经济、政 治、文化、 态。
目标:全面小康社会 的目标是实现经济持 续健康发展,人民生 活水平全面提高,社 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 善,实现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加强国际交流与 合作,提升国际 影响力
加强创新驱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加强创新驱动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经济转型升级需要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加强创新驱动可以加速这一过程。

我国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取得的伟大成就

我国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取得的伟大成就

自2012年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以来,中国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成就,其中包括:
1. 贫困人口大规模减少: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取得了全球减贫史上的重要成就。

截至2020年底,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脱贫,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已经从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了2020年的551万人。

2. 经济持续增长:尽管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但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

2010年至202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7.1%,在全球经济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3. 科技创新加速推进: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持续增加,创新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例如,在5G技术、人工智能、超算、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国家之一。

4.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近年来,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巨大,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

例如,中国的高速铁路网络已经成为全球最快、最长的高速铁路网络之一。

5. 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例如,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之一,同时也在大气污染治理、水资源管理、生态保护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总之,中国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些成就不仅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

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

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2020年是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决胜之年。

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以来,中国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我们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任务。

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是要实现人民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小康,更要注重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幸福感。

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我们需要关注的是经济、社会、环境和全球合作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经济发展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

在过去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

然而,在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国也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以及结构调整的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创新发展,增加民众收入,促进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从而为全体人民创造更多的机会和福利。

其次,社会建设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社会建设包括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这些都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在教育方面,我们需要提高教育质量,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资源的不平衡现状。

在医疗方面,我们需要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在养老方面,我们需要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在住房方面,我们需要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解决住房问题对人民群众的困扰。

此外,环境保护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坚决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推动绿色发展。

只有通过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保证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幸福。

最后,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还需要全球合作。

当前世界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形势,各国之间的关系也日益紧张。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 分几步走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 分几步走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几步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几步走,是指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分阶段的计划和措施,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分解、实现各项指标的落实和达成。

这种思路和方式是我国长期探索和实践总结出来的成果,能够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第一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是指各个方面要达到小康水平,包括经济水平、政治水平、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水平等。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指到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即解决人民最迫切的利益问题,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

第二步: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指到2035年我国全面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

这里的现代化是指人民群众普遍衣食无忧,文化水平和素质达到较高水平,经济发展先进化,科技学术蓬勃发展,生态环境透明协调,国家全面实现现代化。

第三步:本世纪中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强国的概念是指我国综合国力达到较高水平,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军事、外交等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有影响力和话语权。

同时,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要保护人民的自由和权利,确保人民的福祉不受损失。

实现这三个目标,必须在各方面上下功夫。

经济上,要推进创新发展,提升品质和效益,提高能力和速度,实现高质量发展。

政治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党的建设和巩固执政基础,推进法治建设和民主改革。

文化上,要继承中华文化精髓,加强文化创造和传承,培养国家和民族栋梁之才。

生态环境上,要坚持生态文明与发展相统一,加快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打造美丽中国。

总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分阶段、分步走,一步一个脚印,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勇往直前,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关键的五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关键的五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关键的五年2016年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的冲刺阶段,十八届五中全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勾画蓝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路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

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提出:邓小平(1981年):在本世纪末,我们只能达到一个小康社会,日子可以过。

经过我们的努力,设想十年翻一番,两个十年翻两番,就是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千美元。

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把小康社会作为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

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小康社会作为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新世纪最初20年的阶段性目标。

2007,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的目标体系。

2012年,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五年冲刺要啃哪些硬骨头?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十三五”时期要去的明显突破的10大目标任务:①保持经济增长;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③调整优化产业结构;④推动创新驱动发展;⑤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⑥改革体制机制;⑦推动协调发展;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⑨保障和改善民生;⑩推进扶贫开发。

多位一体的全面小康社会是什么样子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从内容上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全面小康社会。

从区域来看“一个都不能少”,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全国各地区都要迈入小康社会。

从发展的角度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极目标,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准也在不断调整。

2024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

2024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

社会进步:加强社会建设,提高社会公平 正义
教育医疗:提高教育医疗水平,保障人民 基本权益
科技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国家竞争 力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发展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规划与目标
战略规划: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重点任务: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等方面 实施措施: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投入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加强人才培养 等
加强环境保护,提高生 态环境质量
加强文化体育建设,提 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 平
加强社会治理,维护社 会稳定和安全
5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 和支撑
加强党的领导与建设
党的领导是实现全面小康 社会的根本保证
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 执政能力和水平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持 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高 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文 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 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 化交流与合作,促进文
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文化教育的普及:加强文 化教育的普及和推广,提
高全民文化素质
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强对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汇报人:XX
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
1978年,改革开放以 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1992年,邓小平南方 谈话,提出“发展才是 硬道理”
2000年,中国加入 WTO,融入全球经济 体系
2010年,中国成为世 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5年,中国提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目标
2020年,中国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 个百年奋斗目标

2024年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

2024年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

4
全面小康社会的建 设重点
经济发展重点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 创新能力,推动产业
升级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优化供给结构, 提高供给质量,满足 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缩小地区差距,实现
均衡发展
加强环境保护:加强 环境保护,推动绿色 发展,实现可持续发
社会治理: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人民生活水平现状
收入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缩小 教育水平: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提高 医疗水平: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住房水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逐年增加,农村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环境污染问题:空气、水、土 壤等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破坏问题:森林、湿地、 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破坏严重
环保政策实施:政府出台了一 系列环保政策和措施
环保意识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逐渐提高,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3
全面小康社会的挑 战与机遇
面临的挑战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问题日益 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质量
科学发展观:2003年,中国共产 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 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 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指导思 想。
成功因素
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快 速发展,为全面小康社会
奠定了基础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 系列政策,支持全面小康
社会的建设
科技创新:科技进步为全 面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的
动力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社会建设现状
经济发展:全面小康社会经济持续增长,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生态

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

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

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作者:孟芳萁来源:《法制与社会》2020年第20期关键词“全面小康” 决胜时期发展历程作者简介:孟芳萁,沈阳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D61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DOI:10.19387/ki.1009-0592.2020.07.135(一)“小康”——源自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小康”最早起源于西周。

在《诗经》中曾提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

意思是,百姓虽然置身于艰苦的生活中,但是却呈现出悠闲安定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在中国古代,身处奴隶社会的劳苦大众对宁静清闲日子的渴望。

(二)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小康社会”并作为奋斗目标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大平正芳到访中国时就首次提到小康社会,并明确指出达到小康水平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在十三大会议中,党和国家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提出著名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國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三)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建设”是一个过程,“建成”是一个成果。

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灵活运用。

2012年“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十八大报告中被正式提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多种视角和不同层次进行分析解读。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将“三个全面”上升为“四个全面”,对新时期“全面小康”赋予了更高层次的涵义,使人民群众对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主攻方向和重点领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演进历程

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演进历程

经济建设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 高质量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 展战略。
文化建设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民 素质。
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 文明建设,构建美丽中国。
建设成果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转型升级取得积 极进展。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环境 质量持续改善。
建设内容
经济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现代农业技术 ,发展农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文化建设
加强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建设,提高 农民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
政治建设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 度,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社会建设
加强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生活 环境,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
国际影响力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发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 泛认可,中国的国际地位 得到了提升。
0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政策背景
20世纪末,中国处于 贫困状态,人民生活 水平较低。
农村贫困人口占比较 大,贫困问题严重。
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地区之间存在较大 差距。
建设内容
实施扶贫攻坚战,解决贫困人口温饱 问题。
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
02
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03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的对外开放

初步发展阶段
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确立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西部大开发
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的差距。
深化改革开放

小康社会2024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

小康社会2024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

机遇: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挑战: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 机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挑战: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可持续发展压力增大
深化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提高经 济发展质量和效 益
加强创新驱动发 展,推动科技创 新和产业升级
扩大内需,促进 消费升级和产业 升级
推进绿色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 设,实现可持续 发展
贫困人口减少:贫困人口数 量大幅减少,贫困发生率降 至1%以下
经济持续增长:GDP年均 增长超过6%,人均GDP超 过1万美元
生态环境改善:环境污染得 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
明显提升
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 系逐步完善,覆盖面不断扩

科技创新进步:科技创新能 力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
能力增强
城乡发展 不平衡: 城乡差距 依然存在, 农村发展 相对滞后
教育医疗:加强教育医疗 投入,提高人民生活动乡村振兴,实现城乡 一体化发展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 推动全球化进程,提高国 际地位和影响力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础设 施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 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单击添加标题
小康社会的内涵:小康社会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既要满足 人民物质需求,又要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单击添加标题
小康社会的实现途径:通过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 全会提出“小康社会”目
社会目标:实现全面小康, 消除贫困人口
教育目标:普及九年义务 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健康目标:提高人民健康 水平,实现全民健康

请简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

请简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

请简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阶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阶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建设,其发展历程如下:第一阶段:近代以前,中国是以农业为主导经济的封建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水平相对落后。

直到近代以后,中国才开始面对现代化进程中的诸多挑战。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战争、动乱等负面事件,生产力受到限制,导致经济发展受阻。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始走上了和平发展道路。

随着国民经济规模和国土面积的不断扩大,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1978年,中国启动改革开放进程,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的改革。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长足发展,产品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

经济总量位于世界前列,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解决了当下的农村贫困问题,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

2012年,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四阶段:自2012年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在此期间,中国不断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化改革开放、构建现代社会治理体系、构建绿色生态体系、加强防控疫情等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到2020年,中国已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总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当中的重要阶段,有了过去的历史积累、当前的先进科技和人力资源,中国社会主义的未来规划和发展将更加光明和广阔。

2020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时代

2020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时代

2020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时代建国70周年都有哪些信息呢?新时代的来临会成就什么?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相关的新时代资讯,供大家参考。

新时代是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时代两会议国是,春风化雨暖人心。

据《人民日报》2020年3月12日的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

”文章认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

”对此,“代表委员们表示,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迎难而上、扎实工作,锚定目标、铆足干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时代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继而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时代。

当前,农村地区的扶贫脱贫工作正处于攻坚期,像我们这样人口众多的大国,贫困治理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扶贫脱贫着实不易。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解决好这么多人的衣食住行和安危冷暖问题,那就更不容易。

仅是调查统计和深入了解这些情况,就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因此,要想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就必须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就必须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战略引领目标,又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第一个要实现的目标,同时它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阶段性目标,是进一步实现两个“奋斗十五年”宏伟目标的必经准备阶段,可谓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新中国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国民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取得的诸多历史性的改革开放成果和建设成就世人有目共睹。

如今,全国各族人民生活已由温饱不足跨越到总体小康,时下的中国正全力铸就实现全面小康。

尤其是党的十八以来的这些年,党和国家在改革开放、建设和治理的进程中经历了很不平凡的体验,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如今正引领着当代中国实现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和全面繁荣。

2024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新时代

2024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新时代

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提 高政府服务水平
社会稳定:维护社会稳定,保 障人民安居乐业
文化小康
文化小康是全面小康社会 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小康包括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政治文化等方

文化小康要求提高全民文 化素质,促进文化产业发

文化小康需要加强文化传 承康社会的内涵: 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生态文明全面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 展
加强环境治理和生 态保护,提升环境 质量
推进能源生产和消 费革命,降低碳排 放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提高全民环保意 识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体系改革和建设,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 更加公正合理
加强国际合作,共 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如气候变化、恐怖 主义等
绿色经济:发展绿色产业, 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
生态建设:加强生态保护 和修复,建设美丽中国
生态意识:提高公众的生 态意识和环保意识,形成
绿色生活方式
全面小康社会 的实现路径
科技创新:加强基础研究,推动科 技创新,提高科技水平
坚持创新发展
教育改革: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 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
添加标题
社会道德提升:倡导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弘扬传统美德,加强道德 教育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文化生活丰富:增加文化设施,推 广文化活动,提高人民文化素养
社会秩序良好:加强社会治理,维 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安全感和幸 福感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体系
坚持开放发展, 积极参与全球 经济合作与竞

2020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20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20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讲人:胡鞍钢前言: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呢?我想主要是如何来认识战略机遇期。

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上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战略机遇期。

他讲到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为什么会是一个战略机遇期,如何从历史视角,国际视角对此做出分析,我从那个时候不断的做一些研究来讨论这些问题。

我认为中国确实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的黄金时期。

因此就需要抓住天时,利用地利实现人和开创未来,从而能够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我们需要讨论那些问题?我想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从国家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认识为什么我国处于发展的机遇期或黄金期。

另外简单回顾从1949年到今天59年的时间,从1978年到今天改革开放30年形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线图,是如何发展又如何演进的,围绕2020年中国社会到底是什么样的社会,我们应该怎样界定中国社会,我们称之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内涵是什么?另外2020年,中国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十六大包括十七大报告都提出了总体的目标,具体有哪些更重要的发展指标。

另外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中国占人类总人口的五分之一,现在也成为世界的经济大国、贸易大国,中国的崛起或者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世界会产生什么样的重要影响,会对世界整个人类发展的进程做出哪些重要的贡献,围绕这些话题我们将逐一进行介绍。

一、国家发展生命周期通过长期的对当代中国的研究,我逐渐形成了一个很重要的看法或者说提出了一个基本的问题。

为什么中国会迅速崛起?它崛起的背后本质是什么?借鉴像产品生命周期等类似的思路也包括汤英比(音)所谈到的文明周期,我提出一个国家发展生命周期的思路。

国家发展生命周期可以简单的划分为四个阶段,如果有A国和B国相互竞争,可以根据该曲线图看出:横坐标是指时间坐标,纵坐标是指一个国家国力的指标在世界总量的指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历程和开启新征程的时代使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历程和开启新征程的时代使命

2020.7齐卫平摘要:从改革开放初提出建设小康社会任务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时跨两个世纪,历经4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个发展历程,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体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足迹。

党中央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认识不断深化,目标日益清晰,步骤连环相扣,一步步踏实地往前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战略性的部署,制定一系列重大举措,开创了决胜全面小康的新局面。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筑起了一座雄伟灿烂的丰碑。

中国共产党将以此为契机,领导中国人民踏上“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既定目标奋勇前进。

关键词:小康社会;奋斗历程;决胜全面小康;后全面小康社会中图分类号:D26;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 (2020)07-0005-0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历程和开启新征程的时代使命政治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长期奋斗,终于迎来了2020年底圆满收官的历史时刻。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既是中国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又是中国共产党为建党百年诞辰送上的一份厚礼。

回顾建设小康社会40年的发展历程,追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足迹,对于坚定自信,开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后继续前进的历史新征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党的十八大之前小康社会建设的奋斗20世纪60年代初,党中央刚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就因发动“文化大革命”而停止。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重新提出“四个现代化”口号,并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制定了发展计划:第一步,在8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第二步,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第三步,到下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

①这“三步走”构想中,建设小康社会构成第二步要实现的奋斗目标。

“小康”概念第一次提出于1979年,该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

中国小康之路的历程、经验与前瞻

中国小康之路的历程、经验与前瞻

一、引言《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1](P73),最早出现“小康”一词,反映了人民追求一种能够休养生息、安居乐业的理想状态。

“小康”的基本含义有三种:一是生活安定的状态;二是儒家所说的比“大同”社会再低一些的社会;三是表现在经济层面的富裕程度。

[2](P25)自1979年邓小平首先提出“小康”的概念之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勇于探索与实践。

1982年,中共十二大首次使用“小康”的概念;1987年,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三步走”①发展战略;1997年,中共十五大首次提出“建设小康社会”;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为奋斗目标;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7年,中共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年,将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

由此可见,中国小康社会建设之路,是一个从初始状态不断向终点推进的过程。

2020年,小康社会的如期全面建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中国面临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时期。

因此,有必要全方位回顾中国小康之路的建设历程,总结其成功经验和展望未来,这既是发展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之需,也能为国际社会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中国小康之路的历程、经验与前瞻熊升银王学义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康之路经历了初步小康、总体小康、全面建设小康以及全面建成小康4次发展历程。

中国在推进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围绕“不忘初心”这一主题为价值取向、坚持以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为制度保障、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愿景,形成了建设小康之路的中国经验。

请简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

请简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

请简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重要目标,旨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国家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1991年)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中国社会主义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这一时期,中国开始推行改革开放政策,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

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改革成为关键的一步,农村的土地私有化使得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释放,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加快发展速度(1992年-2012年)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后,中国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步伐。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快速发展的经济实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支撑。

此时期,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条件。

中国还致力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推动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

第三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3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定于2010年中共中央提出。

这一阶段,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社会民生领域得到进一步改善,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

中国还加大了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摸索到加快发展,再到全面推进的阶段。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和潜力。

作为一名写手,我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追求发展、改革创新的过程,既要在经济发展上取得成绩,也要关注社会民生,注重可持续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性的目标,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和贡献。

2020年将建成怎样的小康社会

2020年将建成怎样的小康社会

2020年将建成怎样的小康社会作者:胡鞍钢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6年第15期核心要点:2010年以后,中国就已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开始向高收入阶段进军。

因此,如果五六年以后回过头来看现在,可能又会超过预期。

它反映中央在设计主要指标时,是留有余地的。

这也给地方同志一个很清晰的信号,不要着急加快加速,而是要转变发展方式中国的地区发展水平不同,全国的主题词是“全面建成”,但对不同的地区,要求实际上是不一样的。

到2030年,共同富裕将成为最重要的发展主题、最核心的发展目标、最大的发展任务。

从小康时代到共富时代,需要经历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通过量变到质变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既是核心目标,也是风向标,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特别是中高速的预期目标,对内导向是防止经济波动,防止经济出现大落,以稳中求进;对外导向就是要防止中国出现类似泰国引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要行稳致远“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收官规划,“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急于加快加速而是要转变发展方式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当时,中央有一个基本判断,即21世纪头20年是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但当时人们还不大清楚,2020年的中国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康社会?中国能不能如期实现这个目标、如何实现?对此,党中央持续进行了三次重大的设计,包括2002年的十六大、2007年的十七大和2012年的十八大,并制定三个五年规划来实现这一目标。

中央是怎么考虑的,有什么样的定量目标呢?除了到2020年GDP翻两番这一核心目标之外,当时还提出了三个很重要的量化指标。

第一个指标是,到2020年人均GDP要达到3000美元以上。

由于人口增长等原因,GDP翻两番时,人均GDP不可能也翻两番,于是就提出了人均GDP3000美元。

这相当于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础上

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础上

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础上所谓小康社会不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

人与环境更加和谐,每个人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我心中的小康社会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社会,那里没有烟雾没有战争没有坏人。

在我心中的小康社会,那里的设备都是用太阳能来发电,所以没有硝烟。

那里的商店都是由机器人来管理的,每间屋子都是东暖夏凉;每个房子都有一个控制的机关,想把屋子里变成什么颜色就能变成什么颜色,还可以变成透明的看见屋外的景色,想听什么音乐都可以听到。

在我心中的小康社会每家的房子都是自己设计的,只要一个机器人用一个月就可以盖好,就连家具都可以自己设计。

在每家都有一个以上的宠物,每人都有一个遥控器,和一个翻译机。

可以让你的宠物听你的话,可以听懂动物说的话。

在我心中的小康社会每个国家都有一样的地位,也就不会有战争,每个国家和平相处交流。

在这个小康社会里没有残疾人,因为没有病毒没有坏蛋,没有人不开心。

就连知识也是机器人教的。

没有人会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那该多好啊!如果真的有一天我心中的小康社会可以发生,或者想象的更好那该多不好。

使我们联手资源共享幸福的小康社会吧!我心中的小康社会天,亮了,我的思绪随着深邃的月色洒向了远处,梦里,一片喧闹超越了我原本喧闹的意境,身体飘起来了。

我支配着自己梦游般的身体飘到了这城市的上空,这里是灯火辉煌,高楼林立,五彩的霓虹灯向漆黑的夜空尽情展示自己的妖媚,熙熙攮攮的人群仿佛不知疲倦,流水般涌动着,用他们的嘈杂与欢乐谱写了小康社会的美丽诗篇。

咦?为什么看不见超市门口的乞丐呢?原来小康社会是容不得他们的,他们都改行升官发财去了。

也许是耳朵受不了如此的嘈杂,我又飘到了居民小区,这里一改往日的贫困落后,汽车花园应有尽有,高达7、8层的居民楼通体粉色,偶尔有几个窗户透出点明亮的灯光或几个忙碌的身影,好奇心又使我进入某个房间,哇,现代化电器家具应有尽有:电脑、电视、空调、家庭影院、欧式沙发等等,看来,人们的生活真是又进了一个档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国全面小康社会之路
中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但是要在2020年之内达成这一目标无疑是一大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中国一定会面临的几个比较重大的问题:总的经济实力、分配问题、环境问题、青少年教育问题、以及高端人才的培养等等。

问题方方面面还有很多,我就这些列出来的几点来重点讨论讨论。

首先谈谈经济增长问题。

这是一个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也是每一个发展中国家最根本的工作——发展。

随着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加深,中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密不可分。

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要“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要“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这意味着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是不断的开放,也意味着中国在国际经济格局的重塑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因此,判断2016年中国经济形势,首先需要在开放经济的视角下对当前国际经济格局进行分析和考察。

所以,中国为了能在国际立足必须要成为一个出口大国,也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必须加快,虽然人民币难成自由货币,但是最近循序渐进的增长也是有条不紊地在进行。

不仅要成为一个出口大国,中国本身“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也要尽快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型。

产业结构的转变也一直是中国所面临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其实这一问题我认为是中国早期形式逼迫所成,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有着巨大的人口,低廉的劳动力促使中国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然而现在国际上的低廉劳动力都在印度一些发展中国家中稍微落后一点的国家中,中国的低廉劳动力已经丧失了优势地位,“中国制造”已不再是全球通用的劳动力了。

既然失去了劳动力的市场,中国就必须从其他方面入手,所以中国现在唯一的方法就是产业结构的转型。

而我们知道,产业技术的转型需要的是资本和科技的支撑,也因此带动出了分配问题和教育问题。

分配问题也困扰了中国很久,中国贫富差距极其严重想必基本是每个受教育者都了解的一个事实,但是,我们也不能光看人均GDP的低下,因为毕竟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分配问题虽然十分严重,但我个人认为,如果中国是想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话,发展还是第一要义,我们不能忘了根本,而且现在把资本过多的交给穷人也不见得是一桩好事,因为富商们之所以能一起富裕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经商的头脑,而我们如果现在要把这些风险都交给那些穷人想必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

中国的教育问题在我看来也是十分的严重。

中国的应试教育源于高考制度,我个人认为高考制度并不算是一个败笔,它只是适应了中国人口过多的国情,但是,也正是中国人口过多这一问题又一次带给了我们新的难题,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先不说高考制度会淹没多少高考上失利的有志青年,我是指那些高考考砸后并没有继续为人生拼搏的人。

那些本应能成为各领域人才的人都被高考制度给抹杀了。

那么那些通过这一全国统一的考试的人呢,大多数人也已经被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所压迫,在解放了高中以前痛苦的应试教育之后,堕落到了无尽的大学糜烂生活。

应试教育的问题可能过于庞大,但是我们是可以看出其弊端的。

就拿上海的同学与非上海的同学来讲吧,上海的同学(包括我)其实已经受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所影响了,不光是同学,上海的老师也有一定的大局观,他们会潜移默化的在我们的学习中穿插一些关于创新和人才的事项。

上海出去的人才也是比比皆是,例如与我同一届现在正在北大读书的窦泽浩,他与我一样是原闸北区的同学,他进了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得奖后又在北大的学校测验中拿得高等代数满分的成绩。

如果说这种例子有点神话了,那么我就说说离我更近的例子,姚悦原来只是一个普通的交大附中的学生,当时他在学校的成绩还不如我,与我同在数学竞赛班也并没有什么突出的思维,但是,他在高二的时候还参加了2014年在洛杉矶举行的英特
尔国际科学与工程技术大奖赛,简称ISEF(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

他一举获得了ISEF计算机科学一等奖、计算机科学特等奖、欧盟青年科学家奖三个重量级大奖,并应邀前往欧美参加欧盟青年科学家论坛。

这是中国内地学生十年来获得的最好名次。

上海能出那么多人才,难道是其他地区的人的智力不如上海人?不是的,这就是教育差异带来的结果。

拿我自己说例子也可以,我发现我与一些外地的室友就是有一些价值观的偏差,他们满足于在寝室订外卖打游戏,而我更在意的是其他好学校的同学也在马不停蹄地努力学习。

他们在意的是毕业,而我在意的是我以后要干什么。

我认为这些差异也是教育环境所体现出来的,这些都是我的亲身经历。

那如果说上海好,让上海的人才分流到其他地区去?当然也不行,因为上海之所以繁荣就是因为聚集了那多人才,而且上海的人才流出后并不一定能展现出人才的能力,并不一定能得到重用,所以在教育的分配问题上,也是要求先发展后均衡。

近几年来,上海的高端人才培养计划看得出来在不断尝试,譬如复旦大学和交通大学面向上海同学的“综合评价”,虽说是试点进行,但是这也无疑是一种广招人才的方法,一种突破高考这一框架的方式。

上海的近2年的高考改革虽然宣败告终,但是这也是一种尝试,我认为是一种好的现象。

因为在我看来,如果按现在的步调来达到高端人才教育显然是不行的,一定要有所突破。

综上所述,我对于中国现在的形式并不是乐观,但是对中国今后的改变还是很期待的,对于产业的转型,教育的深入改革,如果这些做得好,我相信中国可以在2020年达到全面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